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正在播放我的电视节目的电视台里面有一个同志悄悄告诉我,说:“金教授,有一个老先生对你那个节目写了封批评长信。”
我说:“那好啊,他重视我们,不管是提意见还是表扬,这是好事啊。你跟我说说是什么事。”
他说:“不敢说,措词比较苛刻。”
我说:“那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很正常嘛。你跟我说说到底是什么?”
他说:“不敢说,我把信给你传真过去吧。”
我一看那传真也挺有意思,老先生讲的是这个意思。老先生还是认真看了,他说:“金教授这个讲礼仪,内容讲得很好,但是形式不好,不够稳重,嬉皮笑脸,谈笑风生,举例庸俗肤浅。你看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多好啊?你这样讲礼仪的话,太肤浅了吧?档次不够,影响电视台形象。”
我说:“这个问题其实好解决,我可以跟前辈讲,说实话,做任何事不仅要讲原则也要看对象,有内容问题也有形式问题。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于形式。你要去讲古人那套礼仪,《论语》、《孟子》,我倒背如流,礼是什么,礼者正仪容,齐颜色,修辞令;礼之用,和为贵;礼者敬人也,礼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东西我很行。可是说实话,把这套古人的辞令直接照搬到电视台上跟我们电视观众去讲,有收视率吗?有人要看吗?”
中央有一位主要领导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谈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讲过: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试想,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不用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方式感染人,不用轻松愉快的形式吸引人,能够达到要求吗?显然没有形式是没有内容的。所以我想讲的道理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让大家都容你,想让大家都接受你,标准定得太高,有时候你会痛苦。我们可以满足对方要求,努力去调整适应对方,但是你必须明白,让大家都对你说YES,都说你好,是有难度的,这是个心态问题。 |
2009-7-2 11:3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