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anorose 于 2011-6-18 19:27 编辑
celine0121 发表于 2011-6-17 19:25
眯眯妈, 请教一下, 我在读论语,有一点我没明白, 如光读不解释, 就是读100遍也理解不了呀. ...
王教授有句話叫:“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這個百遍有兩層意思,一個是確指讀了一百遍,另一個是泛指。
- 對於我們大人讀論語來講,當妳真的讀到一百遍的時候妳會發現和妳讀幾遍十幾遍的時候比妳自然而然就會對文字又理解了很多。特別是那些和妳自己生活經歷能產生共鳴的一些觀點,妳會感覺豁然開朗,發現原來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這樣精煉的論述。這也是我自己給咪咪讀論語以來的親身感受。
作為大人讀了一百遍也還是不可能真的完全就自然理解《論語》的,這時是可以去參照的看一些註釋。但看也要看最好的,如錢穆的《論語新解》和朱熹的《四書集註》。家長的理解正確與否,後面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理解。至於网上的,建議看兩眼即可。
- 對於孩子讀論語來講,這個百遍更適用繁指的百遍。不過我一點都不懷疑孩子讀幾百遍後是真的能夠自己達到理解。因為孩子的起點很高。以咪咪為例,她現在整整三歲半。回想一下我們自己三歲半的時候都在干甚麼呢?大都在和泥巴數星星吧。我們真正開始涉及古文學校里也不過是九歲十歲才開始,這中間差了六年左右的時間。孩子如果能從小大量接觸古學經典,他們讀的不僅僅是《論語》還有《詩經》《老子》《孟子》唐詩宋詞《聲律啓蒙》等等諸多。在泛讀大量的經典之後,每個字的出現機率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再加之孩子自己從自己成長經歷里所獲得的經驗,他們就會得出自己的理解。
對《論語》的理解絕不可以狹隘的理解為我們學完了就真的完全理解了,對於古人的智慧是需要一生的時間去實踐體會和理解的。這個每個人都會有經歷過,同一個名言今天我們理解了是一個意思,過了幾年再看到時我們又有了新的認識,就是一個道理。
所以,王教授主張的“不要給孩子大量解釋,而是適當解釋既可。”的理論是非常人性化的。妳給孩子的講解是妳的理解,不是孩子自己的理解,妳的理解未必是正確的。要讓孩子自己體會理解了才叫真正學習了。
妳的孩子8歲了是吧?如果沒記錯。8歲的孩子現在開始學肯定是和咪咪的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妳要多看看《論語新解》和《四書集註》自己先理解的多一些孩子問的時候才會有好的解釋。不過,我知道的例子也還是不要多給做解釋的,孩子大量老實讀經後都會有正確的理解。所以,這個妳不用擔心。
|
2011-6-18 10:0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