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鲶鱼

★★★巴黎佛友会★★★《金光明最胜王经》 灾难之时必读

614
回复
94079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二、中观佛教的空性
佛教主要的兴趣在于将有情从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sansara)的无明和烦恼中解脱出来。正如一名好的佛教医生一样,具缘中观派行者首先诊断出解脱的主要障碍——对固有存在的信念。然后他开出治疗这种瘟疫的处方——空性的哲学教义。在本节中我要简单描述具缘派治疗者眼中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具缘派声称,不管我们可能会主张什*么样的思想立场,当我们检查我们在生存压力下的行为时,我们就会发现一种坚固的信念,相信客体和主体是根源其自身而存在的,是独立存在的,是象显现出来那样存在的;这些通过分析可以是发现的。(例如,假使一位学者的同行指责他剽窃抄袭,而他实际上是清白的,那么似乎是固有地存在的“我”就轮廓鲜明地站出来了。)独立于与其它客体关系或认知活动而存在着的客体,内在地非关系的客体,源自于自身存在的客体,——这些对于除了深悟空性者之外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实在的本质。这些描绘存在的不同方式,被交替地用来刻画具体的、独立的实在的原则,这种实在我们误认为是弥漫在我们生活中的。从这些哲学错误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烦恼和局限,因为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表面上非联系的和固有的存在客体(也包括了我们自己的心灵和心灵状态),将超出它们所包含的快乐和痛苦赋予它们。因此我们在烦恼的轮回中追求或逃避这些客体。
通过全面吸收终极真理——具缘中观派空性的教义,可以医治这种疾病。这种医治使我们转变成佛陀——彻底落实普遍慈悲教义的治疗者,主要是为了其它人的缘故已获得了解脱。具缘派通常使用三种力量逐渐增强的论证方式,来确立现象缺乏固有存在或现象空性,它们分别是:现象对原因和条件的依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现象对心灵命名的依赖。建立这些依赖的方式,具缘派可以把缘起与缺乏孤立同一性等同起来(空性就是独立的和固有的存在的缺乏)。现象缺乏固有存在,或者说它们的空性蕴涵着缘起;反之亦然。为表达这些观念,我选取普通客体并分析之,它与经典的路线并非完全一致,但与之相容。在下面的段落中,我把在前一篇文章中的分析进行修改和扩展。
设想一棵苹果树生长在我的窗外,并且为小鸟、蜜蜂和主人所珍视。有什*么能比这棵树更算是固有的存在?当然它依赖于许多原因和条件,如肥沃的土壤、气候和树的栽培与嫁接。但是这些形式的依赖,似乎都没有夺走树的独立存在。是的,我宣称拥有它,我的孩子攀爬它,但是这些联系的属性,对于其作为独立存在的真实本质似乎是相当外在的或者偶然的。
树由树干、树根、树枝、树叶和树皮等等组成。中观宗主张,树既非这些组成部分本身,也不是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但是,尽管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复杂的内在关系,普通人还是毫不怀疑,作为独立实体的树,可以在其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中找到。
当风儿轻轻吹动树叶时,我的狗所听的频率比我听到的要高,而享受花蜜的蜜蜂可以看到我所看不到的紫外线,但是却看不到这些花朵后来所变成的苹果的红色。我们的感官机能对树的表象当然有所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坚定地相信存在一棵“真正的”树——一棵独立的、非关系的、固有存在的实体,它是这些感觉属性的基础,并且可以解释我们共同具有的树的经验。让我们仔细检查这一“实在的原则”——这种固有的存在。
对于一个在一段给定时间内固有存在的客体,在这段时间的任何时段中都应当是同样内在存在的。客体在任何间隔(不管长短)都完全是其自身。按照佛教徒的观点,时间的瞬间被当作是原子式的,没有内在的转变或改变。时间的转变或时光之流就是瞬间的相继。
固有的存在是一种基本的属性,一定是不受任何限制地永远适合于对象全体的。既然对象在任何时刻是完全充实的和自足的,按照定义,该对象在任何时刻与在任何其它时刻的任何其它对象都没有内在的和基本的关系。因为内在存在的对象与其它时刻都没有基本的关系,而同时又延续了不止一个时刻,它必定是内在的无变化的,既不可能产生变化,也不可能接受变化。它是不受影响的和不能产生影响的,封闭在其永不改变的自性之中。任何内在存在的固体必定会凝固在永恒之中。
分析据认为是没有空间关系的对象,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论证。它们在一个限定的空间范围中也一定是完全地和自足地存在,和与其它范围的相互作用无关的。正如基于时间的论证一样,这一不可避免的推理导致无法接受的孤立化和不变性。
对内在存在的非理性和根深蒂固的信念蕴涵了内在的无联系的实体。这种实体一定是自然的活力所无法触动的,因此不能变化,没有相互作用,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对象。这种无联系的实体在我们流变的世界中不可能存在。虽然固有存在的客体确实不存在,习俗意义上的对象作为依存的和联系的客体则非常显著地存在着。空性并非虚无主义。存在着关于世俗意义上的实体和正确行为的有效知识。“我”作为对心灵和肉体的一种心智的命名,在世俗意义上确实存在。空性也不会落入常存的极端,因为对象缺乏内在的存在。对象既非作为不存在,也非作为内在的存在,而是作为缘起居于“中道”。
这一论证或解毒剂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同意诊断。如果我们提炼正常的经验,是否会发现人们信仰引诱其堕入生死轮回的独立存在?我们头脑中可能会有疑问,但具缘派在这一点上是坚定不移的。正如Hopkins所指出的那样“空性修证和生起领悟空性的智慧的关键,在于确认对象显现出它们似乎是存在于自身和由自身而存在的。”或者随后他说:“然而,具缘派回答道,‘固有存在’或者‘存在的自我模式’术语本身就暗示了独立性。”这种独立的、非联系的性质,我们误认为它赋予对象如此实体性和现实性,恰恰导致固有的存在自相矛盾和自我废弃。如果现象是依存性的,那么它们依赖于什*么呢?
现象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而获得定义,并且依赖于这种联系。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联系性和依存性。内在的非联系性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属性。虽然我们错误地假定固有的存在是表象的本质,但是中观派主张,正是一个对象缺乏固有的存在、它的空性、它的依存性,才使得现象可能产生并发挥功能。
那么现象为什*么显现为固有存在呢?具缘中观派主张除了建立感觉知觉的细节之外,心灵会把将经验实体化和具体化,向我们呈现为主体和客体,它们错误地显现为固有的存在。换言之,固有的存在不过是概念的命名和增益,——它从未存在过并且永远不会存在。然而我们却被深深地囚禁于不存在之中,囚禁于概念的命名和杜撰之中,这是我们本能地和被迫地所产生的思想的属性。从经验的模糊不清元素中,心灵杜撰出固有存在的客体,然后对此附加上贪恋和厌恶,——这是生死轮回的两个脚镣。这种将经验实体化为独立存在的倾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的核心、痛苦的根源;对此可以用空性的教义驱除掉。
但是,虽然增益是独立存在客体错误显现的根源,心灵在其命名活动中与对象的(与内在的意义相反的)世俗意义上的存在也有关联。换句话说,伴随着心灵对内在存在非法的增益活动,它在对世俗意义上存在命名活动中合法地发挥其作用。心灵及其客体相互依赖的习俗存在确保了它们彼此的空性。因此,具缘中观派说,缘起——理性之王——在其最强有力的形式中是:“一切现象因为受到依存地增益,都没有固有的存在。”所有其它证明没有固有存在的推理都起源于这一理性之王,它可以彻底地克服常见和断见两种极端。
按照具缘派的观点,不仅没有通往独立于心灵的世界的道路,而且这样的一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然而必须立刻申明,这种观点不是在其对手佛教唯识宗中可以找到的那种观念论。具缘派鲜明地强调对象外在于心灵,但是这些对象缺乏内在的或独立的存在。如果没有这种与心灵联系的外在客体,则无论是心灵还是客体都不会有世俗意义上的存在,因为它们彼此依存。不仅如此,任何心灵都没有内在的存在。如果它们内在地存在,则我们黑暗无明的心灵就不可能转变为光明的标志和佛陀的觉悟。
也许在中观阵营中最大的哲学竞争是具缘派和依自起派之间的竞争。近来由Hopkins Thurman所撰写的最重要的专著全面地讨论了这种辩论。虽然论证经常是冗长和技术性的,我将简述依自起派的立场,并通过回答在这种辩论中可能产生的质疑来考虑一些批评的问题。依自起派同意具缘派的观点:在终极意义上,一切现象缺乏内在的存在,在最终的分析中找不到显现为内在存在的客体。但是,依自起派主张世俗意义上的对象确实内在地存在。他们在中观的两种真理的教义中作出他们的区分,宣称有两种互补的现象观:一种是终极的,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而另一种是世俗的,认为对象在日常生活的领域中具有存在、作用和效果。我们的普通生活和话语处于世俗真理的范围内,但是我们不幸地在世俗存在上增益内在的存在来玷污它。
依自起派论证说,如果客体在世俗意义上不是内在地存在的话,那么就无法解释客体特殊的作用以及我们所经验到的主体间的一致。我的树上悬挂的红色球体,是叫做苹果的能吃的果实,而非致命的毒药。心灵的命名、增益无法说明苹果的营养价值与毒药。按照依自起派的观点,需要一些独立的存在以说明这一特殊的性质,尽管最终一切现象都是空的。
具缘派对此立场进行了双重的否定:首先,以上的论证或者更加经典的论证显示内在存在的自我矛盾性。内在存在的不一致性在终极和世俗层次上都是平等的,——仅仅为世俗层次保留内在的存在并不是将它恢复为一种有意义的原理。错误还是错误,——不管是世俗意义上还是终极意义上。
其次,客体的空性、它的缘起性、以及它的各种关联和联系恰恰赋予了它功用和效能。苹果依赖于原因和条件、整体和部分、以及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独立存在的缺乏——确保了其世俗的存在、特殊性、以及我们主体间的一致性。将自相矛盾的内在存在赋予客体只会使得它们不能活动、永恒不变以及不能发挥作用。
最后,对于所有中观宗而言,空性是现象的终极真理。在内在存在的错误信仰之处,没有颁布任何更高的或更超越的原则。空性是无肯定的否定——仅仅现象中的独立存在。空性自身也是空的。
伴随着空性的原则,治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普遍慈悲的修行。空性及其对我们彻底的相互依存和联系的确认蕴涵了普遍慈悲的教义。如果我们,和每一种现象一样,是缘起的,那么痛苦和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都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个人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不是目标。相反,认真的修行者发誓为了一切有情从轮回的无知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而勤苦修行。菩萨为了其它受苦的有情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空性和慈悲之间有一种协同的关系——慈悲加深对空性的理解,而空性则为长养无限制的慈悲提供理智上的支持。中观宗以空性和慈悲的巨大支柱建立起佛陀的全部教义——这里表现了它的祝福。
2009-10-29 01:22: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三、贝尔不等式的哲学背景
本节中,我说明量子力学的争论是围绕着中观宗称之为内在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把独立存在增益给现象的先天倾向,在经典物理学中发现了一个彻底的和量化的表达。另一方面,量子力学最革命的方面是其否认客体的某些属性具有独立的存在。这个侧面已经激发了许多批评和修正的尝试,尽管量子力学在实验和理论上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最著名的批评就是由爱因斯坦所发起的,在最近对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否定中达到了顶点。
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的伟大批评是从他在1927年的挑战开始的。批评的核心论文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于1935年撰写。尼尔斯·波尔迅速反驳了这篇文章,基本上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同意他,这在后来成为量子力学的标准解释。但是这一科学的某些最重要的创始人如薛定鄂和德·布罗依都同意爱因斯坦。从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的论文的分量和争论的激烈程度上看,所有的关键问题都还没有彻底解决。
令人吃惊的是,尽管爱因斯坦是对量子力学进行批评的转折点,但直到最近几年学术界才澄清了爱因斯坦的批评和立场究竟是什*么。EPR论文并没有包含爱因斯坦对这一问题上最清楚的表述。爱因斯坦的哲学立场最好的表达出自Dialectia 。下面的引证出自Howard出色的翻译和评论:
如果要问,独立于量子理论的物理观念领域的特点是什*么,那么下面的一切首先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物理概念指涉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即观念赋予号称独立于感知着的主体的‘真实的存在’的事物上···这些事物的特点是被确定在一个时空连续统中。不仅如此,对于引入物理学的这种安排,最基本的似乎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中,这些事物号称彼此相互独立,从而这些事物‘处于空间不同的部分。’没有这种有空间距离的事物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假定,——这种假定起源于日常思维,——我们所熟悉的物理学思想就不可能。没有这种分离,就看不出物理学定律如何表达和检验。场论将这一原则推到极至,把彼此独立存在的基本元素定位于无限小的(四维)空间元素中,似乎是基本的定律对它们的要求。
对于相对论意义上独立的有空间距离的事物AB而言,这种观点是有特点的:即在A上施加的外在影响对B没有直接的效果,这被称为定域作用的原则,只在场论中才有一致的应用。
定域作用的原则恰好表示光速是一切物理作用传播速度的上限。局域性在本文后面还要扮演一个角色。尽管在本节中没有讨论,所提到的‘基本定律’是严格决定论的,——相似的条件总是导致同样的结果——,这个观点在量子力学中必须作重大修改。
对本文来说,比定域作用或决定论更为核心的是,“有空间距离的事物的存在,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这种假定源自日常思维。”Howard称之为爱因斯坦的分离原则。在空间中分离并且没有物理学相互作用的客体,被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具有内在的、确定的属性。正是在这种基本存在的基础上,关系才得以建立;但是与关系者“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存在”相比,关系的实在性较少,基础性较弱。当然,这种“源自日常思维的”对独立存在的信仰,中观宗毫不惊奇,因为他们说对内在存在的信仰是我们最深厚的与生俱来的无明。爱因斯坦也相信,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存在是对不同于习俗的客体作出一致定义所必须的个体化原则。这在中观宗的立场上看也是自然的,因为他们主张,缺乏独立存在才使得我们可能通过我们体现于命名或语言的习俗确保客体具有相对的存在,——这正是爱因斯坦所想要避免的情形。(在俱缘中观派中体现于语言中的习俗的重要性,及其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关系,有关的详细讨论,参见Thurman
有人尝试将爱因斯坦的观点构建不同于标准量子力学的理论。通过假定局域性(没有任何通讯超过光速)和隐变量(目前还无法测量)的存在,局域隐变量理论尝试在量子领域重新恢复决定论和独立存在。为了检验这些理论,约翰·贝尔正是假定一切局域隐变量的核心,即局域性和独立存在,从而推导出预测这些理论在一组实验中相关结果的一个不等式。我下面要考察一个实验。(标准量子力学不遵循贝尔不等式。)实验否定了建立在这些听上去如此有道理假定上的贝尔不等式,我将要说明,这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实验与量子力学精确的一致强化了我们对于已确立的理论的信心。
这种“相互独立存在”,或爱因斯坦的分离性,在贝尔不等式的语境中拥有一种严格的(逻辑-数学的)表达形式。Howard已经显示爱因斯坦的彼此相互独立存在与完备性密切相关——一切可测量的属性在独立于测量的理论中得到全面说明的观点。我不对这些严格的结果进行评论,而是使用对上面解释的分离原则更加直觉的理解,并在下一节中将此观念应用于贝尔不等式的一个简单派生物中。
Paul Teller把这种对客体的孤立和独立存在的无所不在的信念称之为个别论,他确信这是我们在量子力学上遇到的许多困难的根源。他特别有效地指出,量子客体之间基本的联系性,以及要达到对量子力学的正确理解必须抛弃个别论。D.Howard1985年的论文也包含了类似的观点。
我认为,彼此之间独立存在的观念,——Howard称之为爱因斯坦的分离性、Teller称之为个别论,——以及完备性的观念,在中观宗确定的内在存在中都是基本的成分。内在存在及其否定是比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更加宽广的一组问题。但是在现代科学哲学家和中观宗行者共同关注的领域中,他们所讨论的完全是同一个问题,不管你称之为内在的存在、分离性、完备性或者个别论。以下两节讨论实验和量子力学是如何否定内在存在的。
四、相关性实验
本节包含一个有关检验量子力学概念基础实验的非技术的讨论。虽然描述是经过调整的,但它忠于实验的物理学精神。感谢David Mermin,我们可以不受物理学和数学的技术限制而严格地表述贝尔不等式的哲学精神。在本节及下节中,我把他的著作中的内容抽提出来并予以扩展。
这个实验包含了三个主要成分。图1显示一个产生相关光子对的光子源置于在两个同样的偏振检测器中间,成一直线。(相关意味着什*么下面就清楚了。现在我们可以说一开始在一起的光子之间即使在分开之后也能保持某种确定的关系。)相关光子对同时由光子源发射,每一个朝向一个偏振检测器。





光子源


左侧检测器
右侧检测器
贝尔分析的一个魅力是,它不需要描述或理解偏振性或检测器的物理性质。关于实验装置,我们所需要知道的是,每一次光子进入检测器都会记录下+-。虽然如此,如果知道这点就会更好:即每一个检测器象偏振太阳镜一样作用,只会透过落到其上的某些光线。如果光子通过,检测器记录+,要是没通过,就记录-。正如偏振太阳镜一样,偏振检测器的效果随其围绕光子运行的路线旋转而改变。每一个检测器可以在ABC位置之间迅速切换,从光子源看过去方向依次相差120度。(见图1)一次只能有一个切换。任何一次切换每一个光子落在检测器上都只能记录+-
实验以下述方式进行:相关光子对同时送往每一个检测器。在光子达到检测器之前每一个旋钮独立地和随机地重新调整。每一个偏振检测器独立和随机地调整意味着9种可能的组合将会平等地发生。它们分别是A-AA-BA-CB-AB-BB-CC-AC-BC-C,其中第一个字母代表左边检测器的旋钮,第二个字母代表右边的旋钮(例如B-C表示左边检测器定于B,而右边检测器定于C)。数量极多的光子对送往检测器,反应被记录下来。任何一次我们只可以测量到如下的检测器反应:+++--+、和--;其中例如+-意味着左边光子通过了检测器而右边则没通过。这些就是实验的主要思想。
与实际的实验一致,把距离和旋钮确定的准确时间安排成在旋钮确定之后,信号以光速运行传播也无法从左边检测器在右边被检测之前到达检测器。既然光速被假定为任何影响或信息传播速度的上限,这就保证了在不同检测器上旋钮确定和测量之间不可能存在通讯,一个检测器的旋钮确定和测量不会对另一个检测器旋钮确定和测量产生影响。例如,假设检测器相距一光年之遥,检测器重新随机确定1秒之后进行测量。检测器重新确定在一边,测量的事件发生在另一边,依照相对论在四维时空中具有类空(space-like)分离性,在类空分离的事件之间通讯行为不可能发生。假定光速是物质作用或通讯传播速度的上限,这是对局域隐变量理论和量子力学同样适用的普遍假定。这得到了理论和实验的压倒性支持。正如下面将清楚显示的那样,排除两次测量或旋钮确定之间的物理关联或“共谋”的能力在解释中是至关重要的。
03.jpg (6.91 KB)
下载次数:0
5 秒前




2009-10-29 01:23: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去听一听
2009-10-29 01:24: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五、局域隐变量解释:贝尔不等式
局域隐变量理论在物理实在论中有其根源——对应于一个独立于观察者的世界,一个具有确定的、在测量之外完全可以说明的属性的世界。这自然导致对于一个完备性理论的要求,即一个系统所有可以测量的属性在独立于测量的理论中可以得到完全的说明。或者用EPR的使用可以保证系统的属性独立于类空分离事件的局域性原则,来建立物理实在的要素。
在眼下的事例中,完备性和局域性允许我们假定偏振性(它决定一个光子是否可以通过特定位置上的检测器,检测器是否记录+-),对于光子是内在或固有的,是独立于类空分离的旋钮确定或事件的。换言之,我们是在体现爱因斯坦的要求“空间上有距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独立存在。”在一边的一个光子按假定具有一种确定的偏振性,它是先于并独立于在另一边的测量的。假定光子的这种内在属性独立于特定的旋钮确定和远处的测量结果,这自然得我们对此不加思考;但这种“起源于日常思维的”似乎清白无辜的假定,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正是局域隐变量理论的核心。
在附录中,我提出了贝尔不等式的一个简单形式的非技术的变种,它仅仅假定了局域性和相互独立存在(确定的偏振性独立于测量)。虽然这个变种是严格的,它只要求基本的高中数学。这种简单形式的贝尔不等式预测至少1/3的光子应该记录为同样的符号,如果在两个检测器中随机设定的旋钮是不同的话。测量的结果准确地显示只有1/4的光子记录了同样的符号,当旋钮不同的时候。
但是我们如何来理解实验对建立在这种似乎“不证自明”假定基础上的不等式的破坏呢?作为准备的尝试,我们可能会说,当对相关光子对中第一个光子进行测量时,第二个光子迅速变为相关的状态,从而改正了统计结果(1/4)。但是在实验中,时间的安排使得第二个光子的测量与第一个光子的测量之间具有一种类空的分离,因此有关什*么是“合适的相关状态”的信息传播一定比光速更快——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严重的问题。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正如我在附录中所显示的那样,假定局域性和独立存在就蕴涵着第二个光子已经具有了完全确定的、与第一个光子同样的偏振状态。在这两个假定下,光子不能只是简单地象变色龙一样在最后时刻改变其偏振状态,从而改正统计结果。局域性或独立存在(或者二者)在自然中一定遭到了破坏。
在下一节中,我检查更加精致的相关光子模型,但是结论仍然成立。在光子之间存在着神秘的关联性或非局域性。它们的表现不象分离的实体而更象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我们在每一个检测器上测量粒子般的实体。正如我在下一节中所强调的,我们本能地把光子实体化为具有“相互间独立存在的”完全确定的实体。这使得要从我们在如此彻底投入了独立存在信念的世界的经验中建立一个相关光子的模型根本不可能。虽然如此,在下一节中,我尝试用空性的观点来详细阐明我们对这一神秘现象的理解。
这里必须强调两点:首先,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并不依赖于量子理论,虽然对这种实验的考虑当然是由量子理论的特殊性质所激发的。其次,这些结果并非局限于亚-微观领域,因为检测器分离达13之远。这里讨论的量子效应通常并不在宏观领域中出现,但是在原则上和在实际上,它们并非局限于微观世界中。
对于局域隐变量理论及其局域性和完备性的假定,量子客体独立于类空分离的事件具有一个完全确定的性质,换句话说,它们内在地存在着。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要求对这些假定放宽一个或全部放宽。正如我下面所强调的,放宽这些假定其中之一就是承认量子客体具有根本的相关性或相对的相关性——这是对它们空性或缺乏内在存在的断言。
2009-10-29 01:24: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六、比较与应用
中观宗和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破坏二者,都向我们最珍视的实在性原则——独立的或者内在的存在——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但是物理学只研究物质领域,而中观则分析一切人类经验;所以比较能走多远呢?不仅如此,虽然局域隐变量理论及其完备性和局域性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但就实验对贝尔不等式否定的后果并未达到完全的一致意见。对于量子力学的哲学意义也还有许多争论。在我们对贝尔不等式破坏的理解这个阶段上,以及我们目前对量子力学本身的理解水平,我们可以有理由肯定什*么呢?在本节中,我将部分地回答这些问题,强调这些事实依赖于我们目前对物理学的理解,开始将中观的空性教义应用于对贝尔不等式和量子力学的解释,并将其与由Paul Teller和其他人发展的量子力学的哲学结合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只提供反对决定论的局域隐变量的例子,正如贝尔在他1964年的分析中所做的那样。在这些理论中,假定光子离开光子源之后偏振性具有一种确定值。例如,附录表1中第一列显示光子8种可能的偏振性确定状态,光子完全决定了检测器对于一个给定的位置反应。在稍后的工作中,贝尔和其他人分析了更加普遍的局域随机隐变量理论。这些同样被实验所排除的理论,只给出了检测器反应的这样的概率,它们依赖于光子和检测器位置的一些更加普遍的状态。光子不是被看作携带一种偏振性的确定状态;所以我们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检测器反应的概率上来。现在完备性和局域性的概念变得更加微妙了,但是感谢JarretShimony,我们准确地知道在这些局域随机隐变量理论中独立性的假定如何进入了贝尔不等式。假定了三种型式的独立性: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一侧检测器反应的概率独立于另一侧开关的位置。
<!--[if !supportLists]-->2,
<!--[endif]-->光子源发出的概率的统计混合独立于两侧检测器的开关位置。
<!--[if !supportLists]-->3,
<!--[endif]-->一侧检测器反应的概率独立于另一侧检测器的反应。
分析显示,局域性只要求第一种和第二种独立性,这同样也为量子力学理论所遵循。但是结果独立性(第三种)却不为量子力学所遵循。考虑到局域性的压倒性证据,结果独立性是一种自然和量子力学似乎都破坏的假定。要将检测器反应的概率或者一侧结果的概率隔离出来,并认为它与另一侧的结果分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两侧的测量之间不可能有物理或信息的关联。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按照中观所激发的评论,这种神秘观可能会有所减弱。
尽管在量子力学中,光子是最瞬时的实体,从幽灵般的概率中喷发出来接受测量,我们还是倾向于将它们当作沿着确定的轨迹在空时中旅行的具体的实体。我们太过经常地隐含地假定,它们是完备和自足的,独立于间隔的状况和事件。例如在教室、实验室、或者在目前这篇文章中,我们差不多总是这样来谈论贝尔实验:“两个相互关联的光子被送往相反的方向······”。理智上我们完全知道,相互关联的光不可能严格地在这种分离的意义上来考虑,但是我们几乎总是陷入这种思维习惯中。我们经常实用地辩护说,这会使得特殊的应用更加容易。但是即使通常关于局域性的讨论,经常隐含地假定一个完全确定的粒子般的实体,其在轨迹上瞬间的位置与另一个事件是或不是类空(space-like)分离的。(施加局域性的限制并不一定牵涉这一概念上的谬误。)换言之,我们通过将光看成是一种在完全确定的轨迹上运行的粒子般的光子,积习难改地将内在的、非关系的存在增益给光。这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就是Teller所说的“个别论”的毛病
这种思维习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甚至也体现在John Weller经常重复的唠唠叨叨命令中:“以今天话说,波尔观点(和量子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单一的、简单的语句‘任何一个现象,除非是一个被观察到的现象,否则就不是一个现象。’”虽然光除非被观察到否则不是一个光子,我们通常还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立存在着的实体,具有完全独立于遥远的事件和结果的属性。
虽然是我们器官活动正常通常模式的剧烈颠倒,中观断言现象的最高真理,其最基本的性质,是其内在的依存性和彼此的关联性。现象的基本性质是其关联和联系,而不是其孤立的同一性。通常的思维习惯承认对象的联系,例如相互联系,但是认为这些属性对于光的基本属性来说是偶然的。或者象Teller可能会说的那样,某些量子属性(例如相关光的性质)是内在联系的——其基本联系不会超越于其非联系的属性。Teller不会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个别性与内在联系,即不会象中观应用类似概念——内在的存在与空性——那样。在他思维的这个阶段,他只把他的原则应用于解释科学哲学问题,而没有确定其可应用的范围。
实验显示了,相关性对于光来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是内在的——一侧检测器测量的结果与在另一侧发现的结果精密相连。在现象的终极真理是内在存在的空性、其依存性和相关性这一意义上,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用试图通过各种(超出光之外的或其它的)联系使内在存在的实体发生关系来寻求对这些相关属性的解释。换言之,总是这么说是令人厌烦的:“本质上联系的实体在一边,它在测量时被命名为‘光子’,它与另一边的关系性实体的联系是如此本质性的,它们必须被整体性地考虑。”但是量子的形式化及其叠加的原则在数学上告诉我们的正是这种类似的内容,尽管我们在将其应用于我们正常的实体化或个别化思维方式时会感到困难,这种思维不加反思地将现象增益为内在的存在。
如果局域性在未来的物理学中需要修改的话,那么这对物理学将是极端重要的,但是与我们今天的讨论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那时说检测器的反应是一个依赖性相关事件仍然是正确的,它将会是以类空分离的事件为条件的或者说瞬间依赖的。这种对类空分离事件的依存性将会是对其独立存在的断然否定。内在的存在,至少在贝尔类型的实验中,在未来的物理学中是不可能复辟的。
尽管量子力学在过去60年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包括最近令人震惊的强、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量子力学目前的形式可能会比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还要短暂。即使如此,简要地描述量子力学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并将其与中观的分析联系起来还是值得的。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标准解释有两个紧密联系的核心原理。首先,量子对象不具有客观的或者具体空时的存在,即不具有独立于整个测量状态的完全确定的可测量的属性。永远必须要在进行测量的具体实验安排的背景下才能考虑对象。在上述实验中,一侧检测器的反应虽然与另一侧检测器的反应是类空分离的,必须要与它整合起来考虑。未经测量的对象,独立于其被观察的确切实验状态的对象,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客观状态。观测仪器和被观测对象是一个按照量子力学所涉及的无形整体或系统的互相补充的组成部分。按照波尔的观点:“孤立的物质粒子是一种抽象,只有通过其与其它系统的相互作用才能确定并观察其属性。”在中观中类似的思想运动是确立所有对象都缺乏独立的存在。
在上述的实验中,按照量子力学的标准观点,光子并不具有完全确定或外在的性质(偏振性组合如+-+或者-+-),即不具备先于或者独立于现实的测量事件的性质。在测量事件前,对象只有的抽象“存在”,即只有作为由波函数所描述的相互贯通的概率或者相关的潜在可能性,只有包含了有关量子体系的所有可能知识的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虽然波函数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有关体系的最多的知识,但是它并不涉及到任何具体存在于空时中的物质的、客观的实体。相反,叠加原则是内在的联系在数学上的一种表现。虽然在检测器的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物理的或信息的联系,一侧检测器检测的可能性依赖于另一侧检测器的反应:内在的联系具有可测量的后果。
即使在对量子力学的各种解释之间对有关量子测量过程的细节存在着争论,许多人(如在哥本哈根解释中)都断言:测量是量子事件向宏观世界中的事件的一次不可逆地放大。因此看上去俱缘中观强调对存在的增益与量子力学是有矛盾的。当然,总是可以象许多人争辩的那样,说一切科学都是一种心灵构造的世界,它是从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但这不是现在的关键问题。量子力学根本不象中观派那样把意识置于核心位置。这种明显的分歧可以通过欣赏中观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区别而得以缓和。认识论对于为什*么对象表现出独立存在的解释是用增益的术语给出的,而习俗对象被理解为由心灵命名的;但是形而上学的真理却是:即使抛开心灵的作用,对象也是依存地相互关联的。对佛陀而言,世界被真实地看作是空的、依存地相互关联的,并且不存在施加于现象之上的独立的增益活动。事实上,传统宣称佛陀甚至连一个可以将名义上的存在增益于对象的概念意识都没有,尽管佛陀所感知的一切只是名义上的存在。
这种量子力学的非意识解释的一位著名捍卫者,John Wheeler也清楚地理解心灵增益内在存在或(Teller可能会说的)个别化的倾向。Wheeler说,“我们称为实在的内容包含了几个观察的标竿,我们用一种精致的想象和理论的人为构造物填充于其中。尽管在日常的环境中说世界独立于我们而‘外在地’存在是有用的,但这种观点是再也站不住脚的。在这是一个‘共同参与的宇宙’说法中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牵涉到哥本哈根解释的第二个原理:对象由测量活动本身带到了客观的存在。对象只有通过测量活动才能变成空时现象。或者,如Wheeler所说:“除非是被观察的现象,没有一个基本的现象是现象。”在中观的语言中,实体仅作为缘起的种属而存在。在中观中发现的空性与缘起的亲密关系,与量子力学中发现的很相象,解释中的这两个主要原则总是保持紧密相连。
2009-10-29 01:25: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七、概括与结论

量子力学60年来在权力、可应用性和优雅方面稳步地增长和加强。从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波尔、海森堡、波恩和其它人发展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以来,其哲学原理只经受了适度的修正。尽管如此,关于量子力学的意义仍然存在热烈的辩论,其中许多由这里评述的最近贝尔的分析所加强。量子力学缺乏合适的哲学框架确实是量子革命如此缓慢和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已尝试表明,对中观关于空性观点的同情理解可以帮助消化量子力学的意义。象Teller一样,我主张将我们的哲学立场从个别论或对内在存在的信念转移到基本的关系性,而不是修改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
一方面中观可能对理解量子力学有所帮助,同时量子力学也可以帮助理解中观。如果这种古代的教义要征服现代人,它需要更多的当代例证,而不是“龟毛的外套”或者将绳子误认为蛇。量子力学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例证来说明中观的某些侧面。它也可以复活例如俱缘中观派和依自起派古代的争论,后者主张在习俗意义上有内在的存在,这种立场在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面前更加难以坚持。
然而,目前这篇文章决非要通过物理学来证明中观佛教的有效性。使用科学证明或者否定各种宗教或世界观的主张有一个命运不济的漫长历史。撮合一种世界观与科学婚姻的尝试注定会过时。相反,我所做的是尝试理解重要的和经实验证实的哲学论断,使得关于某些量子属性缺乏独立存在的个别化理论独立化,并将其与中观的空性原理结合起来。
虽然许多哲学体系可以与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结合起来,我主张(中观的关键概念)空性,谈论量子力学的核心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直接性和力量。我已尝试应用空性来理解实验。然后我给出量子力学的标准观点,并因此建立与中观进一步的联系。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去获得对古代解脱哲学和现代物理科学结果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欣赏。考虑到科学-技术世界观的压倒性主导地位,目前形式的比较工作当然是中肯的,如果它能避免将中观或任何其它类似的思想主体部分还原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的罪恶的话。
附录:贝尔不等式的非技术性推衍

假定上述包括到第五节前两段的讨论,我们可以推导出贝尔不等式的一个简单形式。现在我给出一个非技术的推导,它只需要基本的高中数学。

为方便起见,以第四节中描述的方式所收集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情形1,两个检测器具有相同的开关设置,情形2,开关设置不同。下面逐一探讨。
情形1:两个检测器具有相同的开关设置。
现在数据是在开关设置为A-AB-BC-C的情形下收集的。这是EPR1935年在挑战量子力学的论文中所考虑的实验的基本精神,尽管那时只是一个思想实验而已。其数据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两个检测器总是记录到以同样的概率随机产生的相同记号++--
<!--[if !supportLists]-->2,
<!--[endif]-->+--+从不产生。
首先,必须确立两个关键的事实:在情形1中,对于三个检测器设置A-AB-BC-C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总是产生“+”“+”或“-”“-”而从不产生“+”“-”或“-”“+”。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出第一个关键事实:光子对的每一个成员在一个选定的方向上一定有相同的极性。如果在选定的方向上极性不相同,则可能会测量到+--+的结果,和情形1的结果相冲突。通过回忆一侧的开关设置与测量和另一侧的之间具有类空分离来确立第二个关键事实。它们之间不可能发生通讯,右侧粒子和检测器无法知道左侧检测器的位置和测量。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沿着BC测量右侧光子的极性,不会有充足时间将此信息通过任何方式传回给左侧光子来影响左侧的测量。例如说,我们用设于A的左侧检测器测量得+,设于B的右侧检测器测量得—。依靠着一对光子在一个给定的方向上观察到相同的极性,我们实际上测量了右侧光子的2个成分(沿A +和沿B-)。当然,这还利用了完备性或左右两侧光子存在彼此相互独立的假定。
我们同样还可以选择沿着C测量右侧光子,从而获得沿着AC两个方向的两个值。这样我们推断右侧光子在ABC三个方向上一定同时具有完全特殊的极性,不管开关的设置如何。既然论证对于左侧和右侧来说是对称的,这就确立了第二个关键事实:两个粒子一定对于三个可能位置中任何一个都具有完全特定的极性。这两个关键的事实联系起来意味着,极性设置在三个方向上完全是特定的,并且它们与每一个光子对同一。情形1的数据连同局域性、彼此相互独立存在的假定,以及归纳推理的使用要求这一结论。
在前述的分析中,标准的推广是从以相同开关设置测量相同极性光子对的案例到不同开关设置的案例。既然一侧的测量或者检测器不可能影响到另一侧的测量或者检测器,我们基于彼此相互独立存在推断所有光子对在三个方向上一定具有相同的极性,不管其开关设置如何。
使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列举极性可能的不同种类,例如+--代表了一个光子在方向A上测量极性的结果是+(通过),在方向B-(没通过),方向C-;而+-+代表一个光子在方向A+,方向B-,方向C+。有八种可能的极性组合:+++++-+-+-++-----+-+-,和+--。现在该考察开关设置不同时所收集的数据。
情形2:两个检测器具有不同开关设置
考虑一下开关设置为A-BA-CB-AB-CC-A,和C-B的情形。约翰·贝尔1964年的显赫成就是EPR思想实验的推广。正如下面所显示的那样,通过考虑开关设置不同的情形,实验可以直接与局域性隐变量理论对质。情形2的数据如下:
1:在1/4时间中检测器记录到以相同几率随机产生的相同符号++--
2:在3/4时间中检测器记录到以相同几率随机产生的不同符号+--+
情形12的数据的独特型式起源于成对光子间相关性——一侧检测器测量的结果相关于,或者说关联到另一侧检测器检测的结果。
1列举了情形2的测量的可能性。8行对应于可能的极性组合。6列对应于可能的开关组合。表中每一条目或是“同”或是“异”,表示条目的极性组合对于特定开关设置时,光子对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测量结果。例如,表中下划线的条目表示当极性组合为+-+而开关设置为A-B时,两个光子被检测为不同的记号(左侧光子在A方向上为+,右侧光子在B方向上为-)。表1显示除了+++---的极性组合外,总是有2个开关组合产生相同的结果,4个组合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关表1

A-B
A-C
B-C
B-A
C-A
C-B
极性
+++







       ++-






       +-+






       -++






       ---






       --+







-+-






       +--







既然开关是独立和随机地设置的,我们知道对于一个给定的极性,6种开关组合发生的几率是相同的。暂时假定我们有一大群相同的光子——每一种极性组合都有相同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一个相同的样本中光子+--的可能性会象+++或者任何别的极性一样。按照这中假定,表中的每一个条目都具有相同的统计权重。表中有同样数量的“同”和“异”,因此如果测量这一相同样本的大量光子,有一半时间会产生同样的测量结果。

由于很快就会清楚的原因,接下来假定一个不一致的样本,其中的光子中没有+++或者---的极性,但是其它的极性表现是相同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去除那些对于所有开关设置总是产生相同结果的极性。现在对于所有剩余的极性有2个“相同”和4个“不同”,因此具有这些极性的光子(我们假定的不一致的样本)将总是只能记录到1/3的同样结果。对表1的思考显示任何极性的组合都将会产生至少1/3的相同的测量结果。换句话说,假定在一个测量样本的任意选择极性的混合,一定至少产生1/3的相同测量结果。

以上简单的记数练习显示(假定局域性和存在是相互独立的)至少1/3的光子应该记录到相同的符号。这是一个贝尔不等式的简化形式。另一方面,实验的结果是1/4——这正是标准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结果。
上述结果如此重要而又优雅简洁,值得总结概括:情形1的数据显示当开关设置相同时(A-AB-BC-C),检测器的反应总是相同的。因为开关设置的时间安排,在局域性和相互独立存在的假定下,极性完全是特定的和等同于相关光子对的每一个成员。表列举了8种可能的极性及其对于6种不同的开关设置所产生的测量结果。它显示当开关设置不同时,没有任何极性组合所产生的测量结果中相同记号占检测器反应的比例低于1/3的;然而实验结果是1/4。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严格否定,上述记数的一种推广,迫使我们抛弃局域性隐变量理论。


在这篇论文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在第5节和6节,我尝试了说明实验对于违反贝尔不等式的哲学和物理学意义。

--------------------------------------------------------------------------------------------------------------------------------------
译自International Philosophy Quarterly Vol.XXIX.No.4 Issue No. 116(December 1989) PP371-387
2009-10-29 01:26: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去听一听
【海哲】 发表于 2009-10-29 00:24



我刚发你就回了,也算是缘分吧,非常希望能在讲座中见
2009-10-29 01:30: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刚发你就回了,也算是缘分吧,非常希望能在讲座中见
鲶鱼 发表于 2009-10-29 00:30

我去过其他地方的佛堂,但现场讲道的还真就从没听过,只在网上看过高僧讲道的视频。
世界三大宗教当中,佛教是我最欣赏的了,虽然我不可能信任和教。
2009-10-29 01:33: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喜欢听,慢慢地就领悟到很多东西。
2009-10-29 01:33: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你这个状态很好啊,我就是先从喜欢听佛乐经咒开始的,经过几年的深入了解了才作为终身的信仰确立的

我认识不少法国朋友,他们不像我们亚洲国家的人从小就有佛教的氛围
佛教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的文化中
他们一点背景都没有,都是先从审视,理性的去理解和考证,再到后来实际的身体体验和修行实践
有效果了他们才真得信,对于一个外来的信仰,西方人一定要考证清楚才去信的
这个过程既是了解佛法的过程,也是审视和从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老外是真干的,不含糊的

我签名里的那个佛乐网站非常棒,非常全,推荐你,不过可能你已经知道了
2009-10-29 01:47: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鲶鱼 于 2009-10-29 12:16 编辑

最新活动更新:

佛光山总山主持心培和尚从台湾来法,并将于2009年11月10日星期二晚7点在巴黎佛光山道场做一场佛学讲座,机会难得,衷心期望各位同修能有此因缘现场闻法

地点:
114 rue lagaisse
94400 Vitry sur Seine


http://www.foguangshan.fr
Tél : 01 46 71 99 80
Fax : 01 46 72 00 01
Mail :  info@ibps.fr Cette adresse email est protégée contre les robots des spammeurs, vous devez activer Javascript pour la voir.   

在PORTE DE CHOISY乘183路,坐几站到MALASSIS,下车后,向前走几十米,右侧有一条小街,上坡的
向上走,走到一个路口,向左拐,就是这条街了,有一个大门,开着,就是了。

2009-10-29 13:13: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错不错 我应该会去的
2009-10-31 16:28: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听过的讲座不少,但也还从来没现场听过佛学讲座,都是网上看的视频
希望能如愿去现场听听啊
2009-11-1 03:02: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观佛教与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
维克多·曼斯菲尔德(Victor Mansfield -Colgate University
)著
Relativity in Mādhyamika Buddhism and Modern Physics Victor Mansfield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40, ...
鲶鱼 发表于 2009-10-29 00:12




这篇作者说,具备高中物理数学知识就可以看懂这篇文章啊
他已经省略了所有技术性的论述,并以容易理解的论述取代之,我是完全读完了,受益匪浅
再次推荐对佛学和科学感兴趣的朋友读一读409楼开始的这2篇文章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已经否定了主观对物质属性的执着,动摇了主客观二元论,更断言“一个没有被观察到的现象,就不是一个现象”  
这点上和佛学已经很相近了
2009-11-1 03:04: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鲶鱼 于 2009-11-1 03:21 编辑

原基督教牧师Madelon Wheeler-Gibb 谈我与佛教因缘

作者介绍:Madelon Wheeler-Gibb牧师,原在美国基督教会担任牧师十几年,后有缘与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结缘归依佛门。现在美国佛教西来寺英语宏法部主要负责人。
www.xineurope.com
问:请您先谈谈您的文化、宗教背景,以增加读者的了解。www.xineurope.com

      :我在美国加州长大,是地道的加州人,高中毕业后,首次离家,去东岸的卫斯理大学,完成学士学位。接着我又继续神学研究所课程,拿到硕士学位后,担任基督教传教士十几年。我从小就接受神学教育,在读神学院时,我在一门世界宗教课程中,接触到佛教。那一学期,我恰巧患病,无缘上课,只能去书店买教科书回家自修,我对书中的第二章,爱不释手。所以往后我传了六、七年的福音,但是对佛教经典的研究从未终止,也参加禅坐等佛法修行。七年后,大约因缘成熟了,我觉得自称‘基督徒’已名不副实,所以离开神职,转业自立,专心修习佛法。后来加入西来寺,大约是十年后,等到美国外国人皈依三宝大法会时,星云长老请我们在西来寺任职,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用英语弘扬佛法,普渡有缘。
www.xineurope.com
www.xineurope.com
问:因果观念不但是佛教修行的基础,就中国而言,它在通俗意义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惩恶扬善观念,也是传统社会中维持良好人伦秩序的支柱之一,可说是伦理教育的一部分。请问您以一位既了解西方文化又了解佛教的人来说,传统的西方文化有无与因果观念相似的东西?有的话,您觉得这两者之间相似点与相异点为何?www.xineurope.com

      :西方文化形形色色,非常多样化,欧洲文化就与美国文化不同。不过文化虽有差异,可是好比树的枝丫,看似错综复杂,却是同根生,这个根就是基督文化。我只能就自身的文化背景,也就是‘美国文化’,提供一些浅见。www.xineurope.com
www.xineurope.com
      美国文化与因果观念之间,有两点可以提出讨论,第一是心灵,第二是政治。让我先谈谈心灵方面,再以政治的角度切入。不过这两者相互影响,可能从始至终,它们丝缕相缠,如革穿简,很难清楚的划分界限,美国人的思想行为,深受这两者的影响。从精神层面来说,美国文化的基础,除了心灵之外,还有哲学。西方文化对‘善’的认知,源远流长,例如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公平正义’的人,什*么是‘真诚’的人。西方人为了追求‘真理’,在哲学中不断探讨,许多非宗教徒,他们追求真理的热诚,有助于哲学的演进。因此,这些都成为西方哲学上,追求‘真、善、美’的丰富遗产。同样的,追求真理,我们也具有丰富的基督文化遗产。基督文化对真理的追求,与一般哲学探讨,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轮回的认知。基督文化只讨论‘一世’,不提过去世与未来世;就是因为只有‘现在世’,所以在这一生,我们一定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现世所做的种种,果报将在寿命终尽时现前。今生所做的善,除了奉行神的旨意之外,还包括‘敦伦尽分’;什*么应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人与亲友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只有‘现世’,因缘果报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美国人常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换句话说,做善得福,给人气受,自己也会变成他人的出气包。

      虽然基督文化不认同佛教徒所谓的‘因果轮回’观念,但是‘因果’对于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凡事有善、恶之分,作恶所招致的果报是痛苦的。西方哲学,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所探讨的‘什*么是善法’、‘什*么是真理’等问题,都成为美国文化的深根,表面上这些哲学问题似乎与美国文化毫不相干,事实上两者息息相关。不过,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西方人‘民主’的观念,‘民主’一定包括做好人、行好事。自由民主的先决条件是人们协议、选择自由,如果是真民主,每一个人必然会先考虑到他人的‘权利’,如何做对他人比较有利。要维系社会的自由,必须有治理众人之事的方法与准则,必须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因此,建立社会价值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善、是恶,可以帮助,也可以毁坏一个自由的社会,当然自由社会的维系也在于此。
www.xineurope.com
      中国文化或是佛教文化中所谓的‘因果关系’,在美国文化中有好几种不同的解说,我们不能用纯宗教、政治,或是纯哲学的角度来解释因果关系。我深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多数宗教徒、或有道之士所奉行的金科玉律;再者,完全为他人谋福利的人生必定是最幸福的人生。当我受三皈五戒时,有部分的誓戒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不谋而合,例如‘众生无边誓愿度’的牺牲利他精神,对我来说非常熟悉。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明辨是非善恶,这许多不同的观念相互结合、影响,成就了美国文化。www.xineurope.com
www.xineurope.com
www.xineurope.com
www.xineurope.com
问:我们所谓的‘因果通三世’,基督文化中没有过去世、未来世,也没有‘轮回’的观念。如果因果的关系只有今世,无神论者不相信最后的审判,认为天堂、地狱是子虚乌有之事。对这种人来说,是否只要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超越因果律?

      :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急切的四处传福音,一心想把非教徒转变成基督教徒的原因。因为只有一世的时间,不赶快劝信,就来不及了。宗教和文化息息相关,即使没有宗教信仰,也不表示不相信上帝。根据民意调查,大部分的美国人,都相信有神或是某种‘主宰’的存在,无论‘他’ 叫做上帝或是其他的名称。如果问道:‘你有宗教信仰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但是若问:‘你认为冥冥中有善恶奖惩的审判吗?’答案大多数都是肯定的。这个善恶奖惩的审判,不见得有固定的名称,因为美国文化非常的多元化。再者,现今社会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以往不同,人们或许不信教,但是对于善恶的因果关系,有相当的认知;对前世今生,甚或来生产生好奇,是否今生所做的恶会在来生结果等等。

      一般来说,美国文化中善恶的果报,确实是通过法律与宗教的方式来完成,只有道德修养高超的人士,才会自发的勉力向善。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美国人不相信‘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等等的六道轮回之说,美国人不认为宇宙、生物的形成与轮回有关。中国佛教徒相信鬼道的存在,对非中国佛教徒来说,鬼道是个新鲜的名词,他们可能认为你们相信鬼是件奇怪的事。直到最近我才明白,鬼之所以对中国佛教徒有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六道轮回之说。在美国,法律的制裁是约束大多数人行为最有力的方法;对中国人来说,惧怕来世做鬼、做畜牲的因果轮回之说,是行为规范的原动力。www.xineurope.com


问:在西方的基督教及天主教的‘最后审判’观念,与佛教讲的造业由心,随业受报的异同如何?
www.xineurope.com
      :最近我们刚翻译完《药师佛经》,翻译时在经中读到‘阎罗王’这个名词,‘阎罗王’手中拿着一本簿子,我马上联想到最后的审判,两者隐喻的方式如出一辙,一本簿子,善恶的纪录等等。无论隶属基督教中的那一个教派,只要是最后的审判,其结果不外乎上天堂或下地狱;天主教稍微有些不同,除了天堂、地狱之外,最后的审判后,还有个暂时的去处叫炼狱。
www.xineurope.com
      佛教讲的造业由心随业受报是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崇尚自由民主的西方人士,非常重视‘自由选择’,宁可相信未来是自己所选择和创造的,而不愿接受命运是天定的的说法。所以佛教中‘万法唯心’的观念非常吸引人,我们今生的荣、宠、盛、衰都是自己选择和造作的结果没有人能抱怨老天爷不公平www.xineurope.com
www.xineurope.com
      基督教教导人们,生活要遵循上帝的旨意,上合天心的生活方式就是耶稣基督所设立的榜样。基督文化中,我们要以耶稣基督为模范,有一个既定的生活模式,言行举止等等细节要彻底遵循上帝的旨意,这也是人们做各种决定的依归。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有罪,将自动堕地狱。如何让接受美国文化的佛教徒突破这一点,是最困难的工作,有些人皈依了我六年的时间,才把他们的‘罪恶感’消除。这种‘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的观念,对美国人来说简直美好得难以置信,无论行善或是作恶,他们宁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而不愿意过着没有选择自由的生活模式。

      基督教的生活就没有自由,一切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我接受耶稣基督,依照他的教导来过活,即使是有弹性的解读《圣经》上的教戒,在保守基督徒的眼中,已经是叛离上帝旨意的行为。还有佛教中宇宙万有的“缘起”,也很难让基督徒明白。例如他们问佛教徒:‘有没有上帝?’佛教徒的答案是:‘基督教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佛教中没有”。如果我们有勇气的话,我们的答案非但是“没有”,更进一步,我们会说宇宙万有是自己创造的

      凡是谈论到‘创世纪’,就要非常小心,因为对基督徒来说,宇宙的创造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佛教说‘万法唯心造’,所以宇宙万物都是自己所造作的,这种观念对相信上帝创造万物的犹太教徒或是基督徒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是最傲慢的想法。佛教徒的了解是“自心不但造作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同时又影响万事万物”。所以‘ 万法唯心’具有危险性,因为自己所做会波及旁人。这个宇宙万有的缘起,是非佛教徒所最难了解的一点。对基督徒来说,信上帝是通往天堂的唯一途径,信阿拉或任何其他神都没用;可是佛说地狱是唯心所变,天堂、地狱的钥匙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个观念十分难沟通,在基督教家庭中,父母对不信上帝的孩子,最是忧心,因为以后家人无法在天堂团聚。
2009-11-1 04:18:1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