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周易学命运

金正昆教你学礼仪:礼仪金说Ⅲ

139
回复
3371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其六,面料要好。发光、发亮的面料,磨毛起球、产生静电的低档面料,都不要用。你为客人服务时,手一碰人家,静电电他一下算什么?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去吃饭,服务生给我来斟茶,我比较礼貌地两个手接,结果电了我一下;一会儿给我递纸巾,我去接,又被电一下;最后递给我酒瓶,我打死也不接了,否则会被他电倒。穿化纤面料的服装,冬天室内比较干燥,湿度又不够,往往会产生静电。

  其七,色彩要少。欲突出企业形象,就要注意整体色彩的考虑,色彩图案的考虑。色彩少,容易庄重典雅。色彩多,花枝招展,往往显得不伦不类。

  其八,尺寸合适。量身定做做不到的话,至少每个人穿的衣服大小要适当。有的同志定做制服的时候,老谋深算,打算自己穿了之后,还准备传给儿子。本来它是秋装,还要考虑,里面加个毛衣怎么办?加个背心怎么办?最好再加个棉背心。结果使它过大、过肥,穿上去直晃悠,像面袋一样,不伦不类啊。

  那么在工作岗位上,如何将一套合乎规范的制服穿得得体,它的规范又是什么呢?
2009-7-2 06:28: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讲到制服着装时,除了有制作规范,还有其穿着规范。制服穿着规范是每一个服务人员都需要注意的。具体来讲,我们一般强调以下四点:

  第一,忌讳过分杂乱。即不能乱穿。具体而论,大概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其一,有制服的人不穿制服。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一个企业里面,如果有人穿制服,有人不穿制服,那将成何体统?肯定令人对其产生管理无章,没有规矩的看法。其二,是制便混穿。有人乱穿制服,上半截是制服,下半截不是制服。其三,穿着制服不配套。我主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鞋子、袜子要和制服配套。你穿一身高档的制服,却光脚丫子穿个拖鞋,岂非凤凰头,扫帚脚。你穿一身西装式的制服,却穿一双布鞋,你舒服,弟兄们看着你却不舒服,影响市容。

  第二,忌讳肮脏不堪。制服不可以不清洁。如果规定员工要穿制服,就要定期洗涤。可以采用单位统一洗涤,也可以要求员工自己洗涤。一定要随脏随洗,绝对不允许穿着不清洁的制服。我到你的餐馆吃饭,你的厨师过来跟我见面,我发现他身上油啊、汤啊、菜啊,随处可见,我还吃不吃饭了?
2009-7-2 06:28: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43节:第七篇 着装规范(3)


  第三,忌讳又残又破。工作岗位穿制服,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易于工作。它难免会脏,会破,开线了,掉了扣子了,刮破了一个洞,此时对其必须及时地去更换。没有特殊要求的话,打了补丁的制服少穿为妙。没有补的破衣服,更不要去穿。你想想,过来一个员工,他穿的这个制服中少了一个扣子,或者袖子漏出一段胳膊,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发现她裙子有一个大窟窿,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发现她制服上烧了一个烟洞,你会有什么感觉?残破的服装不能穿。

  第四,忌讳衣冠不整。它指的就是不认真穿制服。比如,该系的扣子不系。穿制服,不系扣子是不允许的。甚至有的人,这裤钮、拉索都没有关好。吃饱了饭为了放松一下,这个裤钮解开了,或者拉索拉开了,或者半拉半关,不好啊!再比如打领带,领结要收紧。不收紧拽下一半,非常得难看。总之,服务人员的衣冠不整是忌讳的。

  遵守穿着制服时的上述几个基本规范,将有助于我们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完美地展现自己的企业形象,有助于认真地维护我们自己的个人形象。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很多女性喜欢佩戴自己所喜欢的饰品。在服务工作中佩戴饰品,这一做法符合要求吗?
2009-7-2 06:28: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个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对待。严格地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女同志现在的经济条件比较好,鉴赏水准比较高,谁没有两三件首饰,但服务人员有其独特的岗位要求。

  对于服务人员而言,佩戴首饰鉴基本要求有二:符合身份;以少为佳。

  首先,服务人员佩戴首饰时应符合身份。符合身份的意思是讲,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要明确一个道理,自己干什么要像什么。工作岗位上戴不戴首饰,关键是你那个具体的岗位要求。允许不允许佩戴首饰?允许戴,可以戴;不允许戴,则坚决不戴。

  对于服务人员而论,佩戴首饰时一般强调三个不戴:
2009-7-2 06:28: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一,有碍于自己本职工作的首饰不戴。比如戴戒指,你是护士小姐,你戴戒指方便吗?你外科护士,你给别人包扎创口,你戴着饰物的话,它可能成为病菌的一个传播载体。你是厨师,你做面点的,你卖糖包,卖蒸饺。人家服务对象说:饺子很好吃。你告诉他:好吃你就多吃。顺便说一下,如果发现里面有一块宝石请你还给我,因为自己剁馅时,宝石掉馅里去了,你还不把人家气死呀!那是不可以的。所以有碍你服务岗位的、服务工作的首饰不能戴。

  第二,炫耀自己财力的首饰不戴。上班时不是社交,你不应说明你消费能力多强,你审美品味多高。你佩戴首饰,打扮得比服务对象还漂亮,显得比他还威风,那岂非本末倒置?其实炫耀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看其场合。在社交场合中适当展示一下自己的品味和财力并不为过,但在工作岗位中则千万不能如此。

  第三,展示自己性别魅力的首饰不戴。一般来讲,佩戴首饰的大多数是女性。实际上,炫耀自己性别魅力,会过多地使异性关注自己的身材和美貌,而忽略了所作的工作的本身。你提供的不是身材,不是美貌。你提供的是服务,是技能。比如服务人员在服务岗位上,胸针是不应该戴的。胸针戴在什么地方?没听说胸针别在脚趾头上。你把胸针戴在那里。人家肯定注意到那里。你是什么意思,你能说你没意思吗?不合适嘛!
2009-7-2 06:28: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44节:第七篇 着装规范(4)


  再者,耳环是不应该戴的。你花枝招展,你环佩飘曳,不断晃荡的耳环会分散别人注意力。还有,脚链也是不能戴的。什么样的人带脚链?严格讲,常常是两种人带脚链:腿长得漂亮的,走路的样子好看的。这跟你服务有什么关系?你在工作岗位上戴上脚链,你那个脚链晃啊,飘啊,你无非是告诉别人,瞧一瞧,看一看,咱的腿咋样。

  其次,服务人员佩戴首饰时应以少为佳。那么以少为佳又是怎样一个标准了呢?

  我们刚才所讲的符合身份是进行定性分析,现在所讲的这个以少为佳则是进行定量分析。

  从数量上进行要求,服务人员佩戴首饰时,有其上限下限。上限,就是最多是多少。下限,就是最少是多少。下限最少,我看应该为零。比如政府公务员不戴首饰为好吧?特别是执法部门,一个警官,一个法官,一个检察官,你戴项链、戴耳环、戴戒指,自然不伦不类,有失身份。另外,酒店服务生有的时候有些首饰也不能戴。你是客房服务生,你为客人整理床铺去了。突然那个女主人说她的戒指丢了,保安部经理来了,问客人:她所丢的戒指什么样子?偏偏她丢的那个与你戴的这个戒指相同,她一着急了胡说:她丢的戒指跟你的一样。你说你戴戒指是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啊?这种事有时根本说不清楚。戴首饰时,最多也有个数量的限制,一般不能够多于两件。服务人员戒指有时候可以戴,比如结婚戒指,但戴的不能太多了。
2009-7-2 06:29: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些时候,项链也可以戴。把项链有时候藏在制服里面,戴不戴别人也看不见,可以自得其乐。像其他一些首饰,如胸针、耳环、手镯、手链,特别是脚链,则最好不戴。总之,佩戴首饰以少为佳,最少可以为零,最多则为两件。

  老百姓讲: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老百姓强调:穿着打扮,不能以貌取人。但是,服务行业则不同。对于服务人员而言,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个人教养的标志,就是他所在的企业形象的标志。员工个人服饰反映其企业形象,这是服务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有鉴于此,我们强调服务人员一定要深思熟虑,遵守规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穿着打扮。
2009-7-2 06:29: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45节:第八篇 环境优化(1)


  第八篇 环境优化

  如今,服务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它有了很大的改善,消费、购物简直成为了一种享受。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现代服务全方位改善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我们已经强调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除了有那种物质满足的欲望,还渴求一种被尊重的精神方面的享受。所以人们购买的往往不是产品,不是服务,而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我经常喜欢问一个问题:假定你要请我吃饭的话,你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也许你首先想到我喜欢什么样的口味。请我吃饭,我当然是主角,所以首先要符合我的品味了。其次你会考虑饭店的服务如何。再者,它的环境是否优雅,是不是适合我以老师的身份出现。

  这些都是所要考虑到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强调看对象讲规矩,人和人不一样,每个人所想的事儿也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这里纸上谈兵,到餐馆吃一顿,当然会说优先考虑吃好喝好。其实说个实话,如果一个在校的学生,你问他请老师吃饭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他也会这样说,像什么环境,像什么口味。但实际上,在我来看,他肯定首先想到的问题是自己有多少钱?能出多少钱?你男朋友也好,你老公也好,他说请你去吃饭,请你到什么地方吃饭?我说个刻薄的话,那地方肯定他去过,他知道那儿的消费水准,不然他肯定不去,否则进去之后他还得出来,他会很丢人、很没面子。一般人此时考虑的往往首先是本人的消费能力。
2009-7-2 06:29: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一般性的社交场合里,请人吃饭吃什么?当然首推吃特色。到上海去吃上海菜,到四川去吃四川菜。火锅全国都有,惟有四川火锅最正宗,这一点自不待言。东北菜热遍了全国,可只有东北的东北菜最好吃。同理,上海的上海菜最好吃。但是你要再往上面走,人的层次不一样,需求就不一样了。有了更高的层次,人们往往讲究的是吃环境。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是一种被尊重的要求,也是一种社会地位被认可的要求。

  那天我跟别人开玩笑,我说:在公司交往中请人吃饭,说个不好听的话,你请他到五星酒店吃饭,说明他水平一流;你请他到地下室吃饭,说明他水准肯定不入流。自己人可以到大排档吃一吃,那叫有交情、不见外。但如果不是地方风味,地方特色的话,你能把尊贵的商务客人请到大排档吃饭吗?绝然不会,请那种人必须重视,吃环境。

  进而言之,购物也是如此。当客人进行消费时,他往往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我买到我的东西,我享受我要求的服务,此外环境也很重要。
2009-7-2 06:29: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我们的服务行业中,怎么样才能去实现这个优化环境的目的呢?

  在现代社会中,服务行业有一个基本特点:优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行业所提供的不是产品,不是某项服务本身,而是一个整体的服务的感觉、要求,形象。它所提供的是服务,不仅仅是产品、不仅仅是技术。优化服务的重要要求之一,即优化环境。

  在此,我所着重强调的是:优化环境是优化服务的一项基本要求。

  我前几天去理发,那个理发师是很有名的,得过全国大奖的,号称什么一级。那两天正好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气温变化比较大,大概他的那个美发店空调关了。我这人比较容易出汗,我坐在那儿理发,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刮刮脸、修修面,然后理理发、洗洗头,结果出了一身大汗,我非常不舒服。说实话,要不看在他的面子上,我早走掉了。我哪儿不能理发?我到这儿蒸桑拿来了?!我没要求他提供桑拿服务,他在那儿把我干蒸,我很不舒服。所以,服务环境的舒适与否,是人家服务对象一种正当的要求,同时也是服务不可或缺的内容。总之,优化环境是优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性的服务之中,我们怎么去优化环境呢?
2009-7-2 06:29: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关于优化环境,我们有四点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它的总体要求是优化环境,具体要求则有四点:

  第一个要求,服务环境要卫生。所谓环境卫生即干净而整洁。环境卫生都做不到,哪会有一种美化环境、优化环境的感觉呢?

  第二个要求,服务环境要安静。这个安静除包括没有噪音,其实还含有安全的因素在里面。你的地方再好,若给别人不安全的感觉,购物环境不安全,经常出事儿,鬼才要去。

  第三个要求,服务环境要舒适。它应当相对比较舒服,有站的地方,有坐的地方,甚至想方便方便也能找到地方。人吃五谷杂粮,他要站、要坐、要休息,而有的地方却没有地方可坐,没有可方便之处。我参加一个座谈会,有同志讲说有的市民没有教养,随地吐痰,随地乱坐,有碍市容。我对他的话表示反对。我说:"你这话说得没道理,你以为我们的群众愿意随地坐吗?没地方坐呀!你光说人家乱坐,人家累了坐哪儿,坐你身上行吗?坐你家门口你愿意吗?你以为人家愿意随地坐啊!"有时我也陪着爸爸妈妈去逛街,他们年龄大了走不动啊,你就得为他们找个坐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座椅为他们提供,他们在哪里休息?像我们北京市这方面作得很好,你到王府井去,你到西单去,很多场所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虑,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休息的场所。这也是环境优化的重要的一个部分。
2009-7-2 06:30: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46节:第八篇 环境优化(2)


  第四个要求,服务环境要优美。这当然是其最高层次。有时候你喝一杯咖啡非要寻觅一个优美的地方。其实咖啡在哪儿都可以喝,为什么有人喜欢到路边、海边的那种露天咖啡座或者音乐茶座去喝?为什么有人喜欢去星巴克?人家其实是找异国情调去了,因为那儿环境比较优美。为什么有人喜欢去高档的酒吧?同样一罐啤酒你自己去买只用三块钱,可到那儿去三十五,二十五,为什么?你钱多得没地方用去了吗?不是,你是去享受那美化的环境、优美的环境,环境在我心,我在环境中,所谓触景生情。

  总体而言,谈到优化环境的具体要求时,环境要卫生,环境要安静,环境要注意舒适,环境要考虑优美,即其具体四个要求。

  以上是我所提到的四个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有没有更加具体的规范的要求呢?有的。

  首先,优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卫生。
2009-7-2 06:30: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即我们先来谈谈服务环境的卫生。就环境而论,对所谓卫生我是这样理解的:它具体应包括三个卫生,人要卫生,工作地点要卫生,周边地区也要卫生。其一,人要卫生。人是最重要的,我到你那里去买东西,不可能东西自己跑到我口袋里跟我走,邮购还有个外包装,送货上门还需要有个邮递员。所以人的卫生是第一位的。因此,每一名在岗的服务人员切记:要清洁,要清爽,要干净。

  其二,工作地点要卫生。它必须无异味、无异物。窗明几净,地面无污物,窗台、桌面、柜台无污损,空气要流通,感觉要清新宜人。你卖的东西再好, 如果你的工作地点不卫生,不好吧?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的时候你买一本书,买了书之后好像觉得这是古书,它都发霉了,不知道在仓库里储藏了多长时间。有时拿出一本书来,你怎么说好呢?那书上很多手指印,也不知道是人的还是物的。那种感觉就很不好,所以工作地点要卫生。

  其三,周边环境要卫生。我到你这家商场去也好,我到你这家公司去也好,我到你这家医院也好,我到你这家邮局也好,我总得进门,我总得走路。假如我到门口发现你那个牌子掉了一个字,看到你窗外粘着个口香糖,虽然这个事儿可能是别人做的,但是它损害不损害你企业形象?
2009-7-2 06:30: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总之,卫生需要注意具体的细节,人的卫生,工作地点的卫生,周边地区的卫生,三者不可或缺。

  其次,优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安静。

  刚才我说到环境要安静,但是现在,有的人认识上有一个误区,他认为:在你去商场或者去饭店的时候,你觉得这里特别热闹,才代表他生意兴隆,才代表他的买卖好,这个看法是对还是错呢?这其实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我有一次,请一个海外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去吃老北京炸酱面,我跟他是私交。事先他问我:"你觉得北京什么地方有特色?"我问他:"想吃什么?"他说:"老金,我就喜欢吃饺子,吃面食。"我说:"饺子哪儿都有,不过我给你个建议,到北京就要吃北京的地方特色,吃炒疙瘩,吃老北京炸酱面,就跟我们到天津要吃那里的麻花、狗不理包子、猫耳朵之类的一样。"结果他跟我进了老北京炸酱面馆。那个店小二站在门口,穿着仿古式的服装,带着瓜皮帽,大毛巾往肩膀上一搭,喝上一声"来了",随后其他伙计一串"起",有那种登堂入室的感觉,很好,感觉很好。那里的面倒也不便宜,不过我感到,当时那位主持人始终笑容可掬,而且吃饭也比较潇洒。我们知道餐桌礼仪的基本一条是,吃东西不能发出声音,可他吃的吧唧吧唧,我也跟着他吧唧。当时大家之所以放开了,是由于对那里的感觉也比较好。
2009-7-2 06:30: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47节:第八篇 环境优化(3)


  但有的时候,如果客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他只是求个安静,那就必须安安静静。

  目前,很多国内服务场所最大的问题,就是声音太嘈杂,因而影响了客人的消费情绪。

  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过:她说餐馆也好,酒店也好,一进门那里的服务员就迎上来了:"欢迎光临,您好。"一听,谁都很高兴,可是有的酒店、餐馆比较大,从门口走到自己所订的那个房间,会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远,每个门口都站着服务生,一路上他们都在嚷嚷:"来了,欢迎光临!"往往会令来宾们有点太招摇的感觉,好像自己成了暴发户了,感觉往往不好。由此可见,人的需求不大一样。

  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倡导环境安静。在那里,高声喧哗是不合适的。声音过高,往往会败坏客人的心情。尤其是一些精品、高档的消费的所在,诸如高档的文具、高档的服饰以及保险公司、银行,它们通常强调私密,强调私密的氛围,是不能大声喧哗的,否则很麻烦。我在那儿研究着我这点钱是存长期好,还是存短期好?存定期好,还是存活期好?是买债券好,还是买其他什么好?我在认真思考,你跟我这儿乱七八糟一叫唤,影响我的心情。本来我买书去了,书是要用心读的,不是用眼读的,书是要认真品味的,你这儿一叫唤我品什么呀?但是,强调安静恐怕应因人而异,因具体的服务项目而异,不能一概地说。就服务环节来讲,下面几种噪音都会让人不舒服:
2009-7-2 06:30:57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