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願》導讀2: 彌陀本願之緣起:(一)親近諸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導讀
淨界法師主講
我們看《講義》:
◎將述此義,大科分三:
為了說明這二個主題,我們有「三」「大科」:
┌乙一、彌陀本願之緣起
┌甲一、前言┤
│ └乙二、淨土法門之特色
│
│ ┌乙一、總標核心五願
├甲二、正文┤
│ └乙二、別示其餘諸願
│
│ ┌乙一、總結法要
└甲三、結勸┤
└乙二、結示勸修
今初
第一個「前言」,先作一個應有的認識,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彌陀本願之緣起」,第二個「淨土法門之特色」。
我們先講「緣起」。在佛教當中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因緣所生的;不像外道,你看外道的教主,他有一種功德生起是沒有理由的。他為什麼有這種能力?沒有理由的。佛法裏面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仗緣而生的,佛教的基本觀念是認為「事出必有因、事出必有因」。那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在一個什麼的時空背景生起的,我想我們應該要先瞭解一下,他在一個什麼樣的情況產生本願的。
第二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的大乘教理,淨土法門是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有哪些不共於其他聖道的地方?這個我們應該要清楚。這個就是一個「前言」,有二大重點:第一個講到緣起,第二個講到特色。
第二段是「正文」,就是我們整個四十八願內涵的介紹,我們分成二段:第一個「總標核心五願」,第二個「別示其餘諸願」。我們的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分成二類,他說「你要研究四十八願,首先你要瞭解它核心的思想」,就是有五個願。這五個願就像樹的樹幹一樣,你把這個樹幹清楚了,其他的四十三個願就像枝葉華果一樣,就容易清楚了。所以我們就根據善導大師的開導,我們從這樣的方向,先瞭解根本,再瞭解枝末,你就容易清楚這整個四十八願的架構是什麼樣。
第三個是「結勸」,結勸有二段:第一個是「總結法要」。這個地方等於是從理論上來說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有這麼多的功德,那麼到底我們怎麼去啟發它?它跟你有什麼關係?當然是有關係才學習的。說阿彌陀佛創造這四十八種功德,我們透過什麼樣的方便力,把它轉成你內心的功德,這個是我們最後作一個總結的。最後我們「結示勸修」,把心靈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要怎麼樣交互作用作一個總結。好,我們看《講義》的第一頁:
甲一、前言二
乙一、彌陀本願之緣起
(一)親近諸佛
我們第一段介紹「彌陀本願」的「緣起」,就是阿彌陀佛殊勝本願功德力生起的一個時空背景有哪些。這以下我們根據《無量壽經》,把它分成五段來說明。第一段就說到了「親近諸佛」,我們請一位法師念一遍,先請合掌: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說無量壽經》卷1,T12,266c-a)
好,這個地方講到法藏比丘他在發願之前的一個過程。在整個修學佛法的整個因緣當中,「親近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善知識有方便力,他能夠幫助我們破惡生善,而所有善知識中最殊勝的就是佛陀。
法藏比丘在發願之前,事實上是親近過很多的佛陀,那這個地方古德是分成二段:第一段是說明他久遠的因緣,第二段是他親近的因緣,他比較遠跟比較近的因緣。
我們先看遠的因緣。「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說:在「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當中,有一尊佛叫「錠光如來」「出」現「於世」。佛陀為什麼出現於世呢?這以下說明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佛陀的出世並不是顯現他自己的神通、顯現自己的功德,而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出世的。佛陀是用什麼方便來教化眾生呢?是用「教化」跟「度脫」二種的方便。佛陀對於善根沒有成熟的眾生是施以這種善巧的「教化」。比如說你善根沒有成熟,一個初學者來到僧團,跟你講道理也沒有用,幹什麼呢?拜佛去。拜佛、那麼嘴巴讚歎佛陀、內心觀想佛陀,你看我們早晚課就是這樣。為什麼要做早晚課呢?早晚課都是在讚歎佛陀、讚歎法、讚歎僧。為什麼要這樣呢?栽培善根。讓你這個明瞭的心跟三寶關係慢慢的密切、慢慢的密切,就好像一個木材,先把它烘乾,總有一天這個聖道的火就可以把它點燃。所以佛陀對於善根沒有成熟的眾生,是施以種種的方便來「教化」他。等到這個眾生善根成熟了,佛陀就開始所謂的「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講道理給他聽了,那麼來「度脫」他,使令他善根成熟乃至於脫落。這個是佛陀度眾生的方便。等到眾生的善根成熟了,「皆令得道」,心中產生心中的光明,那這個時候佛陀的大事已辦了,「乃取滅度」,佛陀再進入到涅盤的因緣當中。當然這不是只有一尊佛,「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有如來「名」曰「月光」,乃至於「栴檀香」,「如此」當中,在經典當中列出了五十三尊「佛」,這個都是「過」去的佛。這一段等於是說明了法藏比丘在正式的發菩提心之前,他已經親近了五十三尊佛,每天都在那個地方拜佛、念佛,跟三寶不斷的淨法熏習,當中已經栽培了善根。這個地方講到久遠的因緣,他過去的因緣。
下一段就講到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對他的影響特別大的,也可以說他善根成熟了。「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經過這五十三尊佛的方便善巧的度化以後,到了第五十四尊佛這個「世自在王」佛,佛陀有十種的通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這五個通號是偏重在成就自利的功德;那「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偏重在利他的功德。這十種通號我們講其中二個:第一個「明行足」。佛陀的內心有二種功德是具足的,一個是「明」、一個是「行」。佛陀的內心當中要活動的時候,是先產生光明再活動,他是有智慧判斷,謀定而後動;這一點跟我們不太一樣,你看我們做很多事都是隨情緒而動、隨妄想而動,心隨妄轉。這個「明」就是說佛陀在行動之前是依止光明的,由光明來引導的,這個「明」指的是佛陀心中的智慧;那這個「行」是佛陀的善行,福德資糧。那佛陀的內心當中具足了光明的智慧,又具足了善行的福德,所以叫做佛,「明行足」。第二個我們解釋「善逝」,這個是介紹佛陀死亡的相貌。就是我們凡夫的死亡是進入一種夢覺,安住在一種顛倒的昏昧當中,那在這個當中,由我們業力的引導去三界投胎,所以我們是在顛倒妄想當中進入死亡。佛陀的死亡他的內心是一個怎麼樣的相貌呢?《智度論》上說:于諸三昧無量智慧中而去。佛陀到他的色身敗壞要死亡的時候,他進入到一種三昧、進入到一種智慧當中,然後慢慢的消逝過去,所以佛陀的死亡叫做「善逝」,在三昧智慧當中慢慢的消逝。這個是佛陀的十種通號。
這一段經文是講到過去諸佛的出世,在古德的批註當中有一段批註值得我們說明的,就是說為什麼在法藏比丘發願之前要列出諸佛的出世呢?這當中有一層深意,說明大乘的根本思想,講到了法身常住、佛佛道同的意思。你看我們佛教跟外道的差別:外道的教主是獨一無二的,你不能說有一天你要變成上帝,不可能的;佛教它的一個根本的思想是建立在一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種平等性,而這樣一種清淨平等的法身,它不但是平等,而且它具足廣大的力量、具足廣大的力量。在美國有二個法師,一個叫恒朝法師、一個叫恒實法師(呵呵),諸位有人聽過了,他出家以後就拜佛,但是他不是在房間拜,他是在外面拜佛,朝山啦,三步一拜,感動很多美國人。很多美國人就去訪問他說:誒,你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在大太陽下頂禮呢?問他「勇氣哪裡來」?這二位法師說:當你心靈當中本覺的覺性被啟發的時候,你會跟我一樣堅定的往佛陀的方向走過去,當你的覺性被啟發的時候。他的意思就是說:你現在妄想打得很多、煩惱很重,這都不是重點,因為這個是生滅心,因為你的主人還沒有被啟發。現在我們不是說賊很多,其實這個賊很多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主人翁還沒有醒過來,其實這才是重點。所以說從大乘的角度是認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個地方有更深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佛陀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世呢?你看錠光如來往生以後,接著光遠如來、月光如來、栴檀香如來,一個佛一個佛的出世。為什麼佛教當中的佛會不斷的出世呢?因為我們的覺性總有一天會被啟發出來,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妄想的力量能夠抗拒這個本覺的力量,沒有一個力量,而佛的出世在宇宙當中永遠不會斷絕的,會不斷的出世下去。從「諸佛的相續出世」有這麼一層道理。當然這個地方也說明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所謂的大乘正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從這段經文有這一層意思。
[1] 《無量壽經義疏》卷1:「十中前五是佛自德,後五利他。就前五中。……就後五中,前四是别,後一是總。前四别中,世間解者,是化他智。」(T37,101a-b)
阿彌陀佛 這是清涼山
2011-10-1 0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