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hunterlee508

75 CTU PARIS第一次活动之博物馆之旅,请参加的战友进

434
回复
3301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还有一个展厅里那个越南的木雕观音像,镏金的,你一看就应该知道这属于及其东南亚、被中国道教影响严重的产物——印度佛教里有哪个神是镏金的?哪个佛是那种冷漠的表情?哪个佛是穿那种极其中国样式的服装?除了那个四手,肯定是印度佛教的痕迹以外,其他的符号基本都是中国式的,尤其是那个冷漠的表情,完全是中国式的对天命、天意态度的描绘。你再看时间——十八世纪的东西。1500年欧洲已经开始全球扩张了,东南亚还处在这样封闭、迷信的环境中,你对书本里讲的历史比较是不是就多了一层认识?

看博物馆要用脑子,用知识。否则就看不出东西来。
2007-12-2 22:46: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家做香肠,写作业。呵呵:11500:
2007-12-2 22:48: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dodo_mi_soso 于 2007-12-2 18:58 发表
给个勋章好不啦?

挂在ID下面都神气

另:我是拍了很多相片 但是怎么发呢?一个一个的附加上去?

弱弱的问一下 我电脑很!白!痴!

HIV 巫女和水木年华今天都没见 小遗憾一下  闪 ...


有人想见我,完了,今天晚上睡不着觉了:11500:
2007-12-2 22:52: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今天的活动没赶上,下次还有么?
圣诞节一个人过,会有活动吗?叫上我行不?嘿嘿~
PS,我还不会上传头像和签名图~有哪位好心人能教我么?谢谢了
2007-12-2 22:59: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春秋时期就出现那样的手持的小弩说明当时的机械工艺已经非常强了。这里有个对弩机的介绍,可以看一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644.htm

我看到那个弩的时候是真被震惊了。弩机的做工极细致,可以想象其机关的精确与精巧。箭头还镂有花纹,显然是贵重武器。看到这样的东西都没有看出门道来,历史知识的确要加强。
2007-12-2 23:10: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来今天大家玩的不错,讨论的可真激烈的说:10200:
期待图片:10900:
2007-12-2 23:12: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light真是高人

佩服

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一个
2007-12-2 23:26: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呼叫斑斑 

把照片扔上来

我搞了很久还是不会传

slight说的那个弩我也见了 但是可惜没照下来

hiv君 那就13大见  没瞅见你们我不甘心
2007-12-2 23:36: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light 于 2007-12-2 22:05 发表
看集美的时候,你没有发现柬埔寨,越南,缅甸,中国的佛教传统相差很大吗?柬埔寨缅甸更偏印度;中国与越南出现了佛道混合的痕迹。同时,各文化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印度佛教对两性特征毫不避讳,对女性特征尤其注重;越南与中国佛教对 ...



看的很仔细啊,说的很详细

对于佛教造像传统的差别确实是地域文化的差别导致佛教的流传在形式上有差异,但本质没有太大差别,汉传藏传是大乘佛教,而东南亚多是小乘
不过你说的中国出现佛道混合的痕迹我没看出来,越南一直受中国影响最大,造像也接近中国汉传的
其实中国原来有小乘佛教,但是没落了,由于中国有儒家传统,内圣和小乘在很多方面很相似的,都是自修修身,而大乘佛教是自度而后度他,区别在于度他
所以小乘在中国是被儒家传统所替代而没落了,只有大乘佛教,但不代表小乘就不好,只是修行的层次有差别,不修小乘也没有儒家修为,大乘如同高屋建瓴
佛道混合的提法不太妥,就算有,也只能是说在塑像方面可能有些服饰的相似之处,这更多是地域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影响,如同佛经翻译成汉语一样美妙
佛像翻译成有汉文化特征佛像也是为了更便于传播,但在内涵上,汉传佛教体现的是佛教和儒家的结合
在面容,神态,饰物等等,佛教造像体系都有一套标准,佛教造像不是用来膜拜的,而是通过塑像的各种象征意义体现佛教的深刻内涵
佛法不可说,但从造型艺术范畴可能更有一些不同于文字表达的途径,而这些途径往往是更深刻更直接地让人有心灵上的共鸣

再就印度地区的塑像
佛教创立之前,印度的古宗教是婆罗门教,释迦牟尼在因地累世修行,最后征得了轮回真相和涅槃真谛
而在印度,婆罗门教和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都是承认有轮回这个唯一的共同基础
而佛教的造像自然也受之前的婆罗门教的影响,在技法和形态上有相似,而象征意义却不大相同,

另外,不能不提的印度教是吸收吠陀的宗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教义民间信仰而产生的
印度教教在有神论信仰的基础上树立了神像,它是一个民族色彩很浓的宗教。而佛教是无神论的,不承认有造物主
由于印度教吸收了多种宗教的成分,所以它的神像中既有佛像,也有其它神像。也就是说,印度教的神像内容庞杂。
印度教的神像除了佛教中的诸佛像外,更主要的还有它所崇拜的特有的神像
印度教的主神有三个:毗湿奴、湿婆和梵天。 这些神像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

所以看印度展台比较复杂,哪些是佛教的哪些是婆罗门的哪些是印度教的,这个区分开来看比较好,不能笼统说的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7-12-3 00:07 编辑 ]
参与人数 1战斗币 +21 收起 理由
hunterlee508 + 2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战斗币 +21

2007-12-3 00:02: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light 于 2007-12-2 21:54 发表


同学,你没有搞错吧??凡是商周年代的东西,不管什么,随便一件都是国宝阿。那可是中国文化起源的实物记录,直接关系到如何评定商周的性质,关系到中国史的编写。你没有注意那把春秋时期的剑吗?那把剑的做工水平放到同时期世界范 ...

你都没看懂我说啥....
我说的是人家这是世界性比较...这里指河边那个...
你说的春秋那把剑在集美....
2007-12-3 00:17: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啊~~太可惜了,没看见帖子~!
2007-12-3 00:29: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light 于 2007-12-2 22:46 发表
还有一个展厅里那个越南的木雕观音像,镏金的,你一看就应该知道这属于及其东南亚、被中国道教影响严重的产物——印度佛教里有哪个神是镏金的?哪个佛是那种冷漠的表情?哪个佛是穿那种极其中国样式的服装?除了那个四手,肯定是印度佛教的痕迹以外,其他的符号基本都是中国式的,尤其是那个冷漠的表情,完全是中国式的对天命、天意态度的描绘。你再看时间——十八世纪的东西。1500年欧洲已经开始全球扩张了,东南亚还处在这样封闭、迷信的环境中,你对书本里讲的历史比较是不是就多了一层认识?

看博物馆要用脑子,用知识。否则就看不出东西来。




这就是东西文化的差异所在,西方的对外扩张是必然的,从古希腊所谓的对内自由贸易港口,而对外却是海盗掠夺,资本之神造就了西方人对外侵略的本性
但从佛像上看出这个差别只能是一种偶然,佛教本身就是要人明了生死真谛,不争不贪,造型自然体现对世间百态不着不动,但不是冷漠
仔细凝视佛像面部,给人更多的是那种坦然看破和平淡无为之神情,更有很多佛像是面带微笑,面容慈祥,再看金刚部的多半面目狰狞,形像吓人
难道金刚部的佛像就真的是用来吓人的么?有菩萨低眉更有金刚怒目,都是胜义理的形像体现,如果套入凡人的七情六欲来观就浅了

至于为何中国佛像多镏金,还要从中国古建说起,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营造工艺造诣了得,自然少不了会用木刻技术来造像,而木雕本胚多显粗陋
更见中国古建雕梁彩壁,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所在,融入佛教木雕塑像彩绘镏金也是自然之事,而印度自婆罗门古宗教一来都是延续了造石像的传统
木像也有,但不常见,配合印度的石台石殿,自然是石像更为贴切,而石像的质感通过光影自然表达,不需要着色,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石雕是着色的
这是石雕木雕在工艺,保存,质感等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的。

佛像也只是形式表象,本质没有差异,而且佛像的名字也都不同,但从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看来,很多都是一个佛,比如藏传的金刚萨埵就是汉传的普贤菩萨
而藏传的观世音菩萨又有多臂的形式包括由观世音菩萨化现的12度母形像,追溯本源都是一致的
我觉得看这种塑像文物展,不但要看出地域差别文化差别,更要关注本质的内在联系,而且对于佛教这个从印度传入其它国家的古老宗教,修行法门形式上有差别,但本质从来没变过,而且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资格修改佛经本意,从汉传佛教兴起一来,汉文佛经不能改动一个字,可以说经典如初,读经如佛祖亲现,这就是佛教传承保准2千多年纯正而不被歪曲的方法,所以佛云:依法不依人。人常变,而法亘古不变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7-12-3 00:42 编辑 ]
2007-12-3 00:32: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light 于 2007-12-2 22:05 发表
看集美的时候,你没有发现柬埔寨,越南,缅甸,中国的佛教传统相差很大吗?柬埔寨缅甸更偏印度;中国与越南出现了佛道混合的痕迹。同时,各文化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印度佛教对两性特征毫不避讳,对女性特征尤其注重;越南与中国佛教对 ...


我去集美是半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回忆起来未免多少有点疏漏,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但估计PERMENANT的展品应该都没啥改变.

法国对各地宗教的重视是我所佩服的.几国佛教,从教意就有本质区别.

中国在佛教昌盛时期基本都是儒学治国的.典型的封建社会.而且中国的佛教以戒律和无欲则刚为前提的,所以削肩,枯瘦等特征很明显.
而天竺本身佛教起源的时候虽然有舍身饲鹰的说法,但其实却没有在中国那么宣扬戒律.
传到南面的柬埔寨,越南更是连肉都可以吃了.
而且,本身印度人就比东亚,尤其是东南亚来的丰满...
佛在中国基本都是男的.除了观音作为一个特殊存在.

修欢喜禅的源头其实并不是印度,而是藏传佛教.

至于越南的佛教也是中性,我想可能跟他们的佛教是从中土流传过去的有关.而且他们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
柬埔寨的则受泰国影响多一些.


说到阎王.其实那不是佛教人物,是三清道教和佛教融合下的产物.收当时的政治印象颇深,其实就是百姓心目中人死后审判轮回的一个形象,当然会和县太爷挂钩...

你说的那柄春秋剑我记不清楚了.倒记得有把吴勾.貌似无论吴越还是楚和匈奴都没直接对上过仗啊...地理位置放那里的...汗~~.而且那时候.好象....也不叫匈奴~叫匈奴都是汉的事情了...
小晕一个...
2007-12-3 00:41: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light 于 2007-12-2 21:56 发表


实在受不了你了。。多学点历史再出来看博物馆吧。。原来你不是来看历史的,是来逛精品店的。宋朝瓷器?就你,还想认真伪。。。。?

对历史文物的分析本来就是跟价值挂钩.
如果一直逛国内古董店铺的人自然有能力去分析点东西.
如果你也是高手,啥时候可以探讨探讨!

[ 本帖最后由 魍魉姬 于 2007-12-3 01:09 编辑 ]
2007-12-3 00:44: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outremer 于 2007-12-2 22:14 发表
有的时候艺术的胚胎比成品更令人赞叹。

起码,罗丹博物馆是.

胚胎更能看出思考过程....
而且有无数可能性...
2007-12-3 00:48:3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