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大学生对时事一无所知
——访巴黎政治学院院长理查德·德冠
4月11日,理查德·德冠第三次当选为巴黎政治学院院长。这位唯一的候选人,以27张赞成票和1张弃权票的成绩,开始了他第四个五年制任期。4月12日,法国《世界报》记者奥利维埃·罗勒(Olivier Rollot)就其教育理念进行了专题采访,原题为《与众不同的学院》。
《世界报》:如今,巴黎政治学院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是非凡的。您是怎么定义巴黎政治学院“模式”的?它与其他高等学校考前预科班有什么不同?
理查德·德冠:我们试图结合法国其他高校考前预科班以及英美一些学院的优势,来发展我们的学院。大家都知道,今后学院期待的青年,是充满创造性思维和革新意识的一代人。为了让学生更为出色、更加成熟,我们鼓励他们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摄影、戏剧、写作,等等。年轻的一代应当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具备多语种能力。在我们学院的七个校区中,有40%的学生来自国外,他们在第三年将要去法国以外的国家生活和学习一年。我看到我们的学生从加尔各答(印度)或东京回来时,眼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而预科班有多少留学生?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国外?如果学生不是年复一年进行机械式的学习,我们也不会将基础教育变成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和他们的苦恼。我认为,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并不是说预科班里的学生过得并不快乐,但是这个比例应当是多少?
《世界报》:您打算完全脱离预科班体制?
理查德·德冠:每年中学毕业会考之后,我们都会招收新的学生。这个时候也会招收新一届的研究生。如果说预科班旨在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那么它也会显露出其弊端。首先,就是会让人把在17岁到20岁之间获得的成功当作是一生的成功。我认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每周不停地工作,一天学习18个小时。他们的压力来自第二年的预科考试能否取得成功,是否会被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或是巴黎高等商学院录取。这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吗?为了准备考试,他们放弃了艺术实践活动,放弃了体育运动,甚至对国际上的重大事件都不得而知,真是太遗憾了。有些老师甚至劝告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不要玩电脑,甚至不要看电视。这只会让那些具备优良素质的学生对时事一无所知。
《世界报》: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在中学会考中脱颖而出,进入巴黎政治学院呢?
理查德·德冠:学院每年接受的人数都会随着申请的人数而变化。最终录取的人中,有80%到85%的候选人在毕业会考中的评语是非常好的。申请免试的学生各科会考成绩均分要达到18分(法国考试为20分满分制),而这样的学生我们只会录取其中的15%。
《世界报》:您刚刚改革的入学考试制度,能否让新招收的学生各项能力更为均衡,尤其是文学院的学生?
理查德·德冠:对于通过不同类别会考的候选学生,应当尽可能地让测试结果可以凸显他们的特点。对于文学院的学生,我们已经开创了一种很适合他们的测试方法,即文学评论。今年,文学院接受的学生占候选学生的14%,而这个比例在全国也只有11%。这是一个信号。目前,文学在法国的处境是很困难的。而且仍需一些时间,文学这门学科所处的境遇才会有所好转。
《世界报》:在研究生阶段,你们的课程和其他商学院有什么不同?比如,你们的市场学课程就和巴黎高等商学院的课程模式很相似。
理查德·德冠: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我们和巴黎高等商学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即我们有双文凭制度。研究生阶段,有一部分课程仍将是基础课程,即根植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这部分课程很重要,约占总课程的20%。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要换三四次工作,不是他们现在学到一些10年或20年后就没用的技术。应该说,基础知识的培训是职业生涯最好的温床。
(曾然/编译)
强烈建议各位再读读Le Monde原稿:
http://orientation.blog.lemonde.fr/2011/04/12/sciences-po-paris-reelit-richard-descoings-a-sa-tete-retour-sur-une-institution-pas-comme-les-aut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