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尼狄克派寺院一反过去的懒惰传统和罗马帝国后 期形成 的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风气,以所谓“体力劳动光荣”为宗旨,诱骗广大奴隶、隶农和下层 自由民进入寺院从事农业生产。《教规》中说:“懒惰是灵魂的大敌,所以,僧侣应经常做 事,或者做手工劳动,或者阅读圣经,……因此,真正的僧侣,应以他们的手的劳动来生活 ,象使徒和神圣教父所做的那样。” B15 尽管这种虚伪说教的实质在于对广大下层教 士进行 封建剥削并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但这对于扭转社会风气,恢复生产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日耳曼人生产力水平很低,耕种方法极其简陋,寺院经济相对于日耳曼经济而 言,成为了当时较高生产力的代表。不少寺院保存着罗马时代伽图、瓦鲁科琉麦拉和帕雷 狄阿斯等人的农业著作,后来寺院本身也编写了一些农业指导和农业方法的书籍 B16 , 这对于当时欧洲地区农业技术的保存和生产力的恢复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寺院除从事农业 外,还经营葡萄园,酿制葡萄酒运销各地。此外,本尼狄克派寺院还从事整修道路和桥梁的 工作,维持一些医院和学校,并在交通要道和山间隘口修建一些旅舍,为过往旅客提供 托迹和安身之所。寺院还保存了各种手工作坊,使罗马时代的一些手工技艺得以流传下来等 等 B17 。实际上,“每一所本尼狄克寺院,基本上便是一个模范田庄;它保存了罗马 田庄的外 表,并依照习惯的方法进行农作……在原来耕种方法有被全部遗忘的危险的地方,把它保存 下来了 B18 。 基督教寺院所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济活动,为中世纪初期物质上极度匮乏的西欧增 加了物质财富,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教会庄园成为 了世俗庄园的样板,教会僧侣就如何经营、管理封建庄园,给法兰克人做了示范,到七世纪 中期,《本尼狄克教规》已通行于高卢,公元 788 年,查理曼在其诏令中再次规定法兰克王 国境内各寺院必须施行这个教规。随着该教规的推行,封建的庄园制度在法兰克各地逐渐确 立起来。在教会的示范和带动下,法兰克人较快地适应了高卢等地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但是,也必须指出,教会经济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作 的贡献是以对广大农奴和下层修道僧侣的残酷剥削为代价而取得了,这种剥削与世俗封建主 对农奴的剥削相比较,在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如果仅仅看到教会经济所取得的生 产力进步的方面,而不承认这种进步带有的对抗性质,仍然是片面和形而上学的。 |
2009-12-1 09: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