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三点着地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1979
回复
154413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3]
   朱高炽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他的好弟弟朱高煦不断打探他的行动,虽然并没有什么发现,但政治家朱高煦先生整人是从来不需要事实的,他不断编造太子企图不轨的各种小道消息,并密报给朱棣。
  朱棣开始并不相信,之后禁不住朱高煦长年累月的造谣,加上身边被朱高煦买通的人们也不断说坏话,他渐渐地又开始怀疑起太子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想到回来就碰上了太子迎驾迟缓这件事,虽然这并不是个大事情,但在朱棣那里却变成了导火线。在朱棣看来,这是太子藐视他的一种表现。
  
  自己还没有退休呢,就敢这么怠慢,将来还得了?!
  
  在朱高煦的推波助澜下,事情开始一边倒,太子受到严厉斥责的同时,太子党的主要官员如尚书蹇义、学士黄淮、洗马(官名,不是马夫)杨溥都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
  
  最黑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在朱高煦的精心组织策划和挑拨下,朱棣的怒火越烧越旺,太子党几乎被一网打尽。
  
  朱棣已经认定太子党那帮人都想着自己早死,然后拥立太子博一个功名,他对太子的失望情绪也达到了顶点。他不再相信拥护太子的那些东宫文官们,除了一个人外。
  
  
  
  这个例外的人就是杨士奇。
  
  说来奇怪,虽然杨士奇一直在太子身边,朱棣却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公正客观的人,于是在两年后,朱棣再次召见他,问了他一个问题。
  
  与两年前一样,这也是一次生死攸关的问答。
  
  
  
  无畏的杨士奇
  
  当时的政治局势极为复杂,由于朱棣公开斥责太子,且把太子的很多亲信都关进了监狱,于是很多大臣们都认为太子已经干不了多久了,倒戈的倒戈,退隐的退隐,太子也朱高炽陷入了孤立之中,现实让他又一次见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原先巴结逢迎的大臣们此时都不见了踪影,唯恐自己和太子扯上什么关系,连累自己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杨士奇开始了他和朱棣的问答较量。
  
  这次朱棣没有遮遮掩掩,他直接了当地问杨士奇,太子是否有贰心,不然为何违反礼仪,迟缓接驾?(这在朱棣看来是藐视自己)
  
  
  
  在此之前,也有人也劝过杨士奇要识时务,太子已经不行了,应该自己早作打算。
  
  杨士奇用自己的答案回复了朱棣,也回复了这些人的“建议”。
2006-8-24 18:14: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我这里有从隋至清的史书电子版的,要不?

省得你一直贴也没人看,谁要发给谁好了.

贴了也没多少人看的.
2006-8-24 19:04: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Post by sakyo198
我这里有从隋至清的史书电子版的,要不?

省得你一直贴也没人看,谁要发给谁好了.

贴了也没多少人看的.

呵呵。官家正史我是看几次睡着几次,
我还是适合看这类历史.希望多几个明月才子
天涯看着乱,贴过来看着舒服,看一篇贴一篇.以后也有个查处.
2006-8-24 20:31: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4]
  杨士奇答道:“太子对您一直尊敬孝顺,这次的事情是我们臣下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罪责在我们臣下,与太子无关。”(太子孝敬,凡所稽迟,皆臣等罪)
  
  
  
  说完,他抬起头,无畏地迎接朱棣锐利的目光。
  
  
  
  朱棣终于释然了,既然不是太子的本意,既然太子并不是有意怠慢,自己也就放心了。
  
  
  
  就这样,悬崖边上的朱高炽又被杨士奇拉了回来。
  
  
  
  杨士奇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在太子势孤的情况下,主动替太子承担责任,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要知道,朱棣不整太子,对他们这些东宫官员们却不会手软。与他一同辅佐太子的人都已经进了监狱,只剩下了他暂时幸免,但他却主动将责任归于自己,宁愿去坐牢,也不愿意牵连太子。
  
  杨士奇用行动告诉了那些左右摇摆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收买,不是所有的人都趋炎附势。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朱高炽的太子地位被摘掉是迟早的事情,继续跟随他并不明智,还很容易成为朱高煦打击的对象,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坚持支持太子的杨士奇,不是一个投机者。
  
  就如同三十年前,他身处穷困,却仍然无私援助那位朋友一样,三十年后,他又做出了足以让自己母亲欣慰的事情。
  
  三十年过去了,虽然他已身处高位,锦衣玉食,他的所作所为却并没有违背他的人生信条。
  
  
  
  人穷志不短,患难见真情
  
  
  
  杨士奇最终还是为他的无畏行为付出了代价,朱高煦恨他入骨,指示他买通的人攻击杨士奇(士奇不当独宥),本来不打算处置他的朱棣也禁不住身边人的反复煽动,将杨士奇关入了监狱。
  
  朱高炽得知杨士奇也即将被关入监狱,十分焦急,但以他目前的处境,仅能自保,是绝对保不住杨士奇的。
  
  杨士奇却不以为意,反而在下狱前对太子说:殿下宅心仁厚,将来必成一代英主,望殿下多多保重,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情况,都一定要坚持下去,决不可轻言放弃。
  
  此时,朱高炽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即将进入监狱却还心忧自己的杨士奇其实不只是他的属下,更是他的朋友,是患难与共的伙伴。
  
  太子的地位保住了,却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朱高煦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2006-8-25 14:06: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5]
  朱高煦的失误
  
  
  
  朱高煦终于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他的阴谋策划终于有了结果,太子受到了沉重打击,而帮太子说话的文官集团也已经奄奄一息,形势一片大好,前途十分光明。
  
  
  
  话说回来,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朱高煦也不例外。
  
  
  
  胜利在望的朱高煦在历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偶像,并在之后的岁月中一直以此自居。
  
  
  
  他的这位偶像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经常见人就说:“我这么英明神武,不是很像李世民吗(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
  
  
  
  如此急切表白自我的言语,今日观之,足以让人三伏天里尚感寒气逼人,如果朱高煦出生在现代,定可大展拳脚,拍些个人写真照片,再配上自信的台词,必能一举成名。
  
  
  
  朱高煦不是花痴,他这样说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寓意的。
  
  
  
  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他的隐含意思,李世民与朱高煦一样,都是次子,李建成对应朱高炽,都是太子,甚至连他们的弟弟也有对应关系,李元吉对应朱高燧,都是第三子。
  
  
  
  这样就很清楚了,李世民杀掉了李建成,当上皇帝,朱高煦杀掉朱高炽,登上皇位。
  
  
  
  朱高煦导演希望把几百年前的那一幕戏再演一遍。
  
  
  
  我们这里先不说 朱高煦先生是否有李世民那样的水平,既然他坚持这样认为,那也没办法,就凑合吧,让他先演李世民,单从这出戏的演员阵容和所处角色上看,似乎和之前的那一幕确实十分相似。
  
  
  
  但朱高煦导演也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失误,他忽略了这场戏中另一个大牌演员的感受,强行派给他一个角色,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他要派的是这场戏的主要角色之一——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被挑中的演员正是他的父亲朱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把这场戏演好,演完,搞一个朱高煦突破重重险阻,战胜大坏蛋朱高炽,登基为皇帝的大团圆结局,就必须得到赞助厂商总经理朱棣的全力支持。
  
  朱棣不是李渊,事实上,他跟李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共通点,但他很清楚,上一幕戏中,李渊在李世民登基后的下场是被迫退位,如果这一次朱高煦像当年的李世民那样来一下,他的结局也是不会超出剧本之外的。
  
  朱棣虽然不是导演,却是戏霸。
  
  
  
  让我演李渊,你小子还没睡醒吧!
2006-8-25 14:22: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好长,不看。
2006-8-25 14:34: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快餐没营养啊.呵呵
2006-8-25 14:42: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挺好的,幸亏贴到了这里。今天新浪博客上不去,到了战法才看到了更新。感谢!
2006-8-25 17:21: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看得太爽了!!!支持!
2006-8-25 21:53: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6]
  
  太子党的反击
  
  
  
  就在朱棣渐渐对日益嚣张的朱高煦感到厌恶时,太子党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当时正值朱高煦主动向朱棣要求增加自己的护卫,这引起了朱棣的警觉,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朱棣决定改封朱高煦去青州,按说青州并不是很差的地方,但朱高煦为了夺权的需要,不肯离开京城,又开始耍赖。
  
  这次朱棣没有耐心陪朱高煦玩下去了,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朱高煦:你既然已经被封,就赶紧去上任,怎么能总是赖在京城不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
  
  朱棣不断的打击太子,无非是想告诉太子不要急于夺权,但他的这一行动却给了朱高煦错误的信号,他误以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越发专横跋扈,最终触怒了朱棣。
  
  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扁你
  
  太子党的精英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出了致命的一击,而完成这一击的人正是杨士奇。
  
  
  
  由于平日表现良好,且自我改造态度积极,杨士奇和蹇义连监狱的门都没进,就被放了出来,再次被委以重任。但千万不要由此推出朱棣慈悲为怀的结论,要知道,他们的难兄难弟杨溥还在监狱里看书呢,而且一看就是十年。
  
  由此可见,特赦也是有级别限制的
  
  逃离牢狱之灾的杨士奇自然不会洗心革面,与朱高煦和平相处,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对时局的揣摩后,他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发动了攻击。
  
  说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与前两次一样,他的这次攻击也是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完成的。
  
  此次对话除了朱棣和杨士奇外,蹇义也在场,不过他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
  
  朱棣问:“我最近听到很多汉王(朱高煦封号)行为不法的传闻,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吗?”
  
  这话是对杨士奇和蹇义两个人问的,但两人的反应却大不相同。
  
  蹇义虽然忠于太子,却也被整怕了,他深恐这又是一个陷阱,要是实话实说,只怕又要遭殃,便推说自己不知道。
  
  
  
  朱棣失望地转向了另一个人——杨士奇,他注视着杨士奇,等着他的答复。
  
  杨士奇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和阴谋,自己身边的同伴不是被杀掉,就是被朱高煦整垮,为了自己的信念,他忍耐了很久,他曾经有很多机会向朱棣揭发朱高煦的不轨行为,但作为一个政治老手,他十分清楚权力斗争就如同剑客比武,一击必杀才是制胜的王道,因为一旦宝剑出鞘,就没有收回的余地。
2006-8-26 17:31: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7]
  朱棣已经丧失了对朱高煦的信任,他已经渐渐看清自己这个儿子的真面目,这是最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拔剑出鞘!
  
  杨士奇从容答道:“我和蹇义一直在东宫服侍太子,人家就把我们看成太子的人(还装,难道你不是吗),有什么话也会不跟我们讲,所以我们不知道。”
  
  奇怪了,这句回答不是和蹇义一样,啥也没说吗?
  
  要知道,自古以来最狠的整人方法就是先夸你,再骂你,杨士奇熟练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所以别急,下面还有个但是呢。
  
  “但是,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了,在这个时候,他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惟陛下熟察其意)
  
  细细品来,杨士奇此言实在厉害,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杀机,要把朱高煦往死里整,杨士奇之权谋老到实在让人胆寒。
  
  杨士奇终于亮出了他的宝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使出了那一剑。
  
  
  
  一剑封喉
  
  朱棣被杨士奇的话震惊了,朱高煦三番两次不肯走,如今要迁都了,他却执意留在南京,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能再拖了,让他马上就滚!
  
  
  
  永乐十五年(1417)三月,不顾朱高煦的反复哀求,朱棣强行将他封到了乐安州(今山东广饶),朱高煦十分不满,但也没有办法,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此生注定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
  
  朱棣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察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将来不会老实,于是在封地时,便已做好了打算。乐安州离北京很近,离南京却很远,将朱高煦调离他的老巢,安置在天子眼皮底下,将来就算要打,朝发夕至,很快就能解决,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
  
  
  
  至少在这一点上,朱棣要比他的父亲高明。
  
  至此, 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太子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稳住了太子的宝座,也为后来仁宣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朱高煦多年的图谋策划最终付之东流,至少朱棣绝对不会再考虑立他为太子了,但这位仁兄自然也是不会死心的,他把自己的阴谋活动完全转入地下,并勾结他的同党准备东山再起。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继续搞和平演变了,因为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条路——武装夺权。
2006-8-26 17:31: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手上一本隋炀帝读得艰辛无比。。。。。。

草根就草根了,至少这种一日十章的痛快是读正史没有的
2006-8-26 21:34: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8]
  虽然方针已经拟定,但朱高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打仗有多厉害,他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就绝对不会在自己老爹头上动土。
  
  朱高煦决定等待,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告别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在执政的前十几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许多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誉。
  
  他做了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他并未感到丝毫疲惫,因为在朱棣的心目中,权力就是他工作的动力,手握权力的他就如同服用了兴奋剂一样,权力对他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毒品,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任何人也无法夺走。
  
  像他这样的人似乎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还是有朋友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 北京庆寿寺
  
  朱棣带着急促的脚步走进了寺里,他不是来拜佛的,他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向一个人告别,向一个朋友告别。
  
  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已经无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长年的军旅生涯和极其繁重的参谋工作耗干了他的所有精力,当年那个年过花甲却仍满怀抱负的阴谋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无力老者。
  
  
  
  此时的姚广孝感慨良多,洪武十八年(1385)的那次相遇不但改变了朱棣的一生,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自此之后,他为这位野心家效力,奇计百出,立下汗马功劳,同吃同住同劳动(造反应该也算是一种劳动)的生活培养了他和朱棣深厚的感情,朱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
  
  
  
  这并不奇怪,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阴谋家。
  
  
  
  在朱棣取得皇位后,姚广孝也一下子从穷和尚变成了富方丈,他可以向朱棣要房子、车子(马车)、美女、金银财宝,而朱棣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作为打下这座江山的第一功臣,他完全有这个资格。
  
  
  
  可他什么也不要
  
  金银赏赐退了回去,宫女退了回去,房屋宅第退了回去,他没有留头发,还是光着脑袋去上朝,回家后换上僧人服装,住在寺庙里,接着做他的和尚。
2006-8-27 12:29: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9]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抱负实现了,也就心满意足了。此外,他还十分清楚自己的那位“朋友”朱棣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是绝对不会容忍一个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还聪明的人一直守在身边的。
  
  所以他隐藏了自己,只求平静地生活下去。
  
  综观他的一生,实在没有多少喜剧色彩,中青年时代不得志,到了60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干的还是造反这个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劳动保险的特种行业。等到造反成功也不能太过招摇,只能继续在寺庙里吃素,而且他也没有类似抽烟喝酒逛窑子的业余爱好,可以说,他的生活实在很无趣
  
  
  
  他谋划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却并没有得到什么,而在某些人看来,他除了挣下一个助纣为孽的阴谋家名声外,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他的悲剧还不仅于此,他之前的行为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也算不上是个坏人,他还曾经劝阻过朱棣不要大开杀戒,虽然并没有成功,却也能看出此人并非残忍好杀之辈。
  
  
  
  但这并不能减轻他的恶名,因为他毕竟是煽动造反的不义之徒,旁人怎么看倒也无所谓,最让他痛苦的是,连他唯一的亲人和身边的密友也对他嗤之以鼻。
  
  
  
  永乐二年(1404)八月,姚广孝回到了家乡长州,此时他已经是朝廷的重臣,并被封为太子少师,与之前落魄之时大不相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父母已经去世,他最亲的亲人就是他的姐姐,他兴冲冲地赶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分享自己的荣耀,但他的姐姐却对他闭而不见(姊不纳),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见青年时候的好友王宾,可是王宾也不愿意见他(宾亦不见),只是让人带了两句话给他,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表达了王宾对他的情感: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姚广孝终于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原先虽然穷困,但毕竟还有亲人和朋友,现在大权在握,官袍加身,身边的人却纷纷离他而去。
  
  
  
  耳闻目睹,都带给姚广孝极大的刺激,从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外,其余的时间都躲在寺庙里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为。
  
  这种生活磨练着他的身体,却也给他带来了长寿,这位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的和尚居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四岁,他要是再争口气,估计连朱棣都活不过他,有望打破张定边的纪录。
2006-8-27 12:30: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明朝的那些事 - 1 (喜欢历史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还是买书看吧
太长了………………
2006-8-27 16:27:24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