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neigefemme

尋求一起網上學習佛法的朋友[雷恩]

1165
回复
8440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请问,心识投胎 。  那么胎不是心造,胎从何来?
李云龍 发表于 2009-6-26 01:45

你可以姑且认为神识就是灵魂 胎怎样形成我不用解释了吧
2009-6-26 15:54: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刘刘妙奇 于 2009-6-26 22:01 编辑

□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收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
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
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
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
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
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著工作
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
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
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
不足。 
    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
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著;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
床,不带手饰,不蓄银钱、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
其他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
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
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布施是为福报开源,
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慧相。传说释迦世
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祗园精舍而供养佛陀。
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
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
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
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
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
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
穿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
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 


    □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
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所以,原始时代的佛教
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的是沿门托钵,所谓「一钵千家饭」的饮食生活;他们不选
择托钵的对象,也没有所谓洁净或不洁净,神圣或不神圣的饮食禁忌,为的是一律平等、广
结善缘。相沿迄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上座部的佛教区域,还保留著当时的古风,也
就是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只要不是特为某一些托钵者而
杀,纵然鱼肉等食物,也不拒绝,这就是为什么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 
    素食是佛教所强调和鼓励的,如果能够办到的话,这是基于慈悲的立场,不是现代人为
了健康和经济的原因。事实上,肉食既伤慈悲,也的确有损健康,所以,大乘经典如《梵网
经》、《楞严经》等都强调素食,严禁肉食。 
    至于荤腥,应有分别,所谓「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的蔬类,例如:大蒜、葱、菲
菜、小蒜等。《愣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在比丘戒律里面则规定:吃了荤菜
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或者必须漱口至没有恶臭为止。
这主要是为了不扰乱大众,所以,不得食荤。并且在诵经之前,为了不使听经的鬼神发嗔和
起贪,最好不吃荤菜。所谓「腥」就是指肉食。辣椒、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
皮等都算是香料,不算荤菜,不在戒律所限。 
    至于不得饮酒,在印度乃是佛教徒的特色,其他宗教不仅不戒酒,甚至认为酒能通神。
本来酿酒不须杀生,并且可以成为药物之一种,不应列为宗教的禁忌;但因为佛教重视智
慧,若多饮酒容易乱性,而饮酒之后还能够自制而不致昏乱的人不多,所以,为了保持经常
清醒,利于精进的修行,特别是为了达成修定的目的,必须戒酒。至于一般大众,若据孔子
所说的「饮不及乱」,无伤大雅。所以若受五戒而不能戒酒,也可以舍掉酒戒或不受此一酒
戒,还不失为三宝弟子。 
    若将酒当做菜的佐料,如已没有酒味,失去醉人的力量,应该不在酒戒之限。故在中国
的新兴宗教──所谓理教也戒酒;当在必须用酒的场合,以醋代理,例如以醋代替烹饪的佐
料,因为此时的醋已无酒性。 
    如果进入荤菜馆或居家时家人之中有人吃素,也有人吃荤,能够使用荤素两种不同炊具
和餐具,是最为理想。因为荤素的气味不同,对于饮食者的感受也不一样,为了习惯上的理
由,保持清净是必要的。可是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在开悟传法之后,隐于猎人队伍之时,
仅吃肉边菜,而避菜边肉。不吃肉是为了慈悲众生,还吃菜是为必须生存,因此在生活条件
不许可强求的条件下,用肉食的炊具来煮素食,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对于烟、麻醉品的观念,在佛制的戒律,可因病而由医生处方使用;不仅是烟,乃至于
酒,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不算犯戒。当然,不能假藉治病而贪口腹之欲去吸饮烟酒和麻醉
品。抽烟是为防止瘴气,在瘴疠发生和弥漫的地区,出家人可以适量地吸烟;否则,为了威
仪,应该戒除。若是为了刺激、嗜好、无聊等原因而抽烟,那就不为佛戒所许。在南方热带
地区,嚼槟榔也是为了防止呼吸器官感染疾病;但是在不为治病的情况下,那就成了有失威
仪和损伤形象的一种恶习。 
    烟、槟榔都非饮食中的必需品,对人体少用是为了治病,多用则有害无益。例如:酒精
过量者中毒;烟的尼古丁则伤肺损气并为致癌的原因;槟榔的液汁,有损牙齿的健康,令珐
琅质受到腐蚀,佛教徒能够不用最好不用。 
    至于蛋类,应该是属于腥类,因为它可以孵成为雏,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如果持
素清净的人,最好不吃。虽然现在养鸡场所产的鸡蛋,是无性的,在消费市场所买到的都是
属于无生命的;但它很显然地并非植物,若从杀生的立场,吃无性卵,不算犯戒,也无损于
慈悲,若以素食的习惯而言,便应当避免了。 
    最好,关于乳制品,不属于肉食,也不属于腥食,因为牛羊吃草及五谷,所产的乳汁也
不含腥味。饮乳既未杀生,也不妨碍牛犊、羔羊的饲育,而且是由人来饲养、控制乳量的生
产,不会影响雏儿的生长与发育,所以,在佛的时代,普遍饮用牛乳,而且将乳制品分为
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级类,是日常的食品,也是必需的营养品,不在禁戒之列。 
2009-6-26 21:00: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问的是第一个胎从哪里来的?
2009-6-26 22:22: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剛好看到南懷瑾講金剛經是什麼
http://www.chinaart.com/nhj_14_big5.htm


為什么我不是我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
名諸佛。】

  這兩句話千萬注意!如果參加佛學考試,一定會考到的。「所以者何」,這是什么
理由?所謂我相,本來是非相,是假相,下面接著人相眾生相都是假相。佛學說的這個
「我」,就分析來看,我們現在一定是有個我,有個身體,佛學說這個身體是四大假合
之身,骨頭呀,肉呀,這些東西湊攏來而成的暫時的我。而且生下來到了第二天,那個
第一天的我已經衰老了,滿月以后,與第一天生下來也完全不同,十歲與一歲也完全不
同。總而言之,我們今天坐在這里,十二年以后的我們,全身連骨頭都換了。所以這個
肉體不是我,是假我,這是個工具,暫時借來用。等于這個電燈泡,暫時借來用一用。
所以此身非真我,是非相,假相,不要認假為真了。
  身體的我既非真我,那么我們的思惟意識,念頭是不是我呢?也不是,因為每一分,
每一秒思想意識都會變去;尤其年齡大的時候,過去幾十年,甚至現在說的話,都隨時
忘記,所以說能夠思惟、意識、念頭也非我,這些都不是我。「我」都尚且非我,那里
還有你、我、他,那都是非我,一切無相。萬有的相是因緣湊合,是假合的虛妄相,不
是真實。但是虛妄不是沒有,只是偶然暫時的存在而已。所以說我相即是非相;推而廣
之,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都是非相。金剛經使我們同時認清,不要被虛妄的人生,和物
理世界的暫時現象,騙去了自己的智慧,騙去了自己真性的情感。
  真性的情感這句話,有沒有問題呀?有問題!真性怎么會有情感,真性不是沒有情
感嗎?所謂情感者,即非情感,是名情感。情感也是虛妄相;但是,如果佛沒有情感,
佛不會發大悲心,大悲心即是情感心。不過,佛的情感不是癡迷的,一切相即是非相,
真正的悲心,沒有悲心的痕跡,只是理所當然而行去,道理就是如此。
2009-6-26 22:22: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刹那的存在就是存在,就是有,就是象。   如果你无相,什么也感觉不到,连无也不会认识到。
我思故我在。

请问第一个人怎么来到世界上的?
2009-6-26 22:26: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世间万物 无碍都是缘分组成的
缘分到了 自然就会有人出现了
2009-6-27 23:47: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
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
(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其他众生,除极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
知善,也不知恶为何事,只有随业受报的自然行为,而没有心意的造作在内。所以,人是道
器,只有人能修道,并能弘道,因此,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 
    杀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知是人,二、预谋而有杀念,三、杀死;否则,叫做伤害
或过失,不成杀人罪。至于人,是不论年龄、贵贱,不论成形或未成形,有知或无知,凡被
肯定是人者,皆不可杀。所以,不得堕胎,也不得以安乐死的名目来处理自己求死或已无自
觉意识的植物人;否则,就是杀人罪。此点请参考《正信的佛教》和《人生》第三十六期的
社论。 
    迄目前为止,医疗界呼吁人体器官的捐赠和移赠,比如眼角膜、肾脏以及其他脏器的捐
赠,是将没有使用能力的人体,局部令其复活,这是值得鼓励的事。如果在生前捐赠,当然
已经获得捐赠人的同意,纵然在死后移植,也必须预先取得死亡者生前的首肯,否则亡者对
于遗体尚有一分贪恋和执著,便会引起他的嗔恨及怨怒,甚至影响他的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
的去向。 
    自然死亡的人,通常于十二小时之内,神识未离,尚有部分知觉。从医学上判断已经死
亡的人,从佛学的观点看,未必就已真正死亡;但如果立下遗言,捐赠器官,为了挽救另一
人或数人的生命,这是舍身救人的菩萨行,因此,若生前确立有遗愿,移植人体器官当不成
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环境卫生的原因,必须处理蟑螂、苍蝇、蚂蚁、蚊子,
乃至于老鼠等问题,这在佛世已有成例。当比丘们的浴室、浴池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
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
佛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
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死。当然,不得用药物喷射杀
虫,只能以打扫、清理、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殖。如果环境经常保持整
齐、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纵然有虫蚁,也不会太多。 
    如果在耕种时,难免会伤及虫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活命,不用说耕种,就是日常行走
及其他劳务,也会无意杀死虫蚁。所以,只有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于
死亡之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不算犯杀生戒。当然,能够小心防止,减少杀伤虫蚁的机
会,是慈悲的表现。如果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便是没有慈悲心。 
    至于毒蛇、猛兽,以及毒虫之类,是他们过去世的业力使然,他们伤人,不出于预谋,
虽有恶行,没有恶心,所以,并不算造杀业,应受到人类的同情和保护。以今天人类的社会
而言,不仅可以防治受其伤害,也可以划出特定的空间范围,令其生存,或做到限制他们的
繁殖,不令其成为人类的灾害。此所谓宜用防治法,不宜用歼灭法,不仅培养了人类的仁慈
心,也对大自然的生态尽了维护的责任。 
    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
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有它的层次,植物是无情众生,
动物是有情众生。所谓众生,可分作三级,高级的为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有活的细
胞;二、有神经的反应;三、有思想及记忆。低级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
忆,虽有生死的反应,没有苦乐的感觉,更没有思想及记忆,所以叫做无情。中级的是动
物,只有少数如狗、猴子、马、象等高等动物有若干的记忆力,但没有思想力。至于下等动
物除了神经的本能反应,没有记忆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就会怕死。所以虫蚁都
会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险,植物则不然。因此,杀生的界定,就是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
而不及于植物。 
    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是因低级的鬼神,依草附木,以草木为庇护,为了慈悲鬼神,
不使鬼神生嗔,故不去破坏其居处,并非为了草木不可杀的理由。 
    微生物如细菌,从生物学上看,它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生物,既没有神经更没有记
忆和思想,不属于有情众生,可以说是活动的植物,所以,杀菌不是杀生。 
    关于水中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之外,尚有比较高等的生物,他们虽也没有神经,但已可
以算在动物之列,因此,佛世的比丘,用水需要通过滤水囊的过滤,把比较大的微小众生滤
出,比较小的就不管了。这是基于慈悲的观点,不忍目见生物而不救度。如果肉眼不能见,
或虽见而不能分辨是有情或无情众生,那就理会不到了。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
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
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
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
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
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
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
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
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
书。 
    如一九七四年越南沦陷于共产政权之后,向外流亡的难民一波接著一波,其遭遇有幸与
不幸。有的未及逃出越南境内,又被抓了回去;有的在海上漂流,葬身鱼腹;有的虽然逃出
越南,但无收容之所,甚至被遣送回去。不过,根据逃亡成功的难民所述的经验,如果达不
成逃出越南的目的,可以请国外亲戚或难民自己买鸟或鱼类放生,只要一次或两次就会见
效,顺利成行。 
    在《杂宝藏经》卷四记载: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之内寿命将终,要沙弥返回俗家,
七天之后再来,但没有说明原因。他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边的蚁
巢,众蚁慌张夺路逃生。但是蚂蚁逃生的速度那有池塘缺堤那么快速?眼看无数蚂蚁即将淹
死,沙弥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蚂蚁。过了七天,沙弥在
俗家玩得无聊,又回到他师父跟前。师父一见,觉得惊奇,问他这几天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沙弥以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非常恐惧,答说什么也没做。师父是罗汉,即用天
眼观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蚂蚁。后来这位沙弥转夭为寿,得
以长命终老。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
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
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
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
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
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
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
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足,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这些鱼群。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其他大乘经如
《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而另外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
的故事。如传说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著若干小乘比丘,他们本来不禁三
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不见为己杀、不闻为己杀、不疑为己杀的肉类。有一天,一位
比丘没有得到肉,正好有一群雁从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祷告说:「今日有僧缺供,大菩萨
你应该知道时间了。」雁群应声自动堕地而死。比丘本来不信大乘,不相信雁是菩萨,所以
用戏言来调侃大乘,想不到那一群雁就是菩萨显现而来感化他们的。小乘比丘惭愧不已,互
相传告:「这是菩萨,何人敢吃?从今以后,应依大乘,不再食三种净肉。」并且建塔营葬
雁体。 
    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
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
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年有数日
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就曾
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
隋天台智顗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
粮食饲予鱼鳖;陈宣帝时,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这
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盛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
史颜真卿撰有,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宋朝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师,也极力提倡放生。 
    明末莲池大师云栖祩宏是历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随笔》中有
〈如来不救杀业〉、〈食肉〉、〈斋素〉等文;又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
〈戒杀延寿〉、〈放生池〉、〈医戒杀生〉、〈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笔》中,也有
〈杀生人世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不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励戒杀放生。除了素
食的文字之外,他也写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以备大众于放生时,对所用仪式有
所依准。在现代人中,有弘一大师书、丰子恺画的《护生画集》计六册;另有一位蔡念生运
辰居士,一生提倡戒杀放生,他编集了历代有关动物也有灵性和感应的故事,成为一书,名
为《物犹如是》。 
    不过,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人口密度膨胀,生活空间缩小,要想求得一个绝对安全可靠
的放生池和放生区域,是相当困难的。其难处除了渔、猎的网捕射杀与打捞之外,也有自然
环境的限制。如今日的台湾与美国,只有野生动物保护区。此外,有人基于爱心或保护自然
环境的立场,劝导社会大众不要乱捕滥杀,以免破坏生物互相生克的自然协调,也是为了挽
救稀珍动物濒于灭种的危机,这些跟佛教放生的本意虽相应但不相同。如果我们仅把要放生
的生物无限制地流放在自然景观动物保护区,到了饱和程度,也会有人以控制繁殖和适量的
捕杀等方式来调节其生活空间的。 
    因此,我们到那儿放生?如果是鱼,有人用钩钓、网捞;如果是鸟,有人用枪射、网
捕。而且今日的鱼市场和鸟店,所售的商品很少是野生的,多半是来自人工繁殖的鱼池和鸟
园。那些动物,根本没有适应自然环境而自求生存的能力,放生,也等于杀生。放小的,被
大的吃掉;放大的,就进入餐馆的厨灶。而且,鸟类,尤其是鱼类,都有它们生存的习性。
一定的鱼类必须生存于一定的水质、水深和水流的环境中;买淡水鱼放于大海,买海鱼放于
淡水,都是大问题。如果是鸟园繁殖的鸟类,它们不曾在自然界觅食,便可能甚至不知草丛
树林间的草种树果等也可以作为食物;如果放之于原野,不是饥饿而死就是被其他动物或鸟
类捕食而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需要放生?是否还应该放生? 
    这确实是非常不幸的事实,自然环境的限制使得放生运动越来越困难。不过,放生的精
义在于当下放生的念头,如希望被放的生物能够延长寿命;至于能够延长多久?我们必须尽
到研究、考虑和照顾的责任。比如说,要放鸟类,就先得考虑放什么鸟、在那儿放、什么时
候放,才比较安全有效;放生鱼鳖水族,也当首先研究观察它们的生态、习性和来源,然后
选择最适当的时机,放到我们觉得最安全适合的地方。如果不能求得百分之百的可靠,有百
分之五十也不错,即使今天去放生,明天它们又被抓,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们的目的是为启发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济心,至于被放的众生,也有它
们自己的祸福因果和因缘。若在放生时,没有存心让它们重遭罗网而受刀俎之苦,且开示被
放的众生,为其说三皈、讲佛法;发愿回向,它们也能从此脱离异类身,转生为人,上升天
界,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我们但求能尽心而为,尽力去做就好。 
2009-6-27 23:53: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缘分从何而来。   万物没有,哪里会有缘?  缘什么?
2009-6-28 00:06: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缘分从何而来。   万物没有,哪里会有缘?  缘什么?
李云龍 发表于 2009-6-28 01:06

有个概念你要明白 不要拿万物当回事儿 因为万物都是“假”的
人眼和动物眼看世界是不一样的 你能保证自己看到的就是正确的?
都说猫狗能看到鬼 但人为什么就看不到?
那地球到底是怎么来的 其实说法也有很多种
多数认为是业力感召而来
给你举个例子 佛教相不相信有阎王爷?
即相信又不信 因为在佛教本意里 不相信这种迷信的说话
可是中国人都相信 一切事物随心想升 所以还真会出现阎王爷这么个东西

缘可以说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地球的形成靠缘 你我的相识也是缘 到处都有缘 都是缘
2009-6-28 08:32: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李云龍 于 2009-6-28 09:39 编辑

缘什么?  什么都没有,缘能无中生有?   无,就是无缘。

至于说眼睛的问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怎么知道狗眼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无论业力还是缘,第一个业谁做的。  第一个缘,缘什么?

这个问题答不出来,因果报应轮回就不成立。
2009-6-28 08:37: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你我都一样 现在都无法做到深知宇宙根本
你不相信佛教 就可以去问科学 但科学我想现在也没有答案
在深的东西 我也不想去回答了
一是你不相信佛教 二是你现在的科学知识水平不够(原谅我说的直白了些)
从古到今 尤其是现在最为突出 一些高僧大德其实都是科学家
他们虽没有去亲自研究 但对于现在新的科学理论 他们都很清楚
就是为了证明 佛法也是一种科学
我以前说过 世尊在2500年前 已经深知分子运动等等
但估计你也不太相信
如果我说 这个世界上以前就有人存在 而且寿命会达到几万岁 相信你更不会信
所以 我不太想多说什么了
如果你问我 诸如 什么是三皈依 这种问题 我会很高兴给你解答
但在深入的 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说什么了 只会越来越乱
世尊在阿弥陀佛经上曾说
当知我于五浊恶世 行此难事 得阿傉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是为甚难
就只可以知道弘扬佛法的难处 尤其是在末法时代
信佛也是靠缘分 等缘分到了 你自然就会信
2009-6-28 11:07: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出自南懷瑾金網經說什麼第十五講
http://www.chinaart.com/nhj_15_big5.htm

以身布施很難啊!譬如我們現在輸血給人家,或者把眼角膜捐給人家了,有人受傷,
需要一塊皮去補,把自己身上割一塊去幫他等等,都是身布施。另外媽媽生孩子,父母
帶孩子也可以說是身布施,不過看不出來,還布施得很愿意,很高興呢!勞碌一輩子,
最后被兒女罵一頓,說你這個落伍的老頭子,愈罵愈高興,這就是做父母的布施。其實
嚴格講起來,這不算布施,因為父母的愛兒女,是基于自己私心的愛。又如你愛一個人,
愿意為他服務,算不算布施呢?這是布施的行為而已。實際上,這是你的疑心,貪嗔疑
慢疑的疑,愚疑的疑。我們常常引用龔定庵的兩句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
護花」。真布施是舍掉自己舍不得的,是一種自我犧牲。譬如說只有砍掉我的膀子,才
能夠治好你,我愿意砍掉給你,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是布施。所以以身布
施,非常難。
  為什么這里提到身布施呢?大凡人生在世,有兩件事情最難布施,第一件是錢財。
我們常聽四川朋友講一句笑話,「錢、錢、錢,命相連」,那個錢真是與生命一樣要緊;
所以錢財最難布施。但是等到要命的時候,絕對慷慨的把錢財付出去,只要保命就好了。
  第二件是身布施難。最難布施的是「我」。佛現在講,假使有一個人,以恒河沙等
身布施,什么是恒河沙等身布施?我們一個身子犧牲了,算是一個身體布施,自己死了
以后,再來投胎,那個身子再來布施,生生世世都拿生命來布施,犧牲自己,為社會為
眾生,這是以恒河沙那么多的生命來作布施,這個是講數量之多;犧牲不只一次,犧牲
像恒河沙那么多次數,這是講生命的布施。

    老人的救生圈

  其次講時間,連續的布施,投胎再來,又來還是為眾生再布施,再來還是布施,經
過百千萬億那么多的劫數,都是以身布施,行菩薩道,這個功德你說有多大?所以有一
點大家要注意,常有人問我是不是佛教,我說我什么都不「叫」(教叫諧音),為什么
呢?我沒有資格當佛教徒,因為我沒有辦法以身布施。
  世界上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人,所行的真是菩薩道。曾告訴大家,二三十年前,我在
基隆的時候,一條船在海上碰到了臺風,那是海軍拍賣掉的舊船,快翻了。一個有肺病
的人在船上,水手拿了一個救生圈給他,他看見一個女的抱著一個小孩,在喊救命,就
把救生圈套上了母子倆個,自己就不要了。那個船員一上來看到,急得不得了,東找西
找又找一個救生圈丟給他;他一轉身,看到一個年輕人在找板子東找西找,很危急的時
候,他又把這個救生圈給這個年輕人了。他說你年輕還有用,我又老又病,沒得用了,
最后他犧牲了。這個就是菩薩,在危難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自己。
  所以我說我不是佛教徒,不能以身布施,你假使多跟我談一下,我就不高興了,心
想怎么搞的,盡講,我都累死了。這就是不肯以身布施,對不對?假使有人家要你幫忙,
多跑一點路,唉呀!我那么大年紀,還給你跑,這也是不肯以身布施。所以真正學佛,
以身布施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布施兩個字不可以輕易談,你說這里出十塊錢,那里出一百塊錢,是布施嗎?你是
算過的,這一百塊錢拿出來,對自己沒有什么影響,因為還有八千一萬在身上;那不算
布施。只有自我犧牲去助人救人,才算是真布施,所以真正的布施之難,這一點須要注
意。至于有些人布施了一點錢,還希望留下一個名字,走過來看看,啊!我都布施了,
怎么還沒有名字?那個不是布施,而是施布了,布施倒過來了。所以學佛要了解布施之
難,真布施須要真放下。這里談布施沒有提到錢財,只說以身布施,這樣一個人,無始
劫來以身布施,這個功德當然很大,但是佛又說了:
2009-6-28 12:14: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一個生命如何來
第一個星球如何形成
第一滴水如何形成
第一陣風
第一團火
第一個....
你是說你要完全了解這些了
才能放下你的執著?
2009-6-28 12:22: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出自南懷瑾金網經說什麼第十六講
http://www.chinaart.com/nhj_16_big5.htm

被輕賤的前因后果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
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個大問題啊!佛告訴須菩提,假使有人誠誠懇懇學佛,研究金剛經,結果一輩
子倒楣,為人輕賤。有人事業很好,生意也做的很大,功名也很好,偏要跑來學佛,我
說你不要搞啊!這個事情不是好玩的,學佛就要倒楣的。他說菩薩會保佑發財;我說佛
不管這個事,因為佛學是空道,你要學只有放下。當然也有些人學佛反而發了財,大部
分都是遭遇更多困難。不但學佛如此,信別的宗教也是一樣的,很多人說自己一輩子作
好事,結果倒楣透頂,什么壞事都到他身上。歷史上司馬遷也懷疑這個問題,善人做好
事,偏要倒楣;壞蛋個個好得很,身體又健康,精神又好又發財,又有辦法,這個世界
上因果報應到那里去了呢?這是個大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上。佛法講的因果是講
三世,認為生命是連續不斷的,不是現在這一生,佛在別的經典里答覆過這個問題。有
人問過佛說,為什么世界上有許多人做好事,結果卻那么慘呢?佛說因為他過去的惡業
還沒有報完,所以先還這個惡報的債。他現在又做好人又做好事,那是將來或他生來世
要去收帳的。
  講到三世因果,大家很不容易相信,因為看不見的原故。其實很容易看,我告訴你
一個辦法,可不是神通啊!不要瞪起眼睛,以為有個法子傳你。你只要看看我們自己一
生就曉得了,尤其我們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我們中年所遭遇的環境,是年輕時候已經
埋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輕及中年自己所作所為的結果。把人生分三個階
段,二十歲前當前生,二十到四十當這一生,四十到六十當后生。這個三世因果也差不
多了。或者看近一點,昨天就是前生,今天就是現在生,明天就是來生。
  我們很多同學常常跑來跟我開玩笑,老師啊!我前生究竟是什么變的?我又沒有神
通,但是你自己可以看得見啊,「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你這一生所遭遇的事,
就是前生的果報,「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佛法最難之處就是這個三世因果,六
道輪回,它承認生命是永恒的,但生命的現象則是變來變去的。
  中國文化易經也講因果,可是易經的因果,與三世不同。像代表儒家的孔孟學說,
與代表道家的老莊學說,個個都談到因果的道理。金剛經的這一節,特別提出來,假使
有人讀念這個經典,結果為別人輕賤,被人家看不起,就是笑你,甚至說現在的時代,
最落伍的是學佛的人。隨便搞一個玩意都好,怎么去學佛?好像一學佛,這個人在社會
上已經被打出去了,落伍到極點,處處被人家輕賤、看不起。佛說你要知道,以因果報
應來講,是因為這個人先世的罪業,應該墮于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
為消滅」,換句話說,將功折罪,抵那個罪。因為現在做好人、做好事,把過去生的業
報減輕了,消滅了,而另外得一個果報;這一個果報太不容易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大徹大悟,要成佛。
  我們聽了佛這個話,只好對他老人家說,你老人家說的是對啦!但是我是不敢啦!
只好客氣一點。你要曉得,世間的福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想大徹大悟而成佛呢!但
是禪宗的頓悟觀念很流行,一般人都想學禪,而且每個年輕人學禪,都等在那里開悟。
還有個同學說,已經坐了一個月了,怎么還沒有開悟?我說慢慢等吧!再等下去吧!金
剛經現在告訴你,你看懂了吧!要把過去、現在,自己身心的業報清理完了,開悟的那
一點消息才會來,所以永嘉禪師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宿債」。我們人生
在世,一切的因果和遭遇,本身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才有其必然的結果。所以金剛經
這一點,大家不要輕易的看過去了,這是反轉來告訴我們,要如何修持才有結果;必須
先要真修行消掉自己的業報,智慧才能啟發。過去生的業報沒有消減,智慧是啟發不了
的;因為你還在受罪,所以不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會大徹大悟。
2009-6-28 14:29: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
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
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 
    又有人问,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而使他人亏本,又该如何? 
    也有人问,佛教徒可以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房地产买卖等活动吗?因为这些事都有
投机性质。 
    更有人问,佛教徒可以做粮食饲料等的买卖吗?如果粮食饲料是被买去喂畜牲,是否间
接助长了他人的杀业?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面对而加以检讨的。首先必须了解,在释迦牟尼佛时
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①宗教师的婆罗门,②从事军政的刹帝利,③从事工商
的吠舍,④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
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可见佛教徒从事工商业是正当的。 
    至于说,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并不是必须的手段,
而是一般人的习惯和心理所造成的。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唯
有信用可靠,才能够可大可久,否则为何许多商号都要以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
做号召?我曾经说过:「如果跟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担心他欺骗你。」相对地,
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徕顾客,这不仅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
甚至连一个小商人的基本观念都尚未建立。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行业往往漫天要价,目的是等著顾客就地还钱;但也有类似的行
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我们做为佛教徒,应该带动风气,诚实无欺。也许刚开
始时,生意差一些,利润少一些,日久之后,你的信誉就能为你赚钱。 
    一般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态;做生意一本万利,想当然是为了使个人生
活有保障,乃至为子孙万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荫。但是,时代已经改变,观念已经不同。现
代的大企业家,不应著眼于自利,而是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社会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取之
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完成事业为目的,造福人群为理想,就没有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
于普通人的智能体能,虽然不足以为社会大众提出多少贡献,但至少也该负担起个人的生活
开销,进一步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这是互助,也是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须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论是资金的、智慧的或劳力的。身为佛教徒,更不
应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的想法。因为社会是群体的因缘所成,我们参与
社会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互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存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且把赚来的钱做合理的支配,而不仅
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钱,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善生经》
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
外,④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
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
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
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既然
如此,怎会自己赚钱而使他人亏本?当然,当你开的店经营不善或公司亏损累累时,不免会
想脱手转让。由于各人的经营观念和方式有别,社会关系也不同,知识能力也相异,因而同
样的行业和生意,在不同的经营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某甲会蚀本,某乙可能赚钱。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烫手山芋丢给人的心态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为承购你的原有产
业而大发利市。同时,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好的,别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别人
也认为不好。只要你对自己卖出的东西不做虚伪宣传,那么,一旦有人愿意承购,他一定会
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对方蚀本,这也不是你的存心,与你无关。总之,佛教徒做任何事
业,都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至于结果如何,不是你的责任,不必耿耿于怀。 
    股票和房地产买卖,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的投资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运用民间
游资,透过股票市场成为企业投资的资本,是发展工商、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金融事业,应
属正当的投资。但问题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制造股票行情,并操纵股票涨跌,这是不
道德的。要操纵股票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一般投资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买进卖出,故其
中不免有些冒险的成分。在金融稳定的社会,操纵股票是犯法的,大企业家虽然拥有大量的
股资,也不致于操纵市场制造涨落,否则会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至于房地产投资,也是正当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人所诟病的,是指炒地皮,垄断房地
产,不论购进或抛出都操纵于股掌之上,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佛教徒应该避免。若以正当的
价格做合理的买卖,也是一种商业服务,没有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将钱存入银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方法。而以民
间的小额存款互相周转或者集中投资于某些大企业,也是自利利他、繁荣社会经济的途径,
值得鼓励。不过,若为贪取高利而放高利贷,等于火中取栗,危险性大,往往连母款也被倒
掉。佛教徒不可因贪高利而放款,一则自己没有保障,二则对人剥削太多,有伤慈悲,最好
不做。 
    至于商业的种类,古时有谓三百六十行,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可能超过三千六百行。不
过,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
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
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
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
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
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佛教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
的,应该避免。 


□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
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
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
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
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
称之为「爱」。爱除了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之外,也有「有我」和「无我」之别。佛菩萨的
慈悲是无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我的;亲子之爱是无条件的,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
能是有条件,也可能是无条件的。佛法是要从基础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悲。 
    由于佛菩萨可以无我,众生不可能无我,因此要教导众生从有我的爱而渐渐进入无我的
慈悲;也需要先从有条件的爱,而加以净化成无条件的爱。因此,佛教不能一开始就叫人离
开感情生活。 
    至于佛教徒应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呢?家庭是感情关系的基础。家庭的基础从伦理上说是
亲子之情,它的构成始于男女的夫妇关系,继而从家庭成员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亲戚朋友。这
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活动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国有句俗谚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
朋友」;又说「夫唱妇随,白首偕老」。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为基点。如果没有情,就像机
器没有润滑的油,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损伤。佛法目的不外为教化世
间凡夫,诱导凡夫将矛盾化为和谐。因此,佛法有两个不变的法门──智慧和慈悲。智慧是
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来指导慈悲、运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从混乱变为条理,从
矛盾成为和谐。情感如果离开理性的智慧,就会泛滥成灾,自害害人。 
    有一部佛经,叫《六方礼经》,其中提到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有一种宗教信仰,教
人专门拜方位。如有一次佛看到一位叫尸迦罗越的青年,正非常虔诚地礼拜六个方位,便问
他拜的是什么。那位青年说不出所以然,只回答这是父亲的意思,父亲在世时拜方位,他去
世之后儿子也应照著拜。佛陀告诉他,佛教也拜六方,如其以孝顺父母为东方,恭敬师长为
南方,夫妇互相体谅为西方,爱护亲友为北方,体恤仆从部属为下方,尊敬出家修行人为上
方;同时并说明了父母对儿女、师长对弟子、部属佣人对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门对俗人,各别
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像这些都属于感情的范围,是人间的伦理关系。能够善于处理感情
问题而过正当的感情生活,就是修行佛法的开始。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维摩诘的一段问话。 
    菩萨问维摩诘说:「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等眷属,还有部属和朋友,这不是很累赘
吗?」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维摩诘答道:「我的母
亲是智慧,父亲是度众生的方法,妻子是从修行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
心和诚实;我有家,但它代表毕竟空;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就是各种不同的修
行法门,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 
    这一品涵盖了在家人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人事物,维摩诘不但不因有这些累赘而不自在,
反以大智慧来运用大慈悲。他虽然过著与一般人相同的感情生活,但是自有其解脱自在的内
心世界。 
    可见,佛教徒并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来指导感性;以感性来融合
理性。能够以理性的智慧来指导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过得非常丰富、顺利、左右逢源,而
且自利利他。 
    所谓佛法的指导和智慧的原则,是教我们如何处理感情问题,而不是要我们放弃、排斥
或厌恶感情。如果用情不当,会带来困扰;用情没有节制,也会造成灾难。例如:父母对子
女固然要爱护,但是溺爱,反而害了子女;男女之间应该相爱,可是婚外情或婚前复杂的感
情生活,不仅会惹来家变的麻烦,也会给社会制造纠纷。另外,对亲戚朋友以及师生之间、
主仆之间等等关系,也都要基于理性而付出感情,否则徒生困扰。佛法,并非反对感情生
活,而是要指导我们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2009-6-28 22:31:5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