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帖子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martinchi

天空鬼怪--麦克唐纳 F-4“鬼怪 II”重型战斗机(编辑ing)

63
回复
1090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经过“和平莱茵河”计划改进的 F-4F 成为一种具有超视距空战和精确对地攻击能力的多功能战斗机,其作战能力与美国空军后期生产批次的  F-4E 相当。这次改进计划也表明德国空军决定放弃装备“狂风”的截击型(MRCA 在 1974 年 9 月命名为“狂风”),使 F-4F 从一种过渡型战斗机一跃成为德国空军直到 21 世纪初的主力制空战斗机。

  “结构寿命延长计划”

  为了延长 RF-4E 和 F-4F 的服役时间,德国空军在 1979 年就发布了“结构寿命延长计划”(SLEP)的要求。“和平莱茵河”计划完成后,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DASA)实际上是MBB公司,该公司在1992年与DASA完全合并。从 1984 年开始研究 SLEP 改装措施,1987 年开始对 RF-4E 进行改装,1990 年全部完成,但随后德国空军就开始逐步淘汰该机(其中有一些转让给了希腊)。第一批 F- 4F 的 SLEP 改装也在 1987 年开始,1992 年完成;第二、三批的改装分别在 1989 年、1991 年开始,1992 年、 1996 年结束。
  延寿改装后的 F-4F 具有 6,000 小时的使用寿命,可以一直服役到 2005 年。如果需要,使用寿命还可以进一步延长到  10,000 小时,使飞机服役可以到 2012 年。SLEP 计划还使飞机的基地例行大修时间间隔延长到 72 个月,降低了飞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

  “提高战斗效能”计划

  “和平莱茵河”计划完成后,德国空军又开始了“提高战斗效能”(ICE,德语缩写 KWS)计划,目的是使 F-4F 具备先进三代机的下视 /下射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经过两年的计划定义阶段,1986 年德国政府正式为该计划拨款,同年 12 月计划进入全尺寸发展阶段。
26.jpg
携带 ALQ-119 GY 的 F-4F ICE



        
  F-4F 的 ICE 改装主要由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承担,德国空军第 62 航空维护站也有参与。改进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内容是为当时保有的全部 F-4F 装备 1553B 数据总线、霍尼韦尔公司的 H-423 惯导和英国 GEC-马可尼航电公司的 CPU- 143/A 大气数据计算机。这个阶段从 1988 年 10 月开始,1989 年又决定增加利顿工业公司的 ALR-68(V)-2 雷达告警接收机。1990 年 3 月开始改装第一架飞机,到 1993 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改装工作。
  第二阶段的内容是对部分经过第一阶段改装的 F-4F 进行进一步改进。改进内容包括采用休斯公司的 APG-65 脉冲多普勒雷达、利特弗公司(由利顿工业在德国建立)的数字式任务计算机、新的敌我识别系统和先进的作战飞行程序(OFP)等。经过第二阶段改进的 F-4F 称为 F- 4F ICE,可以使用休斯公司的 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
  德国空军最初只打算改进 JG71/74 联队的 75 架 F-4F,但 1990 年 11 月德国空军将 JBG36 改成  JG72 战斗机联队(仍然称为“威斯特法伦”),并决定对该联队的 F-4F 也进行第二阶段改进,使计划改进的数量增加到 110 架,只有  40 架仍然保持第一阶段改进完成的状态。德国空军首先将 3715 号 F-4F 改装成试验机,在 1989 年 7 月首飞,目的是验证 AIM -120A 导弹的挂载兼容性和挂载导弹后的气动性能。第二架试验机改装自 3713 号,也是第一架 F-4F ICE,直到 1990 年 5 月  2 日才首飞,因为美国政府当时对技术转让的限制延误了该机雷达和软件的综合工作。对 3 个战斗机联队的正式改装工作从 1991 年 7 月开始, 10 月改装机前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穆古角的美国海军太平洋武器测试区进行 AIM-120 导弹的火力测试,11 月 22 日进行了第一次实弹发射, 1992 年 4 月第一架完成火力测试的 F-4F ICE 在 JG71 联队重新服役,到 7 月已有 6 架完成测试的改装机在该联队服役, 1992 年 9 月 F-4F ICE 完成了全部火力测试,之后的改装机直接交付各战斗机联队。1996 年 10 月第二阶段改装工作全部完成。整个 ICE 计划在 1985~1991 年间累计花费了 2.57 亿美元,从 1991 年开始的正式改进工作累计花费 5.34 亿美元,这样相当于每架 F-4F(包括只进行一阶段改进的)改进费用约 527.3 万美元。
  1553B 数据总线的采用使 F-4F ICE 的航电设备实现了综合化,也使将来增加新设备更加方便。APG-65 雷达原来装备  F/A-18,德国空军在 1985 年 4 月为 ICE 计划选择该雷达,并由本国德律风根系统技术公司(TST)(1992年该公司和MBB一起与DASA完全合并。)下属的 AEG 公司授权生产它的一些部件并重新设计和制造雷达控制板,休斯公司则负责改进雷达显示器、提供关键软件和包括行波管(TWT)在内的核心部件,并从 1987 年 4 月开始向德国交付部件。这种采用新控制面板和改进显示器的 APG-65 称为 APG-65GY (GY 表示“德国”),后来还用来改进希腊空军的 F-4E。
  APG-65 是率先采用可编程栅控行波管发射机和可编程信号处理机的实用机载雷达,这使它能发射多种形状的波束和通过改变程序提高性能。该雷达实现了全数字化,是世界上第一种同时具有完善的对空、对地功能的机载雷达,并采用“频率捷变”技术对抗电子干扰。在“边扫描边跟踪”模式下该雷达能同时跟踪 74 千米范围内的 10 个目标(在雷达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其中 8 个),并制导多枚 AIM-120 中距导弹攻击多个目标。在对地工作时能以“地面活动目标指示”(GMTI)模式跟踪地面低速移动目标,在“多普勒波束锐化”(DBS)状态下具有 19:1 的锐化比(比值越大,分辨率越高),并可对小块地区采用“聚焦式多普勒波束锐化”模式将锐化比提高到 67:1。除了 F/A-18,后来还装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西班牙和意大利海军的 AV-8B+。
  利特弗公司的任务计算机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 32 位 68020 微处理器,带有快速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可重编程只读存储器。它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减小了功率消耗、体积和重量,并利用多层中心熔合、表面贴片等技术实现了高密度封装,还有两个空余的电路板插槽可用来进一步扩充性能。该计算机重约 6.5 千克,输入 28 伏直流电,最大功率消耗 50 瓦,高质量的硬件和自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它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第一阶段改进中采用的 H-423 惯导是美国 80 年代中到 90 年代初的最新产品,重约 22 千克,由 3 个霍尼韦尔的  GG1342 环形激光陀螺、3 个桑德斯创德的固态 QA2000 加速度计以及相关电子部件组成,并有双余度 1553B 总线接口。该惯导在预置  22 条航线时导航精度优于 0.8 海里/小时,在战斗机或直升机上使用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达到 2,000 小时,在运输机上使用时则可达 4,000 小时,自检测系统能提供高于 95% 的故障检测能力。1985 年 8 月该惯导被美国空军选为 C-130 运输机的标准装备,后来还装备了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 F-111、美国、比利时和丹麦空军的 F-16、瑞典的 JAS-39“鹰狮”和印度的 LCA。有消息说台湾的  IDF 也计划采用该惯导(目前该机使用利顿工业的 LN-39,是美国空军 F-16 早期的标准装备)。H-423 还有一种软件增强的高精度型  H-423E,已经用于美国空军 F-117A 的升级。
  CPU-143/A 是马可尼航电公司“标准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SCADC)中的一种,SCADC 是该公司按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要求在  1981 年研制的通用计算机系列,目的是取代当时美国军队使用的包括 15 个不同型号、40 种不同型别的大气数据系统。SCDAC 总共只有  CPU-140/A~CPU-143/A 和 CPU 152/A 、CPU-175/A 六种不同的构型,其中 CPU-143/A 就是用于 F- 4 系列的构型,重约 20.68 千克,功耗 80 瓦,具有 1553B 总线接口。SCDAC 每种构型只通过 1~2 个专用模块提供不同的飞机接口,核心部件的通用率超过 80%。内置的自检测系统故障检测和隔离率超过 95%,而地勤人员的检测对所有“外场可更换单元”(LRU)故障的检测和隔离率可达 98%。高度的通用化设计和高度的可靠性使该 SCADC 的全寿期成本大大降低了。
27.jpg
“标准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的外场可更换单元



        
  通过在机身半埋式挂架安装弗雷泽•纳什研究公司的弹射发射架,F-4F ICE 能同时携带 4 枚 AIM-120 中距导弹。最初使用的是 AIM-120A,1995 年中通过价值 6,420 万美元的合同订购了首批 96 枚 AIM-120B,目前可能已经使用最新的 AIM- 120C“国际型”——AIM-120C5。
  这样,德国 F-4F 从最初唯一不能使用“麻雀”的 F-4 系列作战型演变成了最早具备使用 AIM-120 能力的作战型,并成为德国空军直到 2002 年 12 月获得第一架 EF2000 之前唯一具有超视距多目标作战能力战斗机。由于 AIM-120 在 1991、 1993 年才分别进入美国空军、美国海军航空兵服役,所以德国空军也是世界上第二支能实战使用该导弹的空中力量。
28.jpg
JG74 的 3792 号 F-4F ICE,注意半埋式挂架携带着 AIM-120 导弹



        
目前状态

  从 2002 年开始只进行 ICE 计划第一阶段改进的 F-4F 已开始退役,截至到 2003 年 3 月还有 147 架 F-4F 在服役,预计要到 2010 年左右才会全部从德国空军中退役。目前德国空军F-4F的装备情况见附表。
29.jpg
3813 号 F-4F ICE 庆祝 WTD61 成立 45 周年(2002 年 1 月 10 日)的涂装
2008-6-7 23:20: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30.jpg


       
附表:德国空军各建制单位装备 F-4F 的情况(截至 2003 年 5 月初):

30p.jpg
2008-6-7 23:26: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附表注:
  1.编号的红色表示该机因事故损失,括号内是损失的时间;
  2.编号的加粗表示该机未进行 ICE 改进;
  3.编号的蓝色表示该机已经退役拆毁;
  4.3834 号机退役到柏林加图德国空军博物馆;
  5.JG72 联队在 2002 年 1 月改成德国空军作战训练单位,基地是位于赖讷附近的 Hopsten,只保留了两架 F-4F(3733、3743),其余或退役、或转到了 JG71/74、WTD61 等单位。2006 年该作战训练单位将撤消;
  6.JG73“施坦因霍夫”(Steinhoff,1998 年命名)联队第 732 中队的 F-4F 在 2002 年 3 月已全部转到 JG71/74 等单位;731 中队的米格-29 也将在 2004 年全部转给波兰空军。德国空军订购的 EF2000 将首先装备该联队,到  2003 年 10 月 1 日前将装备 8 架;
  7.第 20 中队常有一些飞机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训练;
  8.TSLw1 表示“德国空军第一技术学校”。该校的 F-4F 用来对学员进行介绍性教育;
  9.WTD61 的基地在慕尼黑附近的曼兴;
  10.表中未列出的 3746、3747 也已经拆毁,其中 3746 退役时间是 1994 年 9 月 2 日,此前进行了 ICE 第二阶段改进;3747 原属 JG72 联队,没有进行 ICE 第二阶段改进。
31.jpg
2002 柏林航空展上的 3834 号 F-4F,目前已退役到德国空军博物馆



        
附录:德国空军的 RF-4E

  德国空军在 1969 年 1 月订购了第 1 架 RF-4E,总共订购了 88 架。飞机绝大多数部件由麦道位于圣路易斯的工厂生产,但一些敏感设备则由德国工业部门自己制造。为德国制造的第 1 架 RF-4E 在 1970 年 9 月 15 日首飞,1971 年 1 月 20 日开始在 Bremgarten 基地服役,隶属“殷麦曼”(Immelmann)侦察机联队(第 51 侦察机联队,AKG51)。第 2 架则在同年  9 月 17 日装备 AKG52,部署在 Leck 基地。
  德国空军的 RF-4E 用途被严格限制为侦察,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为了管理方便,美国空军对它们赋予了 69-7448~7535 的编号,进入德国空军服役后的编号是 3501~3588。在“和平鲑鱼”(Peace Trout)项目中,一架德国 RF-4E 用美国的 APR- 39 电子情报装置代替了机鼻安装的侦察摄像机,识别特征是在前视照相机舱门下方有与众不同的凸起部分。
  1978 年,德国空军决定为 RF-4E 增加对地攻击功能,为此 MBB 公司在机翼下安装了武器硬挂点和配线,同时为前、后舱飞行员都配置了带有武器选择开关的瞄准装置,这样到 1982 年所有的 RF-4E 都具有了投射武器的能力。同时进行的改进还有采用新的侦察照相机和装备美国特雷科公司的 ALE-40 干扰弹投放装置。改进后的 RF-4E 可以在携带 6 枚英国亨廷工程公司的 BL755 集束炸弹的同时外挂约  2,268 千克(5,000 磅)的其它武器。
  大约有 15 架 RF-4E 在德国空军服役期间因为各种事故损失,损失率约 17%。最初德国空军打算在装备“狂风”ECR 型后让该机继续服役,所以在 1987~1990 年间也对它进行了 SLEP 改装,但由于两德的统一、华约的解体和“欧洲常规武器限制条约”的限制,德国空军决定让它们在 1993~1994 年间退役,并用 “狂风”ECR 装备 AKG51 联队,而 AKG52 联队则完全裁掉。对退役的 RF-4E,德国空军原计划将其中一部分转给土耳其空军,但两国之间的政治矛盾导致转交延迟,最后这些飞机转交给了希腊空军。
32.jpg
Luftwaffe 的 RF-4E



        
德国空军的 F-4F

  F-4F(98NQ)是以 F-4E 为基础开发的西德空军专用版。西德在比较了法国“幻影”F1,洛克希德 CL-1200“枪骑兵”和单座型“鬼怪”F-4E(F) 后订购了 175 架双座型 F-4F。
33.jpg
洛克希德 CL-1200“枪骑兵”,基本上就是改为上单翼,低置平尾的 F-104



        
  在 1960 年代时,麦克唐纳公司在 IFX 战斗机竞争计划中发展了“鬼怪”的单座型。美国政府承诺竞赛的获胜者可以获得大笔的军援订单。最后的获胜者是诺斯罗普的 F-5E,而单座“鬼怪”则被打入冷宫。1971 年西德空军战机采购中它又被拿出来摆弄了一下。在投产前西德政府改变主意,直接买了双座 F-4E,这就是 F-4F 的由来。
  F-4F 是轻量简化版的 F-4E,价格也低得多,大部分部件都在德国制造。F-4F 取消了机身 7 号油箱以及所有和“麻雀”导弹相关的设备。AN/APQ-120 进行了简化,不提供信标搜索和连续波照射功能。飞机出厂时没有安装空中加油设备,但是内部管道已经预留。为了降低成本和减重取消了平尾缝翼。F-4F 在设计上就不能携带核武器也不能使用诸如“幼畜”、“百舌鸟”和“白星眼”空对地导弹。简化的结果是 F-4F 功能下降的同时比 F-4E 轻了 3,300 磅。
  F-4F 首飞于 1973 年 5 月 18 日。这 175 架飞机的德国空军编号是 3701/3875,相应的美国空军编号是  72-1111/1285。大部分部件由德国 MBB 和福克公司生产。而发动机则由通用特许德国 MTU 公司生产,代号 J79-MTU- 17A 。
34.jpg
JG71 Richthofen 联队的 F-4F 37+34



        
  F-4F 于 1973 年 9 月 5 日开始交付,1976 年 4 月结束。共装备两个截击联队(JG71 Richthofen 和  JG74 Molders,都是大名鼎鼎的空中英雄)和两个对地攻击联队(JBG35 ,JBG36)。JBG35 是战斗轰炸双任务单位,此前使用意大利 G-91。德国空军的其他联队之前已经换装 F-104G。JBG35 在 1994 年改名为 JG73,如今是战斗机联队。
35.jpg
JG74 Molders 联队的 F-4F 37+84,该机施有德国空军在 70 年代末制定的测试迷彩涂装
2008-6-7 23:28: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36.jpg
在 175 架中有 12 架被非正式的称为 TF-4F,因为它们留在美国担负培训德国飞行员的任务。完成任务后它们飞回德国并恢复成 F-4F。




37.jpg         
留在美国的 F-4F 隶属 20 战斗机训练中队,负责对德国飞行员的训练



        
  在 1980 年 11 月至 1983 年底德国的 F-4F 进行了改装,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可以使用“麻雀”和“响尾蛇”导弹还有对地的“幼畜”导弹。飞机换了数字式火控电脑,新的电子对抗设备,座舱显示系统以及全天候飞行系统。
  更进一步的改装在 F-4F ICE(Improved Combat Efficiency 战斗效率改良)计划中完成,具体内容另文专述。
38.jpg
F-4F 38+60,注意 F-4F 的平尾没有 E 型的前缘缝翼



        
F-4F/ICE,能发射 AIM-120 的“鬼怪”

  F-4F/ICE 是经过大升级后的 F-4F。战斗效率提升(ICE)计划是在 1983 年底提出的,当初的目的只是在欧洲战斗机  EFA 服役之前把改进版的“鬼怪”当作过渡机型使用。在 ICE 计划中“鬼怪”原来的 AN/APQ-120 雷达被 F/A-18 使用的  APG-65 取代,它具备目标追踪和动目标显示功能,能够在地杂波中分辨目标并且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
39.jpg
F-4F/ICE 机身下挂架经过改装后能挂载 AIM-120



        
  F-4F 具有挂载和发射 AIM-120 导弹的能力,该导弹在射程的开始部分依靠雷达半主动制导,中段惯性制导,末端依靠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制导。因为 AIM-120 和“麻雀”的大小体积差不多,所以可以直接挂在“鬼怪”的腹部。F-4F 还改装了新的数字火控计算机、TST 雷达控制面板以及匹配 AIM-120 的 Frazer-Nash 弹射座椅。其他的改进包括新的 IFF 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和惯导平台。
40.jpg
F4F/ICE 也可挂载 IRIS-T 先进短程格斗导弹
2008-6-7 23:31: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ICE 计划是 1983年底提出的,最初计划给 JG71 和 JG74 的 75 架 F-4F 做全面的升级,而对 JBG35 和  JBG36 的 F-4F 只做适度的改进。后来 JBG36 改为 JG73 截击联队,所以全面升级的 F-4F 增至 110 架。
  ICE 计划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所有的 F-4F 安装 Honeywell 公司 H-423 激光陀螺惯导系统,GEC 公司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新的军标 MIL1553B 总线。第二阶段所有担负截击任务的 F-4F 完成剩余升级项目。
  第一阶段改进始于 1988 年 10 月。1989 年改进项目中增加了利顿公司的 ALR-68(V)-2 雷达告警接收机。第二阶段的改进比原计划时间延长了不少,主要是因为和 AIM-120 相关的问题拉了后腿。第一架首飞的 ICE 改装机的是 3715 号,于 1989 年  7 月首飞。它只能够发射 AIM-120 而无法提供制导。第二架是 3713 号,它完成了全套设备改装,于 1990 年 4 月开始测试飞行。  
  对截击机部队的改装开始于 1991 年 7 月。F-4F 首次发射 AIM-120 实弹是在 1991 年 11 月 22 日。1992 年 7 月 JG71 已经有六架“鬼怪”完成改装。
41.jpg
F-4F/ICE 试射 AIM-120



        
F-4G“野鼬鼠 V”

  美国空军把经过改进执行空对地反辐射任务的 F-4E 称为 F-4G“野鼬鼠”,数量是 116 架。其实更早的时候海军中也有一种 F-4G,不过那是 F-4B 的改进型,装备了自动着舰系统,二者差别很大。
  直到 1960 年代末期 F-105F“野鼬鼠 III”都在压制越南的雷达方面担任主角,但是到了 1970 年代由于 F-105 停产和战场的损耗,其数量已经远远不足。很显然必须有新的机型来接替这个重任。美军把 36 架 F-4C 改装成 EF-4C“野鼬鼠 IV”,但是一些先天不足限制了它们的作战效能。比如 EF-4C 不能使用“标准”反辐射导弹。因此 EF-4C 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机型,将来会有更合适的飞机取代它们。
  麦道和空军都看中了 F-4E 宽大的机身,认为它可以携带足够的电子设备和武器遂行反辐射任务。工程人员挑选了 YF-4E(65- 0713)作为实验机,在其上安装了 AN/APR-38 雷达告警和攻击系统,结果十分令人满意,于是空军决定把 116 架时数短的 F-4E 改装为反辐射攻击机。该计划被命名为“野鼬鼠 V” 。
42.jpg
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试飞的 YF-4G 原型机



        
  在该计划中还使用了几架 EF-4D 和 F-4E。F-4E(69-7254)被改为 YF-4G 原型机 ,之前它被称为 F-4E“先进野鼬鼠”。F-4G 继承了后期型 F-4E 的前缘机动缝翼,机炮被取消,代之以炮口整流罩和 AN/APR-38 雷达告警攻击系统的侧视雷达天线和电缆。该系统的程序在中队级别就可以进行升级,能够区分敌雷达型号并按照威胁程度进行排序。机鼻下的整流罩上有进气口,作用是引入冷空气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
F-4E/G 机鼻的不同之处,Picture from Squadron-Signal F-4 in Action
43.jpg   


   44.jpg    
F-4G 机鼻的 AN/APR-38 天线



        
  F-4G 全身有多达 52 个接收发射天线。主要的接收天线位于下巴上的独木舟状的容器内,其余的安装在垂尾顶端的设备舱内。8 片突出在机身外的刀状天线提供了低频全向接收功能,另外 5 片有方向性而且能够给出威胁目标的方位并显示在后舱的屏幕上。
45.jpg
F-4E/G 垂尾的不同之处,Picture from Squadron-Signal F-4 in Action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8 00:39 编辑 ]
2008-6-7 23:34: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4G 继续沿用 F-4E 的西屋 AN/APQ-120 雷达,只是增加了一个新的数字处理器。干扰物投放器安装在机翼下的挂架上,通常都挂 ALE-40,内装 30 发热焰弹。
46.jpg
F-4E 机翼挂架后方的 ALE-40 干扰弹投放器
47.jpg


        
  后座乘员有三个主显示器:分别是平面地图显示器,全景分析显示器,定位显示器。在飞行员的面板上也有一个平面地图显示器。该显示器会给出由  AN/APR-38 系统确定的危险辐射源方位和距离,而目标的型号也会被标注出来,其中最危险的目标被标记成高亮度的三角形。为了消灭发现的目标 F -4G 携带了 AGM-45“百舌鸟”和 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
48.jpg
F-4G 前(左)/后(右)座舱布置


        
  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生产的“百舌鸟”导弹是第一种专门设计的反辐射导弹。它的弹体基于“麻雀”导弹,所以二者多少有些相似。该导弹发射重量  390 磅,战斗部重 145 磅,射程 18-25 英里。当导弹头部的被动辐射导引头锁定目标后飞机会立刻发射导弹。“百舌鸟”于 1965 年首次在越南使用,不过最初的战绩着实不佳。越南人很快就掌握了“百舌鸟”的弱点,他们只要摆动天线就能让导弹丢失目标。此外“百舌鸟”也无法对付跳频雷达,只要敌方雷达改变频率也能骗过它。美国人想了很多办法弥补“百舌鸟”的弱点,但是效果都不好。
  通用的 AGM-78 就是为了克服“百舌鸟”的弱点而研制的。它由 RIM-66A 舰空导弹改进而来,射程更大战斗部更重。它的发射重量 1,400 磅,战斗部重 215 磅,最大射程 35 英里。动力装置采用一台双推力火箭发动机。“标准”反辐射导弹于 1968 年入役。最初型号的“标准”也使用“百舌鸟”的导引头,不过后期型号采用了 Maxson 宽频被动导引头并具备记忆电路以对付雷达关机战术。F-4G 还可以使用  AGM-75“幼畜”导弹,包括电视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其余常规武器如 MK84 炸弹,CBU-52/CBU-58 集束炸弹自然不在话下。
  现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 AGM-88“哈姆”(HARM)高速反辐射导弹已经取代了其他的同类武器,它的高速和极短的截获目标时间使得敌雷达还来不及关机或者逃走就被击中。哈姆的发射重量约 800 磅,有效射程 17 英里,但战斗部重量无法查到数据,也许还属于保密范围。“哈姆”有三种基本作战模式,自卫、随机目标和预知目标。在自卫模式下发射机自动探测威胁并予以排序,机载电脑将数据分类并将数字指令传给“哈姆”的电脑,然后发射导弹。即使敌雷达此时关机导弹仍然会直扑目标。在随机模式中“哈姆”将自行决定何时攻击一个此前未出现过的目标。在预知目标模式中“哈姆”可以在地面预置三种敌雷达辐射数据,载机在空中对准已知目标的大致方位发射导弹,如果敌雷达不开机导弹将自毁,如果开机那么导弹会自动寻找目标。“哈姆”于 1976 年开始测试,1983 年开始部署。早期生产的“哈姆”重新编程需要送回国内,后期的“哈姆”可以在飞行中重编程序。
  为了自卫,F-4G 可以最多携带四枚“响尾蛇”导弹和四枚“麻雀”,不过左前方的“麻雀”挂架经常被 ALQ-119 或者 ALQ-141 干扰吊舱占据。
49.jpg
这架 F-4G 展示了所有能挂载的地空导弹,分别是 AGM-45“百舌鸟”、AGM-78B“标准”、AGM-65“幼畜”、AGM-88A “哈姆”。还挂了一具 ALQ-119 干扰机,“麻雀”和“响尾蛇”挂架还空着,“鬼怪”强大的外挂能力在同代战机中无出其右者


       
  所有 F-4G 都由 42-45 批次的 F-4E 改进而来,第一架(69-7254)F-4G 由麦道公司改装并于 1975 年 12 月开始试飞。其后的 F-4G 都由空军在犹他州Hill基地自行改装,最后一架于 1981 年完工。
  1978 年 4 月 35 联队第 39TFTS(战术战斗训练中队)获得了第一架 F-4G,驻扎于加州乔治基地。1981 年 35  联队的 F-4G 全部移交给 37 联队,基地未变。1989 年 37 联队前往内华达 Tonopah 改装 F-117,又把 F-4G 还给了  35 联队。
50.jpg
37 联队的 F-4G,此时已经换装了 F-15 的高 G 600 加仑副油箱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8 00:51 编辑 ]
2008-6-7 23:50: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979年 F-4G 进入驻德国 Spangdahlem 基地的 52 联队服役。同年 F-4G 还装备了驻菲律宾克拉克基地的 3 联队第 90 中队。
01.jpg
35 联队的 F-4G,注意机背上增加了若干个刀形天线,后座 WSO 座椅后方有一堆白色的帘布,在需要观察下视显示器时,可以把帘布拉上,避免阳光干扰



        
  1980 年代中期 F-4G 进行了一个两阶段性能提升计划。第一阶段是用 Unisys CP-1674 数字处理器扩展了机载电脑的能力。第二阶段用 APR-47 替换了 APR-38 系统。
02.jpg
52 联队 81 中队的 F-4G,1981 年摄于德国上空。由于部署在德国 Spangdahlem 基地,所以尾码是“SP”而不是本土 F-4G 的“WW”



        
  在“沙漠盾牌”行动时 F-4G 装备了 35 联队第 561,562 中队。561 中队是作为“沙漠盾牌”行动的一部分被派往海湾的,一共有 24 架 F-4G。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 F-4G 是美军唯一能执行“野鼬鼠”任务的飞机,35 联队的 F-4G 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它们在伊拉克的防空系统中开出了攻击通道。52 联队的 F-4G 分别加入了驻巴林 Sheik Isa 基地的 35 联队和驻土耳其  Incirlik 基地的 7440 混合联队。在作战中美军损失了一架 F-4G,它在返航途中错过了加油机,于是机组决定飞往就近的沙特  Al Kharj 基地,但不幸的是地面重型装备的一次事故把跑道着陆灯电源切断,机场顿时陷入雾中,“鬼怪”在空中来回盘旋就是看不到跑道,机组最后只好跳伞。坠毁的飞机看起来还很完整,说明当初的设计制造都非常过关。
03.jpg


        
  F-4G 是最后一种退役的“鬼怪”家族成员。随着海湾战争的胜利和华约组织的崩溃,美国降低了战备等级,许多 F-4G 被移交给国民警卫队。1991 年 4 月 12 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所有 F-4G 均将移交给国民警卫队。在此计划下菲律宾基地的 90 中队将改装 F-15E 并调往阿拉斯加。乔治基地的 35 联队将被解散,驻德国 52 联队放弃所有 F-4G。而爱达荷州和肯塔基州国民警卫队将接收它们。
  1991 年 6 月爱达荷州国民警卫队 190 侦察中队开始进行从 RF-4C 到 F-4G 的转换训练。另外一个装备 RF- 4C 的单位,内华达州 192 侦察中队也计划改装 F-4G,甚至把一架 F-4G 喷上了自家的标志,但是国防部在同年 4 月又改了主意,于是爱达荷州 190 中队成了唯一装备 F-4G 的国民警卫队单位。
  “沙漠风暴”的作战经验显示把 F-4G 退出现役的时机还不成熟,美军在 1993 年还在内利斯基地新成立了 57 联队 561 中队。驻德国 Spangdahlem 的 52 联队 81 战术侦察中队直到 1993 年都在土耳其 Incirlik 执行伊拉克北部禁飞区的维持工作。大部分 F-4G 在 1993 年底都回到了德国,但是为了支持沙特方向的“南部了望”行动和土耳其方向的“Provide Comfort”行动,52 联队还是留下了几架 F-4G,直到 1994 年 2 月才撤回德国。1994 年 3 月 18 日 81 中队的 F-4G 返回美国,这是美国驻欧的最后一批“鬼怪”。
  1993 年 4 月爱达荷州国民警卫队 124 联队被派往沙特协助执行“南部了望”行动,该行动的目的是维持伊拉克南部的禁飞区。该联队的 F-4G 曾经向巴士拉的一个伊拉克地面雷达站发射过哈姆导弹。稍后 124 联队又被派往土耳其Incirlik 支持  Provide Comfort II 行动。类似的部署一共有四次。最后一批部队于 1995 年 12 月回到美国。
  F-4G 的角色现在已经被 F-16 代替。561 中队作为最后一个 F-4G 单位于 1996 年 3 月在内利斯基地解散,飞机被封存。1996 年 4 月 20 日爱达荷州 124 联队的 F-4G 被运往 Davis Monthan 基地的飞机坟场,这标志着 F- 4G 时代的结束。现在美军中还在飞行的“鬼怪”全都是靶机。
  1991 年有关部门决定未进入国民警卫队和库存的 F-4G 都将被改为靶机,代号 QF-4G。这项工作由 Tracor 公司和德州仪器公司负责。他们挑选了 69-7261、69-7301 和 69-7263 作为工作试点。7301 在 1993 年 5 月 14 日机毁人亡后,这项工作被暂停。

  F-4G 装备过以下单位:

    USAF:

      3 战术战斗机联队 90 战术战斗机中队
      35 战术战斗机联队
      37 战术战斗机联队(561 战术战斗机中队,563 战术战斗机中队,562 战术战斗机训练中队)
      52 战术战斗机联队 81 战术战斗机中队
      57 战斗机联队 561 战斗机中队
      4485 试飞中队
      7440 混成联队

    ANG:

      189 战术侦察机训练小队,124 战术侦察机大队,爱达荷 ANG
      190 战斗机中队,124 战斗机大队,爱达荷 ANG
04.jpg
爱达荷州国民警卫队全副武装的 F-4G,摄于 1993 年



        
最后的海军型“鬼怪”F-4J

  与空军在“鬼怪”上不遗余力挖潜相比,美国海军则低调很多,继 F-4B 之后的 F-4J 是麦道公司为海军和陆战队生产的最后一型“鬼怪”,修正了在使用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全部三架 YF-4J 都是从 F-4B 改进而来,机号分别是 151473,151496,151497。第一架 YF-4J 于 1965 年 6 月 4 日首飞,而第一架生产型 F-4J 于 1966 年 5 月 27 日首飞。
05.jpg
YF-4J 151473 在中国湖进行测试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8 13:20 编辑 ]
2008-6-7 23:59: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长,顶了,空了慢慢看~
2008-6-8 00:18: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详细的资料!!!!

不过不太喜欢这个机型。。。看上去不舒服。。。
2008-6-8 07:21: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4J 的生产从 1966 年 12 月持续到 1972 年 1 月,一共制造了 522 架。F-4J 采用了通用 J79-GE- 10 发动机,每台加力推力 17,900 磅。这型发动机具有加长的尾喷管,俗称“火鸡毛”,是不同于其他 J79 的特征。由于 F-4J 质量增加而且被要求适应更高的下滑率,所以起落架得到全面加强并使用了更大的轮胎。由于轮胎加大,轮舱部位的蒙皮不得不更加凸出机翼表面,形成了鼓包,就像空军的  F-4C 那样。后机身增加了一个内部油箱,使机内油量达到 1,998 加仑。但是一号油箱由于要给电脑和电子设备腾位子而被缩小了。
06.jpg
生产型 F-4J 的尾喷管经过加长,与上图中的 YF-4J 形成明显对比



        
  海军希望“鬼怪”有更好的起降性能,但是出于对速度,爬升率和航程的要求又不能使用空军 F-4E 那样的高阻力机翼前缘缝翼,保留了吹气襟翼系统。麦道在平尾前缘加上了空军 E 型那样的前缘缝翼,该缝翼是倒置缝翼,平尾下偏时经过缝翼加速的气流通过平尾下表面,增加了平尾的负升力。由于平尾在低速时配平能力的增强,减小了 F-4J 襟翼全角度下偏时的失速速度。在机翼内侧前缘襟翼处于收起锁定状态时,平尾前缘缝翼的效果最为显著。
07.jpg
后期海军型“鬼怪”的平尾前缘倒置缝翼是源自空军型的 F-4E,增加了平尾的负升力



        
  F-4J 还采用了最大下偏角 16.5 度的襟副翼,之前的“鬼怪”襟副翼下偏角是 12 度,当起落架和襟翼放下时,原先水平位置的襟副翼会自动下偏 16.5 度。经过一系列空气动力学的改进,F-4J 的进场速度从 157 英里/小时下降到 144 英里/小时。
08.jpg
F-4J 襟翼、副翼全偏转低速度进场状态,进气道上方安装了 AN/ALQ-126 系统的长条状天线



        
  由于装备了 AN/AJB-7 轰炸系统,F-4J 的对地攻击能力远优于 F-4B。并且具有根据目标位置和偏移量在各种高度和角度投放核武器的能力。该系统也可以配合“小斗犬”空地导弹。F-4J 还安装了 AN/AWG-10 火控系统,它用 AN/APG-59 脉冲多普勒雷达代替了早期的 APQ-72。这种雷达对超低空飞行目标具有很强的探测和跟踪能力。F-4J 还装有 AN/ASW-25 单向数据链,实现了自动着舰功能。F -4B 原来装备在机鼻下的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在 J 型上被取消。
09.jpg
进气道上方的就是 AN/ALQ-126 电子对抗系统的天线



        
  J 型在生产过程中也进行着不断的改进。1969 年开始进行了“响尾蛇”功能扩展改进项目(Sidewinder Expanded Acquisition Mode,SEAM),使 J 型可以使用新型的“响尾蛇”导弹。45-46 批次装备了可视目标获取系统(Visual TargetAcquisition System,VTAS),即头盔显示器,其余早期生产的飞机也进行了这项改装。J 型还装备了 AN/ALQ-126 电子对抗系统,其独木舟状的天线安在进气道的上表面。其余新装备还有 AN/AYK-14 格斗计算机, AN/APX-76 或者 -89 IFF 系统,AN/APR-32 雷达告警系统。发动机采用了排烟较少的 J79-GE-10B。
10.jpg
APH-6A VTAS 头盔,左眼处有个简陋的投射式镜片显示信息
2008-6-8 12:22: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4J 于 1966 年 10 月 1 号开始交付。当年 12 月 VF-101 首先装备该机型。很快 F-4J 就取代了海军中的老旧 F-4B。
12.jpg
麦道生产的第 3000 架“鬼怪”的殊荣属于 F-4J 155772



        
  F-4J 在以下单位服役过:

    大西洋舰队 VF-11、VF-31、VF-32、VF-33、VF-41、VF-74、VF-84、VF-101、VF-102、VF-103。
    太平洋舰队 VF-21、VF-92、VF-96、VF-114、VF-121、VF-142、VF-143、VF-151、VF-154、VF-161、VF-191、VF-194、VF-213.。

  第一个接收 F-4J 的陆战队单位是 VMFA-334,时间是 1967 年 1 月。VMFA-334 实际上也是 1969 年尼克松派往越南的首批部队中的一员。
13.jpg
VMFA-212 的 F-4J 155887



        
  以下陆战队单位装备过F-4J:

    VMFA-112、VMFA-115、VMFA-122、VMFA-212、VMFA-232、VMFA-235、VMFA-312、VMFA-333、VMFA-334、VMFA-451、VMMAT-201、VMFAT-101。

  1965 年 3 月 2 日至 1968 年 10 月 31 日美军进行了代号“滚雷”的作战行动,在行动后期 F-4J 被广泛使用。 1972 年它们又返回越南参加了“后卫”行动。1972 年 9 月 11 日,VMFA-333 的 Thomas Lasseter 少校和  John D.Commings 上尉驾驶 F-4J 155526(就是上面展示尾喷管的那架)从 CV-66“美国”号航母上起飞,并在空战中击落了一架米格-21,这是陆战队在越战中的唯一战果。F-4J 也是东南亚战场上坚守到最后的战士,VMFA-232 到 1973 年 8 月才离开泰国孔敬府基地。
  1969 年美国海军“蓝天使”表演队装备了 7 架经过改装的 F-4J。1973 年因为石油危机的缘故被迫换装了省油的 A-4“天鹰”。
14.jpg
“蓝天使”的 F-4J 与“雷鸟”的 F-4E 同场竞技



        
  VAQ-33 改装了一些 F-4J 来扮演“电子入侵者”的角色,它们在机翼下装满了各种电子对抗设备。经过改装的 F-4J 被称为 EF-4J。
15.jpg
VAQ-33 的 EF-4J



        
  为了填补 23 中队被派往马岛后本土出现的战力真空,英国皇家空军设法获得了 15 架低时数的 F-4J。这些飞机的发动机都来自美国海军的库存和 Davis Monthan 的飞机坟场。飞机编号是 153768、152773、153783、153785、153795、 153803、153850、153809、155510、155529、 155574、155734、155755、155868、155894。在送交皇家空军前这些飞机都在北岛基地进行了检修和改装。飞机上的美国系统如 AN/ASN-54 进近动力补偿系统,AN/ASW-25 数据链, AN/ALQ-126 电子对抗系统都换成了相应的英国货。在皇家空军中这些前美军飞机被称为 F-4J(UK),编号是ZE350/ZE364。而在前起落架舱上标的 F-9XX(XX 从 00-14)则是北岛改装时的编号。1984 年 8 月这些飞机开始 3、4 架一批来到  Wattisham,服役于驻当地的 74 中队。
  1986 年 8 月 2 6日 ZE358/155510 在威尔士进行低空飞行训练时坠毁,机组全部丧生。1990 年这批飞机开始退役,只有 155529 被博物馆收藏,其他的现在已经不见踪影。
  1970 年代中期开始 F-4J 逐渐被升级自 B 型的 F-4N 取代。大部分退役的 F-4J 都被存放在 Davis- Monthan 基地。大约有 250 架 F-4J 被升级到 F-4S 后又重新服役。到了 1980 年代早期大部分 F-4J 不是升级到 F- 4S 就是成了库存。VF-74 是最后一个使用 F-4J 的单位,1982 年也换装了 F-4S。
  陆战队的 F-4J 于 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开始退役。许多 F-4J 被升级到 F-4S 后又重新服役,这些 S 型一直使用到 1990 年代初。
  F-4J 性能数据:发动机 J79-GE-8B/8C/10,推力 11,870 磅,加力 17,900 磅。海平面时速 875 英里(1.15M),48,000 英尺时 1,584 英里(2.4M)。初始爬升率 41,250 英尺/分钟。实用升限 70,000 英尺,战斗升限  54,700 英尺。战斗半径 596 英里,最大外部油量时转场航程 1,956 英里。空重 30,770 磅,全重 46,833 磅,战斗全重  41,399 磅。翼展 38 英尺 5 英寸,机翼面积 530 平方英尺,长 58 英尺 3.75 英寸,高 16 英尺 3 英寸。机身内部油箱最大载油量 1,347 加仑,机翼油箱载油量 630 加仑。机腹中线挂架可挂载一具 600 加仑副油箱,两侧机翼外挂架可挂载两具 370 加仑副油箱,总载油量 3,317 加仑。武器包括机腹半埋安装的 4 枚 AIM-7“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机翼内侧挂架可以挂载 4 枚  AIM-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在翼下 4 个挂架和机腹中线挂架可挂载 16,000 磅外挂。
16.jpg
F-4J ZE353/153785,隶属 74 中队
2008-6-8 12:25: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约翰牛的 F-4K“鬼怪”FG.Mk.1/F-4(HL)

  F-4K 是“鬼怪”的出口型,由英国皇家海军定购。
  皇家海军原计划采购霍克西德利公司 P.1154 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作为主力舰载战斗机。但是在英国宣布取消 P.1154 计划前,皇家海军已经因为过高的费用和研制进度的拖延而把该计划束之高阁。于是海军面临着现役“海雌狐”后继无机的局面。而在同一时间麦道公司提出了以“鬼怪”飞机作为后继者的建议,英国开始在圣露易斯和麦道进行谈判。1964 年 7 月 1 日英国同意用“鬼怪”补充力量空缺。
  出口给英国的“鬼怪”最初是以 F-4B 为基础的,该机型的型号就是 F-4B(RN)。由于某些原因麦道改变了原计划而使用 F-4J 作为原型机进行改进,项目的型号也改为 F-4K。
  英国批准“鬼怪”计划不久,麦道就接到了制造两架 YF-4K-26 原型机和两架 F-4K-27 生产型飞机的订单。英国原计划定购  143 架“鬼怪”,但是由于舰队规模不断缩水,“鬼怪”的采购数量也节节下降,从 143 架到 137 架再到 110 架,最后只定购了 50  架,外加 7 架的选择权。
  F-4K 进行了许多修改以便于在小号的英国航母上使用。还有一个重要附加条件是 40-45% 的部件必须在英国制造。F-4K 和 F -4J 最大的区别是发动机,英国人坚持用自产的 Rolls Royce RB.168-15R“斯贝”(Spey)201 替换 J79。英国产的发动机推力要大得多,这对“鬼怪”在小型的英国航母上的安全操作具有很大的意义。此外斯贝可以为附面层控制系统提供更多压缩气体,使得“鬼怪”的降落速度更低。不过大推力发动机需要更大的进气量,因此进气口面积必须加大 20%,后机身也要重新设计。
17.jpg
F-4K 与 F-4J 在尾喷管上的不同之处,Picture from Squadron-Signal F-4 in Action



        
  F-4K 采用了双行程的前起落架以使飞机获得更大的起飞迎角,最大行程可以达到 40 英寸。这个设计最初由 F-4B 在福莱斯特级航母上试验过。为了获得更低的降落速度,还试验了更大的前缘襟翼和附面层控制系统。尾翼的下反角度被减小,而且前缘增加了缝翼。当起落架和襟翼放下时,原先水平位置的副翼会自动下偏 16.5 度。
18.jpg
1970 年在 Yeovilton 的开放日活动中,F-4K 向公众展示其惊人的武器挂载能力,双行程的前起落架完全展开呈起飞弹射姿势



        
  英国人用 Ferranti(费伦蒂)公司 AN/AWG-11 火控系统取代了 F-4J 上的 AN/AWG-10,实际上这只是  AN/AWG-10 的特许生产型,其区别只在于雷达罩和雷达天线可以折叠。折叠后飞机长度为 54 英尺,可以适应英国航母较小的升降机。
  皇家海军的初始合同包括两架 YF-4K(XT595/XT596)和两架预生产型 F-4K(XT597/XT598)。YF-4K 采用了原装的美国设备但使用了“斯贝”发动机。第一架 YF-4K 于 1966 年 6 月 27 日在圣露易斯首飞。第二架首飞于同年 8 月 1  日。这两架飞机都被送往爱德华兹基地进行发动机试验。
19.jpg
首飞中的 YF-4K XT595



        
  第一架预生产型 F-4K(XT597)于 1966 年 11 月 1 日首飞。这种飞机上装备了更多的英国设备,英国的转包商包括肖特兄弟,罗罗和 BAC。英国生产的部件海运到圣露易斯后由麦道公司总装。这种做法造成 F-4K 单价升高和进度拖延,而且英国要负担发动机试验的全部费用,价格上就更高了。皇家海军订购了 48 架 F-4K(XT857/XT876 和 XV565/XV592),它们的英国代号是“鬼怪” FG.MK1,其中 F 代表空战,G 代表对地攻击。和 YF-4K 和预生产型 F-4K 不同的是它们配备“斯贝”MK202/203 发动机,机载设备也齐全。
20.jpg
F-4K 装备的“斯贝”发动机



        
  F-4K 在平尾前绘上刻度,使得甲板人员可以在弹射前检查尾翼的角度是否正确。在前起落架舱门上有三个着陆灯。其它设备还包括  Plessey PTR-373 发射接收机,Dowty Electronics UHF 备用接收放大器,PTR-374 D403P UHF 机载应急发射接收机。
  首批三架 F-4K 于 1968 年 4 月 29 日被运到 Yeovilton。700P 中队负责人员培训和试飞,之后为了上舰而成立了 892 中队,人员训练则全部由 767 中队负责。
  皇家海军唯一的“鬼怪”中队就是 892 中队,成立于 1969 年 3 月 21 日。892 中队在 1969 年秋天在美国“萨拉托加”号航母上获得了上舰资格。1970 年 6 月 892 中队首次登上“皇家方舟”号。
21.jpg
1969 年 10 月,F-4K 在“萨拉托加”号航母进行上舰测试
2008-6-8 12:26: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4K 比采用 J79 发动机的“鬼怪”在作战半径上增加了 10%,航程上增加 15%,具有更好的起飞,海平面爬升和低空加速能力,但是 F-4K 在最大速度,升限和总体爬升能力上不如 F-4B。
22.jpg
由于换装“斯贝”发动机,后机身加粗,造成阻力增大,结果 F-4K 最大速度,升限和总体爬升能力上不如 F-4B




        
  自从 F-4K 入役后,皇家海军的航母厄运连连。改造“鹰”号航母的费用高得无法接受,“胜利”号则因为火灾而提前退役,只剩下“皇家方舟”号可以充当“鬼怪”的平台。因此海军只需要 29 架 FG.MK1,其余的 MK1 被空军接收,而空军此时已经装备了自己的“鬼怪” FGR.MK2,于是这些 MK1 被交给了 43 中队。该中队于 1969 年 9 月 1 日进行了改编,承担起苏格兰的防空任务,而空军的  FGR.MK2 主要用于对地攻击。最后一架“鬼怪”FG.MK1 于 1969 年 11 月 21 日交付。
23.jpg
892 中队的 F-4K 在“皇家方舟”号上弹射起飞



        
  其后几年皇家海军的“鬼怪”在垂尾上安装了马可尼 ARI 18228 雷达告警接收机,外形像一个大盒子。此外许多英国“鬼怪”进行了三阶段的雷达改进,包括发射“响尾蛇”导弹的能力。F-4K 没有内置机炮也不能外挂机炮吊舱,不过移交给皇家空军的那批 F-4K 后来可以外挂机炮。
24.jpg
移交给皇家空军 43 中队的 F-4K,注意垂尾顶部的马可尼 ARI 18228 雷达告警接收机天线



        
  1978 年英国决定不再保留固定翼舰载机航母,于是“皇家方舟”号退役了。1978 年 11 月 27 日“鬼怪”在航母上进行了最后一次弹射起飞。892 中队于 1978 年 12 月 15 日被解散,其装备的 FG.MK1 被移交给皇家空军。
  空军把接收的 FG.MK1 分配给 111 中队。该中队成立于 1975 年,驻扎在苏格兰,此前装备“闪电”截击机。1978-80 年他们进行了“鬼怪”的改装。111 中队担负防空任务,首要职责是在冰岛和英国之间进行战斗巡逻。
  1990 年该中队换装“狂风”F.MK3。43 中队于 1989 年 7 月 1 日完成了最后一次“鬼怪”飞行,之后换装了“狂风”F.MK3。
  皇家海军的“鬼怪”在服役中损失了 7 架。移交给空军后又坠毁了 8 架。现在所有的 FG.MK1 都退役。

F-4(HL)

  F-4(HL) 是麦道公司 1966 年向英国海军提交的 F-4K 增强型号。它的弹射起飞和着舰速度等起降性能方面优于即将进入量产的  F-4K。F-4(HL) 采用两台加力推力 20,514 磅的罗罗 RB-168-27R 涡扇发动机。在外形尺寸方面机身加长 14 英寸,翼展增加约 5 英尺,后掠角由 F-4K 的 45 度变为 40 度。作为 F-4K 特征的前缘犬齿将被取消。垂尾面积也要加大。进气道侧面开了辅助进气门以便在低速时给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气流。
  该计划如果在 1966 年夏末能够开始的话,那么 1968 年 F-4(HL) 就可以首飞了。但是皇家海军没有理睬 F-4(HL),所以该计划只是停留在绘图板上。
25.jpg
111 中队的 FG.MK1 飞行在北海上空,摄于 1988 年



        
约翰牛的 F-4M“鬼怪”FGR.Mk.2 与 F-4J(UK)

  F-4M 是英国空军使用的型号。1965 年 2 月,皇家空军继皇家海军之后采用了装备斯贝发动机的“鬼怪”F-4M,空军编号“鬼怪” FGR.Mk. 2。"FGR"分别代表战斗、攻击、侦察,这是“鬼怪”在皇家空军要担负的使命。它将取代猎人在空军中的位置。
  英国原计划用霍克西德利公司的 P.1154 V/STOL 战斗机取代“猎人”,该飞机设计速度 2 马赫,有舰载和常规两种型号。皇家海军于 1964 年 2 月退出了 P.1154 计划,只剩下空军单打独斗。1964 年 10 月工党上台,Harold Wilson 首相马上拿 P.1154 计划开刀,他质疑英国是否需要这么先进的飞机,即使需要那么财政能否支持这个昂贵的计划。1965 年 2 月 2 日英国宣布取消  P.1154 计划,“猎人”顿时后继无机。其实 1964 年 1 月皇家空军已经注意到“鬼怪”,而同一时间皇家海军已经在酝酿自己的 F-4K  计划。麦道公司预计皇家空军最终会购买“鬼怪”,于是他们的设计团队为皇家空军量身定做了 F-4M 计划。1965 年 2 月 9 日皇家空军继海军之后宣布选择 F-4M 为“猎人”的后继者。1965 年 7 月 1 日英美宣布将为皇家空军生产首批 40 架“鬼怪”,其中有 2 架 YF- 4M 和 38 架 F-4M。当时双方确认皇家空军将购买 200 架 F-4M,但是不久英国就把数量降为 150 架,而最后的结果是英国又从  150 架里砍掉了 32 架。
  皇家空军的“鬼怪”和海军一样都使用罗罗 Spey 202/203 涡扇发动机。实际上皇家空军更欣赏便宜又经过考验的 J79,但是政治因素影响了空军的选择。
  F-4M 和海军型的区别在于使用费伦蒂公司 AN/AWG-12 火控系统(美国 AN/AWG-10 的特许生产型)以及同厂的惯导系统和攻击系统(为夭折的 TSR.2 研制)。空军型没有尾翼上的缝翼、双行程前起落架和改进的副翼。
  F-4M 有防滑刹车系统,以便适应潮湿或长度不足的跑道。和 F-4K 一样 F-4M 也没有装备内置机炮,但是可以外挂 SUU-16/A 和 SUU-23/A 机炮吊舱。基本的武器包括 4 枚“麻雀”和 2-4 枚“响尾蛇”导弹。
  F-4M 有许多部件在英国制造。BAC 生产后机身、垂尾、舵面、尾锥、尾翼和内侧的机翼前缘部分。
  Delaney Gallay 公司生产钛金属部件。固特异英国分公司制造刹车并把防滑系统转包给 Dunlop 公司。费伦蒂生产火控和导航系统。马可尼(Marconi)公司生产流量计、油表、自动驾驶系统和 ASN-46 导航计算机(Bendix 许可)。
  两架 YF-4M(XT852 和 XT853)于 1967 年 2 月 17 日在圣露易斯首飞。XT852 被送到新墨西哥州 Holloman 基地进行试飞,而 XT853 被送往马里兰州帕图森河基地。
26.jpg
1967 年 2 月 17 日首飞中的 YF-4M XT852
2008-6-8 12:28: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量产型 F-4M 和 YF-4M 之间差别很小。皇家空军一共接收了 116 架 FGR.MK2。第一个抵达英国的 F-4M 是  XT891,1968 年 7 月 18 日到达 Yeovilton。两天后它被交给驻北爱 Aldergrove 的第 23 维护部队。其后  115 架 F-4M 也是如此。1969 年 10 月 29 日除了 XV434 以外全部飞机都交付英国,XV434 由于在一次事故中受损需要修复,一直到 1970 年 6 月 16 日才交付。
27.jpg
19 中队的“鬼怪”FGR.2 试射“麻雀”导弹。导弹在发射后立即转向目标



        
  英国空军起先想用“鬼怪”暂代当时还未完成的“美洲虎”担负对地攻击任务。当“美洲虎”服役后“鬼怪”将接替现役的“闪电”担负防空截击任务。
  首批 FGR.Mk.2 于 1968 年 8 月交给了驻 Coningsby 的 228 任务转换部队。1969 年 5 月在  Coningsby 组建了第一个作战中队——第 6 中队,换下了老旧的 Canberra B.Mk0.16 轰炸机。装备“鬼怪”的有空中支援司令部第 6,54 中队,突击司令部第 23,29,56,111 中队以及驻德国的第 14,17,19,31,92 中队。执行侦察任务“鬼怪”隶属于驻德国第 2 中队和空中支援司令部第 41 中队。
28.jpg
92 中队的“鬼怪”FGR.2 双机,近处这架机号是 XV435,注意垂尾顶部已经安装了马可尼 ARI.18228 雷达告警接收机长条形天线



        
  FGR.MK2 可以携带 SNEB 火箭发射器,1,000 磅炸弹,BL755 集束炸弹和核武器。当执行侦察任务时它携带 EMI 公司制造的特种吊舱,里面有照相机,红外扫描器和侧视雷达,该设备具备地图显示和动目标显示能力而且可以携带多种光学相机。
29.jpg
机腹挂载 EMI 侦察吊舱的 FGR.2 XV406



30.jpg         
EMI 侦察吊舱



        
  1970 年代中期英法合作研制的“美洲虎”开始服役,原先装备“鬼怪”的单位开始换装。“鬼怪”正好接替下岗的“闪电”担负起防空截击任务。从 1975 年开始伴随着“鬼怪”的任务转换,加装马可尼 ARI.18228 雷达告警接收机的改进也同步进行。“鬼怪”执行任务时通常携带  4 枚“麻雀”,2 枚 AIM-9G“响尾蛇”和 SUU-23/A 机炮吊舱。1979 年英国用“天空闪光”取代了“麻雀”,1980 年代初用  AIM-9L 淘汰了 AIM-9G。BAE 生产的“天空闪光”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重约 425 磅,射程约 30 英里,战斗部重 66 磅,采用 EMI 公司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31.jpg
F-4M XV474,前方是两枚“天空闪光”导弹
2008-6-8 12:30: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32.jpg
74 中队为了参加北约老虎会而特别涂装的一架 FGR.2



        
  皇家空军的“鬼怪”没有参与 1981 年的马岛战争。但是 23 中队的 FGR.Mk.2(F-4M)于 1982 年被派往斯坦利港驻防。为了填补 23 中队在北约防御体系中的空缺,英国向美国购买了 15 架封存于 Davis-Monthan 基地的低时数 F-4J。皇家海军编号为 153768,152773,153783,153785,153795,153803,153850,153809,155510, 155529,155574,155734,155755,155868,155894。它们被命名为 F-4J(UK) 而不是  Phantom F.Mk 3,这样才不会和“狂风”F.Mk 3 混淆。
  在交付前这些飞机在加州北岛海军航空站进行了检查和改进。F-4J(UK) 保留了 J79 发动机和大部分美国电子设备,只有  AN/ASN-54 进近动力补偿系统、AN/ASW-25 数据链、AN/ALQ-126 电子对抗系统被相应的英国货取代。原来的电子对抗天线的整流包还保留着,但是里面空无一物。第一批三架 F-4J(UK) 于 1984 年 8 月交付给英国。它们装备了驻 Wattisham 的新建的  74 中队。在“狂风”F.Mk 3 未入役前它们将担负防空任务。
33.jpg
74 中队的 F-4J(UK)



        
  英国还在后来把“天空闪光”导弹集成到 F-4J(UK) 上。当一些低时数的 FGR.Mk.2 补充到 74 中队后,英国在  1991 年把 F-4J(UK) 作退役处理。但是 74 中队自身也没能存在多久,1992 年 9 月 20 日英军撤销了该单位并在第二天解散。
  从 1987 年开始有 75 架 FGR.MK2 换上了 BAE 公司制造的新机翼以延长服役寿命。1980 年代末“狂风” F.MK3 开始取代“鬼怪”。1991 年下半年最后两个“鬼怪”截击中队被解散。驻马岛的 1435 中队于 1992 年中把“鬼怪”换成了“狂风”。驻 Wattisham 的 56 和 74 中队于 1992 年末被解散,皇家空军的“鬼怪”时代就此终结。在“鬼怪”的皇家空军生涯中一共有  32 架 FGR.MK2 毁于事故。
  XT899 是 Wildenrath 基地的最后一架“鬼怪”现在捷克空军博物馆展出。
34.jpg
落户捷克的 XT899,露天展出,状态欠佳



        
  F-4M 性能数据:发动机 Rolls-Royce RB-168-25R Mk.202/203 Spey,推力 12,250 磅,加力 20,515 磅。40,000 英尺时 1,386 英里(2.07M)。初始爬升率 32,000 英尺/分钟。实用升限 60,000 英尺。战斗半径 1,000 英里,最大外部油量时转场航程 1,750 英里。空重 31,000 磅,全重 52,400 磅,最大起飞重量  56,000 磅。翼展 38 英尺 5 英寸,机翼面积 530 平方英尺,长 57 英尺 7 英寸,高 16 英尺 1 英寸。机身内部油箱最大载油量 1,347 加仑,机翼油箱载油量 630 加仑。机腹中线挂架可挂载一具 600 加仑副油箱,两侧机翼外挂架可挂载两具 370 加仑副油箱,总载油量 3,317 加仑。武器包括机腹半埋安装的 4 枚 AIM-7“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机翼内侧挂架可以挂载 4 枚 AIM- 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在翼下 4 个挂架和机腹中线挂架可挂载 16,000 磅外挂。
35.jpg
F-4M 前座舱



36.jpg         
F-4M 后座舱
2008-6-8 12:32:3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