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neigefemme

尋求一起網上學習佛法的朋友[雷恩]

1165
回复
84405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现在的人生好比是小学 净土就好比是大学
你考大学是靠老师还是自己?如果你考不上大学 老师会下岗么?

佛说的道 我没懂是什么意思 不好意思

佛讲的道理肯定是对的 当然要比学生高明不少 要不学佛学佛 学的是什么呢?

佛讲的道理 其实不难 放下贪嗔痴 就能成佛 但现在又谁能做到么?
2009-6-23 23:18: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李云龍 于 2009-6-24 00:49 编辑

佛说的道理,你不懂怎么知道他是对的。呵呵呵呵。  净土又变成大学了。呵呵呵呵。
学习,越到后来越要求有独立思考能力,要有质疑的能力。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这就是科学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地步。 所以不能用学生老师来比较佛教。 佛教不可能承认学生高于老师。


佛讲的道理如果不难,怎么做不到呢。  不结婚,不吃肉,不要父母家庭。一大群男人生活一辈子。
这是普通人能过的么?违反人性。

另外说一点,放下贪痴嗔,只不过去恶。不等于扬善。 佛教可以无为,有为就不行了。
好比杀毒,消多了连人本身也都当毒杀了。 所谓净土如此净。
2009-6-23 23:46: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009-6-24 04:03: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叮当325 发表于 2009-6-24 05:03

这句话我顶你
2009-6-24 08:45: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说的道理,你不懂怎么知道他是对的。呵呵呵呵。  净土又变成大学了。呵呵呵呵。
学习,越到后来越要求有独立思考能力,要有质疑的能力。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这就是科学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地步。 所以不能用学生 ...
李云龍 发表于 2009-6-24 00:46

只能说 你还是很不了解佛教的 那好 我现在就一一给你解释

你说的质疑 我想正好弄反了 今天的一些高僧大德在年轻的时候 也不相信佛教 比如海涛法师 他家信基督 后来自己又转为道教 最后信了佛
香港的梁文道老师 也基本如此
一位藏传大师曾说过 你完全可以以之一的眼光来学佛 毕竟人类没有怀疑也就没有发展 但一点点的 你就会完全相信了
在古代 有一些人批评佛教 但说的都是很表面的东西 因为他不了解(这就有些像今天的你了 嘿嘿)
但他们也不敢去看佛经 因为怕一深入下去 自己就信了

说说人性吧 这里面你有个理解是完全完全错误的 佛教没有规定人们必须吃素 更没规定不能结婚 不能吃肉不能结婚的是和尚 但出家人只要一小部分人来就可以 大部分学佛的都是居士
吃素 是汉传佛教特有的 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慈悲心 如果你不能坚持吃素 吃三净肉就好
结婚 居士更没问题了 但前提是不可有外遇 毕竟这算造业
我想问问你到底什么叫孝顺父母?给生个大胖小子就是最大的孝顺了?那看来 那些孤寡老人算活该了 有的都有好些个孙子了 为什么还觉得儿女不孝呢?嘿嘿
自古 我国就有个规定 如果你想出家 那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不同意 那就没戏了
看到没有 这就是孝顺 并没有不要父母 而且定期还可以下山看看父母 哪里有不人性了?

放下贪嗔痴可以说是佛教的终极定义 但现在人不容易做到 这方面小乘做得最好
的确 小乘确实有去恶不养善的情况出现 因为讲的是自修 可小乘人也只能修到阿罗汉 这还不算佛 只是初进门而已
于是大乘出现了 虽然在修行方面 大乘不及小乘 但大乘主要讲修菩萨心
就是要与人为善 比如 台湾的法鼓山 一直就在致力推行人间佛教 要把人间建成一个大乐园 人人互信互助
还有生命电视台 他们一直在推行放生等等活动
难道这不叫扬善么?
2009-6-24 09:09: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叮当325 发表于 2009-6-24 05:03

这句话我顶
但有些人对佛教的误解太深了
不求他们信佛 但也应该把误解的那部分说明清楚
毕竟佛教的发展不容乐观啊
2009-6-24 09:11: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说的道理,你不懂怎么知道他是对的。呵呵呵呵。  净土又变成大学了。呵呵呵呵。
学习,越到后来越要求有独立思考能力,要有质疑的能力。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这就是科学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地步。 所以不能用学生 ...
李云龍 发表于 2009-6-24 00:46

再补充一点吧 佛教非宗教 甚至可以算是科学
在世尊的时代 他们喝水有时是要过滤的 为什么?
世尊说 水里有世界 什么意思?因为水里面也有细菌等等
如果你在在2500年前 你会想到这些么?
再举个例子 世尊说过 现在的我不是刚才的我了 现在这样东西也不是刚才那个了
这说的就是分子的运动 世间万物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而分子优势在不停运动
所以说 我不是刚才的我
咱们在深入一下 佛经里也说过 世间万物都有四大 风水火土
土代表分子物质的一面 而火水表示他的正负极 风则表示分子是不稳定的
这些东西都算科学 不是迷信吧?其实佛经里的例子 有些多都无法证实 但你现在不能说这就是迷信
100年前 我说会有电视 电脑 估计谁都不会相信 今天也是如此
给你推荐一本书 佛教科学论 网上搜搜就有txt版本的 看完后 你对佛教的了解定会有个飞跃
2009-6-24 09:22: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何來有我—佛教禪修指南(艾雅.卡瑪  著,禪行編譯組  編譯,聞思修佛法中心2005出版。)
Who is my self- a guide to Buddhist medition. Ayya Khema
中譯版前言
       
    讓我們來想像想像:有處稱為靈山的地方,那裡盛產一種叫甘露的泉水,喝過甘露的人都能達到不死的境界,所有能到達靈山的人都可以一嘗甘露的滋味。有些去過靈山的人想起了很多未到過那裡的人,於是他們離開靈山,回來告訴我們靈山之美。
       
    有部分過來人願意以詩的語言,美不勝收的意境來描述靈山之美。有些就以精確無誤的語言,來分析靈山的真實性和甘露的成分,來描述、證明、推論靈山之優勝之處。又有些人以寫實的語言,記下到訪靈山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地方,引導人們去尋找靈山。
       
    第一類是詩人,他們的語石帶著令人震憾的直觀,令有心人未到其境,但卻能直覺地感受靈山之美,喚起人們對靈山的渴求,特別是感到孤獨無助、需要情感滋潤時。第二類是思想家和科學家,他們的語言清晰無誤,令有心人未到其境,但能對靈山之美有知性上的了解,特別是對某些概念感到朦朧不清的時候。第三種是歷險家,他們的語言平實無華,是純粹的旅遊指引,但詳細而精確,令有心人未到其境,已對能到達靈山生起信心,下決心起而行。在旅途上,人們一直會帶著這些指引,不時翻看,特別是對前路感到迷茫時。
       
    到靈山的路上,這三類話都分別在不同的時間,發揮不同的作用。本書作者主要是第二類和第三類的人。是寫給那些要了解解脫道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得到修行指引的人。
       
    我們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累積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我執,本書的主旨是怎樣看破各種虛假的自我觀,從而證得涅盤。作者從持戒講起,一直說到修持安止定、內觀以及證果的境界。書中很多的分享既是講述修行境,也是修行指引。一旦我們對整條解脫道有全面的視野,當會發現佛陀對戒定慧的開示都有著非常清晰及高度的一致性。例如:持戒是為了節制內心,以便修定,但要成功持戒既需要定及念,也需要正見。得定可以平靜內心,才能開發內觀智慧,但要成功得定,也需要圓滿的持戒及智慧。得到內觀智慧可以幫助我們照見真諦。作者不斷強調,解脫須圓滿這三學,因為三學本來就一個整體。正如:影子的形成,須有光、物及觀察者,缺一不可。我們不能只要影,卻不要光或物。其次,法師也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說明佛陀怎樣融合真諦和俗諦來解釋人們對「自我」的執著,和其解脫法門。
       
    和旅遊書一樣,書中很多話是到了身歷其境才知道其妙處的。所以在旅程的初期,請不要太花時間去胡思亂想。為什麼呢?因為很多無謂的猜測其實只有一個作用:自我為了不想盡快踏上解脫正道,所以盡量拖延時間,而很多時候自我的理由都非常的大義澟然。也因此,不要讓一些猜測將旅行的樂趣給毀了。…只要踏上旅程,一切的疑團都將冰消瓦解,因為當你真正到了那裡,困擾不再會是困擾。
       
    只要下定決心,走上正道,人人皆可證果,這是佛教最基本的思想,佛陀如是說,所有過來人皆如是說。…願本書可以增進大家的知識和信心,重新踏上那在遙遠的過去已開始了的旅程。(本書材料來自於1994.05在美國加州一個為期三周的禪修營的講座錄音)
2009-6-24 14:15: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解惑必須要你自己願意去解
再多的答案
那都不是你自己的

現代搜尋引擎如此發達
你只要願意
都會有你的善知識在旁引導
只花時間在唇槍舌戰上卻又不願靜下心來思考沈澱
一點也無助於學習
2009-6-24 14:32: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6-24 17:24 编辑

想了解的人看看吧

whoismyselfch9.rar

488.99 KB, 下载次数: 0

2009-6-24 16:21: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李云龍 于 2009-6-24 00:49 编辑 www.revefrance.com
www.revefrance.com
佛说的道理,你不懂怎么知道他是对的。呵呵呵呵。  净土又变成大学了。呵呵呵呵。 www.revefrance.com
学习,越到后来越要求有独立思考能力,要有质疑的能力。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这就是科学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地步。 所以不能用学生老师来比较佛教。 佛教不可能承认学生高于老师。


佛讲的道理如果不难,怎么做不到呢。  不结婚,不吃肉,不要父母家庭。一大群男人生活一辈子。
这是普通人能过的么?违反人性。www.revefrance.com
www.revefrance.com
另外说一点,放下贪痴嗔,只不过去恶。不等于扬善。 佛教可以无为,有为就不行了。www.revefrance.com
好比杀毒,消多了连人本身也都当毒杀了。 所谓净土如此净。

李云龍 发表于 2009-6-24 00:46


脱离反扒组  好好在教会进修进修吧

好像你的教会也是如此吧
2009-6-24 18:15: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叮当325 发表于 2009-6-24 05:03


叮当发了许多帖子了

这个帖子 我真心的顶你两下
2009-6-24 18:16: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从今天起 我会帮助lz一起更新些文章看到大家对佛教有些疑问 甚至质疑 所以我打算每天更新两篇 圣严法师的 学佛群疑
一是解答大家的一些疑问 二也是为了缅怀这位在今年三月份圆寂的高僧大德


    □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任何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十方诸佛,都是我们皈敬的对象。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释迦牟尼一人。     所谓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们所知的法宝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此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见的法宝是指经、律、论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师们的注解、语录,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而且必须修行的依准。     所谓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且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萨、罗汉以及凡夫僧尼。可是圣僧的菩萨与罗汉,凡夫见到也不认识;凡夫所接触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的中心。     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则仅信三宝之中的佛宝,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无异;仅信三宝中的法宝,则和一般的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仅信僧宝,则和普通人认乾爹、拜乾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     所以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是信佛学佛的开始。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也接受你的上课;学生上课是义务,学校授课是责任。所以,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的行为,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佛教不会把未皈依三宝的人指为魔鬼;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的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惕和警策,也会受到同修及师僧等善知识的鼓励、督促、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     请读者不要以为皈依不重要,或者误会尚未懂得佛法和修持,就不够资格皈依三宝。其实正因为你尚未修行,不会修行,不懂佛法,而已经知道佛法可信、可学,那就应该赶快先来皈依三宝。认为自己尚不足以做一个佛教徒的人,更需要现在皈依;皈依之后,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增加你的信心。 

    □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所谓:伴著青磬红木鱼,了此残生。这景象是非常消极 、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庄严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诡,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2009-6-24 21:45: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解惑必須要你自己願意去解
再多的答案
那都不是你自己的

現代搜尋引擎如此發達
你只要願意
都會有你的善知識在旁引導
只花時間在唇槍舌戰上卻又不願靜下心來思考沈澱
一點也無助於學習 ...
neigefemme 发表于 2009-6-24 15:32

我觉得lz说的非常非常正确
如果你不信 就完全不会理解
而因为不了解 所以又不会去相信
那至少得做一点吧 光听我俩在这里解释来解释去
什么用都没有
如今 我们把佛教最最最基础的东西摆在了各位眼前
在还有疑问前 希望可以好好读读文章
2009-6-24 21:50: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教最基础的理论是什么?

佛说刚才的我不是我,错了。  这样的话,下辈子的我也不是我,刚才我做的坏事没事了。
2009-6-24 22:39:1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