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同胞须知*新』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
四、近代中法民间交往
[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支持]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长期受奴役
的处境始终表示同情,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给予支
持。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英侵略者洗劫焚毁了圆明园。这种野蛮无耻
的行径同样遭到法国进步人士的愤怒谴责。法国文学家雨果在圆明园罹劫第
二年给联军的一位军官写了一封抗议信,信中写道:“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
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两个
胜利者瓜分赃款的条件下,圆明园就大规模遭了蹂躏。
..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
要提出抗议(所以我感谢你给我抗议的机会),为什么要抗议呢?因为治人
者所犯的罪恶是与治于人者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做强盗,但人民是永不做
强盗的。”
雨果在控诉英、法统治者的强盗行径的同时,又倾吐出中法人民之间的
友好感情,证明每一个正直的法国人是十分珍惜中法人民之间的友谊的。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革命党于 1907 年在镇南发动起义,在这次起义中
有一位法国退职炮兵上尉狄氏跟随孙中山到达起义现场,并负责指挥起义炮
兵作战。起义发生后,在越南的法文报纸对此作了客观报道,而且据报上所
载,当地法国官兵对革命党人是怀有同情感的。如 12 月 6 日法文东京独立新
闻载:“该处居民曾目击驻同登法国军务官兼义勇团司令陶菲于 2 日率马队
视察镇南关时,革命党对之行礼示敬,当革命党首领在同登休息及进食之际,
各人皆与法国武官交换名刺,极为亲善..”。
在抗日战争期间,法国人民一贯支持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当
时任驻法大使的顾维钧曾说:法国“普通老百姓都倾向中国一边,认为日本
是侵略者。”他还举例,大使馆收到许多法国素不相识的老百姓的来信以及
捐赠。有一位法国姑娘将她男朋友给她的订婚戒指送到中国大使馆,她说自
己是个穷姑娘,但由于十分同情中国,想把这个戒指捐赠给中国。这些例子
清楚地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支持中国抗战的普遍感情。
[华工在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法经商做工的华人为数不多。1878
年 2 月谢大铭随曾纪泽抵法,后侨居法国。以贩卖古玩为业。1900 年巴黎举
办大型博览会,他回上海带 10 多位中国年轻人到法,在博览会开办茶馆。博
览会结束后,这些充当仆役的青年大多回国,唯有一名广东人和一名浙江湖
州人留法。1903 年驻法公使孙宝琦抵法,随同中有张静江、李石曾等。他俩
后留住法国。张静江先在马德莱娜大教堂前设古玩商店,后又在意大利林荫
大道开茶馆。张静江的夫人姚蕙女士还办了《世界杂志》。李石曾在法主要
是求学,学农业和生物,并创办宣传革新的《新世纪》杂志,但他也从事实
业,在巴黎近郊哥伦布村创设了豆腐公司,有 30 多名中国工人在此做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等参战国劳力匮乏,企望从中国招募劳
工赴欧。1916 年初,法国派遣武官陶履德来华,和北洋政府商议招工之事。
几经磋商以后,北洋政府和法国于 1916 年 5 月 14 日正式签订招工合同,并
由买办官僚梁士饴组织惠民公司,办理招工不久,英国也来华招工。法英所
招华工,多数赴法国,由此形成了中国向法国移民的高潮。
法国和英国招往法国的华工总数为 146,925 人。大多来自直隶、山东、
江苏。法国招雇的华工,在法国沿海、内地和前线都能见到他们的踪迹。英
国所招华工主要分布在英国远征军所驻地区,其中包括后勤地区(从勒阿弗
尔到敦刻尔克的各个海口)和作战地区(从甘勃莱到易卜列之间的所有战
场),他们从事的劳动都和军事有关。有一技之长的,如以前做过铁匠、木
匠、油漆匠、机械匠等,被派往兵工厂、机械厂、坦克厂、飞机厂等作工。
没有什么技术的,分配去做搬运军用物资、修路、挖战壕等重活。这些华工
努力工作,为法国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此,1918 年北洋政府华侨工事局在调
查报告中作出了明确的肯定,认为华工在法“名誉颇佳,成绩可睹。”
然而,华工在法的境遇却并不佳。他们在法国是受军事管制的,由法国
陆军部殖民地军队局和驻法英军司令部管辖,华工组成为军事性连队,为英
军服务的华工甚至和部队一样,受到严格的军事纪律约束。华工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以上,住木屋和帐篷。工资、伙食费、衣服也常遭工厂主的克扣。许
多人死于战乱。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华工常常奋起抗争,用罢工、暴动、
抵制等手段反对压迫。从 1916~1918 年有案可稽的华工斗争就有 31 起之多。
华工在法虽然行动极不自由,生活状况悲惨,但和当地的一般法国人却
相处融洽。即使管理华工的法国人,也有同情华工的。据《时事新报》1920
年 12 月 26 日介绍,在敦刻尔克的华工“与此地法国人没有甚么恶感,名誉
也还好。并且他们有一个总办(法国人),待他们极好,凡华工与法国人有
甚么交涉发生,他总说公道话,还帮他们抱不平。”有人对南方小镇坎布德
那克华工的调查中,也看到那里的翻译和医生对华工不错,“日与华工嘻笑,
无欺虐处。”当时在法国,有许多华工和法国女子通婚,生儿育女。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合同期满的华工陆续回国,也有许多华工继
续留法。要获得工作自由的华工需先交法国陆军部 1000 法郎的赎金,取消合
同,再由领事交保。一些没有积蓄的华工则纷纷私自逃离工队,隐踪匿迹,
流落各地。据 1928 年有人统计,留法的华工有 2100 多人。1929 年,世界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很多人失业,有一部分华工回国。一些华工在 1936
年前往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投入反法西斯战斗,二次大战期间,有些华
工流散荷兰和法属马达加斯加等地谋生。
[留法勤工俭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 1919 至 1920 年间,出现了
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高潮,形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早在清朝末年,留学国外,渐成“热门”。但出国留学生活费用昂贵,
只有少数官费生和富家子弟能享受留学机会。要扩大留学范围就必须提倡俭
学,为推动中国学生留学,曾经留学法国的一些人士,如李石曾、吴稚晖、
汪精卫、张继、张静江、褚民谊、齐竺山等人于 1912 年 2 月在北京发起成立
留法俭学会。其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对这项事业也给予积极支持。著
名革命活动家吴玉章等人还在四川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留法学会建立后,
又设立留法预备学校。留法俭学会从成立到 1913 年 6 月,先后组织两批共
80 人赴法留学,准备留学者 40 人。1913 年秋,袁世凯上台后,对革命进行
镇压,革命派蔡元培、吴玉章等被迫流亡国外,留法俭学会随即停止活动。
李石曾在巴黎近郊开办豆腐作坊,一次大战前去作坊工作的华工已达 30
多人。这些华工读书不多,又不通法文,缺乏工艺知识,因此极需教育。李
石曾提出在华工中实行“以工兼学”的方法,日间作工,晚上授课,或从事
数年工作后,有了积蓄,再脱产学习。当时在法国地浃泊的人造丝厂,有 48
名华工,也试行了“以工兼学”的方法,此法受到华工们的欢迎,于是 1915
年 6 月华工李广安、张秀波、齐云卿等人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的
支持下,“按实定名”,建立勤工俭学会,提出了“勤于工作,俭以求学”
的宗旨,把工作和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1916 年华法教育会成立,对赴法勤工俭学起了推动作用。随着中法文化
教育交流的日益密切,中法两国热衷于促进中法关系发展的人士经过酝酿,
在 1916 年 6 月 22 日在巴黎正式召开成立大会,华法教育会的会长是法人欧
乐教授(今译奥拉尔,法国革命史专家)和蔡元培。华法教育会是促进中法
两国在文化教育以及经济诸方面全面交流的民间团体。根据会纲,它的宗旨
在于“发展中法两国之交通,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
知识、经济之发展。”华法教育会成立后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组织华工教育,
以及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它于 1916 年 4 月在巴黎创办了第一所华工学
校,并着手在中国国内动员青年学生来法。鉴于华工勤工俭学收到良好的效
果,蔡元培等人提出借用华工“以工兼学”,代之以青年学生来法作工,工
余时间,用工资收入,作留学费用。
1916 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年底,蔡元培、吴玉章等由巴黎返回北京。
1917 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并在北京、保定等
地设立了三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全国很快有大批青年学生申请赴法。
这时毛泽东、蔡和森在湖南,吴玉章在四川进行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使这
两个省成为赴法留学人数最多的省份。1919 年 3 月 17 日,由华法教育会和
勤工俭学会组织的第一批勤工俭学学生离沪赴法。到 1920 年底止,共有留法
学生 1600 多名。这些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一些人学到
了欧洲的先进科学和民主精神;更有一些人进一步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为我们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领导人物,其中有周恩来、赵世炎、蔡
和森、王若飞、陈延年、邓小平、李立三、陈毅、李富春、聂荣臻、蔡畅、
向警予、李维汉等。
1921 年,留法勤工俭学遭到波折,法国战后出现经济危机,工厂倒闭,
失业增加。中国勤工俭学生就业困难,生计难于维持,而这时由李石曾、李
圣章等人把持的华法教育会竟于 1921 年 1 月 16 日宣布脱离和勤工俭学生的
经济关系。这对留法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留法勤工俭学生奋起
斗争,2 月 28 日,他们去中国驻法使馆,请愿示威。法国政府迫于社会舆论
压力,成立“少年监护委员会”,向法国和中国各界人士募集捐款,维持经
济困难的留法学生的生活。1921 年 6 月,北洋政府向法国借款,用于扩大内
战,留法勤工俭学生在 6 月和 8 月两次召开大会,表示抗议。于是法国政府
在 9 月停发留法学生的维持费。在困境中,留法学生在 9 月占领了华法教育
会以勤工俭学名义而筹款建造的里昂中法大学,遭到法国政府镇压,许多学
生遭监禁,随后被押送回国,其中有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人。
[法国前总理班乐卫一行访华]1920 年,法国前总理班乐卫来华接受北京
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班乐卫此次来访,属于民间学术交流,因此引起我国学
术界的重视。《东方杂志》载专文指出:“吾人欢迎班氏,并非欢迎前任总
理之班氏,乃欢迎大数学家之班氏。北大创授与博士之例,实足以代表吾全
体学界倾向学问之热忱。”
班乐卫一行五人,他的随员有法国文学家博纳尔,巴黎大学经济教授马
丹、铁路工程师纳达尔以及班乐卫的同行、数学博士鲍瑞尔。他们在 6 月 22
日抵达北京,8 月 31 日,北京大学举行授与班乐卫名誉科学博士的典礼,北
大校长蔡元培致开幕词。班乐卫致答词,他表示“希望中法两国学术界建立
和扩大联系”。还答应回国后寄三篇科学论文给中国,一篇关于科学和哲学
的一般原理,一篇关于天文学,一篇关于航空学。
班乐卫一行还受到当时中国总统府、交通部、议会的接待,并访问了天
津、上海。在上海他参观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参观后表示,希望法国
能对该厂的事业有所贡献,并提议商务印书馆今后也可多编辑一些法文书
籍。班乐卫一行 9 月 11 日由上海返法。班乐卫的访华对促进中法之间的交流
和友谊起了良好的作用。
第三节 中法关系的新阶段
一、中法关系一度冷漠
[新中国初期法国的反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法国政府拒不
承认新中国的建立,中法关系一度恶化。当时,影响中法关系改善的原因主
要是:
第一,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伤元气,它的胜
利曾经依靠了美国的军事力量。之后,法国在经济上又依赖美国的支援,这
种特殊的环境使得法国只听从美国的指挥。在外交上,也唯美国马首是瞻,
追随美国实行反共反华政策。
第二,侵越反华。法国正在加紧侵略印度支那,直接威胁我国南部边陲。
自 1949 年底起,法国侵越陆空部队不断侵扰我国边境,扫射轰炸中国军民,
造成我国人员伤亡。
第三,实行亲蒋介石政策。用物资支援中越边境的国民党武装,收容逃
入越南境内的残匪部队,并把他们送交蒋介石。在朝鲜战场,派出一营兵力
帮助美国进行侵略战争。在联合国中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中法人民的友情]与法国政府敌视新中国的政策相反,法国共产党和进
步人士却怀着深厚的感情同情并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新中国建立不久,1950 年 1 月 12 日,法国总工会机关报《工人生活》
就在巴黎举办了中法联谊晚会,赞扬中国共产党及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
胜利地获得了民主和民族独立。会后还放映了中国纪录片《民主东北》。
1951 年 11 月,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皮佑、邦特、加香、戈特、德香布兰
代表法国共产党和进步共和联盟的议会党团向国民议会提出一项议案,要求
法国政府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外,他们还提出另一项
议案,要求法国政府由法国驻联合国代表提出接纳人民中国加入联合国组织
的要求。
1952 年 5 月 15 日,法国友好人士发起成立了民间团体法中友好协会。
成立大会由法兰西银行名誉董事拉贝里耶主持,参加大会的有法国艺术家、
作家、科学家和各工会代表 100 多人。法中友好协会的宗旨是:加强并且发
展法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成立大会选举德莱希教授
为主席,并且打电报向毛主席致敬。1954 年 9 月,法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应邀
访问了我国。
1952 年 4 月,参加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的一些代表到中国参观访问,其
中有法国总工会书记勒布朗。紧接着,为了参加中国纪念世界四大名人(阿
维森纳、达·芬奇、雨果、果戈里)活动,法国和平理事会主席法奇和作家、
诗人鲁瓦夫妇经布拉格于 4 月 28 日抵达北京。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
华访问的法国知名人士。法奇等在华访问期间,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巨大变
化,法奇兴奋地表示:“我对中国人民怀有一种深深信任的感情。中国人民
已实现了全国的大团结..我深深体会到你们新民主主义政治的优越性。”
1952 年 9 月 29 日,法国青年代表团来访,这是第一个访问新中国的法
国团体。青年代表团由法国共和青年联盟、法国女青年联盟、英勇少年联盟、
运动与体育劳动联合会、巴黎区建筑工会联合会等组织的代表组成,团长是
法国共和青年联盟全国委员会书记芬贝·谢尔培。
1952 年 3 月 2 日,巴黎文艺复兴图书馆举办了为期二周的“新中国展览
会”,展出了中国的珍贵文献、艺术品、儿童图书、书籍、标语画、邮票、
照片以及两年来访问过人民中国的法国进步记者和作家的著作。
上面这些活动都充分表明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感情,曾经担任
过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法国人让·莫里斯·埃尔曼,在 1957 年的文章
中,高度赞扬了中法人民的友好情谊,他说:“在我国,没有人对中国有仇
恨心。中国人到了法国,同不同职业、地位的法国人,甚至同与进步思想毫
不相干的人相遇,都可以发现这一点。”“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个事实。..
这朵友谊的花是任何地方吹来的狂风也阻止不了它向着和平的阳光开得更绚
烂的。”
[向中国靠近]在法国人民的推动下,再加上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使法国
政府不能再无视新中国的客观存在。所以,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法国政府逐
渐向新中国靠近。
最初的接触从贸易始。1952 年 8 月 9 日,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进出口
公司代表和法国代表杜孟在柏林签订了第一个中法易货合同。中国将向法国
输出丝、茶、肠衣、蛋品和桐油等,法国则向中国输出铁、钢、金属、化学
品、医药品等,总贸易额为 100 万英镑。1953 年 5 月,法国工商业贸易代表
团到北京和中国商谈扩大贸易事宜,并在同年 6 月 5 日和中国进出口公司签
订了《关于易货贸易的协定》,协定为期近一年,根据协定,在协定有效期
内,双方努力争取达到各出口金额 1000 万英镑。贸易额大大增加了。
从 1954 年下半年起,中法各方面交往日趋频繁,民间交往也更为密切。
出现这种明显的变化,是与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因为 1954 年法
国在越南奠边府战役中失败后,被迫停止了侵越战争,使中法关系少了一个
障碍;同年,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对法国不无
触动。
1954 年 12 月 3 日至 12 日,我国妇女代表团应以布吕纳·德拉马尔夫人
为首的法国接待委员会的邀请,对法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这是新中国
第一个访法的代表团。在法期间,她们受到法国各阶层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接
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法国从 1955 年起,和中国有了最初的政治接触。1955 年 7 月 26 日,法
国外长比内在参议院谈及和中国建交问题,这是政府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谈
及这一问题。比内说:法国政府“研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问题已有很
长时间,事实上已有好几年了。”但同时比内又表示:“在目前的现实情况
下,法国政府不打算匆忙改变政治现状”。
1955 年 9 月 21 日,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法国 4 名参议员埃德蒙·密
歇勒、利奥·阿蒙、雷纳·昂雅贝尔、贝尔纳·萧雪瓦到中国访问,周恩来
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陈叔通先后会见法国参议员,
这是我国领导人首次会见法国政界人士。
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法双方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55 年 4 月,
中国首次参加由法国举办的里昂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展出 10 天中吸引观众达
87 万多人。 1956 年 5 月,我国又首次参加巴黎博览会,法国科蒂总统参观
了中国馆。观众也达 80 万之多。展览会期间,一些法国工商业界和银行界的
头面人物和中国展览团进行接触,或从事贸易商谈。巴黎各大报纸对中国馆
都给予好评。
文化上,1955 年 10 月,应中国对外协会的邀请法国著名作家萨特等到
中国访问,受到陈毅副总理的接见。萨特先后访问了抚顺和北京,在 45 天里,
他亲眼目睹了中国的惊人变化,写了《我对新中国的观感》一文,赞扬了中
国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建设景象。1956 年 10 月,中国首次举办法国电影周,
这也是我国举办的第一次西方国家的电影周,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
哈尔滨、武汉、广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放映了法国故事片《勇士的
奇遇》(原名《马兰花·方方》)、《没有留下地址》和《禁止的游戏》。
1957 年 8 月,中法还合作拍摄了儿童故事片《风筝》。
中法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加强为中法外交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基
础。 |
2006-10-31 10:2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