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抛砖引玉,我们先不谈佛学 --------------- 1楼新增精华帖子索引
《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阐释(四)
作为相应的中阴教授的最后一个阶段,“实相中阴”阶段的真实体验是思维的真实。此时,以真实显现的“思维模式”,以真实形体赋现的幻想由业力唤醒由无意识“主因”演现的恐怖梦魇都开始了。(如果我们往下读经文的话)第一个出现的是阎罗; 跟随他的有二十八鬼卒和邪恶女神。另有五十八位吸血女鬼。
尽管他们有邪恶的一面,这种邪恶面是以令人恐惧的标志和极可憎的东西相混淆形成的无序与混浊而出现,但一些确定的次序总是能够分辨的。我们发现神或女神的伴属是根据四大方来安排的,并根据其典型的神秘颜色来区分的。下面是与智慧的四个方面相关,纵向排列的四种颜色:
1白色:水晶般智慧的光路;
2黄色:均衡中庸智慧的光路;
3红色:分辨智慧的光路;
4绿色:全能智慧的光路。
在顿悟的高级阶段,死者知道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由他自身发散出来的,它前面出现的四种智慧光路都是他自身心识能力的外散。这将我们直接带到了喇嘛教坛城的心理学中,这一点我已经在带给已故理查德·韦尔海姆(Richard Wilhelm)的书《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old Flower)中做了论述。对“实相中阴”的范围继续回溯,我们最终就会到达四大如来的光晕之中:绿色的不空成就如来(Amogha-Siddhi),红色的阿弥陀如来(Amitabha)。黄色的宝生如来(Ratha-Sambhava)和白色的金刚萨缍(Vaijra-Sattva)。回溯的终点是法身(Dharama-Dhatu)耀眼的蓝色光芒,它是从大日如来(Vairochana) 心中之坛城中央发散而来。
由于这最后的景象,业力幻相终止了;意识断绝了和所有形式的联系,断绝了对客体的所有依据,返回至法身没有时限的初期的阶段。这样谈到后面,就达到了死亡瞬间出现的中阴状态。我想这些很少的提示将会给那些有心的读者提供有关《西藏度亡经》心理学的一些认识。与基督教末世学的景象(The Eschatological Expectation)完全不同,《西藏度亡经》描述的是为投胎降生而预备的灵魂入门仪式的一种方式。欧洲人那种倾注全力心智和理性的世俗关照对我们来说颠倒了《西藏度亡经》的次序,把此经看成是东方人入门仪式体验的一个解释都是合理的作法,是相当的随意。无论如何,像我已经论述的那样,事件的次序在它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 ”时,这也就是说,在这些事件次序得以剖析的时候,将为欧洲无意识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European Unconscious)提供一个严密贴切的参照物。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无意识的转移使得它成为宗教入门仪式的自然过程还是截然不同的,在自然过程中,他们可以预先防止演化的自然过程,以传统限定经过,深思熟虑选择的一组象征物来替换自发生成的象征物。在洛瑜拉神秘教(Ignatius Loyola)的密仪(Theexercitia)或在佛教和密教的瑜伽禅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章节次序的颠倒无论如何与《西藏度亡经》的最初旨意相吻合,当然我在这里的建议可以作为理解此书的参考。虽然我们不能把它作为心理学的用途,但其从属的意旨或许被喇嘛教习俗所认可。对部分二十世纪受过教育的欧洲人来说肯定是相当的陌生,但它可以解脱像中阴之境的死者。天主教大教堂是白人世界为失散的灵魂准备各种物品的唯一的地方。在带有世俗积极乐观主义新教徒营地内部,我们只是发现了几个中等规模的“救援中心”, 其主要任务是让死者知道他们已经死去了。但是,一般来说,除了一些不为广大的民众和普通的科学家所能轻易得到的秘密写本,我们西方是一无所有,在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西藏度亡经》相比。根据传统,这部度亡经似乎也是包括在“秘籍”之内,正如伊文思·温兹博士在他的导言中说明那样。就这点而论,在极富魔力的“灵魂的治疗”方面,本书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章节,其影响波及死亡之外。死亡的仪式从理性上说建立在灵魂超级暂存性的信仰之上,但是它不合理性的基础是要将之建立在生者要为死者做点什么的心理需求之上。这是一种基本的需求,即使是最“顿悟”的人在面对亲属和朋友的死亡时也有这种需求。这就是无论是顿悟或者是不顿悟我们仍然有各种针对死者的仪式的原因。如果列宁(躯体)被药料涂抹防腐,像埃及法老一样置于一个豪华的地宫放好,我们或许确信这不是因为他的追随者相信他的尸身能复活。然而,除了在天主教大教堂为死者灵魂所做的弥撒以外,我们为死者所做的一切都是初步的,低层次的,这并不是我们不能够说服我们自己相信灵魂的不灭,而是因为我们将上面提到的心理需求合理化为乌有。我们表现得犹如我们没有那种需求,而且因为我们不相信死后的生命,所以我们宁愿为此什么也不做。思想简单的人们遵从他们自己的情感,就像在意大利,人们建立了他们自己极为华丽的丧葬纪念碑。在此之上为灵魂举行的天主教弥撒是具有相当水平的,因为它们真切地表达了对死者精神的关照。而不仅仅是慰籍生者悲哀的情感。但是,代表死者精神(灵魂)活动的最高级应用确实可以在《西藏度亡经》的导引中找到。
2006-12-10 1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