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观众对我的爱护
不过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其中有诈,因为选举结果有各界名流40多人公证,且有律师监督开票,而且从当时其他记载看,胡蝶的风头也确实一时无两。她的名字被注册成香烟品牌不论,本人还被当做中国演员的代表送去欧美列国周游考察了一圈,回国之时欢迎人群人山人海。总之,中国电影的评选历史总算有个清白的开端。揭晓之后的颁奖典礼还有个"风雅"的名字---"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整个选举事件中,似乎只有这个名字提醒了我们当时的时代背景。"航空救国"自然要比"电影皇后加冕"来得光明正大,借着这样的名头,舞会上冠盖云集,既有吴铁城、潘公展这样的政界要人,也有杜月笙、虞洽卿这样的商界大佬,论规格不在后世任何一次选美之下。授予胡蝶的证书上,一篇授奖辞写得骈四骊六,内中更有"女士名标螭首,身占鳌头,倏如上界之仙,合受人间之颂"的词句。
选举揭晓后,原来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辞,因此就将加冕典礼取消,决定将这一庆祝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大会于3月28日下午2时在静安寺路大沪跳舞场举行。由于事关救国,大沪的经理免费出借会场并免费供应茶点。届时会场门口悬挂着"庆贺胡蝶女士当选电影皇后,航空救国游艺茶舞会"的横幅,场内摆满了各界赠送的大小花篮两百多只。还不到两点钟,门外车水马龙,门内人如潮涌,于是工部局派来了巡捕多名在会场门口维持秩序,救火会出动救火车一辆预防意外。各个名牌商店也纷纷送来礼物,一则表示祝贺,二则进行广告宣传,例如,福昌香烟公司将新出品的胡蝶牌香烟分赠来宾,中西大药房将明星花露水奉送大家,总统公司送来了"乖乖果",冠生园食品店献上了巧克力糖……
由于胡蝶正患眼疾,所以5时才到会。5时以前,就是举行交谊舞并穿插游艺节目。当新诞生的电影皇后终于在场上出现时,会场上立即出现了一个高潮。
几位社会名流致贺词之后,大会即将"电影皇后证书"当场授与胡蝶。
胡蝶本人倒是十分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答谢之后,由胡蝶演唱歌曲《最后一声》,这首歌的歌词是安娥特地为大会编写的:"亲爱的先生,感谢你殷勤,恕我心不宁,神不静,这是我最后一声。你对着这绿酒红灯,可想到东北怨鬼悲呜?莫待明朝国破恨永存,今宵红楼梦未惊!看四海沸腾,准备着冲锋陷敌阵,我再不能和你婆娑舞沉沦,再会吧,我的先生!我们得要战争,战争里解放我们,拼得鲜血染遍大地,为着民族争最后光明!"随后又手托礼帽现场募捐。不过据说当晚最后只募得了300余元大洋,也许到场的嘉宾终究还是将这"皇后加冕礼"只当做一项娱乐活动。
半个世纪之后,胡蝶在回忆录中对自己当选影后之事曾经做过简要的记叙:"1933年另一件有趣的事是选举电影皇后,这是因美国电影女明星玛丽。皮克福特得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后,就有'电影皇后'之誉。玛丽。皮克福特来沪访问后,《明星日报》也在每日报端附印选举票,把收到的选票放入特制的选举箱,并且郑重其事,当众开票,由于我的票数最多,就得了这个称号。几十年来这个像游戏之举的称号一直跟着我,这是观众对我的爱护,我却不敢妄自尊大。"
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既不是也不是最后一次选举"电影皇后",早在20年代中期,张织云就获得过"影后"的桂冠,但是,没有哪一次评选有1933年初的这次影响大,究其原因,主要与特殊的时机和候选人有关。
在这次评选中,阮玲玉名次较胡蝶稍后,并不是阮玲玉在表演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如胡蝶,而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多种原因造成的。
原因其一,是这次评选并非专家投票,最多的选票恰恰来自于非专家和非知识阶层的观众,在他们的眼中,胡蝶确实有着别人难以取代的位置。而许多喜爱阮玲玉的知识阶层的观众对这类的评选活动根本就不感兴趣,因而阮玲玉失去许多选票。
原因其二,张石川、郑正秋等名师的指点和财大气粗的"明星"的大力宣传使胡蝶具有其他演员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而"联华"并没有像"明星"捧胡蝶那样刻意力捧阮玲玉。这使得胡蝶的当选非常顺利。
原因其三,胡蝶能够当选"影后",与她在电影艺术方面的造诣也是分不开的,她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多为端庄娴静的淑女,程式化的表演足以应付。不过如果仅仅就演技而言,阮玲玉是足以与她匹敌的。
当时曾有人将阮玲玉和胡蝶作了一个比较,这个比较虽然不是科学的,甚至有些肤浅,但却代表了一般市民阶层观众的普遍看法:
阮玲玉、胡蝶于电影女明星中并以美艳著称,论仪容,则胡蝶无阮玲玉之俏丽,阮玲玉不如胡蝶庄严;论艺术,则阮玲玉之表演活泼生动,作风浪漫,易受人爱,亦易为人轻视;胡之演技,滞钝呆板,但态度大方,有人喜亦有人不喜。
阮玲玉所以未能当选"影后",有着以上诸多原因造成的。既使如此,选举结果后,还是有许多观众为阮玲玉抱不平:选举的结果令我大大地失望。我觉得一百个电影迷之中,……至少有九十九人应当拥护阮玲玉。为什么呢,自从"联华"的作品问世后,阮玲玉参加的片子由《野草闲花》以至最近的《三个摩登女性》,扮荡妇像荡妇,扮乡女像乡女……她一举一动,莫不把剧中人物的个性表现得痛快淋漓。美丽固然重要,可是艺术比其他的一切条件更是重要……可惜得很,我只有唯一的感想:"何以欣赏艺术的同志这么少,而崇拜美人的同志那么多"。
|