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摄氏0度

[原创]朝鲜战争我们赢了吗?------欢迎讨论

78
回复
4479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认为朝鲜战争使台湾人免受生灵涂炭,是一个万幸
2008-8-17 22:38: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armee11111 于 2008-8-17 23:34 发表


你所说的书我确实没看过,我的资料来源和你不太一样,看来是有出入


那你应该看看,沈先生是国内研究中苏关系最权威也最有发言权的学者
2008-8-17 22:50:15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ilmctz 于 2008-8-17 23:50 发表


那你应该看看,沈先生是国内研究中苏关系最权威也最有发言权的学者


可我看的是克格勃的解密档案,也有一定根据,而且还有事实依据
2008-8-18 01:34: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ilmctz 于 2008-8-17 21:33 发表


那你估计弄错了,真正权威的资料来自于美国国防部所做的数据统计,美国国防部在战后曾经做过一系列的资料收集,也包括老兵访谈,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曾经有过收集,也有过出版,这是我知道的最权威的 ...
其实没有谁弄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威,就像没有绝对的正确一样。最好不要以某一机构或某一本书为指南,尽量多的参考其它资料,再加以分析,这样比较妥当,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

至于韩战,我比较倾向lz的数据,分析和结论,不过我也无法证明他一定对,毕竟我没有去朝鲜数过尸体......
2008-8-18 01:47: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armee11111 于 2008-8-18 02:34 发表


可我看的是克格勃的解密档案,也有一定根据,而且还有事实依据


KGB档案?俄国解密档案只有在90年代的时候解密过一次,当时很多国家的研究学者以社会科学研究的名义跑到俄国去买,去复印,中国的就是沈志华教授跟中国社会科学院商量之后,利用中国社科院的名义到俄罗斯去买的。之后不久,这批档案就又封存了。这批材料有出版,不过仅限于省级图书馆可以直接购买。另外,这批档案跟当年在天津整理的北洋政府的档案一样,需要整理才能使用。
2008-8-18 08:57: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bjzlei 于 2008-8-18 02:47 发表
其实没有谁弄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威,就像没有绝对的正确一样。最好不要以某一机构或某一本书为指南,尽量多的参考其它资料,再加以分析,这样比较妥当,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

至于韩战,我比较倾向lz的数据 ...


我说的那套就是最权威的资料,因为他是美国军方统计的,用于作战研究的。而中国出版韩战的书,美方材料依靠的就是这套书的材料。

网上的数据我不信任,因为有原因,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韩战的帖子(具体论坛我不记得了),引用了某位军事人员的回忆访谈,刚好手头上有原书,竟然发现这位网络上的朋友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把书上的资料给贴错了,我也不知道他是有意的还是转载的。

另外多说一句,其实很多所谓的网络精品文章,不过就是把一本或者某两本权威的书给翻译了一下而已,有这个功夫,为什么不去看原书呢?网络的很多文章,也包括国内的一些相对不错的军刊,实际上做的都是剪刀加浆糊的工作,当然不同点可能多了点翻译,如果是在国内,限于环境,无法接触到原书,算是遗憾,既然到了国外,为什么不多看点原书,省得反刍(更何况有些还有倾向)这一过程了呢。
2008-8-18 09:07: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ilmctz 于 2008-8-18 10:07 发表


我说的那套就是最权威的资料,因为他是美国军方统计的,用于作战研究的。而中国出版韩战的书,美方材料依靠的就是这套书的材料。

网上的数据我不信任,因为有原因,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韩战的帖子(具体论坛我不记得了),引用了某位 ...
你有你的"圣经",我没有,你以一套资料为准,我喜欢更多的资料。这个是咱俩的区别,各有各的道理,也不用统一了......
没人说网上的对,也没人说书上的不对,我只是说网上的不能迷信,书上的同样不能迷信,多看一些,最好看各个国家的。而且说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2008-8-18 12:46: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没有网上能看到的原文资料。。先让我看看。。。
2008-8-18 13:28: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时候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和人道的角度来考虑当时的问题,对于新生的政权,当时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恐怕也没有办法。对于美国可能是输赢的问题,而对于中国,一旦美国拿下朝鲜,中国可能就是生死的问题,当时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与其在国内打,不如在国外打。有人说美国当时没有进攻中国的打算,我想可能是这样,但是当他拿下朝鲜后,天知道他会不会有这个想法。
2008-8-18 14:43:25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上面说权威的,请提供资料给大家共享一下嘛
2008-8-18 15:25: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zlacrobat 于 2008-8-18 15:43 发表
有时候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和人道的角度来考虑当时的问题,对于新生的政权,当时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恐怕也没有办法。对于美国可能是输赢的问题,而对于中国,一旦美国拿下朝鲜,中国可能就是生死的问题,当时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与 ...



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2008-8-18 16:39: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bjzlei 于 2008-8-18 13:46 发表
你有你的"圣经",我没有,你以一套资料为准,我喜欢更多的资料。这个是咱俩的区别,各有各的道理,也不用统一了......
没人说网上的对,也没人说书上的不对,我只是说网上的不能迷信,书上的同样不能迷信,多看一些,最好看各个国家的。 ...


晕倒,难道我说话说的不明白?我要说的就是,这个就是美国的官方公布死亡人数,而且关于美国战士伤亡人数的出处的书的数据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这套书,无论是寇斯还是阿帕曼他们所写的,这个就跟中国官方公布伤亡人数一个样子,难道韩战死亡人数真的要靠点纪念碑?晕死了。

另外,韩战我看得资料绝对不比你少,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因为我过去某个时间段很关心这场战役, 之所以关心是因为我亲人就参加的战役,所以当时搜了不少的材料,我跟你的区别不在于捧着几部材料,而是出处的问题,数据必须得有出处,没有出处的东西,我不相信,即使有出处,我也得看他的权威性如何,这个才是区别
2008-8-18 20:36: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zlacrobat 于 2008-8-18 15:43 发表
有时候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和人道的角度来考虑当时的问题,对于新生的政权,当时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恐怕也没有办法。对于美国可能是输赢的问题,而对于中国,一旦美国拿下朝鲜,中国可能就是生死的问题,当时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与 ...


麦克阿瑟当时已经叫嚣着要打中国了,其实说到底还是战略缓冲带的问题。
2008-8-18 20:38: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tianyufr 于 2008-8-18 16:25 发表
上面说权威的,请提供资料给大家共享一下嘛


我所有的书都在国内,包括一些现在已经算不上什么的军内的作战总结,韩战由于是中国第一次真正面对现代化部队,所以军事总结很多,不过大部分都没什么所谓的内部价值了,一些部队图书馆都是论斤卖的。现在手头上有的就是才买的几本关于美国内战的书,所以我才说我不敢提供数据,那玩意毕竟光凭印象不行。
现在在欧洲了,当然看的要是二战(rf4rf) ,资料那么多,而且毕竟二战才更有价值,也更有趣,虽然我一直喜欢古战。
2008-8-18 20:46: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对了,US Naval Institute出的一本CHOSIN(长津)战役的看上去不错,感兴趣的不妨看看
2008-8-18 20:49:3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