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开开水 于 2008-5-21 23:50 发表 
其实呢,咱俩的主要分歧还是发生在这上面。我是针对“道德”大旗的滥用,你是针对个别的事件。一件事大家挥舞“道德”大旗尝到了甜头,遇到另一件事自然会想到再次挥舞“道德”大旗来求得功成。事件本身我不评善恶,还是回到“道德”这把双刃剑,不能滥用。不滥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一次也不要超越法律界限来使用。那么,怎样提高群众的道德标杆呢?那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当然,我也知道这种想法也是很不现实,但是至少我可以用此来约束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行了
有些矛盾啊,你的想法。
如果你想说,拿道德当工具这件事不好,我同意,不过其实那才真的是少数人干的啊,那叫煽动。大部分人所做的叫“规范”,方式是表扬或骂人,只是挥动旗子的力度也许偏大,这很正常,你同意吗?
咱觉得你至少已经同意了道德这个东西是公共的,但咱希望你能想想它是不是扎的很深很彻底?
你不喜欢“公共约束”,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像也只是那种“约束”中比较清淡的一款,说那句话的老先生不就是这方面的大行家?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千丝万缕,但肯定,道德的界限远远大于法律。
最后,为什莫咱觉得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够的,并支持挥动“道德”大旗,砸到谁算谁呢?
举个例子,在公车站,看到有人插队,你觉得应该做点什莫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咱觉得大多数人都会说“小子,别插队,后面去!”而不是耐下心来做一般心交心的教育。
然后呢?我不指望那个人的素质会提高,但下次就得琢磨琢磨,因为他至少知道了插队等于挨骂。
其实呢,他的素质就这样提高了。
咱想说的很简单,就这,别太完美,太理想,这样真的有点不切实际,咱是这莫想的。
另,我对你全无恶意,你说过你发言不为说服谁,我和你不一样,我发言就是为了说服你,目的明确。 |
2008-5-22 20:3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