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龚贺 于 2014-3-18 15:46 编辑
人都是主观的,任何人都有感情因素。俄罗斯的行为,是比较清楚的侵略行为。把如此清晰的侵略行为理解为合法,才是感情因素过多。
边界是有时效性的,几千年来,各国边界都是变动的。因此,判断一次出兵占领是否算侵略,要以冲突之前,双反都确认的边界为准,搬出几百年之前的边界纯粹是借口。蒙古国曾经统治亚欧大部分。但是,现在蒙古国的边界要以今天的版图为准。
克里米亚并入俄国后,如果乌克兰也正式承认了新边界,乌克兰再出兵克里米亚就是明确的侵略。这就是边界的时效性。
边界有时效性,但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却有深远的历史传承。因此,要深刻理解俄国今天的行为,需要回顾一下几百年来的俄国扩张历史。更何况,俄国今天吞并克里米亚的方式,与当年侵吞中国领土的方式如出一辙。
事发前乌俄边界有清晰明确的法律界定,他们却扯出一堆历史来混淆掩盖;俄罗斯这个民族一直就是侵略成性,有人却忽视了他的个性。该看法律的时候他扯历史,该通过历史了解其个性的时候却又纠缠法律,这本身也是一种感情因素在其作用,不愿意承认这是一次赤裸裸的侵略。
你提到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自决权的问题,它们并不影响对“侵略”的定性。即使克里米亚有自决权,但是,自决之前,他还是乌克兰领土,俄军进入就是侵略。即使今天秋天苏格兰的投票结果是独立,投票之前如果有外国军队强行进驻也是对英国的侵略。
你提到国际法是谁订的。1970年代之后的国际法,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中国俄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正是因为国际法相对公平,所以,美国发动侵略战争时往往需要绕开联合国及国际法。即使以中国俄国所认同的国际法准则,民族自决部分也反对外国武装介入。很明显,这次俄国武装介入了。所以, 中国可以支持俄罗斯有关叙利亚问题的提案,却不支持这次有关克里米亚问题。
俄国出兵克里米亚,一个如此明显的侵略却被某些人认同,如果不是感情因素过多,就是俄国舆论战心理战的水平太高。
|
2014-3-18 14:1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