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野城

占星奇缘 抛砖引玉

1196
回复
5412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净空法师让我最感激涕零的一次演讲!





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




( 2005.10.20-21 启讲于 马来西亚吉隆坡绿野国际会议中心 )





共 2 次讲演 4集讲座下载连接





净空法师多次出席联合国和平会议,用佛法和儒家哲学阐释挽救中国,挽救现世,挽救世界和平的方法,法师对大乘佛法的深入浅出的阐释,凭借他深厚的国学底蕴,将中华传统文化演绎的让人感慨万千,更将解决世界矛盾冲突的方法真实道破,唯有回归中国传统,重拾儒释道精神,才可救世界,救中国!吾辈听后真是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感激涕零!



“这最后的10年是关键的10年,中国还有救,过了这10年就没得救了!”



愿各位有识之士,不要错过这场洗涤人生的讲座!





下载连接:



http://www.amtb.cn/section1/jiangtang.asp?web_choice=67&web_rel_index=1018




2007-1-8 21:31: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前面我对基督教也颇有微辞,也实在是我一年多来的疑问,一直以来
没有得到解答,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对信仰来不得半点马虎,也许
是我对基督教真的还未了解,所以才有这么多的疑问,但这都不重
要,我算也想通了,信仰是个人吃饭个人饱的事情,只要自己觉得认
识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好了,那是我们理想的最重要的原则,
是所有有信仰的人最要关注的根本,但无论什么教也好,信仰也好,
只要是正信都是让人从善的,在这个时代,让人从善的就是好的,这
个社会实在是太多的纷争,化解纷争的方法不是辩论,不是争吵,而
是互相学习,所以写净空法师的宗教观一段文,也表示我对基督的忏悔之意。







                                       净空法师的宗教观








净空法师在新加坡努力3年时间将新加坡11个宗教矛盾化解,融合的
犹如一家人,最难的是基督教团体,一直对佛教有歧视,最后法师花
了3年时间感化他们,最后也和佛教团体其乐融融,为何法师有如此
能耐能化解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千百年来的纷争,包括基督教团体内部
的不和,请法师在日本受采访的一段精彩对话,看了让人拍案叫
,大德到底有什么法宝呢?



引净空法师讲座的一段话是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冈山召开的
和平会议,后到东京,接受一位日本基督教的领袖,石井牧师的一个
访问,五十分钟,提了十几个问题,法师都一一解答了,石井也很满
意,很感动的说了一句话,他说:法师,好像没有问题能把你问倒!

 

  最後他又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法师,我们基督教的人心量很窄
小,不能包容,你看这有什麽办法?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当时就告诉
他,这个解决问题就在你们《圣经》里头。他说:《圣经》,《圣
经》哪一段?我说你们《圣经》里头有没有「神爱世人」?有。「上
帝爱世人」?有,《圣经》有。然後我就告诉他:上帝爱我不爱你。
他就很惊讶,他说为什麽上帝爱你不爱我?我说我是世人,你看经上
讲的上帝爱世人,没有说上帝爱基督徒,没有说这个字,爱世人,我
是世人。我继续再告诉他,上帝爱世人,我也爱世人,我跟上帝志同
道合,当然上帝爱我。你是个基督徒,你知道爱上帝,你知道爱你自
己的教友,你不爱世人,你跟上帝的意思相违背,上帝怎麽会爱你?



  最後我分析给他听,我说上帝、神的爱是抽象的,怎麽落实?抽
象的,跟佛菩萨讲的慈悲也是抽象的,佛菩萨怎麽爱你?这抽象的。
上帝爱世人就是教你们这些神职人员、教你们这些基督教的信徒,要
把上帝这个爱从你们身上发扬光大去爱世人,这就对了。你们要代表
上帝去爱世人,你们不爱世人,那就把上帝爱世人的爱糟蹋掉了。佛
门亦复如是。佛的慈悲、菩萨的慈悲也是抽象的,佛弟子必须要以慈
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这就对了。我们如果不能发扬佛菩萨的慈悲,不
能发扬神的大爱,我们错了,神没错,佛菩萨没错,这个道理不能不
懂。从此以後我们就变成好朋友了,我到日本,一个电话他就来了。



  所以,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你想想看可不可
以变成一家人?可以。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往来,友谊固然很重
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对经典互相的学习,我们的友谊才能生根。友
谊生根和平就生根,化解冲突就有了根,才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不从
这上认真去努力不行。我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很多同学都知
道,《玫瑰经》是天主教的早晚课。我还把这个光碟送给中国大主教
傅铁山主教,我送给他,他听了之後很欢喜。穆斯林的朋友我也跟他
们讲过片段的《古兰经》。就是说一定要互相的学习,我学习他们,
他们也学习佛经,彼此提升自己的境界,增长自己的智慧,这才能解
决现在这个社会上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果不学习不可以。正是夫子所
说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彼此互相学习,能够把自己境
界、智慧向上提升。




  跟许许多多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交朋友,岂不是「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所以我每次从新加坡经过,我一定通知九大宗教,
我们吃一餐饭,聚会聚会,聊聊天,叙叙旧。这次机会实在是太难得
了,我从新加坡经过,印尼同修问我要不要到印尼去访问?我说这次
不打算到那边去。没有想到,印尼的宗教朋友们,五个宗教的代表组
了一个团十二个人,瓦希德长老带队,到新加坡来看我,正好我们九
个宗教聚会就一起,两国宗教界的代表有这麽一个好的机会交流,促
进团结,促进谅解。我跟他们讲,今天我们要化解冲突,国家与国家
的冲突、派系跟派系的冲突、族群跟族群的冲突、宗教跟宗教的冲
突,这是四大冲突,从什麽地方解这个结?从宗教最方便。所以我们
宗教团结和睦相处会影响到族群、会影响到国家、会影响到百姓,我
们从这里下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不是做不到,是可以做
到。



  要做要真做,不能只是说说,说说不行。我到每个宗教,我进去
一定拜他们的神,他们的信徒很感动,我真的尊敬他,真的拜他,真
的全心全力帮助他,才真的是朋友。不是口里说说,我们行动要做
到,说到要做到,这才能真正变成一家人,才能够把许许多多症结的
问题化解。这都是属於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
2007-1-9 00:43: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Post by 野城
我昨夜一宿没睡,下载了弥陀经的颂读版,一口气跟读了三遍,第一边刚念便泪入雨下,止不住的,没有丝毫悲哀,是大快乐,大忏悔,念到中段遍定神下来,越念越清爽,有漂浮之感。到早晨6点才睡1个多小时就去净宗学会分会了,早上又和各位念了一遍

没想下午去佛光山,又是碰到弥陀法会,而且将要开始诵读,我们敢的真是巧啊
下午...

师兄感应如此明显
说的我也信心满怀的
明日诵后
在想大家来汇报情况

2007-1-9 01:05: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愿闻其详
2007-1-9 14:05: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净空法师主张的重拾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末学写一点心得,愿各位同修和朋友共勉


      “教育”才是根本,“教育”才能救中国。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人的教育根本都是在“家庭教育”。胎教也是中国人首创的,舜的母亲就在怀上舜的时候,慎思慎言,不见不好的事情,不说不好的事情,心境平和,中国人是最懂得教育的,从上古开始,就一直以教育为第一,而不是武力或者法律,没有教育的基础,法律也只是亡羊补牢,就像中医,讲求的首要就是养生,而后是防御疾病,最后才是治疗疾病,这个都是和儒家思想一致的。所以中医一直强调解毒,解,化解之道,而西医主张消毒,消,消灭也。西医动不动就给你搞个手术,以为切除身体器官的坏体就可以保全你的性命了,孰不知,人体是个和谐的整体,每个器官都有相应的功能,缺一不可,少了一部分,就会牵连其他正常的器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不是治疗的根本,所以中医少有切除的概念,多是条理,中医认为,器官的衰弱是不调理,并不是器官本身的问题,这个器官有病也可能是其他地方的原因,所以中医主张调理全身,把人当作整体来调整,这个是根本啊。不是说西洋的不是,但西洋哲学一直是在破坏世界与人的和谐,非要分个主体客体的对立,这和谐从哪里来,这是东西哲学和价值观的根本分歧,但这一个多世纪的中国人已经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人了,思想和价值观已经完全西化了。所以我一直大力要弘扬传统哲学,传统文化。儒家是中国思想的根本,而后法家道家,一左一右,加以扶持,主次分明,3者其一不可或缺。



现在人如此混乱的思维实在是没有这个基础而所导致的,可惜这个好的传统在中国150年来都荒废了,连满人统治的时候尚知道要弘扬儒家,重视教育,但后世却都荒废了,中国人放弃这么好的方法而求诸于外,实在是在缘木求鱼啊。更何况现在其他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国这些个老传统,如获至宝,只可惜中国人自己却要废弃这些,废弃那些,最后废弃的是一个健康的心态,一个和谐的环境。纵观这百年来,多少运动,多少纷争,人的物质享受几何倍率的提高,但精神却越发地沉沦了,这个不用多说的,究其原因就是放弃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求诸外法,几千年的理论和实践,却不如一个西洋哲学了,哲学毕竟是哲学,是不可证得的,所以说中国人喜欢哲理更甚于哲学就是这样,中国人哲与理不分离,思想和行动不分离,这是中国圣贤最重视的。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哲学再多也只是著书立说,门派而已,都不是求证世界的根本法,咱不说求什么根本,但用于人世,中国人的哲学还是最温和的,最和谐的了。“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修个无本体无客体,这世界才太平了,这世界才明朗了。每每说到此,我是欲哭无泪了。


其他都不说了,还是看看圣贤的“明明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只是格物,圣贤之意乃:格除物欲。
只有摆脱了物质的欲望,才能不被物质所困扰,不扰自然就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当然就“致知”了,智慧是这么来的,不是学知识学来的。有了智慧当然学知识不在话下了。但现在连这个根本都没有了,修身更别提了,世界和平从何而来?这是真道理啊!我当先自省之
2007-1-9 18:23: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以修身,修身先正心,正心先诚其意,推到最后,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个起点,明明德於天下是终极的一个愿望、一个目标。格物怎么讲法?格物这段的解释在历史上就是文缺。后世之解都不是原文,朱夫子他引用程子的这一段解释,这段解释毕竟是后人所为,不是孔孟所说。朱子说「穷究事物之理」,这叫格物。这个话不是讲不通,能讲得通,可是不容易。历代许多人照这句话去做,做到吐血,事物之理还是不明了,还是没有办法明白。宋朝司马光的解释,他说「扞格物欲」。格里面有格斗的意思,有格杀的意思,有防御的意思。司马光和程颐之解不同,在司马光之解,物是什么?物是物欲,欲望!这个说法跟佛家讲的断物欲,断烦恼、破所知,得正信意思就很接近。


  印光大师,这是净土宗最近的一位祖师大德,他给我们的解释是「格除物欲」,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物欲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欲望。这些东西把我们的真智障碍住了,把我们的自性蒙蔽住了,使我们真智不能现前,使我们的性德不能够显露。现在怎么样?现在一定要用格物的功夫,格物就是远离妄想分别执着。佛在《华严经》上讲的,能够用这个意思来解释,那就很清楚明白了。

看了那么多解,个人有个人的解,看者更有自解,所以辩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多看其解,在日后修身中去慢慢悟解,慢慢证得,朱子不是说了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和圣贤理论是没有必要的,修学修身是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有前面3点的基础,最后才有明辨的落实,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
2007-1-9 18:24: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看了熊培云的blog,熊现居巴黎,三十而立,但见解深刻老辣,更有出版新书--思想国

先读了他最近一篇 《
米哈博桥上的眼泪》 ,引一点他的文,大家共勉

引文如下:

中国人常说,人走茶凉。其实,一个民族,若不能热情地拥抱自己的祖先与子孙,茶从来就是凉的。就像黄宗羲、胡适、傅雷、顾准这些名字,只是星星点点地出现在几个淘书人的脑子里,却从未在道路上见着。旧朝新朝,路牌上多半是一统天下的“事迹”,却很少见到些民族精神的“人迹”。华族亿万,岂能在“人迹罕至”的道路上再造文明?

  一个民族,不能只纪念一个人,否则它就被自我轻视。


  文明的敌人是杀人放火,用秦始皇来解释就是焚书坑儒。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中国人出奇地愤怒了。其实,自楚霸王以来,中国人自己关起门来放火,细算已有两千年,并朝代相袭,因此有了阿Q“先前也阔过”式的文明。如今,中国进入转型期,也进入拆迁期,于无声处,许多“看不见的熊猫”正在消失,胡适先生“一点一滴地改造”,悲哀地沦落为“一点一滴地毁灭”。记得在国内时,有次拜访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先生,当时他正准备搬家,因为他租用的四合院要拆了,当时他脸上的表情对于忙着多快好省搞建设的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谜。答案在我的巴黎同学阿兰的嘴里,“如果你拆光了你们文明的四合院,复制一个赝品的巴黎,巴黎若有知,巴黎也会愤怒。”


  在许多法国人看来,继往开来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文明延续的金科玉律。没有过去、无视将来的消费者文明,其实不过是酒肉穿肠过的文明。有个道理是,只知道拆除过去的人,将来也会被人拆去,其结果是每一代都会在“拆迁”中疲于奔命。雕栏玉砌应犹在,古老的文明之墙上,用摩登的油漆写着斗大的“拆”字。它有着鲜艳的白色,我却看到了黑暗。
2007-1-9 18:25: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今天手中在做着事,那边传来别人电脑电影情节的厮杀声,变态被虐待声,我好像有一段时没怎么看这些七七八八的现代惊夙片,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心志都有所动摇,感觉离佛远了。赶紧念阿弥陀佛,心才好过点。所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好少闻,动摇求道心。我们的功力还不足以让我们不为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所动。

所以要远之。引用弟子规的一段话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2007-1-9 18:39: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教育是当下救中国的根本方法

尊师重道这个古训已经荒废了实在寒心

想想现在的小孩为何如此难管教,自小就没有教育好,什么大学论语,家长都荒废了

中国传统教育特色是”家庭教育“,非常有道理,学校是授业解惑的,育人也是,但育人更要从婴孩抓起,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学校怎能奈何这些顽童?

实在是家长的责任,但家长更是这个国家领导的责任,究其根本,还是这个教育体制的大问题

想想古时,父亲带儿子去私塾,父亲都要先九拜夫子九叩首,然后再于老师行九拜九叩首之大礼,儿子看在眼里,父亲尚且如此,小孩哪里敢不尊师重道了

现在家长,政府,官员,包括老师自己,所有人都应该把”尊师重道“切实贯彻了,以自己为榜样,才可能管得住现在的孩子!
2007-1-9 18:55: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很好很好~

这之类的贴子应该更多些~

这之类贴子里的人应该更多些~
2007-1-9 19:04: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Post by original5011
今天手中在做着事,那边传来别人电脑电影情节的厮杀声,变态被虐待声,我好像有一段时没怎么看这些七七八八的现代惊夙片,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心志都有所动摇,感觉离佛远了。赶紧念阿弥陀佛,心才好过点。所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好少闻,动摇求道心。我们的功力还不足以让我们不为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所动。

所以要远之。引用弟子规的一段话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我们的苦,它是如何生起的 ?其实,苦是在我们失去正念的时候生起的,若是我们保持正念,苦和烦恼就不会生起。这是千真万确的,肯定了这句话,就可以自己试试看。什么是正念 ?什么是失去正念 ?必须要认识清楚。
   失去正念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念已经里看空心,或者说已经离开心的本性了。我们的心本来是空的,,没有烦恼,当我们的心离开的本性,就会攀缘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一攀缘,我们就被外在所转,就会生起各种各样的烦恼。假如我们的心没有离开本性,安住在空心,我们就时常在涅磐之中。心本清净(或者心性清净)为客尘污染了*这句话务望牢记。客尘是外在,烦恼是客人,当我们失去正念,它就进来。当我们保持正念的时候,它就跑了。
问题在于我们要如何地去保持正念 ?一般人都很难保持正念,当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正念一失去,又去攀缘了,又在生烦恼了。所以,当我们攀缘时,触地发生非常重要,就是眼睛看到的那个触,耳朵听到的那个触,这个触就是问题的关键,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假如能掌握住这一点,我们将能活在涅磐安乐之中。如果我们不懂得掌握,不懂得保持空心,不懂得保持空心的本性,而远离本性,失去正念,在触的时候,我们就生起烦恼,生起我,我所的观念,又去攀缘一切,于是痛苦就生起一大堆,烦恼生起一大堆。
2007-1-9 20:22: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断烦恼难啊,先修身,修身了才可了断烦恼

净空法师说的,可以先不学佛法,先学弟子规和十善业道经1年,但最多一年,给自己一个修身的期限,这个基础打好了,才可修学

original5011一直强调弟子规确实是明智之举啊
2007-1-9 20:39: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日本大阪石井牧师访问净空法师座谈会

化解宗教矛盾冲突的方法


净空法师致词: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於一切大眾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仔细去观察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他自从觉悟之后,一生讲经三百餘会,说法四十九年。佛每天都是从事於教学的工作,与中国孔老夫子当年在世的教学是相同的。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有教无类,真诚热心的教导眾生,解决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这是他一生所教学的内容。

佛所教的内容范围非常深广,特别是对於现代二十一世纪社会复杂的问题,都有原则性的指导,与解决的理论与方法。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把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发扬光大。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寺院就是学校,是翻译经典与讲学的场所。此次到日本来,希望能带动日本的佛教道场,都能恢復讲经与教学。

中国近两百年来,时局不安定,出家人的素质逐渐往下降,所以佛教教学的工作几乎是停滞的。此次我到日本来访问,看到日本的情形与中国很类似。但毕竟日本与中国还有古老文化的基础,只要有心人来提倡,还是有希望恢復的。

释迦牟尼佛的理念、精神与方法都非常圆融、活泼,所以我接触佛教之后,自然感到很佩服、很欢喜,佛教确实能做到本土化与现代化。如果不懂得这个精神与理念,这个差距就像代沟一样。如果懂得本土化与现代化,古今中外都能融合成一体,它对於社会就有正面的贡献。

现代弘法确实比从前要困难很多倍,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对於儒、佛、道,要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要理解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儒、道也不例外,再仔细观察全世界,几乎所有宗教都不外乎是多元文化的教学。我们从一切宗教典籍裡,找到一个共同点,在佛家讲是「慈悲」,在基督教、天主教讲是「神爱世人」,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讲是「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总归纳起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创始人教义的中心点。如果我们能学到仁慈博爱,再将之发扬光大,对於不同的族群、国家、宗教与文化,我们用一种真诚的爱心去爱护、关怀,真诚到极处一定能感动人。今天我们在全世界从事於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用真诚心去感化

首先,我们要肯定宗教是社会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教学是活活泼泼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当然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现代化与本土化。以佛教為例子,佛有没有形相?没有。在日本看佛像,佛像像日本人;在中国看佛像,佛像像中国人;在西藏看佛像,佛像像西藏人;在泰国看佛像,佛像像泰国人,这就是本土化。懂得本土化才能契机,才能度那个地区的眾生,教学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经典是不变的,而註解要能适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在中国,唐朝註解适合於唐朝人;到宋朝,宋朝人又重新註解,因為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宋朝人参考唐代的註解做出新的註解。到了元代、明代、清代,各个时代的註解都不一样。

在现代,如果讲经还用古代的那一套,肯定没有人愿意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应当把经典做二十一世纪的新说法。虽是新的,还是根据从前老的来讲。譬如一棵老树,年年发新枝、开新花,年年有新叶子,但新的花一定是在过去枝叶上长出来的。所以,这个学问永远是新的,不会落伍,不会淘汰,永远都在进步,这在佛法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这才是真实的学问,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光大。因此,圣人的教诲都是相同的。

信仰宗教的人,都肯定宇宙之间有一位真神。在佛法不称作「真神」,称作「真如本性」。《华严经》讲,这个世界、眾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宇宙、生命的来源,是同一个根源。譬如地球这麼大,生活在每一个地区的人,彼此不相往来,圣贤人有义务去教导他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处,如何与天地鬼神相处,这几乎是所有宗教教育的教学内容。

因此,他能分许多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形状,说各个不同文化的言语,并有不同文字的表达方法。而他的内容、方向、目标是圆融的,都是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天地鬼神能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样一切冲突自然化解,和平落实了,繁荣、兴旺、幸福与美满才能降临到每一个眾生的身上,包括他的家庭、事业以及环境,这是我们肯定的。所以,从这个理念出发,宗教是一家人。

这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如果我们做為一个宗教徒,能熟悉自己的经典,真正明瞭自己宗教所讲的理论,教主教导我们应当如何处事待人接物,问题就化解了。所以,宗教的冲突,可说是起源於对自己的宗教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其他宗教是一无所知,彼此又不相往来,就免不了发生怀疑。从怀疑產生误会,由误会提升变成不能接纳,摩擦就无法避免了。所以,中国古人常讲「通」,所谓「政通人和」,最重要的是沟通。如果常常往来,常常做朋友,不但我了解自己,我也了解别人,这样冲突就能化解。

过去我讲经也常说到,这个地球、社会像一个人的身体。我们都是地球人,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都是一家人。我们希望每个国家、族群、宗教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就像一个身体,不同的国家、族群、宗教是身体不同的器官,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鼻子,伊斯兰教是耳朵。如果说我只爱我自己,其他都不要了,那只有眼睛好,鼻子、耳朵都坏了,这个人就生病了。所以,一定是每一个宗教都第一,每一个族群都第一,每一个国家都第一,我的每个器官都第一,身体就健康。

再扩大到整个宇宙,我们要求宇宙和谐,宇宙平等,宇宙一家。有如此大的心胸,才真正能做到彼此互相尊敬,平等对待,互助合作,这个宗教教育才能落实。由宗教教育可以恢復到家庭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社会的伦理教育,事在人為,这需要真正觉悟的人,一起团结起来做这项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真正热心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我们非常尊重,希望把这个力量结合起来,產生一个改变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力量。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宗教密切往来,互相交流,诚心诚意做朋友,彼此互相了解。从根本上来讲,最好能联合到全世界的宗教领导人、传教师,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宗教大学,每一个教成立一个学院,将来在全世界从事於宗教教育的工作。所以,确实变成了一家人,就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幸福与美满。

在大学裡面,教授要教导学生如何化解冲突,促进和平。但若单单教导这几个学生,是收不到效果的,所以学校应当要有「远程教学」,就是有卫星电视。老师在卫星电视上课,学生则是全世界的宗教徒。这样能唤醒、觉悟一般信仰宗教的人,这是安定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极大的力量。我们现在也正努力在做。

战胜别人不是英雄,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战胜自己的不善知见,才称作「大英雄」。佛经教导我们,我们的心善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我们的心不善看一切人都不是善人,佛法讲「境随心转」,外面的境界确实没有善恶。譬如说我喜欢这个人,但是另外一个人很讨厌他,可见得这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佛菩萨的标準是佛菩萨没有自己的标準,他把自己的标準放弃了,所以他平等了。如果说自己设立一个标准,就永远与许多人事物对立。我们要把所有标准放下,让自己的心与虚空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样我们与最高层次的神明能平等相处,和睦对待;与畜生道、地狱道也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多麼自在!这是圣贤教导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要学习,要从自己本身去做到,能爱一切人。

我这次讲的《八大人觉经》,裡面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要让自己的心真正做到纯净纯善,在这个世间没有冤亲债主,没有对立,这一生过得多幸福、多美满!所有宗教的经典都是这样教人,问题是我们自己要能信、能理解,并认真去做,这才是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如果学了之后做不到,就很对不起教主,对不起圣贤一番教诲的苦心。

我们在新加坡帮助所有宗教做慈善事业,当初有些佛教徒不理解,批评佛教徒布施供养法师的钱拿来供养其他宗教。我解答说:佛教我们做慈善事业,我现在没有做,别的宗教做了,我们拿钱到那裡去供养,等於是我们投资。譬如他们到非洲救病苦的人,他们有医生和医疗队,我们送五万元美金给他们做医药费。他们缺少救护车,我也送了一辆救护车。他做、我做是一样的,何必要分彼此?这种分别是错误的。所以,慈善救济苦难眾生的事业,一定要合作。

我们在新加坡举行温馨晚宴,在澳洲也举办温馨晚宴,我们接待这些贫苦的老人,每个星期请他们来吃饭。吃饭的时候绝对不谈宗教,只是无条件的供养,无条件的照顾,安慰这些老人。大家心裡欢喜,感到他们一生当中,从未遇过这样亲切、和睦的团体,这就是回馈。我们尊敬别人,别人尊敬我们;我们爱护别人,别人爱护我们;我们帮助别人,别人帮助我们。所以,得到政府的讚叹,也得到民眾的欢迎。图文巴是澳洲最保守的基督教的一个区域,我们在那裡能做成功,就是把教义付诸於实际生活,绝对不是空谈。

石井先生刚才有一个问题,我还没有回答他,他问到:「对於不同的宗教,如何能容纳?」佛法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裡面最重要的意思,就是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派其思想与言行,是否与《圣经》相应。如果相应,我们能接受;不相应,再好的宗教也不能接受。守住这个原则,问题就化解了。
2007-1-9 20:40: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Post by original5011
今天手中在做着事,那边传来别人电脑电影情节的厮杀声,变态被虐待声,我好像有一段时没怎么看这些七七八八的现代惊夙片,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心志都有所动摇,感觉离佛远了。赶紧念阿弥陀佛,心才好过点。所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好少闻,动摇求道心。我们的功力还不足以让我们不为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所动。

所以要远之。引用弟子规的一段话

...

那些恐怖的东西
不但会影响 破坏我们的心志
看多了还会在我们身上重映
家庭暴力 社会暴乱 国家战争 是怎么来的?
无间 阿鼻中的酷刑又是怎么来的
贪嗔痴 邪淫妄语 两舌恶口
是根本根源
辅源就是这些迷惑人心志的东西
要知道地狱其实就是罪业的变现
而地狱中的种种酷刑
就是留在脑海中的复印件
随着恐怖片发展
类似原子弹 核武器
之类的先进武器
必然会被他们的爱好者引进无间
所以这类影片还是少看为妙阿



2007-1-9 21:38: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明心见性,心性清静
2007-1-9 22:51:2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