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laide

【分享】中国珍稀动物赏析.————兽类

85
回复
4569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黑麂
黑白分明的尾巴特别醒目

别名 红头青麂、乌金麂、蓬头麂

学名 Muntiacus crinifrons

英文名 black muntjac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麂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体重21-26千克。雄性具角,角柄较长,头顶部和两角之间有一簇长达5-7厘米的棕色冠毛。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

栖息在山地丛林中。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营独居生活。有游走觅食的习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觅食,直到吃饱为止;以乔、灌木嫩枝叶、花果或草本植物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6个月,每胎1仔。黑麂是我国特产动物,有较高的研究、经济价值。
62481058[1].jpg
2007-5-9 20:35: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黑熊
黑熊是人们常见的一种

别名 狗熊、黑瞎子、狗驼子

学名 Selenarctos thibetanus

英文名 Asiatic black bear

熊科 Ursidae

分布 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大部分省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熊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大型兽类。体长150-170厘米,体重150千克左右。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

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视觉差,嗅觉、听觉灵敏。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北方的黑熊有冬眠习性,整个冬季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至翌年3-4月份出洞活动。夏季交配,怀孕期7个月,每胎1-3仔。
53817349[1].jpg
2007-5-9 20:36: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黑叶猴
母子情深

别名 乌猿

学名Presbytis francoisi

英文名 Francois 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广西、贵州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叶猴体形纤瘦,四肢细长。头小尾巴长,体长50-60厘米,尾长79-86厘米。头顶有黑色直立的毛冠;两颊至耳基部有白毛;成体全身乌黑色体毛长而厚密,有光泽。手、足具乌黑扁平指(趾)甲;尾尖端白色。刚出生挑战黑叶猴,全身乳黄色,头部则为金黄色,尾为黑色,30天左右全身变黑,但头部还是金黄色。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丛林中,树栖,喜群居,每群有一首领带领猴群活动。黑叶猴跳跃能力很强,一次可越出10多米。很少下地喝水,多饮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以嫩叶芽、花、果为食。通常2-3月份交配,8-9月份产仔,每年产1胎,每胎1仔,偶见2仔。

黑叶猴是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之一,分布区域狭窄,数量很少。
44848918[1].jpg
2007-5-9 20:37: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显威风

别名 考虑、大虫、白额虎

学名 Panthera tigris

亚种名 东北虎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英文名 tiger

       Siberian tiger

       south china tiger

       bengal tiger

猫科 Felidae

分布 东北虎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华南虎主要分布于中南、华东、西南;阵加拉虎分布于云南、西藏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0198633[1].jpg
2007-5-9 20:38: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灰叶猴
呼朋引类

别名 菲氏叶猴、法氏叶猴

学名 Presbytis phayrei

英文名 Phayre’s leaf-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云南西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身被银灰色毛的灰叶猴,眼、嘴周围的皮肤由于缺乏色素而显得苍白。其体长55-71厘米,尾长60-80厘米,四肢细长,臀胝不甚发达。头顶的毛浅银灰色,有时较长呈冠状;腹面淡灰色或浅白色;幼体金黄色。眉额之间有较长的黑毛向前伸出,似黑色长眉。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密林中,喜群栖,每群10余只至20-30只,善于攀跳,极少下地,活动时有一定路线,受惊时多按顺序逃走。杂食,以嫩叶、花、果为食,也采食鸟卵和捕食小鸟。
62232831[1].jpg
2007-5-9 20:39: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江豚
江豚可从沿海河口溯游到长江中游

别名 江猪、海豚

学名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英文名 finless porpoise

鼠海豚科 Phocoenidae

分布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入海口及长江中下游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江豚形似海豚而小,体长150厘米左右,体重100-200千克。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较短阔。无脊鳍,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高约3-4厘米。鳍肢较宽大,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尾鳍亦较大,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

江豚多聚集在咸淡水交汇的水域内,也可溯游至长江中游,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喜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2-3只的小群。江豚一般在春季繁殖,分娩持续时间较长,4-5月份为产仔盛期,初生仔豚长约70厘米,每胎1仔。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
56897675[1].jpg
2007-5-9 20:40: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猫
毛色花纹多变的金猫—黑色型

别名 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

学名 Felis temmincki

英文名 golden cat

猫科 Felidae

分布 陕西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猫比云豹略小,体长80-100厘米。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豹”;体色棕红的称“红棒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金猫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在树洞中休息。独居,善攀援,但多在地面行动。活动区域较固定,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移。食性较广,小型有蹄类,鼠类、野禽都是捕食对象。每胎2仔,多产于树洞中。

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极小,国家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60639798[1].jpg
2007-5-9 20:41: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丝猴
毛发金黄的金丝猴,生就一副憨厚可爱的神态

别名 仰鼻猴、川金丝猴、金线猴

学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 golden 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四川、陕西、甘肃、湖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毛色艳丽的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猴类。体长53-77厘米,尾巴与体长差不多。金黄而略带灰色的被毛既厚又长;蓝色脸庞上的鼻孔向上翘,嘴唇显得宽厚,因而又名“仰鼻猴”。金丝猴头顶的毛深灰褐色,颈、颊侧及腹部红黄至黄褐色,尾灰白色。雄猴体大身强力壮,毛色鲜亮;雌猴较小,毛色略浅。

金丝猴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在海拔高处的山林中活动,冬季下到较低地区。喜群居,有10几只一群,也有上百只一群的,成群游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相对固定的路线。食物以野果、树叶、嫩枝芽为主,也吃苔藓植物。4岁性成熟,每年夏季产1仔。幼仔毛色乳黄,两岁以后毛色金黄。

在金丝猴集中分布的主要栖息地,已分别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人类又保存了一个珍贵物种。
68578477[1].jpg
2007-5-9 20:42:0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鬣羚
因背部灰白色的鬣毛而得名

别名 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

学名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英文名 serow

牛科 Bovidae

分布 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体重60-90千克。雌雄均具短而光滑的黑角。耳似驴耳,铗长而尖。自角甚至颈背有长十几厘米的灰白色鬣毛,甚为明显。尾巴较短,四肢短粗,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跳跃。全身被毛稀疏而粗硬,通体略呈黑褐色,但上下唇及耳内污白色。

生活于高山岩崖或森林峭壁。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等到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取食草、嫩枝和树叶,喜食菌类。秋季发情交配,孕期发情交配,孕期7-8个月,每胎1仔,有时产2仔。
78607196[1].jpg
2007-5-9 20:43: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林麝
獠牙明显的雄性林麝

别名 香獐、林獐、麝鹿、麝

学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 forest musk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西北、华中以及西南部分省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7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以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发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孕期6个月,每胎1-3仔。国内已有养殖,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64867068[1].jpg
2007-5-9 20:44: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来熊
个体不大的马来熊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别名 狗熊、太阳熊

学名 Helarctos malayanus

英文名 sun bear

熊科 Ursidae

分布 云南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马来熊是熊类中体形最小的种类,体长100厘米左右,体生约50千克。体胖颈短,头部短圆,眼小,鼻、唇裸露无毛,耳小而颈部宽。全身毛短绒稀,乌黑光滑;鼻与唇周为棕黄色,眼圈灰褐;胸部有一棕黄色的马蹄形块斑。两肩有对称的毛旋,胸斑中央也有一个毛旋。尾约与耳等长;趾基部连有短蹼。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中,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缅甸等地。1972年在我国云南南部边境山地首次发现,数量极少。
44711962[1].jpg
2007-5-9 20:45: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鹿
产于青海的马鹿

别名 赤鹿、八叉鹿、白臀鹿

学名 Cervus elaphus

英文名 red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生产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村,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贵的滋补品。马鹿在我国广为养殖。
66111575[1].jpg
2007-5-9 20:47: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麝
马麝幼体

别名 香獐、马獐、麝

学名 Moschus sifanicus

英文名 alpine musk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马麝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麝。体长80-9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0-15千克。鼻端无毛,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陷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74611348[1].jpg
2007-5-9 20:48: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梅花鹿
皖南山区的梅花鹿

别名 花鹿、鹿

学名 Cervus nippon

英文名 sika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身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

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9-11月份发情交配,雄鹿间争雌很激烈,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范围,次年4-6月份产仔,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现人工养殖种群已达数十万只。
72156838[1].jpg
2007-5-9 20:49: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

别名 亚洲野驴、饿驴子、野驴

学名 Equus hemious

英文名 Asiatic wied ass

马科 Equidae

分布 甘肃、新疆、内蒙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有蹄类。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脊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

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食。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8-9月份发情交配,雄驴间争雌激烈,胜者拥有交配权。怀孕期约11个月,每胎1仔。
79102133[1].jpg
2007-5-9 20:50:5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