林则徐翻译班子翻译的书刊涉及面很广,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地理等方面。据今所知主要的报刊有《澳门月报》、《澳门新闻纸》、《澳门杂录》等,书籍主要有《世界地理大全》、《各国律例》、《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以及梁廷柟在海防书局收集的诸国禀件禁令等。
1、《澳门月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创刊于1832年,月刊。主编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和卫三畏。该刊主要涉及中国总论中国茶叶禁烟以及反华军力的布署变化。至 1851年停刊时止发行了二十三卷。《海国图志》中《论中国茶叶》一文,即译自本刊第八卷第三期。
2、《澳门新闻纸》(The Canton Press)又名《澳门新闻录》或《广州周报》,于1835年创刊,每周六出版,由反对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的英国"自由贸易派"商人主办,主编为莫勒(Moller.Edmund)。该报于1839年7月迁至澳门,林则徐翻译班子的人将它译为《澳门月报》。梁进德从这份报纸中译出了许多资料。《海国图志》中第70卷收录的《1840年法国两艘南极探险船》报道即选于这份报纸。
3、《澳门杂志》(The Canton Register)又译《澳门记事报》、《广州记事报》。原来由美国人伍德(Wood,W.W.)创刊时是半月刊,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又译为?地臣(James Matheson)接管后改为周刊,每周四出版。这份报纸先是在澳门出版,1838年5月迁至广州。后再迁至香港,而《澳门杂志》这一刊名保留了下来,改为周刊后主编为史赖德(Slade, John)。《海国图志》第94卷关于外币和外汇的文章即从本刊译出。
4、《各国律例》或译《万国律例》(Law of Nations),原作者瑞士法学家滑达尔(Vattel, Emericide)。在本书中他从资产阶级观点出发阐述了维护国家独立的重要性。林则徐的翻译班子是于1839年7月对此进行了选译。伯驾在医院年报第 6565号病案提到"……与他(林则徐)初次来往是在(1839)7月间,不是治病,而是他叫行商送来滑达尔的《各国律例》若干段,要求译成中文……"。在《海国图志》100卷本第83卷中有两份译文,一份为伯驾所译,一份为袁德辉所译,有一段是重复的。《各国律例》的翻译扩充了林则徐的西方法律知识,使他在处理林维禧事件中始终能对义律的狡赖进行理直气壮的驳斥。
5、《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试论大不列颠被摈除于那个庞大帝国有利无限制贸易的主要原因之发展》(The Iniquities of the Opium Trade with China)这本小册子于1839年在伦敦出版,原作者为英国僧侣地尔洼(A.S.Thelwall)。地尔洼在小册子中从"道德"、"宗教"角度抨击了鸦片贸易的不义,反映了"自由贸易派"资本家的思想。林则徐于1839年11月组织人翻译该书,从中得知英国人也有反对鸦片贸易的,因而坚定了他对"良夷"、"奸夷"加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敌营的政策。
6、给英女皇照会的翻译。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初期,对英国统治者的面目尚未有清醒的认识,误以为鸦片"实皆港脚奸夷所带,与英吉利国之修职责者殊不相涉。"8因此,林则徐决定照会英女皇,希望其下令敦促本国商人不再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林则徐很快拟书痛陈鸦片弊端的照会底稿,于1839年8月3日,呈阅道光帝,并将经由道光帝批阅的照会交袁德辉译成英文,并通过伯驾医生译得另一份英文稿。9为了使译文尽量准确,林则徐在1839年12月6日接见遭海难的英船"杉达"号船员时,曾让船医喜尔修改译稿。这份照会后于1840年1月18日交由英船"担麻葛"号船主湾喇带往伦敦。10
7、《世界地理大全》(The En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为英国慕瑞(Hugh Murray)所著,1836年在伦敦出版。1839年12月,林则徐组织人从事该书的翻译,梁进德也译了其中的一部分。11《四洲志》便是这部地理大全的译本,其中沙俄部分有专辑,即《俄罗斯记要》,记录俄罗斯建国始末,地理风俗,次分叙东俄罗斯、西俄罗斯等各部,尤详于与中国东三省、蒙古相连之北洋俄罗斯,对其侵略扩张有简略记载。12后来魏源把《四洲志》一书的1841年刊本与林则徐交给他的其他译稿汇编为《海国图志》,此即1842年的50卷本。
8、咸丰二年出版的100卷本《海国图志》中还包括了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华事夷言》,该书"大抵摘西洋杂志、日报中有关中国之言论而成,以觇其对事物的看法"。13从而形成对自己和朝廷的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 论中国道光十九年及二十年新闻纸[J].澳门月报载于魏源《海国图志》(100卷本)(81).
[2] 东西各洋越窜外船严行惩办片[M] .林则徐o奏稿(中):649
[3] 姚莹.东溟文献后集(八)[M]
[4] Hunter William C.Bits of Old China.
[5] 澳门月报(1840年2月号)[J]:63-64.
[6] Britton, Roswell S.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812:28-23.
[7] 来新夏.林则徐年谱(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8] 林则徐集o奏稿[M]:576.
[9] 华南美国宣教会[J] .通信与文献,1938-1944,(130).
[10] 林则徐o公牍. 英船主丸喇收领照会文书字据[M] .128
[11] Fay. Pater Ward The Opium War,1840-1842;207.
[12]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213.
[13] 小方壶斋与地丛抄再补编[M] .上海书局,1931.
[14]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 .
[15] 陈原.林则徐译书[P] .人民日报,1961-05-04:7.
[16] 萧致治,杨卫东.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记事(1517-1840)[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444-446.
[17] 郦永庆,等.抗英中流砥柱[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49-79.
[18] 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文章选读[M] .1986:93-144.
[19] 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研究论文集[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64-75,118-137.
[20] 杨国祯. 林则徐书简增订本[M] .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21] Arthur Waley. 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 1958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22] Jack Beeching The Chinese Opium Wars 1975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San Diego New York P65-P93.
[23] The Third Annual Report of 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 dated 29 September 1841.
[24] 杨国祯.林则徐对西方知识的探求[J] .厦门大学学报,1979, (2).
[25] 杨国祯. 林则徐传增订本[M] .人民出版社,1999.
[26]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7]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8] 戴维o克里斯特尔.剑桥语言百科全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23.
[29] 金鑫.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