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iuhaifan 于 2008-8-5 13:31 发表
我的一个朋友问我,你在法国没有归属感,在上海就有,在北京就有,那里就没有歧视?
还是你牛。。。
这话我早想说了,没办法胆小不敢,怕被淹死在地域帖的潮水中,这里大家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管真的假的怎么说也是战友,暂时还不至于。
另一次聊天随嘴说出了回国后可能的一种局面 ‘哎,xxx, 别忘了你是海龟哦,你应该是.......的,夷,好奇怪,你不是.......的?怎么会?你不是留学过吗?你不是有海外经验吗?哎,你也不行啊。。。。。。
当然这些都是我这个小人之心的胡乱揣度。
这种顾虑很正常,永远都有好事者, 认知能力有限不能理解海龟也是能走下神坛的。
www.revefrance.com
他们很快就“融入”了,知道北京哪里酒吧多,知道怎么避开街上的小商贩,知道法国人在北京应该住在哪里......呵呵
小声问一句,法国人在北京住哪儿,还是传说中的东郊民巷吗?
所以中国人计较太多精神安逸有点虚伪,还是要精明地计算成本收益得失才对。
这个有些不爱听了。
中国人也有计较精神安逸的权利,这是很实在很实际的问题,怎么能说是虚伪呢。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为了有刚好的精力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改革建设的洪流中,是和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社会主义蛀虫有本质的区别。
精神胜利早就是阿Q玩儿剩下的了,现在流行的名词是什么可持续性发展,讲究的是医疗卫生,卫生保健(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气功太极拳什么的。去国内书摊上看看,心灵鸡汤什么的期刊杂志成堆成堆的。其中叫“心理”的杂志挺不错的(名字很简朴,像古龙的风范,刀,就叫刀,一个字,不用叫什么屠龙刀,飞镖,也就飞镖,一个字),可惜不在国内买不到了,还在法国也有本同名的杂志,就叫Psychologie,也不错。
另外,融入的话题,我在美国的同学和我说,你不知道,haifan,中国人在这边太厉害了。他们不需要讲英文,一样活得很好,在Newyork的中国城里有的人从来没讲过英文的,都没有美国的social security number,还是一样的生活的好好地,知道了世界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才明白人生存的顽强性的limit有多大。
你不在巴黎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用到美国那么远去找。 去巴黎13区和Belleville转转,发现人在异乡寻求快乐还是很简单的。
[ 本帖最后由 Dillon 于 2008-8-5 14:5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