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anorose 于 2011-6-21 14:26 编辑
苹瓶子 发表于 2011-6-20 17:39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个帖子。首先赞叹一下咪咪真是个漂亮的孩子啊,而且聪明可爱!
其实我开始对孩子读经这 ...
謝謝妳的誇奬。妳的問題是個好問題,所以我最後回答妳。
妳的這個問題也是王教授在推廣讀經十幾年一直被無數家長問個沒完沒了的問題,也是王教授一直很耐心不厭其煩的在解釋的問題。
讀經絕不是妳認為的純粹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更不是家長站在孩子身後拿個小鞭子不好好念書就抽兩鞭子的有悖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恰恰相反,讀經教育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符合人性的。
先引用王教授的《百問千答》帖里(我首頁有放連接)的幾個問答:
- 有家長問:诵读经典是否就是死背书? 答:诵读经典我们要他反复接触、熟悉乃至于背诵到滚瓜烂熟,让他成为一生学问的根基,让圣人之教与他的血液融为一体,周流他的全身。如果从背书的立场来看,当然是死背,我从来没听说过活背的,什么叫活背?不可能活背嘛。我们人生任何一个词语都是死背来的,茶杯就是茶杯,茶壶就是茶壶,你不能说这是杯壶,所以只有不会讲话的孩子他会活背,凡是已经有思考程度的人,对于词语和文法,都是死背之后才活用的,所以不死背就没有活用,而死背的在他的人生历程中,遇到恰当的状况,他能拿出來用,这叫活用。所以先要死背做基础,才能有活用的机会,不死背,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活用的人,你为什么要来批评死背。
- 问:有的家长担心,读经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吗?
答:我们就说,什么教育可以不影响他的创造力,什么教育能让他更有创造性?是没有创造性的教材让他有创造性,还是有创造性的教材让他有创造性?他会想,没有创造性的不如有创造性的教材吧,所以还是选择有创造性内涵的教材吧。那天地之间,古今中外什么样的教材最富有创造性?就是那些有创造性的人物所结晶下来的著作,这叫做经典,永垂不朽,历久弥新,这种书你不读,还有什么书有创造性。所以你要让孩子有创造性,一定要让孩子读经,其他都是障碍创造性,这不是很清楚吗?所以对经典意义的不了解,导致你对追求的目标拿不定主意,所以我不是用经典来压人,来拘束人。经典最开放,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吗?孔子又没有说你要跟我学才行,他说见“贤”就要思“齐”,孔子说天行健,君子要“自强不息”,他哪里叫你绑手绑脚,没有啊,只是你不读经啊,你被骗了。所以回归经典,回归理性,不要再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来障碍自己了,我们已经可怜很久,不要再可怜下去。
- 问:读经典是填鸭式的教育吗?
答;这就不大是。因为什么是填鸭你要了解清楚,填鸭是因为鸭子这么小,他的胃很小,吃的很少就饱了,但是卖鸭子的人,想要让鸭子重一点,就灌食物,比胃大两三倍的食物,不管他吸收和消化,这种状况叫做填鸭。所以填鸭是不人道的,奉劝天下卖鸭子的人都不要填鸭,鸭子是很痛苦的。
(那为什么有人说您让孩子读经是填鸭呢?)
因为他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小,你让他学这么多东西,类似填鸭,他认为理解力不够,你让他理解这么深的东西,叫做填鸭,这种比喻是对的。但是,请问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是你认为的那么小,还是你小看了孩子,而且,我们叫他读经又没有让他理解,我们只是让他熟悉,让他记忆,现在孩子正是记忆的黄金时期,他的胃口无限大,正是你填许多东西的时候,那填什么东西?如果填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对他生命是没有帮助的,既然要填了,就填最丰富的,最有营养的东西,这就 是经典了。所以这不是填鸭,因为他接受得非常轻松方便,他还有觉得不够,所以我认为读经是填牛。牛的胃很大,他需要很多食物,你不给他很多食物,他的胃是空的,他是饿牛,所以我们现在给孩子的东西太少了,意义太少了,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在饥渴之中,我们的生命是一片苍白,而错过时机,几乎不能再填,等不能再填的时候,他没有高度人文的表现,也就是没有素质,这时候你再说来注重素质教育,我告诉你,来不及了。
所以我的教育正是素质的教育,我的教育正是给他人文教养的教育,有了人文的教养自然知道什么是八荣八耻,自然知道如何与自己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天地和谐,为什么不填呢?但不是填鸭,而是填牛。
- 问:读经教育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大人认为非常枯燥的经典,能让儿童去读?
答;我就是说,任何人都需要亲近经典,而经典本来就是很亲切的,是你自己把他排拒了,拒经典于千里之外。有些时候排拒经典的心态很奇怪,他并不是了解了经典讲了什么,认为它不对,所以排拒他。大部分人不是这样。而是听别人说,经典很困难,经典很过时,他就排斥了,是别人在排斥,他跟着排斥,像这种人,需要重新做人,重新整理自己生命,重新把自己头脑安排安排,他的头脑太糊涂,太盲目了。
有人说,经典很枯燥,我问为什么,他说很困难,我说老兄,你读过哪一本经典你觉得很困难,他说,我都没有读过,我说你没有读过怎么知道困难,他说,别人说的,我说,别人说的你就相信吗?他立刻面红耳赤。本来他自己前几十年就应该这样想问题了,到现在已经三四十,五六十,七八十了,他还没有从这个问题走出 來,可怜啊!
如果,王教授的這些回答還是不能消除妳的疑慮的話,我再用我的解釋給妳可能會比較簡單好理解一點。
- 死記硬背。確實孩子需要記需要背,但這個過程一點都不同於妳說的死記硬背。讀經的過程是甚麼呢?就是孩子每天讀,天天讀,讀到熟熟的自己自然而然就記住了。這個過程痛苦嗎?一點也不痛苦。甚至她還可以邊玩邊听遍讀,哪裡痛苦了呢?!而且我們後面還有吟誦,邊唱邊讀,唱唱跳跳就把唐詩宋詞乃至論語大學都給背了。多快樂啊!咪咪可愛唱唐詩了!而且古人就是這麼學的,我們是因為歷史原因破四舊等等不說了,把以前流傳了幾千年的教育精華給革掉了,中國文化傳承斷了,我們一點都沒繼承到,是我們自己不懂不了解造成了對古學經典的抗拒。
- 這種天天讀書的教育方法恰恰是最符合人性的,就像讓讀書成為了像吃飯喝水一樣的日常習慣後,讀書對孩子來講就是日常必須的哪裡還會感覺枯燥痛苦?!沒有人會覺得吃飯喝水痛苦的,對吧? 緊接著就是,孩子如果妳不早讓他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大了妳想再去培養他就會難上十倍,百倍。貼里的幾位大點孩子的媽媽現在也都深有體會。
- 創造力的問題。我首頁有一個專門針對講創造力的帖子妳要去好好看。我自己來講,也許是我自己一點也不擔心咪咪會缺少創造力的原因所以我比較大無畏從來沒想過。咪咪現在還小看不出甚麼,不能拿咪咪讀經來做例子。但我完全相信王教授的理論,他的都是經驗之談。所以,我前面有說如果我開讀經班會融入開發兒童創造力的內容進去,這一點就完全可以消除家長們的擔心。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 妳有說中國思維不如西方思維,這個絕對是不對的。我就先不解釋了,再說幾千字又出來了。等以後如幻老師來巴黎,歡迎妳來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