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春秋时期华夏和荆楚的关系
春秋时期华夏和荆楚的大事如下:
1、公元前1024年,南蛮楚国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
2、公元前704年,楚王熊通自称楚成王,向周朝进贡的同时,表示了与华夏的分庭抗争
3、公元前689年,楚迁都郢都,标志强大的楚政权建立。期间,楚国先后几次发动对中原的侵扰战争,占领大片土地
4、公元前679年,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中原各国抗楚的领袖,此后,第一次大规模华楚战争爆发!最终,齐桓公为首的华夏八国盟军战胜楚国,订立召陵之盟。
5、齐桓公死后,楚国继续向中原侵略,逐渐占到优势。此后,宋襄公号令华夏抵抗楚国入侵,充当中原抗楚的盟主。公元前638年,第二次华楚爆发,在泓水战役中,楚军击溃宋军,襄公牺牲,楚国对华夏取得全面优势。
6、随着晋国的强大,晋文公为华夏抗楚的盟主。公元前633年,楚国围攻宋国首都商丘,第三次华楚战争爆发,在城濮战役中,晋国胜利,阻挡了楚国侵略中原的步伐。
7、城濮战役后,楚国向东发展,先后将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基本统一长江流域,南北对抗的局面更加明显。
8、公元前597年,第四次华楚战争爆发,楚国在泌战胜晋国,进而围攻宋,并向周天子耀武扬威,华夏诸国无力抗争,中原惨遭蹂躏。
9、公元前579年,宋国发起,晋与楚会盟,表示减少战争,缓解了华楚矛盾。
10、公元前575年,晋军联合齐、鲁、卫、秦,在郑地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击败楚军。
以上为春秋时期的华楚关系,可以看出,楚国在大部分时间内占据优势,而华夏各国只能抗楚,而不能伤其根本,楚国疆域越发扩大。齐、宋、晋先后充当中原各国的盟主。 |
2008-5-20 00:5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