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高频激光

自由的羽毛

378
回复
6058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书架上的台词本7- fly

Red通过假释时的陈述——

改过?  让我想想
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对我来说那只是个用来掩饰的词,政客用的语句...
...你们年轻人能穿西装打领带..有一份好工作
你到底想知道些什么?  我对自己所犯的罪感到后悔么?  没有一天我不感到后悔
不是因为我的监狱里,或者你认为我该这样
我回忆起以前走过的路....一个年轻的...愚蠢的犯了滔天大罪的孩子
我想和他谈谈,我想和他讲讲道理,告诉他做人之道
但已不能了,那孩子已无影无踪了..只剩下这个老人
我得这样生活下去,,,,
改过? 这只是个虚有的名词,说句实话,
我根本不在乎了...


Red: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my friend: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  
瑞德:听我说,朋友,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  
Red narrating: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em. Enough time passes, 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  
瑞德话外音: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 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  

Red narrating: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 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tter left unsaid. I'd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s  so beautiful,it can't expressed in words,and it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I tell you, th 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eat place dares to dr eam. It was as if some beautiful bird ha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 d made these walls dissolve away, 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every last man is  Shawshank felt free.  

瑞德话外音: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娘们在唱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有 些东西还是留着不说为妙。我像她们该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动人的故事,美妙得难以用言 语来表达,美妙的让你心痛。告诉你吧,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 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鲨堡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  

(On playing opera records in the prison)  
Andy Dufresne: Here’s where it makes the most sense. You need it so you don"t foget. Foget that there are palce in the world that aren’t made  
out of stone That there’s a---there’s a---there’s something inside  that’s yours, that they can’t touch.  
(在监狱里放歌剧唱片)  
安迪.杜德兰:这就是意义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记。忘记世上还有不是用石 头围起来的地方。忘记自己的内心还有你自己的东西,他们碰不到的东西

Andy Dufresne: That’s the beauty of music.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you.  
安迪.杜德兰:这就是音乐的美丽。他们无法把这种美丽从你那里夺去。  

Red reading a note left by Andy: Remember, Red, hope is good thing,  maby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瑞德读安迪留下的条子:记住,瑞德,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Red narrating: We sat and drank with the sun on our shoulders and felt  like freemen. h\*ll, we could have been tarring the roof of one of our own houses. We were the lords of all creation. As for Andy—-hespent that break  hunkered in the shade, a strangelittle smile on his face.watching us drink his beer.  
瑞德话外音:我们坐在太阳下,感觉就像自由人。见鬼,我好像就是在修自己家的房顶。我们是创造的主人。而安迪——他在这间歇中蹲在绿荫下,一丝奇特的微笑挂在脸上,看着我们喝他的啤酒。  

Red narrating: 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some birds don’t mean to be  caged .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And when they fly away, the part of you that knows it was a sin to lock them up. DOES rejoice.  Still, the place you live in is that much more drab and empty that they ’re gone. I guess I just miss my friend.  
瑞德话外音:我得经常同自己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当 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你会因此而振奋。不过,他们一走,你住的地方也就更加灰暗空虚。我觉得我真是怀念我的朋友。
2008-10-17 00:39: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书架上的台词本8- COOL

1.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
  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2. 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Your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my friend , 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 ,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 , the answer becomes clear.

3.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the gift)

4. 从来没有什么意外 There are no accidents

5.你不能走,真的武士决不会退却 you cannot leave ,real warrior never quits.

6. 师傅:那你为什么不退出呢? 你知道我一直想把你赶走,可你还是留下来了。
  Why didn’t you quit ? you know I was trying to get rid of you but you stayed

  阿宝:是啊,我留下来了。我留下来是因为每次你往我头上丢砖头,或说我难闻,这很伤我的心。 可最伤我心的是,我每天努力练习,却还是这个我。 我留下来,因为我以为, 如果还有人能改变我, 能让我焕然一新, 那就是你-- 中国最伟大的功夫师父!

  Yes ,I stayed .
  I stayed ,because every time you threw up brick on the head or said I smelled ,it hurts.
  But it could never hurt more than I did everyday in my life just being me .
  I stayed ,because I thought .. If anyone could change me , could make me not me ,
  it was you the greatest Kong Fu teacher in the whole of China!

7.“你不觉得快要死的人说话很有力量?”“是的,因为没有人敢打断他们。”————搏击会 
    
8. 这是我最好的刀,如果你在旅途中遇到上帝,上帝也会被你杀死。————杀死比尔

9. 当他把酒瓶对准口的时候,不是他在喝酒,而是酒瓶把他吸干了。
                                                         -----飞越疯人院
2008-10-17 00:46: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朋友才能容忍朋友的弱点。”--莎士比亚(1564-1616) --Shakespeare, William
原文:“A friend should bear his friend\'s infirmities.”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忍受不幸,但要试出一个人的真品格,给他权力。”--林肯(1809-1865)
原文:“Nearly all men can stand adversity, but if you want to test a man\'s character, give him power.”--Abraham Lincoln

“「希望」犹如苏醒着的「梦」。”──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BC)
原文:“Hope is a waking dream. ”--Aristotle

“人类的历史是耐心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泰戈尔(1861-1941)-Tagore, Rabindranath
原文:“Man\'s history is waiting impatience for the triumph of the insulted man.”

“我说不出这心为甚么那样默默地颓丧着。是为了它那不曾要求,不曾知道,不曾记得的小小的需要。”

--泰戈尔(1861-1941)
“I cannot tell why this heart languishes in silence. It is for small needs it never asks, or know sorremembers.”

知道为何而活,就知道怎样熬下去。”--尼采(1844-1900) --Fredrick W. Nietzsche
“A person who knows why to live can bear any how to live.”

“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所有的,却总是想到自己所没有的。”—叔本华(1788-1860)—Schopenhauer, Arthor
原文:“We seldom think what we have, but always think what we have not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泰戈尔(1861-1941)
原文:“How far are you from me, OFruit?” “I am hidden in your heart, OFlower.”

“我的荣誉,并非由他人之见,而是由我自己的心所构成。”─柯立芝(1796-1834)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原文:“Our own heart, and not other men\'s opinion, form sour true honor.”

“好好渡过的一天能得安眠,好好运用的一生能得安息。”──达芬奇(1452-1519)-Leonardo DaVinci
原文:“As a well-spent day brings happy sleep, so a life well used brings a happy death.”

“如果只想快乐,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想比别人快乐,则难,因我们总以为别人的快乐较他们所有的多。”──孟德斯鸠(1689-1755) Montesquieu

原文:“If one only wished to be happy, this could be easily accomplished; but we wish to be happier that other people, and this is always difficult, for we believe others to be happier than they are.”
2008-10-17 00:50: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以上资料均来自 mtime 网
2008-10-17 00:52: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纪念赵紫阳先生诞辰89周年

http://www.bullog.cn/blogs/ranyunfei/archives/192159.aspx

冉云飞 @ 2008-10-17 8:51:34 阅读(16068) 评论(152) 引用通告 分类: 捣腾历史

今天是赵紫阳先生诞辰89周年的生日,有些人并未有忘记他,臧克家那“有的人”也就免抄了。亲朋故旧不能忘,是人情之常,忘了才不正常。像我这样八杆子打不着的普通老百姓,也要来凑一下纪念的“冷清”——热闹不必说是凑了,连这官方乃至民间都不准你纪念,何来热闹可言,所以是不折不扣的“冷清”以及强制性遗忘——为什么纪念的“冷清”我也要来凑上一凑呢?除了我有个爱烧冷灶的毛病外,那就是19年前他到天*安*门探望学生那一幕。前不久温家宝在美国接受采访时还略有颤动,似未能忘,沉思良久。也就是说,对民主与自由的热爱,让我要来凑这个“冷清”的诞辰纪念日的“冷清”。

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摆在那里,好的我就不说了,轮不着我来说,于是我也就常说些不好的。不好的太多,综贯起来,就是民众受奴役的历史太长,漫长的历史比较黑暗,糟糕的专制制度在其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专制制度是谁创造的?是我们的祖先也包括我们自己,六十年来的不堪,不仅是政府官方为恶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就像连岳所说的一样,“我们都是体制”,好,我们与有荣焉;坏,我们有辱焉。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集体选择接受奴役和专制制度这残酷的现实,不只是我们的奴性过重,而且我们把自己的脑袋长期无偿地租借给别人用,让别人无偿地没有条件地“代表”你,在自己的利益与尊严面前长久缺席。在利益与尊严面前,你越缺席得久,你的奴性和依附心理就越重,就越喜欢“大救星”这种比傻式的教育来给你猛灌小球藻,并从小球藻里吃出高级点心的味道。不特如此,有人还会用皇皇千万言来笺注小球藻和高级点心之间的传承关系,毛新宇要在他妈妈的大学里成立“毛泽东思想系”,所干的就是这种不朽的工作。

小球藻和观音土(观音或许与大救星之间有师承关系?),年轻的朋友或许不知道,所以不妨唠叨一下。通俗地说,小球藻就是人尿培养出来的高级“营养品”,是这个大人祸中的食物替代品;而观音土则是一种土,吃了拉不出屎,你拉屎得使劲地掏,可惜这个时候掏粪英雄时传祥也饿得没有力气了,何况要掏的太多,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只有自己欲死欲活地掏。小球藻和观音土都是时刻学习毛泽东思想后,官方发给民众的“高级点心”。这种高级点心不仅毛泽东思想的拥有者和冠名者毛泽东没有尝过,当时经历过的、毛新宇的亲人也没有“福份”“与民同乐”。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不仅深受毛泽东思想的指引,而且是毛泽东的直接传人,但是没有吃过小球藻和观音土这样的高级点心。我建议毛新宇成立的“毛泽东思想系”不必上军训课,学生和老师都从吃小球藻和观音土这样的“高级点心”开始,一定能够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神髓。当然你是该系的创始人和领袖,所以你应该率先垂范,学好吃“小球藻”和“观音土”这一课,直到深刻领悟毛泽东思想万税!列位看官以为我用“毛泽东思想万税”是写错了,没写错。你的亲人被饿死、整死、打死、冤死,千家万户,家破人亡,难道不是为“毛泽东思想”上的税吗?这是真正的人头税!

我本人也没经历过这场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在和平和风调雨顺的日子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但我的家人经历过,我们更多苦难的民众经历过,我的历史癖使我对这些苦难的历史不敢或忘,甚至如魂附身。在1958至1962年这风调雨顺的四年里,在中国大地上,饿死3600万。算一算历史上任何一次的大饥荒死难人数,算一算历史上任何一次残酷战争的死难人数,再来对比一下这1958至1962年发生的人间惨剧。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阿玛蒂亚.森说,一个民主社会或许可能穷,比如印度,但绝不会发生像中国这样惨绝人寰的大灾难,这一切源于诸种信息和言论的自由流通以及对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像中国这种惨绝人寰的大灾难的发生,的确拜所有的信息被屏蔽之赐,也拜地方封疆大吏对容易污烂的“领袖”衷心崇拜所致。1958年至1962四年间饿死3600万人,难道不是毛泽东思想在武装着人民的头脑吗?至少从四九年后到毛泽东死之前哪一次离开过毛泽东思想的“指引”,而“指引”出这么多人间惨剧——清匪反霸之滥杀无辜、批胡风批胡适批红楼梦之破坏学术自由、批武训之破坏教育中立以及对私立教育的摧毁、反右之扼杀所有有不同声音的知识分子、五八社教之整未成年人、大炼钢铁之胡搞直接导致的大灾难、大跃进挺进共产主义之白日梦、全国毒打驱赶麻雀之闹剧、58至62惨绝人寰的非正常死亡、把整个城市青年当泥团玩放下去所搞的“上山下乡”、把农民像活牲口一样拴死在土地上做二等奴隶、以及到破坏力十足的“文化大革命”,等等——有哪一项不是拜“毛泽东思想”指引之赐?毛新宇的“毛泽东思想系”到底要研究哪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与你爷爷“皇恩浩荡”之间的关系呢?

本来是纪念赵紫阳先生诞生89年的,写着写着似乎就写岔了道。其实也并不岔道,因为赵紫阳先生也当过领袖。本着连岳“我们都是体制”的精神,所以我也不能美化赵紫阳先生在这个没有真正政治竞争的舞台上的所作所为。我们希望客观地来评价他的功过是非,但八九年他的处理方式值得民众对他加以纪念,不管怎么说不杀人不开枪,主对话,这就是最应该记住的善举。我们纪念他的目的,就像我们曾经纪念过胡耀邦先生一样,不是为了领袖崇拜,不是认为出一个胡耀邦、出一个赵紫阳,中国的事就能搞掂。没有良好之制度约束,总统也是靠不住的,何况一党专制下的党的总书记?对于领袖,西人早有妙解,人之着装,领子和袖口亦即简称之“领袖”是最容易污烂的地方,着装者一定得打起十二万精神防止此处的污烂,而且领袖不仅要勤换勤洗——以美国为例,每四年选一次,最长只能当八年领袖,这便是领袖破烂玷污的极限——而且要防止领袖的大规模污烂。有制约的制度都还要时刻警惕领袖的污烂,何况没有制度约束的社会里,更要对领袖万分警惕。因为邓*小*平早就说过:一个好的制度使坏人无法干坏事,坏的制度使好人无法干好事(《邓*小*平文选》P333)。本着邓*小*平同志的“萎嗒”思想和指示,如果还相信什么大救星,还相信什么有什么救世主,还相信什么永不污烂的领袖让我们“颈痒”,那就是违背了邓*小*平同志的“萎嗒”教导。

我们因89而纪念赵先生89周年,愿他89周年与89年死难者的灵魂都得到安息。

2008年10月17日8:51分于成都
2008-10-17 15:09: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莫要靠谎言过日子(索尔仁尼琴)

http://www.bullog.cn/blogs/dailu/archives/163576.aspx

译者李国海

  从前,我们连窃窃私议都不敢。而现在,我们撰写和阅读地下出版物。我们聚在科学研 究所的吸烟室里,彼此敞开心扉,发发牢骚:他们什么勾当干不出来呀,哪件坏事不把我们拖进去!民穷财尽,家徒四壁,他们却毫无必要地在宇宙方面大吹大擂。 他们加强远方的野蛮制度。他们挑起(别国的)内战。我们卤莽地花钱把个毛泽东扶植起来──而后却驱使我们去跟他打仗,只好去,有什么办法!他们想整谁就整 谁;他们把健康的人赶进疯人院。一切全是”他们”,我们呢,──无能为力。

  事情简直糟透了。普遍的精神毁灭已经降临到我们大家头上,肉体毁灭也即将象野火一样蔓延开来,把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统统吞没。而我们却依然故我,总是怯生生地微笑着,含含糊糊地嗫嚅着: ”我们又有什么法子去阻止呢?我们没有力量呀。”

   我们是如此绝望地失去了人性。如今粗陋的食物配给制,害得我们甘愿放弃所有的原则,放弃我们的灵魂,放弃一切前人的努力和一切后代的机会──然而所有这 些,只能让我们苟延残喘。我们丢了坚定,失了傲骨,也没了激情。世界的核毁灭我们也不怕,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也不怕。我们早躲到了缝隙里面。我们只怕勇敢 地做事。

  我们只怕落在旁人后面,只怕要我们独自采取行动──猛可里,我们发现自己丢了白面包,丢了暖气和莫斯科的户口。

  我们在政治学习小组里反复受到灌输,要愉快地生活,一辈子循规蹈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环境,社会条件,是超脱不了的,存在决定意识嘛,我们有什么用?我们毫无办法。

  可我们有办法──什么事都办得到!但是我们自己欺骗自己,以便自我安慰。根本不能全怪”他们”,要怪我们自己,只怪我们!

  有人会反驳:的确一点法子也想不出来呀!人家堵住我们的嘴,不听我们的,也不来征求我们的意见。如何才能迫使他们听我们的呢?

  要说动他们改弦易辙,是不可能的。

   自然的办法是把他们改选掉──可是在我们的国家,根本就没有选举。在西方,人们知道罢工,游行示威表示抗议──可是我们被折磨得胆小如鼠,我们对此都感 到害怕:怎么能一下子拒绝工作,怎么能一下子走上街头?近百年来苦难的俄罗斯历史上所尝试过的其他一切不幸的道路全都不是为了我们而选择,而且确实都是不 必要的。

  现在,当斧钺开始砍人的脑袋,所有播下的种子都发了芽的时候,我们看到:当年那些想通过恐怖手段,通过流血起义和国 内战争使国家成为正义幸福之邦的过于自信的年轻人,是何等误入歧途,何等愚不可及。不,谢谢你们这些启蒙的老前辈!现在我们知道,结果的卑鄙助长了手段的 卑鄙。我们的双手将是干净的!

  难道就毫无办法了?真的没有出路了?莫非我们只好无所作为地等待:什么事情会突然自动发生?……

  但是,暴政永远不会自动放过我们,如果我们大家天天承认它、赞颂它和强化它,如果我们连它的哪怕最敏感的弱点都不肯唾弃的话。

  唾弃谎言!

   当暴力闯入人们宁静的生活时,它满面红光,充满自信,神气十足地在旗帜上标榜着,并且叫喊着:”我是暴力!大家散开,让开,否则我将你们踩扁!”但 是暴力很快便衰老了,没过几年,它已经失去自信。于是,为了支撑下去,为了显得道貌岸然,它必然要求谎言作为自己的盟友。因为:除了谎言之外,暴力没有任 何东西可作护身符,而谎言也只有靠暴力才能生存。然而,暴力不是每天,也不是在每个人的肩膀上落下它那沉重的魔掌;它只要求我们对谎言俯首听命,每天参加 说谎──这就是”忠”字的全部内容。

  其实,这里就有一把被我们忽视的、最简单、最方便的解放我们的钥匙:个人不参加说谎!纵然谎言铺天盖地,纵然谎言主宰一切,但是我们要坚持最起码的一点:不让谎言通过我兴风作浪!

  这一点,便打开了我们无所作为造成的虚幻链环上的一个缺口!对于我们是最容易做到的,对于谎言则是最致命的。因为,当人们唾弃谎言的时候,它简直无法生存下去。它象传染病一样,只能生存在活的机体中间。

  我们用不着鼓足勇气。我们也无意走向广场和大声宣扬真理,公开讲出我们的想法,──不需要,这是危险的。只要我们不讲违心话就行了!

  这便是我们的办法,在我们普遍天生胆小怕事的条件下,这是一条最容易、最方便的办法,比(说起来怪玄的)甘地的”非暴力反抗(civil disobedience)”容易多了!

   我们的办法是,决不自觉地支持谎言!一旦认识到谎言的界限在哪里(这界限在每个人眼里还是不同的),就象避开瘟疫一样避而远之!不为那”意识形态” 僵尸涂脂抹粉,不为那腐朽的破衣烂衫缝补漏洞,──那时我们将惊奇地发现,谎言必将一败涂地,徒唤奈何,而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总之,由于我们畏首畏尾,还是让每个人去选择吧:是继续自觉地做谎言的奴仆呢(诚然,对此我们并不心甘情愿,但总要养家糊口吧,只好听任孩子在谎言里长大),还是抖擞精神,做一个值得自己的子女和同时代人尊敬的老实人。若是后者,那么从今以后他:

  ──决不以任何方式书写、签署和发表他认为歪曲真相的片言只字;

  ──不论在私人谈话,还是有许多人在场,都绝对不说这样的话,自己不做,也不怂恿旁人,不鼓动,不宣传,不讲解,不炫耀;

  ──在绘画中、雕塑中、摄影中、技术处理中和音乐中不捏造、不涉及、不转播任何虚假的思想、任何被发现的歪曲失实之处;

  ──既不在口头上,也不在书面上为了迎合上面、为了增加保险系数,为了自己工作的顺利而援引”领导”言论,如果被援引的思想他不完全赞同或者文不切题的话;

  ──不参加强制性的游行集会,只要这样的游行集会与他的意愿相反;不举标语,不喊口号,只要这标语口号他不完全赞同;

  ──不举手赞成不真心同意的提案;既不公开也不秘密投票赞成不称职或不可靠的人;

  ──不让人赶着去参加强制性地、颠倒黑白地讨论问题的会议;

  ──一听到发言者的谎言、荒诞无稽的空论或恬不知耻的宣传,立刻离开会场、讲堂、剧院和电影院;

  ──不订阅和不零买报道失实或隐瞒重大事实的报刊杂志。

  当然,以上所举并非所有可能的和必要的抵制谎言的途径。然而,一个人只要心地纯洁,通过纯洁的眼睛,其他情况也容易分辨。

   不错,开头一段时间境况会不一样。有人会暂时失去工作。对于想堂堂正正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这会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在开始时困难重重:因为,人生这所大学所 要回答的功课也充满了谎言,应当进行选择。但是,在这方面任何一个想诚实做人的人都无后路可退:每天我们当中的每个人,即便从事最保险的技术科学工作,都 逃不脱采取上述哪怕一种行动──是老老实实,还是欺骗撒谎;是在精神上保持独立,还是做精神奴隶。

  即便没有足够的勇气捍卫自己的灵魂也罢──别让他对自己”进步”的想法而自豪,别让他自吹自擂,觉得自己是什么学者,什么人民的艺术家,觉得他受之无愧,代表了所有人──让他告诉他自己:我属于畜群,我是个懦夫。其实,我在丰衣足食时的做法,也与此一模一样。

   甚至这条道路──所有抵抗道路中最温文尔雅的一条,对于因循苟且的我们来说,也将是不容易的。但是,比起自焚甚或绝食来,毕竟轻松多了:火焰不会吞噬你 的躯体,眼睛不会烧瞎,而黑面包和白开水总归有你家里人吃的。被我们出卖、被我们欺骗的伟大的欧洲人──捷克斯洛伐克人,难道不是已经向我们证明,他们如 何面对坦克挺起毫无遮拦的胸膛,既然胸膛中跳动着一颗高贵的心?

  这将是一条不容易的道路吧?然而却是可能的道路中最容易的。对于肉体来说是不容易的选择,而对于灵魂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一条不容易的道路,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人,哪怕只是几十个也罢,他们多少年来一直遵循着所有这些做人的道理。

  总之,我们不是第一批走上这条道路,而是加入先行者的行列!我们大家把这条道路看得愈是容易,愈是简短,我们便会愈加迅速、愈加踊跃地走上去!等我们有了数千人,那时当局将一筹莫展,无奈我何。待到我们有了数万人,我国面貌便会认不出来了!

  假如我们前怕狼后怕虎,那就莫怨人家不让我们喘气,是我们自己不让自己喘气!那么,让我们继续鞠躬好了,让我们等待好了,当我们的生物学家兄弟能够读到我们的想法,他们准会帮助我们,让这样的一天快快到来。

  假如我们连不参加撒谎的这点勇气都没有,我们真的一钱不值,无可救药了,那么,是我们,应该受到普希金的蔑视:

  干吗赐给牲口以自由?

  它们世世代代继承的遗产

  就是带响铃的轭和鞭子。
2008-10-17 16:24: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吃饱点儿哪有劲儿减肥啊?

http://www.bullog.cn/blogs/huangjiwei/archives/193545.aspx

黄集伟 @ 2008-10-19 14:01:37 阅读(1612) 评论(13)


手机手

与“鼠标手”类似的一种数码疾病,医学上称之为“拇指腱鞘炎”,多由频繁发送短信息引发。从医学的角度看,“手机手”尚无特效药。唯一可能奏效的,是节制使用拇指。周末自己包饺子也是办法之一吧。要三鲜的,韭菜别搁多了,给点儿就成。

★ 它写的东西让我们想起希特勒的时代来

语出作家云也退对评论家顾彬的专访。在回答云有关德国出版社是否重视外国文学这一问题时,顾彬说:

德国的书籍市场上70%都是翻译作品,而在美国这个比例是5%。在德国,最受重视的一向都是历史类、政治类的书。但是《狼图腾》这本书,早就翻译成德文了,但一直拖着没有出,为什么?我跟我的同学、同事、学生看过这本书,体会都一样:它写的东西让我们想起希特勒的时代来。如果现在出版,一定会受到无数的攻击。不过,明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是主宾国,届时会有几十本中国书同时在德国出版,评论家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本书上,如果关于《狼图腾》运气好,关于它的书评少一点,它还能留在市面上卖卖,否则,这本书在德国就彻底完蛋了。

★ 凤凰男

网络熟词之一,因近日见网友金仕并用此熟词定义新东方老板俞敏洪,顿生好奇。熟词“凤凰男”的要害在于“心理自卑”,这个东西有点儿像病毒,很难对付的。与“凤凰男”匹配的熟词为“孔雀女”。生活中究竟有多少孔雀女爱上凤凰男?其实没人知道,只是国产电视剧编剧们喜欢这一格式而已。按照此类菜鸟编剧套路,名著《简爱》应该是倒着来的……那是一个“凤凰女”爱上“孔雀男”的故事?

★ 情动三尺,非一日之韩

语出董路博客。原文标题为《余秋雨老师和韩寒同学终于在一起了》。事由是:在张姓美女作家撰文公开声称“想和余秋雨老师一夜情”,尸骨未寒壮志未酬之际,又一位朱姓美女作家紧跟着也撰文公开声称“想做韩寒同学的情妇”。董路感慨:

从两位美女作家的诉求来看,一个是“一夜情”,一个是“从一个一夜情走向下一个一夜情”的“情妇”;显然“獐”确实比“猪” 人性——但求一日相许,不求年年有“余”;“猪”也确实比“獐”执着——情动三尺,非一日之“韩”。

★ 红得尿血

语出陈晓卿老师短文《思乡局》。原句是夸厨娘真真文化人:大学里学的是美声,唱的是瓦格纳歌剧,工作后,在“安徽播新闻,红得尿血。”这个短句以动作、画面、色彩冲淡“红人”渐次抽象的语词属性,跟钱锺书以“红人倒运,又冷又黑”比喻旅店里卖不出去、变色变质的半生红烧肉大可相映成趣。

★ 不吃饱点儿哪有劲儿减肥啊?

语出某电台DJ。这句子猛得一听,挺那什么的,再仔细一想,又挺那什么的。一周里,每天午饭时,看见那些如钱锺书所谓一见餐桌就把嗓子眼扎成眼药水瓶出口大小的成群美女,我便将这句道听途说妙语当众朗读,果然奏效。证据是,我亲眼看见美女们的饭盒里菜蔬、主食本周平均增高约1~2厘米……就是嘛,在这个金融海啸呼天抢地的动荡世界,不吃饱点儿,哪有劲儿减肥?拿什么过冬?

★ 山寨美剧

网友对湖南卫视翻拍版励志喜剧《丑女无敌》的形容。在已有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轿车、山寨畅销书、山寨笔记本后,山寨美剧的大面积崛起为“山寨文化”周延自己的全新内涵做出突出贡献。

★ 当代文学是一种绝望的文学

本周,诺奖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成为诸多媒体报道重点。上句出自作家btr所译法国《文学杂志》记者Tirthankar Chanda对勒-克莱齐奥的专访。在回答“文学可否改变现状”时,勒-克莱齐奥说:

我们不再能像在萨特时代那样假定,小说可以改变世界。如今,作家们只能记录他们在政治上的无能为力。当你阅读萨特、加缪、多斯?帕索斯或斯坦贝克的时候,你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些伟大的、敬业的作家对于人类的未来、对于写作的力量有着无限自信。我记得当我18岁时,我在《快报》上读到萨特、加缪和莫里亚克的社论。这些随笔向我们指明出路。如今谁还能相信报纸上的一篇社论能帮助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当代文学是一种绝望的文学。

★ 政治博客

语出2008年10月14日《新京报》社论,标题为《政治博客:值得重视的公民表达》。社论认为,与“政治博客”相关的标志性事件为“9月14日,记者孙春龙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指出山西娄烦事故中存在的问题。9月17日,高层领导在‘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上作出了重要批示,案情开始有了转机。”社论说:

政治的本质是公共事务,政治博客的本质就是通过网络博客的方式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它是自下而上的网络阳光。当然,政治博客要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即使是批评性的,也要是善意的和有道理的,是维护公共利益的。
2008-10-19 11:18: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人人都是作家,但却没有一个读者

http://www.bullog.cn/blogs/liangwendao/archives/193925.aspx
梁文道 @ 2008-10-20 11:36:22 阅读(5151) 评论(54)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台或电视的清谈节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原来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谈节目靠的是参与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说,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因为谈话不是独白,你说的任何一段话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对话者的言词之中,它构成了你的背景,发展了你的言论。假如你只是抱着满腹的宏论,却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讲什么,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难免予人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许有错,也许需要检视自己的信念;除非我们坚持自以为是的正确要比共认的真理还伟大,否则带着耳朵去参与对话就是一次检验自我的好机会了。诠译学宗师伽达默尔在他的经典《真理与方法》里如是说:“……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也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觉察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 固有理解的真理”。解读文本固如是,与他人对话恐怕更当如是。

    因为在央视上讲清史而闻名的阎崇年先生前几天被人掴了两巴掌。那是一场作品签售会,一位年轻男子排队走向正在为读者签名的阎先生,然后发难出手。据目击者说,当时还有人在现场大叫“汉奸”,看来是针对阎先生种种为满清辩护的言论。那位年轻人的朋友后来解释他揍人的理由是因为他没有和阎崇年平等辩论的机会。

     我不想参与评价清廷的史学争论,也暂且不谈这件事情的后续处理对不对 (那位青年后来遭到当局重罚),我甚至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可是我很好奇出手打人与言谈对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假如我说了一番驳斥对手的话,而对方不能完满响应甚至不理睬我,于是我动手给他一巴掌;这是否表示我这一巴掌其实是我所有想法的延续和表达?一个耳光又是不是一段话的代替呢?如果打人也是一种辩论的方法,我是否也该预期对方将以拳脚回报?因为对话和辩论总是有来有往的。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阎教授总不愿“正面响应”那些青年的理由(是没有时间,还是他的响应被人觉得不够正面?)。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

    也许我们乖得太久了,不想再当个只能听话的傻孩子,所以我们现在都有话要说。周遭如此喧哗,我必须用尽心思把文章的标题起得耸动一点,让我发言的姿态张狂一点。也许我说得没有什么道理,但起码我被人听到了;也许别人没听懂我到底说的是什么,可是说话的语调和姿态要比说出来的内容还重要;因为正是那些语调与姿态让我被人看见。被人看见,所以我存在。于是每个读者其实都是作家。在一篇一万字的文章里看见一句令我不满的话,忘记剩下那部分吧,我要写一篇两万字的回应来批判它。我为什么要耐着性子看完那篇东西呢?我为什么要深入甚至同情地理会它的真正含义呢?它只不过是我用来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借口罢了。

   个性被压抑够了,因此“个性”二字是今天最高尚的品德。听别人说话不算个性,让别人听见我说话才算是个性。所以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清谈节目或许是不必要的;我想。
2008-10-20 12:23: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失败的性格1

http://www.bullog.cn/blogs/siyi/archives/194207.aspx   

【作者:桑地牙哥.拉蒙卡(Santiago Ramony Cajal,1852-1934),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190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我们看过很多极出名的大学老师,很有天分,充满了精力,以及非常主动地行动,实验室里也有很多的实验器材,可是这种老师没有任何原创性的研究,也不曾写过任何书。他的学生,及崇拜他的人,等了很多年,他们认为这么伟大的老师,最终一定会产生旷世杰作来,可是旷世杰作从来不曾出现,而老师也沉默以终。

当然我们在解剖这类意志疾病时,不要被乐观态度或者是善良的心所欺骗了,也就是说要稍微严苛一点,来批评这种意志上的毛病。老师有非常好的声望,在课堂里面也充满热心跟精力,可是这样的老师们患了一种“精神意志病”(即性格的失败处)。当然心理学家不会这么说的,因为他们看起来是多么的健康,他们虽然在学术上慢吞吞的,及忽视了学术责任,但医生们绝不会诊断为丧失了意志力,可是他们的朋友跟学生们,还是要把这种状况,认为是不太正常,而且要对这种老师施予一点精神治疗。吾爱吾师,是国际普遍的道德,虽然对老师的学术或心智能力极为崇敬,可是,毕竟有点问题,值得思考。

这些辉煌的失败人物,可以用下面几类名词来区分,其中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半瓶子醋的业余家,又称做空想家;第二类就是博学多闻的人,或者是爱书狂;第三类叫做仪器的崇拜狂;第四类是自大狂;第五类是不适合的人;第六类是理论专家,理论的建构者。

【空想家】

我称呼这一种特别病态的心理,名之为空想家。空想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天文学家、自然博物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甚至还有医生。我们可以用下列的症状,来描绘出这种空想家。他们喜欢研究大自然,可那是为了欣赏她美丽玄妙的气质,为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象,漂亮的形态,绚丽的颜色跟优雅的结构。如果这个业余家是植物学家,那么他一定会被藻类所迷住,特别是矽藻,因为矽澡美丽的外壳让他着迷,让他欣赏。在他崇拜矽藻的狂热里,他把全部的时间花在欣赏每一种矽藻,以千奇百怪的角度,替它们照相,来显现它的美丽,把这些美丽的藻类排成一个符号,甚至把它艺术化,排成一个矽藻的浮雕,甚至把它排成像盾牌一样的各式各样徽章,或者是装饰用的设计。可是他从来不曾找到一个新的品种,以增加我们所知道的种类,甚至也不会对这些微生物的结构、发育,或功能,增添任何一点新的知识。

如果我们这位被美丽万象所迷惑的研究者,是组织学家的话,他可能就会热心地用染料来染细胞,及器官里的组织,他会把它变成艺术般的美妙。他会很精巧地使用细微的注射针,把染料打到各种的组织及各种器官里,而且他对美丽的图片有非常天真的羡慕,所以会花很多晚上来描绘,用普鲁氏蓝或用卡茗染料注入小肠肌肉或腺体的微血管后,经运输及渗透以后,出现的美丽组织网络。他会把最艺术化的组织学染色技术,学得极为精通,可是从来不曾想到,要把它们应用到新问题上面,或是用这些技术,解决争论得很热烈的题目。

如果他是地质学家的话,他会完完全全沉醉在岩石的切片里,把这些岩石的切片放到偏极光显微镜下面,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颜色,变化万千。如果他是细菌学家,那他就会很高兴地收集产生各种颜色的细菌,甚至产生磷光的菌。如果他是天文学家,他就会把空闲的时光,完全用来拍摄月亮上的山脉,或者是太阳黑子。

我不需要再继续举例下去了,每一个人看过我前面所举的例子,就可以回想到他们在学校中,所遇到的各种有趣学者。他们当然是引人喜好,因为充满了少年般的热心,也因为他们会精彩及辛辣的演说,可是对于任何科学进步,他们却没任何的帮忙。

【爱书狂跟万言通】

我们前面提过的显微摄影专家,擅长于拍矽藻的照片,动物学家着迷于昆虫贝壳跟有美丽羽毛的鸟类。我们的爱书狂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读最新书和专论,他认为这些东西很重要,而且很能够刺激头脑,可是别人没办法,找到另外一本同样的书。我们博学的模范,经过这种策略,让他的朋友惊奇,让他的朋友佩服。

这种“意志疾病”的主要症状,略如下述。这个人想要有百科全书般博学,也就是说对任何知识都感到兴趣。他可以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可是有些完全没用,而且他会订购非常专业化的学术杂志,然后从书店的书架上面,最新出版的书,而且很努力学习任何应该知道的知识,特别是并没有太多兴趣的知识。可惜的是,当谈到写作的时候,这种人就有无法克服的懒惰,提不起笔来,也不喜欢学术报告,跟实验室工作。

很自然地,我们的书虫,住在他的图书馆里面,且为他的图书馆而活,你可以看到他的图书馆非常的壮观,到处塞满了书。在这里,他接待羡慕他的人,快乐生动且很有启发性地交谈。只要客人高兴,通常他会开始下面的问题:“你有否读过谁的书?(这个谁跟谁可以插进去一个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或者是北欧人的名字)你有否听过某某人的经典理论呢?”还没听到对方的答复,他就立刻提出狂野的勇敢的理论,而他讲的这些理论跟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在冥想的层次里打转而已。

我们这位博学的人,能够讨论任何题目,因此浪费了他那么精锐的聪明,这懒惰的科学人,忽略了一个非常简单、非常人性的事实,朋友责骂他,并非对他之同情,反是怜悯多而尊敬少。他们模糊地察觉一项老生常谈:“所谓的博学,其实没有多大科学价值,也就是说,博学必须要掌握某一特定题目,而非百科全书式地泛泛地阅读。”可能,爱书狂最喜欢的希望,也即他的梦想,就是让人感觉到他是天才,而且是充满文化修养的天才,他从来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对于学者来讲,他想要免于汲汲无名,跟被人家忽视之命运,一定要有超人的努力,才可以留下身后不朽声名。

很幸运地,这方面我们不需要讲太多,就可以改正一般错误的社会价值。没人能否认下面的事实:“知道了还要能够行动,才能算是有用的人物。”而知道了就去睡觉的人物,是不被历史所尊重的。我们所尊敬的人,能够对现有人类知识作出更多创新贡献,我们并不尊敬把图书馆放到脑袋里的人,就是所谓的两脚书橱。如果一个人只想当留声机的话,他不需要用他的脑筋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反省。其实我们的神经细胞,一定要用来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工作,我们不但要“知”,而且还要能“转变知识”,要能够体会知识,更要能创造知识,这才是科学人所应追寻的行事标准。

对那些有杰出观察重要发现的科学家,让我们致上最高敬意跟感激;反过来,如果他们只会感情洋溢地、声音洪亮地侃侃而谈,让我们就忘掉这种人,因为他们对科学没有任何贡献。就像是一位受群众欢迎的男高音,他宏美的歌喉,渊博的知识,当然到处会受到热情的赞美,尤其是在各种社交场合里,大家都对他赞服不止;可是,他不可能等到,全世界更大之历史舞台的热烈赞美,因为聪明的听众,住在很远的地方,可能甚至还未出生,这些听众读他所写的书,不仅是听一些漂亮的广告,而且全世界听众是很严肃的,长久以来,他们的判断也是正确的。所以,他们认为重要且给予最高荣誉之成就,是科学家所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是他对现有知识的一些新贡献。因此,获得当世的赞美,其实并非科学家所真正期盼之物。
2008-10-20 12:25: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失败的性格 2

【自大狂】
    一个人如果患了自大狂,其实他本质可能相当高尚,而且也有一些成功的特质,他努力学习,同时也喜欢研究,因此他崇拜行动,也学会了研究必需的技术。他心中真诚爱国,而且诚挚地,希望用科学成就,来为自己的国家及个人,赢得最高的荣誉声望。可是他的热诚,却因一个致命缺陷,变得丝毫没用。他虽然在理论上,是采取渐进的手段,可是在实际上,他完完全全仰赖着幸运女神的眷顾,似相信奇迹定会出现。一开始研究事业时,他就期望有重大的发现,可能这些人还记得以下重要的科学家,如赫兹、梅尔、史旺、仑琴跟居里夫人。他们开始研究时,就有了重大的发现,因此自大狂希望在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就从二等兵直接跃升当将军。他把全部的时间用在创造实验,改正实验,永远在热心狂热的工作中,永远在修改,永远在孕育他那伟大的工作,因为他想要一次就把一个最杰出、最广泛的成就,贡献给世界。可是,当年岁逐渐飘逸逝去,期望落空,敌手窃窃私语,而朋友搔头,弄不清楚,我们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还是这样的沉默?为什么还没有重大的成就来震惊世界?同时,这些自大狂这么努力探究的题目,在外国竟有一本本的专论,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专论,终于把我们自大狂的优先权,通通夺走了,迫使他不得不改变研究的方向。他对自己的信仰没有变,自大狂现在攻击另外一个问题,而正当他要完成伟大著作时,外国敌手刊出的论文,已经又发表了最详细的研究与理论,使我们的自大狂,再度陷入痛苦的深渊之中。最后,自大狂教授,终于年老了,学生们纵容他,所以不讲任何批评的话,而聪明人知道这个状况,也只能讽刺地微笑。

自大狂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这些科学家开始进行研究时,并没有谦虚地、谨慎地应用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先研究小问题,如果成功了,自己的能力也增强了,然后,可以去进攻大一点的问题,这似乎是自然定律,其实也是人类审慎做事的基本方针。这一种很小心的做法,当然不一定立刻能博取声名,但至少这种策略能够赢得有学问的人的尊敬,还有同行的称誉及好评。

梦想家让我们立刻想到,古代的闲谈专家(conversationalist),也就是在沙龙里面口沫横飞的清客,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当作是自大狂的一种。这种梦想家很容易辨识,因为他们说话的时候,会非常的兴奋,而且点子很多,攻击问题的方式非常的新奇,他们的眼光永远非常乐观,似乎用玫瑰色的眼镜来观察每一样东西。他们一向很有信心地说,只要是他们的想法被接受了,那么他们创造的成果,不但能扩大科学的视野,而且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实际应用。这么大话之后,唯一的小缺点,当然是很令人惋惜的,他们的工作,从来没有完成过,甚至还没有及时完毕,就被迫终止;有时候因为支援不够,没钱了,有时候是因为环境不对,更惨的是,他们没有能干的助手,来完成伟大的工作,或者是有些资助的机构,或者***不够聪明,不够文明,以至于没办法鼓励这种工作,甚至给予金钱支持。实情是这样的,梦想家工作不力,没有坚毅的恒心,就好像作家葛拉西恩(Gracian),在他的名著《神谕手册》(Oraculo manual)里面所说的:“有些人在开始的时候,即花了全部的功夫,因此没完成任何事情。他们发明,可是没有进展,每一个事情还没有结束,就停止了,因此聪明有节制的人不应该把他全部的精神,放在挑逗猎物上面,应该把精力,放在杀死猎物上。”

【仪器崇拜狂】

没有效率的科学家中,有一小类就是所谓的崇拜研究仪器的狂人,他们对金属的闪烁非常着迷,就像是夜鹰对它在镜里的反影着迷一样。他们非常仔细照顾所崇拜的东西,把仪器拭擦得雪亮,可以当镜子使用,而且把它摆饰在最崇高的地方,就好像在教堂里面的圣坛。他们的实验室非常的安静,就像是在寺庙里,僧侣都噤口不言,地板也是一尘不染,整个房间都鸦雀无声,听不到一点吵闹。

在仪器狂的口袋里面,有一大串钥匙,走起来叮叮哨哨地响。当教授不在的时候,助理跟学生就不可能找到钥匙来使用一个仪器,或者是看一本重要的专论。他实验室里所有重要的仪器,例如显微镜、分光器、分析天平、化学试剂,完完全全都是在锁跟钥匙的掌控之下,如果助理胆敢不小心破坏了一个蔡司目镜,一个反射仪,或者是一个偏光仪,立刻就会被教授开革,所以这是一个恐怖的场面啊!还有,仪器狂通常不也都顺便掌管实验室的各种耗材吗?他把这些实验室的耗材,看作是大学里面不可侵犯的珍稀库藏,他是否紧张到随时要清点一下这些库藏,来报告他的上级呢?至于做研究证明或是推翻一个学说,那可能要等到他有空的时候才会去做,甚至要等到最近的专论,寄到学校来,有了他想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料以后,才开始动手。如果***非常大方地增加了他实验室耗材,或许,那时候他就不会这么地珍视这些耗材,说不定会拿出来当教学使用;可是如果***的钱不来的话,那怎么办呢?

这一类老师,我想大家都至少会记得一、两个例子,是选错行业了,他们把自己当作是热心的模范官员,其实他们只是一个好管家而已。会不会让你想起,那些最优秀的家庭主妇?她们把客厅打扫得一尘不染,把客厅内的家具,谨慎地排放着,每天把地板擦得光光亮亮,可是为了怕遭灰尘及混乱,所以就把家人、亲戚跟朋友赶到餐厅里面去活动。

很明显,这种冷酷的仪器狂,不能对任何人有好处,对自己也是个大伤害。如果这种对仪器的崇拜,再配合另外一种心理特质,那么他所患的病更是无可救药、病人膏肓了。这种特质即自私,加上令人难受的一种偏执,不让任何人能顺利工作,不让任何人使用他们的仪器,因为他们本身不知道怎么样去做事,甚至不想做事。

【不适合的人】

我们看到教授们常常用他的教职,当作从政的敲门砖;或者是利用教职做广告,让他在行医赚钱的时候,招到更多的顾客。如果这种人少一点的话,我们会少看到些,真正职业与例行公事间奇怪的对照,也不会看到赚钱跟学术之间,这么明显的讽刺性对比。因此想要获聘为教授时,这一位候选人,一定要提出研究生涯的目标,提出他适合这工作的性向证据。在竞争之下,我们才能聘到一位教授,他不会只把工作看作是例行公事,或是赚钱的一个跳板。

曾经有一位剑桥大学教授告诉过我,他说:“英国之所以繁荣的原因,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除了几个高贵例外,完完全全相反的情形,发生在我们西班牙,有很多人占着某职务,可是就是不尽责任,仅仅要领薪水,以及享受尸位素餐的快乐。我们能不能想象到一个将军,被摆到一般的***公务职员的职位,或者被摆去当法官;医学教授去研究文学或者考古学;工程师在写悲剧;病理学家把时间专注在伦理学;或者一个形而上哲学家对政治最有兴趣?这不正就是我们西班牙的写照吗?这种状况的结果,就是我们并没把全部精神耗在我们必需的工作上面,我们只把一小部分精力花在正事上,好像是个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很不情愿地去做它。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教授的生活,或者是一个科学家的生活,要这么的严苛,要这么的单调,以至于把他整个的生命,都完全奉献到职业责任上面。我们只希望,如果工作之外他还有一点精力的话,可以把这些小精力放在轻松的、快乐的消遣上面,因为在每天认真的努力工作后,精神还是必须要放松,而放松在合法合适的消遣上面,不至于损害第二天的精力。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我,认为不适合的人并不是心理不正常,而是因为环境不良的关系,使得他的工作不合于他自然性向。可是,我们再如何地辩解,我认为这些缺陷及失败,还是由于意志薄弱的关系,因为如果他们自认环境不适,应该有充分的能力及精神,改变他们的前途,改变他们的工作,而不至于终老于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徘徊于他自己喜欢的事业,跟一项赚钱的工作之间。

刚才我们的观察,好像把不适合的人,说成无可救药了。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种不适合的状况,并不能应用到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因为家庭的压力,或者是因为社会环境的残暴压力,不能够自己控制生命的方向,因此所从事的工作是被外在环境,所强加上去的。这时候他们的心灵还是很有弹性的,一旦环境许可,他们应该立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向。他们可能在一个他们所不喜欢的科学领域里面工作,好像是从他们喜爱的心灵家乡里被流放在外,他们还是可以努力拯救自己,让他们的工作变得非常有效率。内心里要积极地决断,下决心争取高远的目标,去寻找一个喜欢的工作方向,以适合他们自己的才能。这个工作的方向很适合他们,因此可以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注在上面。在每一个科学领域里,难道没有一个很快乐的绿洲,在那里一个人的精力、智慧可以有快乐发挥的余地吗?

【理论家】

另外有一种心灵,受了高度的教育,有精深的文化素养,头脑也非常的活跃,可是他患了一种脑筋昏睡病,而且这种昏睡病是很严重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他们不曾察觉这种昏睡病对他们大有妨害,别人也不认为这种症状有什么重要:这种昏睡症就包括如下征候。他的头脑非常的迅速,很能够清楚表达他的意见,想象力丰富,而且活跃不止,不喜欢在实验室工作,而且非常不喜欢具体的科学,讨厌外表看起来不很重要的资料。这一种心灵的教授,他们喜欢从大尺度、大水平上来看问题,他们住在云端,他们喜欢书本,不喜欢专论,喜欢灿烂勇敢的假设,而不喜欢老生常谈。当他们遇见困难问题的时候,就有挡不住的冲动想要提出一个理论,不喜欢实实在在一步步地去质问大自然。一旦他们发现两个现象之间,有一点点相类似,或者能找到一点新资料,能够适合他们所讲的大理论时,他就诚心诚意相信,他们是最值得钦佩的科学改革家、创意家。他们这种做科学的方法,在原则上是可以的,是合法的,可是他们误用了这种方法,因为他们掉到了陷阱里去,把任何的东西,都用一个单一的观点来看。对于他们来讲,只要观念漂亮,就是最重要的。他们也不管,到底这种观念有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只要是漂亮,只要有创意,只要能白圆其说,他们都会雀跃不止,五体投地地崇拜。

你现在就可以想象到,理论家经常会碰到挫折及失望,因为现在的科学方法并不适合产生无所不包的理论,因此真正的天才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及无止境的实验,才能建立一点点小的理论。有很多看起来是真确不移的教条,都已经被现代科学所打破了。

所以基本上来讲,理论家其实是一个很懒惰的人,只是用他的理论来伪装成一个很勤奋的人。他在下意识里面,其实是恪遵最少努力的定律(1aw of minimum effort),也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创造一个理论所花的功夫,远比发现一个现象少得太多。

德国生物化学家李比希对这一类的问题,有很睿智的判断,所以当他碰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化学家时,就写了一些父兄般的劝告,告诉这位年轻的葛布哈特 (Gebhard),因为葛布哈特比较有野心创造综合式理论(ambitious synthesis)。李比希说:“不要创造假设,因为假设会让你变成很多聪明人的敌人;倒是要努力发现新事实,因为新事实是唯一可以赢得荣耀的事,且没有人忽略它。如果你创造了新事实,这会对你有很大的好处,因为聪明的人能够证明新事实是对的,新事实为你带来朋友,甚至你的敌人也不得不重视你及尊敬你。 ”

李比希所写的东西,实在是事实及真理。对一个新手的未来而言,高谈理论及假设,的确会带来极大的危险,因为他想用理论来教导别人,就好像是“好为人师”的这种狂妄无知感。这种在他人的面前,显现聪明的优越感,是会引起绝大部分人的反感,大概只有修养最好的学者,以及本身已经发现很多科学事实的人,才会明智地原谅这种无知的举动。让我们先变成有用的工人,然后再看看我们是否有资格成为建筑师或设计家吧!

那读者就可以反问我:“以前不是说过,做研究的时候需要有假设,那现在写什么反对提出假设来了呢?”我可以这么解释,我们要区分所谓工作中的假设(也就是德国科学家魏兹曼 [Weismann]所说的"Arbeits hypothesen”这句原文),以及“科学的理论”。所谓工作中的假设,是对自然提出一种问题,叫自然回答,对自然现象提出一种解释,然后再反过来问自然有没有意见。因此工作中的假设,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也是研究中最初期的工作,也是绝对必需的前提。可是如果只是不停地想象及不停地提出假设,只是以理论为最终的目的,而没有做假设来客观地分析现象,那就等于是抛弃了实际上科学的工作,而进入了哲学的理想主义(idealism),那就等于是抛弃了现实而进入了冥想的世界。

      让我们再强调这很明显的结论,学者最重要、最正面对学问的贡献,就是他能发现多少原始资料跟数据。假设来去都很容易,可是资料是可以永远存在的、可以保留下来的;理论很容易抛弃我们,可是资料可以护卫我们,资料是我们真正的资源,我们真正的堡垒,甚至是我们最好的纪录。在世事变化、岁月如梭的人间世中,真正的数据资料可以让我们免于时间的磨损,免于人们的“无知”及“忘怀”,更能够免于人们不公平不正义之对待。如果一个人想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投注在理论上的话,他就忘掉了每十五年、二十年理论就会被取代、抛弃或者被修改了。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看看,已经有不少坚固的物理、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理论都已经垮台了。可是就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解剖学和生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的定律和物理学的方程式,这些树立很久的事实,仍然存在于这些学问里面,还不能被改变,而且受到严酷批评而不败。因此英国哲学家及文学家卡莱尔(Carlyle)就说过有名的话,他说:“给我一个事实,让我在这个事实前面顶礼、膜拜吧!”

简短来说,新手科学家,要把最大的努力,放在发现原创性事实上,他应该精确的观察,及做一些有用的实验,以及精确地描述他所观察到的事实。在开始实验的计划阶段,当然可以用“假说”来刺激想象,也可以用假说来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来刺激我们的雄心去开创新的方向。如果听从了我们这些警告之后,他还是感觉到,很需要创造一个巨大的、广泛的科学理论,或者统括宇宙的说法,就让他摆到以后来做吧!当他从事丰富的观察以后,使得人家尊敬他的现察,使得他能够在科学界里,享受到普遍信赖之后,再来做这件事。只有在这时候,别人才会恭敬听他所说的,也才不会嘲笑讥讽他的大理论,这个时侯,如果幸运女神眷顾他,他可能变成科学家跟哲学家的双冠王。

我现在已经描写了心智及意志上有毛病的各种科学家的病症,同时也用相当强烈的色彩,来加重彩绘他们道德上的弱点及知识上的贫乏。我这样做是希望把他们放到镜子前面,希望他们能与学生及羡慕者,一起来用这面镜子观察自己的缺陷。我当然知道这种手段对成年人、对心存恶意的人,其实没什么帮忙。我这样的劝告,其实只是针对那些公开渴求名望的年轻人,不管这些年轻人到底有无资格获得他所向往的名誉。当然我的说法,也可针对那些很有教养及很有训练的教授们,他们能够生产有价值的科学成果,但是因为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太多失败打击,遇到太多泄气的事,他们感觉到需要模仿那些不健康、不爱国的炫耀大师,而这种放弃了自己本身的职责,去大吹大擂的倾向,可能是因为学术界已有太多恶例为范,或者是因为欠缺内心坚强的道德意志。这我都不管,不过我希望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教授们能够自觉自省。

       如果这些劝告还不能影响我想要改变的人,那么这些人应该仔细反省他们的良知,自我决定一下,看看是否应该到外国去接受精神治疗!对于那些注意力已经不专心、意志业已崩溃的教授,外国科学家的实验室可能是一个理想的治疗场所。在那里,老偏见立刻会消失,让他能够感染上神圣、令人兴奋之追求科学的狂热,在有名的学者旁边一起工作,没有意志力的科学家能够浴火重生,能够对研究重新感到兴趣。

      在这种实验室里,他可以观察实验室同仁们那种热烈燃烧的野心,从未知里夺取科学的秘密;他可以欣赏他们,也会嫉妒他们所表现的野心,可以吸收到实验室工作同仁,对虚浮理论及浮夸大言的轻视及嘲讽,因此可以放弃大理论,卷起袖子开始工作。而且在外国土地上,他可以重新点燃对祖国的热爱,当回到国家去,开始自己的工作之后,他也因为有外国工作的成绩,因此他可以走得更顺利,更不会被别人所攻击。在他自己的国家,他终于可以学到,如何把自己的兴趣聚焦在一点上面;而且他现在也可以了解,过去所崇拜的人物其实都是满可耻的,他可以用悲悯的心来看着他们、来观察他们。
2008-10-20 12:26: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参与,交流

奥巴马吸引十万人大集会
http://www.bullog.cn/blogs/yeeyan/archives/194140.aspx

在周六,十万密苏里人在奥巴马的吸引下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会

2008-10-20 12:27: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怎么写一封垃圾邮件

http://www.bullog.cn/blogs/frankmw/archives/193415.aspx

苗炜 @ 2008-10-19 22:37:02 阅读(5019) 评论(22)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我的邮箱里保存着好多垃圾邮件,有时间我就认真的读一读。比如这一封——“你好,我亲爱的朋友,我是南非一家银行的职员,我们的一位客户2000年在一场空难中丧生,他的160万美元存款至今无人认领,我可以把这笔钱转移到海外,但我需要你的帮助,这笔钱我们可以六三分帐,要留10%来支付转移的费用。我恳切的等待你的回复。”信件下方是一条链接,CNN报道,2000年1月在阿拉斯加发生了一场空难,遇难者共有65位。这条报道并不能证明信里所说的事靠谱,但写信的人还是认真的做了功课。这一招经常被诈骗分子运用,包括协和飞机那次空难,飞机上死的都是富裕的德国人,他们在非洲的银行里留下了大笔存款,不断有人来信让我提供银行帐号,好把这笔钱转移给我。



   这些写信的骗子都是创作者,我很想回信告诉他们,在我们中国,骗子根本不学习写作,他们只管发一条短信:“你把钱打到这个帐号就行了”,我对你们的写作热情很是赞赏,但希望看到你们的进步。

    果然有人进步了——“亲爱的朋友,收到这封信你一定很诧异,但我希望你是一个真诚而坦率的人。我是在布基纳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给你写这封信,我患有食道癌,活不了几个月了。上帝啊,生活就是这样不公平。”这位布基纳法索的朋友说,他收养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想让这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的兄弟觊觎他的遗产,他的兄弟是个坏人,但并不知道他还有一笔400万英镑的存款,“我再也不会相信我的兄弟,我想能立刻得到你的回复,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银行信息全部告诉你,你能支配那笔巨款,但你要安排我的养子今后的生活,把他接到你的国家去。”



       我觉得这位信的作者显然读过《日瓦戈医生》,而下封信的作者肯定是读过《忏悔录》——“我是在加蓬共和国给你写信,我得了口腔癌,不能说话,我的生命不长了。尽管我们从未谋面,但我相信你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信任。我的丈夫去世了,他给我留下了很多钱,曾经我也认为钱很重要,但随着生命的消逝,我意识到,钱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可贵。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大火让那么多人倾家荡产,我想帮助他们。我大概有500万英镑的存款,希望你能成立一个基金会,用来帮助世上的穷苦人,无论他们是在非洲亚洲还是拉丁美洲。”拿钱做善事帮助亚非拉兄弟,这事多好啊,可我查了一下,堪培拉大火是2003年的事情了,这位作者的创作太不注意细节了。

      最近这一个月,我对来自布基纳法索和加蓬的垃圾邮件有点儿厌倦了,我希望收到来自雷曼兄弟银行或者欧洲哪家小银行的信,我甚至非常冲动的想自己来撰写两封垃圾邮件了。特别是看了AIG总裁给所有小股东的那封电子邮件,我可以先模仿着来一封——“亲爱的朋友,我是AIG的一名工作人员,9月23日,AIG和美国联邦储蓄达成850亿美元的可循环信贷协议,我们将发行新的可转换参加分期优先股,美国财政部将保证其收益,这些优先股可以转换为AIG的普通股,为了回报多年来您对AIG的支持,我想和您做一笔交易,让您拿到这些股票,当然,您要先提供给我一些您的个人信息。”

这个模仿本并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美国财政部将保证其收益”还算是神来之笔,我决定跳出框框,再更肆意的写一封垃圾邮件,管它寄给谁呢——

亲爱的朋友,你好,我是在遥远的冰岛的雷克雅未克给你写这封信的,我是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请原谅我还不方便透露银行的名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银行马上就要收归国有了。我相信你对最近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已经相当了解,但你可能还没有认识到这场危机的严峻性,至少你认识的没有我深刻。

你是否听说冰岛向俄罗斯要来了40亿美元的贷款?这笔钱并不多,但这笔钱的意义非同小可,你是否注意到《泰晤士报》的评论(链接在下面)?我相信,这将是新一轮兼并与重组的开始,不过,这一次兼并和重组的对象不是公司而是国家。俄罗斯对于把势力扩张到北大西洋一直非常感兴趣,但我并不觉得这样的扩张有什么意识形态色彩。你知道,资本主义是追逐利益的,只要有利益,只要符合利益,收归国有或者向俄罗斯借贷都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只有30万人口,要是加入俄罗斯联邦,一定会把英国佬吓坏的。

当然,我不想在这里和你讨论政治和外交问题。我们讨论钱,在我们的银行里沉睡着一笔巨额的债券,这些债券现在看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如果我们把它转移到国外,它在未来依然会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要得到这笔财富,需要远见、耐心和彼此信任,我希望你能帮助我完成这次转移。我需要知道你的基本信息,你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你的银行帐号
2008-10-20 12:37: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上代比炼钢,后代竞盖庙

http://www.bullog.cn/blogs/zhaomu/archives/194214.aspx

                                                     老子也救不了你们!

赵牧 @ 2008-10-20 17:05:57 阅读(1540) 评论(8) 引用通告 分类: 人文历史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安徽涡阳投12亿建老子文化城 明年办朝圣大典。新闻说,除了涡阳,自称“老子第二故乡”的甘肃省临洮县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河南省鹿邑县随即对外宣布,举办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目前,至少有四省五地在抢打“老子牌”。

      看到这,忽然嘴里冒出这么一句话:“老子也救不了你们,更不用说孙子”。

      中国的很多地方政府煞是有趣,他们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幌子,好像真是为了造福乡梓似的。可是他们也不瞧瞧中国有哪个城市的经济发达起来,是靠打文化死名人的牌成功的?

     现在不但多处地方政府为争夺老子“故里权”大肆动土,连那个孙子也是如此。比如山东惠民说、广饶说、博兴说、临淄说同时存在。孙子文化节居然也同时能两处开花。最搞笑的是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这个昏官在祭黄帝陵时,居然弄出了天降祥瑞 百官雀跃的口彩来。

     说起争夺历史名人故里权这事,在中国倒也是源远流长了,清朝就有过《孔明何处睡懒觉?》之争。
2008-10-20 12:41: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高频激光 于 2008-10-20 13:25 发表
http://www.bullog.cn/blogs/siyi/archives/194207.aspx   

【作者:桑地牙哥.拉蒙卡(Santiago Ramony Cajal,1852-1934),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190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我们看过很多极出名的大学老师,很有天分,充满了精 ...



这篇文章太有意思了。里面讲的好几种类型,让我想到很多认识的人。尤其是一些长期浸染于学院气氛中的人。那些学院化了、体制化了的人,满足于自己的求知欲与空谈,比如可以畅谈左派革命,可以悉心研究或整理某一理论,却很少有自己的思想,更少触及现实粗糙坚硬的外壳。很可笑的是,你可以看到很多学者对后殖民主义,对人性解放侃侃而谈,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涉及中国的现实,对高薪长俸恋恋不舍。纯粹是精神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博尔赫斯的小说《博闻强记的富内斯》里面也提到一个有趣的人,他有超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但是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他的脑袋里面充满了世界五花八门的细节,但是他不能分类,也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
2008-10-20 16:15: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高频激光 于 2008-10-20 13:37 发表
http://www.bullog.cn/blogs/frankmw/archives/193415.aspx

苗炜 @ 2008-10-19 22:37:02 阅读(5019) 评论(22)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我的邮箱里保存着好多垃圾邮件,有时间我就认真的读一读。比如这一封——“ ...



哈哈我也收到过不少这样的垃圾邮件呢。
2008-10-20 16:17:5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