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janetguo 于 2008-5-4 16:40 发表 
其实我说教育问题主要还是最近总是看到说台湾教育改革
只把台湾历史当做本土历史www.revefrance.com
而把中国古代史当作世界史的范畴来教学
台独分子想去中国化,但这不容易www.revefrance.com
毕竟文字上就没办法做到...
您对台湾的了解是这样,不过我的认知则不是。
以身为台湾人的立场,把我的理解说给您听,
其中有您可以接受的,您就当作叁考叁考;
您不能接受的,就当成批评的材料,小弟也很愿意倾听。
从历史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学的课程理论原本就有“由近及远,由具体而抽象”的原理。
而在史学方法中,历史素材的选择,又有“与现状渊源”的考量标准。
这就是所谓的「同心圆理论」。
从内而外,从你的家乡,到整个县,整个省,以致於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台湾过去这八年来的一些教育改革,主要是基於这样的理论在推进改革。
以往的台湾的历史教育,大部分只教中国史,中国数千年的历史。
但对於台湾这块体地上发生的事情,例如,郑成功之前?郑成功之後?清末割让以後的日治时期,则更是几乎略而不谈。
导致许多台湾人会以为:
「二次大战轰炸台湾的飞机是日本的飞机」,「二次大战时,台湾人民被徵召去当兵,去攻打的是对象是日本。」
许多台湾人对於中国历史知之甚详,但是对於台湾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却是一问三不知。
其实很惭愧地,我个人就是这样。
一直到我大学毕业以前,我对於台湾历史的认识几乎等於是零。
我知道唐虞夏商周,我也知晓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我知道汉唐盛世,
但我不知道为什麽花莲这个地方要叫做叫做花莲,
我也知道关汉卿 、马致远、白朴,我也读过宋明理学,我知道唐宋八大家,
但是我不知道台湾文学之父是谁;
我知道从爱新覚罗努尔哈赤到爱新覚罗溥仪,但是,但是,
我不知道谁兴建了台湾的嘉南大圳、乌山头水库,
我也不知道高雄有一个地方叫做「哈玛星」是为什麽。
所以在历史、地理课程里,加入了认识乡土的教育。
要让台湾学生知道,
你现在的是那个村里乡镇?这里有过怎样的历史?村里出了些什麽样的好人坏人?
你现在住在哪一个县?这个县的历史,这个县的地理,
这个县过去有怎样的辉煌,或是有怎样的沧桑?
台湾的历史又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一些事情?
这块土地上,有什麽河流?有什麽公路?有怎样的山脉?有怎样的人文?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不是吗?
很多中国大陆地区的朋友,一直以为台湾的教育里,在「去中国化」,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事情。
既然没有,为什麽会有这种说法?
很不幸地,就是因为台湾的政治情势,朝野相互倾轧,
「凡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不管他好坏,全部反对!」
因此就有把所谓乡土教育妖魔化成为「去中国化」的说法,用来批评民进党的政策。
一个政党,一定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做对的事情,也有做错的事情。
但是明明是对的事情,也要扭曲为错的,甚至还把根本没有的事情,硬要说成是有,
那麽这样的作法是不理性的。
原帖由 janetguo 于 2008-5-4 16:40 发表 
说到日本的殖民问题,大陆北方的很多城市遭受日本殖民的时间绝对不比台湾短
这些城市虽然保留了一些日本的印记
但绝对没有台湾人被影响得那么深刻
在大陆的人更抵制日本的殖民统治
也许就是因为打心底不愿接受日本的殖民统治大家才没被影响得那么深刻...
关於这一点,我不得不指出的就是,您的观察有误。
中国的东北曾经被日本站领,甚至建立过所谓的「满州国」,
但是那是日本以军事化的行动去占领,不是中国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一个条约以後割让。
因此在东北的占领,那并不是殖民统治。要说到殖民统治来类比的话,应该说是香港与澳门。
您说是因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打心底不愿接受日本的殖民统治」,所以才没被影响得那么深刻,
这一点我也不同意。
因为这样的说法似乎是暗指台湾人「打心底愿意接受日本的殖民统治」,
这样的说法并不够厚道,也不客观。
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您接触一点台湾的历史,就会比较明白。
以後有空我也会在这里为大家一点一点介绍。 |
2008-5-4 21:4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