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李云龙

法国太极协会每周星期天上午10-12点在卢森堡公园习拳会友

2114
回复
12625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初学太极拳者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多看拳理拳论,但不可完全依拳论来演练拳架,因拳论是拳法有成者的体会,不是初学者的体会,初学者要努力找到自身阶段和拳论所述阶段的“衔接桥梁”。这也就是一些老拳师教拳让初学者不要看拳论的原因,因看的不好,会形成误导。

2.不要迷信什么心法,口诀,秘诀等等,太极拳本不神秘,经典拳论已把太极拳学成的境界说的很明确,所谓的心法,口诀,秘诀只是某些人招生出名的幌子而已。想想当初这些经典拳论都是手抄本传世,若不是“秘籍”怎会当初被拳家珍藏。

3.不可贪多,太极拳学的好坏和学的多少完全是两回事,甚至学得越多越有问题,初学者只学一传统拳架即可。因太极拳内里劲力都一样。

4.练拳质量比练拳次数重要的多,认真按照老师要求练一遍,胜过不求甚解的练十遍。

5.内功就在拳架里,经常有初学者欲寻找所谓内功练法,其实,太极拳架本身就是最好的内功练习方法,否则,那又长又慢的一套拳起什么作用,就是在练习内功,练拳没出内劲的,则是练法还有待提高和改善。

6. 不要迷信所谓“真传”、“秘传”这个架,那个架的。经常有人什么小架好,低架好等等。其实,是太极拳都好,就看你练不练的对。练的对了,架子打大了,就是大架,打小了,就是小架,打低了就是低架,打快了就是快架。人无非两手两脚,真能做出什么奇怪姿势吗? 前提是练的正确。拳架与拳架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招式。

7.练拳速度初时宜缓慢,不可妄自加快,为何? 因慢架就是在求放松,求定位,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好,做到周身一家。久练才能慢的下来,再练才能快的起来。

8.初练拳不宜过多发力,这和个人体质有关,但初练拳发力多为“努”气发力,不自然,也不健康,更不是太极拳的发力模式。等到有一定内劲,再发力为好。

9.择师不是越有名气的越好,明师能把太极拳说的清楚,能做到舍己从人。没条件的,即使现在身边没有发放极好的老师,但是如果老师拳架打的深合拳理,亦是阶段明师。

10.毅力与恒心最重要,想学拳的先问问自己,如果要你20年的苦练才能出功夫,你还学不学太极拳,如果不能下决心,不要寄望能练出太极功夫,只健身养生足矣。

2011-6-27 11:54: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北京京北民间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将于2011年6月5月周日上午8时举行首届太极摸手听劲,太极理论互动等交流活动,以后每屇太极文化交流活动将于每月笫一周周日上午8时至11时。交流地点;北京昌平太平郊野公园内东侧,天通苑西一区西门外。乘车路线;地铁5号线天通苑南站下车往北走50米见十字路口向西走 200米即到。诚邀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指导与交流!
联系电话;13683138019姚老师。13552368620周老师。
13051317783孙老师
2011-7-1 12:51: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charlyli 于 2011-7-4 19:10 编辑

南北千王首次对决
2011-7-4 17:55: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北千王对决反赌(上)
2011-7-4 18:17: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1-7-4 21:01: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谈谈推手原理
首先,请先记住下面两句话,这两句话对认识我们的问题很有帮助。

第一,太极大师可以把100多斤的人“打”出丈远,但是不见得能拎起50公斤的麻袋;
第二,科学家认为,只能用两只脚保持平衡的人类,是世上最容易东倒西歪的生物之一。

而人类之所以没有东倒西歪,得力于人的平衡能力。人的平衡能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是维持人体姿势的能力。特别是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比如平衡木,走钢丝。人体保持平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平衡时自动维持平衡不被破坏,二是在失去平衡时借助“补偿运动”来恢复平衡。

人怎样通过补偿运动恢复平衡呢?首先通过视觉、位觉、触觉以及内感受器相互作用,实现空间方位感觉;然后在肌肉感觉及空间方位感觉的基础上,大脑皮层判断是否失衡,并适当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恢复平衡。

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正确感觉到失衡变化;二、大脑及时做出反应。如果感觉器官传递了错误信号,自然大脑会做出错误判断;如果大脑没有及时反应,身体也同样会失去调整平衡状态的时机。推手过程中,太极高手正是利用了这两点击败对手。

先看第二点,我们可以想象到会有三种情况。一,在突然失衡的情况下,大脑不及反应,身体已跌倒;二是反应速度够快,在身体跌倒之前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节动作,但是,当外力又突然向相反方向变化时,因为自身调节的力量反而使自己跌得更惨;三,不管外界怎么变化,总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维持平衡。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种情况属未受任何训练者,第二种情况是一般太极拳锻炼者,第三种则是太极高手。

在推手过程中,太极高手通过粘、贴、黏、随等手段掌握对手用力特点,发现对手调整平衡过程中的破绽,在对手处于失衡尚未恢复的状态时,突然发力,将对手击败。高明的太极拳练习者,在使自己失衡最小化的同时,制造对手失衡的条件,并不断利用对手在恢复平衡时的反作用力,把对手发出。

眼睛是维持平衡过程中很重要的器官,比如睁着眼睛时练金鸡独立要比闭着眼睛的时间长。在掌握了对手的特性之后,即便不接手,高明的一方也能根据对方的外形判断出对方的用力方向及大小,并轻松应对;而失败的一方往往不知对手力从何来、力将何往,疲于应对,在多次受挫之后,心理也同时受到打击,眼见对手出招,会不自觉做出应急反应,反而更进一步中招。在旁观者看来,就以为是的凌空劲。其实只是胜利者暂时扰乱了对手的调节平衡的能力,使对手自己用力摔倒自己而已。

除了有意识的调节平衡之外,人在静止站立时身体重心始终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地晃动,它是自我意识无法控制的,这叫做生理性姿势动摇。人以这种不自觉的生理性姿势动摇的方式来维持站立时的平衡。太极高手会感知到这种动摇,并在适当的时机发力把对手打倒。

太极拳平常的锻炼中,通过放松、用意不用力等手段可以提高人的失衡调节能力,提高失衡感知能力,提高神经、肌肉组织的反应速度,降低生理姿势摇摆的幅度等。

总之,对事物抱怀疑态度,利用现有知识对事物做出适当判断是对的,但同时也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无极而生
2011-7-6 20:00
嗯,关键词似乎是“平衡”,揣摩一下,宇宙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外乎“平衡”而已。 
2011-7-6 13:39: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李连杰曾指出武术的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学习武术的形式,并不断地重复它们,把四肢化为武器,并把它们磨炼得越来越锋利,“这时你的精力都集中在技艺上。”

第二个境界,此时身体上的技艺已经十分纯熟,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如果我能够使你感到恐惧,或者说服你,我就不需要和你进行格斗了。”

第三个境界,掌握了精神力量,甚至根本不再需要使用拳脚了,“当我们坐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都感到安全,我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恐惧感。可能仍有人想攻击我,但慢慢他就会醒悟,并放下武器,这时他就不再想攻击任何人了。”

  “我曾看到全世界很多练武术的人以及不同的武术,他们的身体不断强大,但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生命中的喜怒悲哀、权力、欲望并没有看透,所以活得很痛苦。”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对于人生,对于武术,李连杰有了全新的感悟,“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爱,武术是用来平息争斗的。”

2011-7-6 19:46: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最原始的抗打训练系列
2011-7-7 22:30: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师傅们好,叮当来报到了。。。。
charlyli
2011-7-12 22:14
近来可好? 
2011-7-10 02:48: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要不要钱的啊!学太极拳
2011-7-10 02:52: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最近这里来的不勤快了,所以过来踩个脚印
2011-7-10 21:55: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charlyli 于 2011-7-12 23:16 编辑

回复 徐子航 的帖子

周日来学拳是不收学费的,只要参加协会成为会员就行了。
2011-7-12 22:13: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俄罗斯保安秒杀黑*社会

2011-7-19 14:14: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1-7-25 14:55: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帖子竟然跑到第二页去了 赶紧顶一下
大家给点力啊
2011-7-29 14:33:3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