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鲶鱼 于 2010-10-11 01:03 编辑
Mingyur Rinpoche 詠給‧明就仁波切-聲空不二音樂禪
通过音乐禅修,现场视频
可以跟着这个视频体验,我跟着做了一下,感觉身心状态立刻好很多
VIDEO
其他视频: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8%81%B2%E7%A9%BA%E4%B8%8D%E4%BA%8C%E9%9F%B3%E6%A8%82%E7%A6%AA&aq=f
==================================================
由威斯康新大学卫斯门脑部造影与行为科学实验室主任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受过禅修训练的人的脑部活动与一般人有何不同,结果发现 受测试者明就仁波切,在禅定中大脑快乐区域的神经元活动指数为平常人的700~800倍,因此他被誉为「地球上最快乐的人」。
◆《TIME》与《国家地理》杂志报导,科学证明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藏传佛教史上最年轻闭关上师的禅修经验与方法
李连杰:明就仁波切的书像一把充满智慧的钥匙,我诚意地推荐朋友们拿起这把钥匙打开你的心。
海涛法师:在当代能够统御心,而有所成就的法师里,咏给明就仁波切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咏给明就仁波切相貌庄严,而且年轻有活力,弘法更是辩才无碍。此书行文轻松活泼、所述故事生动幽默,更重要的是,处处有着仁波切充满智慧的慈悲话语,慈心与悲心,正是成就者外在的显露。仁波切实为幽默智慧的转世大成就者!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导读
本书是当代禅修大师咏给明就仁波切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大脑造像与行为科学实验室合作,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数据证明,心的禅定功夫“为什么”与“如何”对大脑神经元活动产生变化。
咏给明就仁波切以自身为试验,结合佛法心要与科学原理,以最尖端的实验研究成果证明,恐惧、不安、迷惑等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讯息交流,可以透过心的禅定修持加以转化;禅定的心,不仅是走出苦痛、绝望迷宫的指引,更是面对生活难题、享受快乐人生的锁钥!
在本书中,幽默的明就仁波切以说故事的方式,将深奥抽象的佛教名相与科学术语,用简单却清晰、浅显但丰富的文字和比喻完整表达,更将禅修的初始与进程状态,用自己切身的经验描述分享。 即使非佛教徒,即使是从未接触过佛法相关书籍的读者,也能深切领会这位“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所要传达介绍给社会大众,追求快乐的根本之道。
二○○二年,他与其它七位资深佛法禅修行者,参与了神经科学家安东尼露兹博士,以及享誉国际的神经科学家暨国家心理卫生学院科学咨询理事会会员理查德戴维森博士所共同主持的一项研究计划中。
更让人瞩目的是,这些资深行者在进行禅修时,脑波活动的读数远远超过一般脑波读数范围。据我了解,实验室工程师最初以为是机械故障,赶忙检验设备。排除机器故障的可能性之后,不得不正视:这些资深行者脑中与专注及现象察觉相关的电流活动,完全超越他们曾亲眼目睹的范围。 理查德戴维森在二○○五年《时代》杂志的一篇访谈中,迥异于现代科学家一贯的谨慎语气,他说到︰「真是太让人兴奋了……我们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惊人的结果!」
======================================
作者 : 詠給.明就仁波切
译者 : 江翰雯/ 德噶翻譯小組
副标题: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Shi jie shang zui kuai le de ren : fo tuo yu kuai le de ke xu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NOT in English)
ISBN: 9789868388017
出版社: 橡實文化出版社
装帧: 平裝
出版年: 2008/02/01
想请书的佛友,可以关注下当当卓越等等。我在书店里看到有。
====================
节选:内在的交响乐
身为佛教徒,我最先学到的道理之一是,有情众生——即使是只具有基本觉性的生物,都具有三种基本的面向或特征:身(BODY),语(SPEECH),心(MIND,编按:传统中文佛教习惯用语为“身,语,意”,本书因应作者用法,将“意”全部改为“心”,意义相同。)所谓的“身”,指的当然是我们存在的形体部分;身不断地变化——出生,成长,罗病,老化,最后死亡;“语”指的不仅是说话能力,还包括我们用来交流的各种讯号,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姿势,表情,甚至信息素(PHEROMNES),或称为“外激素”,或音译为“费洛蒙”,是哺乳类动物所分泌的一些化学复合物,能够对其他哺乳类动物的行为和发育产生微妙的影响。“语”和“身”一样,都是一种无常的经验,我们透过言语和其他讯号所传达的讯息不断来来去去,而当身体死亡时,“语”的能力也随之消失。
“心”则比较难以形容,它不像“身”或“语”那样,是某种容易辨认的“东西”;无论我们如何深入研究生物的此一面向,都无法真正找到任何可以称为“心”的明确物体。成千上百的书籍和文章都试图描述这难以捉摸的东西,然而,无论我们花费多少时间,精力,企图确认“心”是什么,“心”到底在哪里,却没有任何一位佛教徒,也没有任何一位西方科学家能够下定论说:“啊!我找到‘心’了,它就在身体的这个部位,看起来像是这样,是这样运作的。”
经过几世纪的研究,我们顶多只能确认“心”没有特定的位置,形状,外观,颜色,没有位置(如心脏或肺脏的位置),没有系统(如循环系统),更没有功能范围(如新陈代谢的调节范围)等具体特质,可以让我们将它归入特定的基本生理层面。像“心”这样难以定义的东西,要是能说它根本不存在,那事情就简单多了!要是能把“心”纳入鬼魅,精灵或仙女那类虚幻事物的世界,那事情也简单多了!
但是,又有谁能够真正否认“心”的存在呢?我们能思考,有感觉,能辨认是自己的背在痛或者腿麻了,我们知道自己是疲倦或清醒的,是快乐或悲伤的。无法精确指出某个现象的位置或定义某个现象,并不表示这现象不存在,这只表示,我们累积的咨询还不够,因此无法提出某种可行的模式。打个简单的比方,科学对“心”的了解,和我们对电力这类东西的接受性两者有什么不同?使用电灯开关或电视,并不需要对电路或者电磁有深入的了解。电灯不亮了,你就换灯泡,电视不能看了,就检查一下电缆或卫星连线是否接触不良。你也许得将烧坏的灯泡换掉,也许得把电视与收讯盒或卫星接收器之间的接头旋紧,或把烧坏的保险丝换掉。再不行,就打电话叫技术人员。但是这些行动都依据一项根本的了解或信心:电力是有作用的。
“心”的运作也类似这样。现代科学已经能够辨识出许多形成智能,情绪和感官知觉等心智作用的细胞结构及形成过程,但是,这些实在都还不足以确认“心”到底由什么所构成的。事实上,科学家们对“心”的活动的检视愈精细,就愈接近佛法对“心”的理解——“心”是一种不断的活动(EVENT),而不是一个明确的实体(ENTITY)。
早期佛教经典的英文翻译,试图将“心”确定为超越当代科学理解范围的一种独特“事物”或“东西”。这些翻译上的不当,源于西方早期的假设,认为所有经验最后应该都和某方面的物理性功能有关。近年来,对经典的诠释则比较接近现代科学对“心”的概念;也就是说,“心”是一种不断地活动,藉由当下经验中不可预测因素与神经元惯性之间的互动而不断进行。
佛教徒和现代科学家都认为,有情或有意识的生物因为具有“心”,所以不同于草或树之类的其他有机体,当然更不同于那些我们不认为有生命的东西,例如石头,糖果纸或水泥块。基本上,“心”是一切有情生物最重要的面向。连蚯蚓也具有心,虽然蚯蚓的心不像人类的心那样微妙和复杂。不过,简单可能也有优点,我可从没听过有哪条蚯蚓因为担心股市而整夜失眠的。
佛教徒与大多数现代科学家认同的另一个论点是,“心”是有情众生本质中最重要的层面。“心”有点象是操作木偶的师傅,而身体和构成“语”的各种沟通形式,则像是木偶师傅手中的木偶。
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心”所扮演的角色:搔一搔自己的鼻子,到底是什么认出了痒的感觉?身体本身能够认出痒的感受吗?是身体指挥自己举起手来搔自己的鼻子吗?再以口渴为例,口渴时,是“心”首先认出口渴的感受,催促你去要杯水,指挥手接过杯子,凑到嘴边,并告诉自己喝下去;最后,感受到生理需求获得满足的愉悦的也是“心”。
虽然我们看不到“心”,但是“心”一直都存在,且不断在活动。“心”是我们辨认不同事物的能力来源;由于“心”,我们才能够辨别建筑物与树木的不同,雨和雪的不同,无云晴空和乌云满天的不同。由于拥有“心”是经验的基本条件,所以大部分人都把它视为理所当然。我们不会特意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想着:“我想吃,我想走,我想坐下。”我们也不会问自己:“心到底是在身体内,还是超越身体?心是否从某处生起,存在某处,然后止于某处?心有形状或颜色吗?心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脑细胞基于长期累积的习性而产生的随机活动?”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想断除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痛苦,烦恼和不安,并且彻底领会具有心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必须尝试去观看自己的心,辨认它的主要特征。
这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只是,一开始时好像很困难,那是因为我们非常习惯于观看充满了有趣事物和经验的“外在”世界。观看自心有点像是在不用镜子的情况下,试图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现在,我要出个简单的考题,示范用一般的理解方式去看待“心”时所产生的问题。别担心,你不会被当掉,也不需要准备2B铅笔填写任何表格。
考题是这样的:下次当你坐下来吃午餐或晚餐时,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在思考这食物是好吃或不好吃?是什么在识别吃的动作?”当下立即的答案很明显应该是:我的头脑。但是,实际以现代科学的角度去看脑时,我们会发现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2010-10-7 14: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