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周易学命运

礼仪金说

117
回复
2094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12节:交往法则上(4)


  人家能吃吗?他好心好意不得好报啊!所以了解人是尊重人的前提。我讲了两点,人际交往要重视互动,要强调沟通,沟通是互动之桥,没有沟通就没有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


  下面谈一谈,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学习白金法则什么问题最重要?在我看来,以下两个问题最重要:第一个问题,摆正位置。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是有不同的位置的。比如我现在跟各位讲课,我为大家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教育以学生为本,实质就是为学生服务。什么是服务,服务就是为别人工作。我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当你为别人服务时,应该有求必应,不厌其烦。有同志说,你这个意思不就是说我们服务不平等了吗?谁说不平等了?我们所谓的服务在这个意义上是平等的?什么意义?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相互服务。比如你在酒店工作,现在我给你讲课,我为你服务。那么,我要换一个角度,我到你酒店去了,你就是为我服务。我们看电视节目,电视台的从业人员为大家服务。那么电视台的同志到你这儿来美发、买衣服,你又为他服务。整个社会是相互服务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服务是相对的,服务就是为别人工作。我打一个比方:


  今年夏天我到上海去,住在一家五星酒店。我那天上午肠胃不太好,没有吃午餐,早餐也没有吃。东道主一方的上海人很细心,发现我没吃饭,中午给我送餐,送了碗面过来。


  五星酒店的一碗面比较贵。这个面拿过来之后,我问服务生,我说:“这碗面多少钱?”
2009-7-2 11:37: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他说:“加上服务费90元。”


  我说:“既然这么贵的话,我要验收一下,我尝一尝。”


  我尝了尝,其实那碗面就是阳春面,就是光板面加点葱花、浇点酱汁之类的。我吃了之后感到比较咸,我跟他说:“不行,这个面太咸,拿回去重做。”


  服务生马上就拿走了。


  当时我们一方的工作人员有人在现场,就悄悄问我:“金教授,您是不是肠胃非常难受?”


  我说:“什么意思?”


  他说:“我跟您好几年了?从来没见您跟服务生这么厉害过,如果您不舒服咱们到医院去看。”


  我说:“我跟你说实话,我没有什么不舒服,是这碗面太贵。他卖的是服务,不是面。2块钱一碗的面我是没有意见的,90元一碗的面既然卖的是服务,我就有权利提出要求,否则我吃2块钱一碗的面我吃多少碗?我吃45碗呢。我吃半个多月呢。”


  那个酒店服务非常好。不到10分钟,厨师长亲自给我拿了个大提盒过来,他也很会说话。他说:“先生,不好意思,我们五星酒店一碗面都没有让您吃高兴,实在影响形象。为了表示歉意,我亲自来向你道歉。我是厨师长,另外我亲自给您煮了两碗面,您尝尝。”
2009-7-2 11:37: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一碗面他拿给我看,是一只白色的碗。拿出来,他说:“这碗面是您刚才吃的那碗面的含盐量的一半。”


  他怎么计算的,我也不知道,不可能给我做碗面放多少盐还记着吧?但是这句话让你听了好听,因为他是定量分析。说明操作是有规矩的。然后他又告诉我:“这碗面您要觉得还是咸的话,还有一碗红碗面。”


  又拿出来一个碗,他说:“这碗红碗的面一点盐都没有放,但是给您准备了5种调料,有日本的大酱汤、美国的色拉酱、越南的鱼露、印度的咖喱,还有北京炸酱,您可以按照自己需要去放。如果这两碗面您都不满意。我会再给您做,直到您满意为止。”


  我当然满意了,别人一点盐都不放,你满意吗?他走了以后,我就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讲,我说:“你明白吗,这个就是服务。什么是服务?有求必应,不厌其烦。”


  当然倒过来说,绝对平等在这里是不存在的。我要回到家里去,如果老婆给我做的面,我就不敢提意见,因为夫妻是绝对平等的。我们的男士们有这个体会吧?你家太太给你做的面,好吃也得吃,不好吃也得吃,那是平等的。我就不敢说,我要说这碗面咸,她立刻跟我翻脸:“你爱吃不吃!”其实我在讲一个摆正位置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你和别人打交道,一定要首先摆正位置。
2009-7-2 11:37: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13节:交往法则上(5)


  我曾经在一家外企实习过几天,我当时也负过一点责任。我去上班的时候,上司就告诉我,他说:“你记住,以后有事情你不要越级来反映,你记住这样几句话:你的上司永远是正确的,你的公司的决策是不能怀疑的。如果你要认为你的上司错了,或者公司的决策错了,你就应该立刻辞职。”


  我当时觉得这个话好没有道理,这是什么道理?多少年之后,我才明白了,他其实讲的是现代管理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执行力。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全国一盘棋,令行禁止,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完善管理的基本要求。


  我们有些同志有一个错误,他认为谁也不对。比如在企业,他认为,董事长是个笨蛋,总经理是个饭桶,部门经理是个马屁精,办公桌对面坐的那人什么都不通,他不懂换位思考。你不当董事长你知道董事长在想什么吗?你不当总经理你知道总经理决策时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要求吗?我们要讲了解人、尊重人。你和别人打交道,如果不懂得换位思考,你怎么知道谁对谁错呢?别人考虑问题、决策的角度与你往往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还有第二个问题,端正态度。现代人的压力是比较大的,金教授喜欢讲一句话:“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要承担多大的压力。”我们有些同志压力大了不善于自己平衡和调节就有问题了。你见过这样的人吗?他心态不好,要么自我摧残,要么四面出击、处处与别人为敌。他存在的价值让你不爽。在我来看他其实有点可怜,他的心态不佳。
2009-7-2 11:38: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一次到南方某市去,记者来采访我,他问我:“金教授,你烦吗?”


  我问:“什么意思?”


  他说:“我听过你的报告,你说你要做多大的事就要承担多大的压力。你这么忙,你压力一定很大,我想你会烦。”


  我说:“我告诉你,我时常会有烦心的事,但是我一般不会烦。”


  他说:“你为什么有烦心的事还会不烦呢?”


  我说:“我善于进行心态的平衡。”


  金教授有一句常讲的话叫三不烦。哪三个不烦?第一,昨天过去了没有必要再烦。李白讲:“昨日之事不可追。”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你炒股呢,看走眼了;你追女孩子,没追上,你劳而无功了;你考大学就差半分,就没有被录取;这种事它过去就过去了,聪明的人是没有必要再去烦的,人生最大的智慧在于理智地放弃。拿得起放不下,那叫压力。拿得起放得下,那叫理智。昨天的事过去了,我不烦。第二,明天没有到来,暂时烦不着。不是说不要计划,不是说不要宏伟蓝图,而是说没有必要杞人忧天,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的很多忧虑,往往是自己妄想的。你做一件事之前往往你会想,这个张三怎么说我,那个李四怎么说我,还有王五怎么说我。实践证明,你所凭空杜撰出来的别人对你的说法,百分之七十是你自己妄想的。其实明天没有来,烦不着。第三个不烦是最重要的不烦:现在正在度过,不能烦。因为现在是我惟一能够控制的时间,今天我烦了它也是这样过,我不烦它还是这样过,那我为什么要烦呢?不能烦,不必要烦。我喜欢讲一句话:“生命是宝贵的,活着是幸福的,工作是美丽的。”只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就会开心每一天。我开心快乐地生活,会提升我生命的质量。我开心快乐地生活,我会更好地报效国家,报效社会,报效单位,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这就是要善待自己。
2009-7-2 11:38: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刚才讲摆正位置,其实讲的是善待别人。我现在讲的调整心态,我讲的则是善待自己。一个人要不尊重自己,不善待自己,其实他是很弱智的。当然,我们要去平衡调整自己的心态,有的时候会有种种的难题。


  那天一个同事跟我聊天,他说:“金教授,说句你不太爱听的话,你不太像上海男人。”


  我说:“有这么回事吗?”


  他说:“有啊,我认识很多上海男人,他们都比较温柔,我发现你是个性鲜明,脾气有点暴躁。”


第14节:交往法则上(6)


  我说:“我的脾气是不太好。”


  他就问我:“那你爱烦吗?你生气吗?”


  我说:“我跟你说实话,我不太烦,我不生气,我有两句话,两句座右铭,第一句话,我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
2009-7-2 11:38: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反复讲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其实我更想跟我们在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讲另外一句话:“有的时候,你也没有必要拿别人折磨自己。”


  你要想做一点事,会有曲折,会有麻烦,会有种种的困难险阻。中国古人曾经有一句话:哪个背后无人说,谁在背后不说人!想让别人不说你可能吗?没有的事。比如,我来跟同志们讲讲礼仪,我做事有职业道德,我但求无愧我心,我是恪尽职守的,我是认真努力的,但是结果有的时候是未必尽如人意。金教授家里有一个条幅:让大家都喜欢你往往是不可能的!有的时候小有不爽就坐在下面看几眼,看几眼就会爽一点。痛苦来自欲望不能满足,为什么有人心态不好?他对自己求全责备。当然你也不能放任自流。我那个条幅其实还有下半句:我们应该争取让多数人喜欢我们。多数人不喜欢就麻烦了,比如我给你做讲座,你来了50个人,中间跑掉三个,很正常。让大家都喜欢你往往是不可能的,但是50个人要跑掉了49个,那我就跳楼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我的存在没有价值。其实我讲的就是一个自我心态调整的问题。切莫忘记: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拥有健康的心态,你就会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工作态度,健康的生命质量。怎样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四个字“接受别人”或者说是要“宽以待人”。你要明白:你不能改变天气,你只能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外部环境,你只能进行自我调整。你能改变天气吗?你有这个能力吗?那是人力之所不能的。但是你的心情是可以控制的,你和别人打交道,既然交往以对方为中心,那你就应该接受对方,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没有违犯党纪国法,没有伤害你的国格人格,就应该学会容人。因为人站的位置不同,感受就不一样。
2009-7-2 11:38: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一天,正在播放我的电视节目的电视台里面有一个同志悄悄告诉我,说:“金教授,有一个老先生对你那个节目写了封批评长信。”


  我说:“那好啊,他重视我们,不管是提意见还是表扬,这是好事啊。你跟我说说是什么事。”


  他说:“不敢说,措词比较苛刻。”


  我说:“那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很正常嘛。你跟我说说到底是什么?”


  他说:“不敢说,我把信给你传真过去吧。”


  我一看那传真也挺有意思,老先生讲的是这个意思。老先生还是认真看了,他说:“金教授这个讲礼仪,内容讲得很好,但是形式不好,不够稳重,嬉皮笑脸,谈笑风生,举例庸俗肤浅。你看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多好啊?你这样讲礼仪的话,太肤浅了吧?档次不够,影响电视台形象。”


  我说:“这个问题其实好解决,我可以跟前辈讲,说实话,做任何事不仅要讲原则也要看对象,有内容问题也有形式问题。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于形式。你要去讲古人那套礼仪,《论语》、《孟子》,我倒背如流,礼是什么,礼者正仪容,齐颜色,修辞令;礼之用,和为贵;礼者敬人也,礼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东西我很行。可是说实话,把这套古人的辞令直接照搬到电视台上跟我们电视观众去讲,有收视率吗?有人要看吗?”


  中央有一位主要领导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谈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讲过: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试想,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不用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方式感染人,不用轻松愉快的形式吸引人,能够达到要求吗?显然没有形式是没有内容的。所以我想讲的道理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让大家都容你,想让大家都接受你,标准定得太高,有时候你会痛苦。我们可以满足对方要求,努力去调整适应对方,但是你必须明白,让大家都对你说YES,都说你好,是有难度的,这是个心态问题。
2009-7-2 11:38: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接受别人怎样去做到,其实是很容易的,你要拥有健康的心态。一个人一定要有健康的心态。跟别人打交道一定要容人,因为你不能够容人,别人也不容你啊,这是互动的。为什么讲互动呢?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善待别人就会被别人善待,同样的道理你要不善待别人,你搞不好会遭到报应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遵守白金法则,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白金法则是现代人进行交往的基本原则。其实它最重要的命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要换位思考,成功的交往有赖于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在学习这个白金法则的时候我们刚才讲的两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要摆正位置。你做任何事,当爸爸的得像爸爸,当孩子的得像孩子,当上级的得像上级,当下级的得像下级,干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做什么,干什么像什么,此即恪尽职守。


  其次,你去跟别人打交道你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别人不是你,世界存在差异,人和人不一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那么我们和外人打交道,跨行业、跨地区、跨文化交往,一定要有这个不同的意识。这点你要不明白就非常麻烦。你拿中国人那套对外国人,你把西方那套全部搬到中国来,往往都是行不通的,世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倘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那将会提升自己交往的能力,会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在我眼里,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和日常工作中,心态往往决定一切。此点也是我们在学习白金法则时需要注意的。
2009-7-2 11:39: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15节:交往法则下(1)




  第2篇 交往法则(下)


  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经提出来一个所谓的三A法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注意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我们的善良、尊重、友善之意。实际上我们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对家人也好,对外人也好,对上级也好,对下级也好,对同事也好,我们都要表达我们的尊重、友善。而尊重和友善的表达,有一个规范化问题。


  我曾经在概述部分讲过礼仪的基本含义。“礼者,敬人也”,礼就是要求你尊重为本。同时强调,礼仪的那个仪就是规范的沟通技巧,它要求规范,不能乱来。座次排列时是左高就是左高,是右高就是右高。但是在尊重和规范之间它有个桥,就是要善于表达。你对别人尊重吗?你对别人友善吗?布吉林等人认为你一定要恰到好处地表达对别人的善意才能够被别人容忍和接受。


  有的同志讲:这句话我也会说,我也知道要善于向别人表示善意,但是关键是你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示。比方说我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去上海,负责接待我的那个部门派来一位女孩子,这个女孩子比较年轻,上来就跟我说:“金教授,你们北京人不一定常来上海,这次来上海一定安排你在上海好好地玩玩。比如要让你看看东方新天地,让你去磁悬浮火车坐一坐。”
2009-7-2 11:39: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她把我逗乐了,我问:“小妹,你参加革命有三个月了吧?”


  她说:“什么意思?”


  我说:“你可能是不太善于表达。你怎么知道金教授不常来上海呢?老金我本人就是上海人。我平均两个月至少回来一次。我到上海的时候,大概你还没出生呢。”


  像我这种人,比较自以为是,可能对人对事比较敏感。当然我在这儿讲课我可以跟你说我比较敏感,但是外人他不会说的,所以你要是接待我的话你要是善于表达你应该这样讲:“金教授,您见多识广,祖国大地您哪儿没去过啊,接待您我觉得特别荣幸,就不用操闲心了。这样,金教授,在咱们上海,反正我为你服务,你想去看哪里你吩咐,我有求必应,不厌其烦。”这才叫会善于表达,你问我:“你来过上海吗?”言外之意,你岂不是说我没见过世面?它其实有一个表达的意思。有时候人际交往中你不让别人喜欢你,不让别人接受你,实际上就是弄巧成拙了,你的意思被别人误会或者歪曲了。所以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要注意表达善意是非常重要的。布吉林所讲的三A法则就是告诉你,你对别人尊重和友善,就要把这个心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2009-7-2 11:39: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16节:交往法则下(2)


  布吉林告诉我们,向别人表达尊重和友善,恰到好处的沟通技巧有三,用英文来说,表达这三点的每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A,所以他把它叫三A法则。


  第一个A,接受对方。英文单词是:Accept。说实话,我们注意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别人最讨厌他,最不喜欢他呢?做人比较刻薄的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他是什么样的人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但是实际上我们也知道,那个最不受欢迎的人是什么人呢?他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人。这就是做人比较刻薄。古人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人和人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职位不一样,社会阅历不一样,待人接物的风格和具体做法往往不同。所以有鉴于此,你要接受别人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可是很遗憾的是我们注意到一个现实,相当数量的同志不太能够接受别人,说好听点他叫自以为是,说难听点他叫嚣张放肆、目中无人。比如:


  有一次我到一个部门去讲课,我说:“穿西装比较重要的情况下,三色原则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三色原则?就是全身颜色不能多于三种,我特别强调,我说:“这个场合是在正规场合穿西装、套装时要注意的。”


  一般西装是深色的,皮鞋和袜子是黑色的,衬衫是白色的,领带的颜色和西装同一种颜色最佳。我讲的时候有一个同志就在坏坏地笑,并且就高声说:“金教授身上颜色六种。”


  我问:“你说这话有什么效果呢?”


  他说:“我看见了。”


  我说:“别人也看见了。”
2009-7-2 11:39: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刚才讲了,我说那是正规场合,穿西装、套装,当时现场金教授就没穿西装,套装,而且是内部讲座,又不是大庭广众之前。


  我说:“你知道你说这话的结果是让我不爽吗?”


  他说:“不会,金教授,您是有教养的人,不会。”


  我说:“不对,其实每一个人都会。”


  你懂什么叫换位思考吗?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在这儿讲课我跟你说的是实话,我告诉你了我的感受,别人一般不跟你说,所以不接受别人。他犯一个什么错误?自以为是!他用自己的经验去看别人。


  其实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人们的性别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以及社会经验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实际上,有时人与人之间出了问题,往往根源在于彼此看问题的视角互不相同。比如:


  有个别北方同志到上海去,吃我们上海饭就有点不爽。


  “哎呀,你们上海人太抠门,就弄那么一个小碗,吃不饱。”


  我说:“我们主要是吃菜,而且讲究吃菜吃味道。你稍稍来一点,做得精致点吃两口,不够吃,还想,耐人寻味。你一下放一盆,半天吃不完,浪费不说,而且比较糙。”


  当然我这个话说得也不对,别人拿盆装也有拿盆装的道理。国内有的地方就有吃盆菜之习。


  我这儿讲了个角度,“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时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与人站的位置不同,你很难说谁对谁错。所以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他在待人接物中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接受别人。
2009-7-2 11:40: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从交际礼仪的角度来讲,具体上你要接受三个要点:


   第一,接受交往对象。在公司里面,跟客户打交道,在服务岗位上,售货员为顾客服务,老师跟学生讲课,就得接受别人。比如我在学校当老师,我就不能说学生笨,如果学生什么都懂还要你干嘛?一个有教养的人,要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那才是教师的美德。所以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要学会接受别人,accept。首先,你要接受你的交往对象,这往往是你不可以选择的。


   第二,接受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他是见多识广的。见多识广的人就比较容人,少见多怪的人就比较不容人。我曾经讲过,礼仪是讲尊重,什么是尊重?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他的风俗习惯就是他的选择,礼出于俗,俗化为礼。习俗实际上是文化的一种沉淀,你很难说谁对谁错。
第17节:交往法则下(3)


  比如我小时候在陕西生长过很长时间,陕西人有个习惯,陕西几大怪,比如其中有一怪——“椅子不坐蹲起来”,你很难说他这个做法是对还是错。比如开个玩笑:


  我教过一名陕西学生。他大学毕业之后到外事系统工作,后来派到法国去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期走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回国来探亲,他跟我说:“老师,我到了巴黎之后就病了。”
2009-7-2 11:40: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你怎么会有病?外事系统把你派出去之前还不把你身体好好检查检查?”


  “我也不知道我是啥病,但我到那儿之后我就觉得我病了,我到医院去看了好几次也查不出啥病,我难受得很。”


  “到底啥病?”


  “后来我才想透了,我吃西餐不灵。以前我给你当学生的时候我不敢说,你经常带着我到外国人那儿去跟外国人活动交往,让我去见世面,吃西餐,我跟你说实话老师,我从来没吃饱过。我是不敢跟你说的,你是好心,我现在大嘴巴我跟你说说,那个点着红红的蜡烛,铺着白白的台布,拿着银制的刀叉,吃的东西半生不熟,跟喂鸡似的,我从来没吃饱过。还得拿个刀叉吃,我觉得吃西餐拿着筷子吃最爽了。我拿刀叉我不会切,说实话,我想来想去,我知道我想吃啥了,我想吃我老家的棒棒(biang biang,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这个字,一般用“棒棒”二字代替)面了。”


  不知道电视机前有没有陕西观众,陕西人有个叫油泼辣子棒棒 面,宽宽的,吃起来吧唧吧唧,巨响。西餐里有一条礼仪,吃东西不能发出声音。西方人说得很难听,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所以二者就各不相同了,你很难说谁对谁错。


  有一天,一个同志跟我说:“外国人说吃东西响是猪的标志,那我中国人民就是响,你爱听听,不爱听拉倒。”


  我说:“那你不懂,这个礼仪,尤其国际礼仪,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游戏规则。说大点它就是个交通规则,到国际社会你去跟别人打交道就跟开车上路一样,路上你就得遵守交规,当然在你们就没必要讲交规,你把你们家鸡轧死了没事,但是你到国际社会上你乱来就不行。”
2009-7-2 11:41:01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