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李云龙 于 2009-8-24 16:23 编辑
老李并不吃亏啊,问题是老李没有那种以上来就用重拳的心,说白了不习惯打人。
锄禾的打法估计把国内学的都忘记了。
阿 龙 发表于 2009-8-24 12:31
传统武术和道馆武术都讲究借助武术修养精神。 这是所以那么多人热衷太极拳或跆拳道的原因。动力并非一味强调打,重创对手。恰恰是相反。 法国的武馆,教拳击和柔道也是很讲究点到为止的。一项体育运动目的是强健身体,而不是搞谋杀。 所以泰国拳这样凶狠的项目,mma综合格斗不是在任何国家都接受的。
我记得当初学散手的时候,老师说过不许连击头部三下等等。早期散手运动刚开展,很怕出现重大伤残事故,引发社会争议导致禁止。确实也有散打选手不幸死于拳台的。不知道现在规则如何。
这次和锄禾对抗。倒是破了本人的纪录。 连扛对手十余下连击。他这种打法倒是有点像阿亿教的洪家拳了。 呵呵呵呵
我和很多朋友交流的一个感觉就是,凡是练过传统武术,道馆武术,或老外,都不追求一招致命的效果。追求某项技术本身的提高。而很多年轻人,或者习练拳击散打泰国拳的,尤其是初学者,特别热衷于追求ko。 锄禾几乎很少用直拳,几乎全是摆拳勾拳,无非就是寄希望于力量,试图在抡来打去的时候,怎么也能打着一下,重创对手。
老实说,并非阿峰师傅传授的技术没有发挥出来,而是锄禾只打算ko人,那些细致的技术和直接ko人没关系。所以不用。周六和阿峰也谈起锄禾新学的技术。 我和他说,一个月的时间,无法消化新技术。 其次就是锄禾有自己的一套固定概念,会按自己的打法走。结果也是这样。我在现场就反复听到阿峰订正技术。 确实都说在点子上。但是锄禾几乎每次都是按自己的继续打,实在行不通才不得不订正。 尤其是到最后,阿峰说前手直拳的问题。锄禾到终场都没看到他的前直。 |
2009-8-24 15: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