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黑曜石 于 2018-1-14 23:26 编辑
我拿我自己身边的真实例子说说吧,可能有参考性,
朋友a,北清大牛,年级前5,美国前5的计算机博士,在硅谷混了10年,大公司打拼五六年仍然是senior,跳到小公司做principal。如今快10个年头了。年薪不知道多少,估计15w刀上下,但硅谷生活费你知道的。辛苦程度和竞争,危机程度可想而知
朋友b,北青大牛,排名略逊但仍很优秀,美国前10计算机博士,大公司做研究员多年后,被裁员,35岁左右重新走学术路,当然是从非终身的assistant做起。跟27,8岁的小年轻重新去拼。年薪6万刀。目测40岁左右可以获得associate。年薪估计8万刀。
朋友c,澳洲二流大学硕士,金融行业将近10年,刚刚从分析员晋升为小leader,年薪11w澳币。
所以大家也看出来了,首先,美国当然很牛,但你自己也需要超牛,不客气讲,在座各位包括我都是只能望其脚背,而且即便如此,除去生活成本的高企和不安定因素(对比cdi,看看第二个例子从13w年薪裁员为啥不直接另找工作而是降低半薪重新另走学术路,还不是为了稳定),他们未必多么惬意。比较平稳的还是在40岁左右获得一个终身教职,不过相当于6w欧左右的年薪,如果想要十几二十万的收入,那就去互联网巨头或初创企业,不安定,高强度,高竞争力是肯定的。和法国的35小时,25天休假,cdi相比,只能说,冷暖自知。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的。
第三个人级别和我们更相似,算不上大牛级别,但11w澳币也就7w欧元左右,然而澳洲的房价房租教育成本比美国可以说是彼此彼此。他刚毕业时6w澳元是月光的。而且当时是单身,有孩子之后,一百澳元一天的看护费用,是令人乍舌的。大家在偏安一隅于法国的时候,收入不多但支出相对也有限。别对数字计较太多。人家可能也在羡慕我们。之前有人动辄就说美国三十万年薪,真不知道能否透露一下履历,行业,我相信法国到了这个级别的人中龙凤不是没有,估计也有个十万十五万欧,相信生活水准是一样的,而我们这类人也都是没办法达到那种级别的。所以还是拿比较相近的级别来比较还稍微靠谱一点
|
2018-1-14 22: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