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dalianmao 于 2007-10-2 13:10 发表 
建设过了的土地, 拆掉建筑不就有建渣了吗
老实说,我看到这句话,真的有个倒的动作
不知道你有没有到农村过,看过农村怎么修的房子
那个房子和我们通常生活在城市里见过的房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地基大概只挖一到两米的样子
建筑材料要么是石料,要么就是红砖
然后就是调的水泥.也和我们建大厦的水泥比率不同.城市的大厦水泥墙面用手一摸是平整的,至少不会掉沙.你摸一摸农房的水泥,百分之九十一摸一手的沙.
再来就是预制板.里面的钢筋条数和大厦建筑要求的条数也不一样
另外,农村建房有时候会考虑如果有一天拆房,还要方便拆,能够尽量多的保留原材料
说的直接点就是拆下来的砖啊~瓦啊~预制板什么的,要么拆下来卖给别人,要么拆下来给自己建新房的时候用来搭附房
一则农村建房并没有考虑抗震强度,二则就是为了拆起来方便,三则就是考虑成本问题
说这么多,就是一个结论
农村建筑,基本是不存在建渣的问题的
土地可以完全还耕
所谓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会涉及到调整的主要是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
因为附加值比较高
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城郊结合部存在大量的违法建筑
蚕食公共利益,严重危害规划法的严肃性
那很多人要问咯.既然城市边缘的土地被征用为建筑用地了,耕地自然就少了
那么怎么可能不碰基本农田那条红线
首先,全国的基本农田都是按地块(不管多小块)上了图板的,所以一般涉农区域的商业开发,老板首先就要问这块地是不是基本农田啊?是的话,还是绕着走比较好
第二,我国关于宅基地的规定是每人30平方米,家庭人口5人及5人以上按5人计算.也就是说一个农村家庭的居住面积小于等于150平方米.而实际是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占地面积远远超出了这一规定数字.
第三,单家独户的居住方式,在我们这个还不算富裕的国家不可能保障基础设施服务于每个家庭.不能跟美国加拿大那样,你买了地修了房子,国家把路给你修到家门口,把水电气等各类管道铺设到你家门口.一是财力不允许,二是这样用土地实在太浪费.我们不是地大物博,我们是资源奇缺.请大家都树立这种观念
所以,农户有条件的集中居住一则可以保障基础设施服务于每个家庭,二则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结论是,土地规划得当的话,是能守得住红线的.
[ 本帖最后由 tower 于 2007-10-2 17:06 编辑 ] |
2007-10-2 16: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