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楼
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谴责原教旨主义,不管是天主教还是伊斯兰教。却无视法国的特有的世俗原教旨主义。
笔者上大学读书的年代就在课堂上见过穿灰色长袍,戴灰色头巾的天主教修女学生。即使她们总是穿着修院的制服来上课,也没有引起教师,学生或行政部门的异议。法国的体制是政教分离,在那个时代,大家对此的理解就限于教会不干预普选,议会中也没有天主教民主党之类的带宗教色彩的政治派别。
在1990年代之前,绝大部分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妇女并不戴头巾,但自此以后,在北非移民聚居的地方,戴头巾的妇女日益增多,其原因就是她们或者她们的家人对穆斯林身份认同感在逐步扩大。客观地说,这种在公众场合穿戴一致的做法自然会引起社会的反应,1930年代的德国出现了身穿褐色衬衫的冲锋队,大家都知道其后果是什么。
2004年,法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在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上学的学生佩戴明显的宗教标志。虽然法律中没提到伊斯兰,但大家都知道是针对伊斯兰头巾而来,因为天主教的十字架胸饰尺寸很小而被法律容忍。
而且,在法国主流媒体的舆论中,伊斯兰头巾是压迫妇女的象征,因此必须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公立学校中被禁止。而对于相当一部分穆斯林信徒,这个法律限制了公民衣着选择的自由,甚至体现了对穆斯林的歧视。如果说,在法国的公立中小学中确实限制了头巾的扩散,在街头上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穆斯林蒙面妇女。
2010年10月,法国议会又通过一项法律,这次是在公众场合禁止妇女蒙面。如同学校的头巾问题一样,这个法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争论。2014年6月,欧洲人权法院肯定了这个法律,更使一些市郊穆斯林认为欧盟在事实上只是一个基督教俱乐部,而穆斯林在这个社会上是受到歧视的。
为何法国的公众,媒体以至政界会对穆斯林的衣着如此敏感 ?因为同样的服饰并不在英国,德国或意大利等地产生社会纠纷。原因就在于法国的历史上曾有过剧烈的世俗政权与教会的冲突历史,以至于在法国产生了一种世俗原教旨主义,力图把宗教信仰限制在私人空间,却忽视了宗教的社会性与群体性。连天主教会都知道,信仰是个人的,但宗教却属于社会。因此在头巾问题上,天主教会的立场常常与主流社会是相悖的。
在这样一种社会理念冲突的环境下,很多原来比较温和的市郊穆斯林就开始向极端靠拢了。在这些人的眼中,法国主流社会宣称的世俗化政策在实际上是天主教势力的遮羞布,而穆斯林的社会空间变得日益狭窄了。这种论调也得到了一些阿拉伯世界中的舆论支持,法兰西国内的社会冲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必将演化为一场世界性的所谓圣战了。 |
2015-1-18 17:2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