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海參崴曾自新石器时代时起,這裡已漸見人类活動。唐朝时属于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君主制国家—渤海国的率賓府轄地(698年—926年); 遼朝時屬上京道率宾府所管;金朝时属上京路轄下恤品路所管;元朝时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明朝時曾屬奴兒干都司(1409年—1434年)。清朝時該地為吉林將軍的領地內。
自1630年代开始,君主制王朝沙皇俄国的探索队进入该地区,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領土上的武装冲突。在1689年清朝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屬清朝,但是,由於俄國對中國領土的貪婪野心及嘉庆之后的清朝国力不振,在1858年清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罗斯帝国的胁迫下与其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两年後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參崴(海参崴)。
隨後其成為沙俄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由於距離俄國中央区太遠,所以該地的發展緩慢。在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通至此,亦開始有海運路線由其往返日本神戶、長崎及中國上海等地。
1904年至1905年間日俄戰爭中,其曾被日本海軍派遣的分遣艦隊突襲。但由于有俄軍巡洋艦隊坚守,使日本海軍轉移目標攻擊遼東半島和大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1917年11月—1922年的反抗白军、乌军、黑军、绿军等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的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亂情況,反對共產黨的勢力在此滲入俄國遠東地區。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勢力如英國、美國和日本,日英聯軍在1918年4月藉口當地有日資設施被襲,進駐金角灣和此城,導致1920年遠東濱海地區建立「遠東共和國」,持續至1922年由蘇聯红军收復。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发表致中国国民及北洋民国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中国对外东北的领土恢复了一丝的希望。但自1924年约瑟夫.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中国。
1930年代開始,此城成為蘇聯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點,而在苏德卫国战争前後,先後囚禁在這裡的包括蘇聯和日本的戰俘。苏德战争期間,此城市成爲租借法案中“太平洋航綫”的主要落貨港口。
網上有謠言稱,民國時期 1945年2月國民黨政府與蘇聯達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規定50年以後中國收回海參崴,按條約海參崴應在1996年歸還中國[7]。但事實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並未包含任何有關海參崴的條目,該論調純屬無中生有,混淆黑白[8]。
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曾到臨该城,並表示其可以跟美國的舊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為蘇聯遠東地區最重點的發展城市之地位。
1991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明确和确定已达成一致地段的中苏国界东段边界线走向。[9]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締約雙方根據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 繼續就解決中俄尚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進行談判。中國民間依然有聲音抗議當年俄國強佔海參崴,但江澤民在條約中承認海參崴及鄰近遠東地區「永遠」不再為中國的領土,把中國領土讓給了俄罗斯。[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8F%83%E5%B4%B4 |
2015-6-12 15:5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