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估计是误会我的意思了,疏离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东西,我切身所感。
举个例子,先说中国文化。我认为在当代中国接受了一点教育的人,可能都读过儒家经典吧,孔老夫子讲的仁、义等等你没法翻译,也没法给外国人讲清楚,红楼梦里的爱情、三国演义里的争霸天下的豪情,你估计永远也没法和外国人沟通吧,鲁迅讲朝花夕拾的情怀估计外国人也很难理解吧,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国民性你很难和外国人沟通吧。这些东西并不虚,而是存在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尽管我们这一代可能是文化上有所迷失的。这是中国文化深层次的那些排外的东西,也是最好的东西。
你们若有一个法国先生,估计他们从小就接触荷马、奥维德、维吉尔、圣经吧,估计他们多多少少翻了翻巴尔扎克、Chateaubriand和波德莱尔吧,如果再深刻点,可能也读了萨特、加缪和存在主义的东东吧,没读过,二手知识可能也听过吧。这些我们尽管能够懂一点,但是始终不能享用他,但是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就是无察觉地进入到其人生观和为人处世中的东西,你们所举的那些例子其实都是在说法国人是怎么生活的,但是我更注重的是他们为什么在你们的的眼中,也就是被你们表达成那样子,有不理解,也有仅看表面的东西。一个人永远是自己的秘密守护者,你觉得撒切尔凄凉,但是并不表明她真的那样惨。那我们就不谈秘密,看看秘密守护者的背景有的时候可能更有帮助。
中秋快到了,有多少法国人能够理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表达的情感呢?我知道的可能有“他们怀乡表达的方式是仿佛又听到那熟悉的教堂的钟声”。 |
2013-9-17 16:5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