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分享】中国珍稀动物赏析.————兽类

85
回复
4565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7-5-9 20:01:28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暨豚
细长的尖嘴里长满了牙齿

别名 白暨、白鳍豚

学名 Lipotes vexillifer

英文名 Chinese river dolphin

喙豚科 Platanistidae

分布 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纯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28817268[1].jpg
2007-5-9 20:03: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颊长臂猿
以貌得名—白颊长臂猿

别名 黑猴

学名 Hylobates leucogenys

英文名 white-checked gibbon

猩猩科 Pongidae

分布 云南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颊长臂猿的体形细长,肩宽臀小。体长40-65厘米,无尾,直立时两手可角地。与黑长臂猿的最大区别是雄猿两颊具明显的白色块斑,体毛仍为黑色。头顶具尖形冠毛。雌性幼体为黑色,成年后为灰黄色或金黄色,头顶也有黑色毛冠。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中,由一对成年猿和2-3只不同年龄的子女组成小群,营树栖生活。取食野果、树芽、嫩叶及花,特别喜食榕树果实,亦食昆虫。喜欢鸣叫,早晨太阳初升时成年猿首先鸣叫,最后全体共鸣,声音悦耳,数里之内可闻。

由于开垦种橡胶树,大面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白颊长臂猿的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数量也十分稀少,亟待加强保护。
45137657[1].jpg
2007-5-9 20:04: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眉长臂猿
看那胳膊有多长

别名 呼猿、通臂猿

学名 Hylobates hoolock

英文名 hoolock gibbon

猩猩科 Pongidae

分布 云南、西藏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体形稍大的白眉长臂猿,雄性淡黄褐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两眉白色,头顶部的毛向后生长,像是长臂猿中的老寿星。

栖息于热带原始森林中,几乎常年生活在树上,靠两条长臂和钩形的长手,把自己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千似的荡越前进,动作迅速准确。偶尔也到地上行走,走路时,身体半起立,两臂有时弯在身子两侧,有时举过头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滑稽可笑。营家庭式生活,通常3-5只为一群。其中声洪亮,数里外可闻;从不搭窝,睡眠和休息都坐在树上。杂食性,吃树叶、果实、昆虫、鸟和鸟卵。幼猿8-9岁成熟,冬季产仔,每胎产1仔。

白眉长臂猿和其他长臂猿一样,是灵长类学家、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动物。

其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现已濒于灰绝。在白眉长臂猿栖息的高黎贡山,国家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85481525[1].jpg
2007-5-9 20:05: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名副其实

别名 花叶猴

学名 Presbytis leucocephalus

英文名 white-headed leaf-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广西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酷似黑叶猴的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种。其头部连同冠毛及颈部和上肩均为白色,像戴一顶白色风帽,手、足背面亦杂有白色,尾的一段为白色。有人认为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丛林中,善于攀援,不仅能在树上悠荡,也会攀登悬崖。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路线,并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地。一般栖息于峭壁的岩洞和石缝内。以嫩叶、芽、花、果为食。

白头叶猴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
62684852[1].jpg
2007-5-9 20:07: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掌长臂猿
凝目沉思

学名 Hylobates lar

英文名 white-handed gibbon

猩猩科 Pongidae

分布 云南西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掌长臂猿体长42-64厘米,后肢长10-15厘米,体重5-7千克,无尾。有黑褐色或棕黄色两种色型,雌雄两性都有。身被密长、蓬松的毛,其手、脚为白色,脸部周围有一白色毛环。

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树栖性,喜在树上攀爬跳跃,也能在地上双足行走,营家庭式生活。以嫩枝芽、树叶、果实、昆虫、鸟卵为食。妊娠期为7个月,每胎产1仔。

白掌长臂猿现存数量很少,为了保护这一濒于灰绝的稀有动物,我国已在南滚河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64999576[1].jpg
2007-5-9 20:08: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斑海豹
在海边沙滩上、岩礁旁晒一晒

别名 海豹、港海豹

学名 Phoca uitulina

英文名 common seal

海豹科 Phocidae

公布 主要在渤海、黄海、东海也有发现,个别远达南海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斑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体重20-30千克。全身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雌性有一对乳房。毛色随年龄和季节发生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初生仔有一层具保护作用的白色绒毛。

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斑海豹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少数繁殖期推后的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斑海豹食物以鱼类为主,也食甲壳类及头足类。
68859415[1].jpg
2007-5-9 20:09: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斑林狸
白天躲藏起来的斑林狸

别名 斑灵狸、虎灵猫、彪

学名 Prionodon pardicolor

英文名 spotted linsang

灵猫科 Viverridae

分布 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型较小,体长37-38厘米,体重400-600克。面部狭长,吻鼻部前突。全身被黄褐色柔软而致密的短毛;背部较暗,由颈至肩有两条黑纹;背和体侧有许多棕黑色大毛斑。尾长接近体长,呈圆柱状,有9-11个黑色尾环。趾垫发达,爪能伸缩。

斑林狸为典型喜湿热的林栖兽类,多于夜间在林缘、灌木和高草丛下单独活动。善爬树,在地面、树上均可捕食。食物为鼠类、鸟、蛙和昆虫,有时也到村寨盗食家禽。每年4-5月份产仔。目前数量已十分稀少。
75918419[1].jpg
2007-5-9 20:10: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斑羚
树叶也是斑羚的食物

别名 青羊、山羊

学名 Naemorhedus goral

英文名 goral

牛科 Bovidae

分布 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百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
54212484[1].jpg
2007-5-9 20:11: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身布椭圆形黑斑是金钱豹的明显特征

别名 金钱豹、豹子、文豹

学名 Panthera pardus

英文名 leopard

猫科 Felidae

分布 广东山地森林地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

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繁殖时争雌行为激烈,3-4月份发情交配,6-7月份产仔,每胎2-3仔,幼豹于当年秋季就离开母豹,独立生活。
90059992[1].jpg
2007-5-9 20:13: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北山羊
别名 亚洲羚羊、悬羊

学名 Capra ibex

英文名 ibex

牛科 Bovidae

分布 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北山羊形似家山羊而体形较大,体长115-170厘米,肩高约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雌雄体都有角,但雄羊角特别长大,达140多厘米,呈弧形向后弯曲。颏部有须,雄性长,雌性短。夏毛棕黄色,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冬毛长而色浅淡。尾长10-20厘米,尾尖棕黑色。

夏天栖息于高山草甸及裸岩区,冬春迁至海拔较低的地区活动。多在晨昏活动,采食各种野草。常十余只集群活动,有时可达数十只。性机警,视、听、嗅觉都很灵敏。11-12月份发情交配,次年5-6月份产仔,每胎1-2仔。我国北山羊的数量很少。
66579158[1].jpg
2007-5-9 20:14: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藏羚
只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才能见到藏羚

别名 藏羚羊、长角羊、羚羊

学名 Pantholops hodgsoni

英文名 Tibetan antelope

牛科 Bovidae

分布 四川、青海、新疆和西藏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为我国特有动物,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体重达45-60千克。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一般长约60厘米,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栖息在4000-5300米的高原地带。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营群居生活,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0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的大群。晨昏活动。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有长距离季节迁移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仔,每胎1仔。
45905550[1].jpg
2007-5-9 20:15: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藏酋猴
藏酋猴两颊及下颏的毛似胡须状

别名 四川短尾猴、大青猴

学名 Macaca thibetana

英文名 Tibetan macaque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我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酋猴体形粗壮,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头大,颜面皮肤肉色或灰黑色,成年雌猴面部皮肤肉红色。成年雄猴两颊及下颏有似络腮胡样的长毛。头顶和颈毛褐色,眉脊有黑色硬毛;背部毛色深褐,靠近尾基黑色,幼体毛色浅褐。尾短,不超过10厘米。

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区有岩石的生境中,集群生活,由10几只或20-30只组成,每群有2-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亦食鸟及鸟卵、昆虫等动物性食物。5岁性成熟,发情期多在秋季,春末夏初产仔,每胎1他。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种,由于开垦及阔叶林遭到破坏,生存范围已很狭窄,在武夷山、猫儿山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尚有一定数量。
76454756[1].jpg
2007-5-9 20:16: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藏原羚
生活于青海高原的原羚

别名 原羚、西藏黄羊、小羚羊

学名 Procapra picticaudata

英文名 Tibetan gazelle

牛科 Bovidae

分布 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长小于100厘米,尾长6-10厘米,体重不超过20千克。雄性具角,向后弯曲呈镰刀状。耳狭而尖短,臀斑甚大,尾短,四肢纤细,蹄狭窄。背为红棕色,臀斑和腹部为白色。

典型的高原动物,栖息在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喜欢在水源充足、坡度不大的宽谷地区活动。过群居游荡的生活,一般2-6只或10余头结成小群,冬季集群数量增加,有时甚至出现百头以上的大群。性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发现敌情,疾驰如飞。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每年繁殖一次,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羚羊仔产后3天就可以跟着羊群奔跑。
34805425[1].jpg
2007-5-9 20:17: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豺比狼小,但比狼凶

别名 豺狗、红狼

学名 Cuon alpinus

英文名 red dog

犬科 Canidae

分布 除台湾、海南外广泛分布。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形比狼小,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0余千克。体毛红棕色或灰棕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四肢较短。耳短,端部圆印。尾较长。额部隆起,鼻长,吻部短而宽。全身被毛较短,尾毛略长,尾型粗大,尾端黑色。

豺为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月初,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秋季交配,冬季产仔,怀孕期约60天,每胎3-4仔。
78671119[1].jpg
2007-5-9 20:18:4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