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neigefemme

尋求一起網上學習佛法的朋友[雷恩]

1165
回复
8446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6.約周遍顯見性非物



阿難雖然已知見性無還,但又問佛,云何得知,此無還的見性,就是我的真性?故佛再借所見外境遠近諸物,以顯見性非物。外界諸物千差萬別,能見諸物的見性,原無差別,即此無差別的見性,就是汝阿難的真心。汝阿難若是固執見性是物,則汝阿難亦應該可以看見我佛的見性。如果說:汝我同見日月宮時,就是看見我的見性了,那麼,當我不見外物之時,汝為甚麼又不能看見我的見性呢?既不能看見我不見物時的見性,可知見性非物,即此非物而又周遍的見性,就是汝阿難的真心。還有,若果見性是物,物亦當是見,則汝阿難見物之時,物亦當見汝,然則無情之物,與有情的見性,混雜不分,果然如此,物我混亂,則有情世間,與器世間,又如何安立?但事實上,當汝阿難看見外物之時,此見性既非是物,亦不是我佛的見性,不就是汝的真心嗎?為甚麼自己懷疑自己的真心,反而執取我的言教,以求真實,豈非顛倒?



阿難不知,見大見小,皆因所見的前塵而殊,并非見性的本身有大小差別。遂又計執,見閻浮提時,見性周遍,退歸精舍,唯見一室,究竟是見性縮大為小?抑或是被牆宇夾令斷絕?佛告阿難:世間事物,雖有大小內外種種差別,但皆屬所見的前塵,并非見性本身有大小差別。等如虛空本無方圓,若然在空間,放一圓形的東西,則此東西之中間,就有圓形的空間出現,如果再放一個方形的盒子,則此方形盒子的中間,就有方形的空間出現,所以方圓之相在於器,非在於空;若想取消圓空,或方空,但除其器,不應該說,更要除去虛空的相。見性亦然,本無內外大小差異,見大見小,是在於境非在於見。因見性不變而隨緣,故能見大見小;雖隨緣而不變,故見性本身非有大有小。眾生不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理,內執身心為實有,外執諸物為我所有,故於外界事物之中,見內見外,觀大觀小,分別取捨,為物所轉;若能覺悟諸法唯心所現,如空中花,水中月,幻妄不真,無所取捨,內不為自我身心所束縛,外不為前塵物象所轉,便能轉物,同於如來,身心圓明,而能一多無礙,大小相容,廣狹自在。



以上一至六番辨見,總顯依他起性的能見分——見性,不動不遷,常住周遍,不因境有,離塵有體;不同於遍計執性的妄想識心,是帶妄顯真;以下四番辨見,顯見性就是純真無妄,絕對待,離能所的真心,是即妄即真。



7.約無是非是顯見性唯真



阿難聞佛多番開示,見性不動,見性不遷,見性無還,見性周遍,就是真心;於是幻想有一屬於真心的見性,現在眼前,與自己現前的身心分隔為二。於是又分別,此見性既然就是我的真心,我今對佛問答的身心,又是甚麼?事實上,我對佛問答的身心,卻有實際分別的作用,而此現在我前的見性,卻沒有分別的功能。既不可能分別我的身心,又怎能分別外界的事物?還有,若此見性,實在是我的真心,則我現前能分別的身心,應該被真心之所見,何以現在見性不能見我的身心,而我的身心反而能見此真心的見性呢?



此正是迷物為己,將己作物,認為四大緣影的身心是能見,自己本有的真心不能見,殊不知現前身心之所以能見萬物,全是見性的功能。阿難竟然執迷不悟,而對佛言:「見性實我,而身非我。」意思是說:如果見性實在是我的真心,則我現前能分別的身心,應該非屬於我,而變成身外之物了!而今見性不能見我的身心,我的身心反能看見真心的見性,何異如來先所責言:「物能見我」?此中道理,實在難明,請佛慈悲,再開導我等未開悟的人。



因此,佛告阿難:如果真的如你所說:見性是在你的眼前,你真的能夠看見的話,見性便同於外界的物質,是存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那麼,你應該在外界所有的事物中,可以指示出來,此是見性,此非見性。現在我與你阿難,同坐在祇陀林中,遍觀近處的樹林殿堂,高至日月宮殿,遠至精舍對面的恒河,你阿難試於我的獅子座前,舉手指示,陰者是樹林,明亮的是日光,阻塞的是石壁,通達的是虛空,如是乃至,一切草木,凡有形相的,都可以指出示人;如果汝身心之前,確實有一見性被你身心所見,你就應該指出那一種是你的見性。假如說:虛空是你的見性,則虛空已經變成見性了,甚麼是虛空呢?若果物是你的見性,物已經變成見性了,將何以為物呢?你今既然於萬象之中,不能指出何者是你的見性,可知你說:見性是在你身心之前,只是你的妄想情執而已,事實不然。



佛又恐阿難轉計說,見性確實是在眼前,不過是藏於萬象之中,不容易發覺而已。所以命阿難可於萬物中,微細分析、解剖現象,看看是否可以找出見性來,猶如指示其他事物一樣清楚分明,無有疑惑!結果,阿難言:「舉手所指,縰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佛即印證:「如是!如是!」之後,再命阿難,於諸物象中,指出何種不是見性。結果阿難於萬象中,又「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又印証:「如是!如是!」因為見性隨緣不變,故指不出何者是見;見性不變隨緣,故指不出何者非見,可知見性無是無非,正是絕對待的真心。



可是法會大眾,未証無學聖位的人,不知無是無非,正是清淨實相。即使阿難自己雖然說:找不出無是見者,亦找不出無非見者,不過是為情勢所逼,不得不這樣說而已,并非悟得或親証此理。是以:「茫然不知,是義始終,一時惶悚,失其所守。」佛見其驁怖至此,實可憐憫!所以安慰阿難與諸大眾言:「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不同於外道矯亂的論說,汝等應當諦實思維,自然可以悟明因心,圓証佛果;不要辜負自己一再請求佛開示,以及仰慕於佛的情懷。



當時,文殊師利菩薩,即起座禮佛,說明法會大眾,是因為不知見性與色空之間,無是見與無非見的道理,所以驚怖不安,并不是因為善根淺薄,不信佛語,而懷疑佛所說:同於外道矯論。希望如來大慈大悲,再詳細說明,外界的萬物,與內在的見精,二者之間,無「是見」與無「非見」的道理。



因文殊菩薩,代表大眾啟請,故佛對文殊菩薩說:「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本無所有。」「見」是指三細中的能見相,「見緣」是指三細中的境界相;「想」指眾生的六種識心,「相」指眾生的六根身相。見與見緣,是依他起性;想相是遍計執性。因為諸佛圓證,諸大菩薩分証首楞嚴王大定,了達遍計本空,依他幻有,猶如空中的花朵,水中的月影,本無實體,徒有假相而已。所以在諸佛與大菩薩的眼中看來,眾生的見相二分,以及所執著的身心世界,本無實體,其體即是諸佛所証的菩提妙淨明體,離言絕相,怎會於其中間,有是或非是呢?



佛又引文殊菩薩為例,文殊菩薩唯一無二,故無是、無非是;以例諸佛所証的菩提妙淨明體,唯是一心,更無二法,故亦無是、無非是。佛問文殊菩薩:如汝文殊,除真文殊外,是否另外更有一個文殊,名為是文殊?然則便成為兩個文殊,不然便是唯一無二,更不應該說:全無文殊。文殊菩薩體會佛的意思,答言:如是世尊,我真是文殊,真文殊外,更無另外一個文殊,名是文殊。為甚麼呢?若真文殊外,更有一個是文殊者,便成為兩個文殊了,但我今日並非全無文殊,不過於真文殊的實體中,不說是文殊,及非文殊而已。文殊喻妙淨明體;唯一文殊,更無文殊,喻唯一真心,更無別法。然我今日,非無文殊,喻妙淨明體,雖然無是無非,但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其用不可思議,不是斷滅。



佛就此比例,說明見性與諸物象,亦是一樣,唯是一心,同是諸佛所証的無上菩提淨圓真心,不過眾生迷此真心,轉妙明為無明,轉真覺為不覺,遂妄現色空的相分,及能見的見分;正當妄現見相二分之時,此妙淨明體,實無見相二分可得。猶如人發夢,被大水所溺,或為大火所燒,不待醒後,不見水火,就是正在夢中,被溺或被燒時,雖然恐怖萬分,其實何曾真有水火出現?又如人用麻造繩,麻雖然變成一條條的繩子,但繩子的本身,原本就是麻。若執著繩子的形象,而忘記麻的本質,已經是迷了,若更執著繩的影子以為是蛇,豈非迷上加迷?麻喻妙淨明體,繩喻見相二分,不知見相二分,是依妙淨明體而幻有,已經是迷真起妄了;若再執著因見相二分而起的分別妄想識心為真心,豈不是認妄作真,迷上加迷?



佛再舉天上的明月為喻,天上唯有一個月亮,但有人用手捏自己的眼睛,因此在真月的旁邊,見有第二個月;此第二個月,只是真月的影子而已,天上根本就沒有出現第二個月,怎可以說:這個是真月,那個是假月?同樣道理,見相二分只是真心的影子而已,若能明白,即妄即真,真妄唯是一心,就不應該說:真心之外另有見相二分。



前言:「妄為色空」,是說從真起妄;今言:「但一月真」,是顯妄本屬真。阿難與諸眾生,由無始時來,皆因不知依他幻有,種種發明,執我執法,分別人我是非,就是妄想,就不能超越是非圈套,墮落生死漩渦中,長期作業流轉,致使真心不失而成失。但事實上,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元本就是妙覺明性,是以阿難於萬象中,指不出那一種是見性,那一種不是見性,若能因此覺悟,妄想就是真心,則真心非得而成得。



8.約外道世諦對簡顯見性非因緣非自然



甚麼是因緣?甚麼是自然?因緣,是世間諸法生起的主要原因,自從佛覺悟宇宙人生的原理後,就告訴我們,世間所有一切事物的真相,無不是從因緣生,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用以破除外道所執,神我的自然。因為外道修習非想非非想定,限於智力,未能突破煩惱,進入滅受想定,引發無漏智慧,遂執此境界,立為神我,認為此神我是自然的,而且廣大周遍,不生不滅,是宇宙萬物的生因。



阿難始終用扳緣心聽佛說法,因聞佛前面多番開示,見性不動,見性周遍,見性常住,性非生滅,遂疑佛所說的見性,同於外道所執神我的自然。同時想起佛昔日曾在楞伽山,對大慧菩薩說:「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於是又懷疑佛語,前後矛盾。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再求佛詳細開示,希望獲得真心,免墮邪道。



佛對阿難言:我在前面,多番運用權巧方便,引喻舉例,種種開示,無非是想說明真妄二種根本,令汝等捨妄歸真,得成佛道;可是你猶末悟,反而懷疑我前後所說矛盾,或同於外道所說的自然。如果真的如你阿難所說:見性是自然的,就應該於明暗空塞等前塵中,指出見性的自然體性。如果說:所見的明相,是見性的自然體,就應該明時有見,暗時無見,當明滅暗生時,怎能見暗?今既見暗,可知見性不是以明相為自然體。若果以空為見性的自然體,就應該有空有見,無空無見;塞時無空,不應有見。今既能見塞,可知見性亦不是以空為自然體。其餘以暗以塞為見性的自然體,道理亦是一樣。見性既能見明,又能見暗,既見空,又見塞,可知明暗空塞等塵境,都不是見性的自然體。



佛破妄執自然,阿難又轉計因緣。但見性的本體,既然即是諸佛所証的本覺妙明真心,豈是因緣生法?所以佛又破見性,非因明、因暗、因空、因塞而生,亦非以明暗空塞為助緣而有。見性若因明有,明為見性的生因,則暗時無明,見性亦應隨明相而滅,又怎能再見暗?今既能見暗,當知見性非因明有。因暗、因空、因塞亦復如是。



再說:見性若緣於空而有,以空為見性生起的助緣,則塞時無空,見性亦應隨空滅,不能見塞;反之,「緣明緣暗,同於空塞」一樣。今既能見明,見暗,見空,見塞,可知見性亦非以明暗空塞為助緣而有,正顯見性離緣。見性不變而能隨緣,所以萬有繁興,不同外道所執的自然;若說見性體即自然,則失其隨緣的作用。見性雖隨緣而體不變,故能超越萬象,不同佛昔日權教所說的因緣;若說因緣,必失其不變的本體。因此,佛的結論是:「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精覺妙明,是指依他起的見性,亦即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此性純真無妄名精,對境明了名覺,雖無相而能照見一切相名妙明。此精覺妙明的真心,非因明暗空塞或緣明暗空塞而生,但此真心有隨緣的作用,亦非外道所執的自然,故言:「非因非緣,亦非自然。」是破除凡夫與外道的迷情;即下文所說:「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就可以証得小乘極果。



「非不自然」,在非不自然之前,應加一句「非不因緣」,是以非遣非,不但因緣自然非,即非因緣、非自然亦非,此即下文所說:「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是破除二乘聖人的法執。



「無非不非」,是以無字雙遣非與不非,不但非因緣、非自然要非,即非不因緣、非不自然亦皆非。即下文所說:「法解脫已,俱空不生。」破權乘菩薩的微細法執。



「無是非是」,是指有,非是指空,權乘菩薩,認為必須離空有二邊,然後可以證入中道;今以無字遣之,說明無二邊可捨,唯一中道。



六道眾生,執著因緣、自然;二乘聖人,執著非因緣、非自然;權乘菩薩,執著非不因緣、非不自然;皆是病。無不非,方是藥。無是非是,等如病去藥除,沒有病了,還要藥做甚麼?
2011-1-14 14:59: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離一切相」,不但因緣、自然要離,非因緣、非自然亦要離,非不因緣、非不自然也要離,是要離,非是亦要離,至此執盡情忘,法法皆真,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言:即一切法。此即金剛經所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離一切相,是顯空如來藏;即一切法,是顯不空如來藏;離即同時,離即不二,是顯空不空如來藏。離一切相,可以成就妙奢摩他空觀;即一切法,可以成就妙三摩缽提假觀;離即不二,可以成就妙禪那中觀。三觀成,三惑斷,即可契證三菩提,圓成佛道。此正是本經的宗旨,亦是佛說本經之目的。



9.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



二妄指下文所說:別業妄見,與同分妄見;佛引用眾生的二種妄見,說明此絕對待的見性,非見聞覺知的見精。



前文對境顯心,所顯依他起性的見分,已非因緣、非自然,何況是絕對待的真心?可是阿難仍然執迷不悟,又引佛昔日所說的權教問佛:如果妙覺明性的真心,一定是非因非緣,何以昔日佛常對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呢?殊不知佛昔日所說的見性,是指眼識,要「因空、因明、因心、因眼,」等四緣而生;今日所說的見性,是指眼根,所以佛答:「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昔日阿難等但求解脫生死,故佛為說:世間一切皆因緣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令其証入諸法空性。今因阿難回小向大,請佛開示成佛法門,故佛為其說第一義諦理,令其先悟後修。無奈阿難不察,引昔難今,佛不得不重顯見性離緣,此離緣的見性,非見聞覺知的見精,而是絕對待、無能所的真見。



佛問阿難,諸世間人,如何名見?如何名不見?阿難答:世人憑藉日月燈光,能看見外界種種色象,名之為見;若然缺乏此三種光,在黑暗中,不能看見外物,名為不見。佛則認為,明之與暗,只是見性所對的境界,外境的明暗,自相陵奪,有明無暗,有暗無明,如客如塵,有生滅去來;見性常住不動,如主如空,明暗俱見。不應該說:見明名之為見,見暗名為不見。當知,見性是能見的心,非所見的境;見明時,見性不是外境的明,見暗時,見性不是外境的暗,見空時見性不是外境的空,見塞時,見性亦不是外境的塞,這四種道理是一定的,誰也不能否認,所以說:四義成就,此簡心不是境,境不是心。又外境有明暗空塞等四義,但見性非外境的明暗空塞四義所成就,正顯示見性非因緣,以答阿難所問:「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之問。



佛再告阿難,汝應該更進一步了解,此離緣的見性,是絕對待,無能所的真見,亦即是眾生的本覺真心;並非前面所說:是心非眼,不動搖、不變遷、不增減,常住周遍的見精。因為見精,只是真心中一念妄動,根境相對的能見相而已,若能於此見分,反觀自心,令根與塵脫,則當觀行力強,伏妄歸真,就可以親自契証絕對待的真心。當此真心見於一念妄動能見明暗空塞的見精時,此真見就不是能所對待的見精(妄見),此真見已離自體中一念妄動的妄見(能見分),此能見分的見精,不能及於超能所,絕對待的真見。又此真見既然已經超越能見所見,豈有見之名字,故連見之名字亦不能及。所以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海仁老法師,認為此四句可以用四義解釋:



一、以從真起妄,妄不是真釋:即是從真「見」起於能見明暗之見分的妄「見之時」,此能見明暗的妄「見非是」真「見」,妄「見猶離」於真「見」,故妄「見不能及」於真見。



二、以妄知妄見,妄不是真釋:即以能見明暗的「見」分,見於所「見」相分妄境「之時」,能見所見,皆是妄「見非是」真「見」,妄「見猶離」於真「見」,妄「見不能及」於真見。



三、以真鑑妄,真不墮妄釋:是以真「見」見於妄「見之時」,真「見非是」妄「見」,真「見猶離」於能見明暗的妄「見」,妄「見不能及」於真見。



四、以返妄歸真,真不是妄釋:即是當妄「見」歸於真「見之時」,真「見不是」妄「見」,真「見猶離」於妄「見」,妄「見」終「不能及」於真見。



本經正意是在第三種,以真鑑妄,真不墮妄。如果能知凡有能見所見,皆屬虛妄,如翳眼見空華,如是信解,不起我法二執,是在名字位中,以真鑑妄,真不墮妄。從解起行,雖屬初心修習,但能了達一切唯心,於能修所修,不生執著,伏粗惑,位在觀行,以真鑑妄,真不墮妄。再從觀行入相似,分證,直至如前文所言:「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皆如空華,本無所有。」是究竟以真鑑妄,真不墮妄。



佛的意思是說:此能見明暗空塞的見精,尚且不是因緣自然,何況此純真無妄的真見,怎可以說是因緣自然,或和合與非和合呢?但汝阿難以及其他聲聞人,不發大心,不多聞佛法,狹劣無識,無菩薩度生的弘願,無菩薩平等的大慧,不能理解真心清淨實相的境界;現在我為汝等開示第一義理,就要從聞思修,對於趣往佛果菩提的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應該精勤進取,不得疲惓懈怠。古人根據此,判此經屬於方等時。



以上佛說見性離緣,甚至顯見性純真無妄,都是佛菩薩的境界,在我們凡夫與小乘聖人聽來,實在無法明白,因此阿難對佛說:世尊呀!您前面為我等宣說非因緣非自然,又未說明和合與不和合的道理,我等尚未能夠開悟,而今更說:見見非見這麼高深的理論,怎不教我們增加懷疑與迷惑呢!請佛大慈大悲,再次開示關於本覺明淨的真心,佈施我等般若智慧的眼目,以拔除我等沉迷不悟的苦惱。說到這裡,不禁悲哀垂淚,起座禮佛,願意承受佛的聖旨。



佛為了憐憫阿難,及諸大眾,所以在開示諸三摩地妙修行路之前,再次教誡阿難,雖然多聞強記,但不肯從聞思修,致使對於空假中三觀,不能明了,現在應該留心諦聽,然後引用眾生的別業妄見,與同分妄見,說明「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的道理。



別業妄見,是個人或小數人,由個別不同的業力,所招致的依正二報,彼此不同,所見互異。例如:人見水是可以飲用的飲料,魚見水是可以居住的地方,天人見水是琉璃寶地,餓鬼見水卻變成膿血等。



同分妄見,是眾人共同看見,內在的身心,外在的山河大地,包括精神與物質世界。在聖人言:二乘共見真諦理,菩薩共見有眾生可度,有煩惱可斷,有中道可證,都是同分妄見;但證理各有淺深不同,名別業妄見。是以此二種妄見,通於九法界眾生。



現在,佛於別業妄見中:以一個眼睛有毛病的人,夜見燈光,別有五色重疊的圓影,而問阿難,此眼睛有毛病的人,所見的五色圓影,究竟是燈光所有?抑或是眼睛的見性所有?如果說五色圓影是燈光所有,為甚麼眼睛沒有毛病的人,看不見呢?如果說此圓影是眼睛有毛病的人,見性所形成之色,則其見性己經變成圓影了,應該不能再看見東西,那麼眼有毛病的人,所看見的圓影又是甚麼呢?



佛的意思是說,圓影非燈有、非見有,原本就是虛妄,沒有實體。用以譬喻迷位眾生,在生死長夜中,所見的身心世界,皆因無明不覺的毛病,於真心中幻現三土五陰的影子;三土五陰,既非諸佛所證的如理有,亦非是諸佛能證理的如智所成。如果說:三土五陰是如理有,則無煩惱的諸佛菩薩應該同見,何以諸佛菩薩,於其自住的正定中,不見有三土五陰可得?若果三土五陰是如智所成,如智已經變成三土五陰了,誰來能見此三土五陰?三土聖凡所見的三土五陰,又當名何等?今三土聖凡既然仍能看見五陰,可知如智末失。亦不應該說:如智中具有此三土五陰,若果如智具此三土五陰,諸佛菩薩應該同見,今佛菩薩不見有三土五陰可得,可知三土五陰,非如智有,此是破雙即。



又五色圓影,若是離燈別有,則其他几案棹椅等東西,亦應該有圓影出現,今事實不然。若說圓影離病眼而有,則此圓影,應非病眼人所見,但事實上,正因為病眼始見圓影?譬喻三土五陰,非離如理有,亦非離如智有。若離如理有,便成心外有法,實則一切唯心,心外更無別法可得,不應該說離如理有三土五陰;若說三土五陰,是離如智無明不覺的毛病——能見分而別有,則應非能見分所見;今眾生所以見有身心世界,皆因有能見分,若離能見分的妄見,則無身心器界可得,然則身心世界,豈是離能見分而別有?此破雙離。



正因為三土五陰,非即是如理、如智有,亦非離如理、如智有的緣故,汝阿難等應該提高觀智,理解此光明之色,實在於燈;但因眼病,始見圓影。病眼人因見燈光而有圓影,所以此圓影非離燈而是見有;但由於病眼才見,所以圓影又非離見而是燈有;可知能見的眼,與所見的圓影,都是毛病。若用無病的眼睛,看病眼人所見的圓影,知道能見所見都不正確,都是毛病;則不應該說:此圓影是燈有,是見有,或說非燈有,非見有。



譬喻諸佛所証的如如理,本具真善妙色,因眾生一念不覺妄動,迷真起妄,轉本有智光,為能見的見分,因有能見的見分,遂有所見的相分,見相對立,於是形成內的根身,外的世界,三土五陰,人我是非,一切煩惱,由是而生。眾生因迷如理而有三土五陰,所以三土五陰,非離如理而是如智有;但由如智無明不覺的毛病,始見有三土五陰,所以三土五陰,又不是離如智而是如理有。若果能夠知道三土五陰,皆因如智能見分的毛病,此即是「見眚非病」,亦即是真見見於妄見(能見分)之時,真見非是妄見。不應該說:此三土五陰,是如理有,或是如智有;於其中間,又說非如理有,非如智有。



佛又引用第二月為例,因眼睛被捏,於真月亮的旁邊,幻見有第二個月亮,其實,是沒有第二個月亮的實體。有智慧的人,就會明白,此第二月的出現,是因捏目而有,不捏則無。不應該說此第二月,是真月的原形,或非是真月的原形;更不該說:此第二月是離見有,或是非離見有。此病眼人所見的五色圓影,亦是一樣,不可以說,是燈非燈,是見非見。以上總明,妄本依真,離真無妄;猶如狂華依空,離空無華。



至於同分妄見,是指眾人共業所感,共同所見的事物,一樣是屬於妄見。佛說: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方,是屬於娑婆世界,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南贍部洲的周圍都是大海水,於其中間的陸地,共有三千洲。其中最大洲有二千三百個國家,其餘小洲,或有數百,或有數十個國家,甚而少至只有二個國家。其中一個小國,由於人民共造惡業,共同看見天上很多不祥的景象;但其餘一個小國的居民,根本就沒有看見。由於此國人同見,名為同分,由於彼國人不見,故知屬於妄見。譬喻九界聖凡同見三土五陰,故名同分;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故証明九界聖凡所見,同屬妄見。



佛為徹底解除阿難的迷悶,特別將前面所說的二種妄見,進退合明,顯示凡有能見所見,皆是虛妄;能知虛妄,便是真見。當真見見於妄見之時,此真見并不是妄見,而是阿難等所尋求的大慧目。



佛首先引別業妄見的人,因病眼所見的圓影,進而比例阿難及諸眾生,所見山河大地的同分妄見。彼病眼人所看見燈光圓影,雖然似是眼前所對的境象,但非實有;究其原因,只是眼睛有毛病所引起,而眼有毛病,又因眼睛過於疲勞所致,並非燈色所造成。若能知此圓影,全由眼病所現的假象,幻有非真,就不會分別計較,此圓影是燈有,是見有,或非燈有,非見有等種種執著。譬喻九界聖凡所見的三土五陰,皆由三煩惱而幻現的假象,而三煩惱正是菩提智眼的無明妄動所導致,並不是如如理有。若能了解三土五陰,皆因三煩惱所引生,似有非真,不生執著取捨,就不會招致流轉生死的過咎。此即是以真見鑑於妄見,真見不墮於妄見;真見猶離於妄見,妄見不能及於真見。



同樣道理,阿難與我們所看見的山河大地,皆是菩提智眼的毛病,引起見相二分所幻現的假象,雖似現前境界,實無自性,其性就是眾生的本覺妙明真心。由於眾生迷此真心,發生能見所見的毛病,遂幻現內在的六根,與外界的六塵,所以見相二分,與根身器界,同是智眼的毛病。此即是從真見起於妄見,妄見不是真見;妄見離於真見,所以妄見不能及真見。



如果本覺妙明的真心,覺悟見相二分,能所皆妄,就不是病眼的妄見而是真見。此真見既然已經覺悟,此能見所見俱皆虛妄,則此覺性的真見,必不墮於妄見之中,此即真見見於妄見,真見不是妄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既然是真見見於妄見,真見不是妄見,就不應該名此真見,是六根見聞覺知的見性了(見猶離見),因為六根的見聞覺知,是能所對立,而此能見於妄見的真見,是超能所,絕對待的真心,又豈是妄見所能及(見不能及)?



由於真見不是妄見的緣故,汝阿難所見山河大地,及諸眾生,固然是虛妄,就是見佛的三十二相,又何曾是真?所以世間十類眾生,能見的我,所見的世界,都是真見的毛病,並非能見諸相虛妄的真見。如眼有毛病,才見圓影,眼睛沒有毛病的人,絕對不會看見燈光有圓影,所以此看見燈光有圓影的見,就不是真見。此能見諸相虛妄的真見,性本清淨,離能所,絕對待,當然不是六根見聞覺知的妄見,「故不名見」。



佛再以一國人所見不祥境象的同分妄見,退而比例一人所見燈光圓影的別業妄見,同樣幻妄不真。圓影因眼病有,不祥境兆,由惡業起;二者所見雖然不同,但同是虛妄無體;究其原因,都是由無始無明業相,引起見相二分所致。
2011-1-14 15:00: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11-1-14 15:03 编辑

若以闍浮提退望一州中的一國人,則一國人所見是別業,閻浮提所見是同分;若以四大洲退望閻浮提,則閻浮提所見是別業,四大洲所見是同分;若以娑婆國退望四大洲,則四大洲所見是別業,娑婆國所見是同分;若以十方有漏國土及諸眾生,退望娑婆國,則娑婆國所見是別業,十方有漏國土及諸眾生,所見是同分。國土是依報,眾生是正報,依正二報是相分,見聞覺知是見分,覺明妙心,是自証分。依報正報,見分相分,皆是自証分的病源。病源總指苦集二諦,三煩惱是病因,三業障是病緣,二種生死是病相。以此合同分妄見,則見聞覺知,合能見不祥的妄見;國土與眾生,合所見不祥境;覺明妙心,合清淨眼。若以此合別業妄見,則國土與眾生,合五色圓影;見聞覺知,合能見圓影的病眼;虛妄病源,合眼有毛病;覺明妙心,合清淨眼。由於清淨眼有病,故見圓影;喻菩提智眼,有三煩惱病,故見有三土五陰。若達三土五陰,虛妄不實,即三土便是常寂光土,此即是真見見於妄見,真見不是妄見。



眾生不知見相二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貪戀三界是和合有;背捨真諦理,是不和合空。又和合是貪,不和合是瞋,不知幻妄執為實有是痴。二乘愛著涅槃寂靜,是和合空,即是貪;厭離三界是不和合有,即是瞋;不達生死涅槃如空中花,水中月,妄生取捨,即是痴。菩薩和合中道是貪,不和合二邊是瞋,不解中道唯心是痴。



九法界眾生,皆由和合與不和合貪暊痴等業,隨業受生,流轉生死,所以佛說:「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如果我們明白萬法唯心,反妄歸真,遠離和合有與不和合空,就可以滅除同居土分段生死,圓滿真諦菩提不生滅性。若果二乘聖人,能夠遠離和合空不和合有,就可以消滅方便土變昜生死,圓滿俗諦菩提(道種智)不生滅性。菩薩若能遠離和合中不和合二邊,就可以消滅實報土微細變昜生死,圓滿菩提,究竟不生滅性。由於離妄見,故能轉煩惱成菩提,由於離妄境,故能轉生死成涅槃;回復清淨本然的真心,一証永証,故言:「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佛說:「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道諦)就可以消滅生死的苦因,而圓滿成就菩提不生不滅的本性(滅諦),証得「清淨本心,本覺常住」的如來藏性。但如何遠離和合與不和合呢?因此,以下佛再解釋,見性與明暗空塞等外塵境界,非和合與非不和合的真義,以顯示見性即如來藏性。
10.破和合與不和合顯見性即如來藏性



佛告阿難:由於我前面的詳細開示,你雖然己經知道,本覺真心,超能所,絕對待,非因緣、非自然的道理。但汝猶未明,此本覺真心,元本就是非和合,與非不和合。尚且以妄想情執,認為見性是和合而有,如果見性是與前麈和合而有,無異仍然計執,見性是因緣性。然則,此本覺妙淨的真見,究竟是與明和?或與暗和、與通和、與塞和?如果說:見性是與明和,當你見明之時,何處雜和你的見性?見性屬於內心,明相屬於外境,未和之前,二者有別,雜和之後,是何形象?如朱與墨,未和之前,朱紅墨黑,和混之後,朱失其紅,墨失其黑。今見與明和,若言明強見弱,以明奪見,成為非見,何以見明?今還能見明,可知見性未失!反之,見強明弱,以見奪明,明相全失,而成即見,豈非變成見性自見其見?今見性然仍見明,可知明相未失;既然明相末失,見性亦無虧損,怎可以說見與明和呢?此約義破。



再說:凡能和在一起的事物,必是各不圓滿,見性若是周遍圓滿,怎可以容許明相來和?若然明相遍滿虛空,當然亦不能容納見性來和,此約體破。還有:二物相和,必失其名,例如:紅與黃和變成橙色,水與泥和變成漿,若說見與明和,亦應各失其名,今見仍是見,明仍是明,怎可以說見與明和呢?至於見性與暗和,與通和,與塞和亦是一樣,不可能成立。



和與合不同,和則必須彼此不分,各失其名,合則一定要大小一致,如蓋與函合,彼此不離。外界的明與暗,一定是彼此互相傾奪,若說見性與明合,如上蓋與下函,附和在一起,不可分離,則明滅暗生,見性亦應隨明而滅。則此見性,就不可能再與暗合了,既不能與暗合,又怎能看見暗呢?



佛恐阿難轉計,見暗之時,見性仍然是與明合又何妨?故先破言:若說見暗時,見性仍與明合,非與暗合,則當見性與明合時,但當見暗,不應見明,既不見明,又怎能與明合呢?但事實是見與明合時,了然見明,而非見暗?根據前面所說的理由可知,見性亦不是與暗合、與通合、或與塞合。



佛破和合,阿難又對佛言:「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阿難雖然轉計,妙覺真心,與外界所緣的六塵,及扳緣六塵的六識,性非和合,但未敢肯定,仍待佛開示。故佛言:汝阿難現在,又說本覺真心非和合有,究竟是非與明和,抑或非與暗和,非與通和,非與塞和?若非與明和,則見與明,各在一方,必有邊際界畔。你姑且審察諦觀,何處是明相,何處是見精?在見與明二者之間,自何處起,是明的邊緣,自何處起,是見的界畔?如果不能分疆劃界,怎可以說是非和呢?再說:即使見性與明,各有界限,但見中無明,明中無見,見與明彼此互不相及,則見性自然不知明相所在之處,何以現在,你開眼即可見明?當知事實上,見與明是分不開的,怎可以說非和?同樣道理,若說見性非與暗和、非與通和、非與塞和,亦不可能。



非合則離,若言見性非與明合,那麼,見性與明相,彼此必然互相乖違,如牛兩角,互相背向;又如耳根與明相,互不接觸,然則,見性尚且不知明相的所在,又怎能甄別合與非合?準上可知,亦不應該說:見性非與暗合,非與通合,非與塞合。因為見性不變隨緣,故不能說非和合;見性隨緣但體不變,也不能說是和合。說和合與非和合皆不可,正顯見性,離言絕相,離過絕非,就是法爾天然的如來藏性。



以見性非因非緣,非自然,非和合,正是空如來藏;見性非不因緣,非不自然,非不和合,是不空如來藏;雙照因緣自然,和合與不和合,是空不空如來藏。此三如來藏,就是奢摩它,三摩,禪那三觀的理體,修行人必須先悟此理體,方可據理起修,全修契理。是以三觀是得成菩提的方便,而圓悟藏性,又為修習三觀的前方便,可以說:圓悟藏性,是得成菩提方便中的最初方便,正是回答阿難求佛開示妙奢它,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之請。以下會四科七大皆如來藏性,無非亦是顯示此理體,令修行人,先悟後修,始可捨識用根,反妄歸真,覺悟成佛。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2.htm大佛頂首楞嚴經經文下載連結
http://sm21.net/jing/lengyanjing.htm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下載連結
http://www.fa-in.org/mp3/read/read0017.htm大佛頂首楞嚴經讀誦MP3下載連結

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2011-1-14 15:01: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你看重的是什麼?(轉貼)


有一位父親存了很久的錢,終於買了一輛雪亮的新車。他非常寶貝這部車,每天都洗車打蠟。他五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愛車,也非常興奮的幫爸爸一起洗。父親有這樣一個兒子,非常滿意,深覺這個兒子很體諒為父的心。


  有一天,這位父親很累,雖然車子因為淋了雨而顯得髒,但他實在太累了,心想,改天再洗車吧!五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累,就興沖沖的要幫爸爸洗車,父親見他人小志氣大,心裡更加得意,便放手讓兒子洗。小兒子要洗車,卻找不到抹布。


  他走進廚房,立時便想到母親平常炒完菜洗鍋子時,都是用鋼刷使勁刷才刷乾淨的,所以既然沒有抹布,就用鋼刷吧!


  他拿起鋼刷用力的洗起車來,一遍又一遍,像刷鍋子一樣刷車。等他洗完之後。


  『哇!』他大哭失聲,車子怎麼都花了?這下慘了,他急忙跑去找父親,邊哭邊說﹕『爸爸,對不起,爸爸,你快來看!』


  父親疑惑地跟著兒子走到車旁,他也『哇』的一聲﹕『我的車!我的車!』


  這位父親氣得走進房間,他十分生氣地跪在地上禱告:『上帝呀,請祢告訴我,我該怎麼做?這是我新買的車,一個月不到,就變成這樣,我該怎麼處罰我的孩子?』


  他才檮告完,在他心裡忽然出現一個聲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卻是看內心!』


  突然間,他像是被點醒了。他走出房門,兒子正害怕地流著淚,動也不敢動。父親急得把孩子擁在懷裡,並且說:『謝謝你幫爸爸洗車,爸爸愛你,勝過這部車子。』


親愛的朋友,工作中你看重的是什麼?而在生命中你所看重的又是什麼呢?
2011-1-17 18:18: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給人適時的尊重(轉貼)


給人適時的尊重

路過市場時,一陣米粉湯的香味飄過鼻端,我可以嗅得出其中夾雜芹菜、油蔥頭、胡椒、豬油的氣味,饑餓的胃腸忍不住唱起歌來。


我走進小吃店,向鍋鼎前揮舞鏟勺的小姐說:「米粉湯一碗,油豆腐、肝連各一份。」


瘦削的小姐以僵硬的姿勢轉過身來,小小的眼睛看著我,緊抿的嘴唇蠕動了幾下,沒有發出聲音。


我立刻明白了,她是一位輕度智障者,剛剛沒聽懂我點了哪些食物。所以,我放慢了速度再說了一遍。她點點頭,慢慢轉過身,開始撈米粉,擺芹菜珠……


二十來歲吧,也許三十歲。智障者的臉龐不容易看出年齡,也許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個奢侈品。


一名婦人從店裏走出來,親切地對我說:「馬上就好了。」她走到女兒身旁看了一下,拍拍女兒的背,有種鼓勵的味道,又走了進去。


我吃完米粉湯、油豆腐、肝連後,覺得味道還不錯,配料、醬油都按照應有的分量放。


我掏出錢來,遞給她,心裡替她高興。她能工作,能幫家人分擔勞務,「我是有用的人」這種感受應使她覺得生命更有意義。


她接過那張紅色的百元鈔票,慢慢放進口袋裡,臉上沒有表情,頭以奇怪的姿勢晃了一兩下,眼珠子跟著閃動,彷彿腦中的計算機正在高速運轉。


我算過她應該找我二十五元。


她的手探入口袋,然後掏出一張紅色的百元鈔票,又掏出一張紅色的鈔票,再掏出一張五十元,然後鄭重的把三張鈔票共二百五十元放在我的手上。


我驚呼一聲,她真的是我見過最慷慨的人。


笑一笑,我把錢放回她手上,說:「找我二十五元就夠了。」她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完全反應過來。這時候婦人快步走過來,親切的說:「不好意思。」然後柔聲對女兒說:「給這位先生二十五元。」


她嗯的一聲,沒有任何羞赧的神情,掏出三個硬幣給我,這次是正確的組合,然後轉身走進屋裡。


婦人又親切的說:「不好意思,我女兒數學不好。」我說:「哪裡,她能做這麼多的事已經很棒了。」女兒又現身了,她走到我旁邊,把一個碩大的蘋果塞在我的手上,並且奉送臉上一朵有點古怪但絕對真誠的笑容。


真是太慷慨了,這粒日本進口的蘋果,果皮是鮮艷誘人的胭脂紅,顯然價值不菲。


我對她說:「謝謝。」又對婦人說:「這蘋果還你,我不能收。」婦人說:「不可以的,你還給我的話,我女兒會痛苦一整天,所以你一定要收。」


女兒猛力點頭,彷彿媽媽正在敘述宇宙最高真理。


我搖頭,說:「這蘋果比我的消費價值還高兩倍,我不能收。」


婦人說:「就算幫忙吧,你收了,我女兒會很快樂。」女兒又猛點頭。


我走出小吃店,手捧進口蘋果,另外一隻手提了五包米粉湯、五份油豆腐、三份肝連,帶回去與同事分享。唯有這樣,才能讓她的女兒快樂加倍,也讓我的良心過的去。
2011-1-17 18:50: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轉帖:生活就是修行的過程,我們真有智慧了,無論做什麼都能消業積福。

我們都一定要知道: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師三寶的恩賜;我的一切都應該成為上師三寶承辦利益眾生的工具。當我們能這樣時時憶念上師三寶的恩德和功德時,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所享受的任何物品都成為加持品——第一,能祛病;第二,能驅魔;第三,能消業。這是菩提心和清凈心的力量!用這樣的智慧來攝持你的日常起居、行住坐臥,時時都能消業積福。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發心:為了救度一切父母眾生要修持成佛。放松一會後開始修上師瑜伽:觀想上師融入自己的體內,把自己的心和上師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在那個境界中坐一會。

吃飯、穿衣服要做觀想:正因為上師三寶無疲無厭的救度,我才得到這個人身,才有吃飯、穿衣服的福報。所以,我們先把這些東西供養給上師三寶。然後,我們要發心為了眾生吃飯、穿衣服,不要生起貪心。

洗臉、洗澡、做家務的時候也要觀想:諸法的本性無垢無凈,不清凈的都是煩惱和業障,擦、洗、用的這些東西,都是上師三寶的加持品,都是上師三寶賜給你的,這裏面都是上師三寶的力量,然後你通過這些擦、洗自己與眾生的業障與煩惱,多好啊!一切都幹幹凈凈的時候,把這清凈美好的一切都供養給上師三寶。

走路的時候,把上師三寶觀想在右肩上,走路就是繞佛,也有繞佛的兩個功德:消業、積福。

工作的時候,把上師三寶觀想在頭頂上,發一個好心、好願,然後努力去做。為人民服務、為眾生服務、給眾生提供方便,這都是消業積福啊!把上師觀在頭頂上,上師三寶也能時時刻刻加持你,你的一切都會順利,一切都會吉祥。做生意也可以,但是一定要發心、發願!如果你是為眾生、為上師三寶做生意掙錢,把掙的錢用在正事上,這是可以的。別人掙錢沒有用在正事上,你把這些錢掙回來後,用在上師三寶的利生事業上,你還是為眾生做好事了!

生活中隨處都可以供曼茶羅:時時想著把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珍貴稀有、清凈美好的東西,包括自己的身體、財產和所積的功德都供養給上師三寶和一切善神護法。通過曼茶羅的修法會使我們的福慧資糧快速圓滿。

我們可以享受福報,但是不能浪費福報。浪費自己的時間、財產、功德和一些好的機緣,都是浪費福報。現在很多人對別人的東西、公家的財產都隨便用,不知道珍惜。實際上,你所得到的、所享用的、所占有的財產、機會、權利等這些都是自己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隨便浪費這些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福報,這個道理一定要清楚!居士們到寺院、壇城裏也一定要珍惜三寶物,這些都是十方的供養,不能隨便吃、隨便扔、隨便用,否則會有很大的罪過。

密宗裏有很多方便法能夠快速地積累福報資糧。我們扔剩飯菜、吐唾液的時候,先念一遍“嗡啊吽”。用清凈心、慈悲心發願:願那些惡道的眾生們都能得到這些東西;願這些東西都能夠變成他們所需要的、喜歡的東西。這樣他們就能得到。“嗡啊吽”代表一切諸佛的身口意:“嗡”能清凈;“啊”能增長;“吽”能變化。布施的這些東西,通過諸佛身的加持,不清凈的東西都能變為清凈的東西;通過諸佛口的加持,就能遍滿整個虛空;通過諸佛意的加持,都能變成冤親債主需要、喜歡的東西。所以只要我們發一個清凈心、慈悲心,我們扔掉的東西,就可以利益很多眾生。

把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修行,那麼你所有的時間都是修行。我們真正能夠時時刻刻念念不忘上師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了,任何時候都是消業的過程,任何時候都是積福的過程,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消業的方法,無論做什麼事都是積福的方法,多好啊!
2011-1-17 18:53: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楞嚴經》是佛教正法的代表,自古以來就有「《楞嚴》興,正法興;《楞嚴》滅,正法滅」之讚譽。《楞嚴經》不僅文字簡潔優美,而且義理精妙,說理詳盡。其內容包羅萬有,既是一部佛學大全,更是一部指導修行者從初發心到修證成佛的有系統的實修手冊。《楞嚴經》是以佛陀弟子阿難化緣時遭摩登伽女以邪咒攝入婬室,險將破戒的故事作為開篇之序分;其內容正宗分包括有修楞嚴大定之法、解脫的程式、菩薩修行之階次,二十五菩薩聖者之圓通法門、乃至詳說宇宙和生命的奧秘、世界的成因、眾生輪替的因緣、及五十陰魔的境界以辨識邪正等等,無不逐一剖析,次第分明。

  過去許多的高僧大德,無不讚歎《楞嚴經》,如虛雲老和尚也是對《楞嚴經》特別重視的,他在一百二十歲的一生中,就只批註過這部《楞嚴經》,他曾開示道:「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裡參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消除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

  《楞嚴經》是教人明心見性,明辨邪正,是修行者菩提道上的明燈。在末法時代時,災難與禍患頻生,邪說流行惑亂人心,更需要《楞嚴經》的弘傳流通,如是則能使邪法斂跡,讓正法永住世間,自可轉苦難為福德,化災殃為吉祥,願大家能發心修習護持,並盡未來世,自利利他。
轉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buddha-dharma/article?mid=21771&prev=21772&next=21757
2011-1-18 13:05: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11-1-18 13:32 编辑

楞嚴咒大意-1-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http://tw.myblog.yahoo.com/jw!lUbjBwSYERohNS.i5BJf/article?mid=447#rtemodule

           宣化上人親書楞嚴咒咒心

許多人都知道宣化上人有三大傳世著作,包括:佛祖道影、水鏡回天錄及楞嚴咒疏句偈解。

其中的「楞嚴咒疏句偈解」,是依清朝續法大師「楞嚴咒疏」的內容,在每一句楞嚴咒做了四句偈來說明楞嚴咒的功用,因為用法明確,威力驚人,早期在台灣被人濫用,或遭不明佛法者毀謗,故現今欲閱讀者,須向美國法界佛教總會申請,並經重重的考核還不一定能通過,故今將清朝續法大師「楞嚴咒疏」的內容中,對每句咒語的解釋加以整理,希望能對有心一探楞嚴咒玄奧的先進有所幫助。

楞嚴咒大意--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第一會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 •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 (我今禮敬皈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南無薩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釤 (皈命一切諸佛大佛頂首)
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 (皈命諸大菩薩至心承事賢聖)
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 (皈命一切聖眾、三世正遍知覺)
娑舍囉婆迦•僧伽喃 (敬禮大辟支佛)
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 (敬禮大阿羅漢)
南無蘇盧多波那喃 (敬禮須陀洹)
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 (敬禮斯陀含)
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 (敬禮阿那含)
三藐伽波囉底•波多那喃 (敬禮過去未來現在諸聖賢眾)
南無提婆離瑟赧•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囉離瑟赧•舍波奴•揭囉訶•娑訶娑囉摩他喃 (敬禮色界天眾、敬禮兜率天眾、四天王天眾、化樂天眾、廣果天眾、他化自在天眾、等大千世界一切天仙眾。)
南無跋囉訶摩泥•南無因陀囉耶 (敬禮大梵天眾、敬禮帝釋天王)
南無婆伽婆帝•嚧陀囉耶•烏摩般帝•娑醯夜耶 (敬禮薄伽梵,地天神、風天神、火天神)
南無婆伽婆帝•那囉野拏耶•槃遮摩訶三慕陀囉•南無悉羯唎多耶 (敬禮薄伽梵,水天神、空天神、歌樂天神,敬禮上述諸天神眾)
南無婆伽婆帝•摩訶迦羅耶•地唎般剌那•伽囉毗陀囉•波拏迦囉耶•阿地目帝 (敬禮薄伽梵,大梵天王眾、無量光天眾、五不還天眾、摩醯首眾天眾、善見天眾)
尸摩舍那泥•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無悉羯唎多耶 (尸棄大梵、無想天眾、忉利天眾,敬禮上述諸天神眾)
南無婆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囉耶 (皈命薄伽梵,中央佛部種族眾)
南無般頭摩俱囉耶 (皈命西方蓮花部種族眾)
南無跋闍囉俱囉耶 (皈命東方金剛部種族眾)
南無摩尼俱囉耶 (皈命南方寶生部種族眾)
南無伽闍俱囉耶 (皈命北方羯磨部種族眾)
南無婆伽婆帝•帝唎茶•輸囉西那•波囉訶囉拏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皈命薄伽梵,各持器仗大力猛將)
南無婆伽婆帝•南無阿彌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皈命無量壽佛、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阿芻鞞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阿閦如來、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鞞沙闍耶•俱盧吠柱唎耶•般囉婆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皈命薄伽梵,藥師琉璃光佛眾、普禮如來一切門人)
南無婆伽婆帝•三補師毖多•薩憐捺囉剌闍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普光娑羅王佛、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舍雞野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無垢、離垢佛、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剌怛那雞都囉闍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敬禮寶光、寶幢王佛眾、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帝瓢•南無薩羯唎多•翳曇婆伽婆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釤•薩怛多般怛藍 (最上三寶我今皈依敬禮
至今發心願學無上教,我今敬禮寶傘華蓋佛頂心咒)
南無阿婆囉視耽•般囉帝•揚歧囉 (皈命 無能勝波羅密多,摧伏怨魔,起觀照智,令到彼岸成等正覺)
薩囉婆•部多揭囉訶•尼羯囉訶•羯迦囉訶尼•跋囉毖地耶 (一切大乘種性、三乘內上首種性..等諸聖眾、般若菩提道果)
叱陀你•阿迦囉 (依西方蓮花部心咒--觀音如意心咒、大悲咒)
密唎柱 (依東方金剛部心咒)
般唎怛囉耶 (依南方寶生部心咒)
儜揭唎 (依北方羯磨部心咒)
薩囉婆•槃陀那 •目叉尼 (一切結界道場,解除諸難苦縛)
薩囉婆•突瑟吒•突悉乏•般那你•伐囉尼 (一切別見煩惱,轉為智慧自在)
赭都囉•失帝南 (一切冤家不祥,皆令平息解脫)
羯囉訶•娑訶薩囉若闍•毗多崩娑那羯唎 (娑婆大千界內,八萬四千諸天金剛護法眾普皆來集)
阿瑟吒冰•舍帝南 (一切神眾普去破怨,折伏魔害,令欽伏也。)
那叉剎怛囉若闍 (金剛力士放光解厄,以攝受也。)
波囉薩陀那羯唎 (金剛薩埵發猛到岸,以折伏也)
阿瑟吒南•摩訶羯囉訶若闍 (大乘金剛手,光面引進之)
毗多崩薩那羯唎 (金剛將種種訶責而降伏之)
薩婆舍都嚧•你婆囉若闍 (一切金剛首主,引皈三寶,治諸怨害,流注病難,令生善喜也)
呼藍突悉乏 (消滅一切諸惡)
難遮那舍尼 (諸水神眾,解除水毒)
毖沙舍 (諸虛空神,解時氣病)
悉怛囉 (諸地神眾,解地大損病)
阿吉尼 (諸火神眾,解除火毒)
烏陀迦囉若闍 (諸風神眾,解除風癱)
阿般囉視多具囉 (彌勒菩薩等諸聖眾)
摩訶般囉戰持 (月光菩薩)
摩訶疊多 (烏芻瑟摩火頭金剛)
摩訶帝闍 (虛空藏菩薩)
摩訶稅多闍婆囉 (觀自在菩薩)
摩訶跋囉槃陀囉 (跋陀婆羅菩薩、普賢菩薩、周梨槃特迦尊者)
婆悉你 (波斯匿王)
阿唎耶多囉 (持地菩薩)
毗唎俱知 (琉璃光法王子)
誓婆毗闍耶 (藥王藥上菩薩) (上述指圓通諸聖)
跋闍囉摩禮底 (護羯摩部金剛神)
毗舍嚧多•勃騰罔迦 (護佛部金剛神)
跋闍囉制喝那阿遮 (護金剛部金剛神)
摩囉制婆 (護灌頂部金剛神)
般囉質多 (護蓮花部金剛神)
跋闍囉擅持 (解脫諸大法門)
毗舍囉遮 (降伏法)
扇多舍 (息災法)
鞞提婆 (鉤召法)
補視多 (增益法)
蘇摩嚧波 (敬愛法)
摩訶稅多•阿唎耶多囉 (大日月宮天子)
摩訶婆囉阿般囉 (大星宮天子..五星、九曜、二十八宿等八萬四千諸星眷屬)
跋闍囉商羯囉制婆 (金剛連鎖甲)
跋闍囉俱摩唎•俱藍陀唎 (金剛童男眾金剛神女眾)
跋闍囉喝薩多遮•毗地耶•乾遮那 (阿閦佛壇神眾)
摩唎迦•啒蘇母 (彌陀佛壇神眾)
婆羯囉跢那 (成就佛壇神眾)
2011-1-18 13:17: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楞嚴咒大意-2-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http://tw.myblog.yahoo.com/jam3438/article?mid=448&prev=449&next=447&l=f&fid=6
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囉菟•瑟尼釤 (毗盧佛壇神眾)
毗折藍婆摩尼遮 (寶生佛壇神眾)
跋闍囉迦那迦波囉婆•嚧闍那 (守護中方界神)
跋闍囉頓稚遮•稅多遮•迦摩囉 (守護西方界神)
剎奢尸•波囉婆 (守護南方界神)
翳帝夷帝 (守護東方界神)
母陀囉•羯拏 (守護北方界神)
娑鞞囉懺•掘梵都•印兔那麼麼寫 (身禮懺口請悔心,三業懺悔,求佛印證,我所作者盡皆成就,圓滿菩提。)
第二會
烏(合牛) •唎瑟揭拏•般剌舍悉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釤 (嗡 警覺一切押領一切部眾、善圓成我等天仙、今當敬禮如來大佛頂咒)
虎(合牛)都嚧雍•瞻婆那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各領鎮中三寶聖賢)
虎(合牛)都嚧雍•悉眈婆那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成就吉祥)
虎(合牛)都嚧雍•波囉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囉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成就解脫彼岸)
虎(合牛)都嚧雍•薩婆藥叉•喝囉剎裟•揭囉訶若闍•毗騰崩薩那羯囉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一切空行藥叉、地行羅剎眾等破怨除難,度去一切苦厄)
虎(合牛)都嚧雍•者都囉•尸底南•揭囉訶•娑訶薩囉南•毗騰崩薩那囉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金剛寶劍神將,妙吉祥神將等大千界中金剛神將眷屬眾、屏除魔障,施以安寧)
虎(合牛)都嚧雍•囉叉•婆伽梵•薩怛他•伽都瑟尼釤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金剛天仙各令守護、惟仗世尊威神力故、皈命大佛頂光明神咒)
波囉點•闍吉唎 (我今作禮)
摩訶娑訶薩囉 (千臂大神)
勃樹娑訶薩囉 (千頭大神)
室唎沙•俱知娑訶薩泥 (千百眼大神)
帝隸阿弊提視婆唎多•吒吒甖迦•摩訶跋闍嚧陀囉 (敬禮大輪金剛神)
帝唎菩婆那•曼茶囉 (皈命三世諸佛設此壇場)
烏(合牛) 莎悉帝 薄婆都 麼麼 印兔那麼麼寫 (嗡 一切諸部大力金剛神王眾,承佛威力,率諸眷屬,常隨護我,所作諸法皆悉究竟。)
2011-1-18 13:18: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楞嚴咒大意-3-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http://tw.myblog.yahoo.com/jam3438/article?mid=449&prev=450&next=448&l=f&fid=6
第三會
囉闍婆夜 (除王難)
主囉跋夜 (除賊難)
阿祇尼婆夜 (除火難)
烏陀迦婆夜 (除風難)、、
毗沙婆夜 (除毒難)
舍薩多囉婆夜 (除刀杖難)
婆囉斫羯囉婆夜 (除諸兵難)
突瑟叉婆夜 (除饑饉難)
阿舍你婆夜 (除雷電難)
阿迦囉•密唎柱婆夜 (除大小諸橫難)
陀囉尼部彌劍•波伽波陀婆夜 (承佛咒力、除一切金毒銀毒)
烏囉迦婆多婆夜 (除險阻難)
剌闍壇茶婆夜 (除毒蛇難)
那伽婆夜 (除毒龍難)
毗條怛婆夜 (除電雷難)
蘇波囉拏婆夜 (除惡禽金翅鳥難)
藥叉揭囉訶 (守魂鬼)
囉叉私揭囉訶 (守宮婦女鬼,除非命難)
畢唎多揭囉訶 (守尸鬼)
毗舍遮揭囉訶 (守穀鬼,除毒藥難)
部多揭囉訶 (大神鬼難)
鳩槃茶揭囉訶 (騎坐鬼,除城郭車騎難)
補丹那揭囉訶 (守形鬼難)
迦吒補丹那揭囉訶 (守魄鬼難)
悉乾度揭囉訶 (童子神難)
阿播悉摩囉揭囉訶 (羊頭神難)
烏檀摩陀揭囉訶 (熱鬼)
車夜揭囉訶 (影鬼)
醯唎婆帝揭囉訶(音鬼)
社多訶唎南 (食精氣鬼)
揭婆訶唎南 (食胎藏鬼)
嚧地囉訶唎南 (食血鬼)
忙娑訶唎南 (食油鬼)
謎陀訶唎南 (食產鬼)
摩闍訶唎南 (食命鬼)
闍多訶唎女 (食垢膩鬼)
視比多訶唎南 (食祭鬼)
毗多訶唎南 (食花鬼)
婆多訶唎南 (食果鬼食)
阿輸遮訶唎女 (五穀種子鬼)
質多訶唎女 (食燈鬼)
帝釤薩鞞釤•薩婆揭囉訶南 (如是等眾一切熱惱諸大神鬼)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波唎跋囉者迦•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三神將押領二十八萬軍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茶演尼•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狐媚鬼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摩訶般輸般怛夜•嚧陀囉•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大自在天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那囉夜拏•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自在天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金翅鳥王神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摩訶迦囉•摩怛唎伽拏•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大小黑天神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迦波唎迦•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髑髏外道神仙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闍耶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達那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執持一切人物神王軍將)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赭咄囉•婆耆你•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執領一切神女姊妹)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毗唎羊訖唎知•難陀雞沙囉•伽拏般帝•索醯夜•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執持鬥戰勝神將前器仗并及孔雀明王器仗)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那揭那舍囉婆拏•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裸形外道神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阿羅漢•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降伏羅剎王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毗多囉伽•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帶領大力神王)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跋闍囉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帶領執劍金剛神王及密跡力士)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 囉叉罔•婆伽梵•印兔那麼麼寫 (容恕我罪,仰自世尊,願仗神力,普令一切眾生常蒙加護,作法已竟妙覺心圓)
2011-1-18 13:20: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楞嚴咒大意-4-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http://tw.myblog.yahoo.com/jam3438/article?mid=450&prev=451&next=449&l=f&fid=6
第四會
婆伽梵•薩怛多•般怛囉 (再仰佛力華蓋)
南無粹都帝•阿悉多那囉剌迦•波囉婆•悉普吒•毗迦薩怛多缽帝唎 (我今敬禮,赤光繚繞、紫光盤簇、白光旋轉)
什佛囉什佛囉 (光燄遍照、光燄遍照)
陀囉陀囉•頻陀囉•頻陀囉•瞋陀瞋陀 (雲蓋、雲蓋。香蓋、香蓋。珠蓋、珠蓋。遍滿法界、遍滿法界)
虎(合牛)虎(合牛)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娑訶 (降伏、降伏、摧碎、摧碎、摧碎、摧碎、摧碎,災惡頓消,吉祥成就,並敕天上地下一切眾,滅除眾惡收攝不祥)
醯醯泮•阿牟迦耶泮•阿波囉提訶多泮•婆囉波囉陀泮 (解脫一切,不空我願,願無障礙,所願隨心)
阿素囉•毗陀囉•波迦泮 (破碎修羅)
薩婆提鞞弊泮 (降伏一切天神眾)
薩婆那伽弊泮 (降伏一切毒龍眾)
薩婆藥叉弊泮 (降伏一切勇猛鬼神)
薩婆乾闥婆弊泮 (降伏一切音樂眾)
薩婆補丹那弊泮 (降伏一切臭餓鬼眾)
迦吒補丹那弊泮 (降伏一切奇臭餓鬼眾)
薩婆突狼枳帝弊泮 (降伏一切諸魔)
薩婆突澀比犁•訖瑟帝弊泮 (降伏一切諸惡)
薩婆什婆唎弊泮 (破諸幽暗)
薩婆阿播悉摩犁弊泮 (破諸冤業)
薩婆舍囉婆拏弊泮 (破諸災厄)
薩婆地帝雞弊泮 (破諸冤害)
薩婆怛摩陀繼弊泮 (破一切非命)
薩婆毗陀耶•囉誓遮犁弊泮 (破一切毒氣)
闍夜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陀雞弊泮 (解諸重難)
毗地夜•遮唎弊泮 (解瘧壯熱)
者都囉•縛耆你弊泮 (降伏外道)
跋闍囉•俱摩唎•毗陀夜•囉誓弊泮 (解諸惡毒)
摩訶波囉丁羊•乂耆唎弊泮 (伏諸厄難)
跋闍囉商羯囉夜•波囉丈耆囉闍耶泮 (降伏一切惡道)
摩訶迦囉夜•摩訶末怛唎迦拏•南無娑羯唎多夜泮 (降伏一切苦毒)
毖瑟拏婢曳泮 (降服諸惡毒師)
勃囉訶牟尼曳泮 (降伏惡毒咒王)
阿耆尼曳泮 (降伏火天神)
摩訶羯唎曳泮 (降伏大黑天神女)
羯囉檀持曳泮 (降伏黑面神玉女眾)
蔑怛唎曳泮 (降伏天帝釋眾)
嘮怛唎曳泮 (降伏瞋怒神王)
遮文茶曳泮 (降伏噉人大神)
羯邏囉怛唎曳泮 (降伏喝山大神)
迦般唎曳泮 (降伏食光大神)
阿地目質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 (降伏諸持作大鬼帥,一切有力鬼神)
演吉質•薩埵婆寫 (普令諸惡鬼神,皆悉摧碎)
麼麼印兔那麼麼寫 (我今所作心咒法,三寶印知,所作究竟圓滿)
2011-1-18 13:23: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楞嚴咒大意-5-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http://tw.myblog.yahoo.com/jam3438/article?mid=451&prev=871&next=450&l=f&fid=6

第五會
突瑟吒質多 (惡心鬼)
阿末怛唎質多 (惡毒鬼)
烏闍訶囉 (食精鬼)
伽婆訶囉 (食胎鬼)
嚧地囉訶囉 (食血鬼)
婆娑訶囉 (食油鬼)
摩闍訶囉 (食產鬼)
闍多訶囉 (食肉鬼)
視毖多訶囉 (食命鬼)
跋略夜訶囉 (食祭鬼)
乾陀訶囉 (食香鬼)
布史波訶囉 (食花鬼)
頗囉訶囉 (食果鬼)
婆寫訶囉 (食種子鬼)
般波質多 (惡形鬼)
突瑟吒質多 (惡眼鬼)
嘮陀囉質多 (巨頭鬼)
(以佛菩薩千百億身手,降伏一切大力鬼神)
藥叉揭囉訶 (吞火鬼)
囉剎娑揭囉訶 (吞水鬼)
閉隸多揭囉訶 (交手鬼)
毗舍遮揭囉訶 (交足鬼)
部多揭囉訶 (交身鬼)
鳩槃茶揭囉訶 (分形鬼)
悉乾陀揭囉訶 (吐煙鬼)
烏怛摩陀揭囉訶(吐火鬼)
車夜揭囉訶 (形影鬼)
阿播薩摩囉揭囉訶 (羊頭瞋鬼)
宅袪革•茶耆尼揭囉訶 (刑人狐鬼、狸魅女鬼)
唎佛帝揭囉訶 (惱小兒鬼)
闍彌迦揭囉訶 (如烏鬼)
舍俱尼揭囉訶 (如鳥鬼)
姥陀囉•難地迦揭囉訶 (如貓鬼)
阿藍婆揭囉訶 (如蛇鬼)
乾度波尼揭囉訶 (如雞鬼)
什佛囉 (壯熱鬼)
堙迦醯迦 (一日瘧鬼)
墜帝藥迦 (二日瘧鬼)
怛隸帝藥迦 (三日瘧鬼)
者突託迦 (五日瘧鬼)
昵提什伐囉 (常熱鬼)
毖釤摩什伐囉 (增寒鬼)
薄底迦 (風病鬼)
鼻底迦 (黃病鬼)
室隸瑟密迦 (疫病鬼)
娑你般帝迦 (痢病鬼)
薩婆什伐囉•室嚧吉帝 (頭病鬼)
末陀鞞達嚧制劍 (不食鬼)
阿綺嚧鉗 (口痛鬼)
目佉嚧鉗 (齒痛鬼)
羯唎突嚧鉗 (唇痛鬼)
揭囉訶•揭藍羯拏輸藍 (身病鬼)
憚多輸藍 (頤頷痛鬼)
迄唎夜輸藍 (心痛鬼)
末麼輸藍 (頭痛鬼)
跋唎室婆輸藍 (兩脅痛鬼)
毖栗瑟吒輸藍 (背痛鬼)
烏陀囉輸藍 (腹痛鬼)
羯知輸藍 (腰痛鬼)
跋悉帝輸藍 (踝痛鬼)
鄔嚧輸藍 (腿痛鬼)
常伽輸藍 (腕痛鬼)
喝悉多輸藍 (兩手痛鬼)
跋陀輸藍 (四肢骨節痛鬼)
娑房盎伽•般囉丈伽輸藍 (兩膊痛鬼)
部多毖跢茶 (尸林鬼)
茶耆尼 (魅鬼)
什婆囉•陀突嚧迦 (一切瘡鬼)
建咄嚧吉知 (蜘蛛瘡鬼)
婆路多毗 (疔瘡鬼)
薩般嚧 (漫淫瘡鬼)
訶凌伽 (赤瘡鬼)
輸沙怛囉 (小兒瘡鬼)
娑那羯囉 (顛狂鬼)
毗沙喻迦 (癩瘡鬼)
阿耆尼 (火毒鬼)
烏陀迦 (水毒鬼)
末囉鞞囉•建跢囉 (女死鬼)
阿迦囉•密唎咄 (橫死鬼)
怛斂部迦 (藥草毒鬼)
地栗剌吒•毖唎瑟質迦 (蝎毒鬼)
薩婆那俱囉 (蛇毒鬼)
肆引伽弊 (虎狼毒鬼)
揭囉唎藥叉 (獅子毒鬼)
怛囉芻 (一切惡毒鬼)
末囉視 (熊羆毒鬼)
吠帝釤娑鞞釤 (用制此類一切惡鬼,悉皆畏伏)
悉怛多鉢怛囉 (依此大白傘蓋心咒)
摩訶跋闍嚧•瑟尼釤•摩訶般賴丈耆藍•夜波突陀•舍喻闍那•辮怛隸拏 (啟請火頭金剛藏王、諸護法大力士神王聖眾,至此盡慶圓成)
毗陀耶•槃曇迦嚧彌 (依此佛頂光聚大明心咒,不得入我結縛界內。)
帝殊•槃曇迦嚧彌 (十二由旬結界地面,禁縛諸惡一切邪魔惡鬼神王,不能進入擾害。)
般囉毗陀•槃曇迦嚧彌 (依此咒縛諸惡鬼神眾)
跢姪他 唵 阿那隸 毗舍提 鞞囉 跋闍囉 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 謗尼泮 虎(合牛)都嚧甕泮 莎婆訶。(我今說此咒心,乃宣佛敕,一切眾類,仰如來力,聞誦此咒悉當合掌恭敬頂禮。汝等承佛威力,各來衛護,行住坐臥不相捨離,再嚴伏一切朋黨眷屬。汝等諦聽,各歸其所,向無上道,直至菩提)


2011-1-18 13:24: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還債與償債--學習著當下解脫自在

幾天有一位格友,問了印隆一些問題,我想這也是許多上班族都有遇過的情形吧!所以在此與大家分享印隆的想法:

  先簡單的節錄部份問題內容:

--------------------------------------------------------
但還是常常為了工作的事情煩憂哭泣
我想辭職
但一想到佛法說的"隨順因緣'及"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那假如我現在已經很不如意了
換了工作不是又一樣嗎
是這樣解釋嗎
又"創造因緣"是否又表示我可以把工作辭了?
我很煩憂
幾乎天天哭泣
---------------------------------------------------------

  印隆因為也有在社會上工作過,非常能體會他的心情。印隆也遇過非常不對盤的老闆,就算再怎麼巴結他、業績再好,他永遠都找印隆的麻煩。可是印隆要養家,沒工作媽媽就沒飯吃、沒地方住,再怎麼樣都要忍下去。我也常常回家就嚎啕大哭,哭得讓媽媽也心碎。

  我沒有換工作,還是堅持下去,除了因為薪水真的不錯外,我還要顧及到部門內其他的員工。所以最後是因為母親罹癌,為了要照顧母親,印隆才辭去工作。

  出家後,曾經有一次看到網路上的新聞,公司因為有過期產品被立法委員抓包,所以被攻擊的很厲害。印隆就寫了一封E-mail給他,教他可以念大悲咒,也為他點燈祈福。

  沒想到老闆居然有回信,告訴我他會試著做。

  最後他會不會做,我並不知道,因為我沒有再問他,否則若被他誤認我有其他目的、過於攀緣,反而失去原本的發心。但每年過年時,印隆都會回向給他。

  冤親平等;我知道我放下了,也真的開始愛一切眾生了。

  如果這樣的心念轉換,印隆可以在工作時就知道,會過得多快樂與自在呀!不過沒關係,現在把心得與大家分享;若大家都能工作的快樂自在,印隆一樣歡喜!

  常聽到有人說「還債」與「欠債」的觀念,還有「討債」。其實這幾個「債」的想法,是相互糾纏在一起的。最好的是,面對困難,接受挑戰,處理問題,放下心中的不平,一切「到此為止」。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足夠的問題讓我們去學習,還有作業要做、考試要考,一直到我們考試通過為止。但我們常常不去面對我們的問題,反而去找尋其他事物,因此讓自己產生了更多的問題。就像是要準備考試,不專心好好讀書,卻花無謂的時間寫小抄、找槍手,結果被抓到了,除了記過或退學外,一切還是要重來。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耐性,堅強地去面對問題,然後就能得到沉靜、平和。

  這位格友其實自己已經說到一個重點了,「假如我現在已經很不如意了 ,換了工作不是又一樣嗎?」對,沒錯,這個問題若不解決,到那裡都一樣,但這不是「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的消極觀念。

  正見因果與因緣,就是不會「宿命論」,應該是:
  1. 有問題就去解決。
  2. 錯了就要改,而且是改自己。
  3. 不要有消業障的心態,而是要廣結善緣,這才是「創造因緣」。

  加油!我知道您一定過得去,把心穩住,轉苦為樂。
轉引自釋印隆師父  還債與償債--學習著當下解脫自在
2011-1-19 13:05: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心美,看什麼都美(轉貼)

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

孝順要及時、行善也要及時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多原諒別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氣大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幸福不在得到的多,而在計較的少

把握當下就是用心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中 就會活得很快樂

要得到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腦

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聽到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

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不要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 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

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越有謙沖的胸襟

孝首重在順,要體貼親心。 聲色柔順,切不可不耐與嫌煩

人生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份功能、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欣賞他人就是莊嚴自己

成功在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苦必須去受才可消除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

我們應該為別人的成就而生歡喜心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常能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即得解脫又自在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

恆心就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也能衝破

要想家庭吉祥和睦,要常常起歡喜心

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時機、也要把握因緣

捨去昨日的好與壞、把握今日

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縮小自我、擴大心胸,工作要歡喜,人與人要感恩

愛與感恩能洗淨心中的煩惱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口說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
2011-1-23 23:22: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善意存於心 眾生是菩薩(轉貼)

常行於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眾生,悲惜化淚雨。

  佛家以慈悲為本,所謂“慈”即愛護眾生,有給眾生以安樂的心;而憐憫眾生,有拔除眾生痛苦之心,則為“悲”。觀世音菩薩既有博大的“愛護心”,又有非凡的“憐憫心”,所以其美名尊號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其實佛也並不是那麽神秘,丹霞禪師有一次路經洛陽的惠林寺,那時正是嚴冬時節,天寒地冬。於是他就將惠  林寺裏的木頭佛像扛了下來,燒火取暖。

  寺裏的住持見了,大發雷霆道:“你怎麽敢把佛像燒了呀!”

  丹霞禪師泰然自若地答道:“噢,我是想把佛像燒出舍利子來呀!”

  住持驚愕地問:“木頭的佛像能燒出舍利子來?”

  丹霞禪師道:“既然燒不出舍利子來,那就是木頭了,不是佛了,盡管燒好了。”

  後來,丹霞禪師安然無恙,而住持卻因心火上躥,掉了兩道眉毛。

  眾生皆苦,惟懷有一顆大慈大悲的善心持身處世,方能苦中有樂。而心存善念,便可稱佛。

  有一個人對佛無限崇拜,吃著齋飯,誦著經文,燒了好多香之後,他想見見活佛是什麽樣子。

  於是,他籌備了路費,帶足了幹糧,準備去名山古剎中尋找活佛。爬過千山,趟過萬水,他終於來到了當時有名的一座寺院。寺裏的方丈接待了他。他向方丈述說了一路的艱辛勞頓,並懇求方丈讓他見見活佛。

  方丈說:“回家去吧,佛已經在你的家中了。那個倒趿著鞋披散著發為你開門的就是活佛。”

  一天清晨,他回到了家,敲了門後,就急切地等待著活佛的出現。

  門開了,倒趿著鞋披散著發為他開門的正是他的妻子。知道是他敲門後,妻子來不及將鞋穿好將頭發梳好就匆匆為他來開門。

  他恍然大悟,原來活佛就是我們身邊一切善良的凡人。一切曾經給了我們關懷和幫助的凡人。

  只要本性率真的做事,就是行了佛道。木頭佛像燒不出舍利子,千真萬確。正所謂“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真佛內裏坐”。說到底,決定我們自身價值的條件,並不在於我們所得到的外物,而是在於我們自己的心靈和行為。因為真正的佛是在人的心中。

  佛性一直在我們的心裏,只是我們不認識它,不知道看重它。它是人生命的根,是人心靈的船,載著我們的心靈渡過大千世界,卻讓我們的心靈深處依然完好如初。
2011-1-23 23:23:4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