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 EF-4C 来说,F-100F 和 F-105F 只能算是临时客串的“野鼬鼠”。但是 EF-4C 真正投入越南战场的时间由于大量技术问题而被延迟。例如机内空间不够,系统间的电磁兼容,设备的机械振动等等,一直到 1969 年这些问题才得到完全解决。有 36 架 F- 4C 改装为“野鼬鼠 IV”,机号为 63-7423, 7433, 7437, 7440, 7443, 7447, 7452, 7459, 7462, 7467, 7470, 7474, 7478, 7481, 7508, 7512, 7513, 7565, 7567, 7574, 7594, 7596, 7607, 7615, 7623 and 64-0675, 0741, 0757, 0781, 0787, 0790, 0791, 0815, 0840, 0844, 0847。
1978 年 1 月 18 日拍摄的 EF-4C 63-7433,当时隶属 81TFS,52TFW
第一架 EF-4C 于 1968 年 6 月进入 4537 战斗机武器中队服役,这是个驻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的任务转换和战术发展单位,是 4525 战斗机武器联队的一部分。1969 年 10 月 4525 联队改编为 57 战斗机武器联队,4537 中队也随之改为 66 中队。
1969 年 3 月 EF-4C 随 347 联队 80 中队进驻日本横田基地,这是它的首次海外部署。1971 年 3 月这些飞机被移交给冲绳嘉手纳基地的 18 联队 67 中队。67 中队于 1972 年进驻泰国 叻呵 基地并参加了“后卫”作战。
EF-4C“后卫”作战臂章
EF-4C 面临的对手就是 SA-2 导弹的“扇歌”边跟踪边扫描雷达,首选武器是 AGM-45“百舌鸟”导弹,其他还有集束炸弹和常规炸弹。但是“百舌鸟”在实战中表现不佳,因为它的导引头在起飞前就必须调整到某个特定频率,在飞行中无法改变,而 EF-4C 又不能携带 AGM-78 “标准”反辐射导弹。
EF-4C 的图片非常少见,此处借用一张游戏截图来说明外挂配置情况。机腹挂载 3 枚“麻雀”空空导弹和一具 AN/ALQ-87 电子战吊舱,翼下挂架是两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和 4 枚“响尾蛇”导弹,机腹中线挂架是两枚集束炸弹
1969 年 12 月,EF-4C 划拨给驻德国汉恩空军基地的 50 战术战斗机联队 81 中队。1972 年 1 月,81 中队被编入 Zweibrucken 基地的 86 联队。
1973 年剩余的 EF-4C 改装了 Itek AN/ALR-46 电子接收机,它具备高速数字处理器,可以对 2-18G 赫兹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信号进行快速处理。该系统的天线装在垂尾根部的尾锥中和机鼻雷达锥之后的机身上,在座舱内有显示装置并能自动管理干扰全过程。此外 AN/ALR-53 远程定位接收机可以引导飞机飞向威胁来源。
在被功能更强大的“鬼怪”“野鼬鼠”(F-4G 空军型)型号取代后,EF-4C 进入国民警卫队服役,其中一些被改回 F-4C 标准,。印第安娜州国民警卫队 181 联队 113 中队和 122 联队 163 中队于 1979 年接收了这些飞机 ,但这两个中队都没有被指派进行“野鼬鼠”任务,而是常规打击任务。1988 年这些飞机被 F-4E 取代。
RF-4C 空军侦察机
RF-4C(Model 98DF)是 F-4C 改装而成的无武装照相侦察机,武器和雷达都被专业的照相、侦察器材代替。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侦察机有个新的更长更尖的机鼻,里面安装了照相机、地形测绘雷达、红外影像设备等等。
麦克唐纳公司早在 1950 年代早期的 98 计划的时候就开始研究“鬼怪”的侦察改型,1953 年 8 月 25 日公司还向美国海军提交了 98F 无武装侦察机计划。后来麦克唐纳在 1958 年 9 月和 1961 年 1 月分别提出 98AX 和 98DF 计划,二者都能满足 196 号特别作战需求书(SOR-196)的要求,空军于 1962 年 12 月 31 日批准了该项目。SOR-196 的内容包括并行发展空军和陆战队(RF-4B)的“鬼怪”侦察机,但二者之间的区别实在很小,就如同 F4H-1 和 F-110A。
1962 年 5 月在 SOR-196 正式发布之前,海军指示麦克唐纳将 6 架 F-4B 改装为 YRF-110A(62- 12200 62-12201)和 RF-110A(63-7740~7743)。同年 10 月审核该方案模型,此时型号已经由 RF-110A 改为 RF-4C。1963 年在 Holloman 基地使用 F-4B(BuNo 145310)对光学和电子侦察系统进行了测试。
麦克唐纳公司在圣路易斯工厂展示 RF-4C 前机身模型
2008-6-7 17: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