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周易学命运

占星奇缘 建筑风水科学与文化

252
回复
797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刘鸿典(1904~1995)
  刘鸿典先生,字烈武,1904年生于辽宁省宽甸县。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市中心建设委员会建筑师办事处任技术员,在此期间曾获实业部
颁发的建筑师证书。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银行任建筑师。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
兴业银行总行任建筑师。1941年在上海创办宗美建筑专科学校,兼营建筑师业务。1947
~1949年成立鼎川营造工程司,执行建筑师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二
级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设计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五届理事会理事,建工部教材编
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建委科学研究审查委员会委员,是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
他还参加了《中国大人文自然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进、《美术辞林》、《陕西省地
方志》等大型辞书的编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福州交通银行、南通
交通银行、杭州交通银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厦。上海虹口中国医院、上海淮海中路
上方花园风格各异的独立别墅群。东北工学院校园总平面设计、东北工学院冶金馆、长
春分院教学楼。沈阳工学院采矿馆、淮南矿区火力发电厂等。
  他还主持了华山风景区及多个城市规划的评议会。参加了兵马涌二、三号坑、陕西
省历史博物馆、临潼贵妃池重建,广州市游乐园。西安火车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宽工程
等多项设计方案的评议。
  刘鸿典先生于1995年在西安病逝。
2009-6-19 15:05: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陆谦受(1904~1992)
  陆谦受先生是广东省新会人。幼年随父赴英,1930年毕业于伦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
学院(Dip.A.A),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A.R.I.B.A)。1930年回国,任上海中国
银行建筑科科长。1935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副会长。1949年联合留英归来的王大同、
陈占祥、郑观宣等组成“五联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后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的事
务所与甘铭、周耀年及李礼元等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参与香港大型村屋——苏屋村的部分
设计。
  他的建筑设计作品主要有上海中国银行总行、上海中国银行西区分行、汉口路华商
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行员宿舍、南京珠宝廊中国银行、青岛中国银行行员宿舍、苏州
中国银行、南京金城银行等。其中,上海中国银行总行位于上海外滩,是该地众多高层
建筑中唯一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由英商公和洋行担任顾问工程师)。
  他倡导的建筑主张是,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第二不能
离开时代的背景;第三不能离开美术的原理;第四不能离开文化的精神。
2009-6-19 15:05: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王华彬(1907~1988)
  王华彬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7年11月15日生。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庚款留
学生预备班,后留学美国欧柏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1933年
回国,先后任上海市中心建设委员会建筑师、上海沪江大学教授、之江大学建筑学系主
任。教授。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房管局总工程师、建筑工程部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
筑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等。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三届
人大代表,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二、三、四、五、六、七届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先后当选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50多年来,王先生在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科学研究与学术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
贡献。他在中青年时期主持设计过很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持
过全国性居住建筑、办公楼建筑及食堂建筑的整体标准设计等,他在建筑风格、建筑历
史、建筑标准、建筑科技等方面都发表过重要文章。他参加编制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
程中的《汉语主题词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在中国建筑学会和键筑学
报》工作期间,为促进建筑学科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性学术活动
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王华彬先生于1988年8月22日在北京病逝。
2009-6-19 15:06: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刘致评(1909~1995)
  刘致平先生字果道,辽宁铁岭人,1909年生,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是建筑系第一
班学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逃亡关内,入中央大学建筑系插班借读,1932年毕业。
1933年入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到浙江省风景整理委员会任建筑师。1935年经
梁思成推荐,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法式助理,1943年起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
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从1934年到1945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
思成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协助梁思成编辑《中国建筑设计参
考图辑》(共10辑),调查研究河北沧州古建筑,做河北正定隆兴寺及赵州大石桥修复
设计,调查研究北京北海静心斋和恭王府,云南和四川民居,撰写四川广汉县志中有关
城市建设和建筑的篇章。
  刘致平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云南一颗印》、《中国建筑类
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等。
  刘致平先生于1995年11月14日病逝于北京。
2009-6-19 15:06: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张镈(1911~1999)
  张镈先生祖籍山东省无棣县,1911年4月12日生于广州。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
筑系。后在北平、天津、南京、重庆、广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宫进行大量古建筑测绘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学
院建筑系教授。1951年3月从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5年退
休,聘为院顾问总建筑师。
  张镈先生生前主持和指导设计了百余项重大工程,设计工程数量之多,实践经验之
丰富,造诣之深,设计水平之高在建筑界享有盛誉。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友谊宾
馆、北京饭店东楼和贵宾楼等工程是其大量作品中的代表作。
  张镈先生是无党派知名人士,曾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七、八。
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北京市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并任
第三、四届政协常委。
  张镈先生曾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技术顾问、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顾问。曾兼任
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顾问。
  张镈先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65年,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建筑事业。在他晚年之
际,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一生为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出
版张镈先生所著的《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完成的第一本自传。
  张镈先生于1999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
2009-6-19 15:06: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陈明达(1914~1997)
  陈明达是湖南祁阳人。1932年经莫宗江介绍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当刘敦桢助手,
并参加考察古建筑,整理绘制资料。1935年提升为研究生。1940年,随梁思成、刘敦帧
考察西南地区40余县的古建筑。1942年参加彭山崖墓发掘工作,并绘制了崖墓的地形图
和墓葬的建筑结构图。
  1944年在重庆任中央设计局研究员,1945年参加重庆道路网及分区规划设计工作,
1946年任陪都建设委员会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中共西南局办公楼和重庆市委办公
楼。1953年到文化部文物局任工程师,1960年调文物出版社任编审,1971年调建筑科学
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任研究员至1987年离休。
  他的主要著作有《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国古代结构建筑技
术》、《陈明达建筑与雕塑史论》。
  陈明达先生1997年8月在北京逝世。
2009-6-19 15:06: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徐中(1912~1985)
  徐中先生1912年7月28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学
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39年起任教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9~1950年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50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任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从1939年至1949年除担任教学工
作外,还做了大量的建筑设计。1953年起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四、五届
理事会理事(四届为常务理事)。他还当选为天津市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四、五届
副理事长,1984年为名誉理事长。他作为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代表于1955年出席了在荷
兰海牙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1965年出席了法国巴黎第十届国际建筑师协
会大会。他曾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常委。
  从1939年起,徐中先生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大学教学期间,曾为青岛市金城
银行经理设计一幢英国半木结构式住宅,至今保留完好。主要作品有南京国立中央音乐
学院校舍、南京馥园新村住宅、南京交通银行行长钱新之住宅、北京商业部进出口公司
办公楼、对外贸易部办公楼、天津大学教学楼等。他还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
堂、北京图书馆及古巴吉隆滩纪念碑等工程方案设计。
  徐中先生于1985年12月19日在天津病逝。
2009-6-19 15:07: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林乐义(1916~1988)
  林乐义先生1916年2月17日生于福建省南平市。193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
  抗战胜利后,林乐义荣获美国南方各大学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并到美国佐治亚理
工学院研究建筑学,被聘为该校建筑系特别讲师。1950年回国后,历任北京中南建筑公
司总建筑师、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河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还应聘为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工程公司顾问、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委员会、中国
壁画学会筹委会副主任等职。
  林乐义先生设计了许多工程,主要代表作品有:桂林艺术馆、广西大学。南京储汇
大楼、广西忠烈祠、北京首都剧场、北京电报大楼。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北京东郊使馆
区工程、青岛一号工程、中南海怀仁堂和紫光阁改建工程、郑州“二•七”烈士纪念塔、
北京国际饭店,其多项设计均博得社会高度好评。林乐义先生的设计,多次在国内外获
奖。他主持编写的《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版),已成为建筑和其他专业设计人员常
备的重要工具书。
  林乐义的名字和他的成就,已载人了英国伦敦出版的《世界建筑史》。林乐义先生
1988年10月15日病逝于北京。
2009-6-19 15:07: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佘畯南(1916~1998)
  佘畯南先生1916年10月6日生于越南。1941年10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
系。1946年在香港建筑师事务所任建筑师,1951年携妻儿从香港回到广州,任广州市卫
生局卫生工程建设委员会工程师。1952-1957年任广州市建设工程局设计处工程师、广
州市建筑设计公司副经理。1957年起一直在广州市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及技术领导工作,
历任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名誉院长,中国建
筑学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副理事长、第六届常务理事,第七届、第八届名誉理事,广
州市建筑学会名誉会长、广州建筑师学会名誉会长。1985年起任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工
学院兼职教授。1989年被授予中国勘察设计大师称号,198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
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被评为全国城乡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劳动模范。1997年11
月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
  佘畯南先生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杰出代表。他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和内涵结合岭
南地区的特点,创作出一批领导潮流的优秀作品。他设计的代表作有:广州友谊剧院。
广州东方宾馆新楼、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福州温泉宾馆、汕头国际金融大厦、
海口宾馆。深圳博物馆、汕头市政府大楼等。70年代开始,他先后主持了我国驻西德、
挪威、瑞士、澳大利亚、泰国、塞浦路斯、希腊等国的使馆设计,在国外享有盛誉,获
得中外建筑界和我国外交部的高度赞扬。他还担任了北京饭店扩建和国宾馆设计的技术
顾问,曾参与毛主席纪念堂、老一辈革命家纪念馆等方案设计。
  佘畯南先生于1998年7月29日在广州病逝。
2009-6-19 15:07: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朱畅中(1921~1998)
  朱畅中先生1921年6月19日生于浙江杭州,1941年10月至1945年9月在重庆中央大学
建筑系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获“中国营造学社桂宰奖学金”第一名。1945~1947年
任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技术员、湖北省建筑工程处工程师、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设计室
工程师。1947年受聘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协助梁思成先生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初创、
发展和壮大做了大量工作。1952—1957年留学于莫斯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获副博士
学位。1957年学成归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城市规
划教研组主任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
会风景环境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1985年,受清华大学
委派,朱畅中先生兼任烟台大学建筑系第一届系主任,为烟台大学建筑系的筹建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195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竞赛中奖获选,朱畅中先生
是国徽设计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1980年开始,主持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1992年,在
“风景环境与建筑学术讨论”中,朱畅中先生组织起草并正式制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
宣言),成为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文献。
  朱畅中先生于1998年3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2009-6-19 15:07: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王泽生(1930~1994)
  王泽生先生广东潮州人,1930年生于香港。195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获荣
誉学士衔。他是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新加坡建筑师学会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
1957年创办王伍建筑工程师事务所,1964年创办工伍欧阳建筑工程师事务所,1972年创
办王欧阳建筑工程师事务所,1973年当选为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曾任王欧阳(香港)
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土木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王欧阳(设计)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新加波)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王欧阳
(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董事,直至去世。
  他从事设计的工程项目不下几百项。如凯悦酒店、玫瑰新村、赛西湖住宅群、沙田
第一城、黄埔花园(知名的船形商场)、华人街;近期比较知名的有太古广场、恒生银
行香港总行大厦、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香港大学新图书馆、九龙香格里拉酒店、假日
酒店、九龙酒店等。他还设计了不少海外工程,如温哥华的办公大楼、马来西亚摈城假
日酒店、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假日酒店、新加坡的PARKVIEW假日酒店,及正在兴建的马来
西亚吉隆坡国际酒店、君悦酒店及DUTA广场,印尼泅水威仕汀酒店及雅加达假日酒店等。
  作为香港第一代资深建筑师,他对培养青年建筑师一向不余遗力,给予他们充分发
挥的空间。曾经跟随过他的建筑师,很多都已在香港建筑界中独当一面,做出贡献。
  王泽生先生1994年病逝于香港。
2009-6-19 15:07: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郭怡昌(1936~1996)
  郭怡昌先生是广东海丰县人。1936年5月10日生于越南南方,1947年10月回国。50
年代末毕业于广东省建筑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调进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
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历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院总建筑师,并担任
广东省建筑学会理事、广东省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
  郭怡昌先生从事建筑创作实践37年,由他亲自主持和设计的重大工程项目有30余项,
许多项目获奖。他以成功的佳作,在建筑创作领域里,尤其是在岭南建筑风格的探索中,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建树。1994年被建设部评为勘察设计大师。由他主持设计的主要建设
项目有:广东铁路新客站(合作设计),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2号楼,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会议厅,深圳图书馆(合作设计),中国工艺美术馆(合作设计),东莞科学馆、图书
馆、博物馆(合作设计),汕头市委办公楼(合作设计),东莞银城大厅(合作设计)。
  郭怡昌先生于1996年3月19日在出差途中不幸猝然逝世。

第十章
2009-6-19 15:08: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十章

参考文献
  1.《北京宪章》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1999年6月
  2.许溶烈主编《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4.刘心武著《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5.陈志华著《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6.史建著《大地之灵》——东西方经典建筑艺术的魅力,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9
  7.张瑞武主编《智能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8
  8.徐家莹等编《二十世纪巨人随笔》(自然科学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6
  9.杨永生、顾孟潮主编《20世纪中国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10.杨永生主编《中国建筑师》,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6
  11.金磊《中国建筑科技发展》,《城建工作研究》1994年第10期
  12.金磊.《从建筑设计信息研究到知识经济思考》《建筑创作》,1998年第1期
  13.金磊《让建筑师认识环境建筑创作》,1999年第1期
  14.金磊编著《城市灾害学原理》气象出版社,1997年
  15.金磊《中国城市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建筑师》第83期
  16.金磊《城市灾害学原理概论》,《新建筑》1998年第3期
  17.金磊《室内安全防灾设计方法初论》,《室内设计与装修》1999年第2期
  18.金磊等《他是中国的建筑师(悼张镈)》,《科学时报》1999.7
  19.金磊等《中外建筑师共同面向21世纪》,《中外建筑》1999年第4期
  20.文林主编《中国新一代思想家自白》,《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0
  21.苗东升编著《系统科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
  ------------------
2009-6-19 15:08:4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