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淨雙修”講座之二:(續)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略述
釋明證
(根據在法國潮州佛堂的口述整理)
南(ná)无(mó)本師释(shì)迦(jiā)牟(móu)尼(ní)佛(三稱)
微妙甚深無上法 百千萬劫難值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天簡述《楞嚴經》裏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家請看經文,首先由我來讀一遍: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
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
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
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
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
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
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81),淨念
相繼(82),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九、什麼叫“念佛三昧”?
“我憶往昔恒河沙(88)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我回憶往昔恒河沙那麼多劫以前,有一位佛出世,叫無量光。這一劫中,一共有十二尊佛相繼出世。這十二如來的最後一尊,叫超日月光佛。菩薩自稱之“我”,非是凡夫妄執之我,乃是菩薩假我,不妨隨順世人,同稱為我。凡夫妄執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色身以為實我,外道妄執受想行識妄心及其功能作用以為真我,皆不知不證諸法無我及法身真我。往昔就是過去。恒河是印度的大河。恒河沙喻數量之多。劫是古印度計算宇宙時間的單位。
“彼(bǐ)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即超日月光佛,他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什麼叫“念佛三昧”呢?念佛是修行,三昧是得定。念佛有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不同,三昧更是種類繁多,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昧。這裏說的想佛憶佛的念佛,若得定,乃是事一心不亂念佛三昧,若開悟,則入理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定能發慧,因定得慧,修禪定是手段,開發本有智慧才是目的。所以我們念佛,應當努力先使有相念佛達到功夫成片,再使這個功夫成片的有相念佛達到事一心不亂的無相念佛,然後通過事一心不亂的無相念佛,達到理一心不亂的實相念佛,即達到開悟。因此說,念佛法門和禪宗的法門是一致的,沒有矛盾。昨天我們講:如果有禪有淨土,那麼就像老虎長了角。此世你就可以教人、做老師,將來你一定會成佛。所以念佛三昧,不僅指念佛的功夫好,達到事一心不亂,而且指達到理一心不亂,達到開悟。所以我們念佛的人,不應放棄開悟的機會,要堅信,在這個世界上,釋迦牟尼佛和其他的佛都不會不管我們。因為每一位佛都有大願,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當然就包括我們自己在內。而且我們應該知道,釋迦牟尼佛,仍然是現在佛,他並不是過去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仍然在這個世界的色究竟天,即色界的最高頂(89),為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報身佛的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入涅槃,只是應身的釋迦牟尼佛示現入了涅槃。釋迦牟尼佛有千百億個應化身,也只是其中一個應身在這個小世界的地球上示現入了涅槃,其他的應身仍然可以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中別的世界示現成佛,其化身也仍然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在我們這個世界化現,時時刻刻護念我們。如果我們真實修行,我們就能真切感受到佛菩薩的確時刻都在護念我們。如果我們不真實修行,就不會有這種體驗。
十、佛對每一個眾生都像對自己的獨生子一樣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常常思念另一個人,可是另一個人不思念他,總是忘掉這件事情。“一專為憶”,喻佛恒憶念眾生,無有暫捨之時。“一人專忘”,喻眾生一味追求世間法,不知憶念佛,不肯憶念佛。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樣的兩個人,即使遇到了也像沒有遇到一樣,見到了也像沒有見到一樣。其實佛的的確確一直和眾生在一起,只是眾生不學佛法,盲無慧目,故逢若不逢,見若不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但有釋迦牟尼佛關心我們、照顧我們,而且有無量無邊別的佛菩薩來此助佛法化,同樣關心我們、照顧我們。此中真實事理,惟證乃知,直到開悟,才能知其少分。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guāi)異。”如果兩個人能夠互相憶念,互相思念,思念深切,那麼,不僅僅是從生至死,從這一生到下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就像一個人和他的影子一樣,不會離開。比喻如果眾生也能深切憶念佛的話,不但今生常常見佛,以至於生生世世可以與佛在一起,常隨佛學,不再分開。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如來”就是所有的佛,他們慈悲憫念每一位眾生,都像媽媽思念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我們都是佛的孩子,佛呢,就像媽媽一樣。誰是我們最真實、最偉大的母親呢?就是佛。因為媽媽只能關心愛護我們一生,而佛生生世世都在關心愛護我們;媽媽只能關心愛護我們的身體、生活、工作、學習,但能力有限,而佛不但關心愛護我們的身體、生活、工作、學習,且能力無限,還關心愛護我們的法身慧命,幫助我們解脫和成佛。佛就像媽媽一樣,而又遠遠地勝過普通的媽媽,所以這個母親節最偉大的母親,就是佛,就是十方如來。將來我們也要作佛,我們也會成為最偉大的母親,我們也會思念眾生就像佛現在思念我們一樣。佛時時刻刻憐念眾生,永無停止,這是從兩個意義上講的。第一呢,說到如來的時候,經常指法身,法身就是我們的真心,時時刻刻和我們在一起,不曾刹那捨離我們。如果祂真的捨離我們,我們立刻就死,馬上斷滅;正因爲真心如來藏始終住持我們的身體和妄心,我們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但我們的生命要靠它住持,既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起哪怕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念頭,都必須由真心先來做一系列的工作才有可能。其實縱然我們死了,祂也仍然不會捨離我們,正因爲如此,我們才會不斷地有一世又一世新的生命。第二呢,十方一切佛,往昔行菩薩道時都曾發無上度生大願,盡未來際不捨一切眾生,對每位眾生都像對自己的獨生子一樣。
|
2009-3-9 21:4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