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laide

【分享】中国珍稀动物————鸟类

71
回复
475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灰鹤
学名 Grus grus

英文名 common crane

鹤科 Gruidae

分布 繁殖于新疆、内蒙古;越冬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迁徙时广泛见于内陆湿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体羽灰色。头顶裸皮为朱红色,并有稀疏的黑色短羽;两颊至颈侧灰白色;喉及前、后颈灰黑色。初级、次级飞羽黑色;内侧飞羽延长弯曲成弓状,羽端、羽枝分离成毛发状。嘴青灰色,先端略淡,呈乳黄色。脚灰黑色。

栖息范围较广,近水平原、草原、沙滩、丘陵地等地都可见。以水草、嫩芽、野草种子、谷物、昆虫以及水生动物为食。繁殖期在4-5月份,筑巢于未耕过的田地上或沼泽地的草丛中,多选择离水较远而干燥的土地。巢很简陋,每窝产卵2枚,淡棕色或红褐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约1个月。雄鸟夏天长大后随双亲游荡,秋天南迁越冬。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灰鹤,最多一年达1100多只。
89237875[1].jpg
2007-5-16 20:18: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灰头鹦鹉
灰头鹦鹉

学名 Psittacula himalayana

英文名 slaty-headed parakeet

鹦鹉科 Psittacidae

分布 四川、云南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鹦武。全长30厘米。体羽以绿色为主,上体草绿色。头部铅灰色;后颈和颈侧有一铜绿色领环;眼先及贯眼纹近蓝黑色;颊下有一黑带。飞羽绿色,有淡黄色外缘;翅上中覆羽有一暗红色斑块。中央尾羽绿色,具紫黄色羽端;侧尾羽绿色。下体淡黄绿色。上嘴朱红色,嘴端和下嘴黄色。栖息于山区稀疏阔叶林、沟谷林或果园。主要食野果、种子及谷物。
70388885[1].jpg
2007-5-16 20:19: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雕
站得高,看得远

别名 洁白雕、老雕

学名 Aquila chrysaetos

英文名 golden eagle

鹰科 Accipitridae

分布 遍布于我国东北及中西部山区,为留鸟;偶见于安徽滁州、江苏镇江、浙江温州等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猛禽。全长86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栗褐色。未长成时,头部颈部羽毛呈黄棕色;除初级最外侧的三枚外,所有飞羽的基部均缀有白色斑块;尾羽灰白色,先端黑褐,长成后,翅和尾部羽毛均不带白色;头顶羽毛加深,呈现金褐色。嘴黑褐色,基部沾蓝。趾、爪黄色。

多栖息于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平原少见。性凶猛而力强,捕食鸠、鸽、雉、鹑、野兔,甚至幼麝等。繁殖期在2-3月间,多营巢于难以攀登的悬崖峭壁的大树上,每窝产卵1-2枚,青白色,带有大小不等的深赤褐色斑纹。孵卵期44-45天,育雏时雌雄共同参加,雏鸟77-80天离巢。
73203304[1].jpg
2007-5-16 20:20: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卷羽鹈鹕
显示一下大喉囊

别名 塘鹅、鹈鹕

学名 Pelecanus onocrotalus

英文名 European white pelican

鹈鹕科 Pelecanidae

分布 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

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78728625[1].jpg
2007-5-16 20:21: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孔雀雉
喜欢单独活动

别名 孔雀鸡

学名 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英文名 crey peacock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云南、海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65厘米左右,雌鸟约50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布近白色细点和横斑。头顶具发状冠羽。背、两翅及尾均具金属蓝带紫色大型眼状斑。嘴黑色,脚黑褐色,脚具二短距。雌鸟羽色较暗,眼状斑不很显著,尾短。

栖息于海拔15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蠕虫、果实、种子为食。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多筑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2-5枚,偶见6枚。孵卵期21天。
85271364[1].jpg
2007-5-16 20:23: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蓝翅八色鸫
绚丽多彩的蓝翅八色鸫

学名 Pitta nympha

英文名 blue-winged pitta

八色鸫科 Pittidae

分布 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云南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全长17-20厘米,体重48-70克。头顶栗红色,冠纹、头侧及后颈黑色,眉纹淡茶色。背部油绿发亮,翅、腰粉蓝色,下体茶色,腹中至尾下猩红色。嘴黑色,脚淡黄褐色。

蓝翅八色鸫栖息于森林中,多在林下阴湿处活动,是该科鸟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我国属夏候鸟,秋末经沿海一带迁飞至南部热带越冬。
72268947[1].jpg
2007-5-16 20:24: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蓝耳翠鸟
腹背颜色分明

学名 Alcedo meninting

英文名 Blue-eared kingfisher

鸱鴞科 Alcedinidae

分布 云南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攀禽。全长约15厘米。头顶和颈黑色,具蓝紫色横斑;耳羽紫蓝色;喉部淡棕色;颈侧各有一黄白色斑点。上背暗蓝色,背中部、腰至尾上覆羽辉蓝色。翅上覆羽暗蓝色,有钴蓝色斑点。尾羽暗蓝色。下体栗色。嘴黑色,基部肉红色。脚红色。

栖息于林间溪旁树上。以鱼、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为食。
92971480[1].jpg
2007-5-16 20:25: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蓝马鸡
伙伴去哪了

别名 角鸡、松鸡

学名 Crossoptilon auritum

英文名 blue-eared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青海、甘肃、宁夏、四川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脚珊瑚红色。

栖息于高寒山区,常集群活动于树林及灌丛间。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食昆虫。4-6月间繁殖,此期间成对生活。产卵于荫蔽树丛下的地面上,每窝6-12枚,灰褐色或淡青绿色,有淡棕色斑点。孵卵期26-27天。

本种在甘肃已建成饲养繁殖基地。
69743845[1].jpg
2007-5-16 20:26: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蓝鹇
有点受惊

别名 蓝腹鹇

学名 Lophura swinhoii

英文名 Swinhoe’s blue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台湾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我国台湾省特产鸟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羽冠和背部白色;上体余部及下体羽毛黑色而闪蓝色金属光泽;肩羽红褐色;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尾羽除中央一对为白色外,皆为黑色而带蓝色。嘴淡角色,脚鲜红色。雌鸟体羽以红褐色为主,杂以黑纹及黄斑。

栖息于海拔2000-2300米山地原始阔叶林地,偶尔可见在海拔很低的稠密丛林间。繁殖期3-7月份,筑巢于地面上,以细枝、干叶为材。每窝产卵5-8枚,淡黄色,无斑点。
76194419[1].jpg
2007-5-16 20:27: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栗鸢
体色下下分明

别名 红鹰

学名 Haliastur indus

英文名 barhming kite

鹰科 Accipitridae

分布 华东、中南及云南、西藏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全长42-48厘米,头、胸、颈和上背为白色,其余部分为栗红色;初级飞羽为黑色;尾圆,端部颜色较淡。嘴黄色沾绿,脚黄色,爪黑色。

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山溪附近,常成对或单独活动于田间村旁,有时停息在大树上。捕食鱼、蛙及昆虫,亦啄食动物尸体。营巢于大树上,在2-3月份繁殖,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具斑点。

栗鸢在我国分布虽广,但数量十分稀少。
88435298[1].jpg
2007-5-16 20:28: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领角鴞
发现猎物

学名 Otus bakkamoena

英文名 collared scops owl

鸱鴞科 Strigidae

分布 东北北部至河北,山西、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部及海南、台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猛禽。全长25厘米左右。上体及两翼大多灰褐色,体羽多具黑褐色羽干纹及虫蠹状细斑,并散有棕白色眼斑。额、脸盘棕白色;后颈的棕白色眼斑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半领圈。飞羽、尾羽黑褐色,具淡棕色横斑。下体灰白,嘴淡黄染绿色。爪淡黄色。

栖息于山地次生林林缘。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
78235266[1].jpg
2007-5-16 20:29: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绿皇鸠
绿背灰胸

别名 绿南鸠、大绿鸠

学名 Ducula aenae

英文名 green imperial pigeon

鸨鸽科 Columbidae

分布 云南西、南部,海南、广东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鸠鸽类。全长37厘米左右。上体发色,具青铜绿金属光泽。额、头顶、颈灰色。飞羽铜绿色至墨绿色。尾下覆羽暗栗红色。下体绒灰色。栖息于河边次生林及山地热带雨林内。主食野果、嫩芽,也吃少量昆虫。春末及整个夏天均产卵。筑巢于林内叶茂的树桠间,以小枝条堆砌而成。每窝产卵1-2枚,白色。雌雄共同筑巢、孵卵及育雏。
70557349[1].jpg
2007-5-16 20:30: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绿孔雀
河边食物更丰富

别名 爪哇孔雀

学名 Pavo muticus

英文名 green peafowl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云南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厘米。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尾上覆羽延伸成尾屏,可达1米以上,羽上具众多的由紫、蓝、黄、红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显得异常艳丽、光彩夺目。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无尾屏。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以及疏林、竹林、灌丛附近的开阔地,多见一雄伴多雌活动。主要食蕈类、浆果、谷物种子、草籽等,也兼食昆虫、蛙类、晰蜴等。2月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多在山脊和阴坡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每窝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乳白、棕或乳黄色。雌鸟孵卵,孵卵期为27-30天。

孔雀的美丽羽毛,历来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清代时,以其与褐马鸡尾羽配合制成的“花翎”,以翎眼多寡区别官阶等级。孔雀的行止动作,宛若舞姿,民间模仿其动作编成“孔雀舞”,其矫健优美,令人陶醉。
92757349[1].jpg
2007-5-16 20:31: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绿尾虹雉
藏匿

别名 贝母鸡

学名 Lophophorus lhuysii

英文名 Chinese monal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青海、四川、甘肃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有一簇青铜色至红铜色的羽冠。上体羽多呈紫铜、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部羽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蓝绿色。下体黑色,嘴角灰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

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食植物根、茎、叶、花及昆虫,嗜食贝母根茎,故又称“贝母鸡”。3-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陡峭的岩洞中。每窝产卵3-5枚,黄褐色,具大小不同的紫褐色斑。
83291757[1].jpg
2007-5-16 20:31: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勺鸡
每片羽毛都有黑褐色羽干纹

别名 柳叶鸡

学名 Pucrasia macrolopha

英文名 koklass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广布于我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型鸡类。全长约60厘米。雄鸟头部暗辉绿色,头顶有棕黑色的长冠羽;颈侧在耳羽下各有一大白斑。背羽灰色,具“V”形黑色纵纹,羽片披针形。飞羽暗褐色。尾羽褐灰色,具杂斑,末端白色。下体胸部栗色,越向腹部羽色越淡,杂有白纹。嘴黑色,脚暗红色。雌鸟上体棕褐色,背羽也具“V”形黑纹。下体淡栗褐色。

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
81262866[1].jpg
2007-5-16 20:32:5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