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开开水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ZT』

178
回复
1875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衣 发表于 2011-5-24 08:29
 三峡工程的全部功用之中,最为人周知的有两个:一是发电,一是防洪。据说三峡一修,“百年一遇”自然 ...


  冥冥之中,忽然记起黄万里老先生的预言:三峡水库对水量的调节是一种“逆调节”,心里顿时亮堂起来。什么叫“逆调节”?就是丰水期需要三峡水库蓄水的时候它要泄洪;枯水期需要三峡水库泄水的时候它要蓄水。
======================================================

普及个常识,三峡大坝就是一道墙,平时入库多少水量就要出库多少水量。

每年汛期以前要放空库容准备抗洪,每年汛期过后要入库蓄水发电。

什么叫“逆调节”我没看明白,你看明白给讲讲。
2011-5-24 12:22: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firedd 于 2011-5-24 14:24 编辑
三点着地 发表于 2011-5-24 12:52
回复 firedd 的帖子

1 不用一不小心,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1. 还是分清点好。稍微有点理智的人,想认真讨论的人,都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2. 你那句话本身就没有逻辑,即使反过去看,也会没有逻辑。

你反问:因为有很大争议,所以政府的决定是错的。
反之: 那政府的决定就是对的吗(而且是在有很大争议的前提下)?

其实这个用对错来说并不是很妥当,或者用这个政策能否通过更合适。
所以,你那个话根本也没有意义。

3. 即使此问题按照科学技术的角度讲,尚存在巨大争议(注意是争议,不是谣言),从科学角度都不能完全否定和肯定(PS:既然你是学理科的,应该知道不管正反,科学都不是万能的)。可笑的是一群完全不懂的外行,都表现得非常自信的,对这个交叉科学抓住一头进行死辩。

另外,此问题还牵扯到其他非科学技术的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更应该是一个综合了各种参数的政策决策问题。
前面stonetojade也讲到过,在这一层面上,是通不过的。


PS:这帖子讨论得越来越操蛋了。。
2011-5-24 12:28: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知到这里大家讨论的到底是三峡的宏观效应 (经济, 政治, 社会等)还是局部(某个指定学科)上的效应, 从后者来说, 不同的角度自然会又不同的后果, 又受益的也有危害的。  
个人觉得从前者来看, 尤其是从区域经济方面来看, 三峡是有意义的, 如果没修三峡工程, 不说整个四川盆地吧, 就是重庆, 宜昌, 都不会有现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速度, 尤其是库区的哪些城镇, 虽然再个体的效应来看, 有受到损害的, 经济的, 社会的, 心理的, 但是看看万洲啊, 忠县啊, 十年前真是再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县城, 现在晚上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 我不是再那里生活的居民, 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生活条件真的很改善多了, 比起, 西藏还有其他西部城市, 兰州附近的中小城市。
我觉得当年修三峡并不是没有考虑今后的负面影响问题, 而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以及地方政府的压力, 这个工程非修不可。 国家再80年代末期, 就想通过发展长江流域平衡中国三大地域间的经济差异,再长江流域,沿海地区搞了浦东龙头,长江上游, 西部开发 就必须搞个龙尾, 不搞个大工程, 难以吧“重庆的地位抬上去, 不然谁去投资,三峡工程肯定是西部开发中数一数二的项目吧, 所以比较那啥毫无意义的中部崛起战略, P个大型项目也没有, 根本就搞不起来。
所以说, 如果三峡从政府角度看是彰显功绩的表现, 这个也是正确的, 因为它的确有助于吸收外资, 带动整个地区的区域经济
2011-5-24 12:29: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cedriczhao 发表于 2011-5-24 12:22
  冥冥之中,忽然记起黄万里老先生的预言:三峡水库对水量的调节是一种“逆调节”,心里顿时亮堂起来 ...

那逆调节具体啥概念我没看哈, 不过, 冬季的时候中下游地区石油枯水季节的, 所以要靠大坝泄洪调借中下游水系的水量, 不然航运的话, 很多船只行走表的喔。。。
2011-5-24 12:31: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taburiss1 发表于 2011-5-23 19:42
黄万里这个人的学术人格已经被打脸打成猪头了。你仔细看过没有他的主张没有?我懒得逐条反驳,直接转贴一 ...

你看谁像猪头谁就是猪头啊?自己百度一下黄万里,他在水利方面是什么地位。你一号称学电的竟然信誓旦旦地说一个水利专家的“学术人格已经被打成猪头”?

以下黄万里的《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其中蓝字红字部分就是你转的文章里面所说的部分,蓝字部分被说得耸人听闻,红字部分曲解得一塌糊涂:
  1.在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的造床质是砾卵石,不是泥沙,修坝后将一颗也排不出去,十年内就可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继续延伸,汛期淹没江津合川一带。现报告假定卵石不动,以泥沙作模型试验,是错误的。
  2.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时空分布也合适,在全球为第一,不是张光斗说的第六。
  中国所缺的是在供水足够地区的耕田。水库完成后淹地五十万亩,将来更多,用来换取电力,实不可取。详见附文《论降水、川流与水资源的关系》。
  3.三峡坝工经济可行性是根本不成立的,它比山区大中型电站每千瓦投资要贵两三倍。报告中的经济核算方法是错误的。十八年内只支付、无产出,也无以解决当前缺电问题。
  4.三峡水库对于长江中下游防洪虽有些帮助,但效果不大。蓄清排浑的代价是使排洪工程加大、守堤防汛期加长,而所利用的电能大减,得不偿失。长江防洪迫在眉睫,应速浚治。

2011-5-24 12:35: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三点着地 的帖子

我觉得可能是对科学的理解不同.
如果认为科学在于研究事物间的联系,那么工程学是科学的一部分.
但如果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在于探索事物间的本质联系,那么工程学只能算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其他学问.因为工程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是求真.例如工程学中的经验公式,本身并不反应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但在实际应用中能很好的总结和预测一些现象.
换句话,一般我们理解的科学关心公式对还是不对;而工程学关心公式好用还是不好用.
eii
2011-5-24 14:29
让我想起sheldon。 
firedd
2011-5-24 13:13
哈哈,ME TOO 
浪子春秋
2011-5-24 12:37
这个帖子越来越没主题了. 
2011-5-24 12:35: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是不是也可以说爱因斯坦这个人的学术人格已经被打成猪头了?因为他到死也不承认量子力学的随机性。
2011-5-24 12:37: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
http://cn.wsj.com/gb/20110523/bch145023.asp?source=mostpopular
评论(128)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文
字体
批评中国三峡大坝的人士说,中国政府上周少有地发表声明承认三峡工程存在严重缺陷,尽管此举不太可能意味着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却有可能为那些反对在世界最大的大坝建设国家修建其他水电项目的人士提供攻击的“弹药”。

国务院周四在 **宝**总理批准的一份声明中说,耗资230亿美元的三峡工程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Imaginechina / Zuma Press
2010年7月,洪水从三峡大坝奔泻而出。
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100多万三峡移民不确定的生活状态。

北京过去在数个场合都曾公开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问题,不过活动人士说周四的声明独特之处在于有着中国二号领导人 **宝**的认可。

据资深环保人士戴晴说,与其前任朱镕基一样, **宝**一直对三峡工程有保留意见。

戴晴说, **宝**和朱镕基都曾发表过不喜欢三峡工程的言论,不过由于他们的地位,两人除支持外别无选择。如今既然问题无法继续掩盖下去,我认为 **宝**将把握机会将问题更多地公布于众。戴晴多年来一直直言不讳地公开反对三峡大坝。

**宝**是学地质出身。据报导, **宝**在2006年和2007年的国务院会议上曾说过有必要解决三峡大坝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坝,高600英尺(合183米),早在建设之前,就已经是外界争议的焦点。

1992年,三峡工程方案提交审议时,在中国通常温顺的人大会议上遭遇了少有的反对,人们既担心三峡工程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也担心用大坝拦截如此大片水域可能带来的地质风险。

支持三峡工程的人士说,大坝有望帮助控制长江上的洪灾,提供急需的清洁能源来源,更不用说可以作为中国工程实力的一个象征,最终支持派获胜。

三峡大坝基本上兑现了输送低碳电能的承诺。据国有媒体报导,2010年其发电量约840亿度。不过,从污染产生的藻类植物爆发,漂浮垃圾堆成的巨大岛屿,到附近地区土层令人担忧的裂缝,这些都再次点燃了对三峡工程的担忧。

去年的暴雨和激增的水位令大坝出现险情,官员们也因此淡化大坝控制洪灾的能力。

批评三峡大坝的人士说,最终影响舆论的可能是一场袭击中国中部和东部大片地区的严重干旱。据国有媒体报导,创纪录的少降水造成的严重干旱令中部湖北省的近1,400个水库干涸,严重影响了420万居民。

戴晴说,今春的缺水已经蔓延到中国很多省份,使中央政府无法掩盖问题。

旱情之严重,迫使官方从三峡水库大量放水,让人担心水位迅速下降可能导致滑坡甚至地震。

虽然上周四声明对三峡工程相关问题给出了少见的坦诚判断,但没有拿出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只是说政府打算加大力度减轻水污染,改善库区移民生活,并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戴晴说,政府处理三峡大坝工程缺陷的意愿让她受到鼓舞,但不相信北京有能力兑现这一承诺,特别是对于防治地质灾害的承诺。她说,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已经太迟了。

另一位知名环保主义者汪永晨认为,水污染、湿地减少等一些较小问题仍然可以解决。但她也认为,政府处理更严峻问题能力有限。

她说,那些问题,什么也做不了,你不可能把大坝炸了,那样行吗?

但汪永晨说,国务院声明可能会成为将来反对修建大坝的一个宝贵武器。她说,这使我们更容易推动改革。

国家能源局1月份公布,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新增1400亿瓦的水力发电能力。据最新五年规划,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到2015年要达到11%。

这些计划包括沿着怒江修建13座水坝。怒江所在的中国西南是一个生态多样化地区,拥有数十种濒危物种,在怒江修水坝的计划长期备受争议。

**宝**一直坚决反对这个计划,汪永晨认为,正是因为他的反对,才使得这些大坝在地方政府和水电支持者强力游说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修建。

不止汪永晨一个人认为,上周四声明说明 **宝**对中国的水电浪潮仍持保留态度。

美国加州游说团体国际河流组织(International Rivers)政策主任波斯哈德(Peter Bosshard)说,国务院这则声明让人意外。他提到 **宝**今年早前说不要为了追求经济高增长而牺牲环境的言论。

波斯哈德在国际河流组织网站上发表博客文章说, **宝**重新提起三峡大坝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可能是在对那些狂热修建大坝的人发出警告;这些人巴不得忘掉以往工程带来的教训。

JOSH CHIN
2011-5-24 12:37: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cedriczhao 发表于 2011-5-24 12:14
就这么一道两千多米长一百米不到两百米高的墙,就能导致下游干旱上游地震?

你们在秀下限吗?

晕, 淡然不是, 是这道高1,85m (还是海拔高度喔, )长约2300m的大坝, 围堰了貌似是近4亿立方米的水量, 那个压力可能会改变整个库区某些地区的地质结构吧。。。想象一下三米深的游泳池和175米深的水库的那个差异。。。
2011-5-24 12:39: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iredd 发表于 2011-5-24 12:28
1. 还是分清点好。稍微有点理智的人,想认真讨论的人,都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2. 你那句话本身就没有逻 ...

让你烦了吗? 要我帮忙扯扯你烦恼的可爱的蛋蛋吗??
makeawish
2011-5-24 13:33
强势围观,大狗上! 
firedd
2011-5-24 12:58
额。。。。来吧 
2011-5-24 12:42: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taburiss1 于 2011-5-24 13:46 编辑
开开水 发表于 2011-5-24 13:35
你看谁像猪头谁就是猪头啊?自己百度一下黄万里,他在水利方面是什么地位。你一号称学电的竟然信誓旦旦地 ...

我也不多说,您就解释一下您标出来的部分吧。

蓝字部分:十年内就可堵塞重庆港。

红字部分:十八年内只支付,无产出,也无意解决当前缺点问题。

百度他是什么地位?什么时候百度成了考校科学家的平台了?

假如他NIUBISTE得紧,他怎么不能向外国科学期刊投文章?只能给三代目写悲情信?暂不说他提的“水力坡度”理论被证明彻底错误,他可有什么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

他一水利科学家不好好出门结合实际研究,非要学算命的搞预言,全被现实无情打脸。当然您认为还没被打成猪头是您的自由。

PS:老爱在量子力学上的言论早就被惨无人道的打脸了。黄也配和老爱比?黄的学术成就呢?拿出来晒晒
2011-5-24 12:42: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opu 发表于 2011-5-24 12:39
晕, 淡然不是, 是这道高1,85m (还是海拔高度喔, )长约2300m的大坝, 围堰了貌似是近4亿立方米的水 ...

青海湖比三峡水还多呐,还坐落在地震带上,离汶川还近那,你怎么不和青海湖叫板啊?
eii
2011-5-24 14:30
耍无赖也越来越无底线了 
jeffhfq
2011-5-24 14:08
太无厘头了,呵呵。 
2011-5-24 12:43: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cedriczhao 发表于 2011-5-24 12:43
青海湖比三峡水还多呐,还坐落在地震带上,离汶川还近那,你怎么不和青海湖叫板啊? ...

晕S, 青海湖的水是蓄出来的???, 再说我又没说会地震, 汶川要和三峡扯的上关系, 那我吧日本fukushima 也扯上好了,,只是说突然改变地面的压力, 可能会改变地质结构, 因为我游三峡的时候亲眼目睹巫峡的一次泥石流, 就是突然有巨大的山石从悬崖上落下来, 然后我么的船就被迫停了。。
2011-5-24 12:52: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tonetojade 发表于 2011-5-24 12:37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
http://cn.wsj.com/gb/20110523/bch145023.asp?source=mostpopular ...

**宝** is who???
frankfu
2011-5-24 12:58
应该是总理 
2011-5-24 12:54: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cedriczhao 的帖子

你怎么不举太平洋,水更多了。青海湖都成形十几万年了,三峡库区很多地方原来可都是陆地。
2011-5-24 12:57:04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