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8页107,108又KAPPA添加的2个经典电影

127
回复
1107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100、《一个字头的诞生》
导演:韦家辉(1997年)

如果说六十年代中期的张彻开创了香港电影的英雄时代,那么九十年代之后,特别是徐克的《黄飞鸿》之后,香港电影则基本上进入了解构英雄或曰“反英雄”的时代,《一个字头的诞生》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本片尤其强调了“选择”的重要,影片对黑帮人物的诠释是完全颠覆性的,而全片的手法也完全是颠覆性的,无论运镜、剪辑、音乐、结构全部不循章法,而又表现出极高的技巧性和令人称绝的创意,可谓鬼才之作。

本片站在彻底的严肃的对立面上,彻底嘲弄和解构了一切黑帮英雄片中曾有过的庄严。然而在这个两段式影片的结尾,韦家辉却又令时光倒回从前,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命题:你眼下的行为,正决定着你的未来,尽管命运无法把握,但结局却可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1.jpg
2007-2-15 06:47: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9、《十三太保》
导演:张彻(1970年)

    张彻逝世于2002年,他留给世人的,除了他一生倡导的“阳刚”二字,还有由他开创的中国暴力美学一派,如果说《独臂刀》是张彻电影精神的代表,那么《十三太保》则是张彻电影美学的代表。

    本片亦是狄龙和姜大卫登上银幕最初的作品之一,这两位形象气质各异的小伙子为张彻提供了新的灵感,而本片中也正是狄龙的一段借鉴京剧《太平桥》的死亡之舞,以及姜大卫的五马分尸场面最令人难忘。这两幕也正表现了张彻电影美学的一贯特色——阳刚、惨烈,而毫不血腥残忍,反而充满了唯美神秘的气息。

    本片既有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的场面,亦有张彻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搏杀,视觉效果凌厉,人物个性栩栩如生,可说是邵氏黄金时代娱乐片的代表作之一。
2.jpg
2007-2-15 06:49: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8、《祝福》
导演:桑弧(1956年)

    桑弧是新中国文艺片导演的代表之一,他与那一代的许多电影导演一样,对中国戏曲艺术有很深的研究,从中得到大量的营养,并且乐于在电影中表现其意味。

    桑弧曾执导过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戏曲片,《祝福》一片也明显可以看出桑弧对戏曲艺术的借鉴,片中主角白杨的走位、表演,影片的节奏感,都表现出很强的戏曲味。而影片的美术氛围亦体现出厚重而细腻的特色,构图严谨,是一精巧之作。

    但这样的风格化的表现并没有夺去鲁迅原著中厚重的悲剧和批判精神,而是桑弧的更加生活化的处理之后,再次过渡到最终的悲剧,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可以说桑弧的改编是使其更加符合电影形式,也更加为普通观众接受了。
3.jpg
2007-2-15 06:52: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7、《爱情万岁》
导演:蔡明亮(1994年)

中国台湾导演素来喜欢把镜头对准现代都市中生活的普通人,蔡明亮便是其中对此发扬得很好的一位。《爱》是蔡明亮执导的第二部作品,跟他近期的作品相比,《爱》在探讨生命价值的时候更加人性化。

一个售楼小姐,一个做小买卖的男人和一个推销骨灰盒的男孩,三个没有家的人由一把钥匙联系在了一起。售楼小姐和男人维持肉体关系,男孩对男人的爱恋也在空荡荡的房间中肆意蔓延。他们都是需要通过与他人缠绵来解救自己的人,这是一个充满严肃性和启发性的哲学命题。空虚的灵魂飘荡在繁华的城市上空,青春和爱情在生命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男孩偷偷穿起女人的衣服,就如同影片中性与性别的模糊。影片最后售楼小姐长达8分钟的哭泣镜头是情感压抑后的一次释放,哭过了,生活还是未完待续。

蔡明亮运用了大量的空镜去捕捉和表现三个人或者三个人背后所隐藏的一个群落的人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对待生活更为细微的认知。整部影片的对白极少,编实验剧出身的蔡明亮认为,当语言已经失去它传达情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4.jpg
5.jpg
2007-2-15 06:52: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6、《早春二月》
导演:谢铁骊(1963年)

六十年代初是新中国电影步入成熟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尽管它并不是孕育中国电影最好的年代。如《早春二月》就被狭隘地理解为“三角恋”而列入批判对象,作为“反面教材”连续在57个城市放映,不过这倒在一定程度上令这部佳作更加为人所熟知。

影片描述的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寻找出路的过程,这是影片主人公萧涧秋的困惑,也是永远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一个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冲撞是每个时代都无法避免的,在个人对社会委身与反击中,同情曲解为伤害,拯救变成了刀子,牺牲换来了流言,孙道临曾评说过他所饰演的萧涧秋是一个多余的人,亦如是知识分子所置身的尴尬处境。

影片最后萧涧秋毅然离开小镇和爱人,踏上革命的旅程,把自己的出路化身于民族的出路之中。导演在影片中运用大量的空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挣扎,镜头中的小镇充满了诗情画竟,被称为人道主义的散文诗。
5.jpg
4.jpg
2007-2-15 06:53: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5、《色情男女》
导演:尔冬升(1996年)

    影片讲述一个连续失败三部电影的导演,迫不得已接拍三级片,过程中遇到的辛酸和挣扎。在这部充满反讽和自嘲的精神影片中,尔冬升以无奈到极点,而又反生出希望的态度,探讨了香港电商业电影的现状,和创作艺术电影的艰难。在香港电影经历寒冬后缓缓复苏的今天来看,几乎有种寓言的味道。

    虽然影片的题材严肃,却用了相当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表达,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令人笑着思考,笑着担忧的影片。尔冬升也许称不上大师,但却是一个灵魂真实,永远可以触动我们的电影人。
6.jpg
2007-2-15 06:53: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4、《哪吒闹海》
导演: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1979年)

中国电影早期的动画片尽管是拍给孩子看的,其中却往往蕴含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哪吒闹海》可说是其中的代表,这部可以媲美《大闹天宫》的中国动画杰作,而在感染力方面则又是《大闹天宫》所不如的,孩子们在看这部动画片时,会被哪吒的经历所感染、流泪,而当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再次看这部作品,则会发现这部浪漫主义的动画作品,实际上那样生动地描绘了人在成长中所必须面对的挫折和委屈,童年时第一次面对一个与成人们曾描绘过的不一样的成人世界时的痛苦、童年世界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伪善、童年的勇敢的弱小与成人的强大的软弱……只不过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者《香港制造》等片中所描绘的残酷青春不同的是,在动画片里,我们可以让童心最终胜利,战胜成人世界,而在真实里这是不可能的。儿童和成人可以从中看到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也是中国动画片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了。

王树忱以笔名王往编剧了《哪吒闹海》的故事,其一波三折,剧力万钧的情节设计突出了王树忱强调戏剧冲突的创作态度,另外两位导演严定宪负责影片的动作设计,影片哪吒自刎的高潮戏就是他设计的,徐景达负责影片的特效设计,赋予了影片精彩的奇幻感。
7.jpg
8.jpg
2007-2-15 06:54: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3、《血战台儿庄》
导演:杨光远(1986年)

本片可说是中国抗战电影中非常值得尊敬的一部,事实上本片有仅在内地上映时取得轰动,在港台、海外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导演杨光远在八十年代拍出这样一部令全世界中国人都得到震撼和感动的影片,其意义不可埋没。

杨光远选择台儿庄战役这样的题材来拍摄,也正是被这场战役的戏剧性,和中国军人在其时表现出来的壮烈英勇、有死无退,以抛弃宿怨的精神所打动。《血战台儿庄》很好地做到了戏剧性与纪实性的结合,而历史的具有的悲壮也使这种平衡得以可能。

影片采用接近纪录片的风格拍摄,台儿庄之战的种种动人之笔,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现,结尾“血肉长城”的意味更使影片的意义得到最终的升华。这部二十年前的作品在中国战争电影中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jpg
2007-2-15 06:57: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2、《女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1995年)

    传奇女星萧芳芳在她的黄金时期选择离开演艺圈,出国求学,曾令无数喜欢她的影迷为之不解和惋惜。幸而萧芳芳后来再次回到电影的世界,而本片亦成为她的真正代表作品,她在片中不着痕迹地演出了一个照顾痴呆老人的女人的内心世界,令人信服。

    本片也令萧芳芳夺得柏林电影展、香港电影金像奖和中国台湾金马奖的三重影后。《女人四十》亦是女导演许鞍华的女性电影的代表作,展示出港片中少有的女性关怀,全片深沉内敛,悲中有喜,感人至深。
9.jpg
2007-2-15 06:59: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1、《半斤八两》
导演:许冠文(1976年)

七十年代初,李小龙出演功夫片,连破香港票房记录。但李小龙自73年去逝之后,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就轮到由许冠文来打破了。从1974年到1976年,许冠文兄弟的喜剧片连续成为香港电影票房冠军,1976年的《半斤八两》更是狂收850万港币,成为香港喜剧片划时代的作品。

本片由许氏三兄弟联合主演,其成功在于切中当时香港社会的普遍心态,以市井谐趣反映当时的时局和人生百态,房东小人物的自嘲,其以红肠模仿李小龙双节棍打斗的场面,不仅在当时回应李小龙逝世的英雄真空,也成为许氏喜剧时代的经典场景。本片成为香港市井喜剧时代的代表作品,许冠文《冷面笑匠》的特质,在片中得到尤其突出的表现。
10.JPG
11.jpg
2007-2-15 07:00: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90、《刀》
导演:徐克(1995年)

    刀的出现对徐克来说是必然的,因为他已经联合程小东、张叔平等人将浪漫武侠的风格推到不可超越的地步,而李连杰、林青霞等人的离开也使传统的武侠片必然成为一种飘渺的回忆。一直坚持“以今日之我打败昨日之我”的徐克在这种情况下拍摄了《刀》。

    《刀》打破了传统的故事结构与拍摄方式,强调世界的残酷,人心的暴戾,“当它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人就成为一把刀,见人就斩”。

    影片在故事上完全打消了传统电影的戏剧性,转而强调真实世界的偶发性,在画面上打消了之前的构图与原则,转而以接近纪录片的手法拍摄这一武侠作品,而这正是徐克的意图——突显真实世界的残忍与人心的残忍,以及在这个残忍的背景之下的残酷的浪漫。
12.jpg
2007-2-15 07:02: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89、《纵横四海》
导演:吴宇森(1991年)

    吴宇森在以《英雄本色》一举成名之前,曾常被公司派去拍摄喜剧片,当然吴宇森骨子里是个比较沉重的人,这就是吴宇森之所以成为《英雄本色》之前的吴宇森,而《英雄本色》又充满了悲愤感的原因。

    然而《纵横四海》中的吴宇森表现却十分惊人,虽然不算是喜剧片,却成为港片中最具有喜剧感的电影之一,这里面有编剧杜国威的的功劳,也与吴宇森此时的心境有关,还有,吴宇森始终可以以各己的态度发掘周润发的潜质,他曾经说,周润发的个人经历和他很像,所以喜欢以周润发来作自己的代言,这显然是指《英雄本色》。

    而《纵横四海》中,吴宇森又发掘了周润发另外的一种乐观洒脱的气质,使之饰演了另外一个如此令人难忘的角色,而张国荣、钟楚红的发挥也与周润发相映成趣,本片的结构可能来自张彻的《无名英雄》,而张彻是在革命的题材上发展的冒险喜剧,吴宇森却是由他所偏爱的艺术——绘画上面发展出来冒险的喜剧,本片能够将通俗题材的枪战冒险赋予优雅浪漫的气质,细节更是丰富之极。

    《纵横四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架空的世界,相当于童话。因为这部影片,吴宇森便不仅仅是一个暴力教父,亦同样是一位童话家。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2007-2-15 07:03: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88、《半边人》
导演:方育平(1983年)

    本片是方育平继1981年的《父子情》之后,再次以写实手法拍摄的一部作品,有《秋菊打官司》和《樱桃的滋味》的十年之前,方育平已经开始用接近纪录片的手法拍摄影片,并使现实与电影几乎难以分清其界限。

    《半边人》中,方育平选取的演员许素莹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根本就是她自己,她片中的家人也是她真实中的家人,一些事件的发生,其真实往往予人以震撼感,而竟是在拍摄过程中偶然纪录到的真实事件。

    《半边人》摒弃了戏剧化的处理,以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态度拍摄这一作品,甚至让摄制组入镜,进一步打消电影与电影中的真实之间的距离,而正是这样的处理,造就了一部生动真实、感人至深的电影作品。
18.jpg
2007-2-15 07:04: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87、《喜剧之王》
导演:周星驰(1999年)

    《喜剧之王》尽管在今天已拥有不少的拥趸,但实际上仍是一部被忽略的作品,它在中国喜剧电影中的地位并未得到认识。影片深具卓别林喜剧的精神,既有默片的单纯,又有最好的喜剧所必须具备的悲剧味道。是一部相当接近《城市之光》和《美丽人生》高度的作品(只是有所败笔)。当年票房惨败,可以说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观众一开始就无法进入这部电影语境的缘故。也是从这部片,星爷开始要求石斑瑜,配音的时候不要过于“跳”,要平稳一些,显然,周星驰是很有诚意地在拍一文艺片,而影片的片名又偏偏叫做“喜剧之王”。

    《喜剧之王》应该是周星驰投入最多感情的一部作品,影片的拍摄方式也很让人感动,全片从女主角到龙套演员,没有一个是专业的,都是从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培训班里出来的——周星驰以这样一种方式,向自己的死跑龙套生涯致敬,也用这样一种方式,给更多的人机会,告诉更多的人自己在辛酸的岁月中得出的启发:不可以放弃自己!

    也正是本片发掘了张柏芝,在片中和周星驰演出了许许多多让人为之落泪的爱情。
19.jpg
2007-2-15 07:04: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86、《甜蜜蜜》
导演:陈可辛(1996年)

    说《甜蜜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最优秀的爱情电影,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准确地击中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把香港1986-1996十年间发生的无数重大事件,不着痕迹地融入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中。

    影片的格调是轻松的,对白是幽默的,但这并不妨碍观众对着一首首邓丽君的老歌怅然不已,为这两个总是咫尺天涯的情人牵肠挂肚。

   这部电影给观众的感觉就像,张曼玉看见曾志伟尸体后背上的米老鼠后的表情一样,既甜蜜的想笑又悲伤得流泪。
1.jpg
2.jpg
3.jpg
2007-2-15 07:06:0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