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cedriczhao 于 2007-9-26 15:30 发表 
1 官员,大动荡就更依赖官员的操守,我们家老爷子说过,最大的腐败不是贪污是不勤政,成都的官员,哼哼哈嘿。。。
2 三产,高附加值的三产,这个太理想了吧,四川有那么好的条件吗?我不看好。高附加的三产珠三角厂三角环渤海那样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四川凭什么?西部大开发?
3 资金,我能想到的就是拿土地换资金,一个地级市搞好了5年差不多30亿,还有三个成熟社区,当然开发商不能太不堪。
加速城乡化,我觉得最好不要人为的过多干预,追求城市的服务职能的同质化就好了,经济上的东西,看不懂啊。
问题一,你跑题太严重
问题二,谁告诉你一个产业梯级就是全面高附加值?这现实吗?珠三角现在仍然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还不少.产业的搭配很重要.这是需要规划和从政府层面引导的.高附加值只是针对当下的环境比较而言.中心城区摆那么多三线建设过来的工业从经济上讲的确不划算的.现在讲效率,就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出最大的效果.
问题三,你有点碰到硬伤了.谁都知道土地是政府手里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容易套现的资源.但是高压线摆在那里.基本农田不能动,建设用地指标就那么多.这是困扰中国大中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也不能说用地指标应该全面放开,毕竟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安全问题.那么怎么把建设用地指标找出来.就是考手艺的活了.
问题四,前面我也说了.有钱当然好办事,但问题是很多地方就是没钱丫.难道没钱就一辈子当要饭的,或者当要饭的就真的能发达了?社会保障,福利体系的完善都是要真金白银砸进去的.哪里来?你这地方地方财政撑不住怎么行?那不是画个大饼让老百姓吃吗?你乐意,也得人乐意丫.........
简单说,社会管理是综合配套工程.不是可以只要获得就不给付出的.关键是如何付出?怎么样付出了,对后续发展坏影响少,好影响多.以前提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也就是这个道理.
被损暂时利益的个人可以说我被损害了.但是没道理就此否定改革的意义.而且被损害了,被社会同情了,也不是说我可以拿原则来跟你讲条件,牺牲原则只为了你暂时不要被损害.而是应该一件事走一个渠道,从社会保障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滥用的同情心毫无价值. |
2007-9-26 14:5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