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neigefemme

尋求一起網上學習佛法的朋友[雷恩]

1165
回复
7924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今日是佛陀聖誕
願我們都能精進修行
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2009-5-2 13:31: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5-2 15:43 编辑

本月唸誦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經文出處
http://www.amituofohouse.org/viewthread.php?tid=467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遶,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遶,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諭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遶,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慇懃勸請轉妙法*。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毘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噉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遶。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  妓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恚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  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  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剎,  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遶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  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  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荼,  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  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  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  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眾圍遶,
 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  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  我見恒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  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  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  於彼無盡語言海,
 恒轉理趣妙法*,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  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  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  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  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  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  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諸威力,  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  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  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  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  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  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  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迴向諸善根,  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恒清淨,  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  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  未來際劫恒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  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  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  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覩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  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恒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  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  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  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銷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  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  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  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  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踊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2009-5-2 13:39: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編輯多次  不知出了什麼問題
法*的輪字老是成了*
怎麼改都改不了

請大家見諒

阿彌陀佛
2009-5-2 14:46: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三昄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領大眾  一切無礙

回向
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color]
2009-5-2 14:55: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法基礎  (轉載自佛陀教育中心
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11.php)

1-1. 佛陀不是神

學佛的人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者,世人尊稱為:佛陀。在歷史上恰巧和至聖先師:孔子出現在同一時代,是一位覺悟自身同時又覺悟萬法的聖者。

  當他在人世間,親歷了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苦後,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出離心,修苦行達六年之久,但未得到解脫,故放棄苦行,調整身心,步行到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時,發大願:「不成正覺,誓不起座。」隨即進入甚深禪定,觀十二因緣,與自心煩惱心魔展開日以繼夜地搏鬥;終於在第四十九日夜半,看見明星出現,豁然覺悟一切真理,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從此世人就尊稱他為佛陀,聖號就是釋迦牟尼佛。當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即是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無明煩惱障蔽了佛性。」

  「佛」究竟是什麼?有人根據其他宗教的理論,稱之為「神」。西方「神」的概念是:「自有,永有。」、「全知,全能。」、「萬物之創造者。」,神與人是「能造」與「被造」的關係,人永遠是神的子民。東方宗教中「神」的概念則是:循「道」修行的成就者,「道」是「真理」,是「先天地而生之形而上道。」東西方宗教中的「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不死。所不同的是,一個是「自有,永有」,一個是人可以修成。然而佛並非宗教意義上的「神」。

  佛與神有本質上的區別,佛:梵語譯意是「覺者」之意,即自覺,覺他,覺萬法。這個覺不是孔子的先知先覺,這個覺不是源於六根的覺,而是自性的醒悟,是擺脫五蘊,萬法等一切生滅法,直接引導至不生不滅的「實相」。這種覺悟打破了一切有為法的不究竟,超越了時空及生滅與幻化,覺知自身與眾生原本清淨的如來自性。這個如來自性,不是成佛才有,而是人人本具,眾生皆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即「人人皆可作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眾生與佛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這一點說明佛教是不承認「神」的權威,佛教將「神」認知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眾生,稍比人道多一點殊勝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議的神通,通常樂受多於苦受。然而福報享盡時,仍會墮落輪迴。所以即是神,也有生滅。生滅之根本即為因緣果報,緣生緣滅本屬幻化,常受到自身因緣牽制未得解脫,因此不得自在。

  「佛」是佛陀的簡稱,本意為「覺者」或「智者」,佛教賦予更深的涵義:1、正覺;2、等覺或遍覺;3、圓覺或無上覺。並說明一切眾生都可透過佛法的修持而成佛,因為眾生與佛陀在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佛陀不是宗教意義上的「神」。

名詞解釋

萬法
因緣而生的萬事萬物,及其事理,規則。其中包括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法。

發大願
願即誓願,發大願即發大誓願。

禪定
禪為梵語禪那之譯音,意為思維修,亦譯為靜慮。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意。定為梵語三昧之譯,心離散亂而止於一境。

十二因緣
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無上正等正覺
能真正平等地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眾生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顛倒妄想
又作微細精想。指識蘊。眾生之識(心)為虛妄顛倒,如急流之水望似恬靜,其實流急微細而不可見,故識蘊稱為顛倒妄想。

六根
人的感觀,也稱六入。佛學中將其歸納為眼;耳;鼻;舌;身;意總稱六根。

五蘊
即色;受;想;行;識。

實相
即真如,究極之真理,或曰法性,即空中之真諦,離虛幻之相,為真常之性,亦即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常住之性。

如來自性
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而來,《轉法*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也即是眾生皆具的自性。

神通
指由修禪定與智慧而獲得的超自然、無礙自在、神變不可思議之妙用。又稱神通力、神力、通力、通。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六種

福報
佛教術語,福利之果報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報。增一阿含經曰:「雖受梵天福,猶不至究竟。」百論上曰:「福報滅時,離所樂事。」大乘義章九曰:「依智起福,依福起報。」

緣生緣滅
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自在
謂遠離煩惱之束縛,身心自由通達,所作所為皆進退無礙。音譯伊濕伐羅。由於自在系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的功德,故佛亦名自在人。

正覺
如實地了覺一切法的性質及相狀。

等覺
不僅自覺(自我覺悟),還能平等普遍地覺他(使眾生覺悟)。

圓覺
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已達到圓滿的境地。
2009-5-4 14:48: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5-7 15:53 编辑

佛法基礎 (續)
2.佛法在中國
2-1. 佛法的傳入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1.php
佛法傳入中國,是一劃時代的歷史事件。整個的傳入過程是一個佛教由外來文化逐漸變為中國文化一部分的歷史過程。佛教的傳入也說明中國具有容納佛教文化的土壤。佛法自傳入中國那天起,就逐漸地開始了它的中國化的歷程,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過程,終於形成了特有的中國佛教,及系統化的中華佛學,並使其成為東亞及近代世界佛教文化的源頭。中華佛學的形成和發展,對世界文化、宗教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釋尊滅度後,兩千多年來,逐漸向外傳播,南傳至錫蘭到緬甸、泰國、東南亞,北傳至中亞到中原及藏地、朝鮮、日本。近年來更遍及於英、美、德、法諸國。其中弘傳最廣,首推中國。

  佛教東來,相傳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然而永平之前,早有佛法東來的史跡,如列子仲尼第四謂:「丘聞西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由此推斷孔子已知佛為大聖人。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記載:「……又始皇時,有諸沙門釋利防等十八賢者,齎經來化。始皇弗從。遂禁利防等。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此說法在佛祖統記中亦有記載,文中「釋利防」譯名「室利房」。

  魏書釋老志記載:「漢武元狩中,霍去病獲昆邪王及金人,率長丈餘,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燒香禮拜,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此中所謂丈餘金人,可能是指佛像而說。

  佛祖統記載:「……及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之教。」

  以上諸說,雖可視作永平以前佛教已東傳中國,但皆為片段史料,無其他文獻足以證明。而在史書上記載,為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載楚王英喜為浮屠齋戒祭祀事。傳謂「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喜為浮屠齋戒祭祀。八年(永平),詔司天下死罪,皆入縑贖,英遣郎中令奉黃縑三十匹,詣相國曰:「托在番輔,過惡累積,歡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贖衍罪。」相國聞,詔報曰:「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沙門之盛饌。」

  該詔書賜於永平八年,書中有浮屠(即佛陀之義),伊蒲塞(今稱優婆塞,為佛門在家男信眾),沙門(即出家僧眾)等譯名,可見當時已有佛教之儀式,翻譯事業也已經開始。按漢代中國與西域交通而言,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交通已互通,其後霍去病出擊匈奴,李廣利攻伐大宛,自敦煌至鹽澤皆為漢有。宣帝時命鄭吉為西域都護,天山南北及蔥嶺以東諸國,都為漢屬。那時交通已通達,佛法東傳,自屬可能,不過一般公認佛法於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入我國。

  我國正史所載,後漢書西域傳謂:「明帝夜夢金人,長大,項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

  資治通鑒漢紀三十七謂:「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

  以上二說,略而不詳,佛祖統記中有較詳盡記載,並且成為公認的說法,謂:「……(永平)七年帝夢金人丈六,項佩日光,飛行殿庭,但問群臣,莫能對,太史傅毅進曰:臣聞周昭之時,西方有聖人者出,其名曰佛。帝乃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使西域,尋求佛道。十年,蔡愔等於中天竺大月支,遇迦葉摩騰、竺法蘭,得佛倚像梵本經六十萬言,用白馬馱著到達洛陽,法蘭以沙門之禮相見,住於鴻臚寺。十一年,敕洛陽西雍門外建立白馬寺,摩騰開始翻譯四十二章經,藏梵藍本於蘭臺右室,圖佛像於西陽城門及顯節陵上。」

  綜合上述所言,佛教來華,時間當在漢武帝之後,明帝時印度沙門來華時,朝廷基於尊重緣故,於是記載入史籍,流傳於後世。其後西域譯經大師相繼東來,宣譯佛經,中國有志之士也相繼西行求法,所以釋迦世尊的經教就漸漸在中國流傳了。

  中國很早就有了本國出家佛教徒,漢明帝司空陽成、侯劉峻出家是最早的記載。但最初那些僧人僅是從師出家,剃除鬚髮,照戒律生活,還沒有受戒的制度;到西元250年,來自中印度的曇柯迦羅在洛陽白馬寺正式建立戒壇傳戒,中國才開始有了如法的比丘。由於沒有外國比丘尼到來,最初女人出家為尼的也只是落髮罷了;稍後從大僧受戒,此時的受戒制度仍不完備。到了西元429年,由斯里蘭卡先後來了以鐵薩羅為首的十九位比丘尼,才使她們的受戒真正完備;從此,中國有了如法如律的比丘尼。

名詞解釋

釋尊
即釋迦牟尼佛。

滅度
即涅槃或圓寂。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

受戒
出家人受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之分,各有儀式及儀軌。

戒壇
受戒之壇場。梵語云:曼陀羅,為比丘受戒法的場地。

如法如律
即遵循佛法及戒律


2-2. 經典的翻譯 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2.php

佛教在中國的弘傳是和佛經的翻譯事業分不開的。最早的翻譯,是迦葉摩騰、竺法蘭在漢明帝時開始翻譯《四十二章經》,據說還有一些其它的經典。這就是最早的翻譯。

  在初期(西元二、三世紀)的譯師中,我們不能不提到安息國(在今伊朗一帶地方)的安世高,月支國的支婁迦讖,康居國(在今蘇聯吉爾吉斯地區)的康僧鎧、康僧會,和一位有月支人血統的最早西行求法之一的中國僧人竺法護。同時還有朱士行於西元260年西行求法。由於他們的努力,不少聲聞乘和大乘的經文被翻譯為漢文。

  這些譯師主要有兩個系統:一是小乘學派,以《阿含經》和《禪數經》之學為主,以安世高為代表;二是大乘學派,以《般若經》和《淨土經》為主,以支婁迦讖為代表。兩派同時並行。

  當時翻譯事業還在初始時期,限於各種條件,還未能有計劃、有系統地翻譯,此時所翻譯的經書很少是全譯本,而翻譯文體也還沒確立,但是譯師已經出色地做到了開闢園地的工作,為佛教在中國思想界樹立了地位,影響深遠。

  佛教在中國的大流行,開始於四世紀,當時中國僧界道安法師是一位重要人物,是起了很大積極作用的佛教領袖。他是我國最早的熱心傳教者,曾經派遣徒眾到各地大弘揚佛教。他又是我國第一個僧伽制度建立者。他努力尋求戒律,彌補當時律藏不齊全的缺陷,並制定了當時全國效法的僧尼規範(中國僧人出家後,廢除原有姓氏,一律以「釋」為姓,是由道安提倡開始的)。道安法師整理了已譯出的經典,撰成了中國第一部「經」;他極力獎勵翻譯事業並第一次總結了翻譯的經驗。在道安法師的引導下,翻譯出許多重要經論,集中和培養了許多學者和翻譯人才,為後來鳩摩羅什的大規模翻譯事業預留下潛在的有利條件。

  道安和他的弟子們尋求戒律的熱心,對於律藏的完備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道安在世時,已經得到大量的戒本,並且翻譯了其中的一部分律文,可惜那些書已經失傳了。不久之後,來自喀什米爾的弗若多羅和曇摩流支,先後幫助鳩摩羅什譯出了多部《十誦律》,這部律得到鳩摩羅什的老師卑摩羅叉的協助,在江西大為弘揚;佛陀耶舍(也是喀什米爾人)在西元410年又譯出了曇無德部《四分律》;奉佛音尊者之命,由斯里蘭卡來到中國的僧伽跋陀羅譯出了《善見律毗婆娑》,五世紀初法顯法師遊歷天竺,主要也是為尋求戒律而去的。法顯法師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國古代偉大的求法者和旅行家,他的不朽的「遊記」和其他方面的成就,可能容易令人忽視他最初求律的動機和這方面的成就。他除帶回許多書籍外,並且帶回了《摩訶僧祇律》和彌沙塞部《五分律》,前者已由他自己和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的佛馱跋陀羅譯為漢文,後者則在他逝世後由佛陀什(喀什米爾人)翻譯了出來。另一位偉大的求法者,七世紀的義淨,也是抱著學律的志願而遠遊的。他帶回了律文,而且譯出了一切有部的十一種著作,從而使律藏大為完備。漢文譯出的律藏有《四分律》六十一卷,《一切有部律》一百五十七卷,《十誦律》六十一卷,連同各部的羯磨文和戒本及解釋律文的諸論,先後譯出而今現存的約五百卷。後世中國高僧們關於律部的著作,現存的也有五百卷以上。至於中國比丘戒的傳承,在南北朝時代,北方傳《四分律》,南朝是《十誦律》,到了隋朝統一中國,政治上北統南,佛教戒律也是這樣,從隋代起,只傳流北方曇無德部的《四分律》。藏語系佛教地區則向來是傳一切有部律,傣族地區則流傳著與斯里蘭卡、緬甸等國相同的上座部律,與《四分律》(法藏部律)同一源流。

  佛教經論大規模有系統的翻譯,應該說是開始於五世紀初的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法師的翻譯事業,有著前人所未有的優越條件,那就是當時政府(姚秦)的大力支持和在道安影響下聚集的一大批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義學僧人的輔助。但是鳩摩羅什法師的偉大成就在於豐富的學識和持久的努力。這一位有印度血統在今天中國西北(新疆庫車)出生的智慧卓越的大師,是中、印兩大民族共同的光榮。鳩摩羅什法師和後來的玄奘法師是翻譯事業中兩大巨匠,他所譯出的三百多卷典籍,不僅是佛教的寶藏,而且也是文學的重要遺產,對於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上的影響非常巨大。在鳩摩羅什法師的講授和指導下,造就了成千的人才,使當時的佛教的地位大大的提高和逄勃發展。就佛學方面來說,鳩摩羅什法師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於介紹龍樹菩薩創立的中觀系統典籍。由於他的努力,這一系列的經論著作,如《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維摩詰經》、《法華經》、《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金剛經》等,以及《大品般若經》的解釋,《大智度論》傳到中國來,為中國法性宗開闢了廣大的彊域。其次,鳩摩羅什法師還翻譯出聲聞乘一部重要論著《成實論》,起初與中觀三論(或《四論》:《中觀三論》加《大智度論》)相輔流行,之後逐漸形成了獨立學派,在南北朝期間盛極一時,後人稱為成實師。這一學派在聲聞乘中是比較接近大乘法脈。

  鳩摩羅什法師的翻譯事業在西元401-413年間,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大乘空宗龍樹、提婆的學說。羅什之後,重要譯師相繼來到,主要經論不斷譯出。如覺賢於西元418-421年譯出《華嚴經》,曇無讖於421年譯出《大涅槃經》,求那跋陀羅於443年譯出《楞伽經》等,這些經典的譯出對中國佛教義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元六世紀初菩提流支來華(508)創譯大乘有宗無著、世親一系的論典,其中《十地經論》影響尤大,傳習者形成地論師一派(分南、北兩道)。以後真諦三藏(498-569)於西元546年來華,563年譯出無著的《攝大乘論》和世親的《釋論》,564年譯出世親的《俱舍論》。566年到567年又重譯《俱舍論》。真諦不僅是翻譯大師,而且也是一位義學大師,來華日久,擅長中國語言,所譯經論,隨翻隨講,弟子記述成為義疏。傳習者稱為攝論師及俱舍師。真諦到中國後二十餘年遭逢兵亂,於顛沛流離中仍能譯出一百數十卷重要經論,形成中國佛教的重要義學派別,是鳩摩羅什以後~玄奘以前二百餘年中貢獻最大譯師。

  據玄奘所傳述,戒賢生於西元528年,由此可以推定護法約生於530年。而真諦生於498年,故真諦長於護法三十餘歲。又真諦譯有陳那著的《無相思塵論》(即玄奘譯的《觀所緣緣論》)和《解拳論》(即義淨譯的《掌中論》)。陳那是世親的弟子而為護法之師。可見真諦是介於陳那、護法之間的佛教有宗大師。玄奘所傳,以護法的學說為正義,其門下傳述以真諦之學及地論師之說為舊說或舊譯,而稱玄奘所傳為新譯,古人(唐靈潤)歸納有十四義不同。如舊譯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新譯則認有一分無性(佛性)有情;舊譯認為佛果理智不二,新譯則認為理智各別(即分斷、智二果);舊譯於三性中遍計所執及依他起二性俱遮,新譯唯遮遍計所執;舊譯以緣起之本唯在第八識,新譯則各識及相應心所皆為緣起之本。又真諦譯之《轉識論》以阿陀那(阿賴耶識之別名)為第七識,新譯則以為第八識。真諦所傳之攝論宗更立第九識,新譯則無此說。總之,新舊兩譯同屬有宗,宗旨相同,因時代先後,各成一家之言,義解稍有差異,也很自然。但真諦所譯傳之學在隋唐之際的中國佛教界曾激起很大波瀾,因而引起了後來玄奘法師到印度去深入研究的動機。真諦來華後至玄奘赴印前的八十餘年中(546-627),印度佛學也經歷了劇烈的變化。最初護法和清辨興起了空有之諍。接著月稱和清辨同室操戈而使空宗分成為自續、應成兩派。月稱又和月宮進行了長期的論戰。護法的弟子法稱也對祖師陳那的因明進行新的改革。學說總歸是辨析日精、後勝於前的,玄奘法師所承之學大體說來是較舊譯更為精確的。這一位孤征十七載、獨行五萬里、足跡遍於西域、印度百三十國而且留下一部不朽的遊記《大唐西域記》的偉大旅行家,這一位通達中印文字、洞曉三藏教理,以留學僧身份出任當時印度最高學府那爛陀寺的講席,受到了印度及西域各國國王和僧俗人民歡迎敬重的偉大的佛教學者,玄奘法師以畢生精力致力於中印文化交流事業,譯出經論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約五十萬頌),玄奘法師系統化的翻譯規模、嚴謹的翻譯作風和巨大的翻譯成果,在中國翻譯史上留下了光輝典範。他的成就和貢獻在佛教上、學術上,都是非常深遠的。玄奘法師不僅全面系統性譯傳大乘瑜伽有宗一系的經論,而且把空宗的根本大經《大般若經》二十萬頌也完全翻譯過來;又把小乘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論典幾乎全譯過來。另外,他又獨得印度一位罕有的佛教天才大師護法菩薩的秘傳之作,如和會空有兩宗的《廣百論釋》和編入《成唯識論》的護法正義,印度都無傳本。由此可見,玄奘法師實為印度佛學發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故在戒日王為他舉行的十八日無遮大會上,他高踞獅座,陳義立宗,無人敢出而與他對揚爭鋒。因此,大乘學者共尊他為「大乘天」,即「大乘的神」,為中國贏得了當時兩大文明古國間學術上最高的榮譽。百餘年後,日本僧人金剛三昧(西元818年前後在華)遊印時看見中、印的僧寺中都畫有玄奘所著的麻履(即麻鞋)及所用的匙、箸,以彩雲烘托,「每至齋日輒膜拜焉」(見段成式《西陽雜俎.前集》卷三及《續集》卷二)。可知印度當時佛教界已把玄奘的麻鞋當作佛的足跡一樣敬重、供養了。一個學者在外國享到這樣高的尊敬,除了各大宗教的教主,歷史上尚無第二人。直到現在日本佛教學者仍然認為玄奘法師這樣的人才,只有中國這個偉大民族才能產生出來,玄奘法師確實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法顯法師於西元399年,以六十五歲高齡發跡長安,涉流沙,逾蔥嶺,徒步數萬里,遍遊北印,廣參聖跡,學習梵文,抄錄經典,歷時多年,復漂洋過海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經耶婆提(今印尼)而後返國。時年已八十歲,仍從事佛經翻譯。他著有《佛國記》,成為重要的歷史文獻。義淨法師稍晚於玄奘,取道南海去印度求法,經時二十五載,遊歷三十餘國,尋求律藏,遍禮聖跡。回國後翻譯經律五十多部二百多卷,撰有《南海寄歸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法顯、義淨和玄奘法師一樣,都是以大無畏的精神,為法忘軀,為求真理而百折不撓。他們是不朽的翻譯家、思想家和旅行家,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漢語系佛教翻譯事業持續了十個世紀(二至十一世紀),翻譯過來的經律論三藏共有一千六百九十餘部,六千四百二十餘卷,著名的本國和外國來的譯師不下二百人。除前面提到的之外,如印度的曇無讖、佛馱跋陀羅、菩提流支,巴基斯坦的闍那崛多和施護,阿富汗的般若,柬埔寨的曼陀羅仙和僧伽婆羅,以及斯里蘭卡的弘傳密教的不空三藏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通過眾人持久不懈的辛勤努力,把佛教的聲聞乘、性、相、顯、密各系統的學說都介紹到中國來,從而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巨大寶藏。中國古代的翻譯事業,為燦爛的中華文化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是無可匹敵的,是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

  但是,我們還必須指出容易忽略然而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一兄弟民族在創造全民族的文化中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和出色的成績;在佛教方面尤其如此。西藏在吐番王朝時期,由於文成和金城兩公主的下嫁,引進了盛唐文化和佛教的信仰,並創制了通用至今的文字。到赤松德贊時期,迎請了當時最著名的顯教學者寂護、蓮花戒和密宗大師蓮華生大士等建寺立僧,從事系統的翻譯,同時經沙洲向唐朝禮請漢僧前去傳授禪宗,講經說法,到赤熱巴中(即巴黎可足或彝泰贊普,815-836在位)時,又迎請印度大德多人和西藏學者一起議定譯名,校正舊有譯文,補譯大量經論。西元十世紀以後,西藏開始了佛教後弘期,三、四百年間印度和西藏兩地傳法求法的大德往來不斷。舉其最著名者,如出生於孟加拉的阿底峽尊者(982-1053),是印度當時學德崇高的大師,於1042年應請至藏,創立噶當派。其學說為後來宗喀巴大師(1357-1419)所繼承,創立了格魯派(即黃教),遍傳藏、漢、蒙廣大地區。又西藏的噶瑪巴曾三度赴印學法,創立了噶舉派(即白教),此派在明代曾長期掌握西藏地方政權。世界知名西藏聖人密勒日巴即此派的第二代祖師。其餘譯經傳法的大德難以備舉。自西元八世紀中葉至中葉五百年間,西藏所譯出的三藏經籍就已收入甘珠、丹珠兩藏計算,部數五千九百餘種,分量約合三百萬頌,約漢譯一萬卷。在藏譯藏經中重譯甚少,故實際內容大大超過漢譯藏經。其中尤以空、有兩宗的論典以及因明、醫方、聲明的著作和印度晚期流行的密教經論,數量龐大,為漢譯所未有。由於藏文翻譯照顧到梵語語法的詞尾變化和句法結構,因而極易還原為梵語原文,所以受到現代佛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另外,在清代曾進行滿文大藏經的翻譯。近代還發現西夏文大藏經以及回鶻文佛經的殘卷。還有,我國的傣族文化一向不為人所知,解放後才發現傣族有非常豐富的傣文著作,其中即包含有南傳巴利三藏的傣文譯本。由此可見,我國各族文字的大藏經是人類文化史上極為罕有的巍峨豐碑,其中凝聚了多少前輩先賢的聰明智慧和辛勤耕耘、堅韌精神和偉大氣魄,這是無價的精神寶藏。

名詞解釋

聲聞乘
二乘,又說三乘之一。聲聞為佛小乘教法之弟子。聽聞佛的四聖諦教理而斷見思之惑,入於涅槃者。

大乘
梵語摩訶衍。大是相對小而言,乘是運載之意,小乘者只可自度,大乘者不僅自度,同時度他。小乘指的是聲聞、緣覺兩種,大乘是指行菩薩道的修行者。

小乘
小乘者是相對大乘而言,主要指聲聞、緣覺兩種。

律藏
是佛法中三藏經典中的一種,三藏經典有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其中律藏是指戒律部分。

鳩摩羅什
人名,全名鳩摩羅什婆,是姚秦時期我國著名的高僧,佛經翻譯家,一生譯經達三百八十多卷,秦弘始十一年餘圓寂於長安。

龍樹
人名,也稱龍樹菩薩。佛滅後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是馬鳴弟子迦毗摩羅尊者的弟子,提婆菩薩的師父傳說他入龍宮得到《華嚴經》,開鐵塔傳密藏。被尊為顯密八宗之祖師。

中觀
三觀之一,即觀中諦之理也。諸宗都以中觀為觀道之至極。所謂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中觀也就是不執空、有兩邊,而觀諸法不生不滅的真理。

大乘空宗
為「有宗」之對稱。指主張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宗派。大乘之般若思想即其代表,以宣揚中道之空觀為主。從主張諸法皆空之龍樹、提婆之教系中,相對於小乘教俱舍宗之有宗而言,指成實宗;相對餘大乘法相宗(唯識)而言,則指三論宗。

大乘有宗
指主張諸法為「有」之宗派。又稱有教。與主張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空宗」相對。佛教解釋宇宙萬有之立場,原不偏於有、空之任一者,然有宗之說,則偏餘現實形相之有,此說以小乘之說一切有部(簡稱有部)為代表。其後有世親之教派與龍樹空觀之對峙,而一再產生空、有之論辯。大乘之有宗則以唯識為根本,屬法相宗。

攝論師
陳、隋之際,有很多講授真諦所譯《攝大乘論》的佛教學者,後世統稱他們為「攝論師」。

俱舍師
俱舍師是研習、弘傳世親《俱舍論》的佛教學者。

義學
即名相訓義之學、理論之學。又稱解學。如俱舍、唯識之學,分析法相之名目與數量,並詳細規定修行因果階位之組織與文字章句之解釋;亦即有關教義理論之學問。

地論師
中國佛教學派。亦稱地論宗。以傳習、弘揚《十地經論》而得名。其學者稱地論師。

三藏
修多羅藏、毗奈耶藏、阿毗達磨藏。修多羅藏即是經藏,為佛所說的經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達磨藏即是論藏,為佛弟子們為解說佛法所造的論。
2009-5-5 15:59: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5-7 15:49 编辑

佛法基礎 (續)
2-5. 中國巴利語系佛教 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5.php

    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我國雲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區,那裏人民的佛教傳統信仰與南方佛教國家(泰國、緬甸等)大致相同,都屬於巴利語系佛教。因為他們直接讀誦巴利語文經典,所以用不著翻譯。若干世紀來,他們皆保持如法如律精進修學的原始佛教的優良傳統,是值得欣喜讚歎的。

  中國巴利語系的佛教也有幾個不同的派別,但這些派別只是在持戒律儀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而不是學說教義上的派別。

2-6.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url=h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6.php]h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6.php[/url]

  佛教各宗派學說,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廣泛的弘揚,對中國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舉宋明理學為例,很明顯地,大受華嚴、禪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論的刺激和影響而產生,這是思想界公認的歷史事實。在晚清時期,中國知識界研究佛學蔚為當時的風氣。一些民主思想啟蒙運動者,如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等學術名流,都採取了佛教中的一部分教理作為思想啟蒙教材。佛教的慈悲、平等、無常、無我的思想,在當時的知識界中激升起啟發和鼓舞的作用。

  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其中如《維摩詰經》、《法華經》、《楞嚴經》特別為歷代文人們所喜愛,常被當成純文學而研讀著。近代文豪魯迅曾捐款給金陵刻經處,刻印了一部《百喻經》。這部經所敘述的譬喻故事,常常被譯為白話文發表在今天的報刊上,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佛教為中國的文學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意境、新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馬鳴的《佛所行讚》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詰》、《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創作。

  為使佛化普及而盛行於古代的梵唄,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文學:變文,這是把佛經內容演變為方便講唱的通俗文詞。敦煌石窟發現的各種變文,都是文詞酣暢、想像力豐富的大眾化文藝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後來的平話、小說、戲曲等中國通俗文學的淵源。此外經由禪師們的談話和開示的記錄所產生的一種特殊文體:語錄體,這種樸素而活潑自由的口語文體,逕相為宋明理學家仿效而產生了各種語錄。此外音韻學,如同中國字典上通行的反切,就是受梵文拼音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總之,佛教在中國文學領域中的表現豐富多彩。

  隨著佛教的傳入,建塔造像的藝術很快地風行於中國各地。現存的上海龍華寺塔和蘇州報恩寺塔,都是西元二世紀三國時代創建而經後人重修的。西元四世紀到六世紀時,全國各地都有壯麗的塔寺建築,世界聞名的佛教石窟寺,如:敦煌、雲崗、龍門等等,這些古代雕塑壁畫藝術的寶庫,西至新疆,東到遼寧,南到江南,都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動工的,沿續了數世紀之久。在中國,塔的形式很多,大致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印度式,有許多變化;一類是中國式,主要採用中國原有的樓閣形式而建築。研究中國建築藝術,寺塔是主要部分。至於佛教造像,在取材與造法上種類很多,有石窟造像,有木、石、玉、牙的雕刻像,有金、銀、銅、鐵的鑄像,有泥塑像、夾紵像、磚像、瓷像、繡像、畫像。它吸收了犍陀羅和印度的作風,進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像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佛教繪畫主要是壁畫。現存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藝術和歷史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盛行的佛陀本生故事畫,發展到唐代,逐漸為「經變」畫所代替。正如文學中有變文一樣,佛畫中的「經變」,也就是將佛經中的故事譬喻演繪成圖,如敦煌石窟中演繪《維摩經》的「維摩變」,演繪淨土經的「淨土變」等,都是十分精彩生動的偉大作品。經變畫的興起,使得壁畫內容大大豐富起來,也使得唐代佛寺壁畫興盛,登峰造極。當時名畫家輩出,如閻立本、吳道子等,大多是從事於佛畫的。由此可見佛教對於當時繪畫藝術影響深遠。國畫也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發展為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這和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很有關係。佛教版畫,隨著佛經的刊印很早就產生了,現在所看到中國最早的版畫是大藏經上面的佛畫,房山石經中有唐代的石刻線條佛畫,宋元以來的觀音畫、羅漢畫以及水陸畫等,在當時都是很流行的。

  伴隨佛教而來的也有天文、音樂、醫藥等的傳習。古代天文學者一行,西元八世紀初的一位高僧,是由印度來華弘傳密教的善無畏的弟子。他在天文學方面著有《大衍曆》和測定子午線等,對天文學有著卓越的貢獻。至於醫藥,隋唐史書上記載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十餘種,藏語系佛教中也有醫方明之學。若談到音樂,西元二世紀時,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西元七世紀初,在今緬甸境內的驃國曾贈送中國佛曲十種,並派來樂工三十二人。中國唐代的音樂中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康國樂、驃國樂、林邑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

  佛教徒從事公益事業是廣泛多樣的,如行醫施藥、造橋修路、掘義井、設義學、植樹造林等等,這在古代記載中屢見不鮮。特別是植樹造林,成就卓越。我國各地,凡有佛教塔寺之處,多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環境清幽,景色宜人。一片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紅牆青瓦,寶殿瓊閣,為大自然平添了無限春色。

  這些事實說明了佛教已在中國發揚光大開出燦爛的花朵,而且延伸到民族文化的各個領域結出豐碩的果實。古聖先賢在佛教事業上、在文化事業上、人類友好上已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不僅翻譯了幾千卷的經論和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為這個世界留下了寶貴的共同遺產,而且相互交流各民族智慧的華果,豐富了各民族的文化寶藏。現今,佛教先輩們辛勤努力做出的歷史功蹟,已顯發了它的光輝,並且繼續發揮新的積極作用。

名詞解釋

梵唄
法會之聲明也,是梵土之法曲。寺院中的唱頌音樂。

2-7. 中國佛教的特點 [url=h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7.php]h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7.php[/url]

中國佛教具有下述特點:

  一、全面性:如上所述,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中,中國傳入了印度佛教三個時期的全部內容,形成了三大語系的佛教。我們從闍那崛多、玄奘(596—664)和阿底峽尊者的傳記及譯經史實得知,大乘顯密經論的原本在中國保存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經論,印度本土反而沒有全部流行,如《華嚴經》、《大集經》、《大智度論》等。

  二、豐富性:中國佛教的豐富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為典籍的浩瀚,二為宗派的繁多。

  (一)、在漢語系佛教中,現存譯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譯本還約有四千四百卷,其中聲聞乘三藏約一千四百卷,大乘經論約三千卷,全部估約梵文二百五十萬頌。另有歷代漢文著述一萬餘卷,折合梵文七、八百萬頌,全部合計共約有一千萬頌。在《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共收錄二萬三千餘卷。藏文《甘珠爾》及《丹珠爾》兩部共收錄譯典五千九百六十二部,估約梵文三百萬頌。藏文著述數量亦極龐大。傣語系佛教除巴利語原典外,還有傣文譯本及大量傣文著述。三個語系的佛教典籍之豐富是極其驚人的。以漢語系為例,漢文化歷史悠久,文獻之多,古代無比。但在西元1403—1407年成書的《永樂大典》,不過二萬二千八百七十八卷,與漢文佛教典籍約略相當。佛教在漢文化中所占的比重於此可見一斑。至於其他兩種語系的佛教典籍就幾乎等於各該民族文獻的全部了。

  (二)、大乘佛教在印度,只分「中觀」與「唯識」二見,和「波羅蜜多」與「真言」二乘,並未形成學派或宗派。但傳入中國後,在漢地由於長期對教義進行鑽研和辨析,逐漸形成許多宗派。如地論師、攝論師、楞伽師、涅槃師,天臺宗、三論宗、律宗、法相宗、華嚴宗、密宗、淨土宗、禪宗、三階教等,禪宗後來又分七宗。西藏語系佛教,分為寧瑪派、迦當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希解派、覺宇派、覺曩派、郭劄派、夏魯派等。傣族巴利語系佛教,分為潤派、擺\壯派、多列派、左抵派等。佛教在中國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是佛教內容豐富多彩的具體表現。

  三、廣延性:中國漢、藏兩語系的佛教,雖與民族文化緊密結合而發展,但並未成為民族的宗教,反而廣泛流傳到其他民族和國家。如漢語系佛教即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地。西藏語系佛教即傳入蒙、滿各族。近代,這兩語系的佛教又傳入歐、美兩洲各國。

2-8. 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結合 [url=h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8.php]h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8.php[/url]

  藏語系佛教與本民族的文化融為一體,一方面在教義上保持印度原來的傳統,另一方面在形式上也吸收了漢地文化和印度文化之優點,創造了極為光彩奪目的西藏佛教文化。

  傣族巴利語系佛教基本上保持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傣族各地區形成傣族文化主體。
  佛教傳入漢地,時間最長,發展變化最多,影響也最為廣遠。大體說來佛教與漢民族文化的結合是沿著三方面進行的,即佛教的學術化、藝術化、和社會化。


  一、學術化:佛教傳入中國時面臨一個民族傳統文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從一開始,這個社會的知識階層,就把佛教作為一種思想學說來接受,鑽研講習,不遺餘力。由於書寫工具的便利,每一新譯經論不久即可傳遍全國,講、錄、注、述,蔚然成風。因此,在教理、教義的研究方面很快達到高水準,贏得當時國外佛教學者的讚美和崇敬。如東晉時的道安(312—385),被西域的佛教大師鳩摩羅什譽為「東方聖人」,「恒遙而禮之」。北魏時的曇謨最,妙達《涅槃》、《華嚴》,印度的佛教學者菩提留支來華,「見而禮之,號為東方菩薩」,又把他的著作《大乘義章》譯為梵文,「寄傳大夏,彼方讀者皆東向禮之為聖人矣」。唐玄奘在印度被尊稱為大乘天和解脫天,更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歷史事實說明,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教義的研究始終是發展的主流,由此引起十餘種宗派的興起和二萬三千餘卷大量譯本及著述的出現。

  二、藝術化: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的藝術和工藝已達到極高的水平,書法、繪畫、製造工藝、紡織、建築等的精美在世界上都冠絕一時。大乘佛教傳入後,吸收了中國文化這一方面的長處,引起畫像、造像、寺塔建築等藝術和工藝的發展,佛教面目煥然一新。西元301年前後來華的耆域大沙門看見洛陽寺、塔、宮殿的壯麗,讚歎說:「兜率天宮,彷佛似此。」西元516年洛陽永寧寺建成後,菩提達摩祖師見之,口唱南無,合掌連日,讚歎說:「此寺精麗,閻浮所無。」「極樂境界,亦未有此。」他又看見修梵寺的金剛像,形像逼真,讚美說:「得其真相。」至於歷史上一些著名畫家如顧愷之、吳道子、揚惠之等為僧寺所作的壁畫、塑像引起轟動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今天,敦煌壁畫、龍門造像、樂山大佛、雍和宮大佛、劄什倫布寺大佛、布達拉宮等以及遍佈全國的寺、塔、石刻,其藝術上的價值已為世界所公認。事實上,大乘佛教的發展方向,是用中國文化中高超的藝術來表達佛教的思想教義。近代有人認為佛教是多神教,是偶像崇拜,這是不理解佛教教義和無視歷史事實的一種誤解。事實上,大乘佛教信奉「諸法緣起性空」的學說。

  三、社會化:中國大乘佛教,繼承龍樹的「一切資生事業悉是佛道」和彌勒的成佛必須修學五明的思想,在僧俗信徒中產生許多著名的學者,如一行、道宣、王維、孫思邈等人是天文學家、醫師、史學家、文學家。到了禪宗六祖慧能(638—713)時提出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思想,以後的懷海(720—814),又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原則,將佛教融入社會,實現釋迦牟尼佛的「成熟有情,莊嚴淨土」的理想,大乘佛法進而發展為「人間佛教」。自西元九世紀後一千餘年中,佛教的高僧大德從事造橋、修路、興修水利、植樹造林、行醫施藥、賑災救難、救死扶傷、興辦社會福利、從事民族團結、整理文化遺產者代不乏人。舉其著者,如深受禪宗思想影響的西藏寧瑪派高僧缽闡布在擔任吐蕃僧相時,力主和議,促使唐、番立碑結盟,結束了百餘年紛爭的局面,開闢了漢藏兩族世代相交的新歷史。明代僧人道衍(1335—1419),主持《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八卷的編撰,匯總了當時中國文化的全部內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此時大乘佛教的發展,已將佛教與中國文化完全地融合,二者無法分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發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與中國的思辨哲學相結合,朝向學術化發展,對教義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得佛教本身達到高度的繁榮。一方面與中國的精美工藝相結合,朝向藝術化發展,使得佛教成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一方面與中國的人生理想相結合,朝向社會化發展,使佛教與中國社會密切聯繫。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大乘佛教提出菩薩應以五明為修學的主要內容以來,佛教已由避世潛修的宗教信仰和思辨哲學,轉向世間的學術、文藝、理論科學、生產工藝的領域邁進。一千多年的歷史經驗證明,佛教在中國大地上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沿著人間佛教的方向發展,已獲得很大的迴響。釋迦牟尼佛「成熟友情,莊嚴淨土」的偉大理想,已在東方的廣大地區,在一定的程度上化為具體的實現。在人類所創造的各個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其獨具的精深哲學思想,豐富的精神財富,龐大的文獻寶藏,及精美的文化遺產等等,成為東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在長期進行的「成熟友情,莊嚴淨土」崇高事業的同時,也使自身成熟起來和嚴淨起來了。
2009-5-6 13:04: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5-7 15:46 编辑

佛法基礎 (續)

3. 佛法的內容
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31.php
3-1. 佛法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一個人對世界,乃至宇宙的根本看法,自從人類具備思維能力那天起,就沒有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和探索,那麼佛法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是什麼呢?

  佛陀在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意義在於破除我、法二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換言之,佛法的內容無非是剖釋人生即我,宇宙即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真相的法則。佛法認為,如果能認識到法與我的真相,就不會為自我和客觀環境所困惑,即可很快地轉迷成悟,從而離苦得樂,得到徹底的解脫。

  其實佛陀所說的「法」,即是宇宙的自然法則,是宇宙本有,並非似其他宗教所描述由某種神靈創造出來的。佛常說:「法本如是」,意指他說的法,在自然法則上本是如此,恰巧為釋迦牟尼佛至高無上的智慧所發現。佛發現了人生宇宙的奧秘,自然而然解脫成了「覺者」,佛並不因此獨善其身,轉而發願把這奧秘向眾生宣說,希望眾生依循教法學習修持,即可洞明奧秘,成為覺者,這就是世尊說法的本意。

  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秘,有太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比如說,宇宙由何而生?依何而立?它在時間上存在多久?在空間上範圍有多大?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規律?或是一個主宰?再比如說人生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千古以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探索,但都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

  佛教所謂的世界,相當於平常所稱的宇宙。《淮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兩者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量時間的合稱。因此,佛教的世界觀,也就是普遍所稱的宇宙觀。

  所謂宇宙觀,是人類對於宇宙的構成與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一種看法或見解。歷年來東、西方學者,對於這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唯心唯物,各有所見。現略述數家:

  一、唯物論:唯物論者的宇宙觀,肯定宇宙間最基本的東西,只是物質,除去物質,則無所謂世界。進而言之,人亦為物質。該派學者以為,人若去掉心臟或大腦,即不能思想,因此認為思想必依存於物質。所以人死之後,肉體死亡,精神亦隨之消亡。故不承認宇宙間有所謂精神的存在。學者認為宇宙間任何一種活動,都是物質的活動。所謂因果、條理、時間、空間等等,亦涵蓋若干物理的特性,人們不能憑空創造出一條物理學定律。依此而言,自然界之原理,不依存於人,而是獨立存在。學者同時認為人有感覺,如同物有重量及延展性一樣。感覺增長到比較複雜的程度時,即產生觀念。觀念複雜後,始有反省。因有此反省,由此可見人有心靈;然而心靈為物質所產生。唯物論者證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三種論據:一、精神為物質的屬性。二、精神為物質的產物。三、精神為物質之一。

  二、唯心論:亦稱:觀念論。此派學者以精神為宇宙的根本,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而來。此種精神作用,在於人以觀念為表現,在於物以力為表現。人有觀念亦如物有力。人類能瞭解宇宙,因持其最實在的觀念。精神既有如此的意義,所以宇宙根本是合理發展而成的。有物就有精神,精神為物體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自具有條理性。我們宇宙的一切,亦因各有精神,各有條理,故能相扶持協調,毫無混亂。

  三、心物二元論:此派學者主張,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異的性質。心與物在宇宙內各有其不相涉的二重性,心與物根本不能合併或附屬,其本身上即為實體。此派學者將心物關係轉變為身心關係,將思想與物質視為各循不同過程,身心與物質只是結合,並未合併。

  四、多元論:與一元論相反,認為宇宙構成要素,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因為宇宙萬象的本體是多個,宇宙間才有許多的現象。此不同的現象有不同的根源,並非所有現象均由某一根源所演變。

  以上就宇宙本體的性質而言,有唯物、唯心、二元、多元不等。至於宇宙本體的生成也有機械論、目地論、調和派、超越派等諸多說法。然以上學說,各有缺點。宇宙本體的性質,若說是唯物,則生命的創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轉變,單純用物質解釋是不夠的。若說唯心,那麼物質的存在亦是事實,精神是不能創造物質的。二元論者謂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精神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多元論者認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此與宇宙根本統一性相矛盾。至於解釋宇宙生成演變的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亦各有其長短,不能給予我們一個圓滿的解答。

  至於宗教家的「神創造世界」說法,創造日月星辰、造男女、造萬物。此種說法當作神話可以,實不可視為宇宙人生的真理。那麼,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如何解釋呢?我們先看佛經上講的「五蘊世間」:

一、五蘊世間

  一般所稱的世界或宇宙,無非是指時間和空間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和。在佛法上說,這些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但宇宙萬有因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與「名色」而來。也就是說:「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所以佛經裏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那麼「名色」是什麼呢?名色就是「五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皆由「五蘊」因緣和合而來。五蘊者,色、受、想、行、識。色蘊謂之「色」,受想行識四蘊謂之「名」,所以五蘊又稱「名色」。

  何為色蘊呢?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問:色蘊何相?」「答:變現象是色相。此有兩種:一是觸對變壞。二是方所示現……。」以上這些話若用現代語言來說,「色」相當於有體積而佔有空間且會變壞的東西,這與現代科學所稱的「物質」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物質」二字尚不能完全涵蓋色蘊的全部意義。

  色蘊中所稱四大種,是指地、水、火、風四種屬性的物質,亦是指堅、濕、暖、動四種性質。色蘊是由這四種性質構造出形形色色的事物。這其中又分兩種性質:一是有形可指的,叫做「觸對變壞」,如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人的耳目口鼻,人工製造之桌椅器物等。這些東西,手可觸知其存在,眼可視見其形體,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可使之變形或破壞,這叫做觸對變壞。另一種是有跡可尋的,叫做「方所示現」,如方圓長短,紅黃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許多抽象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將各種印象所加的名稱,就叫方所示現。

  其次說受,想,行,三蘊:

  受蘊:為領受接納之意,即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即:宇宙間友情識眾生的情緒作用。如領納適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樂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指的感情。

  想蘊:是取相義,即認識境界時,攝取境現象為心相,而構成概念,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相。

  行蘊:行是造作的意思,即對境而引生內心,經心思的審慮與決斷,而發出行動語言的行為,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志。

  識蘊:識是分別的意思,如眼分別紅藍白黑,耳分別好惡聲音,鼻分別香臭,舌分別苦辣,身分別冷暖等,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認識。

  以上五蘊,是構成宇宙萬有,即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和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的根本。在佛法上宇宙和人生,統一稱為世間。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有情世間。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稱為器世間。

  五蘊又稱名色,色蘊與其他四蘊對峙,五蘊既為構成宇宙萬有的根本,「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當然也在五蘊之中。識蘊是「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其他四蘊為「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

  受、想、行三蘊,原屬精神的活動,何以也列入「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之中呢?這在大乘阿毗達磨雜論中有一段解釋說:「問,何因蘊唯有五。答,為顯五種我事故。謂為顯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說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識)。於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所以者何,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餘蘊,計執我所。」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一般人以為眼耳鼻舌是我有的,色聲香味是我接觸的,我感覺故「受」是我所有,我記憶故「想」是我所有,我行為故「行」是我所有。這四種物理及心理現象都是由「我」觀察它認識它,所以都是「我所」。而能觀察能認識的「我」是什麼呢?只是心理活動統一狀態的「識」。識是主觀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觀的物件。由主觀的我與客觀的物件相互交流對待而成世界,就是佛經中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識與名色即主觀與客觀條件,並不是兩件東西,識是名色中的識,名色是識中的名色。主觀即構成客觀之一條件,客觀亦即構成主觀之一條件。脫離主觀則客觀不能存在,分離客觀則主觀不能存在。所以佛經上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識與名色關係,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說明:「佛說,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是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是如此。」

  識與名色即主觀與客觀的條件,何以構成宇宙萬有?我們且看以下「萬法因緣生」。

二、萬法因緣生

  佛陀住世之時,曾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這時有兩個修習外道的沙門,名叫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智慧超群,名望很高。一天,舍利弗途遇世尊弟子馬勝比丘。他見馬勝比丘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中頗為敬羨,便問馬勝比丘說:「請問令師是誰,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年紀幼稚,受學日淺,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舍利弗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馬勝比丘說偈道:「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聽了,大有感悟,遂和目犍連一同皈依佛陀。

  何以舍利弗聽了「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就捨己所學而皈依世尊呢?因為這兩句話是宇宙的真理,舍利弗在佛弟子中稱號智慧第一,未皈依世尊前已修道多年,所以聽聞之下,立即開悟,而皈依世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的生成與壞滅,皆由於「因緣」二字。因與緣,佛法上不曾有嚴格的分界說。相對而言,因約指特性說,緣約指力用說。因指一件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則為輔助條件。因緣二字,若用現代語言來說,約相當於條件或關係兩個名詞。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都具備某些條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的關係。凡能使一件事物生滅,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條件或關係,稱為此事物的因緣。

  阿含經中對因緣二字常作如下的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存在,都是相對的依存關係。這種依存關係有同時、異時兩種現象,異時的依存,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時的依存,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是主而彼是從。前者是縱的時間,後者是橫的空間。因此,所謂宇宙,在時間上說,是因果相續,因前復有因,因因無始;果後復有果,果果無終。在空間上說,是主從相聯,主旁復有主;沒有絕對的中心;從旁復有從,沒有絕對的邊際。以這種繼續不斷的因果,和種種牽引的主從關係,而織構成這個互相依存,繁雜萬端的世界。

  但不論是異時的因果關係,或同時的主從關係,其根本條件,皆不出五蘊。由五蘊因緣和合,而構成山河大地和有情眾生的器世間與有情世間。

 但是,五蘊世間,森羅萬象,生滅變異,剎那不住;在這萬法生滅變異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法則呢?有的,這法則,就是佛法上的「萬有因果律」。

三 萬有因果律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創造,萬物的變異,也不是上帝支配。唯有假託眾緣(即是具備了該物生成或變異的各項條件)和合而生。這種由無至有的生起,就因上說,叫做緣起;就果上說,叫做緣生。所以佛法上把宇宙間存在的事事物物,叫做因緣所生法;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萬法因緣生。

  宇宙萬有,既借眾緣所生,自不免變化敗壞。所以自有情世間至器世間,自精神現象到物質現象,都是在運動流轉,生滅變化,剎那不停。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器世間的生住異滅,都是表示萬法流轉,生滅無常。但這種流轉生滅之間,是否有一規律可循呢?有,佛法上說有一項支配這宇宙萬象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就是萬有因果律。 

  所謂因果律,就是研究事物原因結果的法則。現代科學上亦有因果律,惟科學上的因果律,只適用於物理的變化。而佛法上的因果律,適用於心的變化,物的變化,及心物混合的變化。佛法上將此法則加以詳細嚴密的分析,根據此法則創立了三世的人生觀,更將業報輪迴等觀念聯繫起來,創立了因果善惡通三世的倫理思想。

  因果,即「因緣果報」。因是原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對造因者說是報。世出世間,由眾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滅變異,莫不受此法則支配。

  任何事物,決不能無因而生,但有因無緣,亦不能生。例如一粒種子即因,若不經播種者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陽光雨露的助緣,則不會發芽生長,也就無因緣和合而形成的果報。不但事物的生成是如此,事物的變異與壞滅亦是如此。

  佛法為說明萬法的因果關係,曾立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六因的名稱是「能作因、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五果的名稱是「增上果、同時果、等流果、異熟果、離繫果」。因限於篇幅,不能一一詳述。現僅將四緣略作介紹。

  四緣是「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親因緣,就是主因。在心法(精神)上說,凡人之身口意的行為意念,皆名之為業。業為心法上遷流變化之因。在色法(物質)上說,如土石為山嶽的主因,種子為草木的主因。

  等無間緣只適用於心法,譬如人的妄心,念念不停,剎那生滅。前念滅時,後念已起,這種生滅相繼無間的作用,叫做等無間緣。

  所緣緣指能分別的心與所分別的相對峙時,前者以後者為所緣,此所緣的相,即為生心的助緣。

  增上緣,乃指一切心法或色法。起順違等作用,影響於因之成長者。在色法上講,只要有親因及增上二緣便能生果。但在心法及心色混合法中,則須四緣具備,方能生果。

  由上所述,可知因果律上的三個原則。一是果由因生。無因不能生果,有因有緣則必然生果。二是事待理成。萬法生滅,固有因果,但因果中尚有普遍的理性。某因必生某果,原為必然理則,例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滅,都是自然的理則。三是有依空立,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則,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也就是說,凡是存在的,最初都是不存在的。凡是(有),必須依空而立。

  因果律上尚有幾點值得注意的,一是因果律中無第一因,亦無最後果。因前復有因,推之無始;果後復有果,引之無終。譬如父為子之因,父復有父,父父無始;子為父之果,子復有子,子子無終。二是因果律中的因與果是相對,而非絕對的。譬如棉紗是棉布的因,卻是棉花的果。棉布是棉紗的果卻是衣服的因。由甲因產生了乙果,當然乙為甲之果。若由乙又產生了丙果,則乙為丙之因。三是因果通三世。三世並不是指人的前生今生來生,而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因不自滅,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四是因果本質為一。能生之因,必為所生之果;能生之果,必為所生之因。自色法上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豆種長不出瓜秧,瓜種亦長不出豆苗。自心法上說,自作因,自受果。善因不生惡果,惡果不由善因,絲毫不能假借。

  佛經上有一偈說明因果上的幾點原則:「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偈說明了一、業因不滅。二、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三、自作業,自受果。

  在宇宙萬有之中,物與物的因果易較明瞭。例如金屬熱漲冷縮,冷熱是因,縮漲是果。物與心的因果部分尚易瞭解。如物質環境使人有苦樂的感受。飽暖則身心舒適,饑寒則生理痛苦,而心與物質的因果不易證知。然以心為因而影響物質的,亦不乏成例。如李廣射虎,箭入沒羽,近視始知其為石,再射則不入,這是精神影響物質的例子。而最難瞭解者,是心法上的因果。起心動念,皆為業因種子。此業種分善惡兩面,皆種入八識田中。以業種的善惡,支配六道輪迴中的升沉。此因果雖不易使世人瞭解,然果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受,絲毫不爽。我國民間俗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語雖通俗,卻是至理。

四、心物不二的緣生觀

  我們由五蘊世間說到萬法因緣生,由萬法因緣生說到萬有因果律。歸根究底,佛教的世界觀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佛教的世界觀,在本質上即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而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體圓融的五蘊世間,即所謂「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為名色中的識,名色為識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說,即非機械論,亦非目的論,而是因果相續,主從相關,重重牽引,互依互有;自果上言是「因緣所生法」,自因上言是「萬法因緣生」的因緣和合而有的世界。

  在宇宙萬有運行法則上說,既無上帝主宰,亦無鬼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業因不滅,自業自受的萬有因果律。

  最後歸納起來,佛教的世界觀,可名之為心物不二,一體圓融,直接從認識論出發的緣生觀。

五、三千大千世界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為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兩種。有情世間名為正報,是由業因所感得的正果。有情,即指有情識的眾生的肉體和精神而言。器世間,又名依報,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飲食的總稱而言。

  有情世間有六道眾生,六道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羅道、天道」。六道眾生生存於欲、色、無色三界之中。

  所謂欲界,是此界眾生有睡眠,飲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則無此三欲,惟有殊勝的形色。無色界不獨無三欲,且無任何形色,只有精神的存在。

  佛經上說,三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總名為一須彌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小世界並非一個,而是遍存虛空。集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集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因為其中重疊了三個千數,所以稱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一個,而是無量無數並存於宇宙空間。所以佛經中常說「十方微塵世界」、「十方恒沙世界」,由於近代天文學的發達,證明了太空中星球多至不可勝計,由此可知佛經所說,並非是揣測之辭了。

  世界,在空間上說,虛空無盡,世界無盡;在時間說,溯之無始,追之無終。但在因果法則上說,因前復有因,果後復有果,因果無始終,時間無始終。但於另一方面說,有生即有滅,有成即有壞;因此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但成住壞空是無盡循環的,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

  成劫是世界組成的時期,住劫是有情眾生安住的時期,壞劫是漸趨破壞的時期,空劫是完全崩潰的時期。崩潰之後,再入成劫,周而復始,延續無窮。

  劫是梵語,華譯為長時。上述世界成住壞空,一週期是一大劫,大劫之下為成住壞空四中劫,每一劫含有十二小劫。一小劫的時間,是人壽由最高數八萬四千歲,減至最低數十歲,再由最低數增至最高數,增減之量是每百年一歲,這樣一增一減所需的時間,即為一小劫。

  這無邊無際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無量無數的眾生,悉依因果法則而生而有,而變而滅,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世界。

名詞解釋

因緣
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雨露、農夫等為緣,此因緣和合而生米為果。大乘入楞伽經二曰:「一切法因緣生。」

因緣和合
由因與緣的和合而成。天地間一切萬物,都是由自因(親因)與緣(助緣)和合而成的。

剎那
華譯一念,形容微細的時間,經典上說,一彈指之間,即已含有六十個剎那。

生住異滅
是指器世間的生滅規律,這種規律循環往復,無始無終。有為法之四相也。


指身、口、意、善、惡、無記之所作也。善、惡之業必感樂、苦之果。在過去稱宿業,在現在稱現業。業即是造作之意。

八識田
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人的生命結束後,前七識也隨之消亡,唯有第八識不滅,隨業力而流轉。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都收藏在第八識裡,遇到緣,就會起現行,像是在田地放下了種子,就會生出果實,所以叫做田
2009-5-7 14:43: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阿彌陀佛

有一些疏漏,很對不起
‧1-2. 出家到成道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12.php
‧1-3. 初轉大法*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13.php
‧1-4. 佛法的誕生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14.php
‧2-3. 宗派與傳承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3.php
‧2-4. 藏傳佛教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24.php

另前幾帖亦補上連結,方便大家可以點擊聽音檔
2009-5-7 15:01: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法基礎 (續)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32.php

3-2. 佛法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對於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個人立身處世態度的一種看法或見解。諺語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於各人的環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對人生的見解也各不相同。譬如說,有人認為人生快樂,有人認為人生痛苦。有人積極進取,有人消極悲觀。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們是及時行樂,盡情享受呢?還是悲觀厭世,追求解脫?我們是努力進取,發奮創造呢?還是聽天由命,得過且過?
  
    再進一步說,生命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難道說一個人竟是無緣由故的生到世間,昏昏昧昧的度過一生,然後三寸氣絕,一切斷滅嗎?生命如果當真如此,則生命還有什麼意義?人生如果僅是為了享受,或終生充滿痛苦,則生命還有什麼價值?關於這些,多少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個答案,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沒有結論產生。

  進化論者說,人是猿猴進化而來的。高級動物若是低級動物進化而來,唯物論者認為: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某些宗教家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創造,人的吉凶禍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祗主宰,則個人的行為意志還有什麼價值呢?

  早在釋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時,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謂外道六十二見(外道對人生問題的六十二種見解),著名的幾位大師們對人生問題的看法:

  一、富蘭那迦葉是一位懷疑論者;以為人生的善惡,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不過因社會習慣而來。因此,社會習慣所謂善惡,未必就是真善惡,所以為善為惡不應有業報。

  二、末伽梨拘賒梨是宿命論者;以為人的行為及命運,皆受自然法則所支配,非人力所可改變。所以人若求解脫,只有聽其自然,到了命終需解脫時,自然就會解脫。主張一切聽於命運。

  三、阿夷多翅舍欽婆羅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論者;以為人生由四大,即地水火風四種物質構成。物質之外,更無生命。人死之後,一切斷滅。主張人應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倫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主張心物二元不滅論;認為人生由七種要素,即地水火風苦樂生命合成,生死僅為七要素集合離散現象,七要素本身並不因此而有生滅。
2009-5-8 13:33: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3-3. 小乘佛教的基本內容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33.php

    佛教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兩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世諦,為迷情所見之世間事相,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幼,色聲香味等。然而這一切只有假名,而無實體,故又稱為假諦。出世間法又稱勝諦,為聖者所見真實之理性,於假名之中,有不假者存在。不假曰真,故又稱曰真諦。

  乘是運載的意思,搭乘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可以脫離苦的此岸,到達樂的彼岸;脫離煩惱的此岸,即到達清涼的彼岸。

  至於所謂大、小乘者,概言之:

  小乘,譬如腳踏車,用以自載;大乘,譬如大汽車,自載兼以載人。

  小乘行者,為了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得一己之樂);大乘行者,為了自度度人,自利利人。

  小乘,修觀無常行,對於宇宙萬有,只說其生滅現象;大乘,究竟觀一切法,於生滅現象外,更說明不生不滅的平等真如的本體。

  小乘,修四諦、十二因緣;大乘,修六度。

  小乘,破我執,斷煩惱障;大乘,破我、法二執,斷煩惱障、所知障。

  小乘,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大乘,證大覺果,即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間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間法來說,有所謂五乘佛法;五乘者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人、天二乘是世間二乘,聲聞、辟支佛、菩薩是出世三乘。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這五乘佛法,概括了佛法的全貌。

  要瞭解出世間法,不能不先自世間法說起。前面,介紹了萬法因緣生的佛教世界觀,和十二緣起的佛教生命觀。但是,如此解說宇宙和人生,並非佛法的究竟,佛經中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由此可知所謂宇宙人生,只是迷情所見,所以進一步要介紹出世間法,即「覺」的境界。

  出世間法有大、小二乘,小乘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根本教法,所以又稱為原始佛教。原始佛教的教理,是三法印、四聖諦和十二因緣。這裏先自小乘佛法的三法印說起:

一、 三法印

  三法印,是釋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現實的生老病死問題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觀察出的現實真理,這真理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小乘經典中,判斷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來衡量。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生住異滅,剎那不住。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一切,均屬無常。

  釋迦世尊於過去因中修行時,帝釋化為羅剎,對釋迦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釋迦請說全偈,帝釋曰:「我以人為食,汝能捨身食我,我則為說。」釋迦許之,帝釋復言:「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釋迦聞竟,乃攀登高樹,自投於地。此時羅剎復現為帝釋,自下抱之,頂禮讚歎。

  何以釋迦尊者為此半偈竟捨身以求?實因這十六個字括盡了世出、世間的一切真理。前半偈是有漏的世間法;後半偈是無漏的出世間法。

  宇宙萬有,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是因緣所生,自不免有流遷變化。因此,有情的生老病死,萬物的生住異滅,世間的時序流轉,宇宙的成住壞空,這一切都脫不出無常的範圍。

  曹孟德短歌行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露,是生滅無常。

  杜子美離亂詩云:「時難年饑世業空,兄弟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骨肉流離,是聚散無常。

  李太白越中覽古云:「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春滿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由宮女如花到鷓鴣亂飛是世事無常。

  劉禹錫烏衣巷云:「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榭燕子,入百姓家,是繁華無常。

  再如: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是青春無常。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人事無常。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戎樓空。」是盛衰無常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時序無常。

  總之,因緣所生法,生滅代謝,遷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世間真相,本來如此。

  無常,不僅只是詩詞裏的句子,以科學立場而言,由微塵至世界,由地球至銀河系,都是不停的在流轉變遷。就人來說,在生理上,毛髮指甲的代謝,血液淋巴的循環,是一刻不停的。時時刻刻有老的細胞死亡,時時刻刻有新的細胞產生,在這不停的生滅變化中,使一個人自幼小成長壯大,壯年者日漸衰老,衰老者終至死亡。在心理上,前念未滅,後念已生,剎那剎那,不得停止。這顆妄心,終日聞因緣攀境,所攀的境,轉瞬即逝。人的一生像是一幕電影,放映機中的膠片不停的轉,銀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動,前影將逝,後影即顯,後影將逝,再後的影子即接。銀幕上一旦出現空白,表示故事告終;心理活動一旦停止,這一期的生命也就此結束。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是,佛法中的無常,只是變滅,而不是斷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而這種生滅代謝,相續不停的情況,就是人生和宇宙間,一切現象的真理。

  其次再說無我。世間萬法,自時間上看,生住異滅,剎那不息,找不出永恆和常住;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真實之萬物,亦無真實之我。

  在佛法上說,所謂我,只是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和合體;自科學上說,人由碳、氮、氫、氧、硫等十五種元素構成。但不論是四大、五蘊、或十五種元素的結合,大體說來,所謂我,不外精神、肉體兩部分。人所執著的,是以這個精神肉體所結合的假相為我。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在這個假相中,到底是精神是我呢,還是肉體是我?如果肉體是我,那麼是頭是我,還是腳是我?是肝是我,還是肺是我?若說人的主宰是心(在生理學上,心臟只是循環系統中的壓卸血液的器官),那麼摘除了頭顱、四肢後還成不成為我?若說人的主宰是腦(醫學上,大腦司記憶、想像、思考、判斷。神經司傳導。然自佛學眼光視之,肉體之腦與神經,有如燈泡電線,只是工具,若無生死流轉的根本「識」之主宰,則猶如電泡電線未通電流,是不能發生作用的。)那麼截去四肢和軀幹還成不成為我?

  如果說肉體不是我,精神才是我,那麼人的情緒喜怒哀樂,轉變無常。究竟喜時是我?怒時是我?笑時是我?哭時是我?

  在人體生理方面,因為新陳代謝的緣故,紅血球細胞的壽命只有數星期,一般細胞幾個月,毛髮指甲的代謝更為明顯。如此看來,三十歲的我,全然不是三歲時的我。在心理方面,年輕時的我坦白誠懇,熱情慷慨;年老時的我自私慳吝,冷漠保守。如此看來,究竟熱情慷慨的青年是我?還是冷漠慳吝的老者是我?

  真正的我,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但真如佛性為妄想執著所掩蓋,誤執著這個五蘊假合之相為我。而此五蘊假合之相,不能常住,沒有自體。於四大五蘊之中求我,終究了不可得。

  最後說到涅槃寂靜,涅槃,譯為圓寂,亦譯為滅。大乘義章云:「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譯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

  眾生以我執之故,起惑造業,因業受報,所以我執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無我執,則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

  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深悟法性寂滅,而獲得的解脫。由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宇宙人生實無任何固定的實體存在,只是剎那生滅的連續狀態。無常是空,無我是空,因此,釋尊的根本思想,是以空為根據而有的緣起觀。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

  那麼,空到底作何解釋?

二、空與苦

  社會上,許多人都會說幾句「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等佛經上的術語,甚而有些人以這些術語嘲諷佛教,但是若問什麼是四大?什麼是色?什麼是空?恐怕多數人答覆不出來。

  不錯,佛教講空。但佛教的空,非空無所有。佛法上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何以見得?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關於五蘊,本文中屢屢談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約相當於物質,受、想、行、識則屬於精神。五蘊何以皆空?簡單說,所謂五蘊,也是因緣所生,而非實有。色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皆無實體,故曰皆空。

  宇宙萬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由因緣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無此物,既滅之後亦無此物。即在其生後滅前,不過是因緣和合下一時所有的幻相,本無自性可言。比如以桌上的一冊書而言,書是眾緣和合,集合作者、出版者、製紙者,印刷者等若干人力、物力而成。未來有一天,書破損散失、或火焚成灰、或水溺成槳,即是緣盡而滅。在生後滅前期間,亦不過是一時「假有」,何以說呢?因為所謂書,無非是個印有字跡的紙本子,若沒有了紙和裝訂的線,還有書的實體可言嗎?

  進一步說,紙和線亦非實體,若除去了紙和線中的植物纖維,何嘗有紙和線的實體?所謂書、紙、線,甚至於纖維者,無非都是假名而已。大智度論上有關於假名的比喻說:「諸法性空但名字,因緣和合故有,如山河草木土地人民州郡城邑名之為國,巷里市陌廬館宮殿名之為都……離是因緣名字則無有法,今除山河土地因緣名字更無國名,除旅館道陌因緣名字更無都名……。」

  因此看來,所謂國者、都者,亦係假名,何有實體?佛經上有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偈中,指出了佛法上對萬物的假、空、中,三觀。所謂國、都、書、紙,都是假名,稱為假觀。國、都、書、紙,皆以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故皆曰空,這是空觀。但國、都、書、紙,性雖然空,相卻實有,所以稱名為國、都、書、紙,這是中觀。

  領會了佛法上的假、空、中,三觀的意義,即知佛法上說的空,不是沒有,而是教我們不要執著。破除了我執和法執,自然就可以達到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境界。

  佛經中,除了說空外,還常說到苦。世界上有那些苦呢?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義為堪忍,意思是我們這個世界裏,充滿了眾苦和煩惱,生活於這個世界裏的眾生,必須安於十惡,忍受三毒及諸痛苦煩惱,才可生存下去。

  事實上,三界眾生,所受無非是苦,但因習以為常,不被察覺。有時反以苦為樂,生趣盎然。

  苦的種類甚多,大智度論上說:「四百四種病是為身苦,心苦者憂愁瞋怖嫉,疑如是等,是為心苦。二苦和合是為內苦。外苦有二種:一者王者勝己惡賊師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風雨寒熱雷電礔礪等;是二種苦名為外受。」

  人生之苦說的最具體的,是涅槃經上所說的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類苦,分述如下: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六磅八磅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陰道,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脫離母體之後,被外界冷熱的空氣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來的。

  (二)老苦:唐人詩云:「公道人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會饒。」老,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韓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四十如此,未免早衰。即使天賦過人、養生有術,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上述現象總會發生。又何況一般人在勞苦奔波了數十年之後,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因過去勞苦積累而貽留的腰酸背痛,風濕、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至於衰老,對於女人,則更為殘酷,因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著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齒,傾城傾國,到雞皮鶴發,老態龍鍾,固然使人感慨,但誰又能逃出這個衰老的痛苦?

  (三)病苦:人自呱呱墜地之日起,就與疾病結下不解之緣。少年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病,胃潰瘍、肺結核,老年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也許有人說,科學進步,新藥日出,只要有錢,何愁治不好病?其實不然,特效藥固然層出不窮,新的疾病也日有發現,如小兒麻痹症、癌症、愛滋病等在近年來日漸增多。退一步說,即是藥物能治癒身體上的疾患,但由於社會競爭劇烈而導致精神緊張、焦慮所引起的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症、躁鬱症等心理上的疾病,豈是藥物所能奏效的?

  本來四大假合之身,難免有寒熱失調的時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捱受痛苦,短時間還好受,若長年纏綿病榻,終日與藥物為伍,這種痛苦,豈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鋼鐵鑄成的機器,其壽命不過數年到數十年,一個血肉之驅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漢武求長生之藥,留下千古笑柄;道家方士的燒汞煉丹,到底仙道無憑。此宗教在邏輯上最大的錯誤,就是永生問題。宇宙萬象,生住異滅,周而復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法爾如是,哪有例外?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需墮落,不出六道輪迴。

  既然如此,死也就不足為奇了!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每一個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壯志,因之世間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時,死前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離,呼吸困難,心裏綜有千言萬語,一句也說不出來。這時,嬌妻稚子,環繞榻前,生離死別,淒慘無比。尤以將死未死之際,此生所作所為,善善惡惡,一一自腦海映過。對於那些善行,無愧於心的,會感到欣慰寧靜,但對那些惡行,違背天理良心的,將會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這時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獄顯現,神識受業力牽引,墮入惡途,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五)、愛別離苦:語云:「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離死別,乃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殤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而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雖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生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六)、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意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婦,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的人,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聚會一起。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若能夠終生不見,豈不眼前清淨?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冤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恨的人,愈常被安排一起活動,如影隨形,好像沒有分散的時候,這豈不使人苦惱萬分?

  (七)、求不得苦: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力量達不到;或心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僧多粥少謀不到。甲男愛上了乙女,乙女卻屬意於丙男。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說求不得,即是第一個願望求得了,第二個願望又立即生出來。山谷易滿,人欲難平,誰會感覺出自己一切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即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然,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變本加厲。想陰熾盛,想像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為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陰而遷流不停,而有衰老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總之,娑婆世間,一切莫非是苦。然苦只是果,並非因,苦之因何在?這在「四聖諦」中有詳盡的解答。

三、四聖諦

  釋尊在鹿野苑初轉法*,為五比丘說四聖諦。之後在遊行說法期間,屢屢闡述,至涅槃之際,詢問弟子,由此看來,四聖諦實是佛教的基礎,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

  四聖諦,是苦、集、滅、道等四法。諦是真實不虛之意,此諦為聖者所知,故名四聖諦。

  四聖諦括盡世出、世間兩重因果:集為因,苦為果,是迷界的因果;道為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釋尊說法,先說苦,後說集,欲使眾生,先厭倦於諸苦的逼迫,追溯諸苦的由來乃聚集招感,使眾生知苦而斷集;先說滅、後說道,乃欲使眾生,先欣樂於清淨安樂的滅,追溯滅的原因出自於道的修習,眾生修道而證滅。所謂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是也!

  關於苦諦,已如前面所述,然而,世間之苦,並非偶然而有,致此苦之原因,皆由集之招感。

  集是招聚的意思,舊譯作「習」,有修習,薰習之意。集以業為因,以煩惱為緣,業有身、語、意三業,煩惱有貪、瞋、癡,慢,疑,見,六大煩惱,其中見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十種煩惱,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因煩惱而迷於事、迷於理,叫做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則易使身、語、意作不善之業,有惑與業,故有三界輪迴的苦果。這苦、集二諦,是迷界的因果,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評判與觀察。

  滅是苦滅無餘的意思。滅以已離輪轉生死為相,這是說人們所有的貪愛,永斷無餘,無染無著,寂靜隱沒,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滅無,而是捨離種種積集,滅卻一切痛苦,解脫三界生死苦惱的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

  涅槃境界,是由修道而證得。道是通行的意思,隨順此道而修,能遠離輪轉生死而進入涅槃。此道,是為履中道而求解脫,故名中道,亦曰正道。佛轉法*時,說法八正道,至入涅槃之際,又增為三十七道品,這是廣略之分,內義無別。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內容如下。

四、八正道

  不邪謂之正,通達無阻謂之道。正道者,可令眾生苦集永盡,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一)、正見:是正確的見解。世間正見,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見,明達苦、集、滅、道四諦理,不為俗見、惑見所惑。

  (二)、正思維:一般人的思維,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見四諦理。當以無漏智慧發動思維,而使真智增長,斷除迷惑,而證真性。

  (三)、正語:以正當的言語修持口業,離諸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得正語,則口業自淨。

  (四)、正業:梵行清淨,不染三毒,謂之正業。人起心動意,無非造業。修道,須身不造殺、盜、淫,口不作欺、妄語,意不起貪、瞋、癡,即為正業。

  (五)、正命:命謂賴以生活的生計,修道者當離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而以正當職業謀生。

  (六)、正精進:往出世之方,涅槃之道,努力前進,稱正精進。得正精進者,不從事於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從心起,心不離道,惟念真如實相,功德相好,故稱正念。如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

  (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的禪定,謂之正定,得正定,則能正住於理,決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歸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即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修八正道,為滅諦之因,可達於涅槃。

五、十二因緣觀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除了三法印和四聖諦外,尚有十二緣起論。十二緣起論就是十二因緣觀,前面介紹的只是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尚有後半還滅門未介紹出來。

  所謂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已如前所述,謂人生死流轉,皆不出這十二有支,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支,皆由因緣果,因生故果生。一切有情,三世輪迴,皆不出這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斷絕生死流轉,須於還滅門中覺悟。既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皆起於一念無明,然無明性空,無常無我,如是觀之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緣。

  十二因緣和四聖諦,皆是以三法印為基礎,說明宇宙人生的緣起,和世出世間雙重因果。十二因緣可攝入四聖諦中,即過去的無明、行二因,和現在的愛、取、有三因,皆是集諦,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和未來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諦。若行者感於苦集而修道,因修道而無明滅而至老死滅,便是滅、道二諦了。

名詞解釋

四大假合
佛學認為人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基本物質組成,也就是這四種物質假借因緣相聚成為人體,一旦因緣散滅,這四種物質便各歸其類,所以稱之為假合。

惡口[/color
]出言污穢,以惡言加彼,令他受惱,故名惡口。

兩舌
挑撥是非,向此說彼,向彼說此,離間他人,故名兩舌。

綺語
不實之語,乖背真實,巧飾言辭,取悅於人,故名綺語。
2009-5-8 13:56: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日持誦普賢行願品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刦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http://book.bfnn.org/books/0008.htm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及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此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因,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服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一切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三世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離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持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2009-5-9 12:02: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領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2009-5-9 12:06: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法基礎(續)

3-4.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34.php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只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

  這就使佛法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聲聞乘:乘四諦而證聲聞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

  菩薩乘:乘六度而證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間法,聲聞、辟支佛、菩薩三乘是出世間法。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本文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聲聞和緣覺為出世二乘,此外,釋迦世尊為應機說教,廣攝眾生,尚說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但為憐憫眾生,使不墮惡道去受劇苦,才說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權巧法門。

一、修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眾生,生死輪迴。六道者,天、人、修羅、畜、鬼、地獄。畜、鬼、地獄為三惡道。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瞋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所以六道中適於修行者,惟有人道。然佛經中常說:「人身難得」。意思是,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的善惡業力所決定。學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縱今生修道無有成就,來生仍可繼續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途,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門。

  欲來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就是佛門五戒。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應戒除直接的殺害,並應戒除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漁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欲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記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予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升天。

  (三)、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行,有如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藻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況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淨財沾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危害了。

  佛門五戒,與我國儒家五常之義相近。五常者,仁、義、禮、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亂殺近於仁,不偷盜近於義,不邪淫近於禮,不妄語近於信,而不飲酒理智清醒,則近於智。儒家以五常為做人的標準,佛門以五戒為未來獲得人身的條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行善。

二、修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眾生之中,人道雖優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惟人生濁世,八苦交煎。相較之下,天道樂多苦少,所以釋迦尊者說此十乘善乃生天道的法門。

  天的梵名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淨、妙高之義。佛經中言天的名數有二十八層,分為欲界、色界、無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

  欲界諸天,有男女飲食之欲,宮殿園院之好,故稱欲界。色界諸天為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宮殿,故曰色界。無色界諸天無色無物,無身體宮殿國土,惟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

  天上光明清淨,樂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生天。外道也多主張生天,惟生天有生天之條件,那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不殺、不盜、不淫是身業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口業清淨。不貪、不瞋、不癡是意業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謂之十善業道。

  關於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四業,已於五戒中述及,不再贅述。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不惡口,即不盛氣辱罵;不綺語,即不穢雜戲謔;這三者是由不妄語戒開展而成的。

  至於貪、瞋、癡三者,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內心若無貪、瞋、癡之意念,語言上不至有惡口、妄語,行為上亦不至有殺、盜、淫之惡行!

  貪、瞋、癡,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是十惡,不行此十惡,是為十善。若身業不殺、不盜、不淫,進一步放生、布施、淨行。語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一步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癡,進一步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這十善才稱圓滿。

  五戒是行為上消極的制止為惡,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積極的自發為善,是內心的。守五戒,行十善,是世間法,雖不墮入三惡道,但並沒有了生死,脫輪迴,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義,是要眾生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世間法只是權假方便,出世間法才是究竟。

  出世間法,是修四諦的聲聞乘,修十二因緣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薩乘。

  惟聲聞乘和辟支佛乘,雖然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但其目的只在自度,所謂「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棄世間苦海中的眾生於不顧,所以佛嘗斥之曰「蕉芽敗種」,曰「自了漢」。因此,佛法的究竟意義,是在修六度萬行,捨己為人的大乘菩薩道。

三、發菩提心與四弘誓願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也所以為出世。佛法的究竟義,是在發菩提心,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

  菩薩是梵語的簡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行慈悲而不執著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講慈悲而不說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既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別;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倡導愛,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菩薩道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普度眾生的根本。慈悲不是以我為中心,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的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份子,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以自度,利人以利我,這是慈悲的真義。

  婆娑眾生,迷妄執著,背覺合塵,因而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眾生的迷妄執著,非大慈大悲無以救度,所以世親菩薩說:「菩薩見諸眾生,無明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對於發菩提心的解釋更為明白,經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 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發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古德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願的。

  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

  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重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弘願。

  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弘願。

  四者、緣滅諦,因清淨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

  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只算是發心,尚未實行。必須實際履踐,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願的第一步就是要行六度與四攝。

四、六度與四攝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須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意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搭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舟筏,行六波羅密,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即解脫的彼岸。六波羅密的內容如下:

  六度包括:檀那波羅密,譯為布施,可度慳貪;尸羅波羅密,譯為持戒,可度毀犯;孱提波羅密,譯為忍辱,可度瞋恚;毗梨耶波羅密,譯為精進,可度懈怠;禪那波羅密,譯為禪定,可度散亂;般若波羅密,譯為智慧,可度愚癡。

  六度名稱如上所示,茲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金錢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教化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籍,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祈求慈悲發揚光大,不持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可以度瞋恚。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輕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卑鄙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逆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違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人心頭伺機蠢動,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可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勇猛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輔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自度度人,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修菩薩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者,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1、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2、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和藹可親而與之接近,以便於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3、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以共修佛道,達到度人的目的。

  4、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共事,在契機、契緣之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只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裏合一。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與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以苦之心,普緣無量眾生。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捨無量心: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乃至以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係其本具之佛性顯露,何能存念他是我所度化之心?後者的意思是,眾生即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的智愚高下了。

五、菩薩與佛

  上求大覺,下化有情,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稱為菩薩。然而,自初發心,行菩薩道,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補佛位之妙覺菩薩,其間果位,共有五十一階之多。這五十一階,各有名稱,此處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盡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後是妙覺菩薩。

  十住者,乃安住某處之義,謂以六度萬行為所住之處也。其中由發心住,至灌頂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發心住位中修此十種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謂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歡喜行至真實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趨向於所期之謂也。其中由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至法界、無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為萬法所依,又能生長萬物,意謂有為、無為,與一切功德與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長也!其中由極喜地至法雲地,共十果位。最後果位是妙覺菩薩。

  妙覺者,其義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者。換言之,亦即佛果之無上正覺。妙覺菩薩,即補處之佛也。

  學佛法修行的人,守五戒,修十善,只不過是世間法,獲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輪迴之內。修四諦,十二因緣,斷見思惑,破我執,斷煩惱障,可證阿羅漢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覺、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極果。若此處更進一步,內懷修道、成佛之願,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攝,最後破我、法二執,斷見思、塵沙二惑,及煩惱、所知二障,即達到自覺、覺他的菩薩地位,當菩薩位滿,再破盡根本無明,此時大覺已圓,即證佛位。

  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對於根基淺鈍者及二乘行人,多說苦、空、無常、無我。關於這些以予介紹。但佛法是使人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法門,既然使人離苦得樂,可知學佛的終點,一定有個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這個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樂我淨」四德

  大般涅槃,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譯為大入滅息,大滅度,大圓寂等。大乘義章云:「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故名之為滅,離聚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止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證果聖者,入於涅槃,即具「常樂我淨」四德。常者涅槃之體,恒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樂者,涅槃之體,涅滅永安,名之為樂,有運用自在,所以適心,名之為樂。我者,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易,性不變易是名為我。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塵垢,名之為淨,又隨化處緣不汙,名之為淨。這就是佛門修行者,自苦、空、無常、無我的凡夫境界,所證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聖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佛有十號,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世尊、佛,合為十號。

  這樣看來,由凡夫以至證佛果,階位如是之多,佛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測。但反過來說,心佛不二,佛與眾生,原為一體,因有迷悟染淨之分,才有眾生與佛的分別。古德云 :「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諸佛。而迷與悟,惑與覺,只在方寸之間。」

名詞解釋

獨覺
又名緣覺,或辟支佛,是於無佛之世,靠自己覺悟的力量而脫離生死的人。即在佛法誕生前,有志覺悟的眾生依禪定、觀十二因、靠自力獨覺獨悟而成正覺的修行之果。   

胎卵濕化
佛法將眾生的繁衍方式,分為四種,一是胎生,二是卵生,二是濕生,四是化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舊譯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新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
2009-5-10 17:21: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願大家法喜充滿
福慧圓滿

阿彌陀佛
2009-5-10 17:22:3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