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摄氏0度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日本海军的兴亡(连载至一百八十回)

252
回复
23405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甲午战争篇,未超出《探索。发现》频道的《北洋水师》(统共五集)。
给个其中一集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BFrBhvEaNo/
里面的史料也有至今仍然争议的。
2009-3-9 17:54: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贴!!
漫漫看
2009-3-9 20:26: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甲午战争篇,未超出《探索。发现》频道的《北洋水师》(统共五集)。
给个其中一集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BFrBhvEaNo/
里面的史料也有至今仍然争议的。 ...
lshen 发表于 2009-3-9 17:54
不错,很直观,只是定远舰的首炮并没有震塌舰桥,这个已经基本确定了.......
2009-3-9 23:25: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历史沧桑.............
2009-3-9 23:32: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北洋水师尽力了,有时候失败真是非战之过...
2009-3-9 23:48: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政策失败.............
2009-3-9 23:59: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完之后留下的只是愤怒
2009-3-12 00:02:37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9-3-12 22:05: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九.和老毛子也来一把?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二十八)

甲午战争,日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胜利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很可能暴发户式的胜利也不是什么好事,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就是这样。

日本陆军的胜利没有多少好吹牛的,对手的大清陆军实在太菜。但日本海军倒确实可以自豪一下,一支菜鸟舰队击败了单舰吨位比自己大上几乎一倍的另一支菜鸟舰队。一直到关键的大东沟海战为止,是那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最后就如伊东所说,靠着“天佑”,愣是闯了过来。

闯了过来,上上下下地论功行赏,可是这个论功行赏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比如说大东沟海战真正的功臣坪井航三少将,给封了男爵,晋升为了中将,任常备舰队司令长官,可是没当两年就给弄到横须贺镇守府去当司令长官,说是要追查大东沟的时候为什么第一游击队没有回头过来跟在主队后面,而是始终和主队在相反位置。

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伊东祐亨挂出来的信号旗让人看不懂,但不去追查伊东而和坪井航三来扯皮就明摆着是卸磨杀驴了,结果坪井航三就任不到一年就在55岁的年纪郁闷而死。谁让坪井航三是长州藩出身,而当时萨摩藩控制的海军最恨的就是长州藩控制的陆军。甲午战争给日本军界带来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陆海军的彻底翻脸,主要是由于大本营制度造成的陆军参谋总长高了海军军令部长一头这件事闹得海军心里很不平衡,坪井航三出身于长州藩就成了致命伤了。而在整个战争进程中表现其实很一般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由于出身于萨摩藩,所以就没人去追究在战斗中一再挂错信号旗,耽误战机,又不敢寻敌,胆小如鼠的责任,反而升任军令部长,成了海军大将,后来还进了元帅府,这上哪儿讲理去?

那个督战队长桦山资纪呢?立即晋升大将,成了首任台湾总督。桦山是个运气强硬的家伙,大东沟海战鱼雷打他不中,后来晚年患了脑溢血,昏迷了一个星期,大伙儿都看这老头没救了,正在准备丧事的时候,老头突然自己又醒了,除了右半身有点偏瘫之外,结结实实地又活了十年,直到1922年在85岁高龄才死。

闯了过来,上上下下总的总结一下经验吧,总结了。但因为赢得太莫名其妙,弄得海军稀里糊涂地分不清楚经验和教训,整个甲午,给日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沉的定远”和镇远一炮就打残了松岛这两件事,从此“大舰巨炮”就成了日本海军的信条。其实当时全世界海军从中日海军的较量中看到的都是这四个字,老时候的海战并没有什么非得击沉对方的军舰这么一说,舰炮的主要作用还是杀伤对方人员,然后使用“跳帮战术”冲到对方舰上去俘虏敌舰。

老时候的海军喜欢捞东西,这是因为从根子上来说海军和海盗本来就是同根生,有名的海军全是从海盗来的,或者就是海军海盗分不清楚。像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国海军叫名有197艘军舰,但其中真正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陛下所有的就只有34艘,其余全是私人的“私掠船”(PRIVATEER),就是女王颁发了执照的海盗,完了以后和女王坐地分赃,据说女王的这种投资回报率是 6000%,后来这些私掠船不少就成了皇家海军,所以喜欢捡点洋捞是海军的传统。

但是从里萨海战以后,特别是蒸汽军舰,装甲舰和高性能火炮出现以后,“俘虏敌舰”几乎就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用冲角撞沉敌舰又成为了风潮。大东沟海战告诉了人们冲角战术对于高速机动的蒸汽军舰已经过时,当然冲角在军舰上正式消失还要等到10年后的日俄战争以后。甲午海战告诉人们的是现代海战中大炮的重要性。所以大舰巨炮成为海军建设的目标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对于日本海军,更加是当务之急。

因为日本人和俄国人就要打起来了。

日本人和俄国人之间的恩怨从某种角度说来也是必然的。被困在北极圈内的俄国人几百年的梦想就是要有一条通向海洋的路,好去往那温暖的南方乐园。从十六世纪的伊凡雷帝的征服西伯利亚开始,到十七世纪已经到达了鄂霍茨克海。康熙年间大清阻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的扩张,1689年索额图,佟国纲(好像金庸说还有韦小宝)和戈洛文伯爵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边界,但是此后大清朝走了下坡路,而俄国在俄土战争一再失利以后,也把南下的重点完全放到了东方。从1847年开始担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的尼古拉·穆拉维约夫以“决不能在俄国国旗升起过的地方降下这面旗帜”的口号,在1858年乘大清朝的太平天国内乱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和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爱晖条约》,除了将黑龙江以北,外大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为俄国领有之外,还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的黑龙江下游40万平方公里的被称为“外东北”的部分划为中俄共管,一次割去的中国领土为所有不平等条约之冠,不要忘记现在中国的领土面积就只有960万平方公里。而外东北那部分中国领土也在两年后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又再次成为俄国领土。

由于《中俄爱晖条约》,俄国人首次得到了通往太平洋的通路,因此被沙皇封为“阿穆尔斯基伯爵”的穆拉维约夫被俄罗斯人奉为民族英雄也是十分正常的,现在的俄国最大面值的五千卢布通货上就是穆拉维约夫的铜像,这座铜像现在就在伯力。

黑龙江决不是俄国人的终点,只要看他们占领了海参崴以后改了的那个倒霉名字就知道了,符拉迪沃斯托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 Vladivostok),那个意思就是“去征服东方”,他们还要往东。

甲午战争的结果对俄国人来说是一个意外。好脾气的大清国居然把俄国人的下一个目标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人,这使俄国人觉得很不习惯。从经验上俄国人知道日本人不像大清那么好脾气,因为俄国人几次要求日本人开国都被日本人拒绝了。所以辽东半岛落在了日本手里就意味着俄国人可能会要费很多口舌来说服这些不说俄语的黄猴子,很可能还要动用武力来吓唬他们。俄国人喜欢干脆,在得知春帆楼日清马关条约的内容仅仅六天以后,就联合德国法国公使造访外务省,向次官林董提出对马关条约中有关割让辽东半岛的异议。理由是:“日本对辽东半岛的领有不仅威胁到清国首都的安危,同时也使朝鲜的独立有名无实,对远东的永久和平产生了显著的障碍,因此俄国沙皇陛下政府劝告日本天皇陛下政府放弃对辽东半岛的领有”。

与此同时,俄国远东舰队进入了戒备状态,在中国的芝罘和日本的神户海面同时巡逻示威。

俄国人的算计很清楚,但德国人和法国人怎么也一起来凑热闹呢?在欧洲德国是刚刚统一的新兴国家,要想在和英国法国这些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分一杯羹只有和俄国人联合,而法国人决不会放任心目中最危险的敌人德国人和俄国人走到一起,无论如何都要插进来,起码能够知道这两个小流氓在打什么主意,所以这三个各怀鬼胎的国家居然也走到了一起。

这就是“三国干涉”的真相。
2009-3-14 23:34: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二十九)

伊藤博文对“三国干涉”并没有觉得意外。因为大东沟海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山本权兵卫就向他报告过俄德法三国最近在频繁接触的消息。外务省没看出名堂,而山本权兵卫预计到了这三个国家会在媾和谈判的时候对日本施加压力:“总理,日本现在没有和这三国对抗的实力,无论他们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只能忍。”

伊藤苦笑着说:“是啊,连你都这样说了,除了忍还能有什么办法?等待下次机会吧。”,伊藤当时就找来了外相陆奥宗光,对他说了“卧薪尝胆”四个字。现在,只不过是该来的真来了,日本人也没有吃惊。接受了三国调停,让大清又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价格,把辽东半岛“赎”了回去。

加上本来就要付的战争赔款总共是两亿三千万两白银。不要以为大清真有那么多元宝,那也是由俄国人作保,由法国人提供的两亿五千万金卢布贷款。接着在1896 年李鸿章去彼得堡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式的时候向李鸿章以50万金卢布贿赂的价格从李鸿章那儿换来了《中俄密约》,得到了西伯利亚铁路的北满穿越权,在 1898年又租借了旅顺港和大连港,得到了南满铁路的敷设权。自此俄国远东舰队结束了冬天在日本佐世保港寄人篱下的日子,能风风光光地在不冻港瞪着远东了。

1900年7月俄国又乘义和团事件,出兵十来万,从伊尔库茨克,海兰泡,双城子,伯力,海参崴和旅顺分六路出兵东北,到10月份占领东北全境。必须指出这次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之乱毫无关系,仅仅是俄国人从伊凡雷帝就开始了的东进政策的一次具体执行,但也是最后一次具体执行。

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人眼里日本军队,特别是后来侵华战争时的日本陆军是一支极为残暴野蛮的军队。但其实即使是实行南京大屠杀的日本陆军见了俄国军队也必须将“残暴野蛮”的桂冠乖乖地交出去。纠缠历史并没有必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知道俄国人和俄国军队在残暴野蛮上超越了一切其余国家的军队。

俄国人的出兵满洲,给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不仅仅是满洲紧邻朝鲜,而且因为俄国人的出兵,打乱了日本人的战略构想。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在朝鲜的存在被公认了。但是就连日本自己也没有把朝鲜当一回事,当时的朝鲜是个兔子都不拉屎的穷地方,穷到了什么地步?甲午战争前夕,朝鲜的一品大员出门坐的是独轮车,和中国东北地区回娘家的小媳妇属于一个级别。急功近利的日本人是不愿意经营也不善于经营这么个穷地方的,朝鲜对于日本来说所谓重要性就仅仅是体现在一条通向大陆的通道而已。纵观日本人在朝鲜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历史,除了在战争时期征收民夫,壮丁和慰安妇以外,能称得上“建设” 二字的就是修路,公路,铁路什么都修,因为朝鲜是日本通向大陆的运兵通道,必须保证交通,其余的什么都不干,朝鲜半岛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里什么都没有得到发展。

日本的兴趣在哪儿呢?日本人,特别是日本海军的兴趣是在中国南方。因此在义和团事件和之后的八国联军出兵中,日本人虽然最卖力,出动了包括4900吨的巡洋舰笠置号在内的八艘军舰,常备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亲自率队在海面巡逻,掩护包括第五师团22,000人在内的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但整个来说八国联军中日本表现得非常低调,日本陆军在八国联军中也没有什么为非作歹的事情。因为日本人还记得三国干涉的理由之一是“威胁到清国首都”,在这个各方利益犬牙交错的地方,还是夹起尾巴做人的好。要闹,咱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闹去。

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是福建厦门。

根据甲午战争以后签订的《中日通商航海条约》,清朝政府同意日本在厦门拥有租界。而从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海军大将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陆军大将全是军人,日本非常想通过领有台湾这个位置上的优势从厦门打开通向南中国大陆的大门。北边在闹“北清事变”(日本人对义和团事件的称呼),日本人就在厦门策划“南清事变”。

1900年8月24日深夜12点,厦门的日本人建的东本愿寺布教所发生火灾。日本政府反应异常迅速,立即召开了有首相山县有朋,外相青木周藏,陆相桂太郎,海相山本权兵卫和参谋总长大山岩参加的会议,讨论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提出的立即从基隆港派出巡洋舰“和泉”和“高千穗”,掩护以一个步兵大队为骨干的混成支队在厦门登陆,占领厦门炮台的方案。

除了外相以外没人反对这个方案,因为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知道海军已经有了一套占领厦门炮台的方案。因为山本权兵卫对驻防台湾的日本海军各舰长都下达过“在厦门海面停泊的安全位置以及在紧急时占领厦门炮台的可能性”的调查研究课题。

光外相反对没用,日本这就又准备在厦门开打了。

但日本人忘了一件事:厦门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英国人不会容许日本人在厦门得寸进尺。英美俄法四国紧急向厦门派遣军舰,并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抗议什么?抗议日本人蓄意制造事端:东本愿寺事件是庙里的日本僧侣自己放得火,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就是目击证人,这一下在只好在8月28日中止了台湾总督府的出兵计划。这件事使得日本在国际上非常狼狈,最后山县内阁不得不总辞职。

南边动不了,北边别人又在动了。日本的处境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艰难了。
2009-3-14 23:37: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三十)

其实和俄国人开仗是一直在准备的,甲午战争刚刚结束的1895年6月,西乡从道就把刚刚晋升为少将军务局长的山本权兵卫找了去:“大家都要和俄国打仗,打仗没有船不行,你先算算需要多少船”。山本在年底交出了《第11回海军扩张案》,也就是所谓“六六舰队方案”,六艘战列舰,六艘一等巡洋舰的方案,分两期进行。

山本认为,六六舰队是在和俄国同法国或德国两国其中之一结成的同盟开战的条件下所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其中第一期的扩张目标是主要包括:

铁甲战列舰:四艘,各11,400吨排水量;

一等巡洋舰:四艘,各5,200吨排水量;

二等巡洋舰:两艘,各3,800吨排水量;

共计十九艘,87,800吨排水量,要求预算经费两亿日元,而1895年度日本国家预算只是9,160万日元。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从清朝得到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偿,包括利息一起折算成日元是大约三亿六千多万,这笔钱里天皇拿了两千万,大约6%,其余的就全部充作了军费,至于现在日本人没事就拿出来说道的什么八幡制铁所实际上在甲午赔款中分到的只有57万日元的“创立费”,0.2%左右,其余全成了军费,其中海军就用掉了一亿七千万日元,大约一半左右。

可这一亿七千万连六六舰队第一期工程的钱都不够,更不要说造完了船以后的海军运营经费了,所以虽然内阁同意了这个计划,但是议会还是砍了一大刀,只同意 9,500万日元。战列舰只同意一艘,一等巡洋舰只同意两艘,算是把二等巡洋舰加了一艘,但把三等巡洋舰以下给全部砍没了。

海军当然不干,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全部六艘二等巡洋舰,六艘三等巡洋舰的整个耗资两亿两千万日元的十年计划给弄出来了交给国会,你们看着办。这边反正能耍赖就耍赖,实在不行就像西乡从道出的那个主意似的先斩后奏,剖肚子给你看。

国会已经不像甲午以前能够一口否决海军的预算要求时候那么狠了,狠不起来,到最后有天皇给他们撑腰。经过一场甲午战争,天皇也不像以前那样是个可有可无,知道的人也不太多的那么个玩意了,“军人天皇”的形象已经树立了起来,穿着军装的天皇“御影”挂得到处都是,从小孩子就开始天天背诵什么“教育敕語”,你说谁还能玩得过天皇?

就这样耍赖加扯皮,到了最后终于形成了这样这样一个阵势:

战列舰:敷岛,朝日,初濑,三笠;

一等巡洋舰:八云,吾妻,浅间,常磐,出云,磐手;

二等巡洋舰:笠置,千岁,高砂,新高,对马,音羽;

加上以前建造的没赶上甲午战争的富士和八岛,怎么着这个“六六舰队”也算凑出来了,山本权兵卫是不是能够安心了?

不能,虽然日本这几年有点长进,年间财政预算扩大到了两亿日元左右,但其中的一半左右是军事预算。甲午战争结束的1895年军费占的比例是32%,而1896年这个比例反而提高到了48%,1897年甚至超过了50%。日本的经济规模没有增长,增加的只是军费而已。

另一方面俄国的国家预算规模折算成日元是20亿日元以上,经济规模是日本的十倍。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连年军事预算在国家预算的一半左右徘徊,就这样也就是陆军战斗兵力20万,海军战斗兵力26万四4千吨。而俄罗斯呢。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的合计是208万人,光在远东地区的陆军兵力就超过了20万,大炮544门,海军太平洋舰队也拥有7艘战列舰,总吨位达到19万2千吨。别的不说,就是1900年沙俄出兵东北以后宣布的太平洋舰队扩张的七年计划就是一个相当于两亿三千万日元的大预算。

从任何观点来计算,日本也没有一丁点赢的希望。

所以山本权兵卫在1903年6月的御前会议上认真地反对和俄国开仗。参加那次会议的除了总理桂太郎,外相小村寿太郎,陆相寺内正毅,海相山本权兵卫外,还有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大山严,松方正义(原大藏卿,第六代总理),井上馨(原外相)这五位元老。

因为和俄国开战实在太可怕。原来和大清开打,就是打败了,好脾气的大清也不会把日本怎么样,最多几年内不去朝鲜溜达就是了。和大清说几句好话,给李鸿章袁世凯一点孝敬,就这样在朝鲜呆着都不是没有可能。

但要是败给了老毛子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决不是赔款能了事的。从俄国的历史就可以推出日俄战争如果日本人输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就算有英国美国出面帮忙说情,日本不至于彻底亡国,但是北海道和东北地区肯定要全部划给俄国,日本海沿岸也保不住,运气好的话,挂太阳旗的地方还能剩下四分之一,但是那四分之三地方的日本人如果逃不出来就全部死路一条——在俄罗斯的远东地方见得到老毛子最恨的黄种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俄国人杀起亚洲人来是很能干的。

这个赌局的赌注实在太大,甚至大过了后来的太平洋战争,因为后来的对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毕竟不像俄国人那么野蛮变态。

但是不打也躲不过去。俄罗斯在占领中国东北全境之外,就在向朝鲜步步紧逼,1896年在汉城的俄国领事馆收留了继闵妃被暗杀之后自身也正在被亲日本势力追杀的朝鲜高宗,把领事馆让给高宗做为了王宫。向朝鲜派出了军事和财政顾问,因为在俄国人看来朝鲜南岸的马山浦(现在的马山市)是比大连和旅顺更为良好的军港。经济上俄国人可能更重视满洲,但是在军事战略上俄国更加热衷的是朝鲜。

日俄之间,争夺的还是朝鲜。

怎么办,不打躲不过,打又全无胜望。
2009-3-14 23:39: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九.和老毛子也来一把?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二十八)

甲午战争,日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胜利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很可能暴发户式的胜利也不是什么好事,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就是这样。

日 ...
摄氏0度 发表于 2009-3-14 23:34
呵呵,原来日本内部也有地域派系斗争。
2009-3-15 00:24: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十.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三十一)

上升的国家肯定有国运,所谓“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就是这个意思。就在日本进退两难,估摸着怎么也躲不过这场大难的时候,天上落了个大元宝下来。

1901年开年的时候,刚刚从驻俄公使改任驻英公使的林董捎了一句话回来,一听这句话就有人骂开了:“林董是不是给俄国人逼成了八嘎?怎么满嘴胡说八道的?”

林董挨骂有挨骂的理由。首先他原来是跟着榎本武扬投降过来的幕府海军,投降后还不老实,给明治政府关了两年的。放出来以后说他原来是幕府派到英国学海军的,让他去海军效力,可他又不干,自说自话到神奈川县衙门去谋了个饭碗。当时的神奈川知事正好就是陆奥宗光,觉得这死硬分子英语不错,自己去中央衙门是把他顺便一起带去了东京。甲午战争以后林董是驻清国公使,俄国吃紧了就派到俄国去做公使,两年任期满了,转到英国,其实有点“在俄国受累了,到伦敦去休息一下吧 ”的意思在里面。

不是老革命,最多只是“起义军官”,出身不好还不完全是这次挨骂的理由,主要是这次林董捎回来的话让人听着新鲜:“请速检讨日英同盟的可能性”。

伊藤博文最气愤:“外务省人全死玩了?怎么派了个文盲去当英国公使?”,伊藤正为想不出对付俄国人的招数在抓狂呢,别说对付,连怎么妥协的招都想不出来。

伊藤的发火有道理,大英帝国(当时日本人叫“大不利颠帝国”)是什么国家,那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人家奉行的是“两强标准主义”,就是说大英帝国的海军必须是比剩下两个海军大国的总和还要强,英国传统的国策就是“光荣的孤立”(Splendid Isolation)——太牛了,不好意思和你们这些地出溜一起混。你说现在林董说出要不要考虑和英国人结盟,你是谁啊,吃饭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连四千吨以上的军舰都造不出来的日本,人家凭什么要和你结盟?

但这世界上就会有这种“ 连财主家都没了余粮”的时候。“七大洋上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那几年正走背字,从1880年到1902年这二十年里,英国在南非和荷兰人后裔布尔人接连打了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战争英国人败了,第二次战争好容易才惨胜,但耗费国力太大,所以没了余粮。

这世界上莫名其妙的学问不少,其中有一门就是“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还分成大陆系英美系什么的。反正根据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地政学概念,占据了“世界岛”中心位置的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就是天敌,怎么着都得把俄国人制服了。

制服俄国人的方法也很简单,把它封在那个世界岛里面就行了,出不来的敌人就不是什么可怕的敌人。所以从大英帝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对付不管是沙俄帝国还是苏维埃帝国还是现在的俄罗斯的方法都是一个:不给你得到出海口的机会。

1885年发生的巨文岛事件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巨文岛是一个在朝鲜济州海峡的由三个小岛组成的小群岛,名字据说是北洋提督丁汝昌起的,因为丁汝昌在岛上发现这么个小岛居然儒生还不少——“巨文化”。但巨文岛的英文居然是“汉密尔顿港”(PORT HAMILTON),这是为了纪念在1845年下令英国军舰对该岛进行调查的英国海军部办公厅主任汉密尔顿。俄国人对这个小群岛挺有兴趣,在和日本交涉开国的时候到过那个岛,后来觉得修煤炭仓库太麻烦就不提了,发现美国人对这个小岛也有过兴趣,和韩国政府交涉以后没下文,美国人也就忘记了那事,但是 1885年4月英国突然出动了三艘军舰占领了这个岛,在岛上修起了海军基地。

那年在阿富汗发生了潘德事件(Panjdeh Incident),俄阿国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差点升级成英俄两国间的战争。事件最后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了,但在冲突过程中为了防止北极熊从太平洋出逃,英国人才抢先占领济州海峡的战略要点,堵住俄国人。

朝鲜当时还是大清的属国,俄国人后来向李鸿章抗议,说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也出兵朝鲜。后来在李鸿章的斡旋下,随着阿富汗冲突的和平解决,英国人于1887年撤出了巨文岛。

英国和俄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和俄国就是这么个关系。所以英国在甲午战争的一开始有意无意地有点偏袒大清的,这是因为英国需要一个国家帮他封住北极熊。现在大清指望不上了,而消耗巨大的英国国力使得20年以后的英国已经无法自己出手去直接面对俄国人了。所以对于俄国人在远东地区要突破封锁的举动,英国人需要日本人帮他一把。

这就是“日英同盟”的背景。

山县有朋和桂太郎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却看出了这种可能性。在林董上任之前就交给了他这个任务,而有名的政治家伊藤博文却没有估计到这种可能性,说明没有什么人是永远正确的。

英国人能向日本人提供什么?能提供军舰,当然要收钱;没钱没关系,大英帝国可以借;但不是国家贷款,你们可以在伦敦通过发行公债的方法筹集资金。姜太公钓鱼援者上钩,只要有人肯出钱,还得出还不出的风险与国王陛下无关。到现在盎格鲁萨克逊人不还是这样诳钱的吗?那个什么次贷危机,到底是金融危机还是金融诈骗也说不清楚。

反正日本人胆气壮了,1902年1月30日正式缔结日英同盟的时候,日本举国进行了提灯游行,用大文豪夏目漱石的话来说就是:“穷孩子突然过继给了一个大财主”。

反过来说俄国人有点沉不住气了,2月12日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召见日本公使栗野慎一郎,莫名其妙地帮栗野讲解俄法协定的内容,听得栗野直想笑,这简直是“你有蛤蟆镜,我有香港脚”嘛。

拉姆斯多夫和栗野废话完了立马就去找大清商谈从中国东北撤军的事去了。最后定下来10月8日以前撤退辽河以西的全部俄军,剩余奉天,吉林两省俄军在1903年4月8日以前,黑龙江省俄军在1903年10月8日全部撤回。

后来辽河以西的俄军确实是按计划撤退了。撤完了俄国人也从日英同盟的冲击中冷静了下来,又想起来老祖宗阿穆尔斯基伯爵穆拉维约夫的名言“决不能在俄国国旗升起过的地方降下这面旗帜”了,不干,反悔了。向大清提出了包括有关蒙古问题的七条,想刁难大清。

说实话,当时的大清和死人相比也就多一口气而已,和他说什么都没用。只是英美日三国联合提出抗议,敦促俄国早日履行撤并诺言。

可能是俄国人仔细想了想,觉得什么日英同盟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首先英国人不会亲自上阵来和俄国人打,因为同盟条约里面写的很清楚:若签约国只和一个国家发生战争,则另一签约国保持中立,同时阻止第三方参加战争,若签约国同时和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另一签约国才由参加战争的义务。这本来是英国人的老奸巨滑,想让日本帮忙封住俄国人,自己又不愿意赤膊上场,结果给俄国人看出来了。

英国人不上场,俄国人怎么会害怕日本人呢?回想起当初怎么就急急忙忙答应了从满洲撤军,俄国人很为自己的失态而惭愧,发誓再也不能往三色旗上抹黑了。撤个什么军,老爷要进兵了,1904年俄罗斯突然向朝鲜通告,他要行使在1898年从高宗国王那儿得到的在朝鲜的森林采伐权了。同时俄军开始向朝鲜移动,5月上旬占领了鸭绿江口的龙岩浦。

俄国人认为那时是开战的最好时机,因为英国人没有从布尔战争中恢复过来,只要半心半意地对付一个矮个子黄种人的小国日本就能够拿下朝鲜,巩固满洲,过几年英国人喘过气来了,这些地方也已经成了俄罗斯的“固有领土”了,时不我待。
2009-3-16 21:22: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三十二)

可是,参谋本部得出的结论也是“现在是最好的开展时期”。和俄国人那种除了种族偏见没有内容的结论不同,参谋本部的理由是:

1. 俄国周围有土耳其,芬兰,德国和英国这些“不稳定国家因素”,无法在远东试用其全部兵力。

2. 俄军训练程度很低,远东俄军的编制就有问题,而且从来没有进行过演习。

3. 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全部完成,而且还是单线,贝加尔湖还只能使用船舶进行运输。

4. 韩国,满洲的交通极为不便,对大兵团作战不利。

5. 海军分为波罗的海舰队和远东舰队,而且远东舰队分驻旅顺和海参崴,能够各个击破。

6. 俄军无法在满洲朝鲜取得给养,只能依靠后方运送,这样兵员运输和给养运输就会产生竞争关系,起码俄军无法进入朝鲜。

7. 俄国内忧外患,从尼古拉一世时代开始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同盟就活动猖獗,无法举国一致。

8. 韩国只能支持日本。

和后来的参本不同,当时的参本还是很认真地在分析形势,得出的结论也全部在后来在战争的进程被验证为正确。

而俄国人呢?

战争的主角是军人,军人能否冷静客观地观察对手,对对手做出评价,基本上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能够在现场观察对手的军人,不用说是驻对手国的武官。驻日本的俄国武官对日本陆海军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从1900年开始驻日本的俄国陆军武官万诺夫斯基在他发回国内的报告中是这样评价日本陆军的:“日本陆军还在乳儿期,按照欧洲最弱国家的陆军标准来衡量日本的话,仅仅达到道德上的标准就起码还需要100年。”

这位俄国陆军武官不从日本陆军的装备和作战能力来评价日本陆军,而是选取了一个极为抽象的“军队道德标准”,军队的道德标准基本上主要包括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心以及诸如对上官及其组织之类的军队内部的统帅能力。这位武官居然注意不到在日本陆军中几乎可以称为过剩的这种服从和忠诚心,其观察能力到底怎样也就不需要说了,可悲的是这份《万诺夫斯基报告》成为了俄国军方分析日本陆军的基础。

1903 年4月,在神户举行了“海军大观舰式”,前来参观的外国军舰中有一艘俄国巡洋舰“阿斯科尔特号”,舰长戈兰玛契科夫上校在观舰式以后对俄国公使罗曼·罗森说:“日本海军依靠向外国购买军舰总算凑齐了物质装备,但是根本还没有具备我们所有的海军精神,即使在军舰的操纵,舰队运用方面的水平也还是非常幼稚。”

可是同时在场的英国海军武官的评论则是:“能和日本海军在军舰操纵和舰队运用方面并肩的就只有英国海军”。

被誉为是俄国最优秀的将军的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库罗帕特金大将在1903年访问日本以后也下了这样的结论:“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而我们只需要14天的时间就能够在满洲集结40万大军,这已经是击败日本陆军所需数量的三倍了。所以说将来要发生的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军事散步更为合适”。

其实,除了对日本兵的战斗力的估价有点不对之外,这位俄国陆军大臣并没有什么很有负盛名的举动。首先他的战略思想就很俄国化,虽然他认为一个俄国士兵能够对付三个日本士兵,但他还是计划采用三倍于日本陆军的兵力,虽然他认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只是一次“军事散步”,可他并没有准备进攻,而是准备退却退却再退却,一直退却到哈尔滨,在日本陆军不可能维持其补给线之时之地再和日军决战。

听起来不太酷,但这是很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人思维的结晶。好的战略肯定是简单的战略,外行也能一听就明白的战略,凡是很复杂,很高深,不是专门家就听不懂的战略肯定只能导致失败,这是被世界战争的历史所无数次地证明了的。而且适合于一个民族的战略在根本上就只有一种,以前的拿破仑,以后的希特勒无不在这个俄罗斯战略面前丢盔弃甲,而要是标新立异地追求所谓创意,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应该说这个计划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以后的俄国军队能按照这个计划作战,日本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要阻止北极熊南下,只有大英帝国亲自出手,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提前十年爆发不知道,但日本肯定是完了。

那为什么俄国人失败了呢?答案从库罗帕特金将军去远东俄军总司令赴任之前向维特伯爵辞行时发生的对话中就可以知道了。

维特伯爵说:“将军的计划肯定能够成功,但是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库罗帕特金不解地问。

“将军到了满洲以后,立即逮捕阿列克塞耶夫将军,将他押送回彼得堡,否则你的计划将无法执行”。

“感谢伯爵的建议,但这是不可能的,陛下最信任的将军就是阿列克塞耶夫,而且他是我的上官。

阿里克塞耶夫中将是旅顺的俄国远东总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宠臣。维特伯爵对这位的评论是:“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这么一个白痴统帅了几十万士兵,那些士兵太可怜了。”这位沙俄帝国的远东总督居然不会骑马,每年检阅的时候都是徒步行走,因为据说他是海军中将。可是海军中将有从来不上船,据说有晕船的老毛病。

这样天照大神除了日英同盟之外,还给了日本人一件叫做阿列克塞耶夫中将的礼物。
2009-3-16 21:24: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十一.再出老千,确保制海权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三十三)

这些情况海军的老板山本权兵卫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在整个日俄战争期间山本没有发表过一句“豪言壮语”,因此也被国会和传媒攻击为“失败主义者”。这种现象很常见,当一支军队的机能仅仅为侵略或者向外扩张的时候,任何只要不是公开鼓吹侵略扩张的言论肯定会被划到“卖国贼”一类去。

但山本权兵卫没打算卖什么,这支海军的组织和配备就是他整理起来的,他干吗要卖啊,他所想的就只是怎么让这个组织和配备发挥作用去打败俄国。但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参谋总长大山岩对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的再三嘱咐他都听到了:“儿玉桑,再说一遍,决不能打成持久战,日本拖不起。

日本拖不起,日本就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俄国人清醒过来以前就打败俄国人。但是如何做到?光20万人的陆军如何在俄国人还没有清醒过来以前就登陆进入作战位置就几乎不可能。日本当时横穿本州的铁路是已经有了,但是运送能力每天只有十四趟,能够征用来运兵的全国所有商船也就只有60万吨,更何况停泊在旅顺和海参崴的俄国远东舰队决不会让日军简单登陆。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先打掉俄国远东舰队,确保制海权。

山本权兵卫是个官僚,但不像后来陆军的东条英机那样只是个事务官僚。长期在海军中央工作的经验让山本习惯了遇事先从组织上考虑解决方法,和甲午战争一样,日本海军这次又要临阵换将了,起用已经准备让其退休了的舞鹤镇守府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担任联合舰队司令。如果上次甲午战争临阵换将还能说出个一三五条的话,这次的换将则没有任何说的出口的军事上的理由。当时的常备舰队司令长官是和山本权兵卫海兵同期的萨摩老乡日高壮之丞,只不过日高是“壮年组”的,比山本大了五岁。两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孰高孰低现在没人知道,反正既然权兵卫以顽劣出名,很可能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建校初期的海兵和海军还没有像后来那么重视在校学习成绩,也没有什么“吊床号”(指在海军兵学校时的成绩名次)那么一说。顺便说一句,实际上这个吊床号的推行还是山本权兵卫,身为萨摩人的山本权兵卫认识到了任人唯亲的弊害,所以就用吊床号这种方法来任人唯贤,从而解消了萨摩出身独霸海军的现象。

山本权兵卫不用日高并不是因为怀疑日高的能力,而是害怕日高的能力。和沙俄开战,是一场比甲午战争大得多的赌博。所以日本举国必须上下齐心合力干,政军统一,陆海统一,上下统一,绝不容许出任何差错。而日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谁也无法保证他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和海军省以及军令部绝对保持一致,所以山本挑选了让所有人都跌眼镜的东乡平八郎中将。东乡是个小矮个,说话有气无力,走路只看自己脚尖,怎么看怎么不像军人,更别说将军了。但山本就是看中了东乡平八郎的沉默寡言和听话。而当明治天皇都不解地问起来为什么把东乡换了日高时,山本权兵卫的回答居然是:“东乡运气好”——既然是在赌博,找个赌运更好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其实要是去仔细看东乡年谱,实在看不出在日俄战争之前东乡有过什么好运气的事情,非要说有那就是在甲午战争之前就要被炒鱿鱼的时候突然被人想起来了出身地而已。

日本向俄国递交断交外交照会是1904年2月4日,正式向俄国宣战是2月10日,俄国向日本选战是前一天的2月9日,但战争已经在8日分别在朝鲜的仁川和中国的旅顺打响了,和甲午战争一样,联合舰队发动了偷袭,原因则很能理解:不出老千这场博没法赌。

2 月6日上午9点,联合舰队从佐世保基地开始起锚出发。顺序是首先以千岁号巡洋舰为旗舰的第三战队,千岁,高砂,笠置,吉野;然后是从第一到第五的五个驱逐舰队;第九,第十四两个鱼雷艇队;再是上村彦之丞指挥的第二战队,旗舰是出云,然后是吾妻,八云,常磐,磐手;最后才是联合舰队的核心第一战队的出发,旗舰三笠,后接着朝日,富士,八岛,敷岛,初濑这几艘日本全国从裤腰带上勒出来的战列舰。

最后剩下来的是由巡洋舰浅间带领的浪速,高千穗,明石,新高这几艘军舰护卫四个大队两千来人的陆军在仁川登陆。司令长官是瓜生外吉少将,这个战队被人称瓜生战队。瓜生分队的另一个任务是去救援一个还在仁川的倒霉蛋千代田的。千代田是甲午战争时期留下来的2450吨排水量的老舰,这次在仁川据说是用来随时准备撤侨。但其实真正任务是吸引俄国军舰,分散俄国人的力量,果然两艘俄国军舰就在任川监视着千代田,一艘是6500吨的巡洋舰瓦良格号,一艘是1213吨的炮舰高丽人号。

谁都能想得出来千代田在俄国人边上的那个害怕劲,乘着半夜风高夜黑没人看见偷偷地把炮衣和鱼雷发射管的蒙布打开了,但第二天天一亮就被俄国人看见了,俄国人立即会同在场的英国法国德国军舰一起提出交涉,说在中立国港口这么干是违反国际法的,千代田只好再把炮衣穿回去,蒙布盖好。其实千代田没有必要害怕,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确实给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下达过“在朝鲜西海岸如果发现日本军舰北上,可以不必等待对方先开火,直接使用武力”的命令,但阿列克塞耶夫怎么看都看不出有这么做的必要。仗本来就是他阿列克塞耶夫老爷要打的,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和日本猴子有什么关系?总不会有日本猴子发了疯来进攻沙皇陛下的军队这种可能性吧,在阿列克塞耶夫看来,日本人在三年内无法完成战争准备,在这三年里是由他阿列克塞耶夫说了算,所以沙皇的命令根本就没有往下传。

其实不止阿列克塞耶夫,俄国驻日本公使罗森算外交家了吧,在接受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交给他的断交外交照会时居然还问出了:“这不是意味着战争吧?”这么天真烂漫的问题,本来嘛,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就是这么说的:“俄国和日本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我现在不想打仗”。从沙皇到总督再到公使,所有的俄国人认为只要俄国人不动手就不会有战争,怎么可能会有疯子来打俄国人呢?

奇怪的是俄国人的这种妄自尊大似乎是代代相传的,四十年后,斯大林也被希特勒一板砖给拍的金星乱冒。

但这些怪事千代田怎么知道。千代田可是接到了军令部的电报说已经开打了,让它坚持到以浅间为首的瓜生战队来,可天知道瓜生战队什么时候来。既然已经开了战,边上这两艘老毛子舰可随时可能翻脸,于是乘着天黑,千代田在英国军舰的帮助下偷偷地就溜走了。这边的瓦格良和高丽人还在偷笑:黄皮猴子胆子就是小,还没怎么呢,就吓跑了。再一看不对,那黄皮猴子怎么又回来了,还带了一群猴子回来,这怎么回事?高丽人一看形势不对,想去旅顺报告,就想出仁川港。当时千代田正在进港,全体水兵还居然在甲板上一起向高丽人号敬起礼来了,高丽人也赶快整队回礼。
2009-3-22 16:36:5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