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zfgzd

『同胞须知-新』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

712
回复
10989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merci,ding

------------------------
No74383sungang8327 vbmenu_register("postmenu_5635407", true);  精灵王
2006-10-27 09:46: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好个贴子,给大家敲警钟啊


--------------------------------
No21596cartoon vbmenu_register("postmenu_5683864", true);  
骑士
2006-10-27 09:47: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好贴,小心使得万年船!


---------------------------------
No42824leeoscar vbmenu_register("postmenu_5687934", true);  
精灵王
2006-10-27 09:47: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大家小心啊

-----------------------
No33796巴黎天空 vbmenu_register("postmenu_5691323", true);  天使
2006-10-27 09:48: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原贴第二十四页的336楼转完。

天天在努力
2006-10-27 09:49: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第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
第一节 二次大战的爆发和第三共和国的覆灭
一、“奇怪战争”期间的法国
〔“奇怪的战争”〕法国宣战后,总理达拉第即发布《致国民号召书》,
号召人民“奋起反抗”,“履行诺言”,“为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自由而斗争”。
事实上,法国却宣而不战。从 1939 9 8 日到 1940 5 10 日德军
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止,西线并没有象样的军事活动。西方报纸几乎天天报
道“西线无战事”的消息。对于这种奇特的军事局面,当时法国人称之为“奇
怪的战争”。
在这段时期里,法国在军事上公然违背对波兰的保证,在德军大举进攻
波兰后二天,才迟迟宣战。宣战后六天,9 89 日,法国才出动一些先头
部队渗入德国领土,同前沿德军有所接触。但深入德国领土不过 18 公里。9
12 日,法军指挥部又发出停止进攻的密令。10 16 日,德军首次出击,
法军随即撤回到原来阵地,连象征性的进攻也停止了。英、法军队静守在马
其诺防线钢筋水泥工事后面,警戒的哨兵面对德军阵地,眼看他们装卸辎重
枪炮、挖工事,也丝毫不去打扰他们,守兵既不进行军事训练,又不挖战壕,
而是躲在工事里听音乐、下棋、写家信或情书。同时,法国还特别害怕德国
的空中优势,从战争一开始就要求英国空军不去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生怕
引起德国报复性的打击。偶而起飞,也只投下成吨的传单。这种军事史上的
咄咄怪事,解除了德国的后顾之忧。助长了德军的反动气焰。
但是,在海上却有比较激烈的争夺。英法海军从海上对德国进行封锁,
德国则发展潜艇战术,以有限的力量突破英法的封锁。法国为切断德国的铁
矿和石油供应线,企图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开辟一个战场,通过挪威、瑞典、
芬兰攻击德国的后侧。早在苏芬战争期间,法国就打着“援助芬兰”的旗号,
准备派遣远征军团 5 万人,并企图轰炸苏联的巴库和巴统,以达到压德反苏
的目的。1940 4 月,法、英联盟军在挪威与德国开始争夺战。1013 日,
英军在纳尔维克展开海战。12 日,法远征军在挪威登陆,一度攻占纳尔维克。
6 月初,因法国形势危急而被迫撤退。
〔外交上的孤立和国内危机〕“奇怪战争”期间,法国在外交上处于孤
立地位。法国盟国波兰,在希特勒打击下,三星期内即遭覆亡。“小协约国”
罗、捷、南实际上已经瓦解,法国同他们的盟国关系也早已破灭。1939 8
月苏德条约的签订,使法苏互助条约宣告废除,法国直接受到德国进攻的威
胁。法国的北邻比利时,名义上是“中立国”,实际上对法国心有戒备。为
避免德军的进攻,迟迟不向英法提出军事援助,不让盟军事先进驻比境。英
国虽然与法国早结军事同盟,可是却松散无力。英法对德宣战后,既无共同
的作战参谋部,又无统一的作战计划。只是到 11 月中旬,才设立一个协调委
员会,共同的作战计划直到 1940 3 月才最后确定下来。美国对欧洲事务仍
坚持孤立主义政策,法国很难指望得到美国的援助。
在国内,政治矛盾不断加深。9 1 日,政府宣布国内处于“军事状态”,
禁止集会、示威,报刊、广播受到严格检查。内政部加强了国内治安和警戒
活动,内政部长宣称:“我们必须结束软弱状态,清洗是必要的”。法国政
府以法共“反战”为由,查封了《人道报》、《晚报》。9 26 日,解散了
共产党。不久,把共产党议员驱逐出议会,交付法庭,判处长期监禁,从而
削弱了民族团结和抵抗法西斯德国的力量。
11 30 日、12 2 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关于在战争时期授予政府
全权的法律草案。然而,政府内部仍然矛盾重重。1940 年初,环绕着挪威的
军事行动、芬兰事件,达拉第政府受到议会反对派的猛烈攻击。3 19 日,
众议院召开秘密会议,谴责达拉第政府在反德战争中“软弱无能”,要求推
翻或大规模改组内阁,要求反对苏联、反对共产主义。20 日,达拉第内阁向
总统勒布伦提出辞职。21 日,总统与两院议长商议后,叫雷诺组阁。雷诺宣
称自己是“战争内阁”。27 日,雷诺访问伦敦,与英国签订了两国“绝不单
独谈判或缔结任何停战和平条约”的宣言,表示和英国联盟抗德直到最后胜
利的决心。
二、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和法国的溃败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1940 5 10 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
“奇怪战争”被迫中止。在德军发动全面攻势以前,法德双方的军力对比不
相上下,都集结了几乎相等的约 200 万兵力:德国 157 个第一线的师中,有
135 个师在西线。而英法盟军方面,有 96 个法国师、10 个英国师、加上 22
个比利时师、9 个荷兰师,盟国还略占优势。法国与盟军一起,有可能利用
战机,变被动为主动,转入进攻的局面。可是,他们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攻
势,把主要兵力部署在战略上的次要地区。在面对瑞士、莱茵河以及马其诺
防线一带,驻有 32 个师和相当于 10 要塞师的兵力。他们视“马其诺”为固
若金汤的防线。往北,则是森林绵亘、峰峦峻峭的阿登山脉,他们认为德军
的现代化坦克无法通过。他们视宽阔的马斯河为“天然的防线”,认为只要
依靠它,就万无一失。因此,在阿登——马斯这道屏障后面,防守薄弱,装
备不足。在中部 95 英里长的防线上,只驻有第二、第九 2 个军的 16 个步兵
师和骑兵师,其中有 4 个是 B 级师;2 个师不配备 25mm 的反坦克炮。第二军
只有三个坦克营,第九军只拥有 20 架歼击机。然而,德军在同一防区却拥有
13 个坦克师,300 架中型轰炸机、200 架俯冲轰炸机和 200 架歼击机。在法
比交界的旷野,法国统帅部认为是德军进攻的战略重点,驻有第一集团军的
39 个师,其中 3 个摩托师,3 个轻机械化师。英军也保持 23 个师预备队和 3
个装甲师,只待比利时国王邀请,即可深入比、荷境内作战。当然,法国统
帅部也并不是完全否认德军经过阿登进攻的可能性,但他们认为那只是德军
在比利时被打败后,才有可能这样做。法军的战略就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上的。
5 10 日,德军向荷、比、卢发动突然袭击,英法盟军根据甘末林制定
的“D”计划,向比利时推进阻拦德军。德军一边在北佯攻,一边调兵向马斯
—阿登一线推进。当时,法军的侦察机也注意到德军坦克在阿登一带移动的
情况,第九集团军的一个师长奥热罗也注意到了德军在马斯、色当的机械化
部队的调动。可是,法军司令部对德国军队的意图还是捉摸不清,仍然认为:
这是“德军另一攻势的次要方面,主要的攻势继续在比利时展开。”然而,
德军的坦克师却出其不意地翻越了阿登山,突破色当防线。14 日,色当陷落。
当法军接到反击的命令,德军的坦克已经迅速向法国北部推进。16 日,德军
越过瓦兹河,向圣康坦至亚眠方向发起攻势。拉昂被占,巴黎受到直接威胁。
这时,戴高乐指挥的第四装甲师在蒙特康纳进行有力反击,中止了德军在 30
公里内的攻势,俘敌 120 人。可是,戴高乐得不到友军的配合,只得孤军奋
战。之后,德军再没有受到大的阻击,向西疾行,直奔英吉利海峡。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 5 20 日,德军装甲师向阿腊斯加莱袋形地
带推进。5 28 日,比利时无条件投降。英法盟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三角地
带。在这个不到 50 公里的狭窄地域,德军在数量上,特别是坦克和飞机的数
量上占绝对优势。5 26 日—6 4 日,英军执行“发电机”计划,实行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33.8 万多盟军(英军 20 万、法军 13 万)撤到英伦三岛。
4 万多法军遗弃海边,被德军俘虏。剩下的北路法军被迫向南实行了“一次
灾难性撤退”。
[“法兰西战役”的溃败]正当大军压境的严重关头,法国统治集团惊恐
异常。雷诺于 5 19 日委任贝当、魏刚分别任副总理和总司令。又借口领导
战事不力,撤了甘末林的总司令职务。魏刚接任后,加强了法境的防御,修
筑了长达 270 多公里的“魏刚防线”,同马其诺的临时防线相接。魏刚还从
东部、东南部抽调兵力充实此线,企图以 65 个师(近 150 万人)的兵力对抗
德军的进攻。
针对法军的弱点,德军集结了 124 个师的兵力、编组成 BAC 三个集
团军,从沿海、中央、东方三个区域发动攻势。6 5 日,德军在进占敦刻
尔克后,即转锋南下,展开进攻,开始了“法兰西战役”。那天拂晓,德军
先出动大批轰炸机猛袭巴黎周围的法空军基地,随后分兵二路,强渡索姆河
和瓦兹—埃纳河,猛攻法军防线。
6 日,德军右翼进抵埃纳河,左翼德军已越过索姆河。法军被迫退守第
二道防线。当天,法内阁再次改组,踢开了达拉第,总理雷诺兼任外长、国
防部长,任命戴高乐为国防部副部长。7 日,德军继续猛攻,“魏刚防线”
在瓦兹河与索姆河的分水岭处被切断,开始全线崩溃。8 日,德军在海峡至
卢昂间发动主力进攻。同时,在香巴尼境内,降落大批伞兵,骚乱法军后方。
9 日,卢昂失陷,德军向东紧逼巴黎。在香巴尼的德军也发动进攻。法军后
方,完全混乱。10 日,德法两军在距巴黎仅 50 多公里处展开激战,德军投
200 万兵力,巴黎处于德军东、西、北三面包围之中。同日,意大利向法
宣战。11 日,在阿尔卑斯山区发动攻势,在法国背后捅了一刺刀。
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当魏刚向雷诺报告法军的瓦解只是时间问
题时,总理雷诺坚定地表示:他决不离开巴黎,“要在巴黎的前方、在巴黎
城内、巴黎的后方继续战斗。”可是,政府还是撤离了巴黎。10 日,魏刚宣
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政府迁至图尔。14 日,又迁到波尔多。政府的迁
离,军队的南撤,使法国处于惊慌失措之中,出现了民众大逃难的惨状。从
6 10 日至 14 日,有 200 万人逃离巴黎。如果从诺尔省的第一批逃难开始,
加上南部法国的部分地区,估计从 5 15 日—6 20 日至少有 600 万法国
男女舍弃了他们的家园。成千上万的逃难者,包括军队中的官兵和社会各阶
层的人们,他们扶老携幼,用小轿车、卡车、手推独轮车、儿童车,乃至步
行,充塞于公路,汇成了潮涌似的“人流”,严重地阻塞了交通,妨碍着军
事行动。
雷诺为摆脱面临的军事败局,在两个多月内,三次改组内阁,并对贝当、
魏刚委以重任,企图以此振作军心,结果反而助长了失败主义者的投降活动。
特别是政府迁到波尔多之后,主战派与主和派展开了公开的、激烈的斗争。
以芒代尔为中坚的主战派,力主政府迁往北非继续战斗;以贝当、魏刚为首
的主和派认为“败局已定,必须立即停止战争”;还有一些部长如肖当等人,
动摇于两者之间,主张先向德国探询停战条件,然后再决定去向。这时,主
和派在内阁中占了多数,并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活动,他们一再散布失败主义
的悲观情绪;擅自宣布巴黎以及许多中小城市为“不设防的城市”;他们控
制国家和地方的警察,使内政部长芒代尔也无法指挥调动;他们制造谣言,
胡说什么“被共产党人改造的几个师已抛弃战线,开往巴黎以领导革命”,
更有甚者,他们以“密谋推翻政府”为理由,竟然逮捕了主战派领袖内政部
长芒代尔。使主战派力量受到沉重的打击。6 14 日,巴黎卫戍司令邓兹不
战而降,拱手交出了首都,还无耻地宣布:凡从事抵抗者格杀勿论。
巴黎陷落后,马其诺防线的后路被切断。6 15 日,德军突破马其诺防
线。50 万守军大部投降,只有少数人逃入瑞士境内。军事上的大溃败,直接
决定了法国的灭亡。
[贡比涅停战协定]在法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以雷诺为首的主战派和以
贝当、魏刚为首的投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6 11 日,在盟国最高军事会
议上,魏刚最后一次要求英国重新派遣几个空军中队,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
巴黎陷落的第二天,英国政府立即决定撤出英国远征军,全部英军和 2 万波
兰军队一起登船撤回英国。16 日晨,内阁继续讨论和战问题,贝当力主求和,
并以辞职相威胁。晚上,总理雷诺辞职,贝当任总理。当夜 11 时半,贝当召
集了第一次内阁会议,决定停战。深夜 12 时半,外交部长博杜安召见西班牙
大使,请求西班牙充当与德国谈判的中间人。17 日中午,贝当在电台第一次
发出了公开的停战号召,宣称:“今天我以沉痛的心情向你们表示,必须停
止战争”,“体面地寻求结束军事行动的方法”。之后,除小部分部队不执
行停战命令外,整团整团的法军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可是,德军对贝当的请
求不予理睬,直逼波尔多。6 20 日,贝当政府正式向德国停战投降。21
日,法德代表在贡比涅森林的小车站雷通德开始谈判。谈判的会场就设在
1918 11 11 日签订法德停战协定的福煦当年乘坐的车厢里,希特勒参加
了第一次会议。德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宣读了德国的条件。法国政府立即召
开会议,讨论停战条件。6 22 11 时,德法代表团又开始新的一轮会谈。
德代表坚持只有在法政府接受停战条件,才能停止对波尔多的进攻。晚上,
波尔多又召开内阁会议,并通知法国代表签署停战协定。晚上 6 50 分,正
式签字。24 日,法意也签订了停战协定。25 日零点 15 分,两个停战协定生
效,全线实现了停火。
根据贡比涅停战协定,法国被分割为“占领区”和“自由区”两部分:
占领区占法国领土的 2/3,包括北部所有的主要工业区、巴黎、以及英吉利
海峡、大西洋沿岸的全部港口。后者包括法国的西南部、南部和殖民地,由
贝当控制。按停战协定规定,法国应偿付德国占领军所需的全部给养费。德
国勒索的占领费每天高达 4 亿法郎,每年的费用相当于 1939 年法国民收入的
48%。法国除保留 10 万“休战军”以维持“秩序”外,所有陆、海、空军都
被解除武装,并强行复员。法国应立即交还德国战俘或被法拘留的德国人,
180 万法国战俘和拘留在德国的法国人则仍然关在集中营,或在工厂里强
迫劳动。显然,这是一个割地赔款、肢解法国的卖国投降协定。
1940 年法国的溃败,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30 年代以来,法国经济的停
滞衰退,政治上的分裂混乱,军事策略上的迷信“阵地战”,以及精神思想
上的畏战、厌战,早已埋下了法国失败的根子。战争期间,以贝当、魏刚为
首的投降主义者逐渐在政治上占了上风,推行失败主义路线,他们打击抵抗
派,散布“再战必败”的悲观论调,更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溃败,而法国在
外交上的孤立和国际上的寡助,以及英、法盟军缺乏必要的密切配合,更加
速了法国的覆亡。
2006-10-27 09:51: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第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
第一节 二次大战的爆发和第三共和国的覆灭
一、“奇怪战争”期间的法国
〔“奇怪的战争”〕法国宣战后,总理达拉第即发布《致国民号召书》,
号召人民“奋起反抗”,“履行诺言”,“为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自由而斗争”。
事实上,法国却宣而不战。从 1939 9 8 日到 1940 5 10 日德军
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止,西线并没有象样的军事活动。西方报纸几乎天天报
道“西线无战事”的消息。对于这种奇特的军事局面,当时法国人称之为“奇
怪的战争”。
在这段时期里,法国在军事上公然违背对波兰的保证,在德军大举进攻
波兰后二天,才迟迟宣战。宣战后六天,9 89 日,法国才出动一些先头
部队渗入德国领土,同前沿德军有所接触。但深入德国领土不过 18 公里。9
12 日,法军指挥部又发出停止进攻的密令。10 16 日,德军首次出击,
法军随即撤回到原来阵地,连象征性的进攻也停止了。英、法军队静守在马
其诺防线钢筋水泥工事后面,警戒的哨兵面对德军阵地,眼看他们装卸辎重
枪炮、挖工事,也丝毫不去打扰他们,守兵既不进行军事训练,又不挖战壕,
而是躲在工事里听音乐、下棋、写家信或情书。同时,法国还特别害怕德国
的空中优势,从战争一开始就要求英国空军不去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生怕
引起德国报复性的打击。偶而起飞,也只投下成吨的传单。这种军事史上的
咄咄怪事,解除了德国的后顾之忧。助长了德军的反动气焰。
但是,在海上却有比较激烈的争夺。英法海军从海上对德国进行封锁,
德国则发展潜艇战术,以有限的力量突破英法的封锁。法国为切断德国的铁
矿和石油供应线,企图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开辟一个战场,通过挪威、瑞典、
芬兰攻击德国的后侧。早在苏芬战争期间,法国就打着“援助芬兰”的旗号,
准备派遣远征军团 5 万人,并企图轰炸苏联的巴库和巴统,以达到压德反苏
的目的。1940 4 月,法、英联盟军在挪威与德国开始争夺战。1013 日,
英军在纳尔维克展开海战。12 日,法远征军在挪威登陆,一度攻占纳尔维克。
6 月初,因法国形势危急而被迫撤退。
〔外交上的孤立和国内危机〕“奇怪战争”期间,法国在外交上处于孤
立地位。法国盟国波兰,在希特勒打击下,三星期内即遭覆亡。“小协约国”
罗、捷、南实际上已经瓦解,法国同他们的盟国关系也早已破灭。1939 8
月苏德条约的签订,使法苏互助条约宣告废除,法国直接受到德国进攻的威
胁。法国的北邻比利时,名义上是“中立国”,实际上对法国心有戒备。为
避免德军的进攻,迟迟不向英法提出军事援助,不让盟军事先进驻比境。英
国虽然与法国早结军事同盟,可是却松散无力。英法对德宣战后,既无共同
的作战参谋部,又无统一的作战计划。只是到 11 月中旬,才设立一个协调委
员会,共同的作战计划直到 1940 3 月才最后确定下来。美国对欧洲事务仍
坚持孤立主义政策,法国很难指望得到美国的援助。
在国内,政治矛盾不断加深。9 1 日,政府宣布国内处于“军事状态”,
禁止集会、示威,报刊、广播受到严格检查。内政部加强了国内治安和警戒
活动,内政部长宣称:“我们必须结束软弱状态,清洗是必要的”。法国政
府以法共“反战”为由,查封了《人道报》、《晚报》。9 26 日,解散了
共产党。不久,把共产党议员驱逐出议会,交付法庭,判处长期监禁,从而
削弱了民族团结和抵抗法西斯德国的力量。
11 30 日、12 2 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关于在战争时期授予政府
全权的法律草案。然而,政府内部仍然矛盾重重。1940 年初,环绕着挪威的
军事行动、芬兰事件,达拉第政府受到议会反对派的猛烈攻击。3 19 日,
众议院召开秘密会议,谴责达拉第政府在反德战争中“软弱无能”,要求推
翻或大规模改组内阁,要求反对苏联、反对共产主义。20 日,达拉第内阁向
总统勒布伦提出辞职。21 日,总统与两院议长商议后,叫雷诺组阁。雷诺宣
称自己是“战争内阁”。27 日,雷诺访问伦敦,与英国签订了两国“绝不单
独谈判或缔结任何停战和平条约”的宣言,表示和英国联盟抗德直到最后胜
利的决心。
二、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和法国的溃败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1940 5 10 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
“奇怪战争”被迫中止。在德军发动全面攻势以前,法德双方的军力对比不
相上下,都集结了几乎相等的约 200 万兵力:德国 157 个第一线的师中,有
135 个师在西线。而英法盟军方面,有 96 个法国师、10 个英国师、加上 22
个比利时师、9 个荷兰师,盟国还略占优势。法国与盟军一起,有可能利用
战机,变被动为主动,转入进攻的局面。可是,他们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攻
势,把主要兵力部署在战略上的次要地区。在面对瑞士、莱茵河以及马其诺
防线一带,驻有 32 个师和相当于 10 要塞师的兵力。他们视“马其诺”为固
若金汤的防线。往北,则是森林绵亘、峰峦峻峭的阿登山脉,他们认为德军
的现代化坦克无法通过。他们视宽阔的马斯河为“天然的防线”,认为只要
依靠它,就万无一失。因此,在阿登——马斯这道屏障后面,防守薄弱,装
备不足。在中部 95 英里长的防线上,只驻有第二、第九 2 个军的 16 个步兵
师和骑兵师,其中有 4 个是 B 级师;2 个师不配备 25mm 的反坦克炮。第二军
只有三个坦克营,第九军只拥有 20 架歼击机。然而,德军在同一防区却拥有
13 个坦克师,300 架中型轰炸机、200 架俯冲轰炸机和 200 架歼击机。在法
比交界的旷野,法国统帅部认为是德军进攻的战略重点,驻有第一集团军的
39 个师,其中 3 个摩托师,3 个轻机械化师。英军也保持 23 个师预备队和 3
个装甲师,只待比利时国王邀请,即可深入比、荷境内作战。当然,法国统
帅部也并不是完全否认德军经过阿登进攻的可能性,但他们认为那只是德军
在比利时被打败后,才有可能这样做。法军的战略就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上的。
5 10 日,德军向荷、比、卢发动突然袭击,英法盟军根据甘末林制定
的“D”计划,向比利时推进阻拦德军。德军一边在北佯攻,一边调兵向马斯
—阿登一线推进。当时,法军的侦察机也注意到德军坦克在阿登一带移动的
情况,第九集团军的一个师长奥热罗也注意到了德军在马斯、色当的机械化
部队的调动。可是,法军司令部对德国军队的意图还是捉摸不清,仍然认为:
这是“德军另一攻势的次要方面,主要的攻势继续在比利时展开。”然而,
德军的坦克师却出其不意地翻越了阿登山,突破色当防线。14 日,色当陷落。
当法军接到反击的命令,德军的坦克已经迅速向法国北部推进。16 日,德军
越过瓦兹河,向圣康坦至亚眠方向发起攻势。拉昂被占,巴黎受到直接威胁。
这时,戴高乐指挥的第四装甲师在蒙特康纳进行有力反击,中止了德军在 30
公里内的攻势,俘敌 120 人。可是,戴高乐得不到友军的配合,只得孤军奋
战。之后,德军再没有受到大的阻击,向西疾行,直奔英吉利海峡。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 5 20 日,德军装甲师向阿腊斯加莱袋形地
带推进。5 28 日,比利时无条件投降。英法盟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三角地
带。在这个不到 50 公里的狭窄地域,德军在数量上,特别是坦克和飞机的数
量上占绝对优势。5 26 日—6 4 日,英军执行“发电机”计划,实行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33.8 万多盟军(英军 20 万、法军 13 万)撤到英伦三岛。
4 万多法军遗弃海边,被德军俘虏。剩下的北路法军被迫向南实行了“一次
灾难性撤退”。
[“法兰西战役”的溃败]正当大军压境的严重关头,法国统治集团惊恐
异常。雷诺于 5 19 日委任贝当、魏刚分别任副总理和总司令。又借口领导
战事不力,撤了甘末林的总司令职务。魏刚接任后,加强了法境的防御,修
筑了长达 270 多公里的“魏刚防线”,同马其诺的临时防线相接。魏刚还从
东部、东南部抽调兵力充实此线,企图以 65 个师(近 150 万人)的兵力对抗
德军的进攻。
针对法军的弱点,德军集结了 124 个师的兵力、编组成 BAC 三个集
团军,从沿海、中央、东方三个区域发动攻势。6 5 日,德军在进占敦刻
尔克后,即转锋南下,展开进攻,开始了“法兰西战役”。那天拂晓,德军
先出动大批轰炸机猛袭巴黎周围的法空军基地,随后分兵二路,强渡索姆河
和瓦兹—埃纳河,猛攻法军防线。
6 日,德军右翼进抵埃纳河,左翼德军已越过索姆河。法军被迫退守第
二道防线。当天,法内阁再次改组,踢开了达拉第,总理雷诺兼任外长、国
防部长,任命戴高乐为国防部副部长。7 日,德军继续猛攻,“魏刚防线”
在瓦兹河与索姆河的分水岭处被切断,开始全线崩溃。8 日,德军在海峡至
卢昂间发动主力进攻。同时,在香巴尼境内,降落大批伞兵,骚乱法军后方。
9 日,卢昂失陷,德军向东紧逼巴黎。在香巴尼的德军也发动进攻。法军后
方,完全混乱。10 日,德法两军在距巴黎仅 50 多公里处展开激战,德军投
200 万兵力,巴黎处于德军东、西、北三面包围之中。同日,意大利向法
宣战。11 日,在阿尔卑斯山区发动攻势,在法国背后捅了一刺刀。
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当魏刚向雷诺报告法军的瓦解只是时间问
题时,总理雷诺坚定地表示:他决不离开巴黎,“要在巴黎的前方、在巴黎
城内、巴黎的后方继续战斗。”可是,政府还是撤离了巴黎。10 日,魏刚宣
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政府迁至图尔。14 日,又迁到波尔多。政府的迁
离,军队的南撤,使法国处于惊慌失措之中,出现了民众大逃难的惨状。从
6 10 日至 14 日,有 200 万人逃离巴黎。如果从诺尔省的第一批逃难开始,
加上南部法国的部分地区,估计从 5 15 日—6 20 日至少有 600 万法国
男女舍弃了他们的家园。成千上万的逃难者,包括军队中的官兵和社会各阶
层的人们,他们扶老携幼,用小轿车、卡车、手推独轮车、儿童车,乃至步
行,充塞于公路,汇成了潮涌似的“人流”,严重地阻塞了交通,妨碍着军
事行动。
雷诺为摆脱面临的军事败局,在两个多月内,三次改组内阁,并对贝当、
魏刚委以重任,企图以此振作军心,结果反而助长了失败主义者的投降活动。
特别是政府迁到波尔多之后,主战派与主和派展开了公开的、激烈的斗争。
以芒代尔为中坚的主战派,力主政府迁往北非继续战斗;以贝当、魏刚为首
的主和派认为“败局已定,必须立即停止战争”;还有一些部长如肖当等人,
动摇于两者之间,主张先向德国探询停战条件,然后再决定去向。这时,主
和派在内阁中占了多数,并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活动,他们一再散布失败主义
的悲观情绪;擅自宣布巴黎以及许多中小城市为“不设防的城市”;他们控
制国家和地方的警察,使内政部长芒代尔也无法指挥调动;他们制造谣言,
胡说什么“被共产党人改造的几个师已抛弃战线,开往巴黎以领导革命”,
更有甚者,他们以“密谋推翻政府”为理由,竟然逮捕了主战派领袖内政部
长芒代尔。使主战派力量受到沉重的打击。6 14 日,巴黎卫戍司令邓兹不
战而降,拱手交出了首都,还无耻地宣布:凡从事抵抗者格杀勿论。
巴黎陷落后,马其诺防线的后路被切断。6 15 日,德军突破马其诺防
线。50 万守军大部投降,只有少数人逃入瑞士境内。军事上的大溃败,直接
决定了法国的灭亡。
[贡比涅停战协定]在法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以雷诺为首的主战派和以
贝当、魏刚为首的投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6 11 日,在盟国最高军事会
议上,魏刚最后一次要求英国重新派遣几个空军中队,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
巴黎陷落的第二天,英国政府立即决定撤出英国远征军,全部英军和 2 万波
兰军队一起登船撤回英国。16 日晨,内阁继续讨论和战问题,贝当力主求和,
并以辞职相威胁。晚上,总理雷诺辞职,贝当任总理。当夜 11 时半,贝当召
集了第一次内阁会议,决定停战。深夜 12 时半,外交部长博杜安召见西班牙
大使,请求西班牙充当与德国谈判的中间人。17 日中午,贝当在电台第一次
发出了公开的停战号召,宣称:“今天我以沉痛的心情向你们表示,必须停
止战争”,“体面地寻求结束军事行动的方法”。之后,除小部分部队不执
行停战命令外,整团整团的法军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可是,德军对贝当的请
求不予理睬,直逼波尔多。6 20 日,贝当政府正式向德国停战投降。21
日,法德代表在贡比涅森林的小车站雷通德开始谈判。谈判的会场就设在
1918 11 11 日签订法德停战协定的福煦当年乘坐的车厢里,希特勒参加
了第一次会议。德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宣读了德国的条件。法国政府立即召
开会议,讨论停战条件。6 22 11 时,德法代表团又开始新的一轮会谈。
德代表坚持只有在法政府接受停战条件,才能停止对波尔多的进攻。晚上,
波尔多又召开内阁会议,并通知法国代表签署停战协定。晚上 6 50 分,正
式签字。24 日,法意也签订了停战协定。25 日零点 15 分,两个停战协定生
效,全线实现了停火。
根据贡比涅停战协定,法国被分割为“占领区”和“自由区”两部分:
占领区占法国领土的 2/3,包括北部所有的主要工业区、巴黎、以及英吉利
海峡、大西洋沿岸的全部港口。后者包括法国的西南部、南部和殖民地,由
贝当控制。按停战协定规定,法国应偿付德国占领军所需的全部给养费。德
国勒索的占领费每天高达 4 亿法郎,每年的费用相当于 1939 年法国民收入的
48%。法国除保留 10 万“休战军”以维持“秩序”外,所有陆、海、空军都
被解除武装,并强行复员。法国应立即交还德国战俘或被法拘留的德国人,
180 万法国战俘和拘留在德国的法国人则仍然关在集中营,或在工厂里强
迫劳动。显然,这是一个割地赔款、肢解法国的卖国投降协定。
1940 年法国的溃败,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30 年代以来,法国经济的停
滞衰退,政治上的分裂混乱,军事策略上的迷信“阵地战”,以及精神思想
上的畏战、厌战,早已埋下了法国失败的根子。战争期间,以贝当、魏刚为
首的投降主义者逐渐在政治上占了上风,推行失败主义路线,他们打击抵抗
派,散布“再战必败”的悲观论调,更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溃败,而法国在
外交上的孤立和国际上的寡助,以及英、法盟军缺乏必要的密切配合,更加
速了法国的覆亡。
2006-10-27 09:51: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第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
第一节 二次大战的爆发和第三共和国的覆灭
一、“奇怪战争”期间的法国
〔“奇怪的战争”〕法国宣战后,总理达拉第即发布《致国民号召书》,
号召人民“奋起反抗”,“履行诺言”,“为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自由而斗争”。
事实上,法国却宣而不战。从 1939 9 8 日到 1940 5 10 日德军
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止,西线并没有象样的军事活动。西方报纸几乎天天报
道“西线无战事”的消息。对于这种奇特的军事局面,当时法国人称之为“奇
怪的战争”。
在这段时期里,法国在军事上公然违背对波兰的保证,在德军大举进攻
波兰后二天,才迟迟宣战。宣战后六天,9 89 日,法国才出动一些先头
部队渗入德国领土,同前沿德军有所接触。但深入德国领土不过 18 公里。9
12 日,法军指挥部又发出停止进攻的密令。10 16 日,德军首次出击,
法军随即撤回到原来阵地,连象征性的进攻也停止了。英、法军队静守在马
其诺防线钢筋水泥工事后面,警戒的哨兵面对德军阵地,眼看他们装卸辎重
枪炮、挖工事,也丝毫不去打扰他们,守兵既不进行军事训练,又不挖战壕,
而是躲在工事里听音乐、下棋、写家信或情书。同时,法国还特别害怕德国
的空中优势,从战争一开始就要求英国空军不去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生怕
引起德国报复性的打击。偶而起飞,也只投下成吨的传单。这种军事史上的
咄咄怪事,解除了德国的后顾之忧。助长了德军的反动气焰。
但是,在海上却有比较激烈的争夺。英法海军从海上对德国进行封锁,
德国则发展潜艇战术,以有限的力量突破英法的封锁。法国为切断德国的铁
矿和石油供应线,企图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开辟一个战场,通过挪威、瑞典、
芬兰攻击德国的后侧。早在苏芬战争期间,法国就打着“援助芬兰”的旗号,
准备派遣远征军团 5 万人,并企图轰炸苏联的巴库和巴统,以达到压德反苏
的目的。1940 4 月,法、英联盟军在挪威与德国开始争夺战。1013 日,
英军在纳尔维克展开海战。12 日,法远征军在挪威登陆,一度攻占纳尔维克。
6 月初,因法国形势危急而被迫撤退。
〔外交上的孤立和国内危机〕“奇怪战争”期间,法国在外交上处于孤
立地位。法国盟国波兰,在希特勒打击下,三星期内即遭覆亡。“小协约国”
罗、捷、南实际上已经瓦解,法国同他们的盟国关系也早已破灭。1939 8
月苏德条约的签订,使法苏互助条约宣告废除,法国直接受到德国进攻的威
胁。法国的北邻比利时,名义上是“中立国”,实际上对法国心有戒备。为
避免德军的进攻,迟迟不向英法提出军事援助,不让盟军事先进驻比境。英
国虽然与法国早结军事同盟,可是却松散无力。英法对德宣战后,既无共同
的作战参谋部,又无统一的作战计划。只是到 11 月中旬,才设立一个协调委
员会,共同的作战计划直到 1940 3 月才最后确定下来。美国对欧洲事务仍
坚持孤立主义政策,法国很难指望得到美国的援助。
在国内,政治矛盾不断加深。9 1 日,政府宣布国内处于“军事状态”,
禁止集会、示威,报刊、广播受到严格检查。内政部加强了国内治安和警戒
活动,内政部长宣称:“我们必须结束软弱状态,清洗是必要的”。法国政
府以法共“反战”为由,查封了《人道报》、《晚报》。9 26 日,解散了
共产党。不久,把共产党议员驱逐出议会,交付法庭,判处长期监禁,从而
削弱了民族团结和抵抗法西斯德国的力量。
11 30 日、12 2 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关于在战争时期授予政府
全权的法律草案。然而,政府内部仍然矛盾重重。1940 年初,环绕着挪威的
军事行动、芬兰事件,达拉第政府受到议会反对派的猛烈攻击。3 19 日,
众议院召开秘密会议,谴责达拉第政府在反德战争中“软弱无能”,要求推
翻或大规模改组内阁,要求反对苏联、反对共产主义。20 日,达拉第内阁向
总统勒布伦提出辞职。21 日,总统与两院议长商议后,叫雷诺组阁。雷诺宣
称自己是“战争内阁”。27 日,雷诺访问伦敦,与英国签订了两国“绝不单
独谈判或缔结任何停战和平条约”的宣言,表示和英国联盟抗德直到最后胜
利的决心。
二、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和法国的溃败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1940 5 10 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
“奇怪战争”被迫中止。在德军发动全面攻势以前,法德双方的军力对比不
相上下,都集结了几乎相等的约 200 万兵力:德国 157 个第一线的师中,有
135 个师在西线。而英法盟军方面,有 96 个法国师、10 个英国师、加上 22
个比利时师、9 个荷兰师,盟国还略占优势。法国与盟军一起,有可能利用
战机,变被动为主动,转入进攻的局面。可是,他们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攻
势,把主要兵力部署在战略上的次要地区。在面对瑞士、莱茵河以及马其诺
防线一带,驻有 32 个师和相当于 10 要塞师的兵力。他们视“马其诺”为固
若金汤的防线。往北,则是森林绵亘、峰峦峻峭的阿登山脉,他们认为德军
的现代化坦克无法通过。他们视宽阔的马斯河为“天然的防线”,认为只要
依靠它,就万无一失。因此,在阿登——马斯这道屏障后面,防守薄弱,装
备不足。在中部 95 英里长的防线上,只驻有第二、第九 2 个军的 16 个步兵
师和骑兵师,其中有 4 个是 B 级师;2 个师不配备 25mm 的反坦克炮。第二军
只有三个坦克营,第九军只拥有 20 架歼击机。然而,德军在同一防区却拥有
13 个坦克师,300 架中型轰炸机、200 架俯冲轰炸机和 200 架歼击机。在法
比交界的旷野,法国统帅部认为是德军进攻的战略重点,驻有第一集团军的
39 个师,其中 3 个摩托师,3 个轻机械化师。英军也保持 23 个师预备队和 3
个装甲师,只待比利时国王邀请,即可深入比、荷境内作战。当然,法国统
帅部也并不是完全否认德军经过阿登进攻的可能性,但他们认为那只是德军
在比利时被打败后,才有可能这样做。法军的战略就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上的。
5 10 日,德军向荷、比、卢发动突然袭击,英法盟军根据甘末林制定
的“D”计划,向比利时推进阻拦德军。德军一边在北佯攻,一边调兵向马斯
—阿登一线推进。当时,法军的侦察机也注意到德军坦克在阿登一带移动的
情况,第九集团军的一个师长奥热罗也注意到了德军在马斯、色当的机械化
部队的调动。可是,法军司令部对德国军队的意图还是捉摸不清,仍然认为:
这是“德军另一攻势的次要方面,主要的攻势继续在比利时展开。”然而,
德军的坦克师却出其不意地翻越了阿登山,突破色当防线。14 日,色当陷落。
当法军接到反击的命令,德军的坦克已经迅速向法国北部推进。16 日,德军
越过瓦兹河,向圣康坦至亚眠方向发起攻势。拉昂被占,巴黎受到直接威胁。
这时,戴高乐指挥的第四装甲师在蒙特康纳进行有力反击,中止了德军在 30
公里内的攻势,俘敌 120 人。可是,戴高乐得不到友军的配合,只得孤军奋
战。之后,德军再没有受到大的阻击,向西疾行,直奔英吉利海峡。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 5 20 日,德军装甲师向阿腊斯加莱袋形地
带推进。5 28 日,比利时无条件投降。英法盟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三角地
带。在这个不到 50 公里的狭窄地域,德军在数量上,特别是坦克和飞机的数
量上占绝对优势。5 26 日—6 4 日,英军执行“发电机”计划,实行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33.8 万多盟军(英军 20 万、法军 13 万)撤到英伦三岛。
4 万多法军遗弃海边,被德军俘虏。剩下的北路法军被迫向南实行了“一次
灾难性撤退”。
[“法兰西战役”的溃败]正当大军压境的严重关头,法国统治集团惊恐
异常。雷诺于 5 19 日委任贝当、魏刚分别任副总理和总司令。又借口领导
战事不力,撤了甘末林的总司令职务。魏刚接任后,加强了法境的防御,修
筑了长达 270 多公里的“魏刚防线”,同马其诺的临时防线相接。魏刚还从
东部、东南部抽调兵力充实此线,企图以 65 个师(近 150 万人)的兵力对抗
德军的进攻。
针对法军的弱点,德军集结了 124 个师的兵力、编组成 BAC 三个集
团军,从沿海、中央、东方三个区域发动攻势。6 5 日,德军在进占敦刻
尔克后,即转锋南下,展开进攻,开始了“法兰西战役”。那天拂晓,德军
先出动大批轰炸机猛袭巴黎周围的法空军基地,随后分兵二路,强渡索姆河
和瓦兹—埃纳河,猛攻法军防线。
6 日,德军右翼进抵埃纳河,左翼德军已越过索姆河。法军被迫退守第
二道防线。当天,法内阁再次改组,踢开了达拉第,总理雷诺兼任外长、国
防部长,任命戴高乐为国防部副部长。7 日,德军继续猛攻,“魏刚防线”
在瓦兹河与索姆河的分水岭处被切断,开始全线崩溃。8 日,德军在海峡至
卢昂间发动主力进攻。同时,在香巴尼境内,降落大批伞兵,骚乱法军后方。
9 日,卢昂失陷,德军向东紧逼巴黎。在香巴尼的德军也发动进攻。法军后
方,完全混乱。10 日,德法两军在距巴黎仅 50 多公里处展开激战,德军投
200 万兵力,巴黎处于德军东、西、北三面包围之中。同日,意大利向法
宣战。11 日,在阿尔卑斯山区发动攻势,在法国背后捅了一刺刀。
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当魏刚向雷诺报告法军的瓦解只是时间问
题时,总理雷诺坚定地表示:他决不离开巴黎,“要在巴黎的前方、在巴黎
城内、巴黎的后方继续战斗。”可是,政府还是撤离了巴黎。10 日,魏刚宣
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政府迁至图尔。14 日,又迁到波尔多。政府的迁
离,军队的南撤,使法国处于惊慌失措之中,出现了民众大逃难的惨状。从
6 10 日至 14 日,有 200 万人逃离巴黎。如果从诺尔省的第一批逃难开始,
加上南部法国的部分地区,估计从 5 15 日—6 20 日至少有 600 万法国
男女舍弃了他们的家园。成千上万的逃难者,包括军队中的官兵和社会各阶
层的人们,他们扶老携幼,用小轿车、卡车、手推独轮车、儿童车,乃至步
行,充塞于公路,汇成了潮涌似的“人流”,严重地阻塞了交通,妨碍着军
事行动。
雷诺为摆脱面临的军事败局,在两个多月内,三次改组内阁,并对贝当、
魏刚委以重任,企图以此振作军心,结果反而助长了失败主义者的投降活动。
特别是政府迁到波尔多之后,主战派与主和派展开了公开的、激烈的斗争。
以芒代尔为中坚的主战派,力主政府迁往北非继续战斗;以贝当、魏刚为首
的主和派认为“败局已定,必须立即停止战争”;还有一些部长如肖当等人,
动摇于两者之间,主张先向德国探询停战条件,然后再决定去向。这时,主
和派在内阁中占了多数,并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活动,他们一再散布失败主义
的悲观情绪;擅自宣布巴黎以及许多中小城市为“不设防的城市”;他们控
制国家和地方的警察,使内政部长芒代尔也无法指挥调动;他们制造谣言,
胡说什么“被共产党人改造的几个师已抛弃战线,开往巴黎以领导革命”,
更有甚者,他们以“密谋推翻政府”为理由,竟然逮捕了主战派领袖内政部
长芒代尔。使主战派力量受到沉重的打击。6 14 日,巴黎卫戍司令邓兹不
战而降,拱手交出了首都,还无耻地宣布:凡从事抵抗者格杀勿论。
巴黎陷落后,马其诺防线的后路被切断。6 15 日,德军突破马其诺防
线。50 万守军大部投降,只有少数人逃入瑞士境内。军事上的大溃败,直接
决定了法国的灭亡。
[贡比涅停战协定]在法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以雷诺为首的主战派和以
贝当、魏刚为首的投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6 11 日,在盟国最高军事会
议上,魏刚最后一次要求英国重新派遣几个空军中队,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
巴黎陷落的第二天,英国政府立即决定撤出英国远征军,全部英军和 2 万波
兰军队一起登船撤回英国。16 日晨,内阁继续讨论和战问题,贝当力主求和,
并以辞职相威胁。晚上,总理雷诺辞职,贝当任总理。当夜 11 时半,贝当召
集了第一次内阁会议,决定停战。深夜 12 时半,外交部长博杜安召见西班牙
大使,请求西班牙充当与德国谈判的中间人。17 日中午,贝当在电台第一次
发出了公开的停战号召,宣称:“今天我以沉痛的心情向你们表示,必须停
止战争”,“体面地寻求结束军事行动的方法”。之后,除小部分部队不执
行停战命令外,整团整团的法军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可是,德军对贝当的请
求不予理睬,直逼波尔多。6 20 日,贝当政府正式向德国停战投降。21
日,法德代表在贡比涅森林的小车站雷通德开始谈判。谈判的会场就设在
1918 11 11 日签订法德停战协定的福煦当年乘坐的车厢里,希特勒参加
了第一次会议。德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宣读了德国的条件。法国政府立即召
开会议,讨论停战条件。6 22 11 时,德法代表团又开始新的一轮会谈。
德代表坚持只有在法政府接受停战条件,才能停止对波尔多的进攻。晚上,
波尔多又召开内阁会议,并通知法国代表签署停战协定。晚上 6 50 分,正
式签字。24 日,法意也签订了停战协定。25 日零点 15 分,两个停战协定生
效,全线实现了停火。
根据贡比涅停战协定,法国被分割为“占领区”和“自由区”两部分:
占领区占法国领土的 2/3,包括北部所有的主要工业区、巴黎、以及英吉利
海峡、大西洋沿岸的全部港口。后者包括法国的西南部、南部和殖民地,由
贝当控制。按停战协定规定,法国应偿付德国占领军所需的全部给养费。德
国勒索的占领费每天高达 4 亿法郎,每年的费用相当于 1939 年法国民收入的
48%。法国除保留 10 万“休战军”以维持“秩序”外,所有陆、海、空军都
被解除武装,并强行复员。法国应立即交还德国战俘或被法拘留的德国人,
180 万法国战俘和拘留在德国的法国人则仍然关在集中营,或在工厂里强
迫劳动。显然,这是一个割地赔款、肢解法国的卖国投降协定。
1940 年法国的溃败,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30 年代以来,法国经济的停
滞衰退,政治上的分裂混乱,军事策略上的迷信“阵地战”,以及精神思想
上的畏战、厌战,早已埋下了法国失败的根子。战争期间,以贝当、魏刚为
首的投降主义者逐渐在政治上占了上风,推行失败主义路线,他们打击抵抗
派,散布“再战必败”的悲观论调,更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溃败,而法国在
外交上的孤立和国际上的寡助,以及英、法盟军缺乏必要的密切配合,更加
速了法国的覆亡。
2006-10-27 09:51: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三、第三共和国的终结和维希政府的建立
[第三共和国的终结]停战协定签订以后,德国占领者凭借刺刀维持占领
区的法西斯统治,建立“封锁区”,各区之间的往来受到严格管理,与非占
领区的往来受严密限制,甚至连维希部长的往来也得有德军当局的“通行
证”;占领当局解散了一切政党、工会。7 4 日,命令禁止聚集街头、印
刷和散发传单、组织公共集会和一切示威,禁止收听外国广播,对共产党人
实行死刑;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大批犹太人被关押在德国集中营;1941 年,
实行了人质制度,凡杀死一个德国兵,要用 50 300 个法国居民抵偿。
“自由区”名义上由贝当统治,实际上却受到希特勒德国的控制。法国
投降后,6 28 日,贝当政府由波尔多迁到克勒蒙菲朗。然而,这个城市缺
乏供政府各部使用的房屋。于是,7 1 日又迁到温泉疗养胜地维希。维希
成为首都,史称“维希政府”。
贝当一伙十分厌恶议会民主制,认为议会应对这场失败的“大灾难”负
责,有的人甚至说,战败比胜利更为有利,因为战败摧毁了一个“不光彩的
议会制度”。1940 7 10 日,在赖伐尔的建议下,举行了参众两院的联
席会议,以 569 票对 80 票的绝对多数,通 过了制宪法令,赋予贝当以全权起
草新宪法。从 7 11 日起,贝当连续颁布三个制宪法令。第一项法令宣布贝
当为“法兰西国家”元首;第二项法令规定,在新议会组成之前,贝当拥有
立法权,拥有任命一切军政职位的大权和国家元首的全部权力;第三项法令
规定,原来的参、众两院一律休会,听候进一步的通知。两天之内,共和国
总统、总理被废除,国会的活动被停止,一切行政、立法、司法大权集国家
元首贝当身上,甚至连“共和国”一词也被“法兰西国家”所代替。存在 70
年的第三共和国就此终结。
[维希政府的建立]第三共和国崩溃之后,代之而起的是“元首”贝当的
个人专政。贝当是在法国大溃败的形势下登台执政的,而且他又是凡尔登的
胜利者,在法国有很大威望。因此,贝当的个人权威和专政,是维希政府的
重要支柱。当时,维希政府的一切文件都是以君主政体的格式开始的:“本
人,菲利普·贝当,以法国元帅,法兰西国家元首名义宣布,”这句话明显
地表明了贝当政权的个人性质。他为加强个人权力,实行了效忠宣誓制,从
1941 1 月至 10 月,一切军政大小官员都分批实行宣誓,效忠贝当。根据
1940 7 12 日颁布的第四号制宪法令,赖伐尔成为贝当的第一继承人。
维希政权于 1940 10 11 日发出了建立“新秩序”的文告,打着“民
族革命”的旗号,宣称他们的目的就是“保卫劳动、家庭和祖国”,以此代
替了自由、平等和博爱。“民族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解散一些企业家的组
织,在所谓“反资本主义”基础上成立管理经济的各种委员会;提出“反托
拉斯的斗争”、“消灭阶级斗争”、“回到农业去”等蛊惑人心的口号;进
行道德和精神上的革新,号召人们回到敬重上帝、祖国和家庭的观念上去。
所谓“民族革命”不过是欺骗舆论、掩盖维希制度反动实质的骗局。
实际上,维希政府反映了法国财政寡头和反动军人集团的利益,尤其反
映了与希特勒德国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许多大垄断资本家直接
参加了贝当政府,当了部长。如印度支那银行总裁蓬杜埃为外交部长,冶金
工业巨头皮舍为工业部长,公共运输公司经理布第埃为财政部长,等等。维
希政权受到了“法兰西行动”、天主教神职人员等极右派和右派的广泛支持。
维希政权的一切政策措施,都是为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其反动
的独裁统治。政治上,消灭一切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停止从国民议会到地
方市政局的选举,解散了一切政党,对共产党人进行残酷镇压,对犹太人进
行疯狂迫害;经济政策上,解散了企业主联合会,成立了各种组织委员会,
由大垄断资本家控制工业、商业各组织委员会的领导权;农业上,由大农业
主领导“农民联合会”,加紧对农民剥削;劳工政策上,解散一切工会组织,
制定“劳动宪章”,把资本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统一于“劳资协会”的
组织;在文化教育上,规定青年有义务在“劳动营”劳动,进行法西斯教育,
并为德国提供劳动力。教会又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成了维希政权的重
要支柱之一。
[维希政府与德国的“合作政策”]同德国占领者的合作,是维希政府的
基本政策。1940 10 24 日,贝当和希特勒在卢瓦河畔蒙都瓦会谈,确定
了法德的“合作政策”。会谈在赖伐尔、里宾特洛甫陪同下进行,双方起草
了一份议定书,一致承认迅速击败英国是符合法国和轴心国的共同利益。希
特勒向贝当提出,如法国参加对英战争,就可以在北非维持超出停战协定规
定的军队。保证法国拥有它在大战开始时同等的殖民地。贝当答应在经济上
同德合作,并同意讨论反英的联合军事行动。12 10 日,在贝当的指示下,
由赖伐尔签订了进攻西非的英国殖民地与拒绝承认维希政权的法殖民地计
划,由赖伐尔和德军最高司令部共同执行。这一计划遭到了一部分同殖民地、
英美利益有密切关系的大资本家的反对。贝当于 12 13 日把赖伐尔免职,
1941 2 月,由海军上将达尔朗代替。1941 6 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维希
政府断绝同苏联的外交关系,批准建立“反布尔什维克军团”,实行“强迫
劳动”制,为德国提供劳动力,进一步加强了同德国占领者的合作。1942
4 月,在德国的建议下,赖伐尔重新执政,成为维希政权内外政策的领导者。
6 22 日,赖伐尔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声明,他说:“我衷心祝愿德军胜利,
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胜利,明天布尔什维克主义就会到处泛滥。”维希政府的
“合作”政策充分证明它不过是希特勒的傀儡,明显暴露出它反共、反人民
的法西斯本质。
第二节 法国抵抗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戴高乐与“自由法国”的建立
[戴高乐的《告法国人民书》]法国抵抗运动是全民族反法西斯占领的运
动,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社会性。法国抵抗运动是主张抵抗法西斯德国的派
别、集团或个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逐步形成的,戴高乐的“自由法国”
运动,对于法国抵抗运动的酝酿和形成,起了直接的影响作用。
夏尔·戴高乐(18901970)出生于里尔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亨利·戴
高乐参加过普法战争,他那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对戴高乐影响很深。戴高乐
1912 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得到三次嘉奖。在二、
三十年代,他作为贝当的幕僚,执行军事使命,并致力于战略和军事理论的
研究,出版了《剑刃》(1932 年)、《建立职业军》(1934 年)等书。1937
年,任第 507 坦克团上校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率部驻守亚
尔萨斯,几次写信给总参谋部,呼吁建立装甲部队。1940 5 月,戴高乐受
命指挥第 4 装甲师,在拉昂一带进行阻击。6 5 日,雷诺任命戴高乐为国
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力主抵抗,曾两度飞往伦敦,向英国表示雷诺政府抗战
到底的决心。
6 14 日,巴黎陷落。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戴高乐为拯救法国,曾
经向雷诺总理表示:“决不同意求和”。为促进雷诺继续抵抗,戴高乐同意
丘吉尔关于建立英法“两元帝国”的倡议,并设法得到英国的协助。但是,
他的主张却遭到投降派的竭力反对。投降派贝当组阁后,魏刚发布命令,准
备逮捕包括戴高乐在内的坚持抵抗的一些人。戴高乐不堪忍辱,为了法兰西
的荣誉与独立,毅然于 6 17 日离开法国。次日,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发表
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说——《告法国人民书》,他庄严声称:“我是戴高乐
将军,我现在在伦敦,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
持有武器或没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
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
得联系”。“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告法国人民
书》表明了戴高乐抵抗到底的决心,他第一个高举起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
号召向法西斯德国和维希政府进行公开的抵抗。
[“自由法国”的建立]为振奋全民族的抵抗,争取和团结一切愿意抵抗
的人们,戴高乐连续发表各种文告、广播和通讯,揭露可耻的停战协定,谴
责维希政权和敌人的“合作”罪行,明确指出维希政府是“不合宪法的”,
不过是敌人的工具。戴高乐于 6 22 日宣布建立“法兰西临时民族委员会”,
他认为“没有武装就没有法国。建立一个战斗部队比什么都重要”。他设法
争取撤到英国的法国官兵和伤病员,积极招募志愿军,使部队从 6 月下旬的
几百人发展到 7 月底的 7000 人。7 14 日,戴高乐检阅了自由法国第一支
部队。
在艰难的抵抗斗争中,戴高乐的政治威望不断提高。6 28 日,英国政
府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人的领袖”。8 7 日,戴高乐和丘吉尔达成了
关于法国志愿军的组织、使用和服役条件的协议,明确规定法国志愿军坚决
“反对共同敌人”。戴高乐还努力争取法属殖民地的工作,视非洲为“打回
欧洲的最好基地”。到 8 月下旬,赤道非洲喀麦隆地区已归附自由法国。9
月,大洋洲上的法属殖民地、印度的法国居留地也站到戴高乐一边。散布世
界各地的法国侨民,也建立了戴高乐委员会,积极支援自由法国。10 27
日,戴高乐在布拉柴维尔以全法国的名义宣告法兰西帝国防务委员会成立,
号召法国人民为完成“伟大的、保卫法国的任务”而“参加战斗,或准备牺
牲”。
戴高乐在巩固国外抵抗基地的同时,着重加强对法国本土的工作,首先
是开辟情报工作的“特殊战场”,德瓦弗兰队长(化名帕西)领导的第二局
承担了在法国的侦察任务。一年内,他们先后向国内派遣了十个谍报小组,
在国内抵抗组织协助下,搜集情报。
戴高乐激动人心的号召和一系列的组织工作,极大的鼓舞了遭受德国铁
蹄蹂躏的法国人民。戴高乐 6 18 日的广播讲话,引起国内人民的强烈反响。
人们冲破严密的检查,给戴高乐寄来了各种邮件,有的还在照片上面写着:
“戴高乐,我们听到你的话了。现在我们在等着你。”国内不少爱国者纷纷
宣布自己是戴高乐派,散发传单传播抵抗思想。在北部占领区,特别是在布
列塔尼沿海一带,一些法国人还冒着危险,偷渡海峡,投奔戴高乐、在南部,
《小普罗旺斯报》在广播后的第二天即头版全文发表,其他报纸也刊登了广
播的消息。戴高乐 6 18 日的演说成为鼓舞人们起来抵抗的一种伟大力量。
德·拉巴东尼回忆说“自从我聆听了戴高乐的首次广播起,我就参加了抵抗
运动..当我意识到戴高乐讲演的内容时,我大声叫喊着“我们战胜了”。
可见,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对鼓动国内的抵抗运动,起着不可磨灭的
2006-10-27 09:53: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积极作用。
二、国内抵抗运动的产生
[国内抵抗组织的出现]国内的抵抗运动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
它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个的分散行动到逐步地有组织的行动的过程,
而它的第一批发动,则是少数爱国者对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直接反抗。早在巴
黎陷落后的第二天,即 6 16 日,有个叫埃蒙德·米歇莱的人就散发了 500
份关于“认清形势的真诚忠告”的传单,发出了坚决反对停战的忠告。一些
被德国囚禁的法国士兵和难民,从德国集中营逃出,因无家可归,被迫走上
反抗的道路。人们运用各种形式,打击侵略者。有的袭击边区小村的德国哨
兵。有的利用在飞机工厂工作之机秘密切下机上的重要铆钉,使飞机在空中
坠毁。尤其是在科雷兹省的达纳芝森林区,到 1940 年底有 20 个小组活跃在
那里,组成了早期武装抵抗运动的中心。1940 11 11 日,巴黎各地和郊
区的大学生、小学生和教师聚集在香榭丽舍大街,佩戴三色旗胸章,拿着小
旗和红白花束,估计人数从 3000 人增加到 1 万人。在南部地区,人们传播戴
高乐的广播,收集敌占区的情报,出版地下报纸,成立抵抗组织等等,如德
拉巴东尼听了戴高乐的广播后,就约了 7 个朋友,经常开会讨论怎样行动。
他们多次搜集情报,送到瑞士再传到英国,经过 3 个月的努力,终于建立起
情报网。
抵抗斗争逐渐由分散到集中,形成了一些大的组织或运动,他们以出版
的报刊定名,北部地区主要有五个抵抗组织:“保卫法国”、“解放”、“抵
抗”、“解放北方”、“军政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有三个组织:“解放南
方”、“战斗”、“自由射手”。它们大多是在 1940 年秋冬和 1941 年初建
立起来的,参加的成员较广泛,有军官、工商业家、职员、作家、教员、学
者等,而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分子,如记者、律师、教授、科学家、学生等。
这些抵抗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散发传单、出版地下书刊和收集情报。1940
年末,据维希警察的通报,在 1020 个城市包括巴黎、里昂、马赛等地出现
了标语、传单,约有 15 种非共产党人抵抗组织的报刊。他们揭露希特勒的蛊
惑性煽动,支持居民的爱国热情,打击德国占领者。尽管这些组织缺乏联系,
成员也较复杂,有的对贝当政府抱有幻想。但是,它们的成立说明了国内抵
抗力量的兴起,成为后来戴高乐统一抵抗运动的国内基础。
[法国共产党的“7 月号召”]正当法国国内抵抗运动兴起的时候,曾经
是抵抗法西斯的主要力量的法国共产党,由于屈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压力陷
入了思想混乱、政策错误的困境。1939 8 月的苏德条约,使法国共产党更
加被动,他们执行“革命失败主义”的策略,鼓吹使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
失败,建立同德国和平的“人民的”法国政府。
在德国占领的最初几个月,法共中央领导仍然充满幻想,宣扬和平主义、
合法斗争,企图恢复党的合法地位,一封由共产主义者代表署名的信件送到
议院,要求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媾和的条件,和平主义的教授、作家和其他知
识分子还发表声明支持媾和。6 月中下旬,党的秘密机关二度派人和德军事
当局联系,就《人道报》的合法复刊问题进行交涉。7 月,地下《人道报》
主编写信给德国当局,请求允许报纸再次合法地出版。7 月整整一个月,《人
道报》继续使共产党游离于“帝国主义战争”之外,公开抨击英国金融资本
和法国帝国主义,不敢明确谴责德帝国主义。只是到了 8 月底,由于德国占
领者对法共迫害的加剧,《人道报》才撤回了合法出版权的申请。
在争取合法化的同时,法共中央还在 7 月中旬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战斗号
召,即“七月号召”,并用传单形式向群众散发或在墙上张贴。号召书详细
阐述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揭露统治阶级的背叛和维希政府的反民族政策。
号召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打倒维希政府,争取建立人民共和国。甚至提
出了“法兰西苏维埃共和国万岁”的口号。这个号召书与 6 月中的党的立场
相比,无疑是个进步。但是,它基本上仍旧站在战争爆发时的立场,执行“革
命失败主义”的路线。
[法共抵抗运动的展开]同法共领导的路线相反,基层党员个人或某些地
方组织,从德国占领后不久,即已行动起来,从事抵抗斗争,反对德国侵占。
1940 7 月,西南部的法共负责人狄戎严厉地指责中央在夏季的轻率举动,
认为一些党员的被捕,就是由于中央委员会的幼稚决定引起的。某些基层组
织进行了有计划的秘密抵抗斗争,他们夺取占领者在当地征收的存粮、鼓动
劳动者罢工、收集和储藏武器以备战斗。党员的地方性行动冲破了中央的轻
率指示,形成不可阻挡的抵抗潮流。随着德国占领者迫害事件的加剧,更加
强了地下党的领导转到同希特勒分子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于是,党在全国
建立了战区委员会同隐蔽在巴黎地区的中央领导机构保持经常联系。还组织
了第一批“特别组织”的小组。
1941 1 月,共产国际领导劝告法共放弃对戴高乐的批评,并指示考虑
戴高乐运动所起的客观积极作用的必要性。5 15 日法共就向全国人民发出
宣言,号召人民建立“为法国的自由、独立而斗争的民族阵线”。5 月至 6
月,法共组织并领导了诺尔—加莱海峡 10 万煤矿工人的罢工,德国进攻苏联
之后,法共改变对戴高乐的态度,同“自由法国”情报组织和其他各抵抗组
织开始接触,有组织地走上了公开抵抗德国占领者的道路。
三、抵抗运动的广泛发展
[国内外抵抗运动联系的加强]1941 6 月,希特勒进攻苏联后,他把法
国作为反苏战争的基地,加紧掠夺物资,强征劳力,而维希政权却进一步实
行与德“合作”政策。德国占领者的掠夺和维希政权的“合作”政策,激起
了人民的更大不满和反抗。同时,由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
同盟的形成,法国各爱国派别、组织在战争性质问题上的分歧逐渐得到解决,
这就为扩大爱国者的军事行动和抵抗运动的联合,提供了可能性。
1941 年夏,各抵抗组织的联系日益加强,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组织。如被
解散的社会党的积极分子,在北、南二个地区分别建立了“社会行动委员会”。
7 月,在法共倡导下,建立了“民族阵线委员会”,发布宣言,号召“一切
不愧为法国人的人们,应该站在苏联、英国和一切反希特勒人的一边,为争
取祖国解放而斗争。”当年夏秋季,在地方上,按照地区或职业也开始建立
民族阵线委员会,如学生民族阵线委员会、青年民族阵线委员会等。参加民
族阵线委员会的有共产党人、戴高乐派、天主教徒、新教徒等。9 21 日,
《解放北方》报在《祖国统一的必要性》为题的社论中,第一个直接向一切
爱国者包括共产党人提出了联合起来的号召,社论指出:“唯一的主要问题
——没有任何妥协余地的问题——就是祖国的独立,一切领土的解放——为
了解放必须联合一切..
由于国内抵抗运动的发展,也由于戴高乐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美的冲
突,使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日益感到有联合国内抵抗运动的必要性。1941
9 24 日,戴高乐宣告民族委员会成立,戴高乐为主席,设八个委员,实
际上承担起国家政权的职能。为联合国内的抵抗力量,戴高乐先后两次派出
了特别的“政治代表团”到法国。12 24 日,任命前埃尔—罗亚尔省省长
让·穆兰为非占领地区的民族委员会的全权代表和自己的代表。1942 1
1 日,穆兰到法国南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工作,南方三个抵抗组织的领导
人与穆兰签订了议定书,承认戴高乐作为“战斗法国”(1942 年夏,“自由
法国”改称此名)的政治和军事领袖”,三个组织的军事组织也统一加入“秘
密军”,其首领由戴高乐任命。在 1942 年底到 1943 年初,“战斗法国”同
占领地区的各抵抗组织也加强了联系。“自由法国”与法共领导的“民族阵
线”与“自由射手和游击队”的联系也有了加强。戴高乐认为:“我愿意他
们为国效忠”,但必须接受他的“控制”。1942 2 月,法共通过“自由法
国”情报人员勒米转告戴高乐,准备接受戴高乐的指挥,并决定派一名代表
到伦敦。1943 1 月,议员弗·格列尼埃作为法共代表到达伦敦,在戴高乐
领导下工作。
[维希政权危机的加深]1942 11 8 日,美英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统率
下于北非登陆,贝当命令北非法军对抗。美国宣布与维希断交。维希政府的
国际地位更加陷于孤立。11 日,刚到阿尔及尔的维希军队总司令达尔朗下令
停火,与盟军签订停战协议,并投向盟军一边。达尔朗为北非最高专员,吉
罗(18791949)为陆军司令。维希当局失去了对北非的控制。11 11 日,
德国为报复盟军对北非的行动,占领了法国南部,“自由区”不再存在。10
万“休战军”也被解散。11 26 日夜,德军调集一个装甲师包围土伦,企
图夺取停舶该港的法国军舰。27 日晨 5 29 分,舰队司令发出军舰自行凿
沉的命令,水兵立即行动。一天之内,倾覆、烧毁 3 艘装甲舰、1 艘战斗巡
洋舰、7 艘巡洋舰、1 艘航空运输舰、29 艘驱逐舰、12 艘潜水艇,总吨位达
23 万吨,100 多座附属建筑也被毁。土伦法国舰队的“自凿事件”,粉碎了
德军攫取舰只的妄想,沉重地打击了维希政权的统治。至此,维希政权已丧
失了“自由”领土、陆海军主力以及北非、西非的殖民地,实际上已土崩瓦
解。
[国内武装斗争的广泛开展]武装斗争的广泛开展,是法国抵抗运动高涨
的主要标志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后,《人道报》于 1941 7 17 日发出了
“公民们!拿起武器”的战斗号召。法共领导下的“特别组织”、“青年营”
加强了战斗活动,从 1941 712 月,在工厂、铁路线进行的破坏活动增加
148 次。8 21 日,法国爱国者乔治·皮埃尔在巴黎地铁巴尔贝车站打死
一名德国军官,引起了德国占领者的恐慌。10 月,“特别组织”在南特、波
尔多又杀死了几个德国军官。占领者就在南特一集中营枪杀了 50 名人质。但
是,抵抗组织并没有被吓倒。10 月,法共成立了“全国军事委员会”,出版
《复仇者》报,在各省、区也相应组织了军事委员会,并把法共领导的地下
武装组织联合起来,1942 年初,改称为“法国自由射手和游击队”,在城市
展开游击杀敌活动,仅 1941 12 月,在巴黎地区登记的反占领军的谋杀事
件就达 221 件。1942 年夏,法共加强了对游击队的领导,广泛展开“征募志
愿者运动”,派遣大批活动分子加入“自由射手和游击队”。“游击队”的
基层战斗单位是“三人小组”,二个小组组成一个班,三个或四个班组成一
个小分队,具有很大的自治性和灵活性。6 月,在巴黎地区正式建立了第一
支游击兵营,展开游击活动。
非共产党人的各个抵抗组织,在进行宣传鼓动,怠工等活动的同时,也
进行一些军事活动,并成立了准军事性或军事性组织。1942 年,“战斗”组
织了不大的“志愿队”、“秘密军”,进行暗杀和破坏活动。1942 9 月初,
维希政权通过了《义务劳动法》,强迫 1850 岁的男子和 2135 岁的未婚
女子为“民族的最高利益进行任何工作”,不断为德国招募劳工。维希政权
和占领当局还成立了“义务劳动局”,大肆围捕青年工人、学生。《义务劳
动法》和强征劳力,引起青年工人、学生的抗议,他们常常举行罢工和游行,
得到广大居民的同情和支持。很多被动员的人开始逃出城市,隐藏到偏僻的
乡村、山区或森林地带,当时称这些人为“马基”①1942 年末—1943 年初,
在法国人烟稀少的森林和山区,尤其是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区,出现了第
一批“马基”营,他们和各抵抗组织取得联系,展开游击活动。另一些“休
战军”的士兵和军官也建立了抵抗组织——“军队抵抗组织”。
1943 年,武装斗争迅速发展。据统计,1942 年游击队组织了 276 次捣毁
铁路的活动,1943 年则增加到 2009 次,一年内增加了 6 倍多。游击活动基
础薄弱的南部地区,斗争也有新的发展。
[全国抵抗委员会的成立]在武装斗争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国内各抵抗组
织之间、“自由法国”与国内抵抗运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在南部,1942
11 月,三个主要抵抗组织成立了联合抵抗运动。在北部地区,各抵抗组织
也实现联合,成立了“协调委员会”和“秘密军”参谋部。
1943 2 21 日,戴高乐召集自己在国内的代表到伦敦,叫让·穆兰
Maquis 是科西加语,意为稠密的灌木丛林。科西加人把那些为逃避警察迫害而到灌木丛中去的人叫“马
基”。
组织全国抵抗委员会,他在给让·穆兰的训令中指出,“在最短期间内,应
在法国本土成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并由戴高乐将军的代表
让·穆兰担任主席”。 5 15 日,全国抵抗委员会宣告成立,加入全国抵
抗委员会的共有 16 个派别和组织,其中包括八个抵抗组织(“民族阵线”、
“军政组织”、“抵抗”、“解放”、“解放北方”、“战斗”、“自由射
手”、“解放南方”),6 个政党(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人民民主党、
共和联盟、民主联盟)以及 2 个工会。每个派别无论其影响如何,在委员会
内部都拥有一票。1943 5 27 日,全国抵抗委员会在巴黎第 6 区富尔街
48 号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让·穆兰任全国抵抗委员会主席。会议讨论并通
过了全国抵抗委员会的任务,还选举了由 7 人组成的常设机构,以协调各抵
抗力量。6 21 日,穆兰被捕后由“战斗”组织的负责人皮杜尔为主席。在
全国抵抗委员会领导下,各省和地区也相应成立了抵抗委员会,一般常称解
放委员会,最有影响的是 9 月成立的巴黎解放委员会,其主席是巴黎联合工
会总书记共产党人托莱。
2006-10-27 09:54: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成立]在国内各抵抗组织实现联合的同时,戴
高乐在北非也加强了同吉罗的联合。1942 12 24 日,达尔朗被人打死,
于是,由殖民地长官组成的“帝国委员会”任命吉罗为北非的军事和民政司
令,以代替达尔朗。吉罗宣布自己的目的是同盟国一起,反对法西斯德国。
这就使戴高乐的“战斗法国”同吉罗的联合有了一定的基础。而英美为控制
北非和戴高乐,也需要戴高乐和吉罗的联合。1943 1 14 日至 23 日,罗
斯福、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开会,通过了进攻西西里岛的计划(“哈斯基”
计划)。因此,夺取北非的全胜,争取法国各派政治力量的联合,就成为美
英十分关切的问题之一。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的建议下再三电请戴高
乐赴会同吉罗会晤,遭到戴高乐的拒绝。于是,丘吉尔就以拒绝继续支持“战
斗法国”运动相威胁。在美英的压力下,戴高乐到卡萨布兰卡和吉罗会谈。
26 日,戴高乐和吉罗发表了联合公报,确定了双方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彻底
打败敌人,获得法国的解放和全人类自由的胜利。2 23 日伦敦的法国民族
委员会照会吉罗,要求把消除非洲维希制度的残余,恢复基本民主自由,立
即建立中央临时政权,建立抵抗协调委员会等作为谈判的基础。3 14 日,
吉罗同美英协商后,发表了重要演说,宣布维希颁布的法律不再有效,恢复
地方政府机构,并声明在法国解放后,法国人民有可能根据共和宪法选举自
己的临时政府。以后,双方环绕着谁是法兰西民族的合法政府和领袖问题,
展开长期争论。5 30 日,戴高乐到达阿尔及尔。在美英的调解下,戴高乐
与吉罗实现了妥协。经过三天的谈判,6 3 日,终于签订了建立法兰西民
族解放委员会的协定,戴高乐和吉罗二人共同担任主席。法兰西民族解放委
员会发布了《成立宣言》,宣言指出:“这样成立的民族委员会,就是法国
的中央政权机关。”其任务是“继续与各盟国密切合作,继续为解放法国的
全部领土和盟国的领土而共同奋斗,直到彻底战胜一切敌人为止”。“委员
会号召全体法国人来同它一起,通过战争和胜利,使法国重新恢复自由、伟
大和在强大盟国中的传统地位”。8 26 日,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得到美、
英、加拿大、苏联、中国和拉美国家的承认。9 27 日,民族解放委员会第
二次改组,戴高乐成为它的唯一主席,吉罗仍为总司令,指挥军队。11 3
日,临时咨询会议正式召开,参加的有国内外抵抗运动组织和各党派的代表。
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成立和咨询会议的召开,最终实现了全民族抵抗力
量的联合,为民族起义准备了条件。
第三节 1944 年的民族起义和法国的解放
一、民族起义条件的成熟
[科西嘉的解放]民族起义是法国抵抗运动发展的最高阶段。早在 1942
4 18 日,戴高乐在广播演说中就指出:“每一个法国男女的任务在于用
他们掌握的一切手段进行积极的斗争,既反对自己的民族敌人,同时反对维
希,他们是共同的敌人。民族解放不能同民族起义分开”。1943 1 月,法
共代表和“战斗法国”就民族起义、联合抵抗进行了会谈,民族起义问题已
提上日程。
1943 9 月,法西斯意大利投降。9 9 日,科西嘉人民在民族阵线领
导下宣布起义,消灭意大利占领军,伏击正在北撤的德军。科西嘉爱国军民
的抵抗斗争得到了吉罗将军的援助,他们相互配合,共同战斗,终于在 10
3 日获得了科西嘉的解放。岛上游击队迅速发展到 12000 多人,民族阵线
的威望不断提高。科西嘉的解放,是内部抵抗力量与吉罗领导的法国军队联
合作战的一个胜利,实际上是民族起义的一次大预演。
[全国抵抗委员会《共同纲领》的制定]1944 3 15 日,经过各抵抗
组织的长期争论,全国抵抗委员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纲领》以民族阵
线提出的《抵抗宪章》为基础,主要内容有:立即开展武装斗争,给准备战
斗的组织配发武器,建立爱国警察,军事行动与群众抵抗如罢工、示威、反
对强征劳力的斗争相结合;要求实现人民的广泛民主自由,保证劳动者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要求实现生产资料国有化,消除经济领域中的财政寡
头;要求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尽力为爱国者提供武器,同时强调,一切军
事行动均应在全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控制之下;要求英美盟军开展更大规模
的军事行动,尽快地解放被占领的土地。《纲领》指出民族起义只能在政治
军事能保证它胜利时开始,起义应该在民族解放委员会领导下,由全国抵抗
委员会指导。《纲领》得到了各主要抵抗组织的承认。3 月,抵抗运动的三
个主要军事组织:“自由射手和游击队”、“秘密军”、“军队抵抗组织”
最终联合为“法国内部武装部队”(即“内地军”)。“内地军”中各组织
保持其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但需服从全国参谋部的统一指挥,而全国
参谋部又受到几个主要抵抗组织代表组成的军事委员会的监督,同时承认法
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领导。4 月,戴高乐派柯尼克(18981970)将军到
英国协助艾森豪威尔工作,6 月,柯尼克为“内地军”司令,使“内地军”
与盟军作战的战略相配合,为民族起义作好组织上的准备。
[游击活动的广泛展开]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国内抵抗运动的武装力
量更为壮大,游击活动广泛展开。1944 年上半年,游击队实行了 2731 次捣
毁铁路的行动,而 1943 年一年内只组织了 2009 次。“马基”游击队的活动
也不断扩大,1944 年夏,有几十个“马基营”,每个营聚集了 510 个“马
基”分子,有时多达几百人。1944 年初,武装的“马基”总数约 5000 人。
在“马基”营控制地区,维希的行政机构已经瓦解。“马基”的办事机构实
际上已成为当地的政权机关,征收赋税,维持秩序,确定物价,供应粮食和
其他生活必需品,夺取被占领军和维希当局征调的粮食,在劳动群众中进行
分配。“马基”的政治倾向各异,但一般都受到国内抵抗运动主要军事组织
的影响。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分子也在法国组织了游击队参加战斗。1944
春,有 35 支苏联人游击队活跃在法国国土上,消灭了 3500 名希特勒分子,
倾覆了 65 辆军运列车,破坏了 3 座桥梁,俘虏了德军官兵 650 名。
5 16 日,戴高乐发布关于法国内部武装部队作战的命令(即“加门计
划”),要求内部武装部队从盟军登陆之时起,与盟军取得联络,直接参加
战斗。命令还对不同地区提出了战斗目标,主要是配合盟军,破坏交通线,
攻占机场、港口,从而确定了民族起义的大体方向。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 6 6 日凌晨,英美盟军在蒙哥马利指挥
下,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英、美 2395 架运输机和 847 架滑翔机载着 3
个伞兵师在诺曼底海岸重要地区空降着陆。接着,2000 多架飞机猛烈轰炸法
军海岸防御工事和炮兵阵地。进攻部队分乘小艇和大型登陆艇在密集的炮火
下向诺曼底方向推进,迅速占领滩头阵地,不断扩大战果。到 6 7 日午夜
12 时,总计有 15.5 万名盟军战士在法国登陆上岸。以后,盟军后续部队迅
速增加。7 月初,登陆盟军达百万人。希特勒德国苦心经营的“大西洋壁垒”
被摧毁。8 15 日,盟军又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沿岸登陆。塔西尼将军指挥
的法国第一集团军作为盟军的组成部分也随着登陆。一再拖延的第二战场终
于开辟。从此,开始了法兰西民族解放的新阶段。
二、民族起义的广泛发展
[民族起义力量的壮大] 盟军在法国的登陆,成了民族起义的信号。6
6 日,戴高乐在伦敦发表演说,号召法国人民投入“解放法国的战役”。可
是,戴高乐在给国内代表的秘密指令中却指示,抵抗运动“只能按照伦敦的
命令”发展,只应“限于地方的罢工行动和盟军当局规定的游击行动。”同
一天,法共中央也发表声明,号召人民与盟国一起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伟大
斗争,为恢复法国的自由、独立与伟大的权利而斗争。法共还建议加强罢工
和破坏活动,用最紧急的方式从速建立爱国民警队。根据法共建议,在民族
阵线、自由射手和游击队、进步工会、爱国青年联合会、妇女同盟创议下,
建立了爱国民警中央委员会,和内部武装部队一起,在各地建立爱国民警队。
国内的其他抵抗组织如联合抵抗运动等,也支持民族起义的方针,从执行“等
待”政策转变为武装斗争的政策,刚恢复活动的社会党机关报《人民报》在
6 月号的社论中响亮提出:“公民们!拿起武器,这是最后的、坚决的斗争!”
与此同行,抵抗运动的武装力量迅速扩大,到 1944 年夏,内部武装部队发展
50 万人,其中法共领导的自由射手与游击队则由 2.5 万人猛增到 25 万人。
可是,当时的全国抵抗委员会、军事行动委员会与戴高乐的军事代表在起义
的时机、方式以及军火的供应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盟军对内地军的游击
活动抱有某种蔑视态度,给内地军尤其是法共的自由射手与游击队在物资、
武器供应上设置障碍,致使内地军武器不足,装备低劣,如在奥恩(即在紧
接登陆地区的地方)1800 名内地军的士兵中,只 600 人有武器,其中每 4
士兵才有 1 挺机枪和 150 匣子弹,每 30 人才有 1 挺重机枪和 200 匣子弹。尽
管如此,抵抗运动的武装部队积极响应民族起义的号召,发挥爱国主义精神,
配合盟军展开了积极的军事行动。到 7 月中旬,全国 90 个省中有 40 个省爆
发了武装起义。
[民族起义席卷全国]8 月,当法军迅速向法德边境溃退时,民族起义席
卷了全国。在布列塔尼,到 8 月初,已成功地武装了 5 万志愿者,大部分参
加了自由射手和游击队。他们同盟军配合行动,解放了几乎整个布列塔尼,
俘虏了德国官兵 6 万人。在中部山区和西南部地区各省,抵抗战士积极展开
战斗,到 8 月,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解放了 28 个省。在东南地区,早在 67
月间,游击队就发动起义,夺取中小城市,解放部分领土。当盟军在南部登
陆后,游击队紧密配合,在敌后进行破坏活动。8 18 日,马赛发动总罢工。
19 日展开了巷战。23 日,法国第一集团军先头部队进入马赛,德卫戍部队投
降。由于游击队的有力配合,使法第一集团军迅速推进,提前解放了许多城
市。抵抗战士的军事行动给盟军和法正规军以很大支援,盟军总司令艾森豪
威尔也承认:“如果没有他们的巨大支援,法国的解放以及敌人在西欧的失
败,将会延缓很长时期,而我们的损失也会更大”。
三、巴黎起义和法国的解放
[巴黎起义] 巴黎起义是 1944 年民族起义的最高潮。巴黎是抵抗运动的
重要基地,法共在巴黎地区抵抗运动中有很大影响,巴黎“内地军”司令、
巴黎解放委员会主席均由法共党员担任。1944 年夏,随着第二战场的开辟,
德国占领军加紧对巴黎的控制和掠夺,致使生活必需品奇缺,面包、糖、肉、
牛奶只能定量供应,物价猛涨,黑市盛行。由于原料缺乏和空袭,许多工厂
停产,失业工人增加。巴黎人民对占领者的不满和仇恨情绪进一步增长,人
们盼望早日解放。可是,以戴高乐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不同国内抵抗运动
组织协商,就事先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巴黎警察总监,由勒克莱尔将军指挥的
法国第二装甲师直向巴黎推进。戴高乐的总代表亚历山大·巴罗迪被任命为
尚待解放地区的特别代表,竭力拖延首都的起义。但是,随着盟军的推进和
民族起义的广泛发展,巴黎起义的形势日趋成熟。7 14 日,巴黎地区的人
民不顾占领军的镇压危险,举行了四年来的第一次国庆游行,参 561
561 加者达 1115 万人。巴黎的一些公司企业升起了三色旗,工人开始罢工
或怠工,群众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巴黎抵抗运动的武装力量也更加壮大,
8 26 日,计有内部武装部队 5 万人,爱国民警 5 万人。8 7 日,当盟
军向巴黎推进时,巴黎“内地军”司令发出了“第三号命令”,指示部队动
员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开展军事行动。9 日夜间,民族阵线、自由射手和
游击队在巴黎张贴宣布总动员的布告。10 日,巴黎铁路工人总罢工,揭开了
武装起义的序幕。
8 14 日,巴黎解放委员会积极支持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号召“一切
劳动者停止工作,加入爱国民警,武装起来参加战斗,使总罢工成为解放巴
黎的民族起义的出发点。”15 日,巴黎警察开始罢工,部分警察加入了内部
武装部队。1617 日,邮政工人、地铁职工和海员相继罢工。16 日夜间,巴
黎“内地军”和爱国民警转入进攻,开始占领重要目标。起义形势成熟。
可是,戴高乐的总代表巴罗迪却反对起义。全国抵抗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一些抵抗组织也以武器不足为借口,要求延迟起义。但是,抵抗战士已经
行动起来。18 日,总工会和基督教工会同盟宣布了总罢工。邮电、铁路、纺
织、地铁各部门职工、各大商店也宣布了罢工。铁路工人和建筑工人从德军
车站和运输中心站搞到了大批武器。一批志愿者袭击了德军控制的“慈善医
院”,缴获了许多武器,捉住了 250 名德军伤病员,充当“人质”,几天后
用他们从德军手里交换了许多爱国者。同一天,巴黎警察解放委员会也决定
转入行动。19 日,经过几天的激烈争论,全国抵抗委员会常委会和巴黎解放
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正式通过开始举行起义的决议。随后,在巴黎解放委
员会的号召下,“内地军”、“爱国民警”迅速占领了警察局、市政局和报
社。战斗在各区胜利进展。
巴黎起义时,驻守巴黎的约 2 万名德军卫戍部队已被内部武装部队包
围。卫戍司令冯·肖尔蒂茨为了自己的出路,对希特勒关于炸毁巴黎的电报
指示不予理睬,而是玩弄手腕,通过瑞典领事诺尔德林和戴高乐的代表进行
接触,并释放了部分政治犯,以便进行休战谈判。19 日,警察局长夏尔·吕
伊惹、总代表、巴黎解放委员会的一个领导成员和卫戍司令谈判,签订了休
战协定,并派出广播车向“内地军”宣布。休战协定受到了共产党、“民族
阵线”、“战斗”等领导人的坚决谴责,在 2021 日的全国抵抗委员会上,
大多数代表拒绝休战协定。
21 日下午 5 时,巴黎解放委员会发出了继续战斗的号召。巴黎人民热烈
响应号召,成群结队地在工人住宅区、主要街道建筑了 600 多个街垒,军事
行动不断扩大,到 21 日晚,起义者已解放了巴黎 80 个街区中的 61 个和郊区
3/4
22 日,内部武装部队在人民的支援下继续发起攻势。然而,肖尔蒂茨与
巴黎新的警察局长达成了让德军撤退的协议。同时,起义的迅速发展,引起
了戴高乐的不安。他派柯尼克将军向艾森豪威尔提交亲笔信,请求盟军立即
向巴黎挺进。
23 日,首都战斗激化。德军企图夺路后撤,向市政厅反攻,被“内地军”
打退。在其他各个区,德军也受到了阻击。这时,德军只困守在巴黎的 9
主要据点,其他 27 个较小据点都为起义者占领。同一天,勒克莱尔第二装甲
师的先头部队兵临巴黎城下。24 日,“内地军”奉命进攻共和广场的德军最
后据点,战斗继续到深夜,德军终于宣告投降。22 日,第二装甲师的第一批
坦克在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下进入首都。这时,市政厅响起了《马赛曲》,
钟楼敲响了胜利的钟声。25 日下午 3 时许,德军签署了投降协定。傍晚,戴
高乐也随第二装甲师进入首都,驱车直向国防部。
在解放巴黎的过程中,德占领军死亡 3000 人、伤 5000 人、14800 人被
俘。法国方面,内地军死亡 901 人、伤 1455 人;第二装甲师死亡 130 人、伤
319 人;平民死亡 692 人、伤 2012 人。法国抵抗战士和人民以自己的鲜血和
生命,解放了首都。
2006-10-27 09:55: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法国全境的解放]巴黎民族起义的重大胜利,加速了法国全境的解放。9
12 日,从诺曼底登陆的盟军与从南部登陆的盟军在蒙巴尔会合。勒克莱尔
第二装甲师同塔西尼的法国第一集团军会师。法军同盟军一起向法比边境推
进。解放了比利时。到 9 月中,除阿尔萨斯——洛林和西部沿海岸的几个港
口外,几乎所有法国领土都得到了解放。11 23 日,第二装甲师攻占了斯
特拉斯堡,阿尔萨斯省最后获得解放。
1945 1 月起,法第一集团军与盟军一起乘胜追击德军。3 月底,法军
越过莱茵河,在德国境内胜利推进。4 月,配合苏联红军展开攻克柏林的战
役,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后,不断扩大战果。5 7 日,在巴黎以东的兰斯
艾森豪威尔司令部,德军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8 日下午 3 时,戴高乐
与杜鲁门、斯大林、丘吉尔一起向全世界宣告盟国的胜利和欧战的结束。午
12 时,在柏林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法第一集团军司令塔西尼
受戴高乐委托参加了仪式。9 日零时 10 分,德国代表凯特尔在投降书上签字。
当法第一集团军在德国境内胜利挺进的时候,其他法国军队仍在大西洋
沿岸与德军残部进行战斗。5 8 日,拉罗舍尔获得解放。9 日,敦刻尔克的
德军宣告投降。翌日,法军与盟军进入这个最后解放的法国城市。5 月初,
在阿尔卑斯战线的战斗,也由于德、意军的投降而胜利结束。法国人民经过
了四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打垮了德国法西斯,赢得了祖国的解放。
法国抵抗运动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消灭了反动的维
希政府,恢复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赢得法兰西民族的独立,促进了人
民进步力量的发展,对战后法国的政治生活、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6-10-27 09:56: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已上传:原书477页,十五章内容。

全书共579页 将陆续上传........ 感谢关注!!!!!!
2006-10-27 09:56: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有用 好贴子!
2006-10-28 09:43: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同胞须知』公布一些初到法国的中国同胞不宜逗留的巴黎地区★内容连续更新★

红灯去少去
2006-10-29 12:03:4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