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ozhi1984 于 2009-10-11 23:35 编辑
读书笔记《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毫无疑问,沃伦*巴菲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市面上讲叙巴菲特传奇人生的书籍很多,而《滚雪球》则是巴菲特的唯一授权官方传记。为了撰写此书,作者艾利斯*施罗德用了5年时间,跟巴菲特交谈了2000个小时,采访了他的250个朋友、家人和同事,翻阅了巴菲特从未披露的无数私人信件和档案。
与此前的很多解读巴菲特的书籍不同,《滚雪球》让巴菲特走下了神坛,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更真实的、动态的巴菲特。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巴菲特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为全球最伟大的投资大师的人生历程,这个巴菲特与我们一样,会紧张,会失落,会后悔,会悲伤。从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看到巴菲特怎样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怎样收购企业,怎样与各方打交道,一步步建立自己的金融王国。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面的巴菲特,了解到他如何面对生活变故,并得到这位智者的人生忠告。对于很多经典的投资决策,此书也披露了巴菲特的真实想法。
书摘: 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沃伦发现了资本产生的奇迹:钱为自己的主人效力,仿佛这是他自己的一项工作。 作为《证券分析》这本书主要的起草和构思组织者,多德对书的内容当然非常熟悉。不过,要说到教材本身,沃伦*巴菲特说,“事实就是,我比多德更了解教材。我可以引述书里的任何一段内容。当时,这本书差不多有七八百页,我知道里面的每一个例子,我已经把内容全都吸收了。” 格雷厄姆所经历的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泡沫和大萧条让他对赢利预期持怀疑态度,虽然他在上课的时候会讲述估值方法,但是他自己从来不用估值方法来选择股票。 巴菲特在后来给合伙人的信中写道,购买“正确的公司(有合适的前景,天生的工业化条件,管理,等等)”意味着“价格会一路走好……这也是能让收银机真正唱歌的原因。但是,这并不经常发生,就和洞察力一样。当然,定量分析不需要洞察力——数字会如一个棒球拍一样狠狠地击中你的头。因此,大钱往往是那些能够作出正确的定性决策的投资人挣到的。” 沃伦强烈认为,术业有专攻,他定义自己的特殊技能是思考和挣钱。一旦被问到捐献,他的第一选择总是捐献思想,包括让别人出钱的思想。 在霍克希尔德-科恩的前两年,巴菲特已经搞清楚,零售业必须具备的技能是销售规划,而不是财务。他和他的合伙人们也充分学习了有关零售业的知识,知道这个行业很像饭店业:一场让人疲倦的马拉松,每一英里都有可能有新的、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往前一跃跑到你前面去。 他尽可能快的把钱从纺织业里拿出来。……巴菲特的底线是,“潮流趋势远比游泳的人更重要。” 他们看中了这家公司,因为它有某种被称为“浮存金”的特性。印花是预先付过款的,而奖品在之后兑换。在这期间,蓝带印花公司可以使用这笔钱,有时是好几年。巴菲特第一次接触这个诱人的概念是通过买GEICO股票,这也是他要拥有国民赔偿公司的部分原因。保险商在被索赔之前能先拿到保费,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拿这笔钱进行稳定且不断增长的浮存金投资。对于像巴菲特这种对自己的投资能力非常自信的人而言,这样的生意实在诱人。 各种各样的生意都有浮存金。银行的存款也是浮存金。顾客们通常会认为银行把他们的现金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是帮了他们的忙,然而银行会把这些存款以他们所能收的最高利率放贷。他们在赚取利润。这就是“浮存金”。 和阿贝格做生意确认了巴菲特的直觉:意志坚强、有职业道德的企业家通常对新所有者将如何对待他们和他们的公司更为在意,而不是抓住一场交易里最后的5美分硬币。 现在他持有伯克希尔40%以上的股份,蓝带印花公司25%以上的股份。尽管这些股票的交易价格都很低,但是他仍然能资助更多的交易,购买更多的股票,因为所有这些套娃都有自己的充电电池——浮存金,在支付理赔之前,这些现金可以用来投资。这种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交易活动。 从总体上来看,伯克希尔、多元零售公司和蓝带印花公司真正的价值在于两点:第一点就是自我平衡的经营模式——将浮存金转移到控股公司,以便它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内部反应和调整;第二点就是组合的力量,因为浮存金和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翻番。巴菲特模式的经验和优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怎么夸赞它都不为过。“那是教科书上所说的资金分配的黄金时代”他说。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来自保险公司的资金不断注入伯克希尔和多元零售公司,同时市场正在崩溃,这种环境正是巴菲特最喜欢的。 凯瑟琳总是说竞争使它们办得更好,等等之类的话。我说,“看,经济形势不可避免的导致每个城市只能有一家报纸。我把这称为‘胖者生存法则’,并且你会获胜。没有第二的位置,也没有仁慈的救援团。最后,不会有任何的竞争,因为它不是这么运作的。” “未来的事永远没有人知道,”他写道,“但是当大家都看好股市的时候你再入市,就不得不出高价了。那些着眼于长远的投资者一直要学着如何与不确定性周旋。” 在这个腹地之外管理伯克希尔和蓝带印花公司子公司的那些经理们可就太幸运了,因为巴菲特基本上让他们独自经营,他的管理技巧就是找到一些像他一样不知疲倦的工作的完美主义者,然后就放任自流了,不过要对他们“卡内基化”——专心、赞扬,以及戴尔*卡内基的其他方法——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对多数人都不必再用其他方法了。 晚饭的时候,盖茨的父亲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专注”,而比尔的答案和我的一样! 一些投资信托公司瞄上了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希望靠复制巴菲特投资组合的做法小赚一笔,它们的这种做法让外界看起来很像是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形成了“共同基金”,但事实上并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发迹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通过投资吸纳资金后把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和股票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循环过程,根本无法复制,也就是说,那些投资信托公司不可能依靠这种投机的方法成为下一个巴菲特。 巴菲特经常说,无论基数多大,它与零相乘的结果依然是零!对于巴菲特来说,零的概念就是没有任何结余的损失。在任何一项投资中,只要存在完全亏损的可能,那么不管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概率有多小,如果无视这种可能继续投资的话,那么资金归零的可能性就会不断攀升,早晚有一天,风险无限扩大,再巨大的资金也可能化为泡影,没有人能够逃得了这一切! 在之前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表示股票并没有被高估,但这都是有条件的——“如果利率一直在正常水平下徘徊,如果所有产业都能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换句话说,如果人们的期望值可以实现的话,那么我们的股票就没有被高估!”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说法更明确的呢?巴菲特并没有在预言什*么,事实上,巴菲特很不喜欢那些搞股市预测的人,他们出错的概率能达到500%!所以巴菲特很少就股市走向发表评论,就算他不得不说些什*么,他也会很聪明的搪塞过去。在涉及到自己的股票是不是被高估的问题上,巴菲特很注意措辞:“不是我们的股票被高估了,被高估的是整个市场!”这句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方式,但如果解读人足够聪明的话,他就能体会到巴菲特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利率必须要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最好一直处于平均利率之下,而经济则要保持高度增长,这样才能达到投资者的期望! 巴菲特知道股市永远是一个人力无法战胜的地方!不管投资人赚了多少钱,就算是“常胜将军”,迟早有一天,也会有失手的可能,或者是出现投资拐点。
“理想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在提问开始的时候,一位股东问道。巴菲特说:“理想的企业是有很高的资本收益的企业,可以利用大量资本实现高额收益,是可以成为复利机器的企业。因此,如果可以选择,就把1亿美元投资到可以实现20%的投资收益的企业中——实现2000万美元的回报——是非常理想的,第二年这1.2亿美元投资继续产生20%的收益,第三年的投资就是1.44亿美元,依此类推。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按照同样的收益重新配置资产。但是,这样的企业非常非常少……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企业实现资金周转,并购更多企业。”
正如苏珊手术后住院康复期间,他对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所讲的:“人生的目标就是,在你期望得到关爱的人们中间最大限度的争取自己受人爱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