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微的哲学》中的平等观谈及中国和谐社会走向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中西方哲学还是三大宗教,无论是各国宪法还是联合国宪章,它们所说到的——人人平等——这一绝对事实,从来也没有真正得到过自然理性的客观证实,仅仅只沦落为主观的断决,那么亦可以主观臆度为人人是不平等的。并且平等一词从其词性学上来讲,亦是具有主观色彩的美学术语,以至于几乎所有的人类发自内心地,从来也没有心服口服地肯定到和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和任何人真的都是平等的。所以不说清楚平等的问题,人类社会将永远不可能真正和睦共处。对于平等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人权诉求,从这一点上说,科学也是不管用的,几乎沦落为一种人种论,务必从灵魂与智慧的高度来阐明这一问题。事实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心灵的智慧却停滞不前,真正的平等越来越遭践踏。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每一种人类文化在说到人人平等这句话时,其身后均潜伏着一种权利或者定向主语。儒家的平等人性论背后是森严的等级观,数千年以来毫无平等可言,禁锢了东方智慧向一个更高层次的迈进;道家的齐物论是对不平等现象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虚无论,无为且无用;佛家的“无差别”几乎混淆了是非曲直,以至于佛家的平等思想并非追求社会现实中的平等,只是一种心理相对论,“一切罪恶,无非我见,今欲救人,必先救已。”于是,从一切皆空定义下的“无我”观推及“平等”,通过三世因果轮回报应及普渡众生说将现实中的不平等幻想为平等,也就是掩耳盗铃。
基督教所言的平等是建立在上帝这个他者的权柄之上的平等,只有在这样的神权关系下,人人才是平等的,你只有成为它的信徒,才会受到保护,即使一个罪犯,只要披上信徒的外衣,也能找到保护;相反,你不是他的信徒,就得不到保护。
伊斯兰教的平等同样也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没有真主的创造,平等就没有了基础,“一切赞颂归于真主”进而发展到“一切主权归于真主”,这样便埋下了“圣战”的种子。
除了老子和孔子,中国的其他哲学思想要不和“儒”有关要不和“道”有染。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是一些个大同小异的政统思想,民主思想很少出现过。为封建思想亮出第一剑的当属谭嗣同,他在他的“仁——通”哲学中指出,“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 “黑暗否塞、无复人理”,因此,必须以“通”破“塞”。而什么是“通”,这个字本身不通,主语认为它“通”他就“通”,它没有真相,人为赋予。抛开理论单说,谭嗣同是一个剑胆琴心,有着彻底良知的伟大行者,他的烈士精神与批判意志才真正是中国人所要继承的思想精髓和人格遗产。再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等,都没有脱离开阶级与主义的他者在场。
西方思想中,最伟大的思想当属倡导平等正义观念的古典自然法学思想,正如格老秀斯所认为的:自然法定义是一种正义理性的命令。既然是命令,便不得不有一个他者,这个他者是谁,是良知,那么良知是什么?人又为什么会有良知呢?所以“平等正义”最好是人类本性自发的品质,无需任何第三者的命令。就如同联合国宪章一样,只是不平等关系中的主动一方而已,也就是这规则由你制定。人类社会依然战乱不停,各持平等的标准。
包括西方现有的一切哲学思想在内,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平等”是人类的本性。而且西方别的哲学思想在说到平等问题时均不如自然法那么明了准确,甚至如黑格尔所言的“恶是发展原动力”或者“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或者尼采的所谓“权力意志是一切可能确定的事物中最基本的事物”;抑或萨特的“存在即合理,他人即地狱。”等等所谓的“哲学思想”均是一些会为人类带来严重后果的糟糠思想,必须予以澄清和否定。
相反,印度思想家却是真正的悟道者,如奥修如克里希拉姆提,不过他们只是脱下了佛的外衣,其内核还是以佛学为基础,也只是解决个人心灵问题。然而没有整个社会的平等,个人的心灵宁静,是脆弱的自我维持,甚至会纵容不平等,后来者依然还会遭遇不公,人的问题依然不能根本解决。秤都不准,谈何公正?谈何宁静?谈何自由?谈何博爱?谈何正义?谈何和谐?像自由、和谐等等这样的词性亦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利益为基础而随时定义之。所以只有解释清楚了人人平等的命题才是最终解决一切人人问题以及个体内心宁静安舒的根本。
由此看来,要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务必回到事物的本质中去。缺乏本源支持的平等主张等于一纸空文,我们应该回到万物的源点上去建立深层次的融通万物的人类价值体系。任何思想宗教,即便相当完美,哪怕存在任何一点瑕疵,也会出大问题。就像一个皮球,即使有一个针眼小的窟窿,也会泄气。事物的本源,将不存在任何瑕疵,如同水源一样清澈,这种本源不是人为定义出来的,它必是真相,它肯定不会是知识、不会是思想(思想本身亦没有脱离开思想者的在场)、不会是哲学、不会是经验,仅仅是真相,万物的真相。
那么《微的哲学》一书中所言的“微”便是这样的真相,并且“微”几乎是万物唯一的真相。因为它没有任何瑕疵,没有为任何不平等留下任何空档。而且也没有否定人类的任何信仰,只是否定和制约了所有信仰中有可能对他人构成不利的因素。与此同时,它坚定地肯定了人类所有文明均如同一个个个体一样,都有着其天然的不可侵犯的自主权,只是在这些文明之外,务必有一个共同的判断是非曲直的客观标准,客观智慧。这样的标准和智慧务必是建立在全人类甚至全宇宙的共同感情之上。
对于作为诗人、画家、“微” 先锋摇滚乐队主唱的麦子,在历经了十余年苦难生活后,所著述的《微的哲学》这部书,首先是从万物的本源意义上断定的人人平等的一部书。定义“微”为哲学,仅仅便于和读者交流。
正因为“微”亦无限之小亦无限之大,亦无实无虚亦水物成形,故此它包容了时空的一切万象(包括时空本身在内);又正因为“微”没有任何的侵犯性,强权性,很谦逊,很善良,自成一体,无需主语存在的温暖自在,故此,“微”是所有的善在所有的泉源亦即所有的真善美。因而在《微的哲学》这部书中,麦子首次提出了“生命本微,万物无痕”的宇宙生命学伦理,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万物平等、人人平等的神性依据,以及人类社会有望永久和平并与宇宙自然永久和谐的本源亲情。使得这部著作将如同空气一般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简单朴素的事物,重新让人们意识到它的与万物共通的深远灵魂,从而从根本上帮助人类找回本我回归纯真。
其次,与一般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作者以全观万物的视角,还原了“微”所自然赋予人类及万物的本质关怀;用童话诗一般的语言,对数千年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对于“微”的只利于富人及统治阶级的不平等意义进行了大胆而合乎科学的废除与重构,而语言的重构便是思想的提升、素质的提高、文化的改良、文艺的复兴。
至此,“微”的本相大白于天下,被麦子最终正名的“微”归还了它的天然神旨:即“微”是一切的善在与无在,温暖与和谐——这万事万物其与生俱来的“自我”,与生俱来的同宇宙共存的“万我”,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的“无我”……“微”的被认知,不单单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升华,亦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基于这一点,在21世纪,东方人性文明必将指引西方理性文明继续创造人类最终大融合、大温暖的明天。
在当下这样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平等大善思想的迫切性指明:任何一个进步的时代,平民百姓的生命诉求永远大于一切,而眼下这个悖论的时代,中国老百姓的不平等遭遇及中华民族沦落为世界工厂的被动命运,在猫论及弱肉强食的西方殖民主义及国内精英买办集团的蚕食与压榨下,所集体丢失的财富与尊严令人揪心,这完全违背了“微”的天命伦理,使得建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社会成为泡影,这恰恰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微”的权利,最基本的“微”的和谐,最基本的“微”的温暖!现阶段中国人民在胡温新政的领导下,正确地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以“ 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久旱逢甘霖!那么接下来的第二步就看这个“和谐”是怎样站在老百姓的“微”的立场上说话和办事的,是怎样“以人为本”,怎样从劳苦大众的人权及切身利益出发来遏制官僚买办和精英卖国这两个“不和谐”因素的,这也正是劳苦大众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争取第二次自由民主的最后机会,是劳苦大众之所以支持胡温新政完成以人为本的政治改良和历史回归的根本原因。而改良的整个过程必须是建立在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上,中国这个民族已经相当虚弱,经不起半点动荡!老百姓也必须知道,自己所要的“和谐”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人们凡常的思维模式是传统的儒家定式,使老百姓多了太多的忍让和莫名的承受。如上所论,儒家思想从本质上说除却道德常识外,接近于一种权力思想,对统治阶级有利;道家思想亦过超脱,缺少人间烟火,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中国的两大思想一个上天一个入地,从来也没有真正让老百姓无拘无束地在地面上行走过。微家思想之所以在其问世以来被称为中国第三大哲学思想,是因为它是老百姓的本体思想,尤其捍卫着第三世界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它为一切赋予了最基本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最根本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它天然地构成了人类独立人格的本质理性和精神躯体,是其主体性的与生俱来的守护者,以及人的自我意志于社会生活中去获得价值认同的坚强后盾和深刻力量。所以说,“微”的平等观以及和谐观适合中国老百姓的基本生命诉求。
在西方,哲学家们的情怀还很狭窄,所探讨的对象,最大范围也没能不超出一个太阳系。只是局限为一种入世哲学,不能跳出天界之外,还在尘世中辗转反侧,逃不出上帝的掌心,然而思想的境界愈浩博高远,愈能开扩眼界,拓展心怀,也愈有益于人类的能量获取与传递,温暖也就愈丰富愈充裕,生命也就愈和谐愈美好。
对于“微”者来说,它不但是人类平等自由的自然依据,亦是万物的平等自由的自然依据;亦使人类从理性与灵魂上接通宇宙的大能成为可能,亦是人类出世与入世均有的情感。 |
2009-1-20 10:0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