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我在路上

【新淫荡帮第4楼】哀悼日

3227
回复
6961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公元前506年,杞悼公死,杞隐公即位,但只过了几个月,就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厘公。好景不长,杞厘公死后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杞愍公,在位16年后,于公元前471年又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哀公。《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前445年,杞国终于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亡国,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
2008-5-20 01:16: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杞国君主
商代时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来的有20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可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70年,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被弟弟杀死篡位。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东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逐渐被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被称为“杞子”。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有杞伯每亡的标记,可以证明杞国爵位曾降
2008-5-20 01:16: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杞国国君列表
杞东楼公
杞西楼公
杞题公
杞谋娶公
杞武公 前750年-前704年 在位47年
杞靖公 前703年-前681年 在位23年
杞共公 前680年-前673年 在位8年
杞德公 前672年-前655年 在位18年
杞成公 前654年-前637年 在位18年
杞桓公  姒姑容 前636年-前567年 在位70年
杞孝公  姒丐 前566年-前550年 在位17年
杞文公  姒益姑 前549年-前536年 在位14年
杞平公  姒郁 前535年-前518年 在位18年
杞悼公  姒成  前517年-前506年 在位12年
杞隐公  姒乞 前506年 在位7月
杞厘公  姒遂 前505年-前487年 在位19年
杞愍公  姒维  前486年-前471年 在位16年
杞哀公  姒阏路 前470年-前461年 在位10年
杞出公  姒敕 前460年-前449年 在位12年
杞简公  姒春 前448年-前445年  在位4年
2008-5-20 01:17: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陈国

陈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陈胡公  陈满  
陈申公  陈犀侯
陈相公  陈皋羊
陈孝公  陈突
陈慎公  陈圉戎
陈幽公  陈宁  在位23年
陈厘公  陈孝  在位36年
陈武公  陈灵  在位15年
陈夷公  陈说  在位3年
陈平公  陈燮  在位23年
陈文公  陈圉  前754年~前745年  在位10年
陈桓公  陈鲍  前744年~前707年  在位38年
陈厉公  陈佗  前706年~前700年  在位7年
陈利公  陈跃  前700年  在位5月
陈庄公  陈林  前699年~前693年  在位7年
陈宣公  陈杵臼  前692年~前648年  在位45年
陈穆公  陈款  前647年~前632年  在位16年
陈共公  陈朔  前631年~前614年  在位18年
陈灵公  陈平国  前613年~前599年  在位15年
陈成公  陈午  前598年~前569年  在位30年
陈哀公  妫弱  前568年~前534年  在位35年
陈惠公  陈吴  前533年~前506年  在位28年
陈怀公  陈柳  前505年~前502年  在位4年
陈愍公  陈越  前501年~前479年  在位23年
2008-5-20 01:17: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陈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列国的重要国家之一。其统治区域主要在豫东周口一带,存国时间近千年。现将陈国的历史渊源做一简单考证和介绍。
    陈乃原始部落的名称,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郧”。放郧即帝尧陶唐氏,帝喾是黄帝曾孙。陈部落是黄帝时代大的原始部落之一。与黄帝的姬姓部落互相联姻,是构成黄帝部族两大支系之一。黄帝族起于姬水,即今陕甘之交的岐山一带,陈部落的起源也当在附近。陈部落跟随黄帝部落四处征战,最后统一了黄河流域。陈部落也随着黄帝族东迁于中原肥沃的平原,最后落脚于东夷族属的太昊部落旧地宛丘(即今淮阳)。陈部落东迁后,由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生活。夏商时期,陈部落一直在豫东一带活动,也曾建立小的国家,分别臣属于夏、商。商代晚期,周武王灭商前夕,派大军攻取商纣王的两个属国-靡、陈。周武王的军队集中于陈,打败商纣王的属国军队,夺取了陈地,切断了商朝同淮河流域赢、偃姓诸国的援军,为灭商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8-5-20 01:18: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陈氏陈国
    妫姓陈国的建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商汤封虞遂于陈,如《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是也。”一种说是虞思之后遏父之子妫满,《史记》、《左传》均主此说。但据周武王灭商前曾在陈集会,这陈当系商汤所封有虞氏帝舜之后一虞遂于此,而虞遂的一支嫡裔则封于遂国,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后为齐所灭。另一支裔则封于陈,因亲商,被周武王所灭。而虞遂的一支裔孙遏父,因他曾投靠周国,担任陶正之官。帝舜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也继承这种技术,擅长于制陶,正因遏父给周国立下了大功,周文王便将长女大姬嫁给遏父之子妫满。周武王便另封妫满于陈,以奉舜帝之祀。所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之产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侍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备三恪,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侯。”妫满即陈胡公,是西周所封陈国的第一代国王。
    正因陈胡公封于陈,与原来的陈部落关系密切,故也自认为是黄帝之后。今陈胡公墓在淮阳县柳湖旁,城壕水注啮其址,见有铁锢之,俗称铁墓。陈本侯爵,此称为公,乃春秋通例。
    陈都宛丘在今淮阳县东三里,城为方形,周九里十三丈,高二丈四尺,四门,门皆三重,四门,门皆三重,绕城有土筑外郭一道,即护城堤,高丈许以防水患。《路史·国名纪丁》、《元丰九域州》记载是陈胡公所筑。以后为郑子产修筑,楚惠王又再修建,城临蔡水,周围三十里,汉后修。东汉章和二年为陈国,北魏为陈郡,隋为陈州。
2008-5-20 01:18: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诗经》所载的宛丘,即今平粮台,也叫贮粮台。《淮阳县志》说:“俗呼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林木郁然。在城东八里。”
    宛丘“城东北三十里犹有牺城”,为伏羲氏、神农氏所都。城西北三里许有太昊陵,即伏羲墓,周五顷余,俗呼人主坟。墓周产蓍草,高至数尺,前有石碑,刊“太昊伏羲墓”。墓临蔡水,唐太宗颁诏“禁民刍牧”,宋太祖诏立陵庙。原占地八百七十五亩。太昊陵高二十米,周长一百五十米,陵前有八卦台。城内发现春秋时代的陶片和筒瓦、板瓦及古城墙分土层,都可证明陈城起源于春秋之前,为陈国始筑无疑。
2008-5-20 01:18: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陈国文化遗存
    周口现辖八县二市,大部分为古陈之地。其淳厚民风和尊文重教之习俗,得益于陈国丰厚文化的浸润。目前,在周口市发现的陈国文化遗存并不是很多,现简介如下:
    陈故城。位于今淮阳城关一带,《水经·曾水注》:“沙水又东南陈城北,故陈国也。”今淮阳城北有新蔡河,河水绕城东流向东南,入沙水。新蔡河是沙水(今统称沙颍河)支流之一,《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将沙水支流统称沙水。经实地考察,今淮阳县城即古陈城所在。白眉初《鲁豫晋三省志》载,城为方形,周九里十三丈四尺,四门,门皆三重。王应鹿《诗地理考》:“今陈州城在古陈城内西北隅,陈都在宛丘之侧。”可见陈城大于后世的陈州府城。1980年,省文物研究所对陈城进行试掘,知其始建于春秋时期,最早城墙叠压在最下层,高度在2米以上,夯土筑成,夯层0.1米左右,出土陶片以板瓦、筒瓦居多,筒瓦外饰绳纹,间饰凹弦纹。同时出土的盆、罐、时代也较早。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约4500米。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县城内进行文物勘探时,在中、南部在距现地表10米左右不时发现有春秋早期遗物,如板瓦、筒瓦、建筑遗迹如夯土、房基等。
2008-5-20 01:19: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陈国墓葬。清道光六年,《淮宁县志》载:“陈胡公墓,旧州志谓在东南。”从考古发现来看,1961年12月,淮阳县东南泥河村西北角的一个池塘内发现铜爵一件。次年4月,在同一地点又发现爵、觚、提梁卤、簋、戈等5件铜器和罐、尊、鬲、簋等4件陶器。其中陶鬲、陶罐的形制与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和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早期陶器大致相同,这批器物很可能出自西周时期陈国贵族墓。
    1973年,淮阳县城东南的固堆李出土的西周的铜盘、铜铺各1件,盘为浅腹、双耳,圈足,口饰穷曲纹,圈足饰蝉纹,盘径38.5厘米高8厘米盘内有铭文4行22字:“曹公媵孟姬,母盘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寿用之。”铺为长方形,口外侈,有四矮足,兽首形耳,口足饰穷曲纹,腹饰蟠虺纹,长27.5厘米宽21.5厘米高8.5厘米,盖已佚。器内铭文字数、内容与盘铭大致相同。此盘与铺均为曹公嫁女的陪嫁器,曹国国君之女所嫁应为陈国王族,因而这里可能是陈国贵族的墓葬区。
    1983年,县城东南的大连乡一带被盗春秋时期古墓数百座。文物、公安部门查抄大量春秋时期的铜带钩、青铜剑等文物。自1987年以来,文物部门通过文物勘探,从县城南关南白楼至王店镇大约十几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古墓葬群。时代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到宋,墓葬分上下数层。文物部门配合基建发掘了春秋、战国时代墓葬十余座,皆为小型土坑墓,长在2米左右,随葬器物一般为陶器,个别有铜带钩等。应为陈国墓葬区。现该墓群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与传世文物。1975年秋,河南省商水县朱村出土一批青铜器计有鼎、簋、车马器等,其中鼎已佚,其他皆有铭文。其中“原仲簋”高28.3厘米,宽21.5厘米,通高18厘米,器身分别饰交叠式兽体卷曲纹和变体鸟兽纹。器盖内铸铭文6行28字:“唯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论仲妫嫁媵簋,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据《春秋·庄公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陈大夫,死于公元前667年,为其次女作陪嫁所铸的媵器,应早于此年。这批器物无疑属于春秋初期,其造型,纹饰和风格与洛阳地区所出同类器物相同。传世陈国器物不多,见于著录的有《王仲妫簋》、《陈医鼎》等。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出土的西周《陈侯簋》1件,是陈嫁女于周王的媵器,浅腹,方座,双耳有珥,通高25厘米,口径22厘米,器身分别饰龙纹、变形兽面纹,器内有铭文3行13字:“陈侯作王妫媵簋,其万年永宝用。”
    在陈国故地内,除陈城外,还发现西周、春秋、战国文化遗址60余处。
2008-5-20 01:19: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蓟国

今北京做最早形成的国家之一。殷商时期自然形成的小国,或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建。西周时。成为周国的封国。《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褒封“帝尧之后于蓟”。蓟国都于蓟城,在今北京市区西南广安门一带,约公元前7世纪为燕国所并。
2008-5-20 01:20: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秦朝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在历代秦国的国王蚕食其它诸侯国之上,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用。

       秦朝急征暴虐,导致速亡。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前207~前202年)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得到控制,统一了国家,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2008-5-20 01:21: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秦灭六国年表
秦王政15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秦王政17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在此之前坑杀赵国40万军队),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秦王政18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秦王政19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20年(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21年(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25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秦王政26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2008-5-20 01:21: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 221年,秦王赢政(前246~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即始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三世皇帝。他认为帝王死后以其行为为谥的制度,是“子议父,臣议君”,有损于帝王的尊严,所以宣布取消。他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周代以来建藩建国的封建制度,与皇权专制和统一国家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加以改变。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这说明秦始皇认为废分封行郡县是消除各地兵争所必须的。
2008-5-20 01:21: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县,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令、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县以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有长。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2008-5-20 01:22: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早在秦献公十年(前 375年),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后来商鞅规定,不论男女,出生后都要列名户籍,死后除名;还"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秦律载明迁徙者当谒吏转移户籍,叫做"更籍"。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做"书年"。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力役的依据。始皇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见爵制)。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
2008-5-20 01:22:23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