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王真威春风得意,坐上了命相公所的第一把交椅。盲人眼不见为净,明眼相士却实难忍受这位独眼龙的管辖。
明眼相士中,不乏自视清高的落魄文人,要想在学历上镇信这批人物,王真威自忖甚难。于是,他物色了一位戴着博士帽儿的帮手。
此人姓屈名能伸,自称毕业于复旦学院法政文学专业,毕业后又出洋西欧,啃了两年洋面包,是一个有案可查,如假恨换的正宗命理哲学博士。先前曾在老城隍庙那一条狭长的小街棚子内,头戴博士帽,混过两年,因生意日渐清淡,便捧着那一张不知从何处觅得的博士证书,戴着那一顶永远崭新的博士帽儿,闯荡于僵各大码头,以后又窜到泰国、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地区。每到一地,即住进第一流旅馆,在报纸上刊登头戴博士帽儿的巨幅照片广告,吹嘘一番“学历”,说什么“来人不须开口,只要咳嗽一声,便可明了你的过去、现在、未来底细。”来客受骗后,还不能略有微辞,因为他常常雇佣着一两名打手,以对付那些出言不逊的客人。如此行径,当然难以在一地长居行骗,于是到处漂泊。一旦囊空,连旅馆房钱也难支付,便将西装革履往当铺里一送,换几个盘费,溜之大吉。使那些替他服务的广告荐客,西装跑街大吃倒帐,连呼“上当”。
屈能伸博士可以典掉西装、革履乃至于博士帽子,却将那些刊有巨幅照片的广告报纸视同瑰宝。于是,四处兜了一圈回到上海,别无长物,却平添了全国各大码头乃至东南亚各地数十种登载着屈能伸博士神通广大的报纸,披挂在命相室内,琳琅满目,堪称相业界一绝。使那些末流相士敬慕不已,那些不知其底蕴的顾客也信任如遇神明。
然而,刘诩等一班相业头面人物都是知道他底细的。在高手如云的上海相业界,他充其量也是三流角色,任何同行聚会的场合,都没有他的发言权。
现在,时机来了。王真威独霸相业所,为屈能伸提供了露脸的机会。他需要王真威,王真威也需要这位屈能伸心甘情愿受其驱策的“博士”。
位于南市居易堂的命相公所,有四开间门面的临街平房,长期以来一直出租与商人开店营业,所得租金,供一年三季中同业人员前来进香以及致祭同业先辈之用。日积月累,居然还有不少积蓄,后来又在漕河泾购地十余亩,置房十八间,除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同业公墓,其余土地均出租牟利,作为公所活动基金。
王真威一经接管公所,便改组董事会,分封经理、协理。一口吞没了二十多年来公所的所有积累基金,还新翻花样,进行会员重新登记,交纳入会基金。倘若没有办理重新登记手续、未交纳入会基金而继续开张营业者,自有一班充任公所工役的打手找上门来,勒令停业。幸而从事命相行业的明、盲人都是识时务的“俊杰”,敢怒不敢言,交付几块大洋图一个太平光景。
交掉几块大洋而能继续开业者,还算是幸运的。还有不少技业稍逊之辈,即使愿意交付会费,也仍被拒于公所门外。王真威藉口整顿相业队伍,提高命相水平,对这些人进行了一次“业务考核”,大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参加由他主持的业务进修班“深造”,俟获得肄业证书之后,才承认其会员资格,设摊开馆,继续营业。
“深造”,自然要交纳学费。一期不及格,便留下来参加第二期。人们很快便醒悟,能否通过考核的关键,是纸币,或者由纸币转化出来的礼品之多寡。仅仅交纳学费,是永远拿不到肄业证书的。更有一些头脑精灵、能屈能伸的,干脆备了一份厚礼,拜王真威为师父,以永绝后患。
王真威八面威风,财源滚滚。
十来年来,王真威时刻不忘横浜桥北堍永美里之耻,做梦也在想有朝一日将方玄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然而,当他今天倚仗极司非尔路“76号“的势力坐在命相公所第一把交椅上之时,却并未向他耿耿于怀的仇人方玄复仇。因为他知道方玄的妻子与佘爱珍是同窗小姐妹。佘爱珍又是一个管得了杀人魔头吴世保的白相阿嫂。“太清课命馆”这个马蜂窝,是无论如何不能捅的。不但不能捅,而且还要拢。 |
2009-7-15 02:1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