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martinchi

天空鬼怪--麦克唐纳 F-4“鬼怪 II”重型战斗机(编辑ing)

63
回复
1089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前 34 架 RF-4B(BuNo 151975 ~151982 和 152089~153113)仍然沿用了 F-4B 的发动机和机体。而其后 12 架(BuNo 153114, 153115, 和 157342~157351)则使用了 F-4J 的宽机轮和更厚的机翼。这  12 架中的最后三架(157349~157351)的机鼻下设备整流包外形则类似美国空军 RF-4C,这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性能也增大了内部容积。不过这 3 架飞机的飞行员不能和以往一样控制 2 号舱的 KS-87 相机的拍摄角度,它被固定死了。
035.jpg
地勤维护 RF-4B 的照相机舱



        
  第一架 RF-4B 首飞于 1965 年 3 月 12 日,全部 46 架于 1970 年 12 月交付完毕,所有飞机都在海军陆战队服役。1965 年 5 月 VMCJ-3 接收了首架 RF-4B,不久后是驻樱桃角的 VMCJ-2 和驻日本的 VMCJ-1。越战期间 VMCJ -1 于 1966 年 10 月进驻岘港,一架毁于事故,三架被地面火力击落。
  1975 年陆战队的 RF-4B 根据 SURE(传感器升级和机体整修)计划进行升级,包括局部机体加强和更换全部接线。这些飞机安装了 AN/ASN-92 舰载机惯导系统,取代了旧的 ASN-48,安装了 AN/ASW-25B 数据链,以 AN/APD-10B 侧视雷达换下了  APQ-102A,AN/AAD-5 红外侦察系统取代了 AN/AAD-4。ALQ-126 或 -126B 内置式电子干扰装置也取代了很多外挂式电子吊舱。发动机也由 J79-GE-8 更新为 J79-GE-10。
  越战结束两年后,也就是 1975 年,剩余的所有 RF-4B 被组成一个新单位 VMFP-3,基地在 El Toro。VMFP-3 于 1990 年 10 月解散,陆战队 RF-4B 的军中生涯到此为止。
036.jpg
RF-4B 157345 'RF-21' VMFP-3



        
美国空军的“鬼怪”——F-110“幽灵”/F-4C

  海军 F-4H 的优异性能立刻引起了空军的注意,一般来说空军对专门为海军设计的飞机都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当时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为了减少防务开支,决心让不同军种使用同一种战斗机。在他的压力下空军于 1961 年同意对 F4H-1 进行评估。
  空军在“鬼怪”和 F-106A 之间进行了对比测试,代号“高速行动”(Operation Highspeed)。结果表明“鬼怪”在速度、高度和航程方面全面超过 F-106A,雷达搜索距离比 F-106A 多 25%。不久空军开始考虑用“鬼怪”作为战斗机和战术侦察机。和 F- 105“雷公”相比“鬼怪”是个多面手,对地攻击载弹量差不多,但空战能力却大大超出。作为侦察机使用时比 RF-101A/C 性能更好,还有额外的夜间侦察能力。
037.jpg
在空军早期对“鬼怪”的测试评估中,测试了挂载 M177 750 磅炸弹的能力。注意图中外侧的多重挂架角度是向外倾斜而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这是为了避免干涉到主起落架



        
  由于“鬼怪”的性能如此优异,肯尼迪总统于 1962 年 1 月请求国会批准采购空军型“鬼怪”F-110。F-110A 是战术战斗机, RF-110A 是战术侦察机,绰号“幽灵”(Spectre)。为了支持该计划,国防部指令麦克唐纳公司将 2 架“鬼怪”送到空军进行评估。 1962 年 1 月 24 日,两架海军型 F4H-1(BuNo 149405/149406)被送到空军兰利基地。它们都涂装成空军飞机的样子,在机头上还喷上了 F-110 的编号,不过保留了海军的飞机编号。不久又换成了空军编号 62-12168 和 62-12169 。
038.jpg
1962 年 1 月战术空军司令部所在地兰利空军基的 F-4B 149405,机首表上“F-110A”字样,垂尾有战术空军盾形徽章




039.jpg       
借给空军测试的另一架 F-4B 149406
2008-6-7 17:10: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测试结果很成功,“鬼怪”完全达到并部分超越了空军的期望。1962 年 3 月国防部宣布“鬼怪”空军型将成为美国空军标准的战术战斗机和侦察机。3 月 30 日空军致函麦克唐纳定购一架 F-110A(62-12199),5 月 29 日又定购了 2 架 YRF-110A(62- 12200/62-12201)。
  为了正式启动 F-110A 计划空军特意于 1962 年 8 月 29 日发表了特别作战需求 200 文件,要求空军型“鬼怪”必须增加对地攻击能力。海军型的着舰钩,弹射连接点和折叠翼都被保留,前后座成员都具备飞行控制能力。海军的高压轮胎对于空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空军选用了更宽的低压轮胎。空军认为在紧急着陆时尾钩不够保险,于是要求增加机轮刹车。也就是说,空军型“鬼怪”保留了航母操作能力。
040.jpg



        
  1962 年 9 月 18 日国防部发布命令,要求所有军种的飞机采用统一的命名方法,因为部长大人认为这么做好。据说此前部长已经被五花八门的名字搞昏了头。在部长的命令下,海军起源于 1922 年的独力命名体系宣告终结。这样空军海军的“鬼怪”就统一了名称为F-4。区别军种只有靠飞机型号后面的系列字母了。海军原来的 F4H-1 为 F-4B,空军的 F-110A 变成 F-4C,YRF-110A 变成 YRF-4C。至于绰号方面则统一用海军的“鬼怪 II”,取消了“幽灵”的叫法。
041.jpg
在空军同意采购“鬼怪”之后,F-4 成为了三军通用战斗机。图为空军的 F-4C 和海军/陆战队的 F-4B



        
  首架 F-4C 于 1963 年 5 月 27 日首飞,工厂代号 98DE。F-4C 外形上几乎和海军型完全一致,甚至保留了折叠翼和着舰钩,但是内部有变化,比如双份飞行操作系统、低压宽胎。由于轮胎变宽,所以起落架舱的一部分必须突出机翼表面,腾出空间容纳更大的轮胎,并加装了机轮防滑系统。海军的软管式空中加油系统被空军的硬杆式加油系统替代,加油口设置在离后座不远的机身上表面。后座飞行员有了新的控制台,控制面板更低以便扩大后座飞行员的前向视野,并重新安排了雷达跟踪手柄、攻击扳机和其它各色按钮。
42.jpg
1963 年 5 月 27 日首飞的首架 F-4C 62-12199



043.jpg         
F-4C 前座舱




044.jpg       
F-4C 后座舱,圆形的是雷达显示器
2008-6-7 17:13: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空军采用的电子设备和海军大相径庭,包括具备地形绘制功能的西屋 AN/APQ-100 雷达,用于“麻雀”制导用的 AN/APA- 157 连续波照射器,利顿 AN/ASN-48(LN12A/B)惯导系统,AN/ASN-46 导航计算机,AN/AJB-7 全高度核弹控制装置,具备低空投放能力。其他设备还有 ALR-17 雷达告警接收机,APR-25 雷达定位告警系统,APR-26 导弹发射告警系统,APN-141(后来是 159)雷达高度表,A24G 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通用公司的 ASA-32A 模拟式自动飞行系统,ASQ-19 通讯导航敌我识别装置, 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系统。有些 F-4C 装备了 SST-181X 雷达轰炸系统。
045.jpg
正在由 KC-135 进行空中加油的 F-4C,加油装置由海军的软管式改为硬杆式,加油口在机背





046.jpg         
F-4C 的 AN/APQ-100 雷达



        
  F-4C 采用了推力 10,900 磅(加力 17,000 磅)的通用 J79-GE-15 发动机和马丁.贝克 MK H5 弹射座椅。F-4C 没有安装机炮,机身下可以带 4 枚 AIM-7D 或者 E“麻雀”导弹,4 枚 AIM-4D“猎鹰”或者 AIM-9B/D“响尾蛇”可以挂在内翼下的挂架上。空对地武器包括 AGM-12“小斗犬”、AGM-45“百舌鸟”、AGM-65“幼畜”、无制导火箭和各种炸弹、 MK28 特别外挂(就是核弹),最大外挂重量 16,000 磅。
047.jpg
挂载两枚 AGM-12“小斗犬”空地导弹的 F-4C



        
  没有机炮在后来的实战中成了大问题,只好给“鬼怪”装上 SUU-16/A 机炮吊舱,内置一门 M61A1“火神”六管炮和 1,200  发炮弹。F-4C 最多可以带三个 SUU-16/A(后期是 -23/A)吊舱。内部燃油量 1,979 加仑,存放在 6 个机身油箱和 2 个机翼油箱中。
048.jpg
F-4C 挂载的 SUU-16/A 机炮吊舱
049.jpg
2008-6-7 17:15: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50.jpg         
F-4C 燃油箱和滑油箱示意图,数字单位为加仑


        
  为了使空军尽快熟悉鬼怪,海军临时借了 27 架“鬼怪”给空军,它们的临时空军编号是 62-12170~12196。1963 年 11 月这些飞机被交给佛罗里达 MacDill 基地的 4453 战斗乘员组训练联队。后来该联队接收的就是 F-4C 了。海军借出的部分飞机给了同一个基地的第 12 战斗机联队,12 联队是第一个装备 F-4C 的战斗单位。它于 1964 年 1 月接收了首架 F-4C,开始取代原装备的 F- 84F。1964 年 10 月第 12 联队具备作战能力。随着 F-4C 交付速度的加快,空军把借来的 F-4B 还给了海军。
001.jpg
海军借给空军的“鬼怪”,与两架 F-110A 演示机一样保留了海军的原始涂装




        
  1964 年 12 月 2 日四架 F-4C 创造了一个非正式的战斗机耐力纪录。通过 KC-135 的空中加油,他们在空中连续飞行 18 小时后降落在 MacDill 基地,航程接近 10,000 英里。
  F-4C 一共生产 583 架,最后一架于 1966 年 5 月 4 日下线。
  1965 年第 15 联队将 45 架 F-4C 部署到泰国。1965 年 7 月 10 日,两架 F-4C 为空军首开越战空战胜利纪录,他们用响尾蛇导弹击落两架北越 MIG-17。在当时的空战中鬼怪是当然主角。鬼怪的典型外挂是 4 枚“麻雀”,4 枚“响尾蛇”外加 8 枚  750 磅炸弹。
002.jpg
1966 年 3 月部署在南越岘港的 366 战斗机联队的 F-4C,当时空军刚刚开始使用东南亚迷彩,所以图中两架 F-4C 具有不同的涂装




        
  “麻雀”导弹在理论上使鬼怪具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可以在 28 英里外攻击敌机,但是严格的交战规则使得这种作战机会极少。受当时技术限制,“麻雀”对付远距离上的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几乎无效,尤其是在低空。AIM- 9B/D“响尾蛇”才是首选武器。AIM-9D 的射程超过 12 英里。它的硫化铅导引头在使用前必须先冷却,不过通常不是大问题。早期的响尾蛇只有在好天气,高空近距离咬尾的情况下才有效。如果天气差或者在低空效果就差多了。“响尾蛇”会被云和雨干扰,被太阳或者池塘、湖面的反光误导而丢失目标。不过在所有空战武器中,“响尾蛇”的战果仍然是最高的。
  1965 年 7 月 24 日,47 中队一架F-4C(63-7599)被地空导弹击落,这是第一架被地空导弹击落的美国军用机。
  在越战刚开始的头两年,首批 F-4C 中队的损失达到 40%,损失 54 架飞机。大部分被高炮击落,个别因为低空失速和螺旋而坠毁。在近距格斗中当飞行员做高 G 动作或者迎角拉得太大,就很容易使 F-4C 失控,特别是在机身中央有外挂的时候。要想在 10,000 英尺以下从螺旋中恢复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逃生办法就是跳伞。
  "鬼怪"没有机炮的缺陷在近距格斗时显得很致命。在机身中线外挂机炮吊舱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却又使得飞机性能严重下降,还让飞机变得不稳定,而且更难以从螺旋中改出。
  早期 F-4C 的机翼油箱会漏油,以至于每次飞行后都要对油箱进行修补。雷达故障率很高,东南亚的潮湿空气加剧了这一问题。早期 F-4C 外翼段的翼肋和加强条强度不够,后期的 F-4C 改进了这一缺陷,早期型也按照新标准进行了修改。
  部分 F-4C 装备了雷达定位和告警系统,它们在对雷达和地对空导弹阵地的攻击群中可以充当指挥机。
003.jpg
F-4C 发射无制导火箭弹




        
  在 1966 年 6 月至 1967 年 12 月期间空军因为副翼作动筒故障损失了 6 架“鬼怪”。1968 年中 385 架早期生产的 F-4C 被发现在几个电气连接点中混入了杂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了一年时间。
  F-4C 的后座乘员可以做绝大部分飞行动作,甚至可以投放炸弹,但不能开炮和发射导弹。后座也不能收起起落架和副翼,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高压空气放下收起它们。我看到很多资料都认为 1969 年空军取消了后座的飞行控制系统。但是某些知道内情的人告诉我 F-4C 一直保留了后座的操作系统。
  有几架“鬼怪”因为发动机失火而坠毁,这引发了一次重大改造,从 1970 年 1 月持续到 10 月。
004.jpg
  当 F-4C 被新型号的“鬼怪”替代后,它们被转给空军后备单位或者国民警卫队。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7 18:19 编辑 ]
2008-6-7 17:16: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以下单位使用过 F-4C:

    第 8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12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15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18 战术战斗机联队(第 44 中队、第 67 中队),部署在冲绳嘉手纳航空基地、泰国 叻呵 基地
    第 32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35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52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57 战斗机武器联队
    第 57 战斗机截击中队
    第 58 战术战斗机训练联队
    第 81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86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347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355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366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401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405 战斗机联队
    第 475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479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3247 试飞中队
    第 4453 战斗乘员组训练联队
    第 4525 战斗机武器联队
    第 4531 战术战斗机联队
    第 6512 试飞中队
005.jpg
越战期间,558 中队的 F-4C 在排队加油,注意为了减小占地面积,收起了外侧机翼




        
  1978 年空军后备单位接收了第一架 F-4C,首先装备于 915 大队 93 中队(佛罗里达 Homstead 空军基地)。 1981 年 482 联队 93 中队(也在 Homstead 基地)接收了 F-4C,这是唯一装备 F-4C 的两支后备单位,其他后备单位都使用 D 和 E 型。不过他们使用 C 型的时间也不长,在 1980 年代早期更换为 D 型。
006.jpg
越战期间,559 中队一架带伤返航的 F-4C,被炸掉了右翼尖



        
  退役的 F-4C 从 1972 年开始陆续进入国民警卫队服役。第一个获得 F-4C 的是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 183 联队第  170 中队。退役 F-4C 一共装备了 7 个国民警卫队战斗机中队,7 个国民警卫队截击机中队和 1 个训练中队。以下是这些单位的名单:

    第 110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31 战术战斗机联队,密苏里 ANG
    第 111 战斗机截击中队,第 147 战斗机截击大队,德州 ANG
    第 113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81 战术战斗机大队,印第安纳 ANG
    第 114 战术战斗机训练中队,第 142 战斗机截击大队,俄勒冈 ANG
    第 122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59 战术战斗机大队,路易斯安娜 ANG
    第 123 战斗机截击中队,第 142 战斗机截击大队,俄勒冈 ANG
    第 136 战斗机截击中队,第 107 战斗机截击大队,纽约 ANG
    第 163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22 战术战斗机联队,印第安纳 ANG
    第 170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83 战术战斗机大队,伊利诺斯 ANG
    第 171 战斗机截击中队,第 191 战斗机截击大队,密歇根 ANG
    第 182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49 战术战斗机大队,德州 ANG
    第 184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88 战术战斗机大队,阿肯色 ANG
    第 196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63 战术战斗机大队,加州 ANG
    第 199 战术战斗机中队,第 154 联队,夏威夷 ANG

  1980 年代中后期大多数国民警卫队的 C 型被 D、E 型取代,后来又加入了 F-15,F-16。F-4C 最后一个使用单位是俄勒冈州国民警卫队 123 截击机中队,1989 年春天“鬼怪”被 F-16 取代。如今鬼怪已经完全退出国民警卫队。
  F-4C 仅有的一个外国用户是西班牙,1971~72 年美国向西班牙运送了从 81 战斗机联队退役的 F-4C。
007.jpg
西班牙空军的 F-4C,一直使用到 1979 年 4 月



        
  位于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博物馆展出有一架 F-4C-24-MC(64-0829),曾是 Robin Olds 的座机,他在越南击落四架米格。
  F-4C 性能数据:发动机 J79-GE-15,推力 10,300 磅,加力 17,000 磅。海平面时速 826 英里, 48,000 英尺时 1,433 英里。初始爬升率 40,550 英尺/分钟,实用升限 56,000 英尺,战斗升限 55,600 英尺,战斗半径 538 英里,最 大外部油量时航程 1,926 英里。空重 28,496 磅,全重 51,441 磅,战斗全重 38,352 磅,最大起飞重量 58,000 磅。翼展 38 英尺 5 英寸,机翼面积 530 平方英尺,长 58 英尺又 3.75 英寸,高 16 英尺 3 英寸。内部最大燃油量 1,973 加仑(机身 1,343 加仑,机翼 630 加仑),加上机腹中线挂架 600 加仑副油箱和翼下挂架两个 370 加仑副油箱总载油量可达到 3,313 加仑。武器包括机腹半埋安装的 4 枚 AIM-7D/-7E“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机翼内侧挂架可以挂载 4  枚 AIM-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在翼下 4 个挂架和机腹中线挂架可挂载 16,000 磅外挂。
008.jpg
美国空军博物馆的 F-4C-24-MC(64-0829)



        
F-4C 派生型

EF-4C“野鼬鼠 IV”反辐射战机

  EF-4C“野鼬鼠 IV”是 F-4C 的改型,和 F-105“野鼬鼠 III”平行发展。这种飞机的任务就是探测并打击北越的地对空导弹阵地。EF-4C 并非官方正式编号。
  EF-4C 改装了大量电子设备以完成探测、识别、定位敌方地空导弹阵地坐标的任务。AN/APR-25 雷达定位告警系统的天线安装在垂尾顶端和机头的原红外跟踪装置处。该系统可以测定威胁的来源方向并确定危险级别。飞机上还有 AN/APR-26 地空导弹发射报警系统,其刀片状天线安装在原红外跟踪装置后面,以及 ER-142 电子对抗接收机。通常 EF-4C 会在前机身下方挂 西屋 AN/ALQ-119 噪声和欺骗主动式干扰吊舱。
009.jpg
AN/ALQ-119 干扰吊舱
2008-6-7 17:22: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相对于 EF-4C 来说,F-100F 和 F-105F 只能算是临时客串的“野鼬鼠”。但是 EF-4C 真正投入越南战场的时间由于大量技术问题而被延迟。例如机内空间不够,系统间的电磁兼容,设备的机械振动等等,一直到 1969 年这些问题才得到完全解决。有 36 架 F- 4C 改装为“野鼬鼠 IV”,机号为 63-7423, 7433, 7437, 7440, 7443, 7447, 7452, 7459,  7462, 7467, 7470, 7474, 7478, 7481, 7508, 7512, 7513, 7565, 7567, 7574, 7594,  7596, 7607, 7615, 7623 and 64-0675, 0741, 0757, 0781, 0787, 0790, 0791, 0815,  0840, 0844, 0847。
010.jpg
1978 年 1 月 18 日拍摄的 EF-4C 63-7433,当时隶属 81TFS,52TFW


        
  第一架 EF-4C 于 1968 年 6 月进入 4537 战斗机武器中队服役,这是个驻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的任务转换和战术发展单位,是  4525 战斗机武器联队的一部分。1969 年 10 月 4525 联队改编为 57 战斗机武器联队,4537 中队也随之改为 66 中队。
  1969 年 3 月 EF-4C 随 347 联队 80 中队进驻日本横田基地,这是它的首次海外部署。1971 年 3 月这些飞机被移交给冲绳嘉手纳基地的 18 联队 67 中队。67 中队于 1972 年进驻泰国 叻呵 基地并参加了“后卫”作战。
011.jpg
EF-4C“后卫”作战臂章


        
  EF-4C 面临的对手就是 SA-2 导弹的“扇歌”边跟踪边扫描雷达,首选武器是 AGM-45“百舌鸟”导弹,其他还有集束炸弹和常规炸弹。但是“百舌鸟”在实战中表现不佳,因为它的导引头在起飞前就必须调整到某个特定频率,在飞行中无法改变,而 EF-4C 又不能携带 AGM-78 “标准”反辐射导弹。
012.jpg
EF-4C 的图片非常少见,此处借用一张游戏截图来说明外挂配置情况。机腹挂载 3 枚“麻雀”空空导弹和一具 AN/ALQ-87 电子战吊舱,翼下挂架是两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和 4 枚“响尾蛇”导弹,机腹中线挂架是两枚集束炸弹



        
  1969 年 12 月,EF-4C 划拨给驻德国汉恩空军基地的 50 战术战斗机联队 81 中队。1972 年 1 月,81 中队被编入 Zweibrucken 基地的 86 联队。
  1973 年剩余的 EF-4C 改装了 Itek AN/ALR-46 电子接收机,它具备高速数字处理器,可以对 2-18G 赫兹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信号进行快速处理。该系统的天线装在垂尾根部的尾锥中和机鼻雷达锥之后的机身上,在座舱内有显示装置并能自动管理干扰全过程。此外  AN/ALR-53 远程定位接收机可以引导飞机飞向威胁来源。
  在被功能更强大的“鬼怪”“野鼬鼠”(F-4G 空军型)型号取代后,EF-4C 进入国民警卫队服役,其中一些被改回 F-4C 标准,。印第安娜州国民警卫队 181 联队 113 中队和 122 联队 163 中队于 1979 年接收了这些飞机 ,但这两个中队都没有被指派进行“野鼬鼠”任务,而是常规打击任务。1988 年这些飞机被 F-4E 取代。
013.jpg



        
RF-4C 空军侦察机

  RF-4C(Model 98DF)是 F-4C 改装而成的无武装照相侦察机,武器和雷达都被专业的照相、侦察器材代替。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侦察机有个新的更长更尖的机鼻,里面安装了照相机、地形测绘雷达、红外影像设备等等。
  麦克唐纳公司早在 1950 年代早期的 98 计划的时候就开始研究“鬼怪”的侦察改型,1953 年 8 月 25 日公司还向美国海军提交了 98F 无武装侦察机计划。后来麦克唐纳在 1958 年 9 月和 1961 年 1 月分别提出 98AX 和 98DF 计划,二者都能满足 196 号特别作战需求书(SOR-196)的要求,空军于 1962 年 12 月 31 日批准了该项目。SOR-196 的内容包括并行发展空军和陆战队(RF-4B)的“鬼怪”侦察机,但二者之间的区别实在很小,就如同 F4H-1 和 F-110A。
  1962 年 5 月在 SOR-196 正式发布之前,海军指示麦克唐纳将 6 架 F-4B 改装为 YRF-110A(62- 12200 62-12201)和 RF-110A(63-7740~7743)。同年 10 月审核该方案模型,此时型号已经由 RF-110A 改为  RF-4C。1963 年在 Holloman 基地使用 F-4B(BuNo 145310)对光学和电子侦察系统进行了测试。
014.jpg
麦克唐纳公司在圣路易斯工厂展示 RF-4C 前机身模型
2008-6-7 17:28: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一架 YRF-4C(62-12200)由 William S. "Bill" Ross 驾驶于 1963 年 8 月 9 日进行了首飞。不过这是一架裸机,上面没有任何侦察设备,只是徒具外表。1963 年 9 月 30 日第二架 YRF-4C 首飞时机内已经装有高低空全景和全帧相机,但是很多原计划装备的系统仍然未能装机。
015.jpg
YRF-4C(62-12200)在 1963 年 8 月 9 日的首飞,起落架未收起




        
  RF-4C 的机头有 3 个照相舱,1 号舱(紧挨着雷达后面)装一台前倾或垂直的 KS-87 相机,2号舱(低空舱)装一台 KA- 56 低空相机,也可以带一组三台垂直、左倾和右倾布置的 KS-87 相机。在 2 号舱还可以用一部 KA-1 垂直相机、两部 30 度倾斜的  KS-72 取代 KS-87。3 号舱(高空舱)就在驾驶舱前下方,通常在一个稳定云台上安装一部 KA-55A 或者 KA-91 高空全景相机,也可以换成 2 部 KS-87 垂直相机或者 KC-1、T-11 地图相机。高空舱还可以安装 AN/AVD-2 激光侦察设备,但该设备后来停止使用。
016.jpg
RF-4C 照相舱说明



        
  RF-4C 装有为夜间侦察而设的照明弹发射系统,安装在后机身上部的液压盖板下。系列号 71-0259 及以后生产的 RF-4C 每侧安装一个投放器,一个备 26 发 M112 照明弹,另一个备 10 发 M123 照明弹,72-0145 和之前生产的 RF-4C 只有一个  LA-249A 投放器,备 20 发 M185 照明弹。
017.jpg
后机身的照明弹投放器,可装 64 枚照明弹



        
  F-4C 上的 AN/APQ-72 雷达被换成体积小得多的德州仪器公司的 AN/APQ-99 双波单脉冲 J 波段雷达,具备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功能,也可以进行地图测绘。后期的 RF-4C 换了同厂的 AN/APQ-172。
018.jpg
德州仪器 AN/APQ-99 雷达转为低空和全天候使用作了优化设计



        
  RF-4C 在前起落架舱之后的机身里安装了 AN/AAD-5 或者 AN/AAS-18 红外探测装置。AAD-5 是一种双视场高性能红外线线扫描设备,能自动控制速度/高度比并且可以把视频信号纪录在胶片上。AN/AAS-18 则提供了更好的光学性能以及长约 350 英尺的  SO2498 胶卷。一些 RF-4C 还安装过 AN/AVQ-9 红外探测和激光目标指示装置,可以为武器瞄准提供目标斜距和高分辨率的热成像影像。
019.jpg
RF-4C 侧视雷达与红外侦察系统安装位置示意图,与 RF-4B 相同
2008-6-7 17:30: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RF-4C 还装一台固特异 AN/APQ-102 侧视地形测绘雷达,天线装在 3 号照相舱后面,每边一个。有些飞机后来改装了  AN/APD-10 侧视雷达,该雷达的天线安装在一个改造后的 600 加仑副油箱里,并在 2 号照相舱舱门被 UPD-8 数据链替代,该数据链有个可以转动的天线,飞机可以实时向地面站传送雷达图像。ARC-105 高频无线电需要大面积的并联天线,只能把它嵌入到垂尾的两面,为此取消了垂尾上方的空速管。
020.jpg
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担任试飞任务的初期型 RF-4C,垂尾侧面浅色面板就是 ARC-105 的天线,另一侧也有




        
  原先设计的机头底部是平坦的,在 3 号舱处有向外突出的窗户。许多 RF-4C 采用了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底部鼓起的机鼻,内部空间增大,可以容纳更大的相机。
021.jpg
RF-4C 两种机鼻设计上下对比图




        
  69-0375 以及之后生产的 RF-4C 在低空舱中都带有可投放的胶卷盒,这可以使地面情报部门能尽快得到底片。胶卷盒在投放后会打开降落伞,同时无线电信标开始工作以方便地面人员定位。但实际上这个办法效果并不好。于是美军立即向东南亚战区配备了具备快速胶片处理和判读能力的底片处理车。
  RF-4C 为后座也配备了飞行操纵装置,使侦察设备操作员也具备操纵飞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长时间海上飞行时尤其必要。不过后座的视野很差,在后座进行降落操作非常危险。侦察员没办法以正常方式放下起落架,如果要放就必须拉下一个应急把手,但这样做会使液压系统压力降低,致使机轮刹车不能使用。另外侦察设备操作员也不能释放着舰钩和减速伞。
023.jpg
RF-4C 前(左)后(右)座舱布局




        
  RF-4C 在漫长的服役生涯中电子对抗能力在不断升级,雷达定位告警装置就有 ALR-17,31,46,50,126 等等。在服役末期,美国空军将 ALR-46A 定为其标准雷达告警器。其他新装备包括利顿 AN/ALQ-125 TEREC (Tactical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传感器,集成了数据链以便近实时的传送数据,该系统原本叫“铺路玛瑙”。有些  RF-4C 装了利尔公司 AN/ARN-101 数字化模块式导航系统,另一些可以携带 Chicago Aerial Industries 公司的电子广角相机。39 架经过重新布线的 RF-4C 可以挂载 AN/AVQ-26“铺路大头钉”(Pave Tack)红外探测吊舱,其中一些还可以安装与吊舱配套的 AN/AVQ-9 激光目标指示器。
024.jpg
AN/AVQ-26 吊舱,该吊舱多用于 F-111




        
  1970 年 20 架 RF-4C 改装了 ARN-92 LORAN-D 导航系统,能够提供全天候导航,其“手巾架”天线装在后机身上部。这 20 架中 18 架是 RF-4C Block-40,2 架 是 Block-41(69-0349/0350)。
025.jpg
LORAN 系统的机背“手巾架”天线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7 18:35 编辑 ]
2008-6-7 17:32: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RF-4C 还可以挂载巨大的通用动力 HIAC-1 LOROP(LOng-Range Oblique Photography)远程光学相机,这套系统装在 G-139 吊舱内,挂在鬼怪的机身中线上。这套东西本来是给通用动力/马丁 RB-57F 用的,在 100 英里以外还能够提供令人惊异的细节分辨力。一些配备 LOROP 的 RF-4C 曾经在北韩和东欧国家边境做过侦察飞行。不过这个大家伙实在太大, 严重降低了载机的飞行性能。后来有 24 架 RF-4C 改装了 CAI KS-172A 或者 KS-172F 远程相机,安装在 2 号或者 3 号照相舱,焦距长达  66 英寸。
026.jpg
通用动力 HIAC-1 配套的G-139 吊舱



027.jpg       
通用动力 HIAC-1 远程光学相机




        
  最初的 RF-4C 没有武器,“麻雀”用的半埋槽也就成了摆设。不过在紧急情况下 RF-4C 却可以在机腹中线挂架挂载核武器,这种情况只出现在训练中。例如驻扎在欧洲的第 10 战术侦察联队 的 RF-4C 就保留了 AJB-7 低空轰炸系统,以备必要时投掷核弹。后来 RF- 4C 加装了 AIM-9 导弹作为自卫武器,右翼内侧可以挂电子对抗吊舱,通常是西屋 AN/ALQ-115(V)-15 或者雷西恩 AN/ALQ- 184(V)1。
  第一架 RF-4C 于 1964 年 9 月进入南卡罗来纳州 Shaw 空军基地的第 33 战术侦察训练中队服役。同在基地的  363 战术侦察联队第 16 中队于 1965 年 8 月达成初始作战能力。这个时候由于很多设备还没完成研制,早期的 RF-4C 在执行任务时能力有限。
028.jpg
明尼苏达国民警卫队的 RF-4C 在内翼挂架挂载 AIM-9 导弹作为自卫武器




        
  作为 460 战术侦察联队的一员,第 16 侦察中队于 1965 年 10 月被部署到南越西贡新山一机场。第二个参战的是第 15 中队,时间是 1967 年 2 月。
029.jpg
1966 年 5 月 24 日,第 16 侦察中队的 RF-4C 在越南新山一基地,由卫兵严加看护



        
  刚投入实战的 RF-4C 暴露了大量问题和不足。AN/APQ-102A 侧视雷达不够可靠。这花了几年时间才得以解决。AN/AAS- 18 的红外传感器有着先天缺陷,必须改进。机身的抖动导致拍摄到的图像模糊不清。RF-4C 和 F-4C 一样遇到电气连接点杂质的问题。
030.jpg
RF-4C 低空掠过“萨姆”导弹阵地进行侦察
2008-6-7 17:37: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越战的后 8 年中,先后有第 11,12,14,16 中队参战,从新山一基地和泰国 Udorn 基地起飞执行任务。RF-4C 直到  1972 年都执行昼间侦察任务,侦察范围包括越南和老挝,通常独自执行任务而没有护航飞机。RF-4C 在激烈的战争中表现不错但也损失惨重,从未被米格击落,7 架毁于地空导弹,65 架毁于高炮,4 架被毁于地面,7 架毁于事故。但如果和总的出动次数比起来战损率还是很低的。
001.jpg
432 战术侦察联队的一架 RF-4C 准备执行夜间侦察任务,注意已更换为东南亚迷彩



        
  麦克唐纳共生产了 503 架 RF-4C,最后一批于 1973 年 12 月交付。RF-4C 持续生产超过 10 年,是“鬼怪”各种改型中仅次于 F-4E 的长线品种。
002.jpg
1967 年在河内上空被“萨姆”导弹击中的一架 RF-4C




        
  以下单位使用过 RF-4C:

    10 战术侦察联队
    15 战术侦察机中队,18 战术战斗机联队
    26 战术侦察联队
    66 战术侦察联队
    75 战术侦察联队
    363 战术侦察联队
    432 战术侦察联队
    460 战术侦察联队

  国民警卫队到手的第一批“鬼怪”就是 RF-4C。第一个接收“鬼怪”的是阿拉巴马州国警队 117 战术侦察联队第 106 战术侦察中队,时间是 1971 年 2 月。后来又有 8 个中队的 RF-4C 加入国民警卫队,并在爱达何州建立了一个训练中队。装备过 RF-4C 的国民警卫队单位有:
003.jpg
内华达 ANG 192 战术侦察机中队的 RF-4C,摄于 1968 年 8 月




        
    106 战术侦察机中队,117 战术侦察机联队,阿拉巴马 ANG
    153 战术侦察机中队,186 战术侦察机大队,密西西比 ANG
    160 战术侦察机中队,187 战术侦察机大队,阿拉巴马 ANG
    165 战术侦察机中队,123 战术侦察机联队,肯塔基 ANG
    173 战术侦察机中队,155 战术侦察机大队,内布拉斯加 ANG
    179 战术侦察机中队,148 战术侦察机大队,明尼苏达 ANG
    189 战术侦察机训练转换中队,124 战术侦察机大队,爱达荷 ANG
    190 战术侦察机中队,124 战术侦察机大队,爱达荷 ANG
    192 战术侦察机中队,152 战术侦察机大队,内华达 ANG
    196 战术侦察机中队,163 战术侦察机大队,加州 ANG

  到 1989 年初的时候美国空军中在役的 RF-4C 中队只剩下 7 个,分别是 Shaw 基地第 16 中队,第 12 中队,第  45 中队,第 62 中队,Bergstrom 基地第 91 中队,冲绳嘉手纳基地第 15 中队,德国 Zwiebrucken 基地第 38  中队。当时已经宣布要解散其中两个中队。苏联崩溃和华约解体也使得 RF-4C 退役的步伐加快了。1989 年原属于 18 战斗机联队的第 15 侦察中队从冲绳调往韩国大丘基地,归属 406 侦察联队,但次年该中队就被撤销了。
  当 1990 年 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完全解散 RF-4C 部队的计划正在拟定中,萨达姆算是救了 RF-4C 一命。到美军进行“沙漠风暴”行动时剩余的 RF-4C 还都在服役。因为入侵事件阿拉巴马州国民警卫队 117 联队 106 中队于 1990 年 8 月 24  日被派往巴林。RF-4C 的远程相机在监视科威特境内和伊沙边界的伊拉克军队动向时作用很大。
004.jpg
“沙漠风暴”行动中,一架117 联队的 RF-4C 完成任务后归来




005.jpg         
机组在进气口隔板上画上骆驼图案来纪念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7 22:39 编辑 ]
2008-6-7 17:38: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沙漠风暴”末期 26 联队和 67 联队返回了各自的基地,其后不到一年美国空军解散了所有 RF-4C 单位。26 联队 1991  年 4 月解散,其飞机转为封存。67 联队第 91 中队于 1991 年 9 月解散,从此结束了 RF-4C 的现役生涯。不过 12 中队和其他联队的飞机作为预备役一直使用到 1994 年。
  在“沙漠风暴”后期国民警卫队 RF-4C 的退役计划加速。163 战术侦察机大队,186 战术侦察机大队,155 战术侦察机大队, 117 战术侦察机联队在 1992~94 年间转变成空中加油机部队,装备改为 KC-135。124 战术侦察机大队改为 F-4G“野鼬鼠”中队。内华达州 192 中队 1995 年 9 月 27 日移交了最后四架 RF-4C,它们飞往戴维斯莫森基地封存,美军 RF-4C 的历史就此画上句号。
006.jpg
西班牙 123 中队的 RF-4C,西班牙的 RF-4C 2002 年退役,接替 RF-4C 的是装备侦察吊舱的 EF-18




        
  西班牙空军得到了 12 架美军退役的 RF-4C,1989 年美军向韩国移交了 18 架 RF-4C。此外 1970~71 年以色列租借过两架。
007.jpg
韩国空军的 RF-4C,摄于 1999 年,至今在役




        
  在完成最初的测试项目后,YRF-4C 62-12200 被改为 F-4E 的原型机,用于气动学研究。在“敏捷鹰”计划中它试验了前缘机动缝翼,这项成果后来用在了 F-4E 上。这架飞机还试验了很多空气动力和复合材料方面的项目。1972 年被改为电传飞控系统的试验平台。1974  年又在 Precision Aircraft Control Technology(PACT)飞机精确控制技术项目中变身为鸭翼布局,首飞于  1974 年 4 月 29 日。1979 年 1 月 62-12200 被捐赠给位于莱特帕特森基地的美国空军博物馆作为展品。
  RF-4C 性能数据:发动机 J79-GE-15,推力 10,300 磅,加力 17,000 磅。海平面时速 834 英里(1.09M),48,000 英尺时 1,459 英里(2.21M),巡航时速 587 英里,着陆时速 143 英里。初始爬升率 48,300  英尺/分钟(无外挂及相机),28,000 英尺/分钟(挂载副油箱并安装相机)。实用升限 59,400 英尺,战斗半径 840 英里,最大外部油量时转场航程 1,750 英里。空重 28,276 磅,全重 39,788 磅,战斗全重 39,773 磅,最大起飞重量 58,000 磅。翼展  38 英尺 5 英寸,机翼面积 530 平方英尺,长 62 英尺 11 英寸,高 16 英尺 6 英寸。机身内部油箱最大载油量 1,260 加仑(第 40 批次),1,142 加仑(第 41 批次及以后),机翼油箱载油量 630 加仑。机腹中线挂架可挂载一具 600 加仑副油箱,两侧机翼外挂架可挂载两具 370 加仑副油箱。
008.jpg
YRF-4C 62-12200 的最终模样



        
美国空军的“铺路鬼怪” F-4D

  F-4D 是 F-4C 的发展型,更加符合战术空军司令部的特殊需求。尽管在外观上和 C 型几乎一样,但内部却大不相同。
  F-4D 立项在 1964 年 3 月,首飞于 1965 年 12 月 7 日,1966 年 3 月开始交付。首个接收 D 型的单位是驻德国 Bitburg 的第 36 战术战斗机联队。第二个装备的是驻北卡罗来纳州 Seymour Johnson 基地的第 4 联队,时间是  1967 年 1 月。F-4D 型一共生产 793 架。
009.jpg
81 TFW 的早期型 F-4D,机鼻下没有红外传感器整流包



010.jpg         
F-4C 到 F-4D 机鼻的演化
2008-6-7 21:43: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4D 采用和 F-4C 一样的机体结构和发动机,采用了 RF-4C 的内部油箱。主要的区别在于航空电子设备。最明显的是用部分固态化的 更小更轻的 AN/APQ-109A 雷达取代了 AN/APQ-100 ,该雷达与 AN/APA-165 截击计算机配套,提供空地测距和手控地形跟踪功能。
011.jpg
F-4D 的 AN/APQ-109A 雷达


        
  C 型机鼻下的 AAA-4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被取消,柯林斯小型化的 ASQ-19 通讯、导航、识别装置成为标准配备。C 型上的  ASN-48 惯导升级成更轻的 ASN-63。D 型装有 AJB-7 全高度投弹系统,它与 ASQ-91 武器投放计算机相连用于投放激光制导炸弹。
  F-4D 保留了 C 型使用 AIM-7“麻雀”的能力,但为了发射休斯 AIM-4D“猎鹰”红外导弹,D 型取消了机翼内侧挂架发射“响尾蛇”导弹的能力。AIM-4D(原名 GAR-2B)“猎鹰”发射重量 134 磅,最大有效射程 6 英里。
012.jpg
AIM-4“猎鹰”导弹在 F-4 上的双联挂载方式




        
  从第 27 批次开始机鼻下的整流包再次出现,不过里面不再是红外装置,而是 ALR-25/26 雷达告警系统的天线和放大器。后来这套系统被 APS-107A 和 ALR-69(V)2 取代。
013.jpg
在机身下右侧“麻雀”挂点挂载 ALQ-119 干扰吊舱的 F-4D



014.jpg         
ALQ-87 干扰吊舱



        
  F-4D 外挂的干扰器包括 ALQ-87 调频阻塞式干扰吊舱,西屋公司的 ALQ-101 噪音/欺骗式干扰吊舱,可覆盖三个波段的西屋 ALQ-119 噪音/欺骗式干扰吊舱。中线挂架可以挂一个多重弹射挂架,内侧机翼挂架也可以挂 3 重挂架。
016.jpg
F-4D 机翼内侧的 3 重挂架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7 22:47 编辑 ]
2008-6-7 21:45: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4D 后座的武器系统官有一台显示器可以观看 GBU-8 或者 GBU-15 电视导引头传送的图像。
017.jpg
F-4D 前后座座舱布局



        
  F-4C 依靠老式的地图式轰炸系统,几乎不可能实施精确轰炸。F-4D 则依靠电子系统提高轰炸精度。其中的关键是 AN/ASQ-91  轰炸计算机。这套系统收集飞机的各种参数,例如速度、高度、爬升率等,并和目标距离结合起来运算,确定炸弹投放的时间。F-4D 还装有带放大器和陀螺仪的 AN/ASG-22 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器,自带计算机、放大器和陀螺。这套系统是为了提高“鬼怪”的空战效率。它能够把速度、大气密度、迎角和敌机的速度、距离、方位综合运算,将“鬼怪”导向最佳的拦截位置。
  从1967年春天开始 F-4D 逐渐取代了 F-4C 的位置。由 Robin Olds 中校带领的第 8 联队先进入越南。F- 4D 第一次击落敌机是在 1967 年 6 月 5 日,由 Everett T. Raspberry 少校和 Francis Gullick 上尉机组在河内附近获得该战果。F-4D 击落了 45 架敌机,在 1972 年“后卫”战役期间有 3 个空军的越战王牌在 F-4D 上获得关键的第五个战果。432 联队 Steve Ritchie 上尉 1972 年 8 月 18 日驾驶 F-4D 获得第5个战果。
018.jpg
越南上空 390TFS 336TFW 的 F-4D 满载 MK84 和 CBU-58 炸弹,正在接受 KC-135 的空中加油




        
  不过“猎鹰”导弹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在 1967 年 10 月 26 日到 1968 年 2 月 5 日期间只击落 4 架米格- 17 和一架米格-21。“猎鹰”明显不是称职的格斗导弹,它原本是为了拦截 1950 年代的轰炸机而设计的,其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使得它在格斗中机动性不够。四个三角翼后方的舵面无法使导弹迅速转向来跟踪战斗机目标。猎鹰性能不够稳定,需要精心的保管和维护,在发射时容易造成载机发动机熄火。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猎鹰”的反应速度,在按下发射按钮后要 6-7 秒导弹才能真正点火发射,这在近距格斗中简直像一辈子那么漫长。这些时间消耗在以下步骤。由于导弹内部系统和气动控制面要依靠内置的涡轮交流发电机和液压系统驱动,这些系统自身的启动就需要几秒钟。然后导弹要从飞机获得发射的初始数据,这个传输过程也得要几秒钟。如果你的导弹成功发射了,先别高兴。因为没有近炸引信,“猎鹰”必须直接命中目标才能爆炸。“猎鹰”的4片弹翼前缘是玻璃纤维结构,导弹击中目标后,战斗部钻入目标体内,玻璃纤维前缘破碎触发引信引爆战斗部。不过就算直接命中也不一定能击落敌机,因为战斗部威力太小,只有 4 磅重。
019.jpg
AIM-4D 红外制导空空导弹



        
  结果就是飞行员对“猎鹰”恶评如潮,而发射“响尾蛇”的能力也被急速恢复。不过公平的说,所有的早期空空导弹的表现都不好,给自己人造成的麻烦比给敌人的还多。
  在越南的实战中“鬼怪”没有原装机炮成了一大缺点。F-4D 可以携带 SUU-23 机炮吊舱(内装 M61A1“火神”),但是阻力太大造成性能下降,而且射击精度不够。此外由于机炮只能装在中心挂架,影响了其他武器的挂载。
  某些 F-4D 安装了西屋公司的 AN/ASQ-152(V)-2“铺路钉”(Pave Spike)激光目标指示吊舱。圆柱形的吊舱就装在麻雀导弹的凹槽里,由于使用电视光学镜头,它只能在白天使用。装有“铺路钉”的 F-4D 可以发射 AGM-65“幼畜”导弹,这些飞机包括 66- 7509、7531、7546、7634、7661、7722、7746、8819 和 8821。
020.jpg
F-4D 挂载的 AN/ASQ-152(V)-2“铺路钉”(Pave Spike)激光目标指示吊舱




021.jpg       
“铺路钉”吊舱头部
2008-6-7 21:49: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经过特殊改装的 F-4D 可以在内侧挂架携带 AN/AVQ-10“铺路刀”(Pave Knife)激光目标指示吊舱。“铺路刀”吊舱的  头部是个稳定平台,内装摄像头和激光指示器。摄像头具有微光夜视性能,理论上具备夜战能力,但不确定是否真的运用过。曾经设想吊舱随动于雷达,但是没有成功。这套系统在使用时必须使指示器的指向和飞行员的光学轰炸瞄准器一致,而后武器官在监视器上搜索目标 ,并指示飞行员对准目标。安装“铺路刀”的有  66-7652、7674、7675、7679、7681、7707、7709、7743、7760、7766 和 7773。“铺路刀”投入战斗的时间是 1968 年 5 月 23 日,与 GBU-10/B 激光制导炸弹配套使用。所有“铺路刀”都部署在 8 联队 433 中队。也许“铺路刀” 最辉煌的纪录就是 1972 年 5 月 10 日炸毁 河内附近的保罗.杜梅大桥。在此前的上百次轰炸都没能毁掉它。
022;1.jpg

022.jpg


023.jpg         
保罗·杜梅大桥,现更名为龙边桥


        
  两架 F-4D(66-8738,66-8812 )装有 AN/AVQ-11“铺路剑”(Pave Sword)精确攻击传感器,该传感器用“响尾蛇”导弹导引头改装,用来捕捉 O-2A 携带的 AVQ-12“铺路点”(Pave Spot)激光指示器照射的激光点。这套系统安装在经过改装的 SUU-11 机炮吊舱里 ,吊舱可以挂载前方右侧“麻雀”半埋挂架内,或者右翼内侧挂架上。
  F-4D(66-8700)在中线挂架携带“铺路火”(Pave Fire)吊舱,这套系统利用微光电视和激光测距设备完成夜间低空俯冲轰炸任务。在这种任务中,飞机在目标上空开始俯冲,捕获并指示目标,在投弹前拉起。不过这套系统不成功,只有一架“鬼怪”进行了改装。
  65-0597、0609、0612、0642、0677、0706、0786 和 66-8814、8815、8817 和 8823  安装了 AVQ-9“铺路光”(Pave Light)激光指示器。这个装置安在后座舱框的左侧。使用时飞行员必须绕着目标左转弯并发射激光为攻击飞机指示目标,。如果要跳伞,那么武器官必须先拆卸指示器才能安全弹射。这些飞机都属于第 8 联队。
024.jpg
AVQ-27 激光指示器,是 AVQ-9“铺路光”的发展型


025.jpg         
F-4D 双机“狼群”轰炸编队,远处的飞机安装 AVQ-9“铺路光”激光指示器,近处的飞机挂载两枚 GUB-10 2,000 磅激光制导炸弹负责攻击,注意这架飞机安装了 LORAN-D 无线电导航系统,机背有“手巾架”天线,是“铺路鬼怪”
2008-6-7 22:00: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安装有 AN/ARN-92 LORAN-D 无线电导航系统的 F-4D 被称为“铺路鬼怪”,它的天线装在后舱盖后面,外形像手巾架。 32 和 33 批次的 72 架“鬼怪”安装有该系统。这些“鬼怪”在越南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传感器找出胡志明小道的踪迹,这时候 LORAN-D 提供的夜间精确导航信息相当重要。“手巾架”系统的首批使用者有第 8 联队 25 和 497 中队,第 432 联队 555 中队。后来这些飞机被移交给 301 联队 457 中队,52 联队 23 中队,924 大队 704 中队。
  1968~69 年期间进行的“战斗树”改进使 F-4D 在携带全部导弹时还可以带上电子干扰吊舱。内侧挂架上增加的挂点除了挂干扰吊舱外可以额外带两枚 AIM-9J“响尾蛇”。
  在“铺路箭”(Pave Arrow)计划中两架 F-4D 在一个固定吊舱内安装了“响尾蛇”导弹的引导头,用于跟踪地面的热源。
  4 架经过改进用于执行“野鼬鼠”任务的 F-4D 被赋予 EF-4D 的编号 ,绰号“野鼬鼠 IV”。65-0657 和 65- 0660 安装了 AN/APS-107 雷达告警定位系统和为 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提供信息的目标获捕获系统。66-7635 和 66- 7647 则作为麦道公司 AN/APS-38 告警攻击系统的测试平台,这套系统后来被 F-4G 采用。
026.jpg
被改为“野鼬鼠 IV”的 66-7635




        
  以下单位使用过 F-4D:

    1971-1974 年,韩国群山航空基地 3 战术战斗机联队。35 战术战斗机中队,36 战术战斗机中队,80 战术战斗机中队。
    1967-1970 年,北卡莱罗那 Seymour Johnson 空军基地 4 战术战斗机联队。334 战术战斗机中队,335 战术战斗机中队,336 战术战斗机中队。部署在韩国群山航空基地。
    1967-1968 年,泰国乌汶空军基地 8 战术战斗机联队。433 战术战斗机中队,435 战术战斗机中队,497 战术战斗机中队,555 战术战斗机中队。
    南越富吉航空基地 12 战术战斗机联队,由前 37 战术战斗机联队改编,下辖的 389 战术战斗机中队和 480 战术战斗机中队装备 F-4D,1971 年 11 月撤编。
    1975-1979 年,冲绳嘉手纳航空基地 18 战术战斗机联队。25 战术战斗机中队,几个分遣队部署在泰国叻呵空军基地,1980 年 8 月撤编。
    1981-1987年,佛罗里达 Homestead 空军基地 31战术训练联队。306 战术战斗机训练中队,307 战术战斗机训练中队,309 战术战斗机训练中队。
    佛罗里达 Eglin 空军基地 33 战术战斗机联队。
    泰国藩朗航空基地 35 战术战斗机联队。
    1966-1973 年,德国 Bitburg 航空基地 36 战术战斗机联队。
    英国 Lakenheath 空军基地 48 战术战斗机联队。后联队部分装备编入内华达 Nellis 空军基地 474 战术战斗机联队。
    德国 Spangdahlem 航空基地 49 战术战斗机联队。
    德国 Hahn 航空基地 50 战术战斗机联队。10 战术战斗机中队,496 战术战斗机中队。
    1976-1980 年,德国 Spangdahlem 航空基地 52 战术战斗机联队 480 战术战斗机中队。
    韩国群山航空基地 54 战术战斗机联队。1970 年 6 月组建,1970 年 10 月撤编,被 354 战术战斗机联队取代。
    1978-1980 年,佛罗里达 MacDill 空军基地 56 战术战斗机联队。
    ?-1971 年,内华达 Nellis 空军基地 57 战斗机武器联队,414 战斗机武器中队。
     英国 Bentwaters 空军基地 81战术战斗机联队。78 战术战斗机中队(1966-1979 年),91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3-1979 年),92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3-1979 年)。
     韩国群山航空基地 354 战术战斗机联队。560 战术战斗机中队,33 战术战斗机中队,335 战术战斗机中队,16 战术战斗机中队,478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0 年 6 月联队移防南卡莱罗那 Myrtle Beach 空军基地换装 A-7D时,装备移交给 54 战术战斗机联队。
    1968-1972年,新墨西哥 Holloman 空军基地 366 战术战斗机联队。389 战术战斗机中队,390 战术战斗机中队,480 战术战斗机中队。曾部署在南越富吉航空基地,泰国大居里空军基地。
    泰国叻呵空军基地 388 战术战斗机联队。34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4),35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2)。1975 年  12 月移防犹他 Hill 空军基地,辖 4 战术战斗机中队,34 战术战斗机中队,421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9 年 1 月换装 F- 16。
    1978-1983 年,西班牙 Torrejon 航空基地 401 战术战斗机联队。
    菲律宾克拉克航空基地 405 战斗机联队。1 试飞中队(1970),523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0-1973(撤编)),90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3-1973)。下辖的 64 战斗截击机中队和 509 战斗截击机中队装备的是 F-102。曾部署在台湾,泰国,南越。 1974 年 9 月由 3 战术战斗机联队替换。
    泰国乌隆空军基地 432 战术侦察联队。13 战术战斗机中队,1967 年 10 月装备 F-4D。1974 年 11 月改编为 432 战术战斗机联队,1975 年 11 月撤编。
    内华达 Nellis 空军基地 474 战术战斗机联队。428 战术战斗机中队,429 战术战斗机中队,430 战术战斗机中队。1977 年获得驻英 48 战术战斗机联队的 F-4D,一直使用到 1982 年换装 F-16。
    日本三泽航空基地 475 战术战斗机联队。1972 年 3 月改编为 3 战术战斗机联队。
    1965-1972 年,加州 George 空军基地 479 战术战斗机联队。1972 年换装 F-4E。
027.jpg
民间航空机构 Collings 基金会拥有的一架 F-4D。涂装是越战王牌机组 Ritchie 和 DeBellevue 的座机




028.jpg         
8 战术战斗机联队的 F-4D 挂载激光制导炸弹自乌汶空军基地起飞



        
  作为巴列维国王称雄海湾的计划的一部分,伊朗空军 1967 年定购了 16 架 F-4D,不久后又定购了 16 架。
  第一批 F-4D 在 1968 年 9 月 8 日抵达伊朗,一共交付 32 架。伊朗后来买了大批 F-4E 和 RF-4E,是美国和以色列之后的第三大“鬼怪”使用国。伊朗用 F-4D 拦截苏联的 MIG-25 侦察机的尝试并不成功 (后来引进的 F-14 大获成功)。F- 4D 第一次参战是 1975 年帮助阿曼对付叛乱武装,有一架被地面火力击落。1979 年巴列维王朝被Islam 革命推翻以后,美国禁止向伊朗出口 “鬼怪”的配件,伊朗只好靠相互拆借零件维持“鬼怪”机队的飞行。但是还有些配件通过走私从以色列和某些北约国家流向伊朗。1980 年 9 月伊拉克发动进攻时,由于零件短缺伊朗的“鬼怪”只有 40% 可以作战。
029.jpg
伊朗帝国空军时期的 F-4D



030.jpg       
伊朗Islam共和国空军时期的 F-4D
2008-6-7 22:02:2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